text
stringlengths
57
4.92k
課程代碼:98190200,授課教授:楊昊,開課院所:國際事務學院的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授課時間:禮拜六的13點到15點,課程大綱:印太區域的發展成為當前國際政治矚目的焦點,近幾年來印太地區的戰略構想、各國的印太政策內涵、以及國際學術社群對於「印太」一詞有極為豐富的討論。「印太」的快速浮現其實只是研究亞洲區域國際政治的吉光片羽,它牽涉到戰略構想的生成與國際環境變動之間的相互影響,也關係到個別國家對於鄰近區域的佈局、利益、以及角力關係。而隱藏在這些政策與情勢發展的背景中、潛藏在以國家、政府為互動網絡的國家中心主義(state-centrism)架構的核心行為者,正是「智庫」(think tank)。智庫不只是思想與政策構想的匯集(think的層面),有的重要智庫更具有行動力與政策落實的能量,打造出另一種執行力(do的層面)。當代的智庫,早已發展成「兼具思想與行動的團隊」(think and do tank),對於外交政策、區域戰略具有深遠的影響力。
課程代碼:98194600,授課教授:朱新民,開課院所:國際事務學院的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授課時間:禮拜六的13點到15點,課程大綱:本課程會先介紹中共的統一理論,再探討中共對台政策之演變,以時間軸作為切入點,深入探索中共各領導人對台政策的主張與內容,以了解自1949年國共內戰後,中共採取什麼樣的對台戰略,而我國是如何因應。
課程代碼:98190300,授課教授:李佳怡,開課院所:國際事務學院的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授課時間:禮拜二的18點到20點,課程大綱:無
課程代碼:98100800,授課教授:張文揚,開課院所:國際事務學院的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授課時間:禮拜六的9點到12點,課程大綱:本門課程:「研究方法」的開設,除了為國際事務學院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必修課程以外,主要是介紹同學如何進行研究。這裡所謂的「如何進行研究」,是指如何在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等各個世界政治次學門中選擇題目;如何進行文獻檢閱;如何建構研究設計;如何應用不同的研究方法(methods)蒐集資料及其採用的原因;如何分析材料與數據,以及最後,如何撰寫學期報告,甚至是學術研討會論文與碩士論文大綱與本文。這裡所謂的「研究方法」同時是指質性與量化研究方法,授課老師會介紹如何進行初步的量化研究(以敘述統計學與簡單迴歸分析為主)。
課程代碼:98189800,授課教授:張守珩,開課院所:國際事務學院的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授課時間:禮拜四的20點到22點,課程大綱:歐洲聯盟統合成功成為全球最為重要之超國家組織,對傳統民族國家主權、國際政治、歐洲安全與世界經貿發展等產生深遠影響。本課程將介紹歐盟政府體制結構與安全外交決策體系,並著重安全實務研究,研討歐盟主要國家安全觀、傳統反恐難民等威脅、新形態複合式威脅,並研究北約組織發展運作及2022年俄烏戰爭衝擊歐洲區域安全穩定等情勢。再者探討歐盟與中國關係發展,並從國際政治結構演變瞭解歐盟對台灣政策,以及歐盟對於印太等區域安全政策立場。
課程代碼:98192000,授課教授:邱奕宏,開課院所:國際事務學院的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授課時間:禮拜二的20點到22點,課程大綱:無
課程代碼:98192900,授課教授:陳純一,開課院所:國際事務學院的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授課時間:禮拜六的15點到17點,課程大綱:國際法與國家安全為一學期課程,本學期課程以丘宏達教授著「現代國際法」一書及重要國際法成案為主要上課教材。課程內容涵蓋國際法的重要領域,包括國際法的概念與性質、國際法的淵源、國際法與國內法的關係、條約、國際法的主體、承認、國家繼承、個人、國家的領土、海洋法、管轄、管轄的豁免、國家責任、國家對外關係的機關、國際組織、國際爭端的和平解決、國際環境法、武力使用、國際人道法與武器管制。二小時的上課內容,原則上由老師講授一小時半的國際法原理原則和重要國際法院案例,另外半小時則要討論當代重要的國家安全議題。透過國際法經典案例與重要時事問題的報告與討論,培養同學以國際法的法律邏輯思維,觀察解決國家安全問題的能力。
課程代碼:98193900,授課教授:林正義,開課院所:國際事務學院的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授課時間:禮拜六的10點到12點,課程大綱:藉由危機處理相關理論基礎,結合台灣所面臨的實際個案,了解中央決策者的危機處理過程。
課程代碼:25304502,授課教授:黃瓊萩,開課院所:國際事務學院的外交學系,授課時間:禮拜三的10點到13點,課程大綱:這堂課是一門結合理論與操作的課程。這堂課主要提供技術層面的參考,但不主張進行社會科學與區域研究相關課題的研究有單一而正確的途徑。本課程首先將介紹社會科學研究領域之中,普遍為研究者所接受與使用的工具和方法。在了解社會科學的基礎研究方法與技巧之後,本課程將介紹不同知識論脈絡,從理論和案例的角度進行深入討論。質性研究方法論是這門課的主要課題,目標為培養課堂參與者具備學術論文寫作原則之知識、倫理規範與相關分析技巧的能力,同時反省當前蔚為主流的社會科學研究方法進入各主要研究領域時的優點與缺失。本課程同時配合本學院在學科分類上的特殊性,將介紹區域研究的主流方法與理論,並帶領修課學生進行討論與反思。在課程結束之後,每一位修課同學都應具備獨立完成研究設計之能力,同時能辨析研究方法和進行評論,並掌握當前社會科學研究的發展趨勢。
課程代碼:25304800,授課教授:連弘宜,開課院所:國際事務學院的外交學系,授課時間:禮拜二的14點到17點,課程大綱:無
課程代碼:25379000,授課教授:蔡沛倫,開課院所:國際事務學院的外交學系,授課時間:禮拜一的13點到16點,課程大綱:International movement of persons is closely connected to globalization. On the one hand, migration is one of the main drivers of globalization; on the other hand, globalization increases migration.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Migration, in 2020, there were more than 280 million migrants, amounting to 3.6% of the global population. While each migrant has different backgrounds and reasons for cross-border movement, they are often motivated by some of the common push and pull factors, including those of security, environment, stability, economics, and service. In the progress of migration, they might also face similar challenges regarding their legal status, rights and freedoms, and personal safety and liberty. For States, on account of their territorial sovereignty, they are entitled to regulate the cross-border movements of goods and individuals on the basis of law. Migrants' States of origin, transit, and destination have different roles to play in the process.The course aims to introduce various topics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law and policy, including status and 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of refugees and asylum seekers, rights of migrants (including the right to leave and right to work), transnational crimes (including human trafficking and migrant smuggling), border control, and law enforcement, through lectures, guided group discussions, and research presentations. In addition to analysis of legal and policy issues, the course incorporates case studies and simulation activities to allow students the opportunity to understand challenges in practice and the positions of various stakeholders.
課程代碼:25301000,授課教授:李登科,開課院所:國際事務學院的外交學系,授課時間:禮拜三的14點到17點,課程大綱:本科目將透過研讀重要學術期刊論文、專書、政府出版品以及具有代表性媒體之報導,協助選課學生有系統地了解中東地區的重大議題,包括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人衝突、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衝突、兩次波斯灣戰爭、伊朗研發核武、少數民族被迫害問題、宗教與族群衝突、能源衝突、恐怖主義威脅、茉莉花革命、敘利亞內戰、經濟發展以及民主化等等。
課程代碼:25386700,授課教授:吳崇涵,開課院所:國際事務學院的外交學系,授課時間:禮拜五的13點到16點,課程大綱:This course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various analytical frameworks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security with a review of the dominant paradigms that affect the contemporary global order. The purpose of this course is to review a wide range of the literature concerning the study of conflict and securit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particularly the theoretical material concerning war and international violence. While introducing students to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material on international conflict, nuclear security, and current warfare thus having a bibliographic function, the course will also provide an opportunity to design and do research in this area. Students with strong interests with international security can also take special topics in international security to study relevant issues in global security.
課程代碼:25387200,授課教授:朱新民,開課院所:國際事務學院的外交學系,授課時間:禮拜三的10點到12點,課程大綱:本課程會先介紹構成中共外交的基本要素,包括其革命經驗、共產意識型態、國家安全利益,並且深入探索中共外交政策的主要理論與主張,以了解中共在後冷戰時期的當代採取什麼樣的大國外交戰略。
課程代碼:25304900,授課教授:陳秉逵,開課院所:國際事務學院的外交學系,授課時間:禮拜四的9點到12點,課程大綱:無
課程代碼:25305400,授課教授:蘇卓馨,開課院所:國際事務學院的外交學系,授課時間:禮拜四的13點到16點,課程大綱:This course is to survey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European Union. It will be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The first part deals with foreign policy of major European actors. The second part looks into the relations between European Union and extra-regional states. The final section will examine some of the major policy issues in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European Union.
課程代碼:26073000,授課教授:魏艾,開課院所:國際事務學院的東亞研究所,授課時間:禮拜三的14點到17點,課程大綱:本課程透過對中共對外經貿發展策略,當前國際政經情勢的變化等問題的分析和探討,使學習者對中國大陸對外經濟、貿易和金融關係的發展及其所造成的影響能有深刻的認識和瞭解。
課程代碼:26077600,授課教授:邱坤玄,開課院所:國際事務學院的東亞研究所,授課時間:禮拜二的14點到17點,課程大綱:分析中共外交決策的結構與過程,包括國際權力與規範結構對中共外交的機遇與制約、國內政治與領導者的特質對外交政策的影響。敘述與解釋中共對美政策的歷史過程,著重於重大事件如韓戰、從和解到建交,雙方重大的爭議議題如一個中國政策、台灣地位與軍售等問題的回顧與解析。探討習近平上台後美國對中共的評估與政策,以及中共對此的評估與因應對策。雙方貿易的爭端、南海以及台灣議題是討論的重點。
課程代碼:26010700,授課教授:王信賢,開課院所:國際事務學院的東亞研究所,授課時間:禮拜四的14點到17點,課程大綱:兩岸關係對我國國家安全、經濟發展、外交與內政皆具有關鍵性的影響,其變化甚至會牽動東亞局勢與國際關係的穩定。「雙層博弈」(two-level game)強調國內因素與國際因素的互動向來是國際關係研究的重點,而隨著「全球化」與「在地化」趨勢的開展,國際與國內事務的界線更加模糊,此種「國際性的國內」(intermestic)事務的增加,代表著一種關於國內政治、經濟與社會擴大的新領域之出現。故就實務而言,兩岸關係不只於彼此內部結構與國際體系,也是雙方領導人的意向展現,因此,吾人必須從更全面的角度徹底解析兩岸關係的發展,而理論的功能便在此。本課程也將從此觀察兩岸關係的發展。「中國研究」與「兩岸關係研究」往往具有兩種張力,一是區域與學科,另一則是學術與政策,本課程主要集中在後者。在台灣,兩岸關係研究存在兩個社群,一是集中在政策建言與新聞熱點議題,另一則是擅長學術與理論研究,兩者間對話的機會並不多,確實有必要進一步「橋接」(bridging)其中的差距,因為,兩岸關係不僅是學術,更是政策議題,不僅是理論研究,更是台灣未來生死攸關的議題。
課程代碼:26072400,授課教授:倪世傑、曾偉峯,開課院所:國際事務學院的東亞研究所,授課時間:禮拜三的14點到17點,課程大綱:為因應新資訊時代的來臨,以及赴陸田野調查不如既往方便的情況,因此此課程希望透過文字探勘等資料科學研究方式,在研究方法上增添新的途徑。此課程特別延請國內嫻熟相關研究方法的專家學者授課。
課程代碼:26004401,授課教授:黃瓊萩,開課院所:國際事務學院的東亞研究所,授課時間:禮拜三的10點到13點,課程大綱:這堂課是一門結合理論與操作的課程。這堂課主要提供技術層面的參考,但不主張進行社會科學與區域研究相關課題的研究有單一而正確的途徑。本課程首先將介紹社會科學研究領域之中,普遍為研究者所接受與使用的工具和方法。在了解社會科學的基礎研究方法與技巧之後,本課程將介紹不同知識論脈絡,從理論和案例的角度進行深入討論。質性研究方法論是這門課的主要課題,目標為培養課堂參與者具備學術論文寫作原則之知識、倫理規範與相關分析技巧的能力,同時反省當前蔚為主流的社會科學研究方法進入各主要研究領域時的優點與缺失。本課程同時配合本學院在學科分類上的特殊性,將介紹區域研究的主流方法與理論,並帶領修課學生進行討論與反思。在課程結束之後,每一位修課同學都應具備獨立完成研究設計之能力,同時能辨析研究方法和進行評論,並掌握當前社會科學研究的發展趨勢。
課程代碼:26004501,授課教授:劉致賢,開課院所:國際事務學院的東亞研究所,授課時間:禮拜二的14點到17點,課程大綱:COURSE DESCRIPTIONWhat is political economy? What are subjects of concern in the field of political economy? What are the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political economy? What, if anything, does political economy have to do with our daily life? This course will introduce the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survey contending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political economy. The aim of this course is to acquaint students with the theoretical tools to analyze debates related to contemporary global economy.
課程代碼:26088700,授課教授:楊昊,開課院所:國際事務學院的東亞研究所,授課時間:禮拜二的9點到12點,課程大綱:本課程主要設計為對東南亞國際關係主要理論與核心議題有深入研究興趣的碩博士班研究生所開設。由於東南亞國際關係研究並不只該侷限於外交關係與各國外交政策之解析,本課程內容選擇不採探討個別國家外交政策之傳統研究途徑,但仍將有部分週數討論主要國家的外交政策,最主要將以議題導向針對東南亞國際關係的主要理論及概念,對應當前東南亞最新發展進行參照研究。目的在於提供選修學生最新的東南亞區域研究概念、知識與方法,以及對於東南亞當前國際議題與發展關注的進階知識。
課程代碼:26090000,授課教授:朱曦,開課院所:國際事務學院的東亞研究所,授課時間:禮拜四的14點到17點,課程大綱:本課程以分享國際經貿談判實務經驗為主,講述國際經貿談判 [多邊、區域與雙邊]之現況、面臨之挑戰及未來發展趨勢;讓學生了解面對當下全球經貿發展最新變局及區域經濟整合之發展新態勢以及如何由美中貿易戰看國際經貿談判之謀略及戰術。面對國際及兩岸關係發展現況,台灣該有甚麼樣的政策思維,其對外經貿談判該有之戰略及戰術該是如何?希望透過教學、專題報告之撰寫及談判模擬演練讓學生掌握國際經貿情勢之發展脈絡及體驗國際談判之特質。
課程代碼:86300100,授課教授:石原忠浩、李世暉、楊雯婷,開課院所:未知學院的未知系所,授課時間:禮拜一的13點到16點,課程大綱:石原担当部分一、講義の重点と目標社会科学分野の日本研究者を目指す博士課程の院生にとって必要不可欠な一般知識である日本政治の大きな脈絡をつかむ。本講義では日本政治を題材に客観的に分析し、理解する能力を養うことを目標にする。本講義で学ぶ具体的な内容として、「日本政治の分析視角」、「現在の日本政治の焦点」に焦点を充てる日本の視点や日本における言説を習得するために、教材は主に日本語文献を使用する。台湾の視点を学ぶ際には、台湾の文献も適宜利用する。講義の言語は、日本語で行うが、学生の口頭報告は中国語でも可能とする。最新の動向についても随時注意を払い、教師と院生の間で議論する機会を設ける。
課程代碼:86391100,授課教授:鄭子真,開課院所:未知學院的未知系所,授課時間:禮拜五的13點到16點,課程大綱:21世紀初期日本經濟面臨超過「失落的二十年」窘境,2012年日本安倍晉三內閣上台後旋即發布經濟上的「三支箭政策」,係大膽的金融政策、機動的財政政策、喚起民間投資的成長策略等。搭配日圓貶值、量化寬鬆等措施,以求提高日本企業的國際競爭力等,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凱因斯主義結合貨幣學派的新創舉。然而在現今經濟全球化的席捲之下,安倍試圖將日本推向全球競爭大國的地位,卻仍須考量到國家的自主性和全球化經濟治理等現實因素。安倍經濟學的上路,除了追求自我的國家利益,對外策略上國際建制也是鞏固政治實力和維持區域強權的要項。由於國家追求海外利益部分出自於國家安全的考量,經濟力有時也是一種新安保觀的展現。安倍經濟學透過新自由主義的方式,期許將日本塑造成全球競爭大國。令和時代開始全球開始邁入新冠疫情,日本國內政治與經濟再度受到新的挑戰,本課程以國家追求自我利益的經濟行為、國家自主性動向、推動國際建制等觀點,探討日本如何提高企業競爭力、國家自主性與全球化經濟治理之間,以及推動CPTPP之區域性組織等動向。
課程代碼:86300700,授課教授:黃瓊萩,開課院所:未知學院的未知系所,授課時間:禮拜三的10點到13點,課程大綱:這堂課是一門結合理論與操作的課程。這堂課主要提供技術層面的參考,但不主張進行社會科學與區域研究相關課題的研究有單一而正確的途徑。本課程首先將介紹社會科學研究領域之中,普遍為研究者所接受與使用的工具和方法。在了解社會科學的基礎研究方法與技巧之後,本課程將介紹不同知識論脈絡,從理論和案例的角度進行深入討論。質性研究方法論是這門課的主要課題,目標為培養課堂參與者具備學術論文寫作原則之知識、倫理規範與相關分析技巧的能力,同時反省當前蔚為主流的社會科學研究方法進入各主要研究領域時的優點與缺失。本課程同時配合本學院在學科分類上的特殊性,將介紹區域研究的主流方法與理論,並帶領修課學生進行討論與反思。在課程結束之後,每一位修課同學都應具備獨立完成研究設計之能力,同時能辨析研究方法和進行評論,並掌握當前社會科學研究的發展趨勢。
課程代碼:86300800,授課教授:陳秉逵,開課院所:未知學院的未知系所,授課時間:禮拜四的9點到12點,課程大綱:無
課程代碼:86388100,授課教授:星純子,開課院所:未知學院的未知系所,授課時間:禮拜一的9點到12點及禮拜二的9點到12點,課程大綱:今日の日本の地域社会学は、新しい課題に直面しながらも戦後以来の問題意識を連綿と持ち続けている。その関心は、単に地域社会を研究するというだけでなく、日本研究としても読めるものである。社会学的な考え方に基づいて日本の地域社会を理解し、日本の特性に注意しながらそれがどのように理解されてきたのか、今にいたるまでどのような問題があるのかを考える。台湾が日本に関心を持つ文脈について、90年代以降の台湾の事情も説明しながら進める。単に社会学を学ぶだけでなく、日本と台湾に関する地域研究的な観点を学ぶ。
課程代碼:86388900,授課教授:陳聖智,開課院所:未知學院的未知系所,授課時間:禮拜一的13點到16點,課程大綱:無
課程代碼:86389300,授課教授:柯玉枝,開課院所:未知學院的未知系所,授課時間:禮拜四的9點到12點,課程大綱:日本是東亞的一個主要國家,無論是從歷史脈絡,抑或是地緣政治、全球政治角度,日本在東亞與亞太區域都是不容忽視的國際政治行為者。本課程規劃從歷史演變進程來強化學生對日本與東亞的關係的理解。本課程規劃從總論、個論、互動學習三個層次切入規劃學習,並分成如下五大部分:歷史脈絡下的日本與東亞、近代史時期的日本與東亞、二戰後的日本與東亞、國別研究、學生報告。
課程代碼:86390500,授課教授:李世暉,開課院所:未知學院的未知系所,授課時間:禮拜三的9點到12點,課程大綱:本課程以政治經濟學的研究途徑,分析當代日本科技與產業發展之間的關聯與特色。在課程中將依序討論政府、企業、大學、民間研究機構等行為者的角色,以及其在相關科技產業的合作模式。
課程代碼:86392500,授課教授:李世暉,開課院所:未知學院的未知系所,授課時間:禮拜五的9點到12點,課程大綱:戰後的日本雖有《日美安保條約》保障國家安全,但如何倚靠「非軍事力量」來構築有利於日本經貿活動的國際環境,是戰後日本在外交層面上持續摸索的關鍵課題。在此一特殊國際政治經濟狀況下,日本國內逐漸形成以政府的力量,透過經濟的手段來維護國家安全的「經濟安全保障」(economic security)概念,並在不同的階段以不同的政策思維呈現。本課程聚焦於經濟因素對近代日本國防與外交政策的意義,以及經濟安全保障概念對戰後日本國家安全的政策影響。
課程代碼:86300600,授課教授:劉致賢,開課院所:未知學院的未知系所,授課時間:禮拜二的14點到17點,課程大綱:COURSE DESCRIPTIONWhat is political economy? What are subjects of concern in the field of political economy? What are the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political economy? What, if anything, does political economy have to do with our daily life? This course will introduce the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survey contending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political economy. The aim of this course is to acquaint students with the theoretical tools to analyze debates related to contemporary global economy.
課程代碼:86389400,授課教授:楊雯婷,開課院所:未知學院的未知系所,授課時間:禮拜四的13點到16點,課程大綱:本課程將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介紹層次分析途徑,聚焦在國際關係(以下簡稱國關)理論各學派分別如何由國際體系、國內政治、決策者層次來分析國際政治及外交關係。第二部分為專題討論,由學生先發表該專題的背景、事件經過,之後在課堂討論適用的分析層次及理論,是否有其他相似的議題,是否有其他的切入角度?課程前半部將著重閱讀文本及課堂討論,後半部著重在課程發表及雙向討論。本課程將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介紹層次分析途徑,聚焦在國際關係(以下簡稱國關)理論各學派分別如何由國際體系、國內政治、決策者層次來分析國際政治及外交關係。第二部分為專題討論,由學生先發表該專題的背景、事件經過,之後在課堂討論適用的分析層次及理論,是否有其他相似的議題,是否有其他的切入角度?課程前半部將著重閱讀文本及課堂討論,後半部著重在課程發表及雙向討論。
課程代碼:86390400,授課教授:石原忠浩,開課院所:未知學院的未知系所,授課時間:禮拜二的13點到16點,課程大綱:一、本講義の概要(課程簡介)台湾の学生が日本政治を理解するには、現実に起こっている事象を正確に把握することが最も重要であるとの基本認識に立ち、本講義では日本政治を題材に客観的に分析し、理解する能力を養うことを目標にする。本講義で学ぶ具体的な内容として、三項目を提起する。「戦後日本政治史と政治学の基礎」(常識)「日本政治の分析視角」(視点)「現在の日本政治の焦点」(現状理解)修士(博士)論文執筆に必要な心構えとして、問題意識等、論文執筆に必要な流れを学習するとともに、期末レポートでは日本政治を題材にした実践を試みる。日本の視点や日本における言説を習得するために、教材は主に日本語文献を使用する。一部教材は中国語翻訳本もあり、また中国側、台湾側の視点を学ぶ必要の際には、中国、台湾の文献も利用する。講義の言語は、日本語で行うが、学生の口頭報告は中国語でも可能とする。日本の学生との交流や交換留学を視野に置くことから、日本語による報告を奨励する。
課程代碼:10279700,授課教授:顏敏仁,開課院所:教育學院的教育學系,授課時間:禮拜二的16點到19點,課程大綱:The course focuses on digital technology enhanced education innovation and management with applications.Over the past several years, the field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Management has undergone a significant transformation. The advancements in digital technologies have led to new educational paradigms, and the need for efficient management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se technologies has never been more pressing. This course provides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explore these changes and share experiences and knowledge to improv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management practices.This course will help students to reflect on the role various forms of electronic and digital technology can play in the teaching/learningprocessand how you can engage these processes in your classroom. Students will become skilled in some of the many digital tools used in today's schools, including MIT’s System Dynamics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based scenario planning.This course also consider how a small-scal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project can be conducted in an educationenvironment. Case studies and project-based learning with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will be reviewed to offer practical tools and applied research strategies to students prior to conducting their ow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project.
課程代碼:10201200,授課教授:王素芸,開課院所:教育學院的教育學系,授課時間:禮拜四的14點到16點,課程大綱:本課程主要帶領學生瞭解教育學領域各面向知識內涵念,對教育全貌有整體理解,增進同學對教育議題的關注能力,以培養未來擔任教育工作者的專業態度,嘗試建立個人獨到教育理念。本課程前半部以教師理論講述引導為主,輔以辯論、小組討論及報告,適時加入教育相關影片,奠定學生對教育全貌認知架構,鼓勵學生為優質教育提出創意想法,過程中涵泳從事教育工作的期待與熱忱。
課程代碼:10210900,授課教授:林進山,開課院所:教育學院的教育學系,授課時間:禮拜四的14點到16點,課程大綱:《班級經營》這堂課主要是透過理論講述、合作學習、小組討論、教學現場觀察、實際訪談班級經營技巧、班級個案處理分析、分享報告和撰寫班級經營計畫書等方式,讓同學了解如何建立有效的班級經營。並藉由理性批判和感性思維,了解教學現場的班級經營策略,培育其未來職場的連結與應用。
課程代碼:10211900,授課教授:楊秀菁,開課院所:教育學院的教育學系,授課時間:禮拜一的16點到18點,課程大綱:本課程為社會領域師培課程的必修課程,期望透過本課程建立師培生社會領域課程發展的相關知能、能依據社會領域課程設計、教材編選、教學方法、學習評量等原則,進行教學活動設計與操作,以及依據實施經驗與回饋資訊,進行省思、課程調整與創新。
課程代碼:10279600,授課教授:陳木金,開課院所:教育學院的教育學系,授課時間:禮拜五的16點到18點,課程大綱:本課程的主要目的希望讓同學了解教育創新與創業兩大部分,一方面是關於教育創新產業基礎知識與產業發展概況,一方面是創業管理的理論與實務,協助同學們將來能經由教育創新途徑研究創業實践與行動的議題。課程主要包括五大部份1.教育創新概述:教育創新的的知識與產業概況。2.創業家工作坊:動腦想像工作坊、動手操作工作坊、人際領導工作坊、專業創新工作坊。3.教導創業課程:產品設計、行銷管理、人力管理、組織發展、財務管理、資訊與客戶管理。4.創業家經驗傳承:傑出教育創新與創業家的經驗分享,與合作平台的搭建。5.創業行動與實踐:構想實作、商業運作、公司設立、經營策略、績效評估。本課程搭配教育部之創新創業人才培育計畫,透過跨領域(技術團隊+管理團隊)的組成,透過課堂講授、分組課後討論、專家顧問指導、企業組織參訪,在課程內從教育創新與創業的理解公司的構想實作、商業運作、公司設立、經營策略、績效評估的歷程教導,將學生完整了解公司營運的歷程。(本課程搭配創新與創業團隊實際運作,在這個課程的創新與創業團隊實際運作,本校創新育成中心可以提供在本課程學生組成創業團隊,同時也提供創業團隊可以免費使用創立方創業空間,及優先推薦團隊申請Ustart創業補助的申請)
課程代碼:10283700,授課教授:鄭同僚,開課院所:教育學院的教育學系,授課時間:禮拜四的9點到12點,課程大綱:行動研究的研究者即是行動者,有別於一般學術研究中研究者與行動者分離的現象。教育領域談行動研究,主要是希望教育從業人員能透過自我檢視與省思,不斷改善自己,並進而產生足以自我詮釋的現場論述,同時增長己身對己身與周遭世界的理解與主導性。
課程代碼:10211700,授課教授:洪煌堯,開課院所:教育學院的教育學系,授課時間:禮拜二的16點到18點,課程大綱:本課程兼重教學理論與實際演練,透過講授、討論與實作的方式,建立學生對數學教學的基本認知,引導學生分析與理解國中數學課程與教材,轉化與設計數學教材並輔以適當的教法,撰寫教案並進行實際演示,以期發展學生自我專業成長的數學教學能力。
課程代碼:10266000,授課教授:周祝瑛,開課院所:教育學院的教育學系,授課時間:禮拜五的9點到12點,課程大綱:無
課程代碼:10280800,授課教授:陳婉真,開課院所:教育學院的教育學系,授課時間:禮拜四的9點到13點,課程大綱:進入學校輔導場域之前,應先瞭解諮商歷程,並彼此分享與學習實習的經驗。從督導中學習學校諮商實務工作的重要性,以及瞭解諮商實習應注意之層面,以個別與團體督導之方式,來增進諮商心理專業之實務知能與專業倫理,並提升諮商心理之專業認同感。
課程代碼:10280900,授課教授:王素芸,開課院所:教育學院的教育學系,授課時間:禮拜二的13點到16點,課程大綱:「青少年發展與輔導」旨在了解青少年期所發生的生理、認知(含腦科學)、⼼理、情緒、⼈格及社會關係等面向之成長特徵與改變歷程,並特別點出在當今變動劇烈社會處境,讓修習本課程同學尤其未來欲擔任教師者,能有效協助青少年成功邁入下⼀個⼈生階段。本課程從不同理論學派對青少年之智能、道德、性別角色、性行為、同儕及家庭關係、生涯、自我與情緒、社會化、價值觀等發展及其影響進行分析,藉以了解青少年行為改變情形,一方面意在預防青少年不良適應問題的發生,另方面也在及早發現青少年可能的偏差表現,提供適切的輔導處遇相關措施。另外,本課程理論講述將搭配活動及主題相關影片,並安排分組報告,希望同學藉由對青少年多元向度主題內容之理解外,還能進一步探究實務現場之「中學教師」(二位)對該議題之觀點,做理論與實務之呼應或對應。且呼應學校16+2之安排,同學以小組為單位,至實際場域(中小學或兒少據點)進行教學實踐四小時,並請場域師生給予回饋。藉由理論與實踐方式,增進同學對青少年相關議題之深度理解,增進自我認同與統整能力並發揮人文關懷與同理心,最後能夠從回顧自身過往成長歷程中,認真經營當下,努力前瞻未來,朝向具實踐省思創造的人生邁進。
課程代碼:10200300,授課教授:余民寧,開課院所:教育學院的教育學系,授課時間:禮拜五的9點到12點,課程大綱:本課程旨在介紹教育統計學的基本概念與原理,同時教導學生如何使用統計套裝軟體程式(如:SPSS)來進行實務的資料分析,並透過分析報表與實徵研究報告的閱讀練習與實作,以培養學生具備量化思考與獨立判斷統計資訊真偽與推理的能力。背景知識:1.高中數學程度。2.本課程為一學期必修課程,可作為本系其他進階專業課程的先備基礎知識。
課程代碼:10266500,授課教授:李淑菁,開課院所:教育學院的教育學系,授課時間:禮拜四的13點到16點,課程大綱:※此為暫定大綱,未來將依學生想法、修課人數與程度進行彈性調整NOTICE1.為配合雙語師資培育的專業需求,本門課在教學過程中,亦將以營造雙語師資養成之教學情境為目的,鼓勵學生在根據108課綱相關議題的作業報告,或其他教學互動的參與能以雙語方式進行討論,期望修課同學未來若有志雙語教職,能以專業之語言與學科內容兼顧的方式進行(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CLIL)。2.此課程同時也是X實驗學院、人創學程課程「X實驗學院(Xperimental College)」是政大正在規劃校內第 0 個學院,以「旅行」為隱喻,以青年旅館與青年遊樂場為概念,將社資中心打造為教學實驗平台,孵育各種創新、前瞻但尚未具體成形的課程、專案與學程。聯合開學營隊@創意實驗室:10/14(六)、10/15(日)、10/21(六)、10/22(日)共四梯,每梯10:00-17:00 (請任選一梯參與) [抵兩周課程]學期中互相交流+學期末聯合呈獻3.搭配X實驗學院+2課程之規劃,請修課同學自行選擇兩次演講或一整天的繪圖工作坊(見課綱內容)參與相關教學活動,此為第17、18週教師彈性補充教學 [時間上若無法搭配課程時間 請勿選修]4.走讀課程 (請自備手機+耳機 預計利用google meet 沿路導覽)5.第一次上課請務必出席 否則之後請自行退課~----------------------------------------------課程目的Banks (2001)提出的多元文化教育學校革新五面向,直指教師角色的重要性。再完美的多元文化教育課程到一些對不同族群、性別或文化群體有負面態度的教師手裡,設計再好的課程可能呈現不出它的意義。因此如Foster (1997)所言,教師要經常去審視自己不經意的偏見對於社會經濟背景較低、不同性別、族群、甚至不同能力的學生的影響,否則再多的教育政策及措施,也無法改變什麼。該課程著重增強學生的多元文化識讀能力,希望藉體驗、實作、影片討論、相關閱讀與討論、演講、走讀,以及問題提出的訓練,使學生能夠具備多元文化教育基本素養,俾使不但能轉化到未來教學的課程設計,也能藉此省思自己與社會的關係,重新用多元文化的觀點重新省思教育的意涵、教育政策可能的問題以及避免「問題化」他者的教學及輔導策略。對於非教育系/非往教育之路前行的學生而言,則可增加多元文化素養,作為所有創意發想與實踐的重要人文底蘊培養。更透由X實驗學院跨領域、面向未來的課程擴大教育系學生的教育想像,讓學生未來在各行各業都能成為具跨領域能力的廣義教育工作者。
課程代碼:10210300,授課教授:湯家偉,開課院所:教育學院的教育學系,授課時間:禮拜一的13點到17點,課程大綱:本課程係針對即將進入中等學校實習及任教之師培生之一系列實作訓練。透過教案設計、教學觀摩、國中課室試教、回饋討論以及教師甄試演練等活動,深化學生在教學知能與理論的實踐應用,並了解教育現場實際狀況及應對處理方式,有助於學生將來進入教學現場時能更適應教學環境,強化教學的即戰力。
課程代碼:10212900,授課教授:郭昭佑,開課院所:教育學院的教育學系,授課時間:禮拜三的9點到12點,課程大綱:本課程旨在透過不同教育議題,了解當前教育實務的運作與相關問題,透過教學的講授、討論,培養教育議題思辨的基本能力。經由實際探究與討論,理解重要教育議題實務。
課程代碼:10281600,授課教授:莊俊儒,開課院所:教育學院的教育學系,授課時間:禮拜三的16點到18點,課程大綱:本課程是由「生涯規劃」及「職業教育與訓練」內容之組合,該課程將透過理論以及他人分享來瞭解教育產業的工作要點。探討內容包括:教師專業能力需求、教師專業認同形成之路徑、教師生涯規劃具體步驟、當代教育企業認識、技職教育的認識、教師專業社群等主題。
課程代碼:10211500,授課教授:温宥基,開課院所:教育學院的教育學系,授課時間:禮拜三的16點到18點,課程大綱:This course provides a teacher training program for would-be ESL/EFL teachers in Taiwan. It offers an overview of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examines how these teaching approaches can be translated into effective ESL/EFL teaching. It is also important that would-be ESL/EFL teachers collaborate with other subject teachers for bilingual lesson planning. Course designs and teaching skills are highly emphasized as well. Students enrolled in the course are required to make class observation in real-life classroom settings and do teaching demonstrations and evaluated by their peer.
課程代碼:10213000,授課教授:林進山,開課院所:教育學院的教育學系,授課時間:禮拜二的9點到12點,課程大綱:藉由教育行政理論基礎的分析以及教育行政領導、行政計畫、行政決策、組織運作、行政溝通、行政管理等議題,建立日後教育職場行政運作的能力。同時透過分組訪談教育現場主管的行政經驗及小組教育行政職場議題討論、分析與報告,藉以了解教育行政實際運作方式。再以練習撰寫教育行政計畫書,培育撰寫實務計畫的行政能力。
課程代碼:10279400,授課教授:周祝瑛,開課院所:教育學院的教育學系,授課時間:禮拜五的16點到18點,課程大綱:“如果您期待這門課很營養、上課可以吃早點、遲到早退的話,請儘早讓別人遞補吧!” 要不然,您必須和老師一樣投入討論與體驗,才會開開心心的走完這一趟奇妙旅程!並且期望能幫你開開眼界、不會虛度光陰。換句話說,這門課試著透過師生互動過程的討論與思辨,檢視目前社會上性別平等教育的相關議題,包括:兩性生、心理發展,性別角色社會化歷程,家庭學校職場、與社會文化中的性別關係及其所衍生的問題等。希望透過教學過程喚起同學的性別意識,學習與同性及異性的相處,進而建立性別平權的觀念與規範。
課程代碼:10279500,授課教授:張秀帆,開課院所:教育學院的教育學系,授課時間:禮拜三的16點到18點,課程大綱:本課程旨在訓練修習生熟悉雙語理論與課程設計規劃及技巧,為雙語教學做準備。
課程代碼:10201100,授課教授:陳幼慧,開課院所:教育學院的教育學系,授課時間:禮拜三的14點到16點,課程大綱:請見附件。
課程代碼:10211300,授課教授:陳麗明,開課院所:教育學院的教育學系,授課時間:禮拜二的14點到16點,課程大綱:本課程兼重教學理論與實際演練,透過講授、討論與實作的方式,建立學生對國語文教學的基本認知,引導學生思考中學國語文教師的角色定位,明瞭中學國語文課程常用的教學方法,熟悉範文教學的流程與技巧,撰寫教案並進行實際演示,以期提升學生的國語文教學知能與就業競爭實力。
課程代碼:10287600,授課教授:林進山,開課院所:教育學院的教育學系,授課時間:禮拜四的10點到12點,課程大綱:《適性教學》這堂課主要是透過破冰活動(Ice Breaker Activities)讓彼此認識,並簡介適性教學理論與實務課程大綱及分析適性教學有關的議題。同時,藉由實際參訪優質學校的適性教學教學現場觀察或欣賞教學影片,促進價值與事實的澄清,增進理論與實務的連結。並透過講授現階段適性教學的議題分析,涵蓋1.學思達、2.學習共同體、3.合作學習方案、4.差異化教學的現況5.創客教育4.0等議題。教學方式包括PPT檔的講述、主題式、個別議題分析和小組討論活動、小組報告與分享、實際訪視現場教學或觀賞教學影片及適性教學設計方案等方式,讓同學了解如何在教學現場使用適性教學。期望透過不同主題的小組討論與分享,使得未來在教育教學現場能夠更加自然地應用相關知識與技能。
課程代碼:10291100,授課教授:郭俊豪,開課院所:教育學院的教育學系,授課時間:禮拜四的13點到16點,課程大綱:本課程目的在培養未來教師及有志從事諮商輔導工作者之基本諮商素養,包括:了解助人工作者的專業倫理、常見諮商學派、助人諮商歷程與技巧、及諮商與輔導應用之能力。本課程著重從理論發展的歷史脈絡:闡述諮商理論的發展及其主要核心概念,及與其他理論之區辨及澄清。課程的進行除了講授之外,以「問題與討論」的方式呈現初學者常提出之諮商問題,並藉由老師於實務工作中個案處理之分享,讓學生對諮商應用於未來助人工作中有初步的體會。同時,也藉由諮商技巧的分組演練,讓學生更能體會如何成為有效能的助人工作者。
課程代碼:10292000,授課教授:胡悅倫,開課院所:教育學院的教育學系,授課時間:禮拜二的9點到12點,課程大綱:見課程進度
課程代碼:10905200,授課教授:葉玉珠,開課院所:教育學院的教育學程中心,授課時間:禮拜三的9點到12點,課程大綱:請注意:本課程將結合國科會計畫進行實驗教學,同意參與實驗研究的修課學生為實驗組。課程中會有幾分測驗或問卷,其結果會提供修課學生個人參考,目的在幫助學生自我了解。因此,不論是否同意參與本實驗研究,均須完成這些評量,因為這是課程設計的一部份。問卷或測驗的”分數高低不影響成績”,只看是否有參與,作為課堂參與的一部分成績。本實驗課程的作業與實驗參與情形因為本來就是課程的一部分,因此將視為參與本課程的成績,但是否同意授權本人使用學習過程中的相關資料作為未來論文發表之用將不會影響此課程成績,同意參與實驗教學者須簽署知情同意書。課程結束後若授權使用其資料(個人資料絕對保密,不會做個人資料的呈現),將獲得價值新台幣300元的實體商品卡(詳見最後附上的研究倫理委員會審查通過之知情同意書),不授權使用其資料者則無此商品卡。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本課程旨在促進學生對高層次思考(創造思考與批判思考)教學相關理論與實務的瞭解,並透過互動及體驗的歷程,促進學生本身高層次思考的教學知能。除了參考教科書外,本課程融合許多高層次思考相關書籍與論文的觀點、實徵研究發現、相關網站的資訊,整理成有系統的投影片資料,進行講授與討論。希望藉由理論及實務問題的探討、課堂中及數位媒介上的演練與討論、小組作業的練習、合作學習的歷程等,逐步引導學生具備進行有效創造力教學之專業知能。
課程代碼:10900201,授課教授:陳幼慧,開課院所:教育學院的教育學程中心,授課時間:禮拜三的14點到16點,課程大綱:請見附件。
課程代碼:10902600,授課教授:洪淑娟,開課院所:教育學院的教育學程中心,授課時間:禮拜四的16點到18點,課程大綱:無
課程代碼:10905001,授課教授:許秀美,開課院所:教育學院的教育學程中心,授課時間:禮拜四的16點到18點,課程大綱:本課程包含「生涯規劃」及「職業教育與訓練」課程。「生涯規劃」課程主要為強化未來教師的自我覺察能力與職涯規劃的統籌能力,進而引導學生進行職涯試探、職涯準備,並能因應教育變革,承擔教職。未來任教時,能夠發揮生涯影響力,引導學生適性就業與發展。「職業教育與訓練課程」主要在介紹技術及職業教育與職業訓練之內涵,透過《技術及職業教育法》與《職業訓練法》之規範,讓學生了解臺灣技術及職業教育與職業訓練之意義與目的,並認識臺灣技職教育實施現況,了解其特色、成效與困境。進而引導師培生未來進入教學現場時,能適當輔導技術型高中生學生學習方向,提供學生升學或就業之能力。
課程代碼:10902900,授課教授:陳揚學,開課院所:教育學院的教育學程中心,授課時間:禮拜三的14點到16點,課程大綱:The ability to design and implement technology-infused instruc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prerequisites for teachers in the 21stcentury.  Moreover, being adaptive and flexibl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eacher quality in the Post-Covid era.  Accordingly, this course introduces traditional and emerging media technologi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various occasions.  Homemade, modified, and collected free materials will be organized to enrich the content of a specific subject area, and the ASSURE instructional design model will be utilized as a roadmap to plan and carry out instructions in situ.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gain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educational media and technologies; also they will develop a pragmatic, adaptive, and innovative mindset of media application in various scenarios, including emergencies in the Post-Covid era.
課程代碼:10903400,授課教授:洪煌堯,開課院所:教育學院的教育學程中心,授課時間:禮拜二的16點到18點,課程大綱:本課程兼重教學理論與實際演練,透過講授、討論與實作的方式,建立學生對數學教學的基本認知,引導學生分析與理解國中數學課程與教材,轉化與設計數學教材並輔以適當的教法,撰寫教案並進行實際演示,以期發展學生自我專業成長的數學教學能力。
課程代碼:10900601,授課教授:黃譯瑩,開課院所:教育學院的教育學程中心,授課時間:禮拜二的14點到16點,課程大綱:無
課程代碼:10900700,授課教授:黃譯瑩,開課院所:教育學院的教育學程中心,授課時間:禮拜二的12點到14點,課程大綱:短狹的來看,好的班級經營可使課堂中的教學體驗更加精彩、教學效果更為明顯,廣遠的來看,好的班級經營影響了學生的品行與習慣;要成就有效的班級經營不僅需要方法、更需要正確態度、智慧與創意。
課程代碼:10901000,授課教授:陳揚學,開課院所:教育學院的教育學程中心,授課時間:禮拜五的14點到16點,課程大綱:在社會日趨多元之際,第一線教師需具備更深入之輔導專業知能及視野,據以協助學生發展健全人格,適應生活並安心學習。本課程兼顧理論與實務,目的在培養未來中學教師基本輔導素養,內容包括輔導與諮商的基本概念與技巧、輔導組織之功能、角色與任務、學生常見心理問題及輔導策略,以及相關倫理議題與資源等。透過個案研討、實作演練及與學校輔導工作人員之面對面接觸,學生期能掌握輔導的核心理念與策略,進一步提升對他人心理困境之同理,對社會問題之關心,及對生命意義之終極關懷。
課程代碼:10903000,授課教授:陳麗明,開課院所:教育學院的教育學程中心,授課時間:禮拜二的14點到16點,課程大綱:本課程兼重教學理論與實際演練,透過講授、討論與實作的方式,建立學生對國語文教學的基本認知,引導學生思考中學國語文教師的角色定位,明瞭中學國語文課程常用的教學方法,熟悉範文教學的流程與技巧,撰寫教案並進行實際演示,以期提升學生的國語文教學知能與就業競爭實力。
課程代碼:10903200,授課教授:温宥基,開課院所:教育學院的教育學程中心,授課時間:禮拜三的16點到18點,課程大綱:This course provides a teacher training program for would-be ESL/EFL teachers in Taiwan. It offers an overview of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examines how these teaching approaches can be translated into effective ESL/EFL teaching. It is also important that would-be ESL/EFL teachers collaborate with other subject teachers for bilingual lesson planning. Course designs and teaching skills are highly emphasized as well. Students enrolled in the course are required to make class observation in real-life classroom settings and do teaching demonstrations and evaluated by their peer.
課程代碼:10903600,授課教授:楊秀菁,開課院所:教育學院的教育學程中心,授課時間:禮拜一的16點到18點,課程大綱:本課程為社會領域師培課程的必修課程,期望透過本課程建立師培生社會領域課程發展的相關知能、能依據社會領域課程設計、教材編選、教學方法、學習評量等原則,進行教學活動設計與操作,以及依據實施經驗與回饋資訊,進行省思、課程調整與創新。
課程代碼:10900101,授課教授:陳木金,開課院所:教育學院的教育學程中心,授課時間:禮拜五的16點到18點,課程大綱:「教育概論」課程的主要目的,是在協助修讀師資培育中心課程的同學瞭解教育的相關理論與研究,引導同學們能從多元的角度來思索與探討教育思想與教育問題,協助同學們將來能經由教育學的研究途徑。本課程的內容包括: 1.教育概念分析;2.教育目的分析;3.中國教育思想;4.西方教育思想;5.教育心理基礎;6.教育社會基礎;7.教育人類基礎;8.教育哲學基礎;9.教育行政制度;10.學校行政制度;11.學校課程分析;12.教學模式策略;13.輔導理論分析;14.教師專業發展;15.師生權利義務;16.教育專題研究。
課程代碼:10904401,授課教授:陳幼慧,開課院所:教育學院的教育學程中心,授課時間:禮拜四的10點到12點,課程大綱:請見附件。
課程代碼:10986300,授課教授:李佩蓉,開課院所:教育學院的教育學程中心,授課時間:禮拜一的16點到18點,課程大綱:無
課程代碼:10989100,授課教授:黃譯瑩,開課院所:教育學院的教育學程中心,授課時間:禮拜一的13點到16點,課程大綱:現況的課程理論與課程實務,圍繞著過去與現在轉,即便展望未來,其思考依據幾乎仍從相當小的尺度(如往後的三至五年)出發。本課程旨在協助未來老師以未來的10-15年為尺度,勾勒未來世界圖像、據此發展未來課程計畫、反思自己作為課程設計者的定位、並洞察現況課程的懸缺。
課程代碼:10993700,授課教授:陳幼慧,開課院所:教育學院的教育學程中心,授課時間:禮拜四的14點到16點,課程大綱:請見附件。
課程代碼:90000100,授課教授:胡悅倫,開課院所:未知學院的未知系所,授課時間:禮拜三的9點到12點,課程大綱:介紹教育研究法的各項基礎,分析各個研究方法的操作及各項技術,並關注研究中不同領域的發展。學生透過扎實的課程學習,將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的研究方法於論文研究寫作中,最終目的為訓練學生有獨立撰寫完整論文報告(研究計畫)的能力。
課程代碼:90003100,授課教授:陳明輝、曾正男,開課院所:未知學院的未知系所,授課時間:禮拜三的9點到12點,課程大綱:STEAM為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rts, Mathematics的縮寫,源起於1980年代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的倡議。1990年代迄今,STEAM已然成為美國教育政策培植未來人才的重點推動項目。然而到底什麼是STEAM?其教育理念的本質是什麼?有別於一般STEAM課程直接導入美國STEAM教育的教學架構,本課程將先從科技與社會研究(STS,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的角度,帶領學生回溯和探尋STEAM源起之社會發展脈絡,再經由STEAM課程實作示範的演練和教學設計,讓學生透過親身體驗,共同討論STEAM教育的核心價值,並建構起STEAM的基礎教學和課程發展能力。
課程代碼:90000200,授課教授:陳榮政,開課院所:未知學院的未知系所,授課時間:禮拜四的19點到21點,課程大綱:本課程為教育學院有關教育研究重要議題之探究,透過系列性之教育專題議題演講、院內老師之重大研究發現、與研究生之學術論文發表與主持訓練(每學期5-7次),培養研究生(碩士生與博士生)在各項教育議題思辨的能力,並對思考對自身學術研究與論文寫作之方向。藉由跨領域之演講學習以及發表訓練,訓練提問、分析與對話之學術能力。有經由實際探究與討論,理解重要教育議題。
課程代碼:15255200,授課教授:顏敏仁,開課院所:教育學院的教育學系,授課時間:禮拜二的16點到19點,課程大綱:The course focuses on digital technology enhanced education innovation and management with applications.Over the past several years, the field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Management has undergone a significant transformation. The advancements in digital technologies have led to new educational paradigms, and the need for efficient management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se technologies has never been more pressing. This course provides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explore these changes and share experiences and knowledge to improv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management practices.This course will help students to reflect on the role various forms of electronic and digital technology can play in the teaching/learningprocessand how you can engage these processes in your classroom. Students will become skilled in some of the many digital tools used in today's schools, including MIT’s System Dynamics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based scenario planning.This course also consider how a small-scal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project can be conducted in an educationenvironment. Case studies and project-based learning with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will be reviewed to offer practical tools and applied research strategies to students prior to conducting their ow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project.
課程代碼:15257800,授課教授:周祝瑛,開課院所:教育學院的教育學系,授課時間:禮拜四的13點到16點,課程大綱:This seminar will discuss educational issues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localization, Sinicization, Westernization, and cross-straitization. Our content will explore theories and examples in peace and conflict education in an age of increasing international exchange in spite of the threat from the pandemic, the COVID 19. Starting with the case of the educational system and exchange activities between China and Taiwan in the last two most dynamic decades, this seminar also attempts to showcase some other concurrent international case studies among Asian states by justifying how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exchange contributed to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some former rival states in Asia. In Yale Richmond’s renowned book, titledCultural Exchange and the Cold War: Raising the Iron Curtain, the author concludes that cultural exchange has a gradual but compelling and long-lasting effect over transforming people’s attitude and mind-set, and therefore, it will chang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ivalry parties and enemies.Weekly topics include cultural exchange and critical educational issues such as between North and South Korea, China and Taiwan, Israel and Palestine, etc. The seminar is designed to brainstorm a possible paradigm shift in dealing with peace and conflict education via cultural exchange in the context during the pandemic. By demonstrating the dyna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bove-mentioned case studies, the discussion will also compare different national strategies toward cultural exchange via in-personal or virtual practices among different sets of examples to introduce a new paradigm shift during the pandemic. These changes altogether produce multifaceted influences on people and society in Asia.Participants of this class will be able to discuss a wide-variety of concerning issues from 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and even personal perspectives of educational exchanges. Classes will be conducted in a two-way and interactive format between instructor and students, which intends to invite more shared ideas and inspiration about the topics. It is hoped this class will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educational theories and practices in peacemaking and conflict resolution and apply this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in their future careers.
課程代碼:15203900,授課教授:詹志禹、鄭同僚,開課院所:教育學院的教育學系,授課時間:禮拜五的13點到16點,課程大綱:無
課程代碼:15257400,授課教授:侯永琪,開課院所:教育學院的教育學系,授課時間:禮拜二的13點到16點,課程大綱:無
課程代碼:15272500,授課教授:倪鳴香,開課院所:教育學院的教育學系,授課時間:禮拜二的9點到12點,課程大綱:在人文社會科學中,生命主體的「傳記」可經由「敘述訪談法」(Narratives Interview)而獲得,我們稱它為「生命口述傳記」。此研究典範自80年代至今已廣為流傳,並運用在各學術領域於傳記性、代間或新興社會議題等的探究。「敘述訪談法」不僅是採集口述傳記研究重要的方法,在教育學中更是理解教育主體傳記性經驗,以及建構在地化教育理論重要的路經。本課程除介紹該研究法於教育學研究上運用的範疇,也協助學習者認識及涉入探究口述傳記的文本世界。(本學期課程除前後的兩週外,將於9月22-24日、10月6-8日、12月1-3日三個週末工作坊來進行)
課程代碼:15260300,授課教授:洪煌堯,開課院所:教育學院的教育學系,授課時間:禮拜三的13點到16點,課程大綱:無
課程代碼:15256200,授課教授:李淑菁,開課院所:教育學院的教育學系,授課時間:禮拜三的13點到16點,課程大綱:NOTICE1.搭配X實驗學院+2課程之規劃,請修課同學自行選擇兩次演講或一整天的繪圖工作坊(見課綱內容)參與相關教學活動,此為第17、18週教師彈性補充教學 [時間上若無法搭配課程時間 請勿選修]2.走讀課程 (請自備手機+耳機 預計利用google meet 沿路導覽)3.本課程相關活動時間偶爾跨及週四下午、週五或周末,請確認時間可配合再修課4.第一次上課請務必出席 否則之後請自行退課~Banks (2001)提出的多元文化教育學校革新五面向,直指教師角色的重要性。再完美的多元文化教育課程到一些對不同族群、性別或文化群體有負面態度的教師手裡,設計再好的課程可能呈現不出它的意義。因此如Foster (1997)所言,教師要經常去審視自己不經意的偏見對於社會經濟背景較低、不同性別、族群、甚至不同能力的學生的影響,否則再多的教育政策及措施,也無法改變什麼。該課程著重增強學生的多元文化識讀能力,希望藉體驗、實作、影片討論、相關閱讀與討論、演講、走讀,以及問題提出的訓練,使學生能夠具備多元文化教育基本素養,俾使不但能轉化到未來教學的課程設計,也能藉此省思自己與社會的關係,重新用多元文化的觀點重新省思教育的意涵、教育政策可能的問題以及避免「問題化」他者的教學及輔導策略。對於非教育系/非往教育之路前行的學生而言,則可增加多元文化素養,作為所有創意發想與實踐的重要人文底蘊培養。多元文化教育是有機教育的基礎,也是教育的未來。多元文化教育的未來可從理論與行動層次分別來談,兩者皆與教師角色息息相關。在理論層次,多元文化教育需要開始運用交織性(intersectionality)概念,以便能夠更細膩的看見多元文化背景學生的教育處境;在行動層次,「有機教育」需要以多元文化教育作為基底,在對性/別、階級、族群、障礙者文化等產生某程度的理解與尊重後,從鉅觀(macro-)、中觀(meso-)與微觀(micro-)三個層次實踐多元文化教育。因此,此課程將以「交織性」及近年來在西方國家開始討論的「交織教育學」(Intersectional Pedagogy)作為主要思考與理解的重點。由於這在台灣是個新領域,因此會有較多的外文讀本,但是本課程不求閱讀的量,而是會帶著同學精讀,並連結到台灣場域,並與之對話,並一起思考實踐上可能的做法。多元文化教育的反歧視教育必需包括媒體素養教育、體驗教育、語言與文化教育、國際教育、民主與公民教育,並納入批判教育學(critical pedagogy)的觀點,包括對性/別、階級、種族/族群、能力等面向的反思批判能力,其理論基礎為社會學、文化研究、教育社會學等,但多數教育學院學生無此訓練,因此該課程規劃先讓閱讀一本重要經典《污名》(E. Goffman,1963),作為在進入「多元文化教育」之前的基礎紮根工作,提升同學「看見」的能力,也讓同學未來進行資料分析時,具備更洞悉的分析能力。在研究交織教育學後,還要處理社會與文化韌性(social and cultural resilience)的議題才能完整,才能彰顯其實踐性(praxis),因此此課程也創新性地將「韌性」的文本加進來,讓大家一起思考這個重要、但在台灣多元文化教育少被思考的議題。
課程代碼:15256800,授課教授:侯永琪,開課院所:教育學院的教育學系,授課時間:禮拜三的13點到16點,課程大綱:This international program aims to provide postgraduate students who are interested in higher education, with a sound background in the global trends in policy making,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cross bord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student mobility. Contemporary theory and practice in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as well as globalization impacts on Asia nations will be focus of the international program.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consider these issues in their own context of practice and the implication. Moreover,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complete an English proposal with a focus of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and quality assurance by the end of the course.There are three subthemes in the course, including global trends, quality and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universities’ governance,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ies and TNE, quality assurance in higher education
課程代碼:15258000,授課教授:陳榮政,開課院所:教育學院的教育學系,授課時間:禮拜三的16點到19點,課程大綱:本課程探討全球教育發展以及國際教育問題。學生將於此課程學習文獻探討、期刊閱讀,以期能在全球、國際並比較的角度理解不同的比較教育理論、方法論和研究方法,並了解正式和非正規教育問題的相對效用。本課程將特別探討可能適用於跨國教育研究領域發展之社會分析方法,例如在全球範圍內探索教育、文化和社會之間的關係。所討論的問題包含性別、種族、階級、社會政治和經濟結構,以及他們與教育之間關係探討。因此,學生將有望判斷及分析並創造,了解重要歷史因素、文化因素、社會因素對當前全球教育影響,最後分析教育市場化、全球化之現象。
課程代碼:15785200,授課教授:傅如馨,開課院所:教育學院的幼兒教育研究所,授課時間:禮拜四的9點到12點,課程大綱:課程進行主要以閱讀、討論及實作體驗等方式,針對各心理諮商理論的議題進行理解,並思考如何應用於多元的場域和個案狀況,以增厚學習者自身之知識與實務經驗的聯結與整合,並能進一步提出個人之論述,發展成為個人諮商風格。
課程代碼:15782900,授課教授:顏敏仁,開課院所:教育學院的幼兒教育研究所,授課時間:禮拜二的16點到19點,課程大綱:The course focuses on digital technology enhanced education innovation and management with applications.Over the past several years, the field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Management has undergone a significant transformation. The advancements in digital technologies have led to new educational paradigms, and the need for efficient management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se technologies has never been more pressing. This course provides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explore these changes and share experiences and knowledge to improv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management practices.This course will help students to reflect on the role various forms of electronic and digital technology can play in the teaching/learningprocessand how you can engage these processes in your classroom. Students will become skilled in some of the many digital tools used in today's schools, including MIT’s System Dynamics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based scenario planning.This course also consider how a small-scal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project can be conducted in an educationenvironment. Case studies and project-based learning with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will be reviewed to offer practical tools and applied research strategies to students prior to conducting their ow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project.
課程代碼:15783600,授課教授:顏敏仁,開課院所:教育學院的幼兒教育研究所,授課時間:禮拜四的13點到16點,課程大綱:無
課程代碼:15701600,授課教授:張盈堃,開課院所:教育學院的幼兒教育研究所,授課時間:禮拜二的13點到16點,課程大綱:以人物與思潮為幼教基礎理論基底,探討兒童史學、兒童社會學、幼教課程等三個幼兒教育研究主題。藉由小組導讀、課堂討論、專題演講以及撰寫個人省思報告,以深化幼教基礎理論內涵與研究生基本論述能力。輔以移地學習之彈性課程,開拓研究生對幼教現場之視野。
課程代碼:15784600,授課教授:李淑菁,開課院所:教育學院的幼兒教育研究所,授課時間:禮拜三的13點到16點,課程大綱:NOTICE1.搭配X實驗學院+2課程之規劃,請修課同學自行選擇兩次演講或一整天的繪圖工作坊(見課綱內容)參與相關教學活動,此為第17、18週教師彈性補充教學 [時間上若無法搭配課程時間 請勿選修]2.走讀課程 (請自備手機+耳機 預計利用google meet 沿路導覽)3.本課程相關活動時間偶爾跨及週四下午、週五或周末,請確認時間可配合再修課4.第一次上課請務必出席 否則之後請自行退課~Banks (2001)提出的多元文化教育學校革新五面向,直指教師角色的重要性。再完美的多元文化教育課程到一些對不同族群、性別或文化群體有負面態度的教師手裡,設計再好的課程可能呈現不出它的意義。因此如Foster (1997)所言,教師要經常去審視自己不經意的偏見對於社會經濟背景較低、不同性別、族群、甚至不同能力的學生的影響,否則再多的教育政策及措施,也無法改變什麼。該課程著重增強學生的多元文化識讀能力,希望藉體驗、實作、影片討論、相關閱讀與討論、演講、走讀,以及問題提出的訓練,使學生能夠具備多元文化教育基本素養,俾使不但能轉化到未來教學的課程設計,也能藉此省思自己與社會的關係,重新用多元文化的觀點重新省思教育的意涵、教育政策可能的問題以及避免「問題化」他者的教學及輔導策略。對於非教育系/非往教育之路前行的學生而言,則可增加多元文化素養,作為所有創意發想與實踐的重要人文底蘊培養。多元文化教育是有機教育的基礎,也是教育的未來。多元文化教育的未來可從理論與行動層次分別來談,兩者皆與教師角色息息相關。在理論層次,多元文化教育需要開始運用交織性(intersectionality)概念,以便能夠更細膩的看見多元文化背景學生的教育處境;在行動層次,「有機教育」需要以多元文化教育作為基底,在對性/別、階級、族群、障礙者文化等產生某程度的理解與尊重後,從鉅觀(macro-)、中觀(meso-)與微觀(micro-)三個層次實踐多元文化教育。因此,此課程將以「交織性」及近年來在西方國家開始討論的「交織教育學」(Intersectional Pedagogy)作為主要思考與理解的重點。由於這在台灣是個新領域,因此會有較多的外文讀本,但是本課程不求閱讀的量,而是會帶著同學精讀,並連結到台灣場域,並與之對話,並一起思考實踐上可能的做法。多元文化教育的反歧視教育必需包括媒體素養教育、體驗教育、語言與文化教育、國際教育、民主與公民教育,並納入批判教育學(critical pedagogy)的觀點,包括對性/別、階級、種族/族群、能力等面向的反思批判能力,其理論基礎為社會學、文化研究、教育社會學等,但多數教育學院學生無此訓練,因此該課程規劃先讓閱讀一本重要經典《污名》(E. Goffman,1963),作為在進入「多元文化教育」之前的基礎紮根工作,提升同學「看見」的能力,也讓同學未來進行資料分析時,具備更洞悉的分析能力。在研究交織教育學後,還要處理社會與文化韌性(social and cultural resilience)的議題才能完整,才能彰顯其實踐性(praxis),因此此課程也創新性地將「韌性」的文本加進來,讓大家一起思考這個重要、但在台灣多元文化教育少被思考的議題。
課程代碼:15794100,授課教授:倪鳴香,開課院所:教育學院的幼兒教育研究所,授課時間:禮拜二的9點到12點,課程大綱:在人文社會科學中,生命主體的「傳記」可經由「敘述訪談法」(Narratives Interview)而獲得,我們稱它為「生命口述傳記」。此研究典範自80年代至今已廣為流傳,並運用在各學術領域於傳記性、代間或新興社會議題等的探究。「敘述訪談法」不僅是採集口述傳記研究重要的方法,在教育學中更是理解教育主體傳記性經驗,以及建構在地化教育理論重要的路經。本課程除介紹該研究法於教育學研究上運用的範疇,也協助學習者認識及涉入探究口述傳記的文本世界。(本學期課程除前後的兩週外,將於9月22-24日、10月6-8日、12月1-3日三個週末工作坊來進行)
課程代碼:15788500,授課教授:張盈堃,開課院所:教育學院的幼兒教育研究所,授課時間:禮拜一的16點到19點,課程大綱:在幼童的世界,玩玩具不只是在玩而已,同時也在吸引同儕的目光,當然小孩之間的爭執,也經常是因玩玩具所引起的,所以玩具也可能因為一個特殊的經驗而變成唯一的、無可替換的東西。各個時代的孩子都會拿日常生活中取得的物品製作玩具,或者是自己設計,例如簡單的布偶。玩具常是就地取材,日常生活玩耍的不過是週邊環境中一些自己發明的活動。此外,玩具也帶有性別刻板化的意涵,引導孩子進入成人世界,例如男孩玩木馬,而女孩玩洋娃娃及炊具餐具。
課程代碼:17192900,授課教授:陳榮政,開課院所:未知學院的未知系所,授課時間:禮拜三的16點到19點,課程大綱:本課程探討全球教育發展以及國際教育問題。學生將於此課程學習文獻探討、期刊閱讀,以期能在全球、國際並比較的角度理解不同的比較教育理論、方法論和研究方法,並了解正式和非正規教育問題的相對效用。本課程將特別探討可能適用於跨國教育研究領域發展之社會分析方法,例如在全球範圍內探索教育、文化和社會之間的關係。所討論的問題包含性別、種族、階級、社會政治和經濟結構,以及他們與教育之間關係探討。因此,學生將有望判斷及分析並創造,了解重要歷史因素、文化因素、社會因素對當前全球教育影響,最後分析教育市場化、全球化之現象。
課程代碼:17100200,授課教授:湯家偉,開課院所:未知學院的未知系所,授課時間:禮拜二的9點到12點,課程大綱:本課程透過教育政策理論之導讀、政策分析方法的介紹以及相關論文研究實例之評析,幫助學生掌握教育政策基礎的理論與思想、當前重大政策以及相關的政策分析方式。此外,本課程強調文獻的批判式閱讀,並透過期末報告的撰寫與討論,培養學生教育研究的相關思考與書寫能力。
課程代碼:17191800,授課教授:顏敏仁,開課院所:未知學院的未知系所,授課時間:禮拜二的16點到19點,課程大綱:The course focuses on digital technology enhanced education innovation and management with applications.Over the past several years, the field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Management has undergone a significant transformation. The advancements in digital technologies have led to new educational paradigms, and the need for efficient management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se technologies has never been more pressing. This course provides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explore these changes and share experiences and knowledge to improv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management practices.This course will help students to reflect on the role various forms of electronic and digital technology can play in the teaching/learningprocessand how you can engage these processes in your classroom. Students will become skilled in some of the many digital tools used in today's schools, including MIT’s System Dynamics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based scenario planning.This course also consider how a small-scal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project can be conducted in an educationenvironment. Case studies and project-based learning with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will be reviewed to offer practical tools and applied research strategies to students prior to conducting their ow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project.
課程代碼:17100100,授課教授:吳政達,開課院所:未知學院的未知系所,授課時間:禮拜二的13點到16點,課程大綱:本課程主要了解教育行政相關理論,舉凡教育領導、計畫、決策、溝通、協調、評鑑、以及組織行為等面向,俾利學生將來能運用於教育行政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