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sh_date
timestamp[ns]
effective_date
timestamp[ns]
type
stringclasses
9 values
status
stringclasses
5 values
title
stringlengths
4
132
office
stringlengths
3
44
office_level
stringclasses
15 values
office_category
stringclasses
3 values
effective_period
stringclasses
4 values
content
stringlengths
93
174k
2008-10-25T00:00:00
2008-11-01T00:00:00
地方性法规
已修改
郑州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
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市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00_2020
郑州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 > (2008年6月26日郑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 2008年9月26日河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批准)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基本养老保险费征缴 第三章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 第四章 个人账户管理 第五章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障企业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市统筹范围内的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基本养老保险)、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及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支付,适用本条例;国家和省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本条例所称用人单位,包括城镇各类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他依法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用人单位。 第三条 基本养老保险应当遵循权利与义务相对应以及保障水平与本市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原则,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金管理模式。 第四条 市、县(市、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其所属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按照规定的权限,具体承办基本养老保险事务。 财政、审计、税务、工商行政等有关部门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共同做好基本养老保险工作。 第五条 鼓励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 第二章 基本养老保险费征缴 第六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向当地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基本养老保险登记,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第七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规定为其招用的全部职工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手续。用人单位新招用职工的,应当自招用之日起六十日内为其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手续。 第八条 用人单位和参保人员应当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具体缴费数额应当经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核定。 职工本人工资低于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百分之六十的,按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百分之六十计征基本养老保险费;职工本人工资高于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百分之三百的,超过部分不计入征缴基数。国家和省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九条 用人单位应当以货币形式全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在税前列支。 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其所在用人单位代为扣缴,不计入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 第十条 用人单位和参保人员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比例分别记入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并按照国家和省规定计算利息。利息收入分别并入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 第十一条 基本养老保险费不得减免。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办理基本养老保险费缓缴手续,核定缓缴期限: (一)人民法院已受理破产申请,进入法定重整期间的; (二)严重亏损、资不抵债,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实行关停整顿的; (三)生产经营连续三年发生严重亏损,连续六个月以上无力支付职工最低生活费的; (四)全面停工、停业十二个月以上,且无其他经营性收入,或者虽有其他经营性收入但连续六个月以上无力支付职工最低生活费的; (五)因不可抗力造成严重损失,无法正常生产经营的;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基本养老保险费缓缴期限最长不超过六个月。缓缴期内免收滞纳金。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用人单位经批准缓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应当与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签订缓缴协议,并提供担保。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每年向本单位职工公布本单位全年基本养老保险费缴纳情况,接受职工监督。 第十三条 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建立用人单位和参保人员的缴费记录,保证其完整、安全;并定期向社会公布基本养老保险费征收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信息查询系统,方便用人单位和参保人员查询缴费情况;每年向参保人员个人发送一次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通知单。 第十四条 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不缴、少缴或迟延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单位或个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或举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投诉、举报之日起六十个工作日内调查处理完毕,并将处理结果书面告知投诉人或举报人。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设立举报信箱,指定专人负责接待投诉、举报。 第十五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将用人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情况纳入劳动保障信用等级评价体系。 第三章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 第十六条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负责管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应当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下列各项构成: (一)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 (二)参保人员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 (三)依法收取的滞纳金; (四)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利息和运营收入; (五)财政补贴; (六)按照国家和省规定并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 第十七条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不足支付时,按照有关规定由财政资金弥补。 第十八条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应当保证专款专用,全部用于职工养老保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截留和挪用,或用于平衡财政预算。 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构以及财政、审计等部门应当加强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运营和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和运营情况,应当接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监督。 第十九条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应当保证基金的保值增值,除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运营方式和转定期存款外,不得利用基金从事其他任何形式的投资行为。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的所得收益全部并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第二十条 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业务操作规程,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完整。 第四章 个人账户管理 第二十一条 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为参保人员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主要用于记录参保人员基本情况、个人缴费情况及账户结余情况。 第二十二条 1994年12月31日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人员,从1995年1月1日起建立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1995年1月1日以后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人员,从本人缴费当月起建立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第二十三条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由下列各项构成: (一)职工个人缴费的全部; (二)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按规定划入部分; (三)利息和个人账户基金投资运营部分的收益; (四)其他应当计入的资金。 第二十四条 参保人员间断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期间,其个人账户予以保留,并不间断计息;以后继续缴费的,缴费年限及个人账户储存额累计计算。 第二十五条 个人账户基金应当与统筹基金分别管理、分别核算、分别支付。统筹基金不得占用个人账户基金。 个人账户基金用于支付基本养老金的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个人账户基金不足支付个人账户养老金时,由统筹基金支付。 第二十六条 参保人员死亡后,个人账户基金结存额中个人缴费部分的本息余额,一次性支付给死亡者生前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个人账户基金结存额中的其余部分并入统筹基金。 第二十七条 参保人员在本市统筹范围内跨县(市、区)流动的,其个人账户的档案资料应当随之转移,但个人账户基金不转移。 参保人员跨统筹范围流动的,个人账户基金的转移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参保人员因出国(境)定居或家居农村的参保人员回原籍定居,本人自愿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其个人账户基金的个人缴费部分本息结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个人帐户基金结存额中的其余部分并入统筹基金。 第五章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第二十八条 参保人员按照国家规定办理退休、退职手续后,按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包括基本养老金、丧葬补助费、一次性抚恤金、遗属生活补助费和供养直系亲属丧葬补助费。 第二十九条 参保人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退职条件,且累计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满十五年(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的,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为其办理退休、退职手续次月起,由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直到死亡;国家和省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参保人员的累计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年限含有视同缴费年限的,其视同缴费年限应当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确认。 第三十条 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退休、退职人员有视同缴费年限的,其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组成。 2007年6月30日前在本市统筹范围内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007年1月1日以后退休、退职的人员,其视同缴费年限发生在1994年12月31日以前的,其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过渡性补贴组成。 第三十一条 参保人员退休、退职时缴费年限累计不满十五年的,不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终止。其个人账户累积资金一次性支付给本人,缴费年限累计每满一年,另发给一个月生活费,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生活费标准为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第三十二条 退休、退职人员基本养老金的具体计发办法,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三条 退休、退职人员死亡的,其丧葬补助费、一次性抚恤金、遗属生活补助费和供养直系亲属丧葬补助费,按国家和省规定的标准和办法支付。 第三十四条 基本养老保险金实行社会化发放,由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通过银行直接发放给退休、退职人员。 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应当保证基本养老保险金和其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克扣、拖欠。 第三十五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做好退休、退职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六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上一级行政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有管理权限的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拒绝为用人单位和参保人员办理基本养老保险手续的; (二)擅自改变用人单位和参保人员缴费基数或者缴费比例的; (三)延期或者不按照规定支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四)未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及其利息和所得收益全部存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专户的; (五)侵占、截留、挪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 (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造成保险基金损失的; (七)违反有关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运营规定,进行投资运营的; (八)其他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 第三十七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理: (一)未按规定办理基本养老保险登记的; (二)未按规定申报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数额的; (三)伪造、变造、故意毁灭有关账册、材料,或者不设账册,致使基本养老保险费缴费基数无法确定的。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缴纳和代扣代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补缴;逾期仍不缴纳的,除补缴欠缴数额外,从欠缴之日起按国家规定的比例加收滞纳金;逾期拒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滞纳金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征缴。 第三十九条 参保人员或其他人员骗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退还,并对其处以骗取金额两倍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条 本市统筹范围内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聘用的非在编人员、城镇个体经济组织从业人员以及灵活就业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参照本条例执行;国家和省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一条 本条例自2008年11月1日起施行。1993年8月27日郑州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1993年10月22日河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郑州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条例》同时废止。
2008-08-21T00:00:00
2008-08-21T00:00:00
地方性法规
已修改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市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00_2020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 > (1988年11月10日上海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 根据2001年10月24日上海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 根据2008年8月21日上海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会议的召开 第三章 议案的提出和审议 第四章 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 第五章 询问、质询和特定问题的调查 第六章 发言和表决 第七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提高议事效率,依法行使职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的有关规定,结合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下简称常务委员会)的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常务委员会审议议案、决定问题,应当充分发扬民主,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集体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 第二章 会议的召开 第三条 常务委员会会议每两个月至少举行一次。 常务委员会会议由主任召集并主持。主任可以委托副主任主持会议。 第四条 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的日期由主任会议决定;会议议程草案由主任会议拟订,提请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决定。 常务委员会会议期间,如果需要临时调整议程,由主任或者主任会议提请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决定。 第五条 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应当在会议举行的七日前,将开会日期、建议会议讨论的主要事项,通知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并将会议的主要文件同时送达。 临时召集的会议不适用前款的规定。 第六条 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的时候,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应当出席会议。因病或者其他特殊原因不能出席的,必须请假。 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在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之前,应当认真研究会议文件,准备审议意见。 第七条 常务委员会会议必须有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过半数参加,才能举行。 第八条 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的时候,下列人员列席会议: (一)市人民政府、市高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的负责人; (二)不是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市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常务委员会副秘书长、各工作机构和办事机构负责人; (三)各区、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或者副主任一人。 市人民政府有关委、办、局的负责人,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海事法院院长、市人民检察院分院检察长,由本市选举产生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其他有关人员,根据会议审议议题的需要,经主任会议同意,可以列席会议。 第九条 列席常务委员会会议的人员有发言权,没有表决权。 第十条 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的时候,经主任会议同意,可以邀请社会有关方面人士旁听会议。 旁听人员没有发言权和表决权。 第十一条 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的时候,以全体会议的形式听取、审议议案和工作报告。根据需要,可以召开分组会议,也可以召开联组会议。 第三章 议案的提出和审议 第十二条 市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交付常务委员会审议的议案,由主任会议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 第十三条 主任会议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属于常务委员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由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 市人民政府、市高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属于常务委员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由主任会议决定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或者先交有关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报告,再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 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五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属于常务委员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由主任会议决定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或者先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报告,再由主任会议决定是否提请常务委员会审议;不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的,应当向提议案人说明,并向常务委员会会议报告。 第十四条 常务委员会的工作机构受主任会议委托,可以代拟议案草案,并向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作说明。 第十五条 向常务委员会提出议案,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写明议题、理由和具体方案。 市人民政府、市高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提出议案,一般应当在常务委员会会议举行的十五日前送交常务委员会的办事机构。 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联名提出议案,一般应当在常务委员会会议举行以前提出。 第十六条 对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议案,提议案机关的负责人或者提议案人应当向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作说明。 提议案的机关、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有关工作机构,应当提供有关的书面资料。 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在审议议案时提出的重要意见、批评和建议,常务委员会办事机构应当交由有关机关或者部门研究处理。有关机关或者部门的研究处理情况一般应当在三个月内书面报告常务委员会或者有关专门委员会。 第十七条 提议案机关的负责人或者提议案人可以在常务委员会会议上对议案作补充说明。 第十八条 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议案时,提议案的机关、专门委员会或者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五人以上联名,可以提出对议案的修正案。 常务委员会的有关工作机构受主任会议委托,可以代拟对议案的修正案。 修正案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在议案交付全体会议表决的前一日提出。 修正案由主任会议决定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或者先交有关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意见,再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 第十九条 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需要表决的议案,在审议中如认为有重大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经主任或者主任会议提出,出席会议的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过半数同意,可以暂不付表决,交有关专门委员会进一步研究,提出意见。 第二十条 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议案,在交付表决前,提议案人要求撤回的,经主任会议同意,对该议案的审议即行终止。 第二十一条 在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的时候,市人民政府、市高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或者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五人以上联名,对急需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的重大事项,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临时动议,经主任会议研究,出席会议的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过半数同意,即可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 第二十二条 地方性法规议案的提出和审议,按照《上海市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人事任免议案的提出和审议,按照《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章 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 第二十三条 常务委员会会议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市高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专项工作报告时,报告机关的负责人应当到会作报告,市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有关部门负责人向常务委员会报告。 市人民政府、市高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应当在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的二十日前,由其办事机构将专项工作报告送交市人民代表大会有关专门委员会或者常务委员会有关工作机构征求意见;市人民政府、市高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对报告修改后,在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的十日前送交常务委员会。 在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专项工作报告之前,有关专门委员会可以先对报告进行初步审议,提出意见。 第二十四条 常务委员会一般在每年的八月审查和批准市人民政府提出的上一年度的本级决算草案,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年度上一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的执行情况的报告。 常务委员会在审查和批准决算的同时,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审计机关关于上一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常务委员会在听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前,市人民政府应当将中期评估报告先送市人民代表大会有关专门委员会进行初步审查,或者送交常务委员会有关工作机构征求意见。 经市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在执行过程中需要作部分调整的,以及经中期评估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需要调整的,市人民政府应当将调整初步方案先送交市人民代表大会有关专门委员会进行初步审查,或者送交常务委员会有关工作机构征求意见。 第二十五条 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根据年度执法检查计划组织进行的执法检查,应当在检查结束后两个月内向常务委员会提出执法检查报告。 执法检查组的执法检查报告由主任会议决定提请常务委员会审议;主任会议并可以决定市人民政府、市高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的有关情况报告同时提请常务委员会审议。 第二十六条 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对专项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审计工作报告的审议意见和执法检查报告及其审议意见,由常务委员会办事机构交由市人民政府、市高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研究处理。市人民政府、市高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的研究处理情况一般应当在三个月内书面报告常务委员会;在正式报告常务委员会之前,应当先由其办事机构送交市人民代表大会有关专门委员会或者常务委员会有关工作机构征求意见。 常务委员会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对专项工作报告、审计工作报告作出决议。市人民政府、市高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应当在决议规定的期限内,将执行决议的情况书面向常务委员会报告。 第二十七条 常务委员会听取的专项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审计工作报告、执法检查报告及审议意见,市人民政府、市高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对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或者执行决议情况的报告,向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通报并向社会公布。 第五章 询问、质询和特定问题的调查 第二十八条 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议案或者工作报告的时候,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可以向有关地方国家机关提出询问,有关机关的负责人应当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分组会议审议时,有关机关应当派人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 第二十九条 在常务委员会会议期间,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五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对市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各工作部门、市高级人民法院和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和市人民检察院分院的质询案。 第三十条 质询案应当写明质询对象、质询的问题和内容。 第三十一条 质询案由主任会议决定交受质询机关的负责人在常务委员会会议上或者有关的专门委员会会议上口头答复,或者交受质询机关书面答复。 受质询机关一般应当在本次常务委员会会议期间作出口头答复或者书面答复,最迟应在下一次常务委员会会议闭会前作出答复。 第三十二条 质询案以口头答复的,由受质询机关的负责人到会答复。在专门委员会会议上口头答复的,提质询案的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有权列席会议,发表意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应当向常务委员会或者主任会议提交答复质询案情况的报告。 质询案以书面答复的,应当由受质询机关的负责人签署。 主任会议认为必要时,可以将答复质询案的情况报告印发常务委员会会议。 第三十三条 提质询案的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过半数对受质询机关的答复不满意的,可以提出要求,经主任会议决定,由受质询机关再作答复。 第三十四条 常务委员会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并根据调查委员会的报告,作出相应的决议。 第六章 发言和表决 第三十五条 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会议的人员在全体会议上对会议议题的审议发言,第一次不超过十分钟,经主持人同意的,可以延长五分钟;第二次对同一议题的发言不超过五分钟。 对于超过时间或者与议题无关的发言,会议主持人可以加以制止。 第三十六条 在常务委员会表决议案的全体会议上,除地方性法规议案外,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如果对议案还有意见,经会议主持人同意可以发表,意见发表后,再将议案交付表决;如果同意该议案,但需要在文字上作个别修改,经出席会议的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过半数同意,可以将该议案交付表决,文字的修改部分,授权主任会议审定。 第三十七条 常务委员会会议表决议案由常务委员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表决结果由会议主持人当场宣布。 第三十八条 交付表决的议案,有修正案的,先表决修正案。 第三十九条 常务委员会会议表决议案,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举手方式或者其他方式。 第四十条 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在常务委员会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常务委员会会议上的发言,不受法律追究。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一条 常务委员会会议上的发言,应当记录存档。 会议通过的地方性法规、决议、决定和会议情况,应当刊登常务委员会公报,并通过本市主要报纸、电台、电视台予以公布和报道。 第四十二条 本规则的解释权和修改权属于常务委员会,执行中的问题,由主任会议进行解释。 第四十三条 本规则自通过之日起施行。
2008-09-03T00:00:00
null
地方性法规
有效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若干规定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
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
2020_2030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若干规定 (2006年10月27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2008年8月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批准) 第一条  根据《中华民族共和国森林法》的有关规定,结合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以下简称自治县)林业生产的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凡在自治县境内从事煤炭生产的业主,应当按照煤炭的产量每吨提取一元资金,专用于营造坑木用材林。自治县林业主管部门应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管。 第三条  自治县征收的育林基金留成自治县百分之八十,实行专款专用。 第四条  自治县根据森林资源管理的需要,可在辖区内设立木材检查站。 第五条  自治县根据林业生产实际制定当年的木材生产预伐计划,预伐的木材生产计划指标总数不得超过年度商品材采伐限额和上年度上级林业主管部门下达的木材生产计划指标的百分之九十。 第六条  自治县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健全木材采伐审查和批准机制,增加木材采伐指标分配的公平性、公正性和公开性。 乡镇林业管理机构和村民委员会应将木材采伐指标的安排情况如实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第七条  承运无木材运输证的木材的,自治县林业主管部门在按《中华民族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四十四条的规定进行处罚时,无法查明运费的,按其承运的木材当时的市场运价计算。 第八条 自治县支持和鼓励木材加工企业开发新产品,向规模大、品质优、增值高的方向发展。 自治县扶持和鼓励发展以速生丰产林为主的林木基地的林板业。 第九条  本规定经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颁布施行。
2008-11-28T00:00:00
2009-02-01T00:00:00
地方性法规
已废止
辽宁省物业管理条例
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省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00_2020
### 辽宁省物业管理条例 (2008年11月28日辽宁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l) [第二章 业主、业主大会及业主委员会](\l) [第三章 前期物业管理](\l) [第四章 物业管理服务](\l) [第五章 物业的使用与维护](\l) [第六章 法律责任](\l) [第七章 附 则](\l) #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物业管理活动,维护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的合法权益,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和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业主通过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的方式进行物业管理的活动。 第三条 物业管理实行业主自主管理与专业服务相结合的管理体制,遵循公开公平、诚实信用、市场竞争、依法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 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物业管理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设区的市(以下简称市)、县(含县级市、区,下同)主管房地产的行政管理部门(以下称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物业管理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规划、物价、工商、财政、公安、民政、环保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做好物业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 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协调物业管理与社区建设的关系,协助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对物业管理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居民委员会应当依法履行职责,支持、指导业主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第六条 鼓励依法成立物业服务行业协会。物业服务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指导和行业自律,规范行业经营行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公布物业服务收费价格行情,促进物业服务企业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 第二章 业主、业主大会及业主委员会 第七条 房屋的所有权人为业主。 业主在物业管理活动中享有法律、法规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 第八条 物业管理区域由物业所在地县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根据物业的共用设施设备、建筑规模、社区建设等因素划分。物业管理区域的划分,应当征求居民委员会的意见。 分期建设或者有两个以上建设单位开发建设的区域,其设置的配套设施设备共用的,一般应当划分为一个物业管理区域。但该区域内已自然形成多个相对独立、封闭小区的,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物业管理区域。 第九条 业主大会是代表和维护全体业主在物业管理活动中合法权益的组织。业主通过业主大会对全体业主的共同利益事项作出决定和进行管理,业主大会通过业主大会会议和业主委员会行使职权。 同一个物业管理区域内的业主应当依法成立一个业主大会,选举产生一个业主委员会。 第十条 业主筹备成立业主大会的,应当向物业所在地县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或者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提出成立业主大会的书面意见。 县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或者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自接到业主书面意见之日起30日内,指导成立业主大会筹备组。筹备组负责业主大会筹备工作。 第十一条 业主大会筹备组应当自组成之日起30日内,在物业所在地县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或者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的指导下召开首次业主大会会议,制定业主大会议事规则和管理规约,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 第十二条 物业管理区域内业主人数较多的,可以以幢、单元、楼层等为单位,推选一名业主代表参加业主大会会议。推选业主代表参加业主大会会议的,业主代表应当于参加业主大会会议3日前,就业主大会会议拟讨论的事项书面征求其所代表的业主的意见。需投票表决的,业主赞同、反对及弃权的具体票数经本人签字后,由业主代表在业主大会会议上代为投票。 业主可以委托代理人参加业主大会会议,代理人应当持业主书面委托书并根据委托内容进行投票表决。数人共有一个物业的,共有人可以推选其中一人参加业主大会会议。 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的决定,对业主具有约束力。 第十三条 业主大会定期会议应当按照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的规定由业主委员会组织召开。物业管理区域内有20%以上业主提议,或者经业主委员会决定,业主委员会应当组织召开业主大会临时会议。 住宅小区召开业主大会会议前,业主委员会应当告知相关的居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可以派员列席。 业主委员会不按规定组织召开业主大会会议的,物业所在地的县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责令业主委员会限期组织召开;逾期仍不召开的,由县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或者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指导业主召开。 第十四条 业主委员会是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应当依法维护业主合法权益,执行业主大会决定的物业管理事项。 业主委员会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召集业主大会会议,报告物业管理的实施情况; (二)代表全体业主与业主大会选聘的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物业服务合同; (三)监督和协助物业服务企业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督促业主履行管理规约、交纳物业服务费用; (四)协调业主或者物业使用人与物业服务企业之间的矛盾纠纷; (五)业主大会赋予的其他职责。 前款所称物业使用人,是指物业承租人和其他实际使用物业的非所有权人。 第十五条 业主委员会由委员5人以上15人以下单数组成,具体人数根据该物业管理区域的实际情况确定。业主委员会委员的任期由业主大会议事规则规定。 业主委员会应当自选举产生之日起3日内召开首次业主委员会会议,推选产生业主委员会主任1人,副主任1至2人,并在物业管理区域内公告。 业主委员会委员本人、配偶及其近亲属不得在为本物业管理区域提供服务的物业服务企业任职。 业主大会在选举业主委员会委员的同时,具备条件的,应当选举出业主委员会候补委员。候补委员列席业主委员会会议,不具有表决权。在个别业主委员会委员资格终止时,经业主委员会决定,从候补委员中按照得票多少依次递补,并在本物业管理区域内公示。 第十六条 1/3以上业主委员会委员提议或者业主委员会主任认为有必要的,应当召开业主委员会会议。业主委员会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 召开业主委员会会议,应当有过半数委员出席。业主委员会作出决定应当经全体委员人数的半数以上同意。 业主委员会的决定应当自决定作出之日起3日内在物业管理区域内公告。 第十七条 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工作经费由全体业主承担。经费筹集、管理和使用的具体办法,由业主大会议事规则规定,但不得要求物业服务企业提供。 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工作经费的使用情况应当定期在物业管理区域内公告,接受业主的监督和咨询。 第十八条 业主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不再是本物业管理区域内业主的,其委员、候补委员资格自行终止。 业主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业主委员会会议可以决定终止其委员、候补委员资格: (一)以书面形式向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提出辞职的; (二)因疾病等原因丧失履行职责能力的; (三)不履行业主义务的; (四)无正当理由连续3次不参加业主委员会会议的; (五)不宜继续担任业主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的其他情形。 业主委员会委员资格终止的,应当自终止之日起3日内将其保管的有关财务凭证、档案等文件资料、印章及其他属于全体业主所有的财物交还给业主委员会。 # 第三章 前期物业管理 第十九条 在业主、业主大会选聘物业服务企业之前,建设单位应当选聘物业服务企业进行前期物业管理,签订书面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并在30日内报物业所在地的县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合同双方的基本情况; (二)物业的基本情况; (三)物业服务事项和服务标准; (四)物业服务费用的标准和收取办法; (五)建设单位、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的权利义务; (六)物业的承接验收情况; (七)违约责任; (八)争议处理方式。 物业服务标准参照国家有关物业管理服务的等级标准执行。 第二十条 前期物业服务事项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物业共用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 (二)物业管理区域内安全防范、环境卫生、绿化、公共秩序和车辆停放管理; (三)物业装饰装修管理; (四)物业档案资料管理。 业主有权拒绝接受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中没有约定的有偿物业服务事项。 第二十一条 住宅物业的建设单位,应当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聘具有相应资质的物业服务企业;投标人少于3个或者住宅规模较小的,经物业所在地县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采用协议方式选聘具有相应资质的物业服务企业。 前款规定的住宅规模标准由各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二十二条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对物业进行竣工验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对工程质量及配套设施的完备情况进行监督。 物业服务企业承接物业时,建设单位应当依法向物业服务企业移交物业管理资料,交接双方应当做好查验记录。物业服务企业发现资料、配套设施不完备,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出现质量和使用功能问题的,应当向物业所在地县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并书面告知建设单位。建设单位接到书面报告后,应当立即进行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应当制定整改方案。 建设单位依法向物业服务企业移交的物业管理资料,应当自移交之日起3日内到所在地县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三条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建筑面积不少于建设工程项目总建筑面积的3‰,配置物业管理用房,物业管理用房最低建筑面积标准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 建设单位提供的物业管理用房应当为地面以上能够独立使用的房屋,并具备水、电、供暖等基本使用功能。业主委员会的办公用房从物业管理用房中调剂。 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应当对物业管理用房的位置、面积予以审查。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在核发房屋预售许可证和办理房屋所有权初始登记时,应当核查并注明物业管理用房。 物业管理用房的所有权依法属于全体业主。未经业主大会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变物业管理用房的用途。 第二十四条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保修范围和保修期限,承担物业的保修责任。物业服务企业对属于保修范围和保修期内的房屋质量问题,应当及时通知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应当立即通知施工单位到现场核查情况,予以保修。建设单位无法通知施工单位或者施工单位不按工程质量保修书约定进行保修的,建设单位应当另行委托其他单位保修。 建设单位不履行保修义务或者拖延履行保修义务的,物业服务企业可以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反映,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进行监管。 保修期满或者保修范围以外的物业维修、保养由物业服务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承担。 # 第四章 物业管理服务 第二十五条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资质证书。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在其资质等级范围内承接物业服务业务。 从事物业管理的人员应当按照《物业管理师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全国物业管理从业人员岗位证书管理办法》等国家有关规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第二十六条 业主委员会应当与业主大会选聘的物业服务企业订立书面的物业服务合同。 物业服务合同应当约定下列主要内容: (一)物业服务项目及其内容、服务标准; (二)物业服务费用的标准、收取办法及计费方式; (三)双方权利义务; (四)违约责任; (五)合同期限; (六)合同争议及纠纷的解决办法。 物业服务项目一般包括:共用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的维护、公共秩序维护、保洁服务、绿化养护管理、车辆停放管理等。具体项目和服务标准由业主委员会与物业服务企业在合同中约定。 第二十七条 物业服务合同双方应当参照省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物业服务合同示范文本,签订物业服务合同。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在物业服务合同签订之日起15日内,将物业服务合同副本报所在地县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八条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对物业及其环境、秩序进行管理,提供相应的服务。 第二十九条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及时向全体业主通告本物业管理区域内有关物业服务的重大事项,对业主有关物业服务的投诉,应当及时处理,接受业主、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对履行物业服务合同情况的监督。 第三十条 物业管理区域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存在安全隐患时,物业服务企业应当设置警示标识,制定和采取具体防范措施,同时向业主委员会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第三十一条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接受有关部门的安全防范指导,建立安全防范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提高物业服务企业及其从业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协助做好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安全防范工作。在物业管理区域内发生治安案件或者各类安全事故时,应当采取相应措施,并及时向公安或者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协助做好救助和调查工作。物业服务企业应当配合居民委员会做好社区管理相关工作。 第三十二条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妥善保管物业有关资料,保证房屋及共用设施设备档案资料齐全。 第三十三条 物业服务合同期满前,物业服务企业和业主委员会无正当理由不得单方面提前解除合同。一方依法或者依据合同约定要求提前解除物业服务合同的,应当提前书面告知对方及物业所在地县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 物业服务合同期满两个月前,业主委员会应当召集业主大会会议,讨论决定物业服务企业的聘用事项。业主大会决定继续聘用的,应当依法与物业服务企业签订新的物业服务合同;不继续聘用的,应当依法重新选聘新的物业服务企业。 第三十四条 物业服务合同期满不再续订以及依法解除或者依据合同约定提前解除物业服务合同的,原物业服务企业应当自合同终止之日起10日内退出该物业管理区域。在退出物业管理区域之前,应当按照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的规定,向业主委员会或者新聘的物业服务企业移交物业管理所需资料、预收的物业服务费用及其收支账目和物业管理用房。 物业服务合同终止时,业主委员会与原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成立移交小组,负责处理相关债权债务和物业管理资料移交等事务。原物业服务企业不得以未结清债权债务为由拒绝移交或者退出。 第三十五条 物业管理实行有偿服务。物业服务收费应当遵循合理、公开以及费用与服务水平相适应的原则确定。 住宅的物业服务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非住宅的物业服务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 第三十六条 物业服务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的,市、县价格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物业服务等级标准等因素,制定本行政区域与物业服务等级标准相对应的基准价及其浮动幅度,并定期公布。具体收费标准由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根据规定的基准价和浮动幅度在物业服务合同中约定。 物业服务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的,由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自主协商确定收费标准。 第三十七条 价格主管部门和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政府指导价,应当开展价格、成本调查,听取业主、物业服务企业和有关方面的意见。 政府指导价的价格水平,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经济发展情况,按照规定的定价权限和程序适时调整。 价格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对物业服务企业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标准、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进行监督。 第三十八条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按照价格主管部门的规定实行明码标价,在物业管理区域内的显著位置,公示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收费项目、计费方式、收费依据和收费标准等有关事项。 第三十九条 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可以采取包干制或者酬金制等形式约定物业服务费用。 包干制,是指由业主向物业服务企业支付固定物业服务费用,盈余或者亏损由物业服务企业享有或者承担的物业服务计费方式。 酬金制,是指在预收的物业服务资金中按约定比例或者约定数额提取酬金支付给物业服务企业,其余全部用于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支出,结余或者不足均由业主享有或者承担的物业服务计费方式。 第四十条 业主应当根据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按时交纳物业服务费用。业主与物业使用人约定由物业使用人交纳物业服务费用的,从其约定,业主负连带交纳责任。 已竣工但尚未出售或者尚未交给物业买受人的物业,物业服务费用由建设单位交纳。 违反物业服务合同约定,业主未按时交纳物业服务费用的,业主委员会应当督促其限期交纳;逾期仍不交纳的,物业服务企业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四十一条 业主出租物业的,应当在物业租赁合同中,对物业服务费用的交纳作出约定,并在合同签订后10日内,将物业承租人、出租期限及物业服务费用的交纳等约定事项书面告知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 物业产权发生转移时,业主应当结算交纳物业服务费用,也可以由物业产权交易双方对物业服务费用的结算交纳作出明确约定。业主与物业使用人约定由物业使用人交纳物业服务费用的,由物业使用人结算交纳物业服务费用,业主负连带交纳责任。 第四十二条 业主、业主委员会、物业使用人和物业服务企业在物业管理活动中发生矛盾和争议的,可以向物业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居民委员会反映,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居民委员会应当及时进行调解。 县以上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物业投诉制度,对业主、业主委员会、物业使用人和物业服务企业在物业管理活动中的投诉,应当依法及时调查、处理,并将调查或者处理结果及时回复投诉人;属于其他行政管理部门职责的,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移交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并告知投诉人。 # 第五章 物业的使用与维护 第四十三条 在物业管理区域内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擅自拆改房屋承重结构; (二)侵占、损坏公共场地、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 (三)擅自改变物业规划用途; (四)违反规定饲养家禽、宠物; (五)违反规定摆摊设点、占道经营; (六)违反规定倾倒垃圾、污水和抛掷杂物; (七)在建筑物、构筑物上违章搭建、涂写、刻画或者违反规定悬挂、张贴宣传品; (八)堆放易燃、易爆、剧毒或者含有放射性物质的物品,排放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超过规定标准的噪音; (九)违反规定从事妨碍业主正常生活的经营活动; (十)法律、法规、规章和管理规约禁止的其他行为。 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及时劝阻、制止,督促改正;拒不改正的,应当及时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报告。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在接到报告后,应当依法对违法行为予以制止或者依法处理。 第四十四条 车辆在物业管理区域内公共场地或者占用业主共有道路的停放、收费、管理和费用的使用办法等事项,由业主大会决定。 在物业管理区域内停放车辆,不得占用消防通道及影响其他车辆和行人的正常通行。 第四十五条 住宅物业、住宅小区内的非住宅物业或者与单幢住宅楼结构相连的非住宅物业的业主,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交纳专项维修资金。 专项维修资金的交存、使用和监督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业主委员会委员资格终止后未按期移交有关财务凭证、档案等文件资料、印章及其他属于全体业主所有的财物的,由县以上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因财物毁坏、灭失而造成损失的,相关责任人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物业服务企业超越资质等级承接物业服务业务的,由县以上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给业主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建设单位不履行保修义务或者拖延履行保修义务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建设单位予以通报,并由建设单位对在保修期内因质量缺陷造成的损失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九条 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对物业管理活动进行监督管理的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或者其他好处的; (二)不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 (三)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 (四)有其他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行为的。 第五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其他行为,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 第七章 附 则 第五十一条 本条例自2009年2月1日起施行。2000年1月27日辽宁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的《辽宁省城市住宅区物业管理条例》同时废止。
2007-11-23T00:00:00
null
地方性法规
已废止
淄博市统计条例
淄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市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20_2030
淄博市统计条例 > (2007年10月30日淄博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通过 > 2007年11月23日山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批准) > > 目 录 1. 总则 2. 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 3. 统计调查 4. 统计资料 5. 监督检查 6. 法律责任 7.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统计工作,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发挥统计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统计调查对象应当依照统计法律、法规的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 第四条 市、区县统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统计工作,依法对统计工作进行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 第五条 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 市统计机构负责组织制定全市统计信息处理、传输技术和数据库体系的建设计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六条 市、区县统计机构应当做好统计信息共享服务工作,利用统计信息为社会公众服务。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领导人应当支持统计机构、统计人员的工作,不得自行修改统计机构、统计人员依法提供的统计资料,不得强令或者授意统计机构、统计人员篡改统计资料或者编造虚假数据。 第八条 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领导人不得对拒绝、抵制、举报篡改统计资料和编造虚假数据行为的统计人员打击报复。 第二章 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 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和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工作需要设立统计机构、配备统计人员。 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统计工作,应当指定专人负责。 第十条 统计人员应当具备执行统计任务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并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统计从业资格证书。 统计机构应当定期对统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统计人员的素质。 第十一条 统计人员应当保持相对稳定。市、区县统计机构负责人和具有中级以上统计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的调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二条 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规定,提供真实统计资料,准确及时完成统计工作任务。 第十三条 统计机构、统计人员依法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和统计监督的职权不受侵犯。 第三章 统计调查 第十四条 统计调查应当按照批准的计划进行。统计调查计划按照统计调查项目编制。 第十五条 统计调查项目按照下列不同情况确定: (一)全市性统计调查项目,由市统计机构拟订,或者会同有关部门共同拟订,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二)区县统计调查项目,由区县统计机构拟订,或者会同有关部门共同拟订,报区县人民政府批准; (三)市、区县人民政府所属部门的统计调查项目,由部门制定,报同级统计机构备案。 发生重大灾情或者不可预料的情况,市、区县人民政府可以决定进行临时性调查。 民间统计调查活动,按照国家规定办理。 第十六条 制定统计调查项目计划,应当同时制定相应的统计调查表,按照统计调查项目的管理要求报批或者备案。 按照规定程序批准或者备案的统计调查表,应当在右上角标明表号、制表机关、批准或者备案机关、批准或者备案文号、有效期限。 对未标明前款所列内容或者超过有效期限的统计调查表,有关统计调查对象有权拒绝填报,市、区县统计机构有权废止。 第十七条 市、区县统计机构及其他部门组织的统计调查,应当与上级统计机构和其他部门的统计调查相衔接,不得重复。 第十八条 市、区县统计机构应当建立统计联网直报系统,为统计调查对象免费提供直报专用软件,推行统计资料网络直报。 具备网络传输条件并配备直报专用软件的统计调查对象,应当通过网络直接报送统计资料。 第十九条 市、区县统计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基本统计单位名录库和统计调查数据库,为实施统计调查提供全面、可靠的基础信息。入库的单位名录使用法定的统一代码标识。基本统计单位名录库应当及时更新。 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机构编制、民政和其他对设立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体工商户具有审批登记职能的部门,应当按照市、区县统计机构规定的时间和方式向同级统计机构提供有关机构、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及其他组织、个体工商户的设立、变更、注销、代码等资料。 第二十条 统计调查对象应当向所在地的区县统计机构报送国家、地方统计调查的统计资料。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规定应当向市以上统计机构报送统计资料的,统计调查对象应当按照规定报送。 第四章 统计资料 第二十一条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统计资料由市、区县统计机构负责审定,并通过统计公报、政府网站、主要媒体等及时发布,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公布。 依法应当保密的统计资料,市、区县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应当保密。 第二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使用的统计资料应当以市、区县统计机构提供或者核准的统计资料为准。 市、区县统计机构应当定期、无偿地向本级人民政府部门提供有关综合统计资料。 第二十三条 统计调查对象应当依照有关统计报表制度的规定报送统计资料。以纸介质报送的,应当有统计人员、统计负责人和单位领导人的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以磁介质或者网络传输报送的,应当有电子签名。 第二十四条 统计调查对象应当设置原始统计记录、统计台帐,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交接和档案制度。原始统计记录、统计台帐设置应当以真实的原始凭证为依据。统计台帐应当按照市、区县统计机构规定的格式设置。 统计调查对象的原始统计记录、统计台帐及统计报表的保存期限为五年,在保存期限内不得销毁。 第二十五条 统计资料报送后发现确有错误的,统计调查对象应当及时纠正,并将纠正结果及说明报送收表统计机构,统计机构应当予以核实。 第二十六条 市统计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统计数据质量监控和评估制度,对重要的统计数据实行监控和评估。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七条 统计机构、统计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篡改或者参与篡改统计资料; (二)伪造或者参与伪造虚假数据; (三)强令或者授意统计调查对象提供虚假的统计资料; (四)迟报或者拒报统计资料。 第二十八条 统计行政执法人员在进行执法检查时,应当向被检查对象出示执法证件。未出示执法证件的,被检查对象有权拒绝接受检查。 被检查对象和有关人员在接受统计检查时应当提供真实、完整的相关资料和情况。 第二十九条 实施统计执法检查时,统计行政执法人员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询问; (二)查阅、审核、复制被检查单位的原始统计记录、统计台帐、统计报表,以及与统计有关的会计等其他资料; (三)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实施检查的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并在七日内作出处理决定;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措施。 第三十条 市、区县统计机构可以根据统计检查发现的问题,向统计调查对象发出《统计检查查询书》,统计调查对象应当按期答复。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七条、第八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领导人自行修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数据或者强令、授意统计机构、统计人员篡改统计资料或者编造虚假数据,以及对拒绝、抵制、举报篡改统计资料和编造虚假数据行为的统计人员打击报复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第十六条规定,统计调查项目和调查表未经法定程序批准或者备案的,由市、区县统计机构责令限期改正,并予以通报批评。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规定,调查对象配备直报专用软件而不实行网络直报统计资料的,由市、区县统计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予以通报批评。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有关单位不提供相关资料的,由市、区县统计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予以通报批评;情节较重的,由有关部门依法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五条 企业事业组织、个体工商户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的,由市、区县统计机构予以警告,并可以对企业事业组织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体工商户处以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 (一)虚报、瞒报统计资料的; (二)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 (三)拒报或屡次迟报统计资料的。 第三十六条 当事人认为市、区县统计机构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三十七条 市、区县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的统计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照法定权限、程序和要求执行公务的; (二)违反保密规定,泄露举报人或者案情,以及知悉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 (三)包庇、纵容统计违法行为的; (四)篡改或者参与篡改统计资料、编造或者参与编造虚假数据的; (五)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八条 本条例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2007-07-26T00:00:00
null
地方性法规
有效
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省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20_2030
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 (1994年8月31日浙江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 2007年7月26日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修订 2007年7月26日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74号公布 自2007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充分发挥妇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实行男女平等是国家的基本国策,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完善保障妇女权益的各项制度,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歧视,保障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保护妇女依法享有的特殊权益。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妇女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妇女权益保障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妇女权益保障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负责做好本辖区内的妇女权益保障工作。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妇女权益保障工作,具体职责是:   (一)组织宣传有关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监督检查有关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   (二)协调推进有关保障妇女权益重大事项的落实;   (三)总结推广保障妇女权益工作的先进经验,表彰、奖励在保障妇女权益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   (四)办理其他有关妇女权益保障方面的事项。   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负责日常工作。   第五条 各级妇女联合会依照法律、法规和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章程,代表和维护妇女的利益,做好维护妇女权益的工作。   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应当在各自的工作范围内,做好维护妇女权益的工作。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做好妇女权益保障工作。   第六条 报刊、广播、电视、新闻网站等新闻媒体应当加强男女平等、妇女权益保障的宣传教育和舆论监督,鼓励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第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制止、检举、控告侵害妇女权益行为的权利和义务。对侵害妇女权益的检举、控告和申诉,有关部门应当查清事实,依法处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推诿、压制或者打击报复。 第二章 权益保障   第八条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选举中,妇女候选人的比例一般不低于百分之三十,并采取措施逐步提高妇女代表的比例。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选举中,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妇女候选人。   第九条 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应当有妇女成员。   工会代表大会、职工代表大会中,女职工代表的比例应当与本单位女职工的比例相适应。工会委员会中应当有女委员。   第十条 省、市、县(市、区)应当制定培养、选拔女干部的规划,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培养、选拔女干部。   各级国家机关的领导成员中,妇女应当占一定的比例。   第十一条 各级妇女联合会及其团体会员应当建立妇女人才库,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培养、选拔女干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重视妇女组织的推荐意见,对符合条件的女干部,优先培养任用。   第十二条 在制定地方性法规、规章和公共政策时,对涉及妇女权益的重大问题,起草部门和制定机关应当听取本级妇女联合会的意见。   企业事业单位在制定规章制度或者研究涉及女职工的劳动保护、生活福利、社会保险等事项时,应当听取本单位女职工委员会或者女职工代表的意见。   第十三条 保障适龄女性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保证适龄女性儿童少年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提供条件,保障流动人口中的适龄女性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第十四条 学校在录取学生时,除国家规定的特殊专业外,不得拒绝录取女性,不得提高或者变相提高对女性的录取标准。   第十五条 学校应当进行男女平等观教育,并根据女学生的特点,进行生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必要的卫生保健设施。   第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城乡妇女的需要,采取措施,开展妇女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建立妇女终身教育体系。   第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通过多种途径组织开展妇女实用技术培训,开辟适应妇女就业的岗位,为就业困难的妇女提供就业援助。   鼓励、支持妇女自主创业。   第十八条 国家机关招考公务员和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组织招聘录用人员时,除法律、法规规定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婚育状况等为由拒绝录用妇女,不得提高或者变相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用人单位在招聘录用人员时,不得歧视符合就业条件的女性归正人员。   第十九条 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女职工,应当依法签订劳动(聘用)合同,实行男女同工同酬。   用人单位与职工方签订的集体合同中,应当包括女职工特殊保护的内容。用人单位与职工方也可以就女职工权益保护事项签订专项集体合同。   第二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女职工生理特点和所从事工作的职业特点,建立健全女职工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制度,改善劳动条件,防止职业危害,为女职工提供符合劳动安全和职业卫生要求的工作场所和条件。   女职工集体宿舍应当和工作场所隔离,并配备必要的消防和卫生设施。   第二十一条 女职工在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受特殊保护。用人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辞退女职工,降低女职工的工资、奖金及福利待遇等。女职工在孕期或者哺乳期不适应原工作岗位的,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调整该期间的工作岗位或者改善相应的工作条件。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劳动(聘用)合同期满或者劳动(聘用)合同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时,用人单位应当将劳动(聘用)合同顺延至孕期、产期、哺乳期期满。   第二十二条 专业技术资格评价、职务聘任、晋职晋级和福利待遇享受等方面,应当坚持男女平等原则,不得歧视妇女。   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国家退休制度,不得以性别为由强迫妇女提前退休或者退职。   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并完善生育保险制度,实行生育保险费用社会统筹。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为女职工办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并及时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第二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常见妇科病普查制度,保障城乡已婚育龄妇女至少两年一次的常见妇科病免费普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扩大到老年妇女,可以增加宫颈癌、乳腺病等检查项目。   第二十六条 农村妇女结婚、离婚后,要求保留当地户口或者迁移户口的,或者因结婚男方到女方落户的,当地公安户籍管理部门应当根据户籍管理规定办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阻挠。   第二十七条 农村土地承包期内,妇女结婚后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妇女离婚或者丧偶,仍在原居住地生活或者不在原居住地生活但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   因结婚,男方到女方落户的,适用前款规定。   第二十八条 妇女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集体资产股份量化、土地征收或者征用补偿费使用、宅基地使用、农民公寓分配、农民社会保障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剥夺妇女的各项权益,不得制定或者作出侵害妇女合法权益的村规民约或者其他决定。   第二十九条 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在分配遗产时,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妇女应当予以照顾。   第三十条 禁止对胎儿进行非医学需要的性别鉴定,禁止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   第三十一条 禁止溺、弃、残害或者买卖女婴、女童。   任何组织和个人发现溺、弃、残害或者买卖女婴、女童的行为,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确实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女婴、女童,由公安机关出具证明,由社会福利机构依法抚养。   第三十二条 对拐卖、绑架妇女的违法犯罪行为,公安、司法机关应当依法查处。任何组织和个人发现拐卖、绑架妇女和收买被拐卖、绑架妇女情况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任何组织和个人有义务协助公安机关解救被拐卖、绑架的妇女,禁止以任何方式阻碍解救。   第三十三条 禁止以肢体行为、语言、文字、图片、电子信息或者其他形式,对妇女实施性骚扰。   受到性骚扰的妇女可以向公安机关、妇女联合会和所在单位投诉。   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采取措施预防和制止对妇女的性骚扰。   第三十四条 禁止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对妇女实施身体、精神等方面的家庭暴力。   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应当纳入各地区、各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范围。   第三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开展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法制宣传教育,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促进家庭和睦。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指定救助场所为遭受家庭暴力侵害的妇女提供庇护。   第三十六条 公安机关接到正在遭受家庭暴力侵害妇女的报警求助,应当及时出警予以制止,并制作接处警记录,为受害人提供证据支持。   第三十七条 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有关单位对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应当予以劝阻、调解,并协助报警或者提供其他形式的帮助。   妇女联合会和其他社会团体对有需要的受害人,进行心理辅导、法律咨询,并协助公安、司法机关调查处理。   第三十八条 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子女或者其他任何人不得干涉妇女离婚、再婚及婚后的生活。   第三十九条 办理离婚期间,男方不得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或者伪造债务侵占夫妻共同财产。   第四十条 夫妻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女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男方工作等付出较多义务的,有权在离婚时要求男方予以补偿。   离婚时,如女方生活困难,男方应当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 第三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法律、法规已有行政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侵害妇女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的各项权益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依法调解;受害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或者其负责人做出的决定侵害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中妇女合法权益的,受侵害的妇女可以依法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四条规定,对妇女实施性骚扰或者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轻微的,由行为人所在单位、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改正。   第四十四条 妇女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需要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的,当地法律援助机构和司法机关应当依法为其提供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   第四十五条 对侵害妇女合法权益的行为,妇女联合会等妇女组织有权要求并协助有关部门或者单位查处。有关部门或者单位应当依法查处,并予以答复。   有关部门或者单位对侵害妇女合法权益的行为未依法查处的,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有权督促其查处;对无正当理由拒不查处的,可以建议有关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章 附则   第四十六条 本办法自2007年9月1日起施行。
2007-04-10T00:00:00
null
地方性法规
已废止
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检查监督的若干规定
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省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20_2030
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加强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 检查监督的若干规定 (1993年10月30日江苏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根据2007年3月30日江苏省 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关于修改 〈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对法律法规 实施情况检查监督的若干规定〉的决定》修正) 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保证法律法规在我省的贯彻执行,依照宪法第九十九条、地方组织法第四十四条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对法律实施情况检查监督的若干规定,并总结近几年的实践经验,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检查监督(简称执法检查)作如下规定: 一、省人大常委会对国家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议决定、行政法规和本省地方性法规贯彻实施的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应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以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确定一个时期执法检查的重点。特别要加强对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检查监督,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省人大常委会的执法检查,主要是检查监督法律法规实施主管机关的执法工作,督促省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省高级人民法院和省人民检察院及时解决法律法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执法检查组不直接处理问题。 三、执法检查要有计划地进行。执法检查的计划应包括检查的内容、检查的组织、检查的时间和要求等。省人大常委会的执法检查计划,由常委会办公厅在每年代表大会后一个月内拟定,报主任会议批准。省人大常委会的执法检查计划需调整的,由主任会议讨论决定。省人大常委会的执法检查计划由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通知省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及本省有关的市人大常委会,并印发常委会会议。 四、要本着精干、效能、便于活动的原则,组织执法检查组。省人大常委会的执法检查组由组长一人、副组长1---2人、组员若干人组成,由主任会议从常委会组成人员以及省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中确定。检查组可分为若干检查小组,并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常委会的执法检查组可以吸收省人大代表参加;也可以邀请法律法规实施主管机关、政府法制机构、有关专家和市、县(区)人大常委会的有关负责人参加工作。 五、执法检查组成员和工作人员应熟悉和掌握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收集有关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材料,并听取法律法规实施主管机关的汇报。 六、执法检查组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采用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抽样调查、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了解和掌握法律法规实施的真实情况,研究法律法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有关部门和地方应支持执法检查组的工作,提供真实情况和其他必要的帮助。 七、检查结束后,由执法检查组组长主持,写出执法检查报告。执法检查报告的内容应包括:对所检查法律法规实施状况的全面评价;法律法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对改进执法工作的建议;对法律法规本身需要修改、补充、解释的建议等。报告必须客观真实地反映情况,不回避矛盾。 八、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的执法检查报告,由主任会议提请常委会决定列入会议议程,由执法检查组组长向常委会全体会议汇报,并在分组会议和全体会议上审议。法律法规实施主管机关的负责人应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常委会组成人员可以就法律法规实施中存在的重要问题提出质询。必要时,常委会可作出有关决议。 九、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的执法检查报告和审议意见,由主任会议以书面形式交法律法规实施主管机关。有关机关应切实改进执法工作,并在六个月内将改进的措施以及取得的效果向常委会作出书面汇报。必要时,由主任会议决定提请常委会列入会议议程,进行审议,或者由常委会组织跟踪检查;常委会也可以委托省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或者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对有关机关改进执法的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并向主任会议汇报,由主任会议决定是否提请常委会会议审议。 十、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重大的典型违法案件,主任会议可以交由常委会办事机构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应向主任会议报告。主任会议可根据情况,要求有关机关限期处理,有关机关应及时报告处理结果。必要时,主任会议可提请常委会会议审议。对特别重大的典型违法案件,常委会可依法组织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常委会不直接处理具体案件,具体案件应由法律法规实施主管机关严格依照法律程序办理。 十一、新闻媒介要对省人大常委会的执法检查活动及时进行宣传和报道。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可就执法检查举行新闻发布会。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重大典型违法事件及其处理结果,可以公之于众。 十二、各市、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也可根据本规定作出相应的决定,以改进和加强执法检查监督工作。
2007-01-19T00:00:00
2007-03-01T00:00:00
地方性法规
已修改
黑龙江省反窃电条例
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省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00_2020
黑龙江省反窃电条例 (2007年1月19日黑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维护供用电秩序,保障电网运行安全,保护供用电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预防和查处窃电行为的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供电企业以及与预防和查处窃电工作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窃电是指以不交或者少交电费为目的,非法使用电能的行为。   第四条 反窃电工作应当实行综合治理,坚持预防为主、防范与查处相结合的原则。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反窃电工作的领导,支持和监督有关部门、单位依法开展反窃电工作。   第五条 省电力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省反窃电工作的监督管理工作,并组织实施本条例;市(行署)、县(市)电力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反窃电监督管理工作。   省农垦总局、分局和省森林工业总局、管理局的电力行政管理机构负责垦区、国有森工林区内的反窃电工作,业务上接受省电力行政管理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各级公安、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反窃电的相关工作。 2. 窃电行为的预防   第六条 电力行政管理部门、供电企业应当向用电户宣传正确使用和节约电能的重要意义、方法,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窃电的危害性,运用典型案例进行反窃电教育。   第七条 供电企业应当加大预防窃电的投入,采用先进、实用的技术措施和设备预防窃电行为的发生。   供电企业进行预防窃电技术改造时,用电户应当予以协助,费用由供电 企业承担 。   第八条 供电企业应当依法建立、健全供用电管理制度,加强内部职工的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按规定对供电线路、用电计量装置和用电户用电情况进行用电检查,维护电网安全和供电秩序。   第九条 供电企业应当与非居民用电户签订供用电合同,在供用电合同中应当依法约定用电计量装置的保护、维护责任和用电户从事窃电行为的违约责任。   第十条 居民用电户、供电企业和相关物业管理企业应当加强对用电计量装置的保护。由于供电企业责任或者不可抗力等原因导致用电计量装置损坏、丢失或者发生故障的,由供电企业负责维修、调换;由于其他原因导致用电计量装置损坏、丢失或者发生故障的,由相关责任人承担赔偿责任。   居民用电户或者物业管理企业发现用电计量装置损坏、丢失或者发生故障,应当及时告知供电企业。   第十一条 用电计量装置在安装前应当经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并按照有关规定加封。   用电计量装置安装后,应当经供电企业验收合格并加封,方可投入使用。   第十二条 供电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向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申请对用电计量装置进行检定,费用由供电企业承担。   供电企业在规定的周期内认为用电计量装置需要检定的,应当按照前款规定申请检定并承担费用。   第十三条 用电户对用电计量装置的准确性有异议的,可以向供电企业提出,由双方共同委托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   经检定, 用电计量装置 的误差在规定允许范围内的,检定费用由用电户承担;误差超出规定允许范围的,检定费用由供电企业承担。   第十四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有权向电力行政管理部门、公安部门等有关部门或者供电企业举报窃电行为,接受举报的单位应当受理并为其保密,对不属于其管辖范围的,应当及时移送有管辖权的部门处理。   被举报的窃电行为经查证属实的,供电企业应当按照应当追缴电费数额的百分之十五给予举报人奖励,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三万元;奖励资金由供电企业支付。 接受举报的单位应当将能够证明窃电行为已查证属实的相关资料提供给供电企业。 3. 窃电行为的认定   第十五条 符合本条例第三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窃电行为:   (一)擅自在供电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个人的供用电设施上接线用电;   (二)绕越合法安装的用电计量装置用电;   (三)开启用电计量装置封印用电; (四)故意损坏合法安装的用电计量装置或者使其计量不准、失效;   (五)安装、使用窃取电能装置;   (六)删除、修改供电企业计量电费的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或者应用程序;   (七)使用伪造、变造或者非法充值的电费卡充值用电; (八)未安装用电计量装置的临时用电户超过约定的时间和条件用电;   (九)在电价低的供电线路上擅自接用电价高的用电设备或者私自改变用电类别;   (十)采用其他方法窃取电能。   第十六条 窃电金额按照窃电量和国家规定的电价确定。   窃电量=窃电日数×日窃电时间×窃电设备容量   窃电金额=窃电量×国家规定的电价+国家规定的其他应收费用   第十七条 凡窃电所使用的电气设备均为窃电设备。设备容量按照设备铭牌标定的额定容量确认;对无铭牌或者铭牌与设备实际容量不符的,按照实际测定容量确认。   计算窃电设备容量应当以用电计量装置最高电流值允许的容量为限,但采用本条例第十五条第一项、第二项、第八项所列方法窃电的除外。   窃电设备被转移、损毁等情况导致设备容量无法查明的,按照用电计量装置最高电流值允许的容量确认。   第十八条 窃电日数和日窃电时间应当按照实际查明的日数和时间计算。   窃电日数无法查明时,以本条例第十五条第三项、第四项、第五项所列方法窃电的,应当自定期现场检定周期内最近一次检定时间起计算窃电日数,但最长不得超过一百八十日;以第十五条第一项、第二项、第八项、第九项、第十项所列方法窃电的,窃电日数按照一百八十日计算,但有证据证明实际用电日数不足一百八十日的按照实际用电日数计算。   日窃电时间无法查明的,生产经营性用电户的日窃电时间每日按照十二小时计算,其他用电户每日按照六小时计算。   第十九条 分时计费的用电户窃电,无法确定窃电时段的,窃电金额按照分时计费电价的平段电价计算。   第二十条 房屋转让的,供用电合同的权利义务自房屋交付之日一并转移给房屋受让方;房屋租赁的,由房屋产权人和承租人中约定缴纳电费的一方承担窃电民事责任,另一方依法承担连带责任,但办理了供用电合同变更手续的除外。   第二十一条 为认定窃电行为,需要对用电计量装置进行鉴定的,应当委托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出具鉴定结论。 第四章 窃电行为的检查和处理 1. 用电检查和处理   第二十二条 供电企业依法行使用电检查权,并接受电力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   第二十三条 供电企业应当设立用电检查机构,配备合格的用电检查人员和必要的设备,依法开展用电检查工作,并重点对下列事项进行检查:   (一)供用电合同以及有关协议的履行情况;   (二)用电线路、用电计量装置、电力负荷控制装置、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调度通讯等安全运行状况;   (三)是否存在窃电行为。   第二十四条 用电检查人员对下列用电户应当重点检查:   (一)执行多类电价的;   (二)有二次变压配电的;   (三)发生过窃电行为的;   (四)分时用电户;   (五)未安装用电计量装置的临时用电户。   第二十五条 用电检查人员到用电现场实施检查时,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当出示用电检查证件。   用电检查人员进行用电检查时,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进入用电户的用电现场进行检查;   (二)查阅、复制有关资料;   (三)采用录音、录相、拍照等手段保存证据。   用电检查人员依法收集的证据材料,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审查、认定。   第二十六条 用电检查人员不得私自保管涉嫌窃电的工具、装置。   对涉嫌窃电的工具、装置需要进行鉴定的,由法定计量检定机构鉴定,用电户应当予以配合。   第二十七条 供电企业配备的用电检查人员应当熟悉与供用电业务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以及供用电管理规章制度,并经省供电企业统一考试,取得用电检查证后,方可从事用电检查工作。   省供电企业应当将其发证的用电检查人员名单,报省电力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第二十八条 供电企业确认用电户有窃电行为的,可以出具停止窃电通知书。用电户对确认其窃电无异议的,应当在通知书上签字确认,补交电费,并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用电户拒绝承担窃电行为民事责任的,供电企业应当报请电力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理或者向公安机关报案。   第二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供电企业可以视情况依法中断供电:   (一)为制止正在发生的窃电行为;   (二)拒绝、阻碍、拖延电力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职务或者用电检查人员依法执行工作任务,情节严重的。   供电企业中断供电,不得影响其他用电户正常用电,不得影响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危害社会公共安全。   用电户对供电企业中断供电有异议的,可以向供电企业上级单位或者电力行政管理部门投诉。受理投诉的单位应当在三日内依法处理。   第三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且已经按照供电企业要求达到安全供电状态的,对居民用电户,供电企业应当立即恢复供电;对其他用电户,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恢复供电:   (一)被中断供电的用电户停止窃电行为并承担了相应民事责任;   (二)被中断供电的用电户依法提供了适当担保; (三)供电企业上级单位或者电力行政管理部门作出了恢复供电的决定。 供电企业由于不可抗力、意外事件等原因不能按照前款规定恢复供电的,应当向用电户说明情况,并在上述原因消除后按照前款规定的时限恢复供电。 2. 行政检查和处理   第三十一条 电力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可以配备电力监督检查人员,行使电力监督检查权。   第三十二条 电力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履行下列职责:   (一)监督供电企业用电检查行为;   (二)调解供电企业和用电户在反窃电工作中的纠纷;   (三)处理用电户投诉;   (四)依法对窃电行为实施行政 处罚。   第三十三条 电力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供电企业提请处理或者接到举报的窃电行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不予立案的,应当说明理由。   电力行政管理部门对电力监督检查人员发现的窃电行为应当立案处理。   电力行政管理部门立案后,应当指派电力监督检查人员进行调查。   第三十四条 电力监督检查人员进行反窃电监督检查时,可以行使下列职权:   (一)进入供电企业或者用电户的供用电现场进行检查;   (二)查阅、复制有关资料;   (三)调查、询问当事人或者证人;   (四)采用录音、录相、拍照等手段收集证据;   (五)对涉嫌窃电的工具、装置和有关资料先行登记保存。   第三十五条 电力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根据电力监督检查人员调查收集的证据以及供电企业、用电户提供的证据,作出下列处理决定:   (一)证据不足,不能认定为窃电的,撤销立案;   (二)证据确凿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三)涉嫌犯罪的,依法向司法机关移送。   第三十六条 电力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从供电企业中选拔熟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掌握有关电力专业技术知识的人员,对其进行培训、考核,协助各级电力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反窃电的相关工作。   第三十七条 用电户拒绝、阻碍电力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职务的,电力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提请公安机关予以协助,公安机关应当派人配合。   用电户对供电企业用电检查行为有异议的,可以向电力行政管理部门投诉,电力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受理。   第三十八条 对有证据表明窃电行为人可能逃匿、转移或者销毁证据,电力行政管理部门可以通知公安机关提前介入。公安机关应当及时派人到现场,并采取必要措施;对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立案侦查。   第三十九条 电力行政管理部门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的窃电案件,应当附涉嫌犯罪案件的调查报告、涉案物品清单以及其他有关涉嫌犯罪的材料。 第四十条 公安机关对移送案件决定不予立案的,电力行政管理部门自接到不立案通知之日起三日内,可以向作出不立案决定的公安机关提请复议,也可以建议人民检察院依法立案监督。 5.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窃电,尚未构成犯罪的,由电力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补交电费;对居民用电户并处窃电金额一倍罚款,对非居民用电户并处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教唆、协助他人窃电或者传授窃电方法的,由电力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五千元以上两万元以下罚款。   以营利为目的,为窃电提供服务的,由电力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窃电工具、窃电装置和违法所得,并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生产、销售窃电装置的,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职责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没收生产、销售的窃电装置,并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处罚:   (一)殴打、侮辱履行职务的用电检查人员或者抄表收费人员的;   (二)拒绝、阻碍电力监督检查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   第四十五条 供电企业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单位给予处分:   (一)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窃电提供条件的;   (二)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窃电的;   (三)包庇、纵容窃电行为的。   第四十六条 电力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反窃电工作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有关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对举报、投诉未及时处理或者应当受理而未依法受理的;   (二)对窃电行为未制止或者故意拖延查处等应当作为而未作为的;   (三)利用职务便利索取财物、收受贿赂,为他人窃电提供条件的;   (四)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窃电的;   (五)未对举报者保密的;   (六)违反本条例的其他行为。   第四十七条 因窃电原因造成供电企业财产损失或者导致他人人身、财产损害的,窃电行为人应当停止侵害、恢复原状,赔偿损失。   供电企业或者用电户因用电计量装置损坏或者发生故障等原因取得的不当得利,应当返还。   窃电行为人因窃电行为造成自身的人身、财产损害的,不受法律保护。   第四十八条 电力行政管理部门或者供电企业对窃电行为认定、处理错误的,应当为当事人恢复名誉;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予以赔偿。   供电企业中断供电影响其他用电户正常用电,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予以赔偿。 第四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六章 附则    第五十条 本条例所称供电企业,是指持有供电营业许可证,在依法划定的供电营业区内从事供电经营业务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   第五十一条 本条例自2007年3月1日起施行。
2006-12-01T00:00:00
null
地方性法规
有效
广东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
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省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20_2030
广东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 > (2006年12月1日广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 2006年12月1日公告 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教育 第三章 预防 第四章 矫治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应当坚持教育、预防、矫治相结合的原则,优先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第三条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在各级人民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实行综合治理。 各级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协调机构是协助同级人民政府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机构,具体组织和协调有关部门开展工作。 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社会团体、学校、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各方面共同参与,各负其责,做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做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 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及个人参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方面的职责是: (一)宣传、贯彻有关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法规; (二)制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规划和措施,并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三)组织、协调、监督有关部门、团体和社会组织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 (四) 研究本行政区域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中的重大事项,提出对策; (五)总结、推广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经验,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成绩突出的组织和个人给予表彰。 第五条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协调机构由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单位组成,其办事机构负责日常工作。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协调机构具体做好下列工作: (一)制定并组织实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工作计划; (二)定期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协调机构通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情况; (三)协助人民政府检查、督促有关部门落实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措施、方案,总结、推广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经验; (四)组织有关部门对实施本条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建议; (五)推动社区未成年人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和使用。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所需经费予以保障。经费应当用于未成年人法制宣传教育,社区青少年活动场所、教育基地、工读学校的建设,以及未成年犯帮教、安置等工作。 第二章 教育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学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职责,保障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保证适龄的未成年人按时入学接受义务教育,防止未成年人因失学而导致违法犯罪。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从场地、师资等方面保障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未成年劳动教养人员接受义务教育。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建立未成年人教育基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指定专人负责本辖区内未成年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配合有关部门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参与健康有益的活动。 第九条 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互联网站等媒体应当宣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法规,播出或者刊登有关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公益广告,引导未成年人抵制违法犯罪行为和各种不良行为的诱惑和侵害。 第十条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对学校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进行年度考核,纳入综合考评体系。 学校应当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作为法制教育的内容,并指定负责人分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 第十一条 学校应当聘任兼职法制副校长,协助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并为其开展工作提供必要条件。 兼职法制副校长应当协助制定法制教育计划,组织法制讲座,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并对有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学生进行重点帮教。 第十二条 学校每学期应当组织不少于五个课时的法制讲座,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预防犯罪教育,讲授自我保护知识,树立遵纪守法和防范违法犯罪的意识,引导其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学校应当配备心理辅导教师,对未成年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和帮助。有条件的学校,应当设立心理辅导室。 第十三条 学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指导未成年人正确使用互联网,拒绝不良的网络游戏产品和网络信息。已配置校内网络设施的学校应当配备上网辅导员,并采用安全过滤等技术防止未成年人接触有害信息。有条件的,应当在课外向未成年人开放校内网络设施。 第十四条 学校应当成立家长委员会,健全学校与家长联系的制度,及时反映和了解未成年人的情况,指导、帮助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第十五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经常与受其监护的未成年人进行思想交流,引导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鼓励、支持未成年人参加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教育未成年人不得进入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进入的场所,不得阅读、观看、收听不适宜未成年人的出版物、视听节目等。 第十六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离开未成年人外出务工的,或者未成年人离开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异地上学、生活、工作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放任不管、不履行监护职责。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强迫、放任未成年人辍学务工、务农、经商、卖艺、乞讨,或者从事违法活动。 第三章 预防 第十七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防止未成年人实施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发现未成年人有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应当及时劝阻,正确引导、规劝其改正,不得对其实施暴力。 第十八条 学校发现未成年人有不良行为的,应当及时进行个别教育、帮助,不得歧视,并告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加强教育、引导。 学校发现未成年人有严重不良行为,或者组织、参加实施不良行为团伙的,应当及时制止,并告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发现该团伙有违法犯罪行为或者未成年人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 学校对实施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的学生给予处分前,应当向未成年学生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说明理由,并听取申辩。处分撤销的,学校应当及时撤出学生个人档案中的处分记录。 第十九条 学校不得开除或者以劝退等方式变相开除义务教育阶段的未成年学生,不得随意开除或者以劝退等方式变相开除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未成年学生,不得随意停止学生上课。 未成年学生退学或者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未成年学生被开除的,学校应当自未成年学生退学或者被开除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出具关于该未成年学生退学或者被开除情况报告,并报送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未成年学生辍学或者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未成年学生被开除的,学校应当告知其居住地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 第二十条 任何人发现有人教唆、胁迫、诱骗未成年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 第二十一条 公安、教育、文化、工商等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加强学校及其周边环境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维护学校周围的社会治安秩序。 公安机关应当在校园周边治安复杂区域设立治安岗亭,有针对性地开展治安巡逻。 第二十二条 中小学校周围二百米范围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营业性游艺娱乐场所以及其它不适宜未成年人进入的场所。 禁止流动摊贩在学校内或者校门附近摆摊设点。 第二十三条 广播、电影、电视、戏剧节目、出版物,不得有渲染色情、赌博或者教唆犯罪的内容。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出版物、影视作品、游戏软件产品等,不得含有恐怖、残酷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不得含有诱发未成年人模仿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和违法犯罪的行为的内容。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散发含有前款禁止内容的出版物,不得利用通讯、计算机网络向未成年人提供前款规定的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 出售、出租单位应当将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出版物与其他出版物分类摆放。 第二十四条 广播电影电视部门应当加强对视听节目的审查,对有展示暴力、凶杀、恐怖的场景、内容,以及渲染犯罪细节和手段的,应当删减、弱化,对电视台是否遵守有关禁播规定进行监督,防止对未成年人产生不良影响。 第二十五条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以及其他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营业场所,不得接纳未成年人。营业性游艺娱乐场所设置的电子游戏机,除国家法定节假日外,不得向未成年人开放。 前款规定的营业场所应当在入口、大厅等明显位置设置禁止或者限制未成年人进入的警示标志,并注明文化行政部门的举报电话。 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违反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举报。有关主管部门在接到举报后,应当及时记录,依法查处,并对有突出贡献的举报者给予奖励。 第二十六条 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或者出售烟酒。任何人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烟酒,不得要求未成年人为其购买烟酒。 经营者应当在经营场所的明显位置设置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的警示标志,并注明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举报电话。 第二十七条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掌握本辖区内失学、失业、失管以及有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的情况。对本辖区内的未成年人有不良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并告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公安派出所应当掌握本辖区内暂住人口中未成年人的就学、就业情况。公安派出所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应当依法查处,进行帮教,并督促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强管教。 对家庭教育失当或者有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配合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进行指导和个别教育。 第二十八条 公安机关、公共场所管理人员发现未成年人旷课、夜不归宿或者流落街头、车站、码头、机场等公共场所的,应当规劝、护送其返回住所或者采取其他保护措施,并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及其所在学校。对流浪乞讨的未成年人,应当引导、护送其到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或者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 对于孤儿或者被遗弃的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送其到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 第二十九条 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和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应当对流浪乞讨或者离家出走的未成年人给予临时救助保护,并负责交送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暂时查找不到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延长对其救助和教育的时间;确实无法查明身份的,可由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和儿童福利机构安置。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应当将救助的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分开管理。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和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心理指导和帮助。 第三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在主要街道、集市、码头、车站等公共场所提供救助机构的地点、电话,以及未成年人维权服务电话、报警电话等信息。 第四章 矫治 第三十一条 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应当设置工读学校,对有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实施特殊教育,矫正其行为。 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工读学校的建设和管理。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把工读学校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 第三十二条 未成年人有严重不良行为的,由所在学校、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申请,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送工读学校学习,接受矫治。 未成年人有不良行为,在学校不能继续学习,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缺乏管教能力的,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出申请,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可以进入工读学校学习。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配合工读学校对未成年人开展特殊教育。 第三十三条 工读学校除按照[义务教育法](http://172.100.254.66:1011/law/page/secondbrw.cbs?rid=1&order=1&result=c%3A%5Ctemp%5Ctbs%5CL306F%2Etmp&page=Compindextitle&f=&field=&transword=+%D4%A4%B7%C0%CE%B4%B3%C9%C4%EA%C8%CB&dkall=0&code2=&OpenCondition=FULLTEXT%3D%27%23%CA%B1%D0%A7%D0%D4%3D%2A+AND+%28%D4%A4%B7%C0%CE%B4%B3%C9%C4%EA%C8%CB%2Ffld%3D%B1%EA%CC%E2%29%27##)的要求,在课程设置上与普通学校相同外,还应当针对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和严重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加强法制教育,开展矫治工作,并进行适当的职业技术培训。 进入工读学校就读的学生,原学校应当保留其学籍;符合条件要求转回原学校的,原学校不得拒绝接收;毕业后要求颁发原就读学校毕业证书的,原学校应当颁发。 工读学校毕业的学生,与普通中小学校毕业的学生享有同等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 第三十四条 戒毒所应当对接受戒毒的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实行分别管理,自愿戒毒场所应当与强制戒毒场所隔离。 解除强制戒毒措施的未成年人,戒毒所应当协助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学校、户口所在地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以及公安派出所,落实帮教措施,防止其再次吸食、注射毒品。 对于戒毒期满出所的未成年人,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在其复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不得歧视。 第三十五条 对于已被采取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或者其案件已进入审查起诉、审判阶段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该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配合办案机关做好教育工作。 第三十六条 拘留所、看守所、收容教养、劳动教养场所和未成年人服刑场所,应当将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分别关押、分别管理。 第三十七条 看守所应当对被羁押的未成年人进行法制教育和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未成年犯管教所、劳动教养所、收容教养所等场所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维护其合法权利,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育的特点,开展思想、法律、文化和职业技术教育,并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心理矫治。 未成年犯管教所、劳动教养所、收容教养所等场所应当根据未成年犯和接受劳动教养、收容教养的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情况和个人其他情况,制定不同的矫治方案。 第三十八条 被判处刑罚宣告缓刑、被判处管制、被批准暂予监外执行以及被裁定假释的未成年犯,应当依照有关规定接受社区矫正。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对接受社区矫正的未成年人实行分类管理,个性化教育,采取与其身心发育相适应的矫治措施。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在复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不得歧视接受社区矫正的未成年人。 第三十九条 对于刑满释放、解除教养的未成年人,未成年犯管教所、收容教养所、劳动教养所应当提前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按时将其接回。 第四十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学校、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配合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做好刑满释放、解除教养未成年人的安置帮教和接受社区矫正的未成年人的矫治工作。 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刑满释放、解除教养未成年人的职业指导和技能培训,帮助、引导其复学、就业。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造成财产损失、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二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违反本条例规定,不履行监护职责,放任未成年人有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予以训诫,督促其履行。 第四十三条 学校违反本条例规定,不履行职责造成不良后果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未设置未成年人禁入或者限入标志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依法予以处罚;娱乐场所及其他不适宜未成年人进入的营业场所未设置未成年人禁入或者限入标志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责令停业整顿,可以没收违法所得,处以五千元以上一万五千元以下的罚款,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五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部门依法吊销营业执照。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接纳未成年人的,由文化行政部门处五千元以上一万五千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其停业整顿,直至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接纳未成年人或者营业性游艺娱乐场所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外向未成年人提供电子游戏机服务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一万元的,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除罚款外,依法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娱乐经营许可证。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经营场所未设置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标志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的,由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或者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四十六条 公安机关、文化行政部门、工商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发现违法行为不依法查处的; (二)接到对违法行为的举报、通报后不依法查处的; (三)利用职务之便,参与、包庇违法行为,或者向有关单位、个人通风报信的; (四)有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的。 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七条 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二)不良行为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规定的行为;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的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 (三)学校是指承担未成年人教育任务的,由地方人民政府设置或者批准设置的全日制小学、全日制普通中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盲童学校、聋哑学校、弱智儿童辅读学校等。 第四十八条 本条例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2007-01-25T00:00:00
null
地方性法规
已修改
广东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
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省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20_2030
广东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 (2007年1月25日广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2007年1月25日公布 自2007年3月1日起施行)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海洋功能区划与海域使用规划 第三章 海域使用申请与审批 第四章 海域使用权与海域使用金 第五章 海域保护与监督检查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护海域生态环境,促进海域资源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维护海域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加强海域使用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海域,是指毗邻本省陆地的平均大潮高潮时水陆分界痕迹线向海一侧的内水及领海的水面、水体、海床和底土。 前款规定范围内持续使用特定海域三个月以上的排他性用海活动,以及对海域使用的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海域属于国家所有。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使用海域,必须依法取得海域使用权。 第四条 海域按照国家规定实行海洋功能区划制度。 海域使用必须符合海洋功能区划,并实行统一规划,计划使用,治理保护与合理开发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 省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海域使用的监督管理。 沿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毗邻海域使用的监督管理。沿海乡、镇人民政府协助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海域使用的监督管理。 沿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履行职责,协同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对海域使用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 海洋功能区划与海域使用规划 第六条 省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据全国海洋功能区划,会同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沿海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编制全省海洋功能区划,经省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依法报国务院批准。 沿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据上级海洋功能区划,会同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海洋功能区划,经本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并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报国务院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编制海洋功能区划,应当符合国家有关编制原则和技术规范,并组织专家论证。 第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修改海洋功能区划: (一)海域自然资源或者生态环境等发生重大变化,难以实施原确定功能的; (二)公共利益、国防安全需要的; (三)国家或者省进行重大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需要变更海洋功能区划的。 修改海洋功能区划,由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修改方案,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八条 编制和修改的海洋功能区划,应当自批准之日起三十日内向社会公布,但涉及国家秘密的部分除外。 单位或者个人要求查阅海洋功能区划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提供便利。 第九条 沿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港口规划、防洪规划、海洋环境保护规划涉及海域使用的,应当与海洋功能区划相衔接。 第十条 沿海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海洋功能区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海域使用规划,经本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 第三章 海域使用申请与审批 第十一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使用海域,应当向海域所在地县级或者不设区的地级市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提交下列书面材料: (一)海域使用申请书; (二)海域使用可行性论证材料; (三)相关资信证明材料; (四)申请使用的海域界址图; (五)法律法规规定需提交的其他书面材料。 立项的工程建设项目需要使用海域的,还应当提交立项的批准材料。 在海洋功能区划确定的泄洪区内申请项目用海,应当在提出海域使用申请前取得水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防洪规划同意书。 第十二条 下列项目用海应当提交海域使用可行性论证报告书: (一)填海、围海; (二)建造港口码头、跨海桥梁、海上平台、铺设海底电缆管道等海洋构筑物; (三)开采海砂等海底矿产资源; (四)用海面积七百公顷以上不改变海域自然属性的项目; (五)其他改变海域自然属性或者可能严重影响海域生态环境的项目。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项目用海申请,填报海域使用可行性论证报告表。 不改变海域自然属性的渔业养殖用海在五十公顷以下,且符合海洋功能区划和海域使用规划的,可以不提交海域使用可行性论证报告书或者报告表。 第十三条 同一项目用海,应当依据总体设计,整体提出申请,不得分解申请报批。 分期建设的项目用海,根据经批准的可行性论证报告确定的方案分期提出海域使用申请。 紧急维修、救灾抢险工程用海,可以先行施工,并自施工开始之日起一个月内申请补办海域使用手续。 第十四条 沿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公示项目用海审批事项的依据、条件、程序、期限,需要提交的材料目录、申请书示范文本等,并采取便民措施,简化手续。 第十五条 海域使用申请实行分级审批。 填海五十公顷以下、围海一百公顷以下和关系重大公共利益的项目用海,由省人民政府审批。 一百公顷以上、七百公顷以下不改变海域自然属性的项目用海,由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审批。 本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以外的其他项目用海,除依法规定应报国务院批准的外,由县级和不设区的地级市人民政府审批;跨行政区域的项目用海,由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 同一项目用海中包含多个海域使用类型需由不同级别人民政府审批的,由有审批权的最高一级地方人民政府审批。但同一项目用海中包含应当由国务院审批的海域使用类型的,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县级和不设区的地级市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受理海域使用申请后,应当征求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意见,进行实地调查,并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审查完毕,提出审查意见。对属本级人民政府审批的,报本级人民政府;对属上级人民政府审批的,经本级人民政府审查后,逐级上报有审批权的人民政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审查材料之日起二十日内完成审批。对符合条件的予以批准;对不符合条件的不予批准并书面说明理由。 依法进行听证、公示的时间不计算在审查、审批的时间内。 第十七条 沿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下列条件审批用海项目: (一)符合海洋功能区划; (二)海域界址清楚、面积准确、权属明确; (三)符合海上交通安全和航道畅通的要求; (四)符合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 (五)经海域使用论证可行;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八条 需提交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的海域使用项目和关系公共利益的海域使用项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在提请本级人民政府审查或者批准前,应当进行公示,公示内容包括拟建议批准用海的范围、用途、面积等,公示时间不得少于十日。 公示期限内对建议批准的用海有异议的,应当进行复核。 第十九条 海域使用申请涉及公共利益需要听证的,以及海域使用申请直接涉及申请人与他人之间重大利益关系,利害关系人提出听证申请的,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组织听证。 第二十条 使用特定海域不足三个月,可能对国防安全、公共利益、海上交通安全和其他用海活动造成重大影响的排他性用海活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临时海域使用证。临时海域使用期限届满,不得续期。 第四章 海域使用权与海域使用金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海域使用申请后,应当登记造册,向海域使用申请人颁发海域使用权证书,并向社会公告。海域使用申请人自领取海域使用权证书之日起取得海域使用权。 第二十二条 海域使用权除依法通过审批方式出让外,也可以通过招标或者拍卖的方式出让。 同一海域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用海意向人的,应当采用招标、拍卖方式出让海域使用权。国家对招标或者拍卖的事项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招标、拍卖活动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二十三条 招标或者拍卖方案由具有审批权的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制订,并征求本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意见,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具有审批权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制订海域使用权招标或者拍卖方案时,应当组织对拟招标或者拍卖的海域进行评估,并确定招标的标底或者拍卖保留价。招标的标底或者拍卖保留价不得低于该海域应当征收的海域使用金。 招标或者拍卖工作完成后,具有审批权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向中标人或者买受人颁发海域使用权证书。 第二十四条 海域使用权人不得擅自改变经批准的海域用途;确需改变的,应当符合海洋功能区划,按照本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的权限,报具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五条 因企业合并、分立或者与他人合资、合作经营需变更海域使用权人的,应当经原批准用海的人民政府批准并办理变更登记。 依法继承海域使用权的,应当向原批准用海的人民政府申请办理海域使用权变更登记。 当事人不按照前两款规定办理海域使用权变更登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责令其限期办理。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原批准使用海域的人民政府依法收回海域使用权并注销海域使用权证书: (一)公共利益或者国家安全需要的; (二)海域自然资源或者自然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海域使用权人提出注销申请获批准的; (三)严重破坏海域环境和生态平衡的; (四)擅自改变海域用途并在限期内拒不改正的; (五) 经批准使用的海域无正当理由闲置或者荒废满二年的。 因前款第一项情形提前收回海域使用权的,应当根据海域使用年限和开发利用情况,对海域使用权人依法给予相应补偿。 海域使用权终止的,原海域使用权人应当拆除可能造成海域环境污染或者影响其他用海项目用海的设施或构筑物。 第二十七条 填海项目竣工后形成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海域使用权人应当自填海竣工之日起三个月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土地使用权登记手续。省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填海后形成的土地是否符合批准的使用范围和设计要求组织查验。国务院批准的填海项目土地使用权登记,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八条 海域使用权人应当依法缴纳海域使用金。 下列用海免缴海域使用金:\   (一)军事用海;\   (二)公务船舶专用码头用海;\   (三)非经营性的航道、锚地等交通基础设施用海;\   (四)教学、科研、防灾减灾、海难搜救打捞等非经营性公益事业用海。 下列用海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和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可以减缴或者免缴海域使用金:\   (一)公用设施用海;\   (二)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用海;\   (三)养殖用海。 第二十九条 海域使用金由批准用海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征收,上缴财政,主要用于海域的规划、整治、保护和监督管理。沿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征收海域使用金,应当使用省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财政票据。 海域使用金标准和征收、使用管理,按照国家和省人民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 海域保护与监督检查 第三十条 沿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海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严格控制填海、围海等改变海域自然属性或者影响生态环境的用海项目,对受到损害的海域自然生态系统,及时组织修复。 沿海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海岸和岸线,以及海上构筑物的管理,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三十一条 沿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采取措施,重点保护下列海域: (一)依法批准设立的海洋特别保护区和海洋自然保护区; (二)具有保护价值的海洋自然生态系统海域; (三)珍稀、濒危海洋动植物物种集中生长、栖息、繁衍海域; (四)有对维护海洋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的珊瑚等生长的海域; (五)保存有人类文化遗产、自然历史遗迹或者典型自然景观的海域; (六)规划确定的军事用海、泄洪区、深水港口、航道、锚地等; (七)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海域。 第三十二条 海域使用权人应当按照批准用海的用途和范围合理使用海域,依法保护海域生态环境,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海洋环境污染;所使用海域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当及时报告海洋行政主管部门。 禁止非法向海洋倾倒废弃物、排放污染物。入海排污口的设置和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第三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本条例第五条规定的职责范围,加强对海域使用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及时查处违法行为。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对海域使用金缴纳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十四条 海域使用管理监督检查人员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应当出示有效执法证件,对当事人违法使用海域的,应当责令其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必要时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当事人提供海域使用的有关文件和资料; (二)要求当事人就有关问题作出说明; (三)进入有关场所进行勘查、拍照、录像; (四)查阅有关记录材料。 当事人拒不停止违法行为,造成海域污染或者对海域生态造成严重破坏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暂扣当事人使用的工具。暂扣的工具应当妥善保存,并在当事人接受处理后立即返还;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依法予以赔偿。 第三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必须秉公执法,文明服务,不得妨碍海域使用权人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得参与和从事与海域使用有关的生产经营活动,并依法接受监督。 当事人对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妨碍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的执法人员依法执行公务。 第三十六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海域使用权人掠夺性开发海洋资源,或者严重破坏海域生态环境等行为,有权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举报,有关部门应当及时核实、处理。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在海域使用监督管理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符合法定条件的海域使用申请不予受理的;\   (二)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颁发海域使用权证书的;\   (三)擅自改变海洋功能区划确定的海域功能的; (四)在监督检查中故意妨碍海域使用权人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 (五)对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 (六)不按照规定收取或者减免海域使用金,截留、挪用、私分或者变相私分海域使用金的;\   (七)从事或者参与海域使用有关生产经营活动的; (八)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其他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本条例所称海域面积的"以上"、"以下",不包括本数。 第四十条 本条例施行前的用海项目未办理海域使用权证的,应当自本条例施行之日起六个月内补办海域使用权证。 第四十一条 本条例自2007年3月1日起施行。
2006-09-30T00:00:00
null
地方性法规
已废止
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条例
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省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20_2030
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条例 > (2006年9月30日湖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项目管理 第三章 资金管理 第四章 监督检查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1.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农业综合开发行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保证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农业综合开发,是指国家和省人民政府为支持农业发展,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利用财政专项资金和其他资金,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对农业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活动。 农业综合开发实行开发县管理制度。 第三条 省、设区的市、自治州、开发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农业发展规划,组织有关部门编制农业综合开发规划,并将农业综合开发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省、设区的市、自治州、开发县人民政府应当将农业综合开发配套资金和农业综合开发管理机构运行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四条 省、设区的市、自治州、开发县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是农业综合开发的主管部门。农业综合开发管理机构负责农业综合开发的具体工作。 省、设区的市、自治州、开发县人民政府农业、林业、水利、环保、国土资源、发展与改革等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协助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农业综合开发工作。 开发县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配合农业综合开发管理机构,做好本行政区域内有关的农业综合开发工作。 第五条 开发县人民政府应当按照规划引导、集中财力的原则,统筹安排农业综合开发等各项财政支农投入的项目,实行规模开发,提高资金使用综合效益。 2. 项目管理 第六条 开发县农业综合开发管理机构应当依据农业综合开发规划和国家、省农业综合开发政策,编制本行政区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规划,报本级农业综合开发主管部门审定。 第七条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包括土地治理项目和产业化经营项目。土地治理项目以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建设稳产高产基本农田和优势农产品基地;产业化经营项目以当地优势农产品加工为重点,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经营水平。 第八条 开发县的乡镇人民政府、中型灌区管理机构等可以向开发县农业综合开发管理机构申请土地治理项目。 第九条 申请土地治理项目立项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已列入开发县农业综合开发规划; (二)有可开发和利用的水资源; (三)开发治理的土地集中连片,符合国家或者省规定的面积标准; (四)防洪有保障,排水有出路; (五)属非地质灾害区。 乡镇人民政府申报土地治理项目前,应当出具项目所在地村民代表大会同意筹资投劳的决议或者三分之二以上农户签字同意筹资投劳的意见书。 第十条 农业综合开发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主管部门规定的管理权限,对申请立项的土地治理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并组织专家评审,经具有相应资质或者专业水平的单位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者项目初步设计报告,报同级农业综合开发主管部门审定,按规定编入省土地治理项目库。 土地治理项目库管理办法由省农业综合开发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一条 开发县农业综合开发管理机构根据上一级农业综合开发主管部门下达的年度财政资金控制指标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规划,从已编入省土地治理项目库的项目中确定项目,编制年度项目实施计划,经同级农业综合开发主管部门审定后,按规定上报,由国家或者省农业综合开发主管部门批准。 经批准的年度项目实施计划不得擅自变更。因特殊情况确需变更的,按照规定的审批程序和权限报批。 第十二条 土地治理项目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主要设备和材料的采购,由开发县农业综合开发管理机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办法》的规定实行招标投标。 土地治理项目资金筹措情况和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应当在项目区内公示。 第十三条 土地治理项目单位工程竣工后,由开发县农业综合开发管理机构组织验收。 土地治理项目工程竣工后,由省农业综合开发管理机构组织竣工验收,或者由省农业综合开发管理机构委托设区的市、自治州农业综合开发管理机构组织竣工验收。 省、设区的市、自治州农业综合开发管理机构对土地治理项目依法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项目实施存在问题的,责令开发县农业综合开发管理机构限期改正。 第十四条 土地治理项目兴建的小型水库、灌排渠(管)道、桥涵闸、拦河坝、排灌站、机电井、机耕路等基础设施竣工验收后,由下列组织进行管理和维护: (一)村内工程为村民委员会或者村集体经济组织; (二)跨村工程为乡镇有关管理机构; (三)跨乡水利工程由开发县人民政府确定管理机构。 第十五条 土地治理项目工程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主体应当建立管理和维护制度,保证工程设施正常运转。管理和维护费用按照谁受益、谁负担或者以工程养工程的原则筹集。 第十六条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申请产业化经营项目立项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符合产业政策,以生产、加工、销售当地优势农产品为主营业务; (二)与当地农户建立生产、加工、销售的合理利益联结机制; (三)经济指标、财务指标等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四)有农业环境保护方案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第十七条 省农业综合开发管理机构应当在每年八月底前公布次年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按照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的规定,向所在地开发县或者设区的市、自治州农业综合开发管理机构申报项目建议书。受理立项申请的农业综合开发管理机构和同级农业综合开发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实地考察论证,对符合条件的,通知项目申请人提交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编制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经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评审后,报省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主管部门批准实施。 第十八条 农业综合开发扶持产业化经营项目一般采取贴息和有偿扶持方式。 3. 资金管理 第十九条 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包括: (一)国家和省财政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 (二)省、设区的市、自治州、开发县财政农业综合开发配套资金; (三)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和个人自筹资金; (四)财政贴息或者有偿扶持所吸引的其他资金。 第二十条 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主管部门规定的范围使用,实行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按照农业综合开发财务、会计制度进行管理。 禁止挤占、挪用、滞留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禁止将无偿使用的财政资金转为有偿使用。 第二十一条 农业综合开发无偿使用的财政资金实行财政报账制和国库集中支付。 土地治理项目由施工方、监理方、农业综合开发管理机构签署意见,经同级农业综合开发主管部门审批后报账。财政贴息资金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报账。 第二十二条 受理立项申请的农业综合开发管理机构和同级农业综合开发主管部门应当与使用财政有偿扶持资金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签订书面合同,使用财政有偿扶持资金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应当同时出具担保法律文书。 合同到期,由受理立项申请的农业综合开发管理机构和同级农业综合开发主管部门负责收回财政有偿扶持资金,并按照国家和省农业综合开发主管部门的规定上解。禁止用当期项目财政资金抵顶到期应当归还的财政有偿扶持资金。 财政有偿扶持资金取得的收益纳入财政管理。 第二十三条 省、设区的市、自治州、开发县农业综合开发主管部门应当做好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4. 监督检查 第二十四条 省、设区的市、自治州、开发县农业综合开发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第二十五条 省、设区的市、自治州、开发县人民政府审计、监察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加强对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监督,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第二十六条 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应当接受社会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举报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中的违法行为。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对举报事项查明事实,依法作出处理,并为举报人保密。 5.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农业综合开发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或者逾期不改的,由有关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擅自变更已批准的开发项目、实施地点以及缩减开发规模的; (二)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未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主管部门规定的范围使用或者未实行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或者未按照农业综合开发财务、会计制度进行管理的; (三)不实行无偿资金财政报账制和国库集中支付的; (四)用当期项目财政资金抵顶到期应当归还的财政有偿扶持资金的。 第二十八条 农业综合开发主管部门、农业综合开发管理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或者逾期不改的,由省农业综合开发主管部门扣减下一年度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指标,或者暂停开发县资格、取消省开发县资格: (一)在农业综合开发中弄虚作假,骗取上级财政资金的; (二)违反规定使用财政资金的; (三)挤占、挪用、滞留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或者将无偿使用的财政资金转为有偿使用的。 使用财政有偿扶持资金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有前款第(一)项行为的,由农业综合开发主管部门追回被骗取的财政资金,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被骗取财政资金百分之十以上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其他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处罚的,由政府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第三十条 农业综合开发主管部门、农业综合开发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 附则 第三十一条 国有农场经国家和省农业综合开发主管部门批准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参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二条 本条例所称开发县,是指经国家和省农业综合开发主管部门批准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 第三十三条 本条例自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
2006-09-27T00:00:00
null
地方性法规
有效
宁夏回族自治区收费公路管理条例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20_2030
宁夏回族自治区收费公路管理条例    (2006年9月27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收费公路的建设 第三章 收费公路的经营管理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收费公路的建设、经营和管理,规范公路收费行为,促进公路事业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国务院《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从事收费公路的建设、经营、使用和管理等活动的,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收费公路,是指按照公路法的规定,经批准依法收取车辆通行费的公路及其桥梁、隧道。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利用贷款或者向企业、个人有偿集资建设的公路(以下简称政府还贷公路),国内外经济组织投资建设或者依照公路法的规定受让政府还贷公路收费权的公路(以下简称经营性公路),经依法批准后,方可收取车辆通行费。 第五条 自治区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负责收费公路的监督、管理工作。 自治区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可以委托其所属的管理公路机构负责政府还贷公路的具体管理工作。 经营性公路由依法成立的公路企业法人建设、经营管理。 第六条 自治区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对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政府还贷公路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贷款、统一还款。 第七条 自治区人民政府应当将收费公路的建设纳入公路建设总体规划,坚持发展非收费公路为主,适当发展收费公路,合理布局、总量控制。 第八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在公路上设站(卡)收取车辆通行费。 第九条 收费公路的经营管理者,经依法批准有权向通行收费公路的车辆收取车辆通行费。 下列车辆依法免交车辆通行费: (一)军队车辆、武警部队车辆; (二)公安机关在自治区行政区域内收费公路上处理交通事故、执行正常巡逻任务和处置突发事件的统一标志的制式警车; (三)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执行抢险救灾任务的车辆; (四)进行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运输联合收割机(包括插秧机)的车辆,联合收割机不得在高速公路上行驶。 对在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的绿色通道上运输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可以减半或者免交车辆通行费。 第十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非法干预收费公路的经营管理,不得挤占、挪用收费公路车辆通行费。 第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高速公路上或者收费站进出口、服务区拦截检查行驶的车辆,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依法执行紧急公务除外。 第二章 收费公路的建设 第十二条 建设收费公路,应当符合下列技术等级和规模: (一)高速公路连续里程三十公里以上。但是,城市市区至本地机场的高速公路除外; (二)一级公路连续里程五十公里以上; (三)二车道的独立桥梁、隧道,长度八百米以上; (四)四车道的独立桥梁、隧道,长度五百米以上; 技术等级为二级以下(含二级)的公路不得收费。但是国家确定的自治区建设的技术等级为二级,连续里程六十公里以上的公路,可以收取车辆通行费。 第十三条 收费公路建成后,自治区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应当组织验收。验收合格的,方可设置车辆通行费收费站。 第十四条 收费公路收费站的设置,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按照下列规定审查批准: (一)高速公路以及其他封闭式的收费公路,除两端出入口外,不得在主线上设置收费站。但是,与相邻省、自治区之间确需设置收费站的除外; (二)非封闭式的收费公路的同一主线上,相邻收费站的间距不得少于五十公里。 第十五条 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置的收费站,应当在明显位置悬挂自治区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统一制式的收费站牌和物价主管部门核发的收费许可证复制件并设置公告牌,公布审批机关、主管部门、收费标准、收费期限、收费单位和监督电话。 第十六条 政府还贷公路车辆通行费收入应当纳入自治区财政专户,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除必要的收费公路管理、养护费用从财政部门批准的车辆通行费预算中列支外,全部用于偿还贷款和集资款本息,不得挪作他用。 政府还贷公路的附属设施(含广告、加油站、光缆、服务区等)管理的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纳入自治区财政专户,全部用于偿还贷款本息,不得挪作他用。 第十七条 政府还贷公路的收费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二十年;经营性公路的收费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三十年。 第十八条 收费公路终止收费后,收费公路经营管理者应当自终止收费之日起十五日内拆除收费设施。 第十九条 车辆通行费收费标准的制定和调整,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审批和报备案。 第三章 收费公路的经营管理 第二十条 收费公路经营管理者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结合公路交通状况、沿线设施等情况设置交通标志、标线。 交通标志、标线应当清晰、准确、易于识别,符合公路技术标准。重要的车辆通行信息应当重复提示。 第二十一条 收费公路经营管理者应当保证收费公路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逐步采用新的收费技术,改善通行条件,为通行车辆和人员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收费效率。 收费站应当设置安全可靠的车道开闭系统和电视监控系统,保障收费道口安全畅通。 第二十二条 收费公路经营管理者应当按照规定的标准收取车辆通行费,不得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或者代收其他费用。 收费公路经营管理者应当向收费公路使用者出具收费票据。政府还贷公路的收费票据,由自治区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统一印(监)制。经营性公路的收费凭据,由自治区人民政府税务部门统一印(监)制。 对违法收费或者不出具收费凭据的,交费人有权拒交车辆通行费。 第二十三条 车辆通过收费站时,应当按照交通标志和信号灯指示减速驶入收费车道,主动交纳车辆通行费。 第二十四条 收费公路收费采用计重和按照吨(座)位计收两种方式。 通行收费公路的货运车辆,其通行费可以采用计重收费的方式收取,按吨(座)位计收车辆通行费的车辆,吨(座)位的确认以国家规定的技术参数为准。具体办法和标准由自治区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会同自治区人民政府财政、物价部门制定。 第二十五条 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不得有下列情形: (一)无通行卡行驶; (二)持无效通行卡行驶; (三)U型行驶; (四)损毁、使用伪造的通行卡; (五)中途倒换通行卡; (六)从收费车道以外的通道驶离高速公路; (七)超载超限。 有前款(一)、(二)、(三)、(四)、(五)情形之一的,收费单位可以按最长里程计收车辆通行费。 第二十六条 遇有收费公路损坏、施工或者发生交通事故等影响车辆正常安全行驶的情形时,收费公路经营管理者应当在现场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并在收费公路出入口进行限速、警示提示,或者利用收费公路沿线可变信息板等设施予以公告;造成交通堵塞时,应当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并协助疏导交通。 遇有公路严重损毁、恶劣气象条件或者重大交通事故等严重影响车辆安全通行的情形时,公安机关应当及时采取限速通行、关闭公路等交通管制措施。收费公路经营管理者应当配合公安机关,及时将有关交通管制的信息向通行车辆驾驶人员提示。 第二十七条 收费公路经营管理者对依法应当交纳而拒交、逃交、少交车辆通行费的车辆,有权拒绝其通行,并要求其补交应交纳的车辆通行费。 任何人不得为拒交、逃交、少交车辆通行费而故意堵塞收费道口、强行冲卡、殴打收费公路管理人员、破坏收费设施,扰乱收费公路经营管理秩序。 对扰乱收费公路经营管理秩序的,收费公路经营管理者应当及时报告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应当依法予以处理,确保收费公路安全畅通。 第二十八条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沿线两侧边沟外缘二百米、公路匝道及连接线两侧、立交桥、收费站界桩两侧二百米为公路户外广告牌控制区。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控制区内擅自设置户外广告牌。 第二十九条 收费公路经营管理者应当加强对收费站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收费人员应当持证上岗,依法收费,文明服务,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十条 自治区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管理公路机构,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对收费公路的经营者和收费站进行监督检查。 对收费公路管理人员和收费站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投诉举报。自治区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管理公路机构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及时调查处理。 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擅自在公路上设立收费站(卡)收取车辆通行费的,由自治区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强制拆除收费设施;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依法给予记大过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未交纳车辆通行费的,由自治区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管理公路机构责令按全额交纳;少交纳车辆通行费的,责令其足额补交。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拒不按规定及时交纳车辆通行费,造成收费车道堵塞或者影响其他车辆安全通行的,由自治区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管理公路机构强制拖移。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采用伪造通行费票据、通行卡和各种证件等弄虚作假手段逃交、少交车辆通行费的,由自治区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管理公路机构责令其足额补交,没收假票、凭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拒交、逃交、少交车辆通行费故意堵塞收费道口、强行冲卡、殴打收费公路管理人员、破坏收费设施或者从事其他扰乱收费公路经营管理秩序活动,违反治安管理处罚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收费公路经营管理者造成损失或者造成人身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收费公路上私开道口、便道,为车辆绕行收费站提供方便的,自治区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管理公路机构应当及时制止;给收费公路经营者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七条 未经批准,擅自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广告牌控制区内设置广告牌的,责令限期拆除;逾期不拆除的,由自治区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管理公路机构强制拆除,拆除费用由广告牌设施所有者承担。 第三十八条 当事人对自治区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管理公路机构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决定的,由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九条 交通管理部门、收费公路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收费公路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收费公路使用者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 第五章 附则 第四十条 本条例自2006年11月1日起施行。 - 2 - - 3 -
2006-07-19T00:00:00
2006-09-01T00:00:00
地方性法规
已废止
贵州省安全生产条例
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省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00_2020
贵州省安全生产条例 (2006年7月19日贵州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以下简称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以及对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有关法律、法规对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第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生产安全。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将安全生产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支持、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安全生产意识。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做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第七条 工会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 新闻单位应当营造有利于安全生产的舆论氛围,加强安全生产舆论监督。 第八条 鼓励、支持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各级人民政府对在改善安全生产条件、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参加抢险救护、研究和推广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以及举报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行为的单位或者个人,给予奖励。 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 第九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下列安全生产条件: (一)有健全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二)生产经营场所及设备、设施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规定,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要求; (三)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四)有预防职业危害的制度、设备和设施; (五)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六)矿山、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等生产经营单位依法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或者经营许可证; (七)法律、法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其他安全生产条件。 第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保险,对煤矿井下作业人员还必须购买赔付金额每人3万元以上的意外伤害保险,并缴纳保险费。 第十一条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国家和省禁止使用、明令淘汰的危及生产安全的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 省禁止使用、明令淘汰的危及生产安全的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的目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二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生产经营的特点,对容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生产经营环节进行监控,发现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第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中的安全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经有关部门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需要作重大修改的,应当经原批准单位同意。 第十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 (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责任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组织制定并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三)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四)定期组织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五)保证必要的安全生产投入及有效使用; (六)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积极配合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取证,做好善后工作;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五条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每年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16小时。 新招用人员上岗前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40小时。 法律、法规对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时间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未经安全生产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第十六条 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批评、检举、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此对其实施免职、解聘或者降低工资、福利待遇等形式的打击报复。 第十七条 歌舞厅、影剧院、体育场(馆)、宾馆、饭店、商(市)场、旅游区(点)、网吧等公众聚集的经营场所,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有明显的安全出口标志和符合要求的疏散通道; (二)有完好、有效的应急广播、应急照明设施、消防器材和指挥系统; (三)经营场所实际容纳的人员不得超过规定的容纳人数; (四)法律、法规的其他规定。 第十八条 煤矿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安全费用提取制度。 矿山、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等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九条 有矿井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矿山救护队或者与邻近的矿山救护队签订救护协议,救护协议应当包括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救护处置措施、救护费用等内容。 救护费用的收费标准由省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制定。 第二十条 安全评价机构和安全评价人员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安全评价资质、资格,出具真实的安全评价报告,并对安全评价报告负责。 安全评价机构以及安全评价人员应当为被评价的生产经营单位保守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 第三章 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 第二十一条 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由生产经营活动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实行属地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制度。 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指导、协调和督促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上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法监督、检查、指导、协调下级人民政府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部门,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同级人民政府确定的职责,负责相应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十三条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受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委托,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进行检查,报告和协助处理生产安全事故,办理其他受委托的事项。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确定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任务重的,应当设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 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制度,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分析本地区、本行业的安全生产形势,研究、制定预防事故的措施和方案,协调、解决安全生产以及监督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二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以及容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生产经营场所或者设备、设施等的安全生产检查。 进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应当有两名以上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参加,并出示有效的执法证件,将检查的时间、地点、内容、发现的问题等情况,作出书面记录,由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签字。 第二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责令生产经营单位采取措施立即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应当限期消除,并督促落实。在限期消除期间,应当责成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场所的明显位置设置事故隐患提示标志。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生产安全事故重大隐患的,应当书面互通情况;发现存在的安全问题应当由其他有关部门进行处理的,应当在1日内移送。 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对不具备有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责令其停产停业整顿。 被责令停产停业整顿的生产经营单位,经作出决定的政府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经营活动。作出决定的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在规定的时限内组织验收。 验收部门应当对验收结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验收的,应当将验收结果报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其他部门验收的,应当将验收结果报同级人民政府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第二十八条 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布全省安全生产状况和生产安全事故情况,及时公布严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和特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信息。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安全生产信息网上建立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登录制度,及时记载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安全评价机构及其人员的违法行为及处理情况。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公开举报电话、电子邮箱等,受理有关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行为的举报,并依法调查处理。 第四章 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 第二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应急救援的指挥和协调机构; (二)有关部门在应急救援中的职责和分工; (三)应急救援组织及其人员、装备; (四)紧急处置、人员疏散、工程抢险、医疗急救等措施; (五)对生产安全事故引起的其他事故的应急措施; (六)应急救援的经费保障和物资储备。 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安排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资金并由同级财政保障。 第三十一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应急救援组织及其职责; (二)应急救援预案启动程序; (三)紧急处置措施; (四)应急救援的经费保障和物资储备。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年进行一次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 第三十二条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按照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组织救护确需改变事故现场状况的,应当做好现场记录。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隐匿、篡改、销毁事故证据,不得伪造或者破坏事故现场。 第三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应当立即报告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接到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上报。 生产经营单位和有关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生产安全事故。 第三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接到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按照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第三十五条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害需要救治的,发生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及时将受伤人员送到医疗机构,并垫付医疗费用。因特殊情况无法及时垫付的,医疗机构不得以此为由拒绝救护。 第五章 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与处理 第三十六条 生产安全事故调查与处理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客观公正、及时准确的原则。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非法干预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与处理。 第三十七条 生产安全事故按照以下标准划分: (一)一般事故:一次死亡3人以下或者重伤10人以下或者急性中毒10人以下的生产安全事故; (二)重大事故:一次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重伤10人以上50人以下或者急性中毒10人以上50人以下的生产安全事故; (三)特大事故:一次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或者急性中毒50人以上100人以下的生产安全事故; (四)特别重大事故:一次死亡30人以上或者重伤100人以上或者急性中毒100人以上的生产安全事故。 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本条第一款中的"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第三十八条 生产安全事故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调查或者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调查。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各级工会有权参加事故调查。组织调查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及时通知相关工会参加调查。 第三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接到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按照本条例第三十七条划分的事故标准立即组织事故调查组调查: (一)一般事故由县级人民政府组织调查或者由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调查; (二)重大事故由市、州人民政府和地区行政公署组织调查或者由市、州人民政府和地区行政公署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调查; (三)特大事故由省人民政府组织调查或者由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调查; (四)特别重大事故的调查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条 事故调查组应当有相关专家或者专业技术人员参加。 事故调查人员与生产安全事故单位或者其主要负责人以及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人员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四十一条 上级人民政府可以直接调查应当由下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的生产安全事故或者指定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地以外的下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 上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直接调查应当由下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调查的生产安全事故或者指定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地以外的下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调查。 第四十二条 事故调查组应当在接到事故报告之日起60日内调查完毕并提交调查报告,事故调查报告应当经事故调查组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同意。因特殊情况不能完成的,经组织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或者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同意,可以延长调查期限,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日。 事故调查报告经组织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或者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同意后,调查工作方可结束。 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调查报告负责。 第四十三条 负责处理生产安全事故的人民政府或者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生产安全事故调查结束后60日内作出处理决定。因特殊情况不能作出处理决定的,经负责处理生产安全事故的人民政府或者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同意,可以延长处理期限,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日。 生产安全事故处理决定作出后,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 第四十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生产安全事故伤亡的人员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经济赔偿。 矿井内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员的赔偿范围和标准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四十五条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主要负责人应当配合调查,如实提供情况,在生产安全事故处理决定作出前不得擅离职守、不得辞职或者采取其他规避责任的行为,有关部门不得将其调离。 第四十六条 矿山因生产安全事故被依法关闭的,其资产应当依法处置。 被依法关闭的矿山,仍具有开采价值需要继续开采的,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依法出让。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九条(一)、(二)项、第十条、第十七条(一)、(二)、(三)项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可以并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一条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本条例第十四条(一)、(二)、(三)、(四)、(五)项规定的职责,尚未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3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的,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以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可以并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五条 生产经营单位未按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的决定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可以并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未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尚未构成犯罪的,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分别处以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分别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的,对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有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生产安全事故,尚未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十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按照以下情形分别给予处罚: (一)发生一般事故的,对生产经营单位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对主要负责人可以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二)发生重大事故的,对生产经营单位处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罚款,对主要负责人可以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三)发生特大事故的,对生产经营单位处3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对主要负责人可以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四)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罚。 第五十九条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被停产停业整顿的生产经营单位,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擅自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尚未构成犯罪的,责令立即停止,并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因不具备有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被责令停产停业整顿,经验收仍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的,由作出停产停业整顿决定的政府有关部门逐级报省级主管部门提请省人民政府决定关闭。 有关人民政府接到关闭决定后,未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省人民政府的决定组织实施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六十一条 事故调查报告违背客观事实,影响事故公正处理的,对负有责任的事故调查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六十二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尚未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法定条件的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予以批准或者验收通过的; (二)发现未依法取得批准、验收的单位擅自从事有关生产经营活动不依法予以查处的; (三)接到举报后不依法予以查处的; (四)对已经依法取得批准的单位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发现其不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而不撤销原批准或者发现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 (五)指定或者变相指定安全评价机构的。 第六十三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要求被审查、验收的单位购买其指定的安全设备、器材或者其他产品的,在对安全生产事项的审查、验收中收取费用的,由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责令退还收取的费用;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六十四条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过程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尚未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造成当事人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六十五条 本条例所称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指法定代表人或者对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决策起决定作用的负责人。 第六十六条 本条例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1993年11月27日贵州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2004年5月28日贵州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正的《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办法》同时废止。
2006-04-01T00:00:00
null
地方性法规
已废止
内蒙古自治区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条例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20_2030
内蒙古自治区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条例 (2006年4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建立男女平等、尊老爱幼、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恐吓、威胁、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伤害的行为。 第三条 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坚持积极预防、综合治理、教育和惩处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 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责任劝阻、制止和向有关部门控告或者举报家庭暴力行为。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负责协调、指导各有关部门、组织做好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 第六条 各级妇联组织应当配合人民政府和司法机关做好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协助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做好本条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法制教育纳入普法工作范围。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开展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新闻媒体应当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和睦文明的家庭风尚,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家庭伦理观念,加强社会舆论监督。 第八条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社区居民委员会、嘎查村民委员会应当相互配合,及时调解家庭纠纷,做好心理疏导工作,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发生。对调解无效或者矛盾激化的,应当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或者报警。 负责处理家庭暴力的有关人员,应当对当事人的隐私予以保密。 第九条 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妇联组织以及家庭暴力当事人所在单位、社区居民委员会、嘎查村民委员会,应当及时受理对家庭暴力的投诉,做好记录并予以调解和疏导。 第十条 家庭暴力投诉的第一受理单位应当及时受理,不得拒绝;需要移送的家庭暴力投诉,应当及时移送相关单位。受理单位应当依法处理,不得互相推诿。 第十一条 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警时,应当迅速出警,及时制止,对施暴者予以批评教育;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二条 家庭暴力受害人可以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自诉,也可以委托他人代为起诉;公安机关应当依法侦查,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提起公诉。 第十三条 因家庭暴力导致离婚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在财产分割、子女抚养、住房等方面保护受害人的利益。 受害人请求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支持。 受害人无经济能力或者暂无能力交纳诉讼费的,人民法院应当酌情予以减免或者缓交。 第十四条 在诉讼过程中,受害人确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并提供有关证据而申请人民法院调取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调取。 根据诉讼需要,社区居民委员会、嘎查村民委员会以及相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有关证明。 第十五条 家庭暴力受害人请求司法鉴定机构进行司法鉴定的,司法鉴定机构应当受理,并依法出具鉴定意见。对确因经济困难无力支付鉴定费用的受害人,应当酌情予以减免。 第十六条 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提供法律援助。 第十七条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设立或者指定家庭暴力受害人庇护场所,并在经费上予以保障。 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为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提供捐赠或者救助服务。 家庭暴力受害人请求紧急救助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提供救助。 第十八条 医疗机构接诊家庭暴力受害人时,应当做好诊疗记录。公安、司法机关介入家庭暴力案件调查取证时,医疗机构应当提供相应诊疗记录。 第十九条 各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构和精神文明建设机构应当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纳入各自的工作范围,作为创建、考核安全文明地区、单位、社区工作的内容。 第二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对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一条 有制止、处理家庭暴力法定职责的公安和其他国家机关以及有关组织的工作人员,对家庭暴力行为不及时制止和处理,由其上级主管部门视情节轻重,对直接责任人员予以批评教育或者行政处分;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 本条例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 PAGE - 4 -
2006-04-04T00:00:00
null
地方性法规
有效
辽宁省财政监督条例
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省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20_2030
辽宁省财政监督条例 (2006年3月30日辽宁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了加强财政监督,规范财政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维护财经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财政监督,是指省、市、县(含县级市、区)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以下简称财政部门)依法对涉及财政、财务、会计管理事项的单位或者个人进行的监督检查。 第三条 财政、财务事项监督依照财政管理体制和财务隶属关系实施,会计事项监督依照行政区划在本级行政区域内实施。 上级财政部门应当对下级财政部门的财政监督工作予以指导,可以将其监督范围内的事项委托下级财政部门办理,也可以对下级财政部门财政监督范围内的重大事项直接实施监督。 第四条 财政部门应当将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做到源头审核、过程跟踪和绩效评价相结合。 第五条 财政部门对下列事项实施财政监督: (一)本级各部门和单位预算、决算草案编制以及预算执行情况; (二)本级各部门和单位预算收入上缴情况; (三)本级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征收预算收入情况; (四)本级各部门和单位行政事业经费和财政专项资金的申请、拨付和使用情况; (五)国库办理的本级地方预算收入的收纳、划分、留解、退付和预算支出的拨付情况; (六)政府性基金的使用以及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的管理情况; (七)政府债务管理以及债务资金使用情况; (八)本级政府采购制度执行情况; (九)财务会计制度执行情况; (十)会计师事务所和资产评估机构的执业情况; (十一)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财政监督事项。 第六条 财政部门应当制定年度财政监督检查计划,按照计划组织开展财政检查,或者根据日常财政管理需要,组织开展财政检查。 财政监督可以采取综合检查、专项检查、举报专查等方式,并逐步推进通过电子网络监控方式实施监督。 第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检举违反财经法律、法规的行为。财政部门应当为检举者保密,并对检举有功人员给予奖励。 第八条 财政部门应当及时将财政监督情况和发现的违反财经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政策的重大问题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财政部门报告。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报告财政工作时,应当包括有关财政监督的情况。 第九条 财政部门依法实施财政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涉。被监督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不得拒绝、隐匿、谎报。 财政监督人员应当秉公执法,保守知悉的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 第十条 财政监督人员实施监督检查,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被监督单位或者个人有权申请财政监督人员回避: (一)与被监督单位负责人和有关主管人员或者被监督个人之间有亲属关系的; (二)与被监督单位、个人或者监督的事项有经济利益关系的; (三)与被监督单位、个人或者监督的事项有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 财政监督人员的回避,由财政部门负责人决定;财政部门负责人的回避,由本级人民政府决定。 第十一条 财政部门组成检查组实施监督检查时,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由财政部门符合规定条件的工作人员组成检查组,并在实施检查3日前向被监督单位或者个人送达检查通知书。财政部门认为提前通知对检查工作不利的,经财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在实施检查前适时送达; (二)实施检查时,检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应当出示行政执法证件;对检查的内容和事项应当整理形成工作底稿,查证事项应当取得证据; (三)制作财政检查报告,并征求被监督单位或者个人意见; (四)被监督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收到财政检查报告之日起5日内,提出书面意见;在规定期限内没有提出书面意见的,视为无异议。 第十二条 财政部门应当对检查组提交的财政检查报告以及其他有关材料予以复核,并根据不同情况作出处理: (一)对未发现有财政违法行为的被监督单位或者个人作出检查结论; (二)对有财政违法行为的被监督单位或者个人依法作出行政处理、处罚决定; (三)对不属于本部门职权范围的事项依法移送。 第十三条 财政部门应当自接到财政检查报告之日起30日内作出检查结论或者行政处理、处罚决定,送达被监督单位或者个人。 被监督单位或者个人不服行政处理、处罚决定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复议或者诉讼期间,不停止执行处理、处罚决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四条 财政部门实施监督检查具有下列职权: (一)要求被监督单位或者个人报送与财政监督事项有关的资料; (二)查阅被监督单位或者个人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以及与财政、财务收支有关的其他资料; (三)检查被监督单位与财政、财务收支有关的资产; (四)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询问、取证。 对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涉嫌违法的资料、资产等证据,经财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并在7日内作出处理决定。 第十五条 财政部门对审计等其他监督检查部门作出的调查、检查结论能够满足履行本部门职责需要的,应当加以利用,避免重复检查。 第十六条 财政部门根据需要可以聘请专门机构或者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协助财政监督人员开展检查工作。 第十七条 财政部门进行监督检查时,经财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向与被监督单位或者个人有经济业务往来的单位查询有关情况,可以向金融机构查询被监督单位的存款,有关单位和金融机构应当配合。 财政部门查询存款时,还应当持有财政部门签发的查询存款通知书,并负有保密义务。 第十八条 财政部门对被监督单位或者个人正在进行的财政违法行为,应当责令停止。拒不执行的,可以暂停财政拨款或者停止拨付与财政违法行为直接有关的款项;已经拨付的,责令其暂停使用。 第十九条 财政部门对被监督单位或者个人的财政违法行为,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处罚。 第二十条 财政部门认为对有财政违法行为的被监督单位的有关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应当给予处分的,应当提出给予处分的书面建议,被监督单位或者其上级主管机关、监察机关应当依法及时作出决定,并将结果书面通知财政部门。 第二十一条 打击报复陷害检举人或者财政监督人员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监察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 财政部门及其监督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或者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监察机关给予行政处分;给被监督单位或者个人造成损害的,依法给予赔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本条例自2006年6月1日起施行。
2006-04-13T00:00:00
2006-08-01T00:00:00
地方性法规
已修改
邯郸市城市绿化条例
邯郸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市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00_2020
邯郸市城市绿化条例 (2001年12月19日邯郸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 2002年3月30日河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批准 2005年8月24日邯郸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修正 2006年3月30日河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促进城市绿化事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建设优美、清洁、文明的现代化园林城市,根据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和《河北省城市绿化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城市规划区内的树木、花草、绿地、园林小品及绿化设施等城市绿化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 第三条 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城市规划区内的绿化工作。 各县、峰峰矿区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城市规划区内的绿化工作。 丛台区、邯山区、复兴区、邯郸县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门前、庭院、小街巷、自建小游园等绿化建设管理工作。 在城市规划区内,法律、法规规定由林业、交通等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绿化工作,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 城市规划区内负有管理权的单位,应当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负责其管理范围内的绿化建设和管理,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对其绿化设计、施工实行监督、检查和指导。 第五条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把城市绿化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及其科学研究,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标准和绿化艺术水平。 第六条 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稳定的、多元化的城市绿化建设筹资机制。 城市绿化建设筹资以政府投资为主,吸收社会资金,鼓励和支持外商、企业和城乡居民个人投资建设城市绿化项目,参与城市绿地的养护。 第七条 单位、个人投资建设游园、绿地、行道树、片林或者向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市绿化建设项目捐资数额较大的,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给予表彰,经城市人民政府同意,投资、捐资的单位或个人可以取得该绿化设施的冠名权,也可以取得在该绿化设施内3---5年的广告经营权。 第二章 规划和建设 第八条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当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组织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编制,并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第九条 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当按照国家标准确定的绿化用地指标,划定绿化用地面积,划定城市建设的各类绿地范围和保护控制线。严格实行城市绿化"绿线"管制制度。 第十条 在城市国有土地上建设公共绿地,土地由城市人民政府划拨。 城市各类工程建设项目的配套绿化用地和绿化工程,必须与主体工程项目同时规划、同时征地、同时设计。 鼓励和支持农民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城郊绿化,可以采取政府补助的办法建设经济林、生态林、公园、苗圃等公共绿地。 第十一条 在城市规划区的项目建设,不得侵占绿化用地。 在城市中心区危旧房改造、产业结构调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拆迁后,应当根据绿化用地需要,置换出一定的敞开空间进行绿化建设。 城市中心区违章建筑拆除后,腾出的土地应当优先实施绿化建设。 建成区内闲置的土地和依法收回的土地,应当优先用于城市绿化。 第十二条 城市绿化规划设计应当根据本地的特点,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水体、植被和历史文化遗迹等自然、人文条件,体现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以方便群众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原则,合理设置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和风景林地。 城市绿化以种植树木为主,适度建设草坪,做到乔、灌、花、草有机结合。 鼓励利用庭院、空地种植花草树木,提倡发展垂直绿化、阳台绿化、屋顶绿化。 积极发展节水型绿化,鼓励采用滴灌技术,推行中水利用。 第十三条 城市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应当将绿化费用纳入项目投资预算。 第十四条 城市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建设项目以及城市新建主次干道,必须安排绿化用地,其绿化用地面积所占建设用地面积的比例为: (一) 新建区不低于30%,旧城改造区不低于25%,其中居住小区还应当按居住人口人均一平方米以上标准建设公共绿地; (二) 新建区的主干道不低于20%,次干道不低于15 %,旧城改造区扩建的主干道不低于15%,次干道不低于10%; (三) 城市园林绿化苗圃、花圃、草圃、盆景基地等生产绿地的建设,应当适应本地城市绿化建设的需要,其用地面积不得低于城市建成区面积的2%; (四) 新建医院、疗养院、学校不低于35%; (五) 新建有大气污染的建设项目不低于30%,并应当按有关规定营建卫生防护林带; (六) 公园不低于陆地面积的70%。 第十五条 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设计达不到本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绿化标准的工程建设项目,不予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但因特定条件限制达不到本条例第十四条规定标准的,经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并报城市人民政府批准,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按有关规定征收缺少的绿化用地面积补偿费。收取的绿化补偿费,全部用于城市绿化建设,不得挪作他用。 城市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建设项目,完成附属绿化工程建设的时间,不得晚于主体工程竣工后的第二个绿化季节。 第十六条 城市绿化工程的设计、施工必须委托持有相应资质证书的设计、施工单位承担。 城市工程建设项目的附属绿化工程设计方案,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审批时,必须有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参加审查。 第十七条 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的绿化建设用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进行经营性开发或擅自改作他用。因特殊需要改变绿地规划、绿地性质的,必须报原审批机关批准。 第十八条 城市工程建设项目竣工后,施工单位必须拆除绿化用地范围内的临时设施,清理场内建筑垃圾。 第三章 权属、保护和管理 第十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城市绿化用地,已被占用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归还。 未经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同意,不得在城市公共绿地内设置广告牌及其他设施。 因建设或者其它特殊原因需要临时占用城市绿化用地的,经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临时占用手续。 第二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砍伐或移植城市树木。因建设或其他活动确需砍伐或移植城市树木十株以下的,应当经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十株及其以上的,应当报城市人民政府审批。 砍伐或移植城市树木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补植树木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第二十一条 城市的绿化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定期维护绿化设施,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保持树木、花草繁茂和绿化设施完好。 第二十二条 各种管线建设应当避免穿越城市绿地,确需穿越时,由建设单位负责恢复原貌或者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补偿。 城市树木生长影响架空管线安全运行时,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及时修剪。管线架设先于城市树木种植的,由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承担修剪费用;管线架设晚于城市树木种植的,由管线管理单位支付修剪费用。 根据城市绿化规划要求,在已建架空电力线路下进行绿化时,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电力管理部门的要求,种植自然生长最终高度符合电力设施安全保护距离的植物。 第二十三条 当发生严重自然灾害或突发性重大事故时,有关部门为抢险救灾和处理事故需砍伐树木的,可以先行处理,并在三个工作日内向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四条 城市树木所有权按下列规定确认: (一) 园林、公路、水利、铁路部门在规定的用地范围内种植和管理维护的树木,分别归该部门所有; (二)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在其\ 法定用地范围内种植和管理的树木,分别归该单位所有; (三) 房屋管理部门或者街道办事机构在其居住区种植和管理的树木,归房屋管理部门或者街道办事机构所有; (四) 单位在自管的公房区域内种植和管理的树木,归房\ 屋产权单位所有; (五) 城市居民在自有房屋的庭院内种植的树木,归居民\ 个人所有。 第二十五条 城市树木、园林绿地及绿化设施的更新,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第二十六条 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对城市古树名木应当统一登记、编号和造册,建立档案,设立价值说明及保护标志,划定保护范围,加强养护管理。 单位管界内或者居民庭院内的古树名木,由单位或者居民负责养护管理,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和技术指导。 严禁砍伐或者迁移古树名木,因特殊情况需要迁移古树名木的,必须经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报同级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拒不缴纳绿化用地补偿费的,责令其限期补交绿化用地补偿费,并处应缴纳绿化用地补偿费3% --- 5%的罚款。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的,责令其限期完成,并处未完成绿化建设面积应投资额两倍的罚款。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责令其限期改正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对建设单位处以该绿化工程设计费或绿化工程承包价款总额5%-10%的罚款。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规定的,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处所占绿化用地面积每平方米5-10元的罚款。 第三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和第三款规定,擅自占用城市绿化用地的,责令其限期归还、恢复原状,并处每平方米100-200元的罚款;逾期不改正,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的,责令其限期迁出,并处占地面积每日每平方米5-10元的罚款;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规定,擅自砍伐城市树木的,责令其按砍伐树木株数的三倍补种,并处砍伐树木价值五至十倍的罚款;擅自移植城市树木的,处移植树木价值三至五倍的罚款。 第三十三条 因交通或者其他意外事故,造成城市树木、绿地损失的,事故责任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四条 有下列破坏城市绿化行为之一的,责令其改正,并处1000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一) 依树搭建屋棚或围圈树木; (二) 在绿地内堆放物体或倾倒污水、废弃物; (三) 在绿地内挖坑、取土; (四) 钉、刻、划、拴绳、攀折树木或者损坏花草; (五) 擅自修剪树木; (六) 其他损坏城市绿化及设施的。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六条第三款规定,损伤、擅自迁移、砍伐或者因管理不当等原因致古树名木死亡的,处1000---10000元的罚款。 由于过错造成古树名木损伤、死亡的,对直接责任人员或单位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六条 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应当依法行使职权。对玩忽职守、滥用职权、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情节轻微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 对检举、抓获损坏和盗窃绿化设施及树木花草者,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给予奖励;对举报人、抓获人、管理人员进行报复的,给予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 对当事人罚款时,应当执行罚缴分离的制度,并出具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罚款票据。 第三十九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五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本条例所称城市绿地包括: (一) 公共绿地,指公园、小游园及街道和广场的绿地; (二) 居住区绿地,指居民住宅区内除居住区公园和行道\ 树外的绿地; (三) 单位附属绿地,指单位管界内的环境绿地; (四) 防护绿地,指用于隔离、卫生和安全目的的林带及\ 绿地; (五) 生产绿地,指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 苗圃、花圃和草圃等; (六) 风景林地,指城市依托自然地貌,美化和改善环境\ 的林地。 本条例所称古树名木是指:百年以上树木,稀有、珍贵树木,具有历史价值或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 第四十一条 本条例自2002年8月1日起施行
2006-03-30T00:00:00
null
地方性法规
有效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自治条例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
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
2020_2030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自治条例 > (1991年5月11日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 1991年7月24日贵州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批准 > 根据2006年3月30日贵州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批准的《关于修改〈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自治条例〉的决定》修正)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自治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第三章 经济建设 第四章 财政管理 第五章 社会事业 第六章 附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结合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自治县)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和自治县人民政府。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设在都濡镇。 第三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维护国家的统一,保证宪法和法律在自治县的遵守和执行;把国家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积极完成上级国家机关交给的各项任务。 第四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县级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同时行使自治权。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根据自治县的实际情况,在不违背宪法和法律的原则下,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自治县实际情况的,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 第五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维护和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倡各民族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互相帮助,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保障县内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保障县内散居少数民族的平等权益,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困难,在处理涉及他们的特殊问题时,必须与他们的代表充分协商,按照法律和政策规定,妥善解决。 第六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保障各民族公民享有宪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教育他们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依法保障各民族享有婚姻自由的权利,保护妇女、儿童、老人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依法保护华侨、归侨、侨眷,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和台湾同胞在自治县的合法权益。 第七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保障自治县各民族公民有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任何团体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自治县境内的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第八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加强对各民族公民的国防教育,做好征兵、优抚、安置和民兵预备役工作,支持驻县部队建设。 第九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对各民族公民进行法律法规和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第十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把自治县建设成为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民族自治地方。 第二章 自治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第十一条 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是自治县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中,仡佬族、苗族和其他民族的代表名额和比例,按照选举法和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有关规定确定。 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中,仡佬族和苗族的公民所占比例应当不低于半数,并且应当有仡佬族、苗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 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必要的工作机构。 第十二条 自治县人民政府是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自治县的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 自治县县长由仡佬族或者苗族的公民担任。自治县人民政府的其他组成人中,仡佬族和苗族的公民应当不低于半数。 自治县人民政府实行县长负责制。 第十三条 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依照自治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第十四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根据自治县的特点和需要,合理确定和调整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自主地安排和调剂各部门的编制员额,报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十五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鼓励和支持各级各类人才到自治县发展、创业,为他们提供优惠便利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对到边远高寒等条件比较艰苦地方工作的人才,其家属和子女在就业、入学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 第十六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采取有效措施,培养、选拔、使用仡佬族、苗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注重培养使用妇女干部。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及其工作部门应当配备仡佬族、苗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领导干部,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配备领导干部时,可以划出相应的名额和岗位,定向选拔仡佬族、苗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 自治县在录用、聘用国家工作人员时,对仡佬族、苗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给予照顾。 第十七条 自治县人民法院和自治县人民检察院是自治县的国家审判机关和法律监督机关。 自治县人民法院和自治县人民检察院对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自治县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受上级人民法院监督;自治县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受上级人民检察院的领导。 第十八条 自治县人民法院和自治县人民检察院应当有仡佬族或者苗族的公民担任院长或者副院长、检察长或者副检察长。 自治县人民法院和自治县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人员中,应当有仡佬族、苗族的公民。 第十九条 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可以作为自治县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依据。 第三章 经济建设 第二十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下,根据自治县的特点和需要,制定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规划,自主地安排和管理经济建设事业。 第二十一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工业和乡镇企业、能源交通、旅游业,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发展。 第二十二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在上级国家机关的支持和帮助下,加大扶贫开发力度,采取措施,多渠道筹集资金,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自治县的扶贫开发工作。 第二十三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公用事业以及其他领域的建设。 第二十四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根据自治县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展经济交流与合作,制定优惠政策,引进资金、技术和设备。鼓励各类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到自治县开发资源,兴办企业,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五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根据自治县经济发展的特点和需要,报请上级国家机关对可以由自治县自主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优先立项。依法享有上级国家机关在投资、贷款、技术、物资等方面的支持和照顾。 自治县对国家安排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享受减少或者免除配套资金的照顾。 第二十六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土地有偿使用制度。 第二十七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重视水土保持,实行小流域综合治理、退耕还林、还草,防治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 第二十八条 自治县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统一规划,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扎实稳步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保障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保护其合法权益。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引导和支持农民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发展粮食生产、农产品加工等效益农业和特色农业。 自治县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科学技术、优良品种和先进的经营管理办法,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第二十九条 自治县依法保护和管理林业资源,实行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植树造林和采伐限额制度,加强对母树林木的保护,防治山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严禁乱砍滥伐,破坏森林植被。 自治县依法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非法猎捕和采集。 自治县征收的育林基金、森林植被恢复费等,专项用于自治县的林业发展。 第三十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依法确定林地、森林和林木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个人所有的林木允许继承、有偿转让、依法自主处理。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鼓励集体、联户或者个人承包宜林荒山、荒地植树造林,培育森林资源,保护承包者的合法权益。 第三十一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依法保护、管理和开发自治县境内的草场、草山,发展生态畜牧业,改造天然草场,发展饲草生产,保护和发展地方优良畜禽品种,建立和完善畜牧业科技推广、疫病防治、饲料和畜产品加工与销售服务体系,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 第三十二条 自治县加强对水产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发展水产养殖,严禁毒鱼、炸鱼、电鱼等破坏水产资源的行为。 第三十三条 自治县依法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保护和开发利用。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征收的水资源费专项用于水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鼓励各类经济组织和个人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第三十四条 自治县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现有水利设施的维修、配套建设,解决缺水地区饮水困难。鼓励、支持各类经济组织和个人兴修水利工程,保护其合法权益。 第三十五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支持乡镇企业的发展,保护其合法权益。 第三十六条 自治县依法保护和管理矿产资源,根据法律规定和国家统一规划,对可以由自治县开发的矿产资源,优先合理开发利用。 自治县征收的矿产资源补偿费,专项用于矿产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开发,享受上级国家机关的照顾。 第三十七条 自治县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强对乡村公路的养护和管理,保证公路畅通,改善运输条件,发展交通运输业。 第三十八条 自治县在上级国家机关的支持和帮助下,发展邮政、电信、通信等事业。 第三十九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扶持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和传统手工业品生产的发展,依照有关规定,享受国家在投资、金融、税收和财政政策方面的照顾。 第四十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加强市场和集市建设,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城乡商品流通。 第四十一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扶持出口商品生产,鼓励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发展对外贸易。 第四十二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加强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推进城镇化建设。 第四十三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各类经济组织和个人在自治县开发资源、进行建设,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和改善当地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第四十四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依法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旅游资源,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实行统一规划、严格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业。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鼓励各类经济组织和个人投资开发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第四十五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根据自治县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设立地方商业银行和城乡信用合作组织。 鼓励、支持和引导金融机构为自治县的经济社会建设提供信贷资金。 第四十六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自主管理隶属于自治县的企业、事业。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同意,不得改变其隶属关系。 上级国家机关在自治县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尊重自治机关的自治权,遵守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接受自治机关的监督。 第四章 财政管理 第四十七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加强财源建设,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对自治县的各项开支标准、定员、定额,按照国家规定的原则,结合实际,可以制定补充规定和具体办法,报经批准执行。 自治县财政设立并安排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和民族工作经费。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根据自治县的实际,逐步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 第四十八条 自治县享受上级财政支持自治县财政保证国家机关正常运转、财政供养人员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基础教育正常经费支出的照顾。 自治县享受上级财政通过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专项财政转移支付、民族优惠政策财政转移支付以及其他方式的照顾。 自治县在执行财政预算过程中,因国家政策调整、自然灾害等原因,使财政减收时,报请上级财政给予补助。 自治县的财政预算支出,按照国家的规定设立机动金、预备费。 第四十九条 自治县对上级国家机关下达的各种专项资金和临时性补助费,实行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扣减、截留或者挪用。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 第五十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在执行国家税法时,除应当由国家统一审批的减免项目外,对需要从税收上加以照顾的,报经批准,实行减税或者免税。 第五十一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支持和监督审计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加强审计监督工作。 第五十二条 自治县的财政年度预决算,须经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自治县人民政府在执行财政预算过程中,如需部分调整,须报经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第五章 社会事业 第五十三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根据法律规定,自主决定自治县的教育规划和各类学校的设置、办学形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发展高中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第五十四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设立寄宿制学校,办好民族中、小学校。按照国家规定,保障就读学生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业。 第五十五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依法保障教育经费的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发展教育事业。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发展民办教育。 第五十六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尊重和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 第五十七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加大对科技开发的投入,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和科学普及体系,开展科技交流与协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和扶持民办科技产业发展,支持科技人员开展科学研究,发展科学技术事业。 第五十八条 自治县发展民族文化事业,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市场的管理,扶持具有民族特色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培养民族文艺人才,发展民族文化产业。 自治县重视抢救、征集、搜集、整理、研究文物古籍,保护革命遗址、历史文物、名胜古迹、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民族民间文化遗产。 第五十九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提高对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及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能力,加强妇幼卫生保健工作,保障各民族人民的身体健康。 第六十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保护和开发中草药资源,加强民族医药的科学研究,扶持民族医药产业发展。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依法加强对公共卫生、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的管理和监督。 第六十一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坚持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严格控制人口自然增长,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提高各民族人口素质。 第六十二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按照国家规定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优抚保障机制和社会救助体系。 第六十三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加强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和管理,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多种形式就业。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六十四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在上级国家机关的支持和帮助下,制定防灾应急预案,强化灾害的预防和紧急救助制度,做好各种灾害的防治工作。 第六十五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重视发展体育事业,逐步改善城乡体育设施,开展群众性的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活动,发掘民族民间的传统体育项目,培养各民族体育人才,增强各民族人民体质。 第六章 附 则 第六十六条 每年公历11月26日为自治县成立纪念日,举行纪念活动,放假2天。 第六十七条 本条例自1991年10月1日起施行。
2005-12-08T00:00:00
null
地方性法规
有效
天津市养犬管理条例
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市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20_2030
天津市养犬管理条例 (2005年12月8日天津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加强养犬管理,保障公民健康和人身安全,维护公共秩序和市容环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犬类饲养、买卖以及其他经营、服务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本市对养犬实行养犬人自律、有关部门严格管理、社会公众监督的原则。   第四条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条例的组织实施。   公安机关是养犬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养犬登记、查处违规养犬行为;畜牧、卫生、工商、市容环卫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养犬管理工作。   负责养犬管理工作的有关部门应当健全管理制度,推行执法责任制,实现严格执法、文明执法。   第五条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养犬管理工作。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业主委员会可以就本居住区养犬管理的有关事项依法制定公约,并组织实施。   第六条 本市外环线以内地区和外环线以外的城市建成区为养犬重点管理区,外环线以外的农村为养犬一般管理区。   外环线以内尚未实行城市化管理的农村养犬,可以按照一般管理区管理。经区、县人民政府决定,一般管理区的特定区域可以按照重点管理区进行管理。   第七条 重点管理区内,每户只准饲养一只小型观赏犬;禁止个人饲养烈性犬、大型犬。   小型观赏犬的品种与体高标准,由市公安机关会同市畜牧部门确定并公布。   第八条 个人养犬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本市常住户口、暂住证件或者其他合法身份证明;   (二)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三)有独户居住条件。   第九条 单位养犬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危险物品存放单位、重要仓储单位、动物表演单位以及部队、公安、科研、医疗卫生等单位,因工作特殊需要养犬;   (二)有远离居民区的饲养场地,有专人负责驯养管理,不影响周边居民正常生活;   (三)有安全、牢固的犬笼、犬舍等饲养、管理设施和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第十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养犬,应当经公安机关登记,领取养犬登记证。   单位和个人养犬到其所在地的公安派出所办理养犬登记;其中部队、公安、科研、医疗卫生、动物表演、重要仓储单位养犬,以及境外来津人员养犬的,到市公安机关办理养犬登记。   第十一条 申请办理养犬登记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持公安机关开具的凭据携犬到畜牧部门指定的动物防疫机构或者动物诊疗机构注射狂犬病疫苗,领取市畜牧部门制发的犬类免疫证(已取得犬类免疫证的除外),并凭证到公安机关领取养犬登记证。   第十二条 已办理养犬登记的单位和个人,每年度应当携犬到畜牧部门指定的动物防疫机构或者动物诊疗机构注射狂犬病疫苗,领取本年度犬类免疫证,并凭注射证明、本年度犬类免疫证办理养犬注册。   第十三条 所养犬死亡、丢失的,养犬人应当自所养犬死亡、丢失之日起十五日内办理注销登记手续。   所养犬买卖、赠与他人或者随单位、个人迁移的,应当自受让、受赠或者迁移之日起十五日内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禁止重点管理区所养犬到一般管理区登记。一般管理区所养犬迁移到重点管理区的,应当重新办理养犬登记。   第十四条 养犬应当缴纳养犬管理服务费。   重点管理区内养犬,第一年度每只缴纳一千元;以后每年度缴纳五百元。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重点管理区养犬管理服务费的收取标准进行调整,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一般管理区内的养犬管理服务费应当低于重点管理区,具体的收取标准由所在区、县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五条 部队、公安、科研、医疗卫生单位因工作特殊需要养犬的,免收养犬管理服务费。   盲人养导盲犬和肢体重残人养扶助犬的,凭《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免收养犬管理服务费。独居的生活困难的鳏寡老人养犬的,减半收取第一年度的管理服务费。   第十六条 养犬缴纳的费用集中上缴国库,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养犬管理工作以及服务需要支出的费用,由政府财政预算列支。   第十七条 开办犬类养殖场、犬类交易市场和为犬类服务的医疗机构,应当依法办理工商登记,并在领取营业执照后五日内向公安机关备案。   重点管理区内,禁止开办犬类养殖场、犬类交易市场,禁止举办犬类的展览展销活动。   禁止在犬类养殖场和犬类交易市场以外的公共场所从事犬类交易。   出售犬类必须出具畜牧部门核发的动物检疫证明和犬类免疫证。   第十八条 市人民政府可以在重大节假日或者举办重大活动期间划定范围,禁止携犬进入。   区、县人民政府可以在本行政区域内划定范围,禁止携犬进入。   第十九条 养犬人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携犬出户时携带养犬登记证,由成年人用束犬链牵领,并应当避让他人,特别是避让老年人、残疾人、孕妇和儿童;因检疫、诊疗等特殊情况携犬出户时,将犬装在犬笼内,不得牵领。   (二)携犬乘坐电梯的,应当避开乘坐电梯的高峰时间,并为犬戴嘴套或者将犬装入犬笼、犬袋。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禁止携犬进入电梯的时间。   (三)不得携犬乘坐除客运出租车以外的公共交通工具,携犬乘坐客运出租车时须征得驾驶人同意。   (四)不得携犬进入市场、商店、商业街区、饭店、公园、公共绿地、学校、医院、展览馆、影剧院、体育场馆、社区公共健身场所、游乐场、候车室和其他人员聚集的公共场所。   (五)在重点管理区携犬出户时,携犬人及时清除犬排泄的粪便。   (六)对烈性犬、大型犬实行拴养或者圈养。   (七)不得虐待、遗弃所养犬。   (八)不得妨碍、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得干扰、影响相邻居民的正常生活。   第二十条 公民的合法权益因受到养犬妨碍、侵害或者正常生活受到干扰、影响而发生纠纷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可以依照法律规定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影响或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公安机关举报。   第二十一条 市公安机关设立犬类留检所。犬类留检所收容的犬,自收容之日起三日内可以被认领、领养;无人认领、领养的,由公安机关处理。收容犬因病死亡,犬尸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理。   第二十二条 所养犬伤害他人的,养犬人应当立即将被伤害人送至医疗卫生机构诊治并先行垫付医疗费,将伤人犬及时送交公安机关设立的犬类留检所,由畜牧部门进行检疫,医疗和检疫所需费用由相关责任人承担。   第二十三条 外地人员携犬来津的,必须持犬所在地的县级以上畜牧部门签署的动物检疫和免疫证明,并经本市畜牧部门和公安机关复核。携犬进入重点管理区的,还须符合重点管理区的养犬条件。无动物检疫和免疫证明的,携犬人应当将犬暂存在犬类留检所,经畜牧部门对犬进行检疫和免疫注射后,领取动物检疫证明和犬类免疫证。逗留时间超过三个月的,按照本市正常养犬办理登记手续。   境外人员携犬在津入境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的规定办理;境外人员在其他地区入境后携犬来津的,依照前款规定办理。   第二十四条 畜牧部门在检疫或者检查中发现狂犬时,应当依法采取扑灭措施。犬尸应当深埋或者焚烧,所需费用由养犬人负担。   养犬人发现或者怀疑所养犬有狂犬病症状时,应当及时送交畜牧部门检查。   第二十五条 禁止将狂犬和被狂犬咬伤、咬死的畜禽剥皮、出售、食用。禁止乱弃死犬和被狂犬咬伤、咬死的畜禽。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未办理养犬登记或者提供虚假证明材料骗取公安机关养犬登记的,由公安机关没收其犬,注销养犬登记证,并可对单位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携犬出户未携带养犬登记证的,由公安部门暂扣其犬,责令改正;不改正的,没收其犬。   违反本条例规定,未办理养犬注册的,由公安部门暂扣其犬,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没收其犬,并可以对重点管理区内单位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个人处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对一般管理区内单位或者个人处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重点管理区内开办犬类养殖场、犬类交易市场,举办犬类展览展销活动的,由公安机关没收其犬和非法所得,并对单位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犬类养殖场、犬类交易市场以外的公共场所从事犬类交易的,由公安机关没收其犬和非法所得,并对出售人处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一)、(二)、(三)、(四)、(六)、(八)项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予以警告,并可处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公安机关没收其犬,并注销犬类登记证。   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五)项规定的,由市容环卫部门责令其清除,并可处五十元罚款。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未办理养犬变更、注销登记手续的,由公安机关责令补办手续,并可处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第四款、第二十五条规定的,由畜牧部门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处罚。   第三十三条 养犬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95年10月10日天津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天津市养犬管理条例》同时废止。 - 1930 -                                          - 1929 -
2006-03-03T00:00:00
2006-04-01T00:00:00
地方性法规
已修改
宽甸满族自治县风景区管理条例
宽甸满族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
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
2000_2020
### 宽甸满族自治县风景区管理条例 (2005年1月21日宽甸满族自治县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2006年1月13日辽宁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批准)    第一条 为了加强自治县风景区的保护、规划、建设和管理,根据国务院《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自治县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风景区是指:自治县境内由国家、省、市、自治县人民政府确定的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城区公园。 第三条 自治县行政区域内的一切单位、团体和个人以及进入风景区的单位、团体和个人,均须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 自治县人民政府城乡建设局是全县风景行政主管部门。 旅游、林业、公安、环保及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能做好风景区的保护、建设和管理工作。 第五条 风景区管理机构负责本风景区资源的保护、建设和管理工作;未设立管理机构的,由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履行相应职责。 第六条 风景区管理机构对风景区内的文物、古迹和具有民俗传统的重要人文景观加强保护和维护;对古树名木和珍稀动、植物登记造册,建立档案,进行特殊保护;对水体加强保护和管理,防止水体污染或水资源的过度利用。 第七条 风景区资源应有偿使用。 征占集体或个人承包的山峦、土地、林木、河流等,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合理的经济补偿。 第八条 自治县鼓励风景区开展对外宣传促销工作。风景区管理机构应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资金用于风景区宣传促销活动。自治县人民政府根据风景区宣传费用按比例予以配套。 第九条 风景区规划,由自治县风景行政主管部门会同风景区管理机构及有关部门组织编制。 风景区范围及其外围保护地带的划定要保持风景面貌的完整,不受行政区划和所有制限制。 风景区规划经主管部门审查后,报审定该风景区的人民政府审批,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风景区规划一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 第十条 风景区内的各项建设均应按照风景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进行。 建设单位应将建设项目的各项设计图纸和说明书,报自治县风景区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再按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在风景区规划批准前,不得兴建重大建设项目。个别特需兴建的,其规模与选址必须经过可行性分析和技术论证,经自治县风景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报上一级风景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一条 风景区内按规划进行的建设项目,其布局、体量、造型、色彩、功能、装饰等,都应和周围景观与环境相协调;在接待服务区内建设宾馆、饭店,应达到规定标准,禁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在风景区及其外围保护地带内,不得建设同风景和游览无关以及破坏景观、污染环境、妨碍游览的项目和设施。 风景区内的游览区和自然环境保留区,不得建设宾馆、饭店、疗养院(所)、管理机构、生活区以及其他工程设施;已建成的要有计划地逐步迁出。 第十二条 风景区应按规划要求,在风景区的主要入口处建立入口标志,并沿风景区划定的范围立桩标明区界。 第十三条 风景区游览门票、车票、船票的价格,应经自治县风景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自治县物价部门定价,使用统一制定的票证。 风景区门票经营权属于风景区管理机构,不得对外出让或变相转让。 第十四条 在风景区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随意凿石、刻字; (二)砍伐、移植古树名木、损毁非生物自然景物; (三)损毁文物古迹; (四)随意围堵河流、湖泊或其他改变; (五)开矿、垦荒、养蚕、放牧、挖土、葬坟,破坏植被、改变地貌和自然环境; (六)危险地段或水域对游人开放; (七)带火种进入风景区山林; (八)乱设摊点、阻碍交通和毁坏公共设施; (九)乱扔杂物,乱刻乱画,破坏卫生,污染景区环境。 第十五条 自治县鼓励国(境)内外团体或个人投资开发建设景区、景点及相关配 套设施,并依法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第十六条 自治县人民政府对模范执行本条例,在风景区资源保护、规划、建设和管理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单位、个人,给予奖励。 第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由自治县风景行政主管部门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罚: (一)违反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不能改正的,限期拆除。 (二)违反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的,责令限期退出所占土地,拆除违章建筑,恢复原状,并处以每平方米10元以上,20元以下的罚款;不能恢复原状的,处以每平方米100元以上,150元以下的罚款。 (三)违反第十一条第三款规定的,责令限期退出所占土地,拆除违章建筑,恢复原状,并处以每平方米20元以上,30元以下的罚款;不能恢复原状的,处以每平方米150元以上,200元以下的罚款。 (四)违反第十三条规定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的,按下列规定处罚: (一)违反第(一)(二)项规定的,由风景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破坏活动,限期恢复原状,赔偿经济损失,并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不能恢复原状的,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第(四)(五)项规定的,由风景区管理机构责令其停止破坏活动,恢复环境原貌,赔偿经济损失,并处以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在景区内开矿的,由风景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开采,限期恢复原状,并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不能恢复原状的,处以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 (三)违反第(六)项规定的,由风景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开放,给予警告,通报批评,并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四)违反第(七)(八)(九)项规定的,由风景区管理机构责令其停止破坏活动,并处以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第十九条 风景行政主管部门及风景区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本条例自2006年4月1日起施行。
2005-11-26T00:00:00
null
地方性法规
有效
青海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办法
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省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20_2030
青海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办法   (1994年6月4日青海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2005年11月26日青海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修订)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测绘管理,保障测绘事业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以下简称测绘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测绘及相关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测绘工作的领导,鼓励测绘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支持测绘成果的开发应用,加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充分利用地理信息及其技术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第四条 省测绘局是省人民政府行使测绘行政管理职能的部门(以下称省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测绘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州(市、地)、县人民政府负责测绘工作的行政部门(以下称州、县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测绘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与本部门有关的测绘工作。   第五条 外国的组织或者个人在本省从事测绘活动,必须经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到省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登记手续。 第二章 测绘系统和基础测绘   第六条 从事测绘活动,应当使用全国统一的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执行国家规定的测绘技术规范和标准。   第七条 建设、城市规划和科学研究确需建立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的,按照以下程序报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一)西宁市或者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建立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的,由省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审核意见,报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二)州(地)、县或者省级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地区、独立工矿区等建立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的,由有关单位向所在地的州(市、地)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州(市、地)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审核意见后,报省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八条 申请建立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的单位应当向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提交以下材料:   (一)建立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的论证报告;   (二)建立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的技术方案;   (三)建立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与国家统一坐标系统联系的方式。   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基础测绘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及财政预算。   省人民政府对省内贫困地区的基础测绘给予财政支持。   第十条 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基础测绘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一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本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基础测绘规划和实际情况,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基础测绘年度计划,并分别报上一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二条 基础测绘实行分级管理。   省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下列基础测绘事项:   (一)建立、更新和维护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国家四等以上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和空间定位网;   (二)测制和更新本行政区域内万分之一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影像图及其数字化产品;   (三)测制和更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镇规划区五千分之一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影像图及其数字化产品;   (四)省基础航空摄影和获取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源的遥感资料;   (五)建立和更新省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数据库;   (六)建设和维护负责管理的基础测绘设施及基础控制网点测量标志;   (七)编制省级综合地图集和专题地图集;   (八)国家确定的其他基础测绘项目。   州、县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下列基础测绘事项:   (一)建立、更新和维护本行政区域内国家四等以下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和空间定位网;   (二)测制和更新两千分之一、一千分之一或者五百分之一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影像图及其数字化产品:   (三)建立和更新本行政区域内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数据库;   (四)建设和维护本行政区域内的基础测绘设施及基础控制网点测量标志;   (五)省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其他基础测绘项目。   第十三条 基础测绘成果实行定期更新,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必须及时补充现势资料。   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主要城镇三至五年更新一次;东部农业区五至八年更新一次;其他地区八至十年更新一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重点地区按照需要及时更新。 第三章 界线测绘与其他测绘   第十四条 全省行政区域界线的测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乡、民族乡、镇行政区域界线的标准画法图,由省民政和省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拟订,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   第十五条 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本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地籍测绘规划,并由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地籍测绘规划,组织管理地籍测绘。   第十六条 承担地籍测绘的单位,测制的基础地形图的数学精度和地理要素表示,应当满足土地权属调查及确定土地权属界址、界线的需要。   第十七条 土地、房产等权属证书,所采用的数据和附图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测绘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的技术规范测制。   第十八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以测绘为目的进行航空摄影或者遥感的,应当将航空摄影或者遥感的项目计划、范围、比例尺等情况,报省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由有关军事部门批准。   航空摄影或者遥感的底片、数据,必须经有关军事部门审查,进行脱密处理后方可使用。   使用财政资金购置卫星遥感测绘资料和进行航空摄影的,由省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实施。   第十九条 从事敷设和更新城镇地下管线的建设单位,应当及时进行竣工测绘,并按照本办法的规定汇交测绘成果。 第四章 测绘资质资格与测绘市场   第二十条 从事测绘活动的单位必须依法取得相应等级的测绘资质证书。   测绘资质审查依法实行分级管理。   申请甲级测绘资质,可以直接向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也可以向省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由其转报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省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全省测绘单位乙、丙、丁级测绘资质的审查、资质证书的发放和监督管理工作;丙、丁级测绘资质申请,可以委托有条件的州(市、地)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承担受理工作。   测绘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变更的,应当向颁发资质证书的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变更登记。   第二十一条 从事测绘活动的专业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条件;技术工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接受岗位培训,并依法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   测绘人员进行测绘活动时应当持有测绘作业证。测绘作业证的颁发,按照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省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省内测绘单位中从事测绘作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进行执业资格培训、鉴定,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颁发执业资格证书。   第二十二条 省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测绘单位信用信息公开制度,并对本省行政区域内承接测绘业务的测绘单位的资质、业绩以及测绘成果质量等信息定期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三条 测绘项目依法应当实行招标投标的,测绘项目出资人或者承担国家投资的测绘项目的单位应当进行招标,并接受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测绘项目不实行招标投标的,测绘项目出资人可以自主确定实施测绘的单位。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四条 承担省内测绘项目的测绘单位,应当在合同签订之日起十五日内向项目所在地的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交验资质证书。   第二十五条 从事测绘活动的单位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无测绘资质从事测绘业务;   (二)超越资质等级许可范围从事测绘活动;   (三)伪造、变更、转借或者转让测绘资质证书;   (四)使用超过检定有效期限的测绘仪器设备;   (五)转包测绘项目。   第二十六条 测绘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测绘统计工作制度,作好测绘统计工作,按时上报统计资料,并对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第五章 测绘成果   第二十七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完成的测绘项目,测绘项目出资人或者承担财政投资的测绘项目的单位,应当在测绘成果检验合格后六十日内,汇交测绘成果副本或者目录。   属于省级基础测绘或者省财政投资的测绘项目,向省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汇交测绘成果副本,属于州(市、地)、县级基础测绘或者由州(市、地)、县级财政投资的测绘项目,向项目所在地州(市、地)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汇交测绘成果副本。承担非基础测绘项目的,向所在地的州(市、地)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汇交成果目录。   州(市、地)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对汇交的测绘成果和副本应当进行核对,并及时移交省测绘行政主管部门。   省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年度编制测绘成果目录,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八条 测绘成果的保管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保障测绘成果的完整和安全。测绘成果属于国家秘密的,其密级的确定、变更、解密及其使用、保管,依照保密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使用涉密测绘成果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第二十九条 基础测绘成果和国家投资完成的其他测绘成果,用于政府决策、防灾救灾、国防建设和社会公益性事业的,应当无偿提供。   前款规定之外的,依法实行有偿使用。测绘成果有偿使用的办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条 需要使用基础测绘成果的,应当向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使用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单位,经省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应当与数据保管单位签订使用协议。   第三十一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重要的自然和人文地理实体的位置、高程、长度、深度、面积、数量等重要地理信息数据由省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并与省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会商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第三十二条 测绘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测绘成果质量保证体系,对其完成的测绘成果质量负责,并接受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   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家投资完成的测绘成果,其成果完成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委托测绘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对不委托检验的测绘成果,由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检验,检验费用由该成果完成单位负担。   对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测绘成果,不得提供使用。 第六章 地图与地图产品   第三十三条 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图、地图产品和地图市场的统一监督管理。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地图市场进行监督管理。   第三十四条 地图编制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取得相应的资质,并在资质等级限额范围内编制;   (二)遵守国家有关地图内容表示的规定;   (三)使用依法公布的标准化地名和行政区域界线的标准画法图;   (四)保证地图内容的现势性和准确性。   第三十五条 普通地图和非公开出版的地图不得刊登广告。公开出版的专题地图刊登广告的,广告面积不得超过地图图幅面积的百分之二十五。   第三十六条 编制行政区域地图不得进行地理要素的有偿标注。   编制公开发行的交通、旅游等地图,应当标注国家机关、医院、学校、图书馆等公共地理信息,不得收取标注费用。   第三十七条 编制出版、公开展示、登载地图或者制作地图产品的单位必须将试制样图或者样品报省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在地图印刷或者地图产品制作后三十日内按照规定备案。不得编制出版、公开展示、登载或者制作、销售未经审核批准的地图及地图产品。   编制出版、公开展示、登载、插附地图或者制作地图产品的,应当载明省级以上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地图审图号。   第三十八条 本省编印、出版的中小学教学用地图和附有地图的教材、教学资料,由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审定。 第七章 测量标志保护   第三十九条 测量标志是国家基础设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测量标志的义务,不得损毁或者擅自移动测量标志,不得侵占永久性测量标志用地,不得在永久性测量标志安全控制范围内从事危害测量标志安全和使用效能的活动。   第四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测量标志的保护工作,增强公民保护测量标志的意识。   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公布举报电话、通信地址或者电子邮件地址。   第四十一条 省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测量标志的保护工作,并负责国家一、二等点和省级基础控制网点测量标志的普查维修和保护。   州、县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国家三、四等点及本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的基础控制网点测量标志的普查维修和保护工作。   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本行政区域内永久性测量标志档案,并对境内测量标志实行定期巡查和维护。   其他部门或者单位负责其设置的测量标志的保护工作。   第四十二条 永久性测量标志的建设单位应当与测量标志委托管护单位或者个人签订管护协议,并将协议书副本抄送测量标志所在地县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和乡级人民政府备案。   第四十三条 建设永久性测量标志,需要依法使用土地或者在建筑物上建设永久性测量标志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永久性测量标志用地办法由省人民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   第四十四条 测量标志实行有偿使用制度。有偿使用的收入用于测量标志的维修和保护。测量标志有偿使用费的收取和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五条 使用永久性测量标志的测绘人员,必须持有测绘作业证件,到当地的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登记手续,有关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通知测量标志的管护单位或者个人,测量标志管护人员应当查验测量标志使用后的完好状况。   第四十六条 工程建设应当避开永久性测量标志,确实无法避开、需要拆迁永久性测量标志或者使其失去使用效能的,工程建设单位应当依法向标志所在地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拆迁永久性测量标志申请书和建设工程项目批准文件。   标志所在地的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接到申请后,应当进行实地核查并签署意见,报省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涉及军用控制点的,应当征得有关军事部门同意。   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向标志所在地的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支付永久性测量标志迁建所需的费用。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处以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擅自进行以测绘为目的的航空摄影与遥感的;   (二)擅自提供涉密测绘成果的;   (三)擅自复制、转让或者转借测绘成果的。   有前款第(二)、(三)项情形或者因提供未经检验及检验不合格的测绘成果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处以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使用超过检定有效期限的测绘仪器设备的;   (二)承担省内测绘项目不按照规定向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交验测绘资质证书的;   (三)收取公共地理信息标注费的;   (四)使用测量标志前不办理使用登记手续的;   (五)不按照规定上报测绘统计资料或者上报资料不属实的。   第四十九条 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不按照规定依法履行审批手续的;   (二)未定期向社会公布测绘成果目录或者测绘单位的测绘成果质量等信息的;   (三)限制具备测绘资质的单位从事与其资质等级相适应的测绘活动的;   (四)其他应当给予行政处分的行为。   第五十条 违反本办法其他规定的,依照测绘法和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罚。 第九章 附则   第五十一条 本办法应用中的具体问题,由省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五十二条 本办法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 8 - - 7 - 
2005-12-02T00:00:00
null
地方性法规
有效
云南省征兵工作条例
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省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20_2030
云南省征兵工作条例 > (1999年7月29日云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2005年12月2日云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修订)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机构和职责 第三章 兵役登记 第四章 体格检查 第五章 政治审查 第六章 新兵的审定和批准入伍 第七章 新兵的交接运送 第八章 接受退兵 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十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国防建设,保证兵员质量,保障征兵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http://law.npc.gov.cn/FLFG/flfgByID.action?txtid=1&flfgID=278&showDetailType=QW)》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征兵工作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征兵工作,是指平时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将适龄公民征集到部队服现役所进行的宣传教育、兵役登记、体格检查、政治审查和对新兵的审定、交接、运送等工作。 战时的征兵工作,依照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命令执行。 第四条 征兵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执行法律、法规及国家有关征兵规定,接受社会监督。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征兵工作,负责本条例的贯彻实施。 征兵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第六条 每年12月31日前年满18至22岁的适龄男性公民,或者符合国务院、中央军委当年征兵命令规定服现役年龄的男性公民,应当作为被征集服现役的对象。 女性公民的征集,根据军队需要,按照上级下达的征兵命令执行。 第七条 每年的征兵任务由上一级人民政府和兵役机关根据各地应征公民的数量、素质和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确定。 第八条 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光荣义务。被征集服现役的公民及其家属应当受到人民政府的优待和社会的尊重。 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征兵办公室应当对在征兵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 机构和职责 第十条 征兵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兵役机关主要领导负责制。 省军区、军分区(警备区)和县(市、区)人民武装部兼同级人民政府的兵役机关。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成立征兵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征兵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在兵役机关设立征兵办公室,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征兵工作,其职责是: (一)贯彻落实征兵工作的法律、法规和命令; (二)负责征兵准备、征兵宣传工作; (三)制定应征公民政治审查、体格检查的措施并组织实施; (四)拟定兵役登记和兵员分配、被装发放、新兵运送、征兵经费分拨等计划并组织实施; (五)负责从地方直接招收士官的工作; (六)接收部队按规定退回的不合格新兵,并做好善后工作; (七)负责征兵工作的统计、总结和资料管理; (八)办理征兵工作的其他事宜。 省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按照储备区建设规划,对专业技术兵定向征集,定向储备。 第十二条 教育、公安、监察、民政、财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卫生等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应当配合征兵办公室做好征兵工作。 第十三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根据县级人民政府的安排和要求,办理本单位、本辖区的征兵工作。 第三章 兵役登记 第十四条 县级兵役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兵役登记工作。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县级兵役机关的安排,设立兵役登记站,具体承办本单位、本辖区的兵役登记工作。 第十五条 公安派出所应当根据县级兵役机关的要求,提供本辖区当年12月31日前年满18岁男性公民的名单以及其他有关情况。 第十六条 当年12月31日前年满18岁的男性公民,应当在9月30日前,按照兵役机关的通知到户籍所在地或者兵役机关指定的兵役登记站进行兵役登记;本人因特殊原因不能前往登记的,应当委托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代为登记。 第十七条 县级兵役机关对经过兵役登记的公民,发给省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统一印制的兵役证。 经兵役登记和初步审查合格的公民,称应征公民。 第十八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县级兵役机关的要求,从应征公民中确定当年预定征集的对象,并通知本人。 第四章 体格检查 第十九条 体格检查工作由县级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统一组织,在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院或者设立的体检站进行。 体格检查实行医务人员岗位责任制和卫生行政部门、主检医生负责制。 第二十条 医务人员进行征兵体格检查,应当执行国防部颁发的《应征公民体格检查标准》、《应征公民体格检查办法》和有关规定。 县级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征兵体格检查的医务人员进行培训。 第二十一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根据县级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下达的送检人数和要求,组织预定征集的应征公民参加体格检查。 应征公民应当按照县级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的要求参加体格检查,并如实反映既往病史及家族病史。 第二十二条 县级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应当对准备批准服现役的应征公民进行体格抽查,抽查人数不得少于征兵人数的三分之一;经抽查,不合格率超过2%的,应当全部进行复查;特勤人员和高原条件兵等对身体条件有特殊要求的人员,应当全部进行复查。 第五章 政治审查 第二十三条 应征公民的政治审查工作,由县级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统一组织,县级公安机关具体实施,有关单位及个人予以协助。 教育机构应当如实提供应征公民在校期间的表现及学历情况。 第二十四条 参加政治审查的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征兵政治审查的规定。 第二十五条 应征公民的政治审查工作,实行村民(居民)委员会、职工所在单位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公安派出所、县级公安机关逐级政审,根据需要相关地区、单位可以联合交叉审查。 第二十六条 县级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对准备批准服现役的应征公民应当进行复审。 第六章 新兵的审定和批准入伍 第二十七条 县级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应当严格执行审批定兵程序,组织教育、公安、监察、民政、卫生、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基层武装部和接兵部队等单位负责人及主检医生集体审批,对符合征集条件的应征公民进行集体审定,择优批准入伍。 第二十八条 革命烈士和革命伤残军人的子女、兄弟姐妹,本人自愿应征并且符合条件的,应当优先批准服现役。 第二十九条 县级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对批准入伍的应征公民名单,应当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对批准入伍应征公民的举报,各级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应当组织人员进行调查,并做出处理结论。 第三十条 经公示无异议的应征公民,由县级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办理入伍手续,发给《入伍通知书》,其家属享受军属待遇;由民政部门审核发放《优待安置证》,落实义务兵家属的优抚;公安部门凭征兵办公室的通知,负责注销户口。 第三十一条 依法可以缓征的正在全日制高等学校就学的学生,本人自愿应征并且符合条件的,按城镇户口批准服现役,原就学的学校应当保留其学籍,退伍后准其复学;不愿复学的,回入学前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配偶户籍所在地安置。 第三十二条 被征集服现役的应征公民,是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职工的,原单位应当结清其入伍前应得的工资、补贴、奖金和其他合法收入;签订劳动合同并且本人要求顺延劳动合同期限的,原单位应当按其服役年限顺延。 第七章 新兵的交接运送 第三十三条 新兵交接工作,由县级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与接兵部队共同组织实施。 新兵的交接手续,应当在新兵起运前1天办理完毕。新兵交接应当在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或者该县交通便利的地点进行。 第三十四条 省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应当根据新兵的人数和乘车(船、飞机)的起止地点,会同铁路军代处、交通运输部门、接兵部队按规定申报新兵运送计划。 第三十五条 运送计划确定后,州(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和接兵部队,应当按照运送计划组织新兵起运。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变更运送计划,确需变更的,应当提前报省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批准。 第三十六条 交通运输部门应当根据新兵运送计划调配运输工具,保证新兵安全到达部队。 第八章 接受退兵 第三十七条 在部队检疫和复查期间按规定退回的新兵,经省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复查合格的,由部队带回;复查不合格的,由省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接收,并通知原征集的县级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派人接回。 第三十八条 对退回的新兵,有关部门应当配合原征集的县级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做好善后工作。原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应当予以落户;原是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职工的,原单位应当准予复工、复职;原是全日制高等学校就学的学生,原学校应当准予复学。 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九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违反本条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给予通报批评,责令改正,并可以处3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一)拒绝完成征兵任务的; (二)不按规定组织适龄公民进行兵役登记的; (三)阻挠适龄公民参加兵役登记、体格检查或者应征入伍的; (四)隐瞒适龄公民人数的; (五)弄虚作假或者采用其他手段庇护应征公民逃避服兵役或者使不合格兵员进入部队的; (六)不按规定接收部队退回的新兵的。 第四十条 有服兵役义务的公民拒绝、逃避兵役登记和体格检查的,由县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可以处当年优待金标准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 应征公民拒绝、逃避征集的,由县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强制其履行兵役义务;拒不改正的,处以当年优待金标准2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并在两年内不得被录取为国家公务员、国有企业职工,不得出国或者升学。 第四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未完成征兵工作任务的,由其上一级人民政府给予通报批评,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二条 县级人民政府依照[兵役法](http://law.npc.gov.cn/FLFG/flfgByID.action?txtid=1&flfgID=278&showDetailType=QW)和有关法律、法规实施的处罚,由县级人民政府兵役机关具体办理。 第四十三条 国家工作人员在征兵工作中,收受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章 附则 第四十四条 本条例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2005-08-01T00:00:00
null
地方性法规
已废止
福建省地方政府规章备案审查规定
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省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20_2030
# 福建省地方政府规章备案审查规定 ## (2005年7月29日福建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做好地方政府规章备案审查工作,维护法制统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和《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立法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地方政府规章(以下简称规章),指省人民政府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地方性法规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的规章。 第三条 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下简称省人大常委会)对报送备案的规章,主要审查是否存在下列情形: (一)超越立法权限; (二)与法律、行政法规或者本省地方性法规相抵触; (三)不同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 (四)规章的规定不适当,应当予以改变或者撤销的; (五)违背法定程序。 第四条 规章制定机关应当于规章公布之日起三十日内将规章报送省人大常委会备案。报送备案的规章,应当提交备案报告、规章文本和说明一式十份,同时附送规章的电子文本。 第五条 省人大常委会收到报送备案的规章后,由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登记,并交由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研究办理。 法制工作委员会收到有关规章后,应当根据规章的内容分送省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征求意见;各有关工作机构应当在十五日内提出书面意见。 法制工作委员会收到省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的意见后,应当在十五日内进行汇总、研究、论证。 第六条 法制工作委员会认为规章存在本规定第三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报送省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进行审查。 第七条 法制委员会进行审查时,可以要求规章制定机关及相关部门到会说明情况,听取意见。 第八条 法制委员会经审查认为规章存在本规定第三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向制定机关提出书面审查意见。制定机关必须在六十日内提出是否修改的意见,并向法制委员会反馈。 第九条 法制委员会审查认为省人民政府的规章存在本规定第三条规定情形而制定机关不予修改的,应当向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提出书面审查意见和予以撤销省人民政府的规章的议案,由主任会议决定是否提请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决定。 法制委员会审查认为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的规章存在本规定第三条规定情形而制定机关不予修改的,应当向主任会议提出书面审查意见和要求省人民政府予以改变或者撤销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的规章的议案,或者要求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予以撤销同级人民政府的规章的议案,由主任会议决定是否提请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决定。 第十条 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撤销省人民政府的规章的议案时,省人民政府应当派人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 省人大常委会审议要求省人民政府改变或者撤销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的规章的议案,或者要求较大的市的人大常委会撤销同级人民政府的规章的议案时,可以邀请省人民政府或者较大的市的人大常委会派人列席会议;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应当派人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 第十一条 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和设区的市的人大常委会认为规章同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可以向省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审查要求,由法制委员会会同省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进行审查、提出意见。 前款规定以外的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公民认为规章同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可以向省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审查建议,由法制工作委员会会同省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进行研究,提出意见;必要时,报送法制委员会审查,提出意见。 规章备案审查工作结束后,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应当于五日内将审查结果书面告知提出审查要求或者审查建议的单位和个人。 第十二条 规章制定机关应当于每年一月底前将上一年度制定的规章目录报省人大常委会备查。 第十三条 法制工作委员会应当于每年第一季度将上一年度备案规章的审查情况向省人大常委会书面报告。 第十四条 法制工作委员会在备案规章办理完毕后应当及时将审查情况报告及有关材料交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存档。 第十五条 规章制定机关未按规定期限报送规章备案,或者报送的文件材料不齐全的,由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通知其限期报送或者补充报送;逾期仍不报送的,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改正。 第十六条 本规定自2005年10月1日起施行。
2005-08-30T00:00:00
null
地方性法规
已废止
洛阳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洛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市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20_2030
### 洛阳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 (2005年5月20日洛阳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 2005年7月30日河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批准)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第三章 防治燃用高污染燃料产生的大气污染 第四章 防治机动车排放污染 第五章 防治废气、尘和恶臭污染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防治大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大气污染的防治。\   第三条 市、县(市)人民政府对本辖区大气环境质量负责。市、县(市)人民政府应当编制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规划,科学规划城镇和产业布局,确保大气污染综合防治资金的投入,依法采取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使本辖区的大气环境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   第四条 市、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第五条 市、县(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落实绿化责任制,加强植树造林、城市绿化、硬化覆盖工作,改善生态环境。 第二章 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 市、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制订突发大气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建立突发大气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机制,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大气污染事故。\   第七条 市、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浓度控制的要求,确定本辖区内的排放大气污染物的重点单位。\   排放大气污染物的重点单位应当制订突发大气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并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八条 大气污染物排放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规定实行浓度控制和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相结合的管理制度。\   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省核定的本市不同时期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大气环境容量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本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协调的原则,拟订本市不同时期主要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计划和相应的浓度限值要求,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必须配套建设污染防治设施,其污染物排放浓度不得超过国家、省规定的排放标准,并应当符合市人民政府确定的总量控制计划和相应的浓度限值要求。\   排污总量可以根据在线连续检测的数据、物料衡算或者监督抽样的办法核定。\   第九条 排放主要大气污染物实行许可证制度。\   市、县(市)人民政府依照国务院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核定企业事业单位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发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许可证。\   未经核定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并取得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许可证,任何单位不得排放主要大气污染物。\   第十条 排污单位现有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或者排放浓度超过核定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由市、县(市)人民政府依法责令限期治理,排污单位应当按期完成限期治理任务。\   第十一条 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对排污口进行规范化整治。\   第十二条 新建、改建、扩建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向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该项目审批部门不得批准其建设。\   第十三条 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拆除、闲置、关闭或者不正常使用其污染防治设施。\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不正常使用大气污染防治设施:\   (一)部分或者全部污染物未经大气污染防治设施处理而直接排放的;\   (二)锅炉、窑炉等排出的烟气黑度超过林格曼黑度1级或者有可见明显黑(黄)烟的;\   (三)违反操作规程使用防治设施,或者不按照规程进行检查和维修,致使防治设施不能正常运行的。\   第十四条 市、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和完善本区域的大气环境监控网络。\   排放大气污染物的重点单位,应当安装污染物在线监控仪器、设备,纳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监控网络,并按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上报或者传输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   第十五条 市、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公布大气污染物浓度超标排放或者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规定限额的污染严重单位名单。   市、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发布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公报、环境质量日报。 第三章 防治燃用高污染燃料产生的大气污染   第十六条 市、县(市)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采用节能技术以及开发利用电能、太阳能和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清洁能源(以下简称清洁能源),逐步改善能源结构。\   第十七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本辖区内划定禁止和控制使用国家规定的高污染燃料的区域。\   在划定的禁止使用高污染燃料的区域内,禁止销售、使用高污染燃料。已经使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在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期限内改用清洁能源。\   在划定的控制使用高污染燃料的区域内,严格控制生产、加工、销售、使用高污染燃料。 第四章 防治机动车排放污染   第十八条 机动车向大气排放污染物不得超过国家和省规定 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十九条 机动车维修单位,应当按照防治大气污染的要求和国家有关技术规范进行维修,使维修后的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稳定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   第二十条 在用机动车排气污染实行年度检测制度。年度检测与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合并进行。\   在用机动车排气污染年度检测由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已取得公安机关资质认定的检测单位承担。\   在用机动车排气污染年度检测合格的,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发给检测证明;检测不合格或者未经年度检测的,不得上路行驶。\   第二十一条 市、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在用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状况的监督抽测。\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配合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机动车集中停放地对在用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状况进行监督抽测。\   现场抽测应当快捷、便民、文明,不得收费,不得扣押车辆。\   第二十二条 在用机动车的所有者或者驾驶人员应当配合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现场检查和监督抽测,不得拒绝、阻挠。 第五章 防治废气、尘和恶臭污染   第二十三条 向大气排放恶臭、有毒、有害气体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采取防治措施,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在城镇、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及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区等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内,禁止加工、制造或者使用产生恶臭、有毒、有害气体的物质。\   第二十四条 生产、贮存、运输和使用有毒有害气体的,必须采取防范措施,防止突发性污染事故发生。\   第二十五条 在城镇、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存放煤炭、煤矸石、煤渣、煤灰、沙石、灰土等物料,应当采取围挡、遮盖、喷淋等防治扬尘污染的措施。\   装卸、运输可能产生扬尘的货物,应当采取防尘措施或者使用专用密封的运输方式,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装卸、运输作业。\   第二十六条 建设施工单位应当围挡施工现场周边,铺装施工的主要临时道路,密闭储存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建筑材料,采取遮盖或者密封等措施防止泥土带出现场;对施工过程中堆放的渣土,必须采取防尘措施,及时清运、清理、平整场地。\   城镇房屋拆迁时应当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防止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第二十七条 在道路、广场和其他公共场所进行清扫保洁作业,应当采取防治扬尘污染的措施;推广使用机械清扫路面,对主要街道应当定期洒水降尘。\   第二十八条 在城镇、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及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区等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内,禁止焚烧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禁止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   第二十九条 在市、县(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区域内禁止设置露天烧烤等污染大气环境的饮食摊点。\   第三十条 饮食服务业的经营者必须采取措施,防止油烟及其他气体对附近居民的居住环境造成污染。\   在居民住宅楼内(不包括规划建设的商住综合楼),不得新建产生油烟污染的饮食服务业。\   第三十一条 在市、县(市)建成区内,不得新建医疗废物焚烧炉。已建的医疗废物焚烧炉必须在市、县(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期限内予以拆除。产生医疗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市人民政府的规定交由医疗废物处置单位统一集中处置。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法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根据不同情节,按照以下规定处理:\   (一)违反第八条第三款规定,不符合市人民政府确定的总量控制计划和相应的浓度限值要求,致使向大气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和省规定排放标准的,应当限期治理,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第十一条规定,未按照有关规定对排污口进行规范化整治的,责令限期改正,处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   (三)违反第十三条规定,擅自拆除、闲置、关闭或者不正常使用其污染防治设施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或者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四)违反第十四条规定,未按照规定安装污染物在线监控仪器、设备或者拒绝纳入统一监控网络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五)违反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超过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期限继续燃用高污染燃料的,责令拆除或者没收燃用高污染燃料的设施;\   (六)违反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在城镇、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及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区等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内加工、制造产生恶臭、有毒、有害气体物质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七)违反第二十四条规定,未采取防范措施,生产、贮存、运输有毒有害气体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可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八)违反第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在城镇、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及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内,焚烧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物质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五百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违反本条第二款规定,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可以处每堆(次)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   (九)违反第二十九条规定,在市、县(市)人民政府规定的禁设区域内设置露天烧烤等污染大气环境饮食摊点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烧烤用具,处五十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十)违反第三十条第一款规定,饮食服务业经营者未采取有效措施,致使排放的油烟对附近居民的居住环境造成污染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可处五百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十一)违反第三十一条规定,产生医疗废物的单位和个人未按照规定处理医疗废物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十二)机动车辆污染物排放抽测中污染物排放不合格的,给予警告,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处二百元罚款;\   (十三)机动车集中停放地管理单位、机动车的所有者或者驾驶人员拒绝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机动车辆污染物排放抽测的,对个人处二百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三条 市、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应当做出行政许可决定而未按规定做出的;\   (二)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做出行政许可决定的;\   (三)在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工作中措施不力的;\   (四)利用职权在监督管理过程中非法干预企业事业单位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   (五)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造成重大污染事件的;\   (六)对违法行为和举报、投诉不予查处或者查处不力的;\   (七)利用职权索取或者接受行政管理相对人的财物或者谋取其他私利的;\   (八)在大气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工作中的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本条例自2005年10月1日起施行。
2005-06-24T00:00:00
2005-06-24T00:00:00
地方性法规
已废止
黑龙江省标准化条例
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省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00_2020
黑龙江省标准化条例 (1998年8月15日黑龙江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 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根据2005年6月24日黑 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 《关于修改〈黑龙江省标准化条例〉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标准化工作,促进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发展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保护国家、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以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省辖区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个体经济组织及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标准化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加强对标准化工作的领导,采取措施鼓励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标准化管理工作。\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或者行业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管理本部门、本行业的标准化工作。\ 第五条 标准化工作的任务是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和对标准实施进行监督。 第二章 标准的制定 6. 制定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二)符合所涉及的强制性标准要求;\ (三)有利于保障人身、财产安全,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四)有利于合理利用国家资源和保护环境;\ (五)有利于推广科学技术成果,发展规模经济和集约化生产,提高经济效益;\ (六)有利于产品通用互换,促进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对外贸易。\ 第七条 对下列尚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又需要在本省范围内统一技术要求的(含标准样品的制作),应当制定地方标准:\ (一)工业产品的品种、规格、质量、等级或者安全、卫生要求;\ (二)药品、兽药、农药、食品、消毒产品、饲料、农用生产资料等与人身、财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产品质量、安全、卫生要求;\ (三)农业(含林业、牧业、渔业,下同)产品(含种子、种苗、种畜、种禽,下同)的品种、规格、质量、等级、加工、检验、包装、储存、运输等的通用技术条件、农艺技术和管理技术的要求;\ (四)环境保护的安全、技术要求;\ (五)信息、节约能源、工程建设、交通运输、防伪技术及其产品的安全、技术要求;\ (六)定量包装技术、公正计量技术要求;\ (七)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管理技术、维修技术、服务质量要求;\ (八)其他需要在地方统一的技术要求。\ 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公布后,该项地方标准即行废止。\ 第八条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地方标准中涉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以及本省需要控制的重要产品的质量标准为强制性标准,其他标准为推荐性标准。\ 第九条 地方标准的项目,由省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或者行业主管部门以及省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确定。\ 地方标准由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编制计划,组织制定,统一审批、编号、发布,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备案。国家对地方标准的制定、审批、编号、发布等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条 企业生产的产品尚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作为本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 对已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要求的企业标准。\ 第十一条 企业标准由企业自行制定或者联合制定,并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批准、发布。\ 制定企业标准应当充分听取使用单位、科学技术研究机构的意见,可以委托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定。\ 第十二条 企业标准发布后30日内,企业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办理备案手续:\ (一)由国家、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注册的企业,报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二)由市(行署)、县(市、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注册的企业,报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三条 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接到企业标准备案材料后,应当组织审查,发现企业产品标准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强制性标准,或者质量指标、验收方法不合理的,应当在20日内会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或者行业主管部门责令企业限期改正或者停止实施。\ 第十四条 企业标准应当定期复审,复审周期不得超过3年。经复审确定企业标准继续有效、修订或者废止的,应当及时向受理备案部门报告复审结果。到期不复审,该项企业标准即行废止。修订的企业标准,应当重新备案。\ 第十五条 企业标准可以有偿转让。转让后的企业标准由受让的企业按照规定重新备案。\ 第十六条 制定地方标准、企业标准时,在编写格式、结构和表述规则上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化工作导则》的要求。 第三章 标准的实施 第十七条 强制性标准应当严格执行。不符合强制性标准要求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进口。\ 已经明示采用的推荐性标准和已经备案的企业标准,企业应当严格执行。\ 第十八条 出口产品的技术要求按照合同的约定执行。出口产品在国内销售时,属于强制性标准管理范围的,应当符合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第十九条 企业应当在产品或者其说明书、包装物上附有储运图形标志、产品标志和标签,其标志和标签应当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储运图形标志、产品标志和标签不得与包装物分开,但难以附加标志和标签的裸装产品除外。\ 第二十条 企业研制新产品、改进产品、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应当符合标准化要求。\ 企业对需要进口的设备属于强制性标准范围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报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标准化管理的备案。\ 第二十一条 拟列入省重点产品目录、省重点新产品开发计划和省科技成果推广计划的产品,有高于我国标准的国际标准或者国外先进标准的,应当采用其标准;未采用的,有关部门不得将其产品列入目录或者计划。\ 第二十二条 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对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产品发放采标合格证书、采标标志证书。\ 第二十三条 推行质量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产品质量认证制度。\ 企业可以依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向国家依法设立的认证机构申请企业质量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产品质量认证。\ 第二十四条 产品质量认证分为安全认证和合格认证。\ 实行安全认证的产品,企业应当申请安全认证。未取得安全认证证书的,不得生产、销售。\ 实行质量认证的产品不符合认证时采用标准的,不得使用认证标志出厂销售。\ 第二十五条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验收合格证书、采标标志证书、认证证书以及采标标志、认证标志,不得伪造、冒用、出租和转让。\ 第二十六条 禁止无标准生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无标准生产:\ (一)企业产品标准未按照规定程序备案和复审的;\ (二)无产品标准文本的;\ (三)执行已废止的标准的;\ (四)执行标准不完整的;\ (五)产品明示的标准与产品实际执行的标准不一致的;\ (六)未按照标准组织生产检验的;\ (七)冒用其他企业标准的;\ (八)在农业产品购销活动中,未按照规定制作与文字标准配合使用的实物标样的。\ 第二十七条 在购销活动中,以单方质量检验结论为结算依据的,应当符合有关标准或者标样的规定,不得提等提级、压等压级。 第四章 标准化的监督管理 第二十八条 县级以上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内企业生产的产品所执行的标准实行登记备案制度。\ 企业应当按照本条例第十二条规定的管辖范围将其执行的产品标准报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备案。\ 第二十九条 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信息分类、信息编码、组织机构代码、商品条码、识别卡、公共信息图形符号、信息网络等信息标准化工作进行统一监督和管理。\ 第三十条 标准化行政执法人员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时,行使下列职权:\ (一)对有关制定、实施标准的活动进行检查;\ (二)对有关制定、实施标准的文件资料等进行查阅;\ (三)对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和有关标准化的违法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标准化行政执法人员应当保守被检查者的商业秘密。\ 第三十一条 县级以上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的检验机构或者经其授权的其他部门的检验机构,对产品是否符合标准进行检验;对农业产品质量、农用生产资料和农业生态环境进行标准化监测。\ 处理有关产品是否符合标准的争议,以前款规定的检验机构的检验数据为准。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 生产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的,应当责令其停止生产,没收产品,监督销毁或者作必要的技术处理,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该批产品货值金额20%以上50%以下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对法定代表人和直接责任者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销售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商品的,应当责令其停止销售,限期追回已售出的商品,监督销毁或者作必要的技术处理,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该批商品货值金额10%以上20%以下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对法定代表人和直接责任者处以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 进口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的,应当封存、没收该产品,监督销毁或者作必要的技术处理,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进口产品货值金额20%以上50%以下罚款;对有关责任者给予行政处分,对法定代表人和直接责任者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本条规定的责令停止生产、给予行政处分,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决定;其他行政处罚由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据职权决定。\ 第三十三条 无标准生产的,责令其停止生产经营,没收违法生产经营的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以该批产品货值金额10%以上30%以下罚款;对法定代表人和直接责任者处以1000元以上4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四条 获得认证证书的产品不符合认证标准而使用认证标志出厂销售的,责令停止销售,并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2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认证部门撤销其认证证书。\ 产品未经认证或者认证不合格而擅自使用认证标志出厂销售的,责令其停止销售,并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对法定代表人和直接负责人处以1000元以上4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五条 伪造、冒用、出租和转让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验收合格证书、采标标志证书和认证证书以及采标标志、认证标志的,没收违法所得和证书、标志,并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对法定代表人和直接责任者处以1000元以上4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六条 以单方质量检验结论为结算依据时,不符合有关标准或者标样的规定提等提级、压等压级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 第三十七条 企业对需要进口应当备案的设备未报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可以通报批评,或者给予法定代表人和直接责任者行政处分。\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的行为,法律、行政法规已规定由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处罚的,从其规定;法律、行政法规未作规定的,由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本条例处罚。\ 第三十九条 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或者行业主管部门及其检验机构的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其主管部门视其情节给予行政处分:\ (一)不履行法定职责造成后果的;\ (二)无法定依据或者超过法定种类、幅度实施行政处罚的;\ (三)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行政处罚的;\ (四)违反国家规定私自处理罚没款、罚没物品的;\ (五)利用职务的便利,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情节轻微的;\ (六)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给予行政处分的其他情形。\ 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依法予以赔偿。\ 第四十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二条 本条例自1998年10月1日起施行。             
2004-11-08T00:00:00
2004-12-01T00:00:00
地方性法规
有效
淮南市渡运安全管理条例
淮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市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00_2020
淮南市渡运安全管理条例 > (1994年5月10日淮南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 1994年5月27日安徽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批准 > 2004年6月16日淮南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修订 > 2004年10月19日安徽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渡口管理,维护渡运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渡运活动及其安全管理。 第三条 渡运安全管理应当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便群众、依法管理的原则,保障渡运交通安全、有序、畅通。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渡运安全管理工作。地方海事管理机构负责渡运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 渡口管理  第五条 设置或撤销渡口,应当经渡口所在地的县、区人民政府审批;县、区人民政府在审批前,应当征求地方海事管理机构的意见。 第六条 渡口设置应本着有利安全的原则,选择水流平缓、水深足够、坡岸稳定、视野开阔、不影响港口码头作业并远离化学危险品生产、堆放和工业、公用事业取水的场所。  渡口应有码头、道路及必要的渡运安全设施,配备必要的专门管理人员,并在码头明显处设立渡口公示牌。 第七条 渡口工作人员必须经培训、考试合格,取得渡口所在地县、区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颁发的合格证书。  第八条 修建渡口码头应当根据河道、航道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并报地方海事管理机构备案。  第九条 淮河干流的渡口码头100米范围内,其他河流、湖泊的码头50米范围内,禁止游泳、戏水、停泊船筏、捕鱼、设障等有碍渡运安全的行为。 第十条 遇有洪水或者大风、大雾、大雪等恶劣天气,影响渡运安全的,渡口应当停止渡运。  第三章 渡船、船员和渡工管理  第十一条 渡船必须具备下列条件,方可从事渡运:  (一)经地方海事管理机构依法登记并持有船舶登记证书;  (二)经地方海事管理机构认可的船舶检验机构依法检验并持有合格的船舶检验证书;  (三)配备符合渡运安全规定的船员、渡工。  禁止将水泥质船舶作为渡船使用。 第十二条 渡船改装及发生事故维修后,影响船舶适航性能的,应向地方海事管理机构认可的船舶检验机构申请临时检验。 第十三条 渡船必须按照核定的路线航行。渡运时应当遵守航行规则,注意避让过往船舶,不得抢航、强行横越。  第十四条 渡船应当设置灯光信号,两舷应设有安全栏杆,并配备必要的救生、消防、助航及防污设备。  第十五条 渡船应当设有符合国家规定的识别标志,并在渡船明显位置标明载客载货定额、安全注意事项。  渡船跳板上严禁装载,栏杆上严禁坐人。 第十六条 船员应当选用18周岁以上,男60周岁以下、女55周岁以下,身体健康的人员担任。 第十七条 船员必须参加水上交通安全专业培训,并经地方海事管理机构考试合格,取得相应的适任证书或者其他适任证件。  严禁未取得适任证书或者其他适任证件的船员从事渡运工作。 第十八条 渡运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渡运安全规定,维护渡运秩序,做到合理配载,做好渡船保养工作。严禁酒后驾船、超载渡运、冒险开船。  渡运人员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第四章 安全管理 第十九条 载运机动车辆的渡船,应设置防冲滑装置;载运的机动车辆必须制动有效,驾驶员不得离开驾驶岗位,其他人员应当下车乘船。  未经地方海事管理机构认可的船舶检验机构核准载运机动车辆的渡船,不得载运汽车、拖拉机、农用三轮车等机动车辆。 第二十条 化学危险品应当专航次渡运,并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  严禁将化学危险品与乘客混载渡运。 第二十一条 地方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渡运安全监督检查制度,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应当责令限期整改,并及时通报渡口所在地县、区和乡(镇)人民政府。 第二十二条 地方海事管理机构在实施监督检查时,可依法采取责令临时停航、驶向指定地点、强制卸载、拆除动力装置、暂扣渡船等保障通航安全的措施。 第二十三条 地方海事管理机构依法对渡口、渡船进行安全检查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不得拒绝或者阻挠。 第二十四条 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本行政区域的渡运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渡运安全责任制,做好恶劣天气和渡运高峰期渡运安全的管理工作,督促乡(镇)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落实地方海事管理机构提出的安全隐患整改意见。 第二十五条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乡(镇)的渡运安全管理工作,应当建立健全渡运安全责任制,明确渡运安全管理人员,督促渡船所有人、经营人和船员、渡工按照地方海事管理机构提出的整改意见消除安全隐患。 第二十六条 渡船所有人和经营人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遵守渡运安全规定,完善安全设施,对工作人员加强安全教育,按照地方海事管理机构提出的安全隐患整改意见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制定和组织实施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七条 渡船未持有合格的检验证书、登记证书,擅自航行的,由地方海事管理机构责令停止渡运;拒不停止的,暂扣渡船;情节严重的,予以没收。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未取得适任证书或者其他适任证件的船员从事渡运船舶航行的,由地方海事管理机构责令其立即离岗,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以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并对聘用单位处以10000元以上100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地方海事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止渡运,并依法暂扣或吊销有关证书、证件:  (一)船员和渡工酒后驾驶的;  (二)渡船超员、超载,冒险航行的;  (三)化学危险品与乘客混载渡运的;  (四)未经地方海事管理机构认可的船舶检验机构核准,渡船擅自载运汽车、拖拉机和农用三轮车等机动车辆的。 第三十条 未经批准私自设置、撤销渡口的,由渡口所在地县、区人民政府指定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予以强制拆除或者恢复,因强制拆除或者恢复发生的费用分别由设置人、撤销人承担。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使用水泥质船舶从事渡运的,由地方海事管理机构责令其停航,暂扣其船舶或强制解除船舶动力装置,并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 第三十二条 拒绝、妨碍渡运安全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 渡运安全管理人员未依法履行职责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本条例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2004-10-18T00:00:00
null
地方性法规
已修改
宁波市河道管理条例
宁波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市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20_2030
宁波市河道管理条例 > (2004年5月29日宁波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2004年9月17日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批准 2004年10月18日宁波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7号公布 自2004年11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河道管理,保障防洪安全,改善和保护城乡水环境,发挥河道综合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河道(包括江、河、湖泊、人工水道、溪流)及其配套工程的规划、整治、利用、保护和其他相关管理活动。   甬江、奉化江、余姚江河道的管理,《宁波市甬江奉化江余姚江河道管理条例》已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河道内的航道,同时适用国家和省、市有关航道管理的规定。   第三条 本市河道管理,实行水系统一管理和区域分级管理相结合,遵循防洪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整治、合理利用、积极保护的原则。   第四条 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是本市河道的主管机关,负责全市河道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并对市直接管理的河道实施管理。   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河道的主管机关,按照其职责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河道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镇(乡)人民政府按照其职责权限,负责镇(乡)管河道的管理。   在河道规划统一编制、防汛统一调度和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前提下,经依法批准,城市管理(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对本市城市河道行使部分管理职权,具体管理范围由市或县(市)、区人民政府规定。   交通、环保、海洋与渔业、国土资源、规划、发展计划、农业、海事等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河道管理工作。   第五条 市直接管理河道的确定,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提出方案,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县(市)、区管理河道和镇(乡)管理河道的确定,由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提出方案,报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并报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根据河道管理的需要,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下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实施日常监督管理。委托部门应当负责落实管理工作所需经费。   第六条 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河道整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河道整治的投入,有计划地进行河道整治,发挥河道的综合功能。   河道整治费用按照政府投入同受益者合理负担相结合的原则筹集。   第七条 河道防汛和清障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   第八条 对于河道的整治和保护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或者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规划和整治   第九条 河道专业规划应当服从流域综合规划,符合国家、省、市规定的防洪、排涝标准以及其他有关技术规定,确保行洪排涝和维护区域生态平衡所需要的河网水面率。   涉及河道的其他各类专业规划,应当与河道专业规划相协调。   第十条 市直接管理河道的专业规划,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发展计划、规划、国土资源等部门编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报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其他河道的专业规划,由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发展计划、规划、国土资源等部门编制,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报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河道专业规划的修改或者调整,应当经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十一条 河道管理范围线应当在河道专业规划中确定。   市直接管理河道的管理范围线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公告,并设置界桩;其他河道的管理范围线由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公告,并设置界桩。   第十二条 河道管理范围按照下列规定确定:   (一)有堤防的河道,管理范围为两岸堤防之间(含堤防)和堤防背水坡脚外五至十米的地带;   (二)无堤防的河道,已编制河道专业规划的,其河道管理范围为河道专业规划确定的控制范围;尚未编制河道专业规划的,其河道管理范围为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洪水位到达的水域、滩地和行洪区。   涵闸的管理和保护范围按照省、市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 市和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按照河道专业规划确定的分期整治目标,制定河道整治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河道整治年度计划应当明确整治责任单位和整治工程项目。对于淤积严重影响行洪排涝的河道,应当采取应急措施,优先安排整治工程。   河道整治工程包括护岸、堤防、疏浚、截污、拓宽、桥梁拆建、涵闸设置等主体工程和管护设施、两岸绿化及生态景观建设等配套工程。   第十四条 河道整治应当按照河道专业规划实施,兼顾上下游、左右岸的关系,不得任意改变河水流向。   河道整治应当符合自然生态要求,并与人文景观相协调。   城市河道整治应当服从城市总体规划,保护河道的历史风貌。   第十五条 沿河房地产开发、村镇改造及工矿企业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在建设项目立项或者申请建设许可时,应当将区域内河段的整治项目纳入建设项目计划,并与建设项目同步实施和验收。 第三章 利用和保护   第十六条 在河道管理范围内修建桥梁、暗涵、码头、道路、渡口、取水口、排水口、涵闸、泵站、管道、缆线等工程设施,应当符合防洪标准、河道专业规划、航运要求和其他技术要求。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报请批准前,建设单位应当将其工程建设方案中确定的该工程建设设施的位置和界限报经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跨行政区域或者流域的工程设施,应当报经共同的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审查批准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参加验收。   按照前款规定报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的,建设单位应当提交申请书、建设项目所依据的文件和技术数据以及防洪安全可行性报告等资料。   有关部门在审批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建设工程设施时,需要对工程建设方案中涉及的建设项目性质、规模、地点进行变更的,应当征求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十七条 修建跨河桥梁、码头和其他设施,必须按照国家、省、市规定的防洪标准或河道专业规划所确定的河宽进行,不得缩窄和改变行洪通道。桥梁和栈桥的梁底必须高于设计洪水位,并留有一定的安全超高。跨航道的桥梁的梁底标高应当满足通航标准的要求。   跨河管道、线路的净空高度必须符合防洪标准和航运技术要求。   第十八条 单位或者个人因工程建设等需要临时占用河道管理范围内的水面、滩地的,应当报经建设项目所在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经审查,临时占用不危害防洪安全,不影响河势稳定,审查部门予以批准的,应当与使用者签订河道临时使用合同。   临时占用的期限不得超过两年;确需延期的,可以申请延期一次,延长期不得超过一年。使用期满后,使用单位或者个人应当负责恢复河道原状。逾期不恢复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强制恢复,所需费用由使用单位或者个人承担。   第十九条 经批准在河道管理范围内从事建设活动或者临时占用河道的,建设单位和使用者应当服从防汛部门的指挥,并承担施工范围内河道堤防的防汛安全责任。由于施工、占用等原因对河道工程及其配套设施造成损害或者造成河道淤积的,建设单位应当承担修复、清淤或者赔偿责任。   第二十条 河道采砂依法实行许可制度,具体管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在河道管理范围内采砂,必须确保河势稳定、堤防安全和航道畅通,防止水土流失。在必要时,水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划定禁采区和规定禁采期,并予以公告。   第二十一条 在河道管理范围内从事下列活动,应当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涉及其他部门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其他有关部门批准:   (一)爆破、钻探、取土、开渠、打井、打桩、挖筑鱼塘;   (二)开采地下资源、进行考古挖掘。   第二十二条 河道内应当控制水产网箱养殖。   河道内进行水产养殖、捕捞作业的,不得影响河道行洪、危及水工程的安全以及危害水体、水质。养殖捕捞设施影响行洪、危及水工程安全以及危害水体、水质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有权采取清除措施。   第二十三条 禁止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   在其他河道新建、改建或者扩大排污口的,应当经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批。   第二十四条 禁止在河道管理范围内设置阻碍行洪的障碍物。   对河道管理范围内阻碍行洪的障碍物,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设障者或者使用者在规定的期限内清除。逾期不清除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强制清除,所需的清障费用由设障者或者使用者承担。   第二十五条 禁止擅自填堵、覆盖河道。确因建设需要填堵、覆盖河道沟汊、贮水湖塘洼淀或者废除防洪围堤的,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水利规划设计单位进行论证,并在确保行洪排涝和河网水面率的前提下,由河道所在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经批准填堵河道沟汊、贮水湖塘洼淀,建设单位应当就近兴建等效替代工程,并经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需要实施水系调整的,应当按照河道专业规划要求,先行开挖新河道,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第二十六条 禁止侵占和毁坏堤防、护岸、涵闸、泵站、通讯、照明、水文监测、工程监测等水利设施。   确因重大工程建设或者城市规划需要拆除水利设施的,应当按照水利设施标准先建后拆。迁建、改建的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第二十七条 在河道管理范围内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设置拦河渔具、弃置沉船;   (二)倾倒工业、农业、建筑、医疗废弃物和垃圾、粪便;   (三)超标排放废污水;   (四)在水行政主管部门设有明示禁止标志的河道内圈养禽畜;   (五)清洗装贮过有毒有害污染物的车辆、容器。   在城市主要景观河道管理范围内,不得实施洗涤、游泳、设立洗车点等危害水体的行为。城市主要景观河道的范围由市和县(市)人民政府规定并公告。   第二十八条 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河道管理单位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河道堤防和河岸的水土保持工作,组织植树种草,防止堤岸水土流失和河道淤积。   第二十九条 河道保洁按照管理权限分级建立责任制。   河道保洁责任包括清除河面杂草、漂浮物和河岸垃圾等。   第三十条 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做好河道水量水质监测,发现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控制指标的,或者水功能区的水质未达到水域使用功能对水质的要求的,应当及时报告有关人民政府采取治理措施,并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通报。   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河道管理单位应当加强河道水体交换,保持水体畅通。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第二十四条第一款、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二十三条规定,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纠正违法行为,采取补救措施,没收违法所得,并可以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排除阻碍或者采取其他措施,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一款第(四)项、第(五)项规定,分别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采取补救措施,并可以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在城市主要景观河道管理范围内实施洗涤、游泳等危害水体行为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可以处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的罚款;设立洗车点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可以处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五条 在城市河道管理范围内实施违反本条例的行为,属于依照本条例第四条第四款规定的城市管理(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管理职权的,或者违反《宁波市市政设施管理条例》有关规定的,由城市管理(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本条例和《宁波市市政设施管理条例》予以处罚。   第三十六条 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在河道管理中有下列情形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在河道整治中违反河道专业规划或未按照整治年度计划实施,致使整治目标不能及时完成,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核发许可证、签署审查同意书的;   (三)对符合法定条件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未在规定期限内核发许可证、签署审查同意书,故意拖延的;   (四)在河道管理活动中收受单位和个人钱物的;   (五)发现违法行为或者接到群众举报,不及时查处的;   (六)有其他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行为的。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七条 本条例自2004年11月1日起施行。
2004-06-18T00:00:00
null
地方性法规
已废止
吉林省技术市场管理条例
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省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20_2030
+-----------------------------------------------------------------------+ | 吉林省技术市场管理条例 | +=======================================================================+ |   (1989年9月20日吉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 | 根据1 | | 997年11月14日吉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吉林省 | |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吉林省技术市场管理条例\>的决定》修改 | | 根据2001年1月12日吉 | | 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提 | | 请废止5件地方性法规、取消27件地方性法规中60项行政管理项目的议案》修改 | | 根据2002年11月28日吉林 | | 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 | 委员会关于修改\<吉林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等14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改 | | 根据2004年6月18日吉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 | | 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改) | | | | 目 录 | | | | 第一章 总则 | | | | 第二章 技术市场交易范围 | | | | 第三章 技术市场管理机构 | | | | 第四章 技术开发咨询服务机构建立、变更与经营活动 | | | | 第五章 技术合同管理 | | | | 第六章 技术权益 | | | | 第七章 技术交易费用 | | | | 第八章 奖励与惩罚 | | | | 第九章 附则 | +-----------------------------------------------------------------------+ | 第一章 总则 | +-----------------------------------------------------------------------+ | 第一条 为了繁荣技术市场,加强技术市场管 | | 理,维护技术市场的秩序,促进科学技术与经济紧密结合,保障技术交易当事 | | 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 +-----------------------------------------------------------------------+ | 第二 | | 条 凡在本省境内发生的技术交易和与技术交易有关的活动,均适用本条例。 | +-----------------------------------------------------------------------+ | 第三条 技术交易活动必须遵循平等 | | 自愿、互利有偿和诚实信用的原则。技术交易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 +-----------------------------------------------------------------------+ | 第四条 技术市场实行"统 | | 一管理、多家经营",坚持"放开、搞活、扶植、引导"的方针。法人之间、法人 | | 与公民之间、公民之间均可依法进行技术交易活动,不受地区、部门、隶属关 | | 系和所有制形式的限制。鼓励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技术交易活动。 | +-----------------------------------------------------------------------+ | 第二章 技术市场交易范围 | +-----------------------------------------------------------------------+ | 第五条 技术市场的交易范围 | | 包括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技术交易活动。 | +-----------------------------------------------------------------------+ | 第六条  | | 涉及国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需要保密的技术,其转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 +-----------------------------------------------------------------------+ | 第七条 下列技术不得进入技术市场: | +-----------------------------------------------------------------------+ | 一、国家法律、法规禁止的; | +-----------------------------------------------------------------------+ | 二、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 | +-----------------------------------------------------------------------+ | 三、侵犯单位或他人合法权益的。 | +-----------------------------------------------------------------------+ | 第八条 下列情况不属于技术交易范围: | +-----------------------------------------------------------------------+ | 一、以常规手段或者以生产经营为目的进行的一 | | 般加工、定作、修缮、修理、印刷、广告、翻译、测绘、标准化测试等项目; | +-----------------------------------------------------------------------+ | 二、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安装; | +-----------------------------------------------------------------------+ | 三、与技术软件相配套,非自己研制的硬件加工、修理、装配与销售; | +-----------------------------------------------------------------------+ | 四、其它不属于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的交易活动。 | +-----------------------------------------------------------------------+ | 第九条 技术商品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图纸、资料 | | (包括音像资料)、科技信息、技术管理方案、计算机软件、技术咨询报告、 | | 技术论证报告,以及为受让方掌握制造技术而提供的样品、样机、新品种等。 | +-----------------------------------------------------------------------+ | 第三章 技术市场管理机构 | +-----------------------------------------------------------------------+ | 第十 | | 条 县以上各级科学技术管理部门是同级人民政府技术市场的行政主管部门。 | +-----------------------------------------------------------------------+ |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其职责对技术市场进行管理和监督。 | +-----------------------------------------------------------------------+ | 第十一条 各级科学技术管理部门管理技术市场的主要职责是: | +-----------------------------------------------------------------------+ | 一、贯彻国家、省有关技术市场法律、 | | 法规和政策,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有关技术市场的政策和管理措施; | +-----------------------------------------------------------------------+ | 二、技术开发咨询服务机构的备案、统计调查和分析; | +-----------------------------------------------------------------------+ | 三、技术合同的认定、登记,技术市场的统计和分析; | +-----------------------------------------------------------------------+ | 四、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奖金的审批; | +-----------------------------------------------------------------------+ | 五、技术市场交易活动的检查、监督和指导; | +-----------------------------------------------------------------------+ | 六、培训技术市场管理人员和经营人员; | +-----------------------------------------------------------------------+ | 七、组织、协调大型技术交易活动。 | +-----------------------------------------------------------------------+ | 第十二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管理技术市场的主要职责是: | +-----------------------------------------------------------------------+ | 一、负责技术开发咨询服务机构的登记、注册; | +-----------------------------------------------------------------------+ | 二、技术合同鉴证; | +-----------------------------------------------------------------------+ | 三、查处技术交易中的违法活动; | +-----------------------------------------------------------------------+ | 四、监督、检查技术合同的订立和履行; | +-----------------------------------------------------------------------+ | 五、确认无效技术合同。 | +-----------------------------------------------------------------------+ | 第四章 技术开发咨询服务机构建立、变更与经营活动 | +-----------------------------------------------------------------------+ | 第十三条 成立技术开发咨询服务机构,须具备下列条件: | +-----------------------------------------------------------------------+ | 一、有明确的经营方向和业务范围; | +-----------------------------------------------------------------------+ | 二、有与业务范围相适应的专职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 | +-----------------------------------------------------------------------+ | 三、有与业务范围相适应并能独立支配的财产和经费; | +-----------------------------------------------------------------------+ | 四、有固定工作场所和必要的工作条件; | +-----------------------------------------------------------------------+ | 五、有具体章程。 | +-----------------------------------------------------------------------+ | 私营和个体技术开发咨询服务机构中的专职科技人员必须是已经离 | | 退休、离退职和辞职等非在职公民,其财产和经费必须是本人或个人合伙的。 | +-----------------------------------------------------------------------+ | 第十四条 技术开发咨询服务机构的建立、分立、合并、迁移、注销、破产 | | 及业务范围和所有制性质的变更,应当到当地县以上科学技术管理部门备案。 | +-----------------------------------------------------------------------+ | 第十五条 技术开发咨询服务机构应从事技术开发或技术转让、技术咨询 | | 、技术服务等活动,可以兼营与上述活动有关的生产活动和经销自产的产品。 | +-----------------------------------------------------------------------+ | 第十六条 技术市场交易活动统一使用由省税务部门监制的技术交易发货票。 | | 技术交易单位凭当地县以上科学技术管理部门的证明,到同级税务部门申领。 | +-----------------------------------------------------------------------+ | 第十七条 各单位应将技术交易收入 | | 同生产所得及其它非技术经营所得分别记帐,并严格执行国家财务管理制度。 | +-----------------------------------------------------------------------+ | 第五章 技术合同管理 | +-----------------------------------------------------------------------+ | 第十八条 省内订立的技术合同,一 | | 律使用省科学技术管理部门和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统一制订的技术合同文本。 | +-----------------------------------------------------------------------+ | 第十九条 技术合同订立后,由研究开发 | | 方(或出让方、咨询方、服务方)报所在地县以上的科学技术管理部门或由其 | | 委托的部门认定、登记。对于符合法律规定的技术合同,按照合同类型分类登 | | 记,核定技术性收入总额,发给技术合同登记证明,对非技术合同不予登记。 | +-----------------------------------------------------------------------+ | 进行技术交易的当事人可凭技术合同登记机关 | | 出具的登记证明,向有关专业银行申请科技贷款,向税务部门申请减免税收。 | +-----------------------------------------------------------------------+ | 第二十条 技术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等,依 | | 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http://law.npc.gov.cn:80/FLFG/flfgByID.a | | ction?txtid=1&flfgID=288&showDetailType=QW)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 +-----------------------------------------------------------------------+ | 禁止弄虚作假、订立假技术合同。 | +-----------------------------------------------------------------------+ | 第二十一条 技术合同实行自愿鉴证和公证。 | +-----------------------------------------------------------------------+ | 第二十二条 技术合同发生争议时,按国家法律和有关规定执行。 | +-----------------------------------------------------------------------+ | 第六章 技术权益 | +-----------------------------------------------------------------------+ | 第二十三条 执行国家和上级部门的计 | | 划研究、开发的技术成果,除保证按照计划规定推广应用外,完成单位在转让 | | 时需经下达计划部门批准,完成单位可以自行转让,其转让收入归完成单位。 | +-----------------------------------------------------------------------+ | 第二十四 | | 条 根据本单位计划研究开发的技术,单位可自行转让,其转让收入归单位。 | +-----------------------------------------------------------------------+ | 第二十五条 职工或课题组在完成本 | | 职工作任务,不侵犯本单位技术权益和经济利益的前提下,经所在单位审查认 | | 定,属于自行研究开发的技术,其转让收入归职工本人或课题组;使用本单位 | | 原材料、设备、技术资料的,应当按照事先同本单位达成的协议支付使用费。 | +-----------------------------------------------------------------------+ | 第二十六条 | |  接受其它单位委托研究开发的技术,其权益按照委托合同约定的条件办理。 | +-----------------------------------------------------------------------+ | 第七章 技术交易费用 | +-----------------------------------------------------------------------+ | 第二十七条 技术商品的价格,实行市场调节,由交 | | 易双方协商议定。可以一次总算,一次总付或者分期支付,可以按照技术实施 | | 后新增销售额或利润的一定比例提成,也可以按照双方商定的其它办法支付。 | +-----------------------------------------------------------------------+ | 第二十八条 企业单位 | | 、事业单位支付的技术交易价款、使用费和报酬,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 +-----------------------------------------------------------------------+ | 第二十九条  | | 促成技术交易的中介方,有权收取合理中介报酬。技术受让方支付的中介报酬 | | 计入成交项目的价款,技术出让方支付的中介报酬在成交项目的收入中列支。 | +-----------------------------------------------------------------------+ | 第三十条 全民、集体所有 | | 制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的技术交易收入,上级领导机关或其它部门不得抽调。 | +-----------------------------------------------------------------------+ | 第八章 奖励与惩罚 | +-----------------------------------------------------------------------+ | 第三十一条 全民、集体所有制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 | | 以及技术开发咨询服务机构可从技术交易净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奖励费用, | | 用于奖励技术交易中的成果完成者。具体提取办法和比例按省统一规定执行。 | +-----------------------------------------------------------------------+ | 第三十二条 全民、集体所有制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 | | 对于在技术交易中帮助受让方切实掌握转让技术的有功人员,应当给予奖励。 | +-----------------------------------------------------------------------+ | 第三 | | 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科学技术管理部门按下列规定处罚: | +-----------------------------------------------------------------------+ | 一、以虚假技术或者危害社会公共利益 | | 的技术进行交易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 +-----------------------------------------------------------------------+ | 二、技术开发咨询服务机构、技术中介人 | | 提供虚假技术信息,隐瞒当事人真实情况或者与一方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另一 | | 方当事人利益的,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 +-----------------------------------------------------------------------+ | 三、技术开发咨询服务机构未按规定参加 | | 技术资格年度审查的,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 | +-----------------------------------------------------------------------+ | 第三十四条 在技 | | 术交易活动中,当事人有违反工商行政管理、财政、税收、技术监督等法律、 | | 法规行为的,分别由工商行政管理、财政、税务、技术监督等部门依法处罚。 | +-----------------------------------------------------------------------+ | 第三十五条 在技术交易活动中,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 +-----------------------------------------------------------------------+ | 第三十六条 管理技术市场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徇私舞 | | 弊、收受贿赂的,由其所在单位、上级机关或者有关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 +-----------------------------------------------------------------------+ | 第三 | | 十七条 对于违反本条例规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 | 第九章 附则 | +-----------------------------------------------------------------------+ | 第三十八条 本条例自发 | | 布之日起施行。过去省内其它有关规定,与本条例相抵触的,按本条例执行。 | +-----------------------------------------------------------------------+
2004-05-28T00:00:00
null
地方性法规
已修改
浙江省商品交易市场管理条例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省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20_2030
浙江省商品交易市场管理条例 (1994年10月29日浙江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 根据1997年6月28日浙江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浙江省商品交易市场管理条例〉的决定》修正 2004年5月28日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 2004年5月28日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3号公布 自2004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商品交易市场的举办、经营和管理活动,维护场内交易秩序,保障市场举办者、场内经营者和商品购买者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内由市场举办者提供固定商位(包括摊位、店铺、营业房等)和相应设施,提供物业服务,实施经营管理,有多个经营者进场独立从事生活消费品、生产资料交易活动的商品交易市场、商城等(以下统称市场)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市场建设和发展应当遵循协调发展、公平竞争的原则。   鼓励发展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业态,提高市场的组织化水平。   引导市场举办者和场内经营者创建文明市场和信用商户。   第四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市场名称登记和市场交易的监督管理。   贸易、建设(规划)、公安、卫生、税务、质量技术监督、价格、食品药品监督、农业、林业、文化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对市场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第五条 市场商品交易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遵守商业道德。   市场管理应当遵循依法、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二章 市场举办   第六条 市场建设应当符合城乡建设总体规划。   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方便居民生活的原则,结合本行政区域的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当地的食用农产品市场设置布局规划。   第七条 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定各类市场商业用房面积和基础配套设施最低标准的指导意见,并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指导意见,结合本地实际,规定当地各类市场的商业用房面积和基础配套设施的最低标准,并向社会公布。   市场基础配套设施,包括与市场商业用房规模相适应的停车场、公共卫生设施、物业管理用房、消防设施等。   第八条 市场举办者应当具有企业法人资格,但乡村食用农产品零售市场可以由企业法人以外的其他经济组织举办。   第九条 市场举办者具有符合市、县人民政府规定标准的商业用房和基础配套设施的,可以凭相关证明文件向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市场名称登记。   市场名称登记事项包括:市场名称、市场举办者、市场地址、营业面积、商品种类和布局、市场服务管理机构负责人。   市场名称应当明确行政区划、行业或者经营特点。   第十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收到市场名称登记申请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作出准予登记或者不予登记的决定。准予登记的,核发市场名称登记证;不予登记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一条 市场举办者对核准登记的市场名称在登记机关辖区内享有专用权。   市场名称经核准登记后,市场举办者方可从事市场招商、市场广告宣传等经营活动。   第十二条 市场开业前应当取得消防安全开业检查合格文件。   法律、法规有其他规定的,应当符合其规定。   第十三条 市场名称登记事项改变的,市场举办者必须提前三十日向原名称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市场举办者在市场名称核准登记之日起满一年未开业、自行歇业连续六个月以上或者自行关闭的,由原名称登记机关通知市场举办者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市场名称注销登记手续;市场举办者逾期不办理的,由原名称登记机关注销市场名称登记。   已开业市场不符合市、县人民政府规定的商业用房和基础配套设施最低标准的,由原名称登记机关通知市场举办者在规定时间内改正。 第三章 市场举办者   第十四条 市场举办者可以采取招投标、拍卖或者双方协议的方式,出售或者租赁商位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   第十五条 新建市场在土地使用权出让时,对出售场内商位有禁止或者限制规定的,市场举办者应当遵守该规定。   新建以零售为主的食用农产品市场在土地使用权出让或者已建成市场在经营权招投标时,对农产品自产自销专用区域面积有规定的,市场举办者应当遵守该规定。   第十六条 市场举办者与场内经营者应当签订商位出售或者租赁协议,协商约定下列事项:   (一)场内的商位总数、设置布局;   (二)出售、租赁商位的具体位置和面积;   (三)商位出售或者租赁的年限、费用;   (四)商位转让、转租的条件;   (五)商品划行归市和陈列规范要求;   (六)水电、消防、安全、卫生等设施的配备标准、维护和更新改造责任;   (七)市场物业管理情况及物业管理费用;   (八)市场广告宣传投入;   (九)财产保险;   (十)开业时间;   (十一)违约责任及纠纷解决方式。   市场举办者通过租赁商业用房举办市场的,场内商位租赁期不得超过商业用房的租赁期。   第十七条 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制定市场商位出售或者租赁的合同示范文本;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向市场举办者和场内经营者推荐使用合同示范文本。   市场举办者应当向场内经营者提供合同示范文本。   第十八条 市场举办者应当设立市场服务管理机构;未设立市场服务管理机构的,应当委托具有法人资格的市场服务管理企业对市场进行服务管理。委托服务管理的,市场举办者应当对市场服务管理企业的行为后果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九条 市场举办者履行下列经营管理职责:   (一)在市场设立投诉点接受投诉、进行调解,配合消费者协会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对消费争议的调查与处理;   (二)设置符合规定数量要求的法定、合格的复检计量器具;   (三)制止场内占道、搭建、扩摊行为或者流动经营行为;   (四)制止在市场规划区范围内的场外经营行为;   (五)保证场内通道畅通,场外周边环境整洁;   (六)接受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监督,并协助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制止场内经营者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及其他扰乱市场经营秩序的行为;   (七)统计市场交易情况,并定期向当地统计、工商部门报送;   (八)开展有关法律、政策的宣传,组织场内经营者开展文明经商活动;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二十条 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二百个商位以上的食用农产品零售市场应当配置食用农产品安全快速定性检测设施,配备检测人员,提供检测服务。   对于快速定性检测不合格的,市场举办者应当立即报告有关行政管理部门。   第二十一条 市场举办者应当在场内公布市场管理制度以及有关行政监督管理部门、投诉机构的地址和电话。   市场举办者应当在场内显著位置设立公示牌,对场内经营者因违法经营被查处的情况、获得表彰奖励的情况以及经营活动中应当注意的事项进行公示。   第二十二条 市场举办者可以与场内经营者协议设立消费者权益保证金。消费者权益保证金用于对消费者权益的保障,不得挪作他用。   设立消费者权益保证金的,双方应当就消费者权益保证金提取数额、管理、使用和退还办法等作出明确约定。   第二十三条 消费者在市场购买商品,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依法向场内经营者要求赔偿。场内经营者离场或者市场已关闭的,有权向市场举办者要求赔偿。市场举办者赔偿后,可以向场内经营者追偿。   第二十四条 市场举办者应当积极协助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查处市场内的违法行为,不得隐瞒真实情况或者向当事人通风报信,不得以各种借口拒绝或者阻挠行政管理部门执法检查。   第二十五条 市场因故关闭的,市场举办者应当提前六十日通知场内经营者,并与场内经营者结清有关财务手续。   第二十六条 市场举办者有权依法成立或者自主加入行业协会。行业协会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建立行业自律和协调机制,为市场举办者提供政策、信息咨询服务和经营指导,维护市场举办者的合法权益。 第四章 场内经营者   第二十七条 场内经营者应当依法经营,遵守与市场举办者约定的经营管理制度,自觉维护市场秩序。   第二十八条 场内经营者应当在其经营场所的显著位置悬挂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及其他许可证件。   农民在以零售为主的食用农产品市场内出售自产自销农产品的,不受前款限制,但应当持有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居)民委员会出具的书面证明,并在市场专用区域内经营。   第二十九条 场内经营者不得出租、出借营业执照。场内经营者根据与市场举办者的协议转让或者转租商位给第三人的,受让或者承租商位的第三人应当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手续。   场内经营者停止经营活动的,应当办理营业执照注销登记手续。   第三十条 场内经营者享有下列权利:   (一)依法成立商会或者自主加入行业协会;   (二)拒绝无法律、法规依据的监督检查;   (三)拒绝各种形式的摊派和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收费;   (四)要求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   第三十一条 场内经营者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商品;   (二)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   (三)销售国家明令淘汰或者过期、失效、变质的商品;   (四)销售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   (五)销售伪造或者冒用商品产地、企业名称、地址的商品;   (六)销售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商品;   (七)销售"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未予说明或者谎称是正品;   (八)销售未按规定检疫检验或者检疫检验不合格的商品,伪造商品检疫检验结果;   (九)销售赃物、毒品、淫秽物品和其他非法出版物;   (十)欺行霸市,迫使他人接受不平等或者不合法的交易条件;   (十一)垄断货源,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或者串通操纵商品价格;   (十二)使用不规范、不合格的计量器具,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提供的商品数量短缺;   (十三)未按规定明码标价,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收取未予标明的费用,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优惠价"、"折扣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提供商品,以"最低价"提供商品;   (十四)以虚假的广告、说明、标准、样品、演示等方式欺骗或者误导他人;   (十五)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三十二条 场内经营者未经授权不得以特约经销、总代理、总经销、专营专卖等形式从事经营活动。   第三十三条 场内经营者购进商品,应当检验商品质量,按规定要求保存能够证明进货来源的原始发票、单证等,建立进货台账。   场内经营者销售豆制品、肉类、粮食及其制品、化妆品、电器等与人体健康、人身安全密切相关的商品和钢材、化工原料、有色金属等重要生产资料的商品,场内经营者应当向供货方索取有效的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产品质量检测合格报告等有关证明文件。   第三十四条 场内经营者出售商品,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或者商业惯例,向商品购买者出具由税务机关监制的统一货物销售发票或者其他供货凭证。   场内经营者向消费者出具统一货物销售发票的,不得另行加价。 第五章 市场监督管理   第三十五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履行下列职责:   (一)依法确认市场举办者、场内经营者的主体资格;   (二)审查市场举办者制定的经营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   (三)依法监督市场举办者、场内经营者经营活动,查处违法行为,维护市场交易秩序;   (四)受理消费者申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五)建立和完善市场信息公开查询制度,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查询服务;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市场管理的需要,设置相应的监督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市场监督管理人员。   第三十六条 公安机关负责市场的治安、消防管理,根据市场规模和治安、消防需要,督促市场举办者建立、健全治安、消防管理制度,履行管理职责。   具有二千个以上商位的市场,应当设置公安派出所或者民警值勤室。   第三十七条 税务机关负责市场的税收征管,应当根据需要设置税务管理机构或者定时派驻税务管理人员。   第三十八条 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对场内经营商品的抽查监督,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抽查的原则、方法和程序应当公平地适用所有场内经营者。商品抽查结果,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应当全部向社会公布。   第三十九条 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查处市场违法经营案件时,可以依法询问有关人员,查阅有关经营凭证,检查违法物品。对与违法行为有直接关系的物品,按法定权限和程序予以查封、扣押。   行政执法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查处市场违法行为。在执行检查任务时,应当出示检查证件。对未出示检查证件的,被检查者有权拒绝检查。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市场举办者未经市场名称核准登记从事市场招商、市场广告宣传等经营活动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办理市场名称登记手续,并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逾期不办理市场名称登记手续或者不符合登记条件的,责令限期退还向场内经营者收取的商位出售、租赁等款项;逾期不退还的,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市场举办者改变登记事项未按规定办理变更登记手续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第三款规定,市场举办者未在规定时间内改正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销市场名称登记并责令限期关闭;逾期未关闭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请本级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予以取缔。   第四十二条 市场举办者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出售商位或者未按第二款规定划定用于农产品自产自销专用区域面积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没收非法所得,并处非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市场举办者未履行经营管理职责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市场举办者未提供食用农产品安全快速定性检测服务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五条 场内经营者有本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的禁止行为或者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有关法律、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一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暂扣营业执照。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场内经营者未经授权从事经营活动的,按照《浙江省反不正当竞争条例》规定处罚。   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场内经营者未按规定要求保存证明货物来源的原始发票、单证,未建立进货台账,或者未按规定要求索取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产品质量检测合格报告等有关证明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八条 市场举办者、场内经营者拒绝或者阻碍行政执法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有其他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九条 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行政监察机关或者其他有权机关按照管理权限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规定办理行政许可、登记事项的;   (二)强制市场举办者、场内经营者加入行业协会的;   (三)违法实施监督检查的;   (四)违法收取费用的;   (五)利用职权压价购买商品或者索取钱物的;   (六)在管辖的市场内从事经营活动的;   (七)违反规定投资或者变相投资举办市场的;   (八)没有依法履行管理职责导致市场经营秩序混乱、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损的;   (九)其他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 第七章 附则   第五十条 本条例自2004年10月1日起施行。
2003-04-21T00:00:00
null
地方性法规
已修改
江苏省档案管理条例
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省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20_2030
江苏省档案管理条例 > (1998年8月28日江苏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 根据2003年4月21日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关于修改〈江苏省档案管理条例〉的决定》修正)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档案机构及其职责 第三章 档案的管理 第四章 档案的公布和利用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档案的管理和收集、整理工作,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的档案,是指反映本省行政区城内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 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维护档案的完整、准确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 第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将档案事业列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立健全档案机构,确定必要的人员编制;加强档案基础设施建设,档案事业发展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保障档案事业与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相协调。 第五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下简称单位)以及公民,都有保护档案的义务。 对在档案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或者向国家捐赠重要、珍贵档案的单位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档案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第二章 档案机构及其职责 第六条 省档案管理部门主管全省档案事业,对全省档案工作实行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监督指导;市、县(市、区)档案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工作,并依法进行监督和指导。 县级以上档案管理部门行使行政管理职能,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组织档案执法检查,查处档案违法行为; (二)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事业发展计划和档案工作的规章制度,推行并实施档案工作标准、规范; (三)负责档案工作业务监督和指导,组织档案价值的鉴定; (四)组织并指导档案理论与科学技术研究、档案专业教育、档案宣传以及档案干部的培训工作;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工作。 第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其他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本系统、本专业的档案工作以及所属档案馆(室)进行监督和指导,提供必要的条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保障档案工作的开展。 第八条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指定人员负责保管本机关的档案,并对所属单位和村民委员会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第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各类档案馆是集中管理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业务上接受同级档案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指导,负责接收、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各自分管范围内的档案: (一)综合档案馆收集和管理本级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及其所属机构形成的档案,本级分管范围内各历史时期的档案和有关资料; (二)专门档案馆收集和管理某一专门领域或者某种特殊载体形态档案; (三)部门档案馆收集和管理本部门及其直属单位形成的档案; (四)企业事业档案馆收集和管理本单位及其所属机构形成的档案。 第十条 各级各类档案馆由同级档案管理部门依据国务院有关规定统筹规划,按照以下审批权限设置: (一)各级综合档案馆,由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二)专门领域设置的专门档案馆和专业主管部门设置的部门档案馆,经同级档案管理部门审核,由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一条 各单位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负责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本单位的档案,按照规定向有关档案馆移交档案,并负责对所属机构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临时机构应当明确专人负责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本机构的档案,接受同级档案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第十二条 档案工作人员应当忠于职守,遵守纪律,保守秘密;应当具备档案专业和相关专业知识,接受专业知识的继续教育和培训。 第三章 档案的管理 第十三条 档案所有权根据单位的所有制性质确定。 国有企业资产与产权变动的,其档案所有权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 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的档案,合资合作期间归双方共同所有;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终止、解散后,企业的档案交原中方合资、合作者保存,或者由当地国家综合档案馆保存。 第十四条 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应当妥善管理在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档案。 城市规划区域内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应当向所在地城市建设档案机构登记并接受其档案检查和验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城市建设档案机构报送工程建设档案。 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应当将项目的基本概况向同级档案管理部门备案,依法接受其监督、检查和指导;工程竣工时,档案管理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参加档案验收。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向主管部门或者档案机构报送档案。 第十五条 重大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建档工作,应当与项目立项、计划进度、成果验收鉴定和评审同步,各类档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存。同级档案管理部门和科技档案机构应当对科技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档案不完整或者不准确的,不得验收鉴定。 第十六条 按照国家规定应当立卷归档的材料,必须由形成者收集齐全,并整理立卷,定期向本单位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移交,集中管理,任何个人不得据为己有。国家规定不得归档的材料,禁止擅自归档。 第十七条 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向档案馆移交档案,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移交的,经同级档案管理部门及专门档案的主管部门同意,可以适当延期移交: (一)列入省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接收范围的档案,自形成之日起满二十年移交; (二)列入市、县(市、区)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接收范围的档案,自形成之日起满十年移交; (三)列入专门档案馆(室)接收范围的档案,按照国家有关接收年限的规定移交; (四)部门档案馆保存的永久档案,在本馆保存满三十年后,移交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 (五)单位保管条件不善的,可以提前移交有关档案馆。 撤销、合并、转制、破产单位的档案,按照国家规定的归属与流向及时进行清理、移交。 第十八条 各级各类档案馆(室)应当建立健全档案的接收、收集、整理、保管、保密、保护、鉴定、销毁、统计、利用等制度。 第十九条 各级综合档案馆应当广泛收集和征集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资料。各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的要求,向档案馆报送各种地方政策、法规汇编,年鉴,志书,大事记等反映地方特色的出版物。 第二十条 档案馆库建筑要符合《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有抗震、防盗、防火、防水、防潮、防强光、防高温、防尘、防有害气体和有害生物等防护设施,确保档案安全。 各单位应当配置档案库房和必要的档案防护设施。特殊载体档案应当采取特殊保护措施。 第二十一条 各级各类档案馆(室)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档案用品和装具;根据需要和可能配备缩微、电子计算机、监控、温湿度自动控制等先进设备和通讯设施,逐步实现档案管理规范化和现代化。 第二十二条 各级各类档案馆(室)对保密档案的管理和利用,密级的变更和解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秘密法》的规定处理。 第二十三条 各级各类档案馆(室)应当定期对档案价值进行鉴定,如有争议不能确定时,可由上一级档案管理部门组织有关部门、专家鉴定。经鉴定无保存价值的档案,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组织销毁。 严禁擅自销毁档案。 第四章 档案的公布和利用 第二十四条 各级国家档案馆应当对到期开放的档案逐卷、逐件地进行审查,定期公布开放档案目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向社会开放档案: (一)档案一般应当自形成之日起满三十年向社会开放; (二)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类档案,可以随时向社会开放。 前款所列档案中涉及国防、外交、国家安全等国家重大利益的,以及其他到期不宜开放的档案,向社会开放时间可以延长到档案形成之日起满五十年,满五十年开放仍有可能对国家重大利益造成损害的,可以继续延期开放。 第二十五条 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由国家授权的档案馆或者有关机关公布。集体或者个人所有的档案,档案所有者有权公布,但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所公布的档案不得损害国家安全和利益,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对寄存在档案馆的档案,未经档案所有者的同意,档案馆不得提供他人利用和公布。 第二十六条 档案的公布可以采用下列途径: (一)出版物刊登档案原文; (二)宣传媒体公布档案原文; (三)展览、陈列档案原件或者复制件; (四)出版发行档案史科汇编; (五)在公用信息网络上传播档案原文。 第二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组织凡持合法有效证件或者证明的,可以利用档案馆已开放的档案;利用未开放的档案,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利用重要或者珍贵档案,档案馆应当将档案的复制件提供查阅。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八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档案管理部门、有关主管部门责令其改正;逾期不改的,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档案工作没有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未按有关规定建立档案的; (二)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第十七条规定,不按规定归档或者不按期移交档案的; (三)档案库房缺乏防护设施,危及档案完整与安全以及明知档案面临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档案损失的; (四)档案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泄露秘密,造成档案损失的。 前款第三项所列行为违反治安、消防等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 第二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档案管理部门给予警告,可以对单位处以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以三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损毁、丢失和擅自提供、抄录、公布、销毁属于国家所有档案的; (二)涂改、伪造档案的; (三)倒卖档案牟利或者将档案卖给、赠送给外国人的; (四)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十六条、第十七条规定,擅自出卖或者转让档案的。 第三十条 档案行政执法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档案管理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造成档案损失的,档案管理部门应当责令其赔偿。赔偿标准,由档案管理部门组织的专家鉴定后确定。 第三十二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也可以在接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三个月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本条例所称综合档案馆是指按行政区划或者历史时期设置的,收集和管理所辖范围内多种门类档案的档案馆。 本条例所称专门档案馆是指收集和管理某一专门领域或者某种特殊载体形态档案的城建、科技等档案机构。 本条例所称部门档案馆是指地方某些专业主管部门所属的,收集管理本部门档案的气象、测绘等档案机构。 第三十四条 本条例自1998年11月1日起施行。
2003-08-15T00:00:00
2003-10-01T00:00:00
地方性法规
已修改
江苏省水资源管理条例
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省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00_2020
江苏省水资源管理条例 (1993年12月29日江苏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根据1997年7月31日江苏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关于修改〈江苏省水资源管理条例〉的决定修正 2003年8月15日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修订)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水资源开发利用 第三章 水资源节约 第四章 水资源保护 第五章 用水管理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管理水资源,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第三条 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应当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协调好生活、生产经营和生态环境用水。    第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工作,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增加财政投入,加强水工程建设,促进水环境改善。    第五条 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   市、县(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的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有关工作。    第六条 单位和个人依法取得的水资源使用权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单位和个人有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义务。 在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管理水资源等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地方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二章 水资源开发利用    第七条 水资源规划是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管理水资源和防治水害的基本依据,应当按照流域、区域统一制定。   编制水资源规划应当在对水资源科学考察、调查评价和分析的基础上,按照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合理安排生活、生产经营和生态环境用水。    第八条 全省水资源综合规划、本省境内长江、淮河、太湖流域和沂沭泗、秦淮河、里下河地区等跨市的流域和区域的水资源综合规划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发展计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和有关市人民政府编制,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市、县(市)所辖范围内的中小河流、湖泊或者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由市、县(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编制,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九条 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统筹安排地表水和地下水,优先开发利用地表水,合理开采浅层地下水,严格控制开采深层地下水。    第十条 淮北地区、沿海垦区、丘陵山区等水资源紧缺的地区,应当限制高耗水项目建设,加快地表水水源工程建设,加大调水力度,鼓励和扶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兴建蓄水、保水工程。   水资源紧缺的地区应当在水资源规划中确定。    第十一条 有条件的地区应当制定和实施区域供水规划,加快地表水供水工程建设,实施区域联网供水,逐步实行分质供水。   提倡优水优用、分质用水。鼓励用水单位使用中水。对建立中水系统的单位应当给予一定的扶持。    第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兴建的灌溉、供水、发电等各类水工程,应当按照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用水计划调度运用。出现严重旱情,应当服从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调度安排。    第十三条 地下水禁止开采区、限制开采区划定和调整方案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根据地下水开采状况、地下水位变化、地面沉降及其他地质灾害、地表水源替代等情况编制,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并予以公告。    第十四条 在地下水禁止开采区内,禁止开凿深井。对已有的深井,有关市、县(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省人民政府规定的禁止开采期限,制定封井计划,组织实施,并对封井、改水给予资金扶持。   在地下水限制开采区内,不得新增深井数量,并逐步压缩地下水开采量。   其他地区开采地下水实行总量控制,省水行政主管部门下达开采计划,由当地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对在地下水禁止开采区内改用非地下水源后将导致产品质量严重受损或者致使生产无法正常运行的极少数企业,省人民政府在不影响地下水水位回升的条件下,可以批准其在规定的期限内继续取用地下水。获准继续取用地下水的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取水计划,不得因扩大生产规模而新增地下水开采量,并在规定的期限内停止使用地下水。 第三章 水资源节约   第十五条 省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应当制订本行业用水定额,报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和质量监督检验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由省人民政府公布,并报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和质量监督检验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没有隶属主管部门的行业,其行业用水定额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质量监督检验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报省人民政府公布,并报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和质量监督检验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行业用水定额应当根据用水需求变化、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情况及时修订。    第十六条 用水单位应当采取一水多用、循环用水等措施,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间接冷却水一般不得直接排放。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低于国家规定水平的城市,在达标之前不得新增工业用水量。 用水单位用水量高于行业用水定额的,不得增加用水计划,不得新建自备取用水设施。    第十七条 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需要取用水的,应当制定节水方案,进行节水评估,配套建设节水设施。节水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已建项目未配套建设节水设施的,应当在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部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节水设施的配套建设。   第十八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推广节水工艺和节水设备、产品,鼓励节水技术的研究,建立节水技术开发推广体系,培育和发展节水产业,重点节水研究开发项目应当列入地方重点科研项目计划。   用水单位应当使用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改造落后生产工艺、设备、设施,增加节水技术改造的资金投入。 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与民用建筑均应当安装使用节水型器具、设备。    第十九条 年取水量十万吨以上的单位应当开展水平衡测试,加强用水管理,减少漏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水平衡测试的技术指导和节水示范推广工作。    第二十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制定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时,应当根据当地水资源条件,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布局、种植结构,推广节水栽培技术。水资源紧缺地区应当积极发展耐旱作物和品种。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农业节水项目优先立项,并在资金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    第二十一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农业灌溉的节水管理,修建节水灌溉工程设施,改造原有非节水灌溉工程设施,加强取用水计量设施建设,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推广喷灌、滴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 第四章 水资源保护 第二十二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水土流失和水源污染,防止水流堵塞和水源枯竭,改善生态环境。    第二十三条 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流域综合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拟定江河、湖泊的水功能区划。   下列水域的水功能区划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拟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一)流域的干流、一级支流,重要的跨省、跨市河流以及边界水污染纠纷频发的河流;   (二)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的二级支流以及市内骨干河流,流经较大城镇的河流;   (三)城镇的主要饮用水水源地、大中型工矿企业区取水水源地以及重要的鱼类洄游场地和养殖基地。   其他水域的水功能区划,由市、县(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拟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四条 经批准的水功能区划是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依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从事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活动以及向水体排污,不得影响水功能区确定的保护目标。    第二十五条 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水功能区对水质的要求和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核定该水域的纳污能力,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该水域的限制排污总量意见。限制排污总量意见作为制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实施方案的依据。 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水功能区的水质状况进行监测,发现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控制指标的,或者水功能区的水质未达到水域使用功能对水质的要求的,应当及时报告有关人民政府采取治理措施,并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通报。    第二十六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加强管理,防止工业污水、城市生活污水、城市垃圾填埋和航运船舶对水资源的污染。定期组织河道清淤,提高水体的净化能力。按照规划和控制指标,科学合理地确定水产养殖规模。鼓励和扶持发展生态农业,减少种植、养殖对水源的污染。    第二十七条 在江河、湖泊新建、改建或者扩大排污口,应当经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二十八条 在河流、湖泊、水库管理范围内取土、挖砂、采矿、兴建各类工程及进行其他生产性活动的,应当依法办理有关手续,采取防护性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和破坏、污染水资源。 第二十九条 地下水应当分层开采,禁止潜水和承压水以及承压水之间混合开采、咸淡水串通开采。   在城市、集镇等建筑物密集的地区禁止开采浅层地下水用于水温空调。 开采矿藏或者建设地下工程,可能造成地下水含水层串通或者地下水污染的,以及因疏干排水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水源枯竭或者地面塌陷的,采矿单位或者建设单位应当采取预防和保护措施。对他人生活和生产造成损失的,依法给予补偿。 第三十条 禁止向废井、废坑、裂隙和溶洞排放、倾倒有害的污水和其他废弃物。 对报废、闲置或者施工未成的深井,所属单位应当按照规定采取封填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    第三十一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水文、水资源监测站网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开展水资源量、质的监测工作,定期发布本地区水资源公报,面向社会提供水文服务;定期发布水功能区水质监测简报,通报同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    第三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检举、控告破坏和污染水资源的行为。受害者有权要求致害者排除危害和赔偿损失。 第五章 用水管理 第三十三条 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全省和跨市的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经省发展计划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执行。市、县(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依据上一级水中长期供求规划和本地的实际情况制订本行政区域内的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经同级发展计划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执行,并报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四条 直接从江河、湖泊、水库或者地下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水行政主管部门申领取水许可证,按照取水许可规定条件取水,并缴纳水资源费,取得取水权。   下列取水不需要办理取水许可:   (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水塘、水库中的水的;   (二)家庭生活和零星散养、圈养畜禽饮用等少量取水的;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农业灌溉用水、农村改水可以按照省人民政府的规定暂缓征收或者减征水资源费。    第三十五条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需要申请或者重新申请取水许可的,应当向取水口所在地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取水许可预申请,并附具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表)。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建设单位应当持有关批准文件,向取水口所在地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取水许可申请,并经有取水许可审批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取水项目方能开工建设。 按照国家规定不列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审查通过后,可以直接提出取水许可申请。    第三十六条 取用地下水的,取水单位在取水许可申请获得批准后,施工单位方可凿井。井成后,经过水行政主管部门测定,核定取水量后,领取取水许可证。 开采矿泉水、地热水,应当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取水许可申请,取得取水许可证,确定开采限量。其中用于矿泉水生产、地热发电、地热温泉等经营活动的,还应当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第三十七条 发展计划主管部门会同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用水定额、本地区用水状况、水源预测、节水规划及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取水控制总量,制定本地区年度取水计划,对年度用水实行总量控制。 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水资源统计制度,建立和完善水资源信息系统,监督检查取水单位和个人用水计划的执行情况。    第三十八条 依法应当办理取水许可的取水单位和个人应当在取水口装置取水计量设施,实行计量取水,井保证取水计量设施正常使用,按照规定填报取用水报表。不得擅自拆除、更换取水计量设施。 前款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用新型取水计量设施,提高取水计量精度。    第三十九条 已取得取水许可的取水单位和个人应当严格按照下达的用水计划取水。如因特殊原因确需增加用水量的,应当向下达用水计划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扩大取水。农村地区因改水增加取水量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适时调整用水计划。   超计划取地下水和在水资源紧缺的地区超计划取地表水的,对超计划取水部分,按照累进加价原则加收水资源费:   (一)超计划取水百分之五以上不足百分之十的部分加收一倍水资源费;   (二)超计划取水百分之十以上不足百分之二十的部分加收二倍水资源费;   (三)超计划取水百分之二十以上不足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加收三倍水资源费;   (四)超计划取水百分之三十以上的部分加收五倍水资源费。 对水重复利用率高于行业规定标准的取水单位,水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从水资源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给予奖励。    第四十条 水资源费和超计划加收水资源费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征收。   水资源费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用于水源工程、水资源保护工程建设、节水措施推广、水资源管理和奖励等,不得挪作他用。    第四十一条 利用水利工程供水改善水环境,应当按照省人民政府的规定缴纳水费。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法律、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三条 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不符合条件的单位和个人核发许可证、签署审查同意意见的;   (二)不按照水量分配方案分配水量的;   (三)违反规定批准凿井、违反规定下达取水计划、虚报瞒报地下水开采量、擅自减免水资源费的;   (四)不履行监督职责,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在地下水禁止开采区内开凿深井的,责令其限期封井,并可以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在地下水限制开采区内,擅自增加深井数量的,责令其限期封井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并可以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九条第一款规定,混合、串通开采地下水的,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限期采取补救措施,并可以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在建筑物密集的地区开采浅层地下水用于水温空调的,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拆除取水设施,并可处以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条第二款规定,对深井未采取封填措施的,责令其限期封填,逾期不封填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强制封填,封填费用由深井所属单位承担。    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八条第一款规定,未安装取水计量设施或者安装的取水计量设施不能正常使用的,或者擅自拆除、更换取水计量设施的,责令其限期安装或者修复,按照工程设计取水能力或者设备铭牌功率满负荷连续运行的取水能力确定取水量征收水资源费;逾期拒不安装或者修复的,可以吊销其取水许可证。    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未经批准擅自扩大取水的,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取水许可证。    第四十九条 本条例规定的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措施,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实施。 在省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省水行政主管部门行使的行政处罚权可以依法委托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水利工程管理机构行使。 第七章 附则   第五十条 本条例自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1989年10月25日江苏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江苏省城镇供水资源管理条例》同时废止。 ─ 14 ─ ─ 1 ─
2002-11-29T00:00:00
null
地方性法规
已废止
云南省土地登记条例
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省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20_2030
云南省土地登记条例 > (2002年11月29日云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一般规定 第三章 初始土地登记 第四章 变更土地登记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土地登记行为,加强土地管理,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土地登记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确定或者认可土地所有者、使用者拥有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活动。 土地登记包括初始土地登记和变更土地登记。初始土地登记是指在一定时间对辖区内全部土地或者特定区域的土地进行的普遍登记。变更土地登记是指在初始土地登记完成后,对发生变化的土地权利进行的设定登记、更改登记或者注销登记。 第三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土地,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进行登记。 林地、草原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水面、滩涂的养殖使用权,分别依照森林法、草原法和渔业法的有关规定办理。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及其用于宅基地和其他非农业建设的土地,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办理;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承包经营的,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四条 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省的土地登记工作。州(地)、市、县(市、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依照下列规定的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土地登记工作: (一)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各级政府批准的重点工程的用地,由同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登记;企业由其注册登记的工商管理部门的同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登记。但市辖区的土地由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登记; (二)中央驻滇单位(不含其下属单位)和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点工程的用地,由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登记; (三)跨行政区域的国有土地,由共同的上一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登记; (四)各类开发区内的土地,由开发区所在地的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登记; (五)除本款第(一)至(四)项外,市辖区内的土地由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登记,县和县级市内的土地由县(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登记。 上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下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土地登记。 第五条 土地登记应当坚持公正、公开、便民的原则。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设立便民服务窗口,制定便民服务措施,做好服务工作。 土地登记资料可以公开查询。 第六条 土地证书实行查验制度,具体办法由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规定。 第七条 土地登记人员应当经过岗位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土地登记上岗证后,方可从事土地登记工作。 第二章 一般规定 第八条 土地登记以一宗地为基本单元进行登记。 使用或者拥有两宗以上土地的,土地权利人应当分宗申请土地登记。 一宗土地有两个以上土地权利人共同使用的,各土地权利人应当分别申请土地登记。 第九条 代理申请土地登记的,代理人应当提交委托书和代理人身份证明;代理境外申请人申请土地登记的,代理人应当提交经过公证或者认证的委托书和代理人身份证明。 代理机构代理申请土地登记的,应当出具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和经办人身份证明、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申请土地登记代理资质证书。 第十条 土地登记依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土地权利人向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土地登记申请; (二)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申请登记的土地组织开展地籍调查; (三)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拟登记的土地进行土地权属审核,对初始登记的土地进行公告; (四)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土地登记; (五)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向土地权利人颁发、更换土地权利证书。 第十一条 申请土地登记,申请人应当向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交下列资料: (一)土地登记或者变更登记申请书; (二)单位、法定代表人证明或者个人身份证明; (三)土地权属来源证明; (四)税费缴纳凭证。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收到齐备的土地申请资料后,应当向申请人出具收件回执。 第十二条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自受理土地登记申请之日起,应当在下列时限内完成土地登记工作: (一)初始登记为九十日; (二)出租、抵押登记为十五日; (三)注销登记为十五日; (四)其他变更登记为三十日。 因特殊情况在前款规定的时限内未能完成土地登记的,经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时限,但对前款第(一)项延长不得超过六十天,第(二)、(三)、(四)项延长不得超过原规定时间的一倍。 第十三条 根据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土地登记结果,由同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向国有土地使用者、集体土地所有者、集体土地使用者分别颁发《国有土地使用证》、《集体土地所有证》和《集体土地使用证》;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向土地他项权利人颁发《土地他项权利证明书》。 更改、更换、注销土地权利证书,应当经有权的土地登记机关批准。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土地权利证书、土地登记文件;禁止非法印制、出售或者发放土地权利证书。 第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土地登记: (一)申请登记的土地不在本行政区域内的; (二)不能提供完整资料的; (三)不能提供合法有效证明的; (四)土地权属来源不明的。 第十五条 受理土地登记申请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中止登记: (一)土地权属争议尚未处理的; (二)违法用地尚未处理的; (三)依法查封土地或者地上建筑物、附着物而限制土地权利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中止登记的。 前款规定的情形消除后,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恢复登记。 第十六条 申请人应当如实申请土地登记,提交真实的土地登记资料,不得采取欺骗手段申请土地登记、骗取土地证书。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撤销全部或者部分已经核准的土地登记事项: (一)当事人在申请登记时隐瞒真实情况的; (二)伪造有关证件或者采用欺骗手段获准登记的; (三)核准登记的主要事项错误的; (四)不依照法定程序申请登记的。 撤销土地登记的决定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 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直接办理注销登记: (一)国有土地使用权被依法收回的; (二)集体所有土地被依法征用的。 除前款规定外的其他土地权利终止的,土地权利人应当自土地权利终止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注销登记。土地权利人逾期不办理注销登记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可以直接注销登记和注销土地权利证书并书面通知原土地权利人。 第十八条 土地权利证书遗失、损毁的,土地权利人应当及时向原办理土地登记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由土地权利人登报公告作废,自公告之日起六十日内无异议的,方可申请补发或者换发土地证书。 第十九条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造成错登、漏登、重复登记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更正或者补正;土地权利人和利害关系人也可以申请更正土地登记。 第二十条 土地登记收费,依照国家和省的规定执行。 第三章 初始土地登记 第二十一条 初始土地登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布公告,土地登记申请人应当在公告规定的期限内申请土地登记。 第二十二条 土地登记的申请人为下列单位或者个人: (一)使用国有土地或者集体土地的,为使用该土地的单位或者个人; (二)拥有集体土地的,为拥有该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三)公共和市政设施用地,为该土地的经营管理单位; (四)以土地使用权作为合作条件兴办合作企业的为原土地使用权人; (五)以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或者与外商兴办合资合作企业的,为该合资合作企业; (六)港、澳、台和外商独资企业使用国有土地的,为该独资企业。 第二十三条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土地登记申请人提交的土地登记资料进行实地调查,形成土地登记文件。 土地登记文件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由县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调查形成。依照本条例第四条的规定,属于上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登记的,组织形成土地登记文件的县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将土地登记文件报有权登记的上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由上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土地登记。 土地登记文件应当永久保存。 第二十四条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符合登记条件的土地予以公告,公告期限为三十日。 土地登记公告内容如下: (一)土地权利人姓名或者名称、地址; (二)土地的权属性质、面积、座落; (三)土地权利人或者土地权利相关人提出异议的方式和受理机关; (四)其他事项。 对公告内容有异议的,应当在公告期限内向发布公告的机关申请复查。 公告期满,对公告内容未提出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由同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注册登记,颁发土地权利证书。 第四章 变更土地登记 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土地权利人应当在三十日内到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或者更改登记手续: (一)因土地被征用、调整引起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变更的; (二)以出让、转让、租赁、作价出资(入股)授权经营等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 (三)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 (四)国有荒山、荒地、荒滩确定给单位或者个人使用的; (五)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用于非农业建设的; (六)集体土地所有者将集体土地使用权作为出资方式与他人兴办企业的; (七)依法买卖、交换、赠与、继承、拆迁等转移土地使用权的; (八)因合并、分立、兼并、破产等原因引起土地使用权变更的; (九)因判决、裁定、调解而引起土地权利转移的; (十)因处分抵押财产而取得土地使用权的; (十一)土地使用者或者集体土地所有者的名称、地址和土地用途发生变化的; (十二)其他依法应当办理变更登记的。 第二十六条 以划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按照下列规定办理土地登记手续: (一)新开工的大中型建设项目使用划拨国有土地的建设单位应当在接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给的建设用地批准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持建设用地批准书申请土地预登记;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后,建设单位应当自该建设项目竣工之日起三十日内,持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报告和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的资料申请国有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 (二)其他项目使用划拨国有土地的,土地使用单位或者个人应当自该项目竣工验收之日起三十日内,持批准用地文件和竣工验收报告申请国有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 第二十七条 依法抵押土地使用权的,抵押人和抵押权人应当在抵押合同签订之日起十五日内,到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向抵押权人颁发《土地他项权利证明书》。 办理土地抵押登记,应当提交下列资料: (一)土地他项权利申请书; (二)法人、法定代表人证明,个人身份证明; (三)土地使用证、地上建筑物、附着物权属证明; (四)主合同和抵押合同; (五)土地估价报告及相关资料。 同一宗土地依法多次抵押时,以收到抵押登记申请的先后顺序办理抵押登记。 土地使用权抵押期间,抵押合同的有关项目、内容发生变更的,抵押人和抵押权人应当自变更之日起十五日内,持变更后的抵押合同或者补充合同等有关文件,申请变更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 第二十八条 土地使用权抵押自抵押登记之日起生效。 未办理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的土地,不得作为抵押财产进行处分。 第二十九条 土地使用权依法出租的,出租人和承租人应当自租赁合同签订之日起十五日内,持土地使用证、租赁合同等资料到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土地使用权出租登记,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向承租人颁发《土地他项权利证明书》。 第三十条 预售商品房,预售人应当在商品房预售前十五日向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商品房预售备案后,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方可为其办理土地登记手续。 第三十一条 出售的公有住房,售房人应当持公有住房售房批准文件、售房合同、购房人的房屋所有权证书、售房单位原土地证书和售房人的个人已购住房土地使用权申请表向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变更登记,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向购房人颁发国有土地使用证。 第三十二条 农民个人依法取得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建盖住宅的,住宅竣工后,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登记并向其颁发集体土地使用证书。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第三款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土地登记文件、土地证书无效;由县级以上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无违法所得的,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变造土地权利证书、土地登记文件的; (二)非法印制、出售土地权利证书的; (三)非法发放土地权利证书的。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规定,采取欺骗手段骗取土地登记的,由县级以上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注销土地登记,收回土地权利证书,并处每平方米五元以上八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逾期未办理初始土地登记的,责令在六个月内办理土地登记,拒不办理土地登记的,由县级以上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处每平方米二元以上五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九条规定,转让、出租、抵押土地使用权未办理土地变更登记的,由县级以上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办理;逾期不办理的,处每平方米二元以上五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七条 国家工作人员在土地登记工作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并对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八条 本条例自2003年4月1日起施行。
2002-08-22T00:00:00
null
地方性法规
有效
郑州市涉案物品价格鉴证条例
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市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20_2030
郑州市涉案物品价格鉴证条例 > (2002年4月25日郑州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2002年7月27日河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批准) 第一条 为加强对涉案物品价格鉴证的管理,规范涉案物品价格鉴证行为,维护国家利益,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涉案物品价格鉴证,是指涉案物品价格鉴证机构接受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仲裁机构的委托,对其办理的各类案件的涉案物品价值的价格进行评估、鉴定和认证的活动。 涉案物品价格包括各种涉案的有形资产价格、无形资产价格和服务价格。 第三条 价格鉴证机构接受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仲裁机构委托,对下列涉案物品进行鉴证: (一)价格不明或价格难以确认的扣押、追缴、没收物品; (二)需要以物品价值数额作为处罚和处理依据的物品; (三)需要对变卖价格或拍卖底价评估的物品; (四)价格不明或价格难以确认的纠纷物品。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 市、县(市、区)涉案物品价格鉴证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五条 涉案物品价格鉴证遵循合法、科学、客观、公正的原则。 第六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是涉案物品价格鉴证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管辖范围内的涉案物品价格鉴证工作的监督与管理。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依法设立的涉案物品价格鉴证机构,专司涉案物品价格鉴证工作。涉案物品价格鉴证机构不得从事社会中介价格鉴证业务。 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仲裁机构不得委托非涉案物品价格鉴证机构进行价格鉴证。非涉案物品价格鉴证机构不得承办涉案物品价格鉴证业务。 第七条 涉案物品价格鉴证工作实行市、县(市、区)分级管理。 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设立的涉案物品价格鉴证机构负责市属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以及仲裁机构办理案件中的涉案物品价格鉴证业务。 县(市、区)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设立的涉案物品价格鉴证机构负责本县(市、区)所属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办理案件中的涉案物品价格鉴证业务。 第八条 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仲裁机构需要对涉案物品进行价格鉴证的,应委托同级涉案物品价格鉴证机构鉴证。必要时,也可委托上一级涉案物品价格鉴证机构鉴证。 第九条 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仲裁机构委托涉案物品价格鉴证机构对涉案物品进行价格鉴证,应当出具涉案物品价格鉴证委托书。 涉案物品价格鉴证委托书应载明涉案物品的品名、规格、数量、来源,生产、购置或涉案时间,使用情况及其他资料。对灭失或无法接触的涉案物品,需要评估鉴证的,还应在委托书上载明原因,提供有关凭证、证人证言等资料。 第十条 涉案物品价格鉴证机构接受委托后,应在五个工作日内对涉案物品作出价格鉴证结论。双方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第十一条 涉案物品价格鉴证机构应当出具统一格式的涉案物品价格鉴证结论书,价格鉴证人员应在涉案物品价格鉴证结论书上签名,并加盖价格鉴证机构印章。 对专业性较强或价格难以确定的涉案物品,涉案物品价格鉴证机构应聘请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或专业人员参与鉴证。 第十二条 涉案物品价格鉴证人员,必须具有国家或省价格主管部门颁发的涉案物品价格鉴证资格证书。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三条 涉案物品价格鉴证机构和鉴证人员依法独立从事价格鉴证业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取任何形式干涉涉案物品价格鉴证人员的公正鉴证活动。 第十四条 涉案物品价格鉴证机构和价格鉴证人员,对出具的涉案物品价格鉴证结论的合法性、正确性和公正性负责。对在业务活动中取得和了解的资料,负责保守秘密。 第十五条 涉案物品价格鉴证人员,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委托单位也有权申请其回避: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案件代理人的近亲属;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三)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涉案物品价格公正鉴证的。 涉案物品价格鉴证人员的回避,由价格鉴证机构负责人决定;价格鉴证机构负责人的回避,由其主管部门决定。回避申请被驳回的,委托单位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二个工作日内申请复议一次;涉案物品鉴证机构应当自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二个工作日内做出复议决定。 第十六条 涉案物品价格鉴证机构依法作出的价格鉴证结论,是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仲裁机构办理案件的证据。 第十七条 县(市、区)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对县(市、区)涉案物品价格鉴证机构作出的价格鉴证结论有异议的,可向市涉案物品价格鉴证机构申请复核。 市、县(市、区)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和市仲裁机构对市涉案物品价格鉴证机构作出的价格鉴证结论有异议的,可向市涉案物品价格鉴证机构申请复核一次。 市、县(市、区)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和市仲裁机构对市涉案物品价格鉴证机构作出的价格鉴证复核结论仍有异议的,可向上一级涉案物品价格鉴证机构申请鉴证。 市涉案物品价格鉴证机构接受复核申请后,对刑事案件涉案物品鉴证,应当在五个工作日内作出结论书。其他案件的涉案物品鉴证,应当在十五个工作日内作出结论书。双方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第十八条 当事人对涉案物品价格鉴证结论有异议的,可向委托单位提出复核申请,委托单位应当按第十七条规定申请复核。 第十九条 涉案物品价格鉴证机构进行价格鉴证,应严格执行国家、省有关涉案物品价格鉴证程序和操作规范的规定。 鉴证资料不全的涉案物品,灭失或无法接触的涉案物品,应在鉴证结论书中注明。 第二十条 价格主管部门对涉案物品价格鉴证工作实施监督检查,发现涉案物品价格鉴证结论有错误的,应责令涉案物品价格鉴证机构及时改正。 第二十一条 涉案物品价格鉴证费用,由同级财政部门核拨专项经费。 涉案物品价格鉴证机构聘请有关单位和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技术鉴证的费用,由委托单位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向涉案物品价格鉴证机构缴纳。 第二十二条 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对需要价格鉴证的变卖或委托拍卖的涉案物品未按本条例规定进行鉴证的,视其情节轻重,由主管机关或监察机关对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予以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仲裁机构工作人员故意向鉴证机构提供虚假情况和资料的,由主管机关或监察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国家或当事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 第二十四条 涉案物品价格鉴证人员在价格鉴证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主管机关或监察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 (二)故意出具虚假鉴证结论的; (三)玩忽职守,导致鉴证结论失当的; (四)应当回避而拒不回避的; (五)在鉴证业务活动中没有尽到保密责任的; (六)无正当理由,未按规定或约定期限作出鉴证结论,影响委托单位工作正常进行的; (七)有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行为的。 第二十五条 本条例自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1992年5月12日公布施行的《郑州市赃物估价条例》同时废止。
2002-07-27T00:00:00
null
地方性法规
有效
山东省口岸综合管理条例
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省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20_2030
山东省口岸综合管理条例 > (1996年4月17日山东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 > 根据2002年7月27日山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山东省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办法》等二十四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 > > 目 录 1. 总则 2. 口岸的开放与关闭 3. 口岸的检查检验 4. 口岸的集疏运 5. 争议的处理及罚则 6. 附则 ```{=html} <!-- --> ``` 1.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口岸综合管理,协调各口岸单位的工作,确保口岸安全畅通,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促进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口岸是指经国务院或者省人民政府批准,供人员、货物和交通运输工具出入境的港口、机场、车站等。 第三条 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口岸从事交通运输、检查检验、对外贸易、船舶代理、货运代理、仓储转运、涉外服务、公证鉴定、对外索赔、装卸理货、宣传接待及出入境等活动的所有单位(简称口岸单位)和个人,均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 省及口岸所在市人民政府(地区行署)、县(市)人民政府授权的口岸综合管理机构负责辖区口岸综合管理工作。其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及省有关口岸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编制并组织实施辖区口岸开放规划和计划,组织验收和审查上报口岸开放与关闭,办理报批外国籍交通运输工具临时进出非开放口岸事宜,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开辟国际客运、货运航线; (三)会同有关部门审查上报口岸检查检验机关人员编制及其配套设施建设资金事宜,检查督促辖区口岸配套设施建设和改造; (四)督促检查口岸检查检验机关按照各自的职责和规定对出入境人员、交通运输工具、货物和行李物品进行监督管理以及检查、检验、检疫等; (五)主持平衡辖区口岸外贸运输计划,组织协调口岸单位共同做好口岸集疏运和出入境旅客接送工作; (六)协调处理或者裁决口岸单位之间发生的影响口岸正常运转的争议; (七)组织口岸单位对工作人员进行涉外政策、纪律和国家安全教育; (八)查处违反口岸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会同有关部门查处口岸重大涉外事件; (九)组织口岸单位开展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口岸活动; (十)人民政府授予的其他职责。 第五条 口岸单位应当遵纪守法,密切配合,自觉接受口岸综合管理机构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 第二章 口岸的开放与关闭 第六条 口岸开放应当按照国家和省制定的口岸开放规划与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第七条 新建口岸港口、码头、机场、集装箱中转站以及老口岸扩建工程正式立项前,项目主管部门应当征求口岸综合管理机构的意见。 口岸现场检查检验设施及其他配套设施应当与港口、机场、车站等主体工程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同步建设。口岸现场检查检验设施投资列入主体工程投资之内;其他配套设施投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新开放口岸检查检验机关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及办公生活设施建设资金等,由口岸综合管理机构会同有关部门提出方案,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 第八条 开放口岸按照下列程序报批: (一)一类口岸,由拟开放口岸所在市(地)人民政府(行署)报经省人民政府商有关驻军同意后,由省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 (二)二类口岸,由拟开放口岸所在市(地)人民政府(行署)商有关驻军和检查检验机关同意后,由市(地)人民政府(行署)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第九条 开放口岸的上报文件应当附下列资料: (一)口岸开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检查检验机关等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方案; (三)口岸检查检验配套设施建设情况。 第十条 口岸正式对外开放前,口岸综合管理机构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其交通基础设施、安全设施、通讯设施、检查检验配套设施、检查检验机关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新开放的一类口岸,由省口岸综合管理机构组织初验后,报国家口岸综合管理机构组织验收。 新开放的二类口岸,一类口岸扩建工程,以及位于开放水域内的货主专用码头、渔业码头、修船厂等,由省口岸综合管理机构组织验收。 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对外开放。 第十一条 外国籍交通运输工具临时进出非开放口岸的报批程序,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遇有特殊情况,由所在市(地)人民政府(行署)商有关驻军和检查检验机关同意后,报省人民政府审批,并安排检查检验工作。 第十二条 对外开放口岸的关闭由原申请机关报原批准机关审批。特殊情况可以由批准机关直接下令关闭。 第三章 口岸的检查检验 第十三条 凡经本省行政区域口岸出入境的人员、货物和交通运输工具等,由口岸检查检验机关依法实施出入境检查、检验和检疫。 第十四条 入境交通运输工具抵达口岸未办妥进口岸手续前和出境交通运输工具已办妥出口岸手续后,未经边防检查机关批准,不得上下人员、装卸货物。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五条 需要进行检验、检疫的进出口货物,检查检验机关应当一次开舱(箱),分别取样化验并出具证书。同一货物的同一检验、检疫项目,不得重复检验、检疫和收费。 口岸综合管理机构可以组织检查检验机关,对出入境交通运输工具及进出口货物集中办理检查、检验手续。 第四章 口岸的集疏运 第十六条 口岸综合管理机构应当根据国家外贸进出口任务和口岸通过能力,主持平衡辖区口岸外贸运输计划,报经国家批准后,督促有关单位执行。 第十七条 经营进出口业务的企业和外贸运输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向口岸综合管理机构报送年、月度运输计划及完成情况统计报表。运输计划如有变动,应当及时向口岸综合管理机构及交通部门报告。 第十八条 口岸综合管理机构应当组织协调交通、铁路、民航等部门,共同做好口岸外贸运输工作。 第十九条 港口管理部门应当本着有序高效、安全畅通的原则组织船舶装卸作业,旅游船和定期客货班轮应当优先安排。 对口岸集疏运影响较大的大宗货物,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按照计划均衡交货、派船,重点物资应当及时集疏运。 第二十条 铁路部门应当优先安排进出口货物运输计划,并优先配车、装运。 第二十一条 交通运输企业应当按照口岸外贸运输计划的要求,配足运力,保证口岸外贸货物及时集疏运。 第二十二条 经营国际客运业务的企业或者其代理人,应当将出入境航班的始发和到达时间、旅客人数、货物载量等情况,提前向口岸综合管理机构及检查检验机关报告。如有变更,应当及时通知有关单位。 第二十三条 进口货物到达口岸后,承运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及时通知收货人或者其货运代理人办理报关提货手续。对超期未报关货物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货物发生残损、短缺或者全票灭失的,货运部门应当出具商务记录。 口岸综合管理机构应当组织有关单位及时查验在运输过程中残损、短缺、灭失的货物和口岸溢卸、无人认领的物品,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二十四条 口岸发生堵塞,由当地人民政府下达疏港命令,交通部门及有关单位必须执行,口岸综合管理机构督促检查命令的执行情况。 第二十五条 口岸综合管理机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口岸服务行业的综合管理。 经批准从事船舶代理和货运代理业务的企业,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准确地向有关部门提供单证,加速船舶周转和货物集疏运。 经批准从事外轮理货的企业,应当保证理货工作质量,切实代表委托方办理货物交接,做好理货签证和记录,如实出具单证。 凡从事口岸仓储、熏蒸和外轮供应等项业务的,必须报经口岸综合管理机构会同有关部门审查批准,未经批准不得经营相关业务。 第二十六条 在口岸实施行政性事业性收费的,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及省有关规定,不得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或者提高收费标准。 第五章 争议的处理及罚则 第二十七条 对口岸单位之间发生影响口岸正常运转的争议,口岸综合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进行 协调、处理;遇有紧急情况有权作出处理决定。对口岸综合管理机构作出的处理决定,口岸单位及有关人员必须执行。 第二十八条 拒不执行口岸综合管理机构的处理决定,影响口岸正常运转,造成恶劣影响或者经济损失的,口岸综合管理机构可以视情节轻重,对直接责任人员或者主要负责人予以通报批评,并建议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对危害国家主权和安全的,移送有关机关依法处理。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口岸综合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改正,赔偿直接经济损失,并可以视情节轻重处十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擅自对外开放口岸的; (二)拒不执行当地人民政府下达的疏港命令及拒不接受口岸综合管理机构的督促检查的; (三)未经批准擅自经营口岸仓储、熏蒸、外轮供应等项业务的。 第三十条 依照本条例实施罚款处罚的,应当使用省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罚款缴同级财政。 第三十一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三十二条 阻挠、干扰口岸管理人员依法执行公务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 口岸管理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玩忽职守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同级行政监察机关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本条例自1996年7月1日起施行。
2002-08-02T00:00:00
null
地方性法规
已修改
吉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办法
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省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20_2030
+-----------------------------------------------------------------------+ | 吉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 | | | | 权益保护法》办法 | +-----------------------------------------------------------------------+ | > (1992年9月14日吉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 | | > 根据2001年9月29日吉林省第 | | 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 | 会关于修改\<吉林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等10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改 | | > 根据2 | | 002年8月2日吉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修订通过) | +-----------------------------------------------------------------------+ | | +-----------------------------------------------------------------------+ | 第一条 为保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归 | | 侨侨眷权益保护法](http://law.npc.gov.cn:80/FLFG/flfgByID.action?txti | | d=1&flfgID=337&showDetailType=QW)》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 +-----------------------------------------------------------------------+ | 第二条 归侨是指回国定居 | | 的华侨。华侨是指定居国外的中国公民。侨眷是指华侨、归侨在国内的眷属。 | +-----------------------------------------------------------------------+ | 本办法所适用的侨 | | 眷范围为:华侨、归侨的配偶,父母,子女及其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 | | 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同华侨、归侨有长期扶养关系的其他亲属。 | +-----------------------------------------------------------------------+ | 华侨、归侨去世后,其国内眷属原依法认定的侨眷身份不变 | | ;依法与华侨、归侨及其子女解除婚姻、扶养关系的,其侨眷身份自行丧失。 | +-----------------------------------------------------------------------+ | 同华侨、归侨有五年以上扶养关系的其他亲属,且申请侨眷身 | | 份时仍保持扶养关系的,其侨眷身份由公证机关出具扶养公证后,审核认定。 | +-----------------------------------------------------------------------+ | 第三条 归侨、侨眷的 | | 身份,由其户籍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侨务工作机构根据本人有效证件或者 | | 其工作单位、街道办事处以及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的证明审核认定。 | +-----------------------------------------------------------------------+ | 第四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 | | 及其侨务工作机构,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做好保护归侨、侨眷合法权益的工作。 | +-----------------------------------------------------------------------+ | 第五 | | 条 归侨、侨眷享有[宪法](http://law.npc.gov.cn:80/FLFG/flfgByID.actio | | n?txtid=1&flfgID=40&showDetailType=QW)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并履行[ | | 宪法](http://law.npc.gov.cn:80/FLFG/flfgByID.action?txtid=1&flfgID=40 | | &showDetailType=QW)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义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歧视。 | +-----------------------------------------------------------------------+ | 第六条 对来本省定居的华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安置。 | +-----------------------------------------------------------------------+ | 华侨中的科技人员 | | ,要求来本省定居的,根据其专业特长和本人意愿,有关单位应当优先聘用。 | +-----------------------------------------------------------------------+ | 第七条 省、市级的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归 | | 侨、侨眷较多的县和乡级人民代表大会,应当有适当名额的归侨、侨眷代表。 | +-----------------------------------------------------------------------+ | 第八条 归侨、侨眷有权依法成立社会团体,进行适合归侨、侨 | | 眷需要的合法的社会活动,其财产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 +-----------------------------------------------------------------------+ | 本省各级归国华侨联 | | 合会代表本行政区域内归侨、侨眷的利益,依法维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 | +-----------------------------------------------------------------------+ | 第九条 归侨、侨眷新办的从事信息、咨询、技 | | 术服务的企业,自开业之日起,免征企业所得税二年。其中,当年安置待业人 | | 员占企业从业人员总数60%以上的,经税务部门审核,免征企业所得税三年。 | +-----------------------------------------------------------------------+ | 归侨、侨眷新办的劳动就业服务企 | | 业,当年安置待业人员超过企业从业人员总数60%的,经税务部门审核,可以 | | 免征企业所得税三年;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免税期满后,当年安置待业人员占原 | | 从业人员总数30%以上的,经税务部门审核,可以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二年。 | +-----------------------------------------------------------------------+ | 第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优惠政 | | 策,鼓励、扶持、引导归侨、侨眷依法投资兴办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 | +-----------------------------------------------------------------------+ | 归侨、侨眷投资兴 | | 办的各类企业的财产权、知识产权、自主经营权和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 +-----------------------------------------------------------------------+ | 第十一条 将土地使用权转让给归侨、侨眷从事农业生产的,免征营业税。 | +-----------------------------------------------------------------------+ | 第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安置归侨的农场等企业给予扶持,任 | | 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其使用的土地、草原、水面,不得侵犯其合法权益。 | +-----------------------------------------------------------------------+ | 在安置归侨的农场中就业的归侨及 | | 其配偶、子女,在调动工作、招工时,其户口按照非农业人口办理迁移手续。 | +-----------------------------------------------------------------------+ | 第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归侨、侨眷兴办公益事业, | | 归侨、侨眷依法兴办公益事业的意愿应当得到尊重,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 +-----------------------------------------------------------------------+ | 归侨、侨眷 | | 接受境外亲友捐赠的物资用于公益事业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优惠待遇。 | +-----------------------------------------------------------------------+ | 第十四条 归侨、侨眷合法的私有房屋的所有权受 | | 法律保护,其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 +-----------------------------------------------------------------------+ | 各级人民政府鼓励归侨、侨眷用侨汇 | | 购建住宅,有关部门应当在住宅用地方面给予支持。归侨、侨眷用侨汇购买城 | | 市住房,按照有关规定,允许其本人或者亲属一户户口迁入其房屋所在城市。 | +-----------------------------------------------------------------------+ | 拆迁归 | | 侨、侨眷城市私有房屋的,拆迁单位应当根据被拆迁房屋的区位、用途、建筑 | | 面积等因素,以房地产市场评估价格予以货币补偿,或者实行房屋产权调换。 | +-----------------------------------------------------------------------+ | 第十五条 归侨、侨眷 | | 全家出境定居后的私有房屋,可以按照规定自行处理,也可以与房地产管理部 | | 门签订代管协议由其代管。承租公房要求保留公房承租权的,自批准离境之日 | | 起二年内,房屋产权单位应当予以保留,双方订立协议,按照规定缴纳房租。 | +-----------------------------------------------------------------------+ | 归侨、侨 | | 眷出境定居,在出境前已按照住房制度改革规定购买的公房,出境定居后房产 | | 权属不变。未购买的公房,其共同居住一年以上的亲属,可以继续居住,按照 | | 规定交纳房租;经产权单位同意,可以按照当地房改规定优先购买原有住房。 | +-----------------------------------------------------------------------+ | 第十六条 各部门、各单位在安排职工生活、调整工作 | | 岗位,子女入托和入学等方面,同等条件下应当对归侨、侨眷给予优先照顾。 | +-----------------------------------------------------------------------+ | 第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扶持归侨 | | 、侨眷贫困户纳入扶贫计划,给予重点扶持。对生活确有困难的归侨、侨眷, | | 当地民政部门应当给予救济。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民政部门应当将其纳 | | 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对其中有劳动能力的,劳动部门应当优先安置其就业。 | +-----------------------------------------------------------------------+ | 依法维护归 | | 侨、侨眷职工的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权益。用人单位以及归侨、侨 | | 眷职工应当依法参加当地的社会保险,及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用。各级社 | | 会保险机构必须及时、足额发放归侨、侨眷职工依法享有的各项社会保险金。 | +-----------------------------------------------------------------------+ | 第十 | | 八条 归侨学生、归侨子女、华侨在国内的子女升学、就业,给予下列照顾: | +-----------------------------------------------------------------------+ | (一)报考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普通 | | 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的,给予增加分数的照顾,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 +-----------------------------------------------------------------------+ | (二 | | )参加劳动就业文化考试的,给予增加分数的照顾,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 +-----------------------------------------------------------------------+ | (三)对普通大、中专学校的毕 | | 业生,有关部门应当提供就业指导,在同等条件下,用人单位应当优先录用。 | +-----------------------------------------------------------------------+ | 侨眷及其子 | | 女在报考省属各类学校和参加劳动就业文化考核时,可参照本规定给予照顾。 | +-----------------------------------------------------------------------+ | 第十九条 归侨、侨眷的侨汇收入,按照国家规定予以保护。 | +-----------------------------------------------------------------------+ |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侵犯归侨、侨眷的侨汇。 | +-----------------------------------------------------------------------+ | 第二十条 归侨、侨眷在继承或者接受境外亲友的 | | 遗产、遗赠或者赠与以及处分境外财产时,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办理有关手续。 | +-----------------------------------------------------------------------+ | 第二十一条 归侨、侨眷与境外亲友的往来和通讯受法律保护。 | +-----------------------------------------------------------------------+ |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 | | 不得非法开拆、毁弃、隐匿、盗窃归侨、侨眷的信件和邮件。其信件、邮件的 | | 丢失、损毁、短少,邮政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 | +-----------------------------------------------------------------------+ | 第二十二条 归侨、侨眷申请出境,公安机关出入境管 | | 理部门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做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并通知申请人。 | +-----------------------------------------------------------------------+ | 归侨、侨眷确因境外直系亲属病危、死亡或者限期处理境外财 | | 产等特殊情况急需出境的,应当根据申请人提供的有效证明,优先办理手续。 | +-----------------------------------------------------------------------+ | 第二 | | 十三条 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保障归侨、侨眷出境探亲的权利。归侨、侨眷短 | | 期出境探亲,在批准的假期内,其户口、工作、职务及租住的公房应当保留。 | +-----------------------------------------------------------------------+ | 归侨、侨眷职工出境探亲,享受国家规定的出境探亲待遇。 | +-----------------------------------------------------------------------+ | 第二十四条 获准出境定居的归侨、侨眷职工,符合离休、退休、退 | | 职条件的,照发其离休金、退休金、退职金;按照规定享受社会养老保险待遇 | | 的,其养老金照发;实行劳动合同制的,按照有关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享 | | 受相应补偿。以上费用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兑换成外币汇出或者携带出境。 | +-----------------------------------------------------------------------+ | 第二十五条 归侨、侨眷申请 | | 出国学习、讲学,或者因其他原因申请出境的,其所在单位和有关部门应当提 | | 供便利。在其获得前往国(地区)的入境签证前,所在单位不得因其申请出境 | | 而责令其办理停职、停薪、退职或者退学,不得自行规定收取保证金、抵押金 | | ;对获准出境未与所在单位签订合同的,应当至少保留其公职或者学籍一年。 | +-----------------------------------------------------------------------+ | 第二十六条 归侨、侨眷出国留 | | 学,学成后要求来本省工作的,由有关教育主管部门或者人事部门协助联系工 | | 作单位;也可以由本人直接与省内用人单位联系,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录用。 | +-----------------------------------------------------------------------+ | 第二十七条 鼓励归侨、侨眷开展国外资金、技术、设 | | 备、人才等引进工作。对在引进工作中做出贡献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 +-----------------------------------------------------------------------+ | 第二十八条 归侨、侨眷合法权益受到侵 | | 害时,被侵害人有权要求主管部门依法处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 | 第二十九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 | | 或者滥用职权,致使归侨、侨眷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 | | 管机关应当责令其改正或者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 | 第三十 | | 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害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造成归侨、侨眷财产损失 | | 或者其他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 | 第 | | 三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非法占用安置归侨的农场合法使 | | 用的土地,有关主管部门应当责令其退还;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 +-----------------------------------------------------------------------+ |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规定,非法侵占归侨、侨眷在国内私 | | 有房屋的,有关主管部门应当责令其退还;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 +-----------------------------------------------------------------------+ |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停发、扣发、侵占或者挪用 | | 境外定居的归侨、侨眷的离休金、退休金、退职金、养老金的,有关单位或者 | | 有关主管部门应当责令其补发,并依法给予赔偿;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 | | 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 |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 | +-----------------------------------------------------------------------+
2002-07-29T00:00:00
null
地方性法规
已修改
青海省发展中药藏药蒙药条例
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省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20_2030
青海省发展中药藏药蒙药条例   (2002年7月29日青海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了合理利用资源,促进中药藏药蒙药(以下简称中藏蒙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中藏蒙药材的采猎、种植、药用动物的饲养和中藏蒙药的研制、开发、生产、经营以及监督管理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发展中藏蒙药应当遵循开发与保护、继承与创新、市场引导与加强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把中藏蒙药的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计划,引导中藏蒙药企业向生产集约化发展,促进中藏蒙药产业现代化。   州、市、县人民政府应当依照国家和本省药品行业发展规划发展中藏蒙药。   第五条 省人民政府经济贸易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全省中藏蒙药产业发展的指导、协调工作。州、市、县人民政府经济贸易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地区中藏蒙药产业发展的服务、协调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中藏蒙药研究、生产、流通、使用的监督管理;卫生、教育、林业、畜牧、农业、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发展中藏蒙药工作。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管理部门应当重视中藏蒙药科学研究工作,指导和支持中藏蒙药药理作用、药用资源开发、原料标准和产品标准的研究。   第七条 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采取多种投资方式,发展中藏蒙药产业。   第八条 开办中藏蒙药生产企业,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的程序和条件,申请领取《药品生产许可证》,凭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   第九条 中藏蒙药生产企业应当遵循国家和本省制定的药品行业发展规划,按照国家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组织生产。   第十条 中藏蒙药药品经营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实行质量管理。   第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依据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强管理,禁止乱采、滥挖、滥猎,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野生中藏蒙药材资源。   禁止将国家法律、法规和国际贸易公约明令禁止采猎和贸易的野生动植物,作为中藏蒙药材生产、销售。   第十二条 鼓励企业、单位和个人种植中藏蒙药材、饲草药用动物,逐步按照国家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建立中藏蒙药材种植或者药用动物饲养基地。   第十三条 鼓励中藏蒙药生产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开发新的药用资源和新药产品,提高科技含量,培育名牌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   第十四条 经批准研制的符合国家标准的中藏蒙药药品,可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做好中藏蒙药文献、古籍的收集、整理、研究、翻译、出版以及传统中藏蒙药秘方、验方、组方和炮制工艺的挖掘、抢救、保护工作。对捐献有价值的中藏蒙药文献、秘方、验方、组方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奖励。   中藏蒙药知识产权经评估可以作为资本入股。   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卫生等部门应当重视培养中藏蒙药技术人员,培养高素质的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技术骨干。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做好名老中藏蒙药专家学术经验的继承工作,组织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名老中藏蒙药专家开展师承教育,带徒授业。   以师承方式学习中藏蒙药学确有专长的人员参加专业技术职务评定时,职称评审机构应当注重考核中藏蒙药基础理论和实际水平。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在发展中藏蒙药事业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第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林业、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处罚。   第二十条 国家工作人员在发展中藏蒙药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一条 其他民族药的发展依照本条例执行。   第二十二条 本条例应用中的具体问题由省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本条例自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  - 4 - - 3 - 
2002-05-30T00:00:00
2002-05-30T00:00:00
地方性法规
已废止
本溪市风景名胜资源保护管理条例
本溪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市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00_2020
## 本溪市风景名胜资源保护管理条例 (1996年7月19日本溪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6次会议通过 1996年9月28日辽宁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3次会议批准 根据 2002年3月29日本溪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 2002年5月30日辽宁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批准的《本溪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l) [第二章 调查、评价](\l) [第三章 风景名胜区的设立](\l) [第四章 保 护](\l) [第五章 规 划](\l) [第六章 管 理](\l) [第七章 罚 则](\l) [第八章 附 则](\l) # #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风景名胜资源,加强风景名胜区管理,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风景名胜资源系指自然环境优美,具有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的山河、湖泊、地貌、溪潭、溶洞、泉源、瀑布、森林、动植物、特殊地质、天文气象等自然景物和文物古迹、革命纪念地、历史遗址、园林、建筑、摩崖石刻、工程设施等人文景物和它们所处环境及风土人情等。 本条例所称风景名胜区系指风景名胜资源集中、自然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定命名、划定范围,供人游览、观赏、休息和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 第三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溪市行政区域内一切风景名胜资源和各级风景名胜区。 第四条 市风景名胜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风景名胜资源的管理工作。行使下列职能: (一)组织风景名胜资源调查和评价; (二)申报审查风景名胜区; (三)编制全市风景名胜资源规划和组织编制市级以上风景名胜区规划,会同有关部门审批省级、市级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 (四)负责贯彻实施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 (五)监督和检查风景名胜区保护、建设、管理工作。 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职责,配合风景名胜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做好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管理工作。 第五条 自治县(区)人民政府应明确风景名胜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行使本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风景名胜资源和风景名胜区的保护管理职能。 第六条 风景名胜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 依托风景名胜资源进行经营活动的,应当缴纳风景名胜资源有偿使用费。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促进其发展。 第八条 对认真执行本条例,做出显著成绩和重要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予表彰或奖励。 # # 第二章 调查、评价 第九条 风景名胜资源应按照国家规定进行调查、评价,确定其特点和价值。 第十条 风景名胜资源的调查、评价由市风景名胜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 第十一条 风景名胜资源调查、评价结果,应形成规范的调查评价报告,报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 # # 第三章 风景名胜区的设立 第十二条 风景名胜资源具备设立风景名胜区条件的,可按规定设立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区分为国家重点、省级、市级、县(区)级。 国家重点、省级、市级风景名胜区按国家规定设立与申报。 县(区)级风景名胜区是指具有一定观赏、文化和科学价值,环境优美,规模较小,设施简单,以接待本地游人为主,由自治县(区)风景名胜资源主管部门提出调查评价报告,报自治县(区)人民政府审定公布,并报省、市级主管部门备案的风景名胜区。 风景名胜区应划定明确的范围,立碑刻文,标明区界。范围的划定,不受行政区划和所有制的限制。 不具备设立风景名胜区条件的风景名胜资源,由市风景名胜资源主管部门划定保护范围,报市人民政府审定公布,并设立标志。 第十三条 风景名胜区应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风景名胜区的管理工作。设在风景名胜区内的所有单位,除各自业务受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外,都必须服从管理机构对风景名胜区的统一规划和管理。 第十四条 市级以上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的设立由市人民政府决定。 县(区)级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的设立由自治县(区)人民政府确定。 # # 第四章 保 护 第十五条 风景名胜资源受国家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的义务,不得有破坏风景名胜资源的行为。 第十六条 风景名胜资源的开发利用与风景名胜区的建设,必须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防止自然风貌的人工化和景区环境的城市化;不得破坏景观、污染环境、妨碍游览。 第十七条 在风景名胜资源保护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出租或出让风景名胜资源; (二)砍伐古树名木、风景林木,毁林开荒; (三)捕猎野生动物; (四)损坏文物,在景物上刻画、涂写; (五)在禁火区内用火。 第十八条 在风景名胜区内,除应遵守第十七条规定外,还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禁止设立开发区; (二)禁止出让土地; (三)不得擅自建墓立碑; (四)不得擅自闸沟造田、开矿挖煤、开山采石、挖沙取土和就地取用建筑材料。 第十九条 风景名胜区内的古建筑、古园林、历史遗址等人文景观,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有关规定保护、修缮。文物古迹的修缮应依法报经有关部门批准,并保持其原貌。 第二十条 风景名胜区内的林木,不得擅自采伐。确需进行更新、抚育性采伐的,须经风景名胜资源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按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核发采伐许可证。 第二十一条 风景名胜资源保护范围和风景名胜区内应加强水体的保护,防止水体污染。 第二十二条 风景名胜资源保护范围和风景名胜区内应维护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 # # 第五章 规 划 第二十三条 风景名胜资源及风景名胜区应当编制规划。 风景名胜资源规划由市风景名胜资源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报市人民政府审批。 风景名胜区规划由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负责编制。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经主管部门审查后,报审定风景名胜区的人民政府审批,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按国家规定报批;省级、市级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由市风景名胜资源主管部门审批;县(区)级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由自治县(区)风景名胜资源主管部门审批。 第二十四条 编制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保护和开发利用风景名胜资源的法律、法规,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远期与近期、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二)符合有关城市总体规划; (三)突出风景名胜区的特色; (四)保持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风貌,各项建设设施应与景区环境相协调; (五)风景名胜区的发展应当同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并为长远发展留有余地。 第二十五条 经批准的规划,必须执行,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得擅自变更。规划确需调整,要按程序报原审批机关批准。 # # 第六章 管 理 第二十六条 风景名胜资源保护范围和风景名胜区内的建设项目,须经风景名胜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规划审查同意,按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审批,未经批准,不得建设。 第二十七条 风景名胜区规划批准前,不得建设永久性建筑。确需设置的临时性设施,须经市风景名胜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同意。临时设施因风景名胜区保护、建设和管理需要拆除时,建设或使用单位必须按有关规定予以拆除。 风景名胜区规划批准前已有的建筑物,凡不符合风景名胜区规划的,须按有关规定拆迁。 第二十八条 各项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措施,保护景物及周围的林木、植被、水体、地貌,不得造成污染和破坏。施工结束后,必须立即清理场地,恢复环境原貌。 第二十九条 溶洞和风景名胜区内地下热水的开发利用,应经过勘察和论证,提出方案和保护措施,经市风景名胜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按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审批。 第三十条 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应配合有关部门加强治安、安全、经营等各项活动的管理,开展科学文明的游览活动,保护风景名胜资源、国家财产的安全。 # # 第七章 罚 则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由风景名胜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按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违反第十七条第(一)项规定,责令停止出租转让行为,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以非法所得额2倍的罚款,对直接责任者罚款500元; (二)违反第十七条第(四)项规定,在景物上刻画、涂写的,进行批评教育,责令停止侵害行为,并处以10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 (三)违反第十八条第(一)项规定,责令停止开发活动,恢复原貌,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四)违反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责令限期迁出,逾期不迁出,按无主坟处理; (五)违反第二十六条规定,责令立即停止建设,限期拆除,恢复原貌,并处以工程造价3%至5%的罚款:逾期不拆除的,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并处以工程造价5%至10%的罚款; (六)违反第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责令限期拆除,逾期不拆除的,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并处以拆除费用2倍的罚款; (七)违反第二十八条规定,施工结束后未按期清理场地,恢复环境原貌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每平方米30元以下罚款; (八)违反第二十九条规定,未经市风景名胜资源主管部门审批的,责令立即停止侵害活动,恢复原貌,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二条 在风景名胜资源保护范围和风景名胜区内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情节严重,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拒绝、阻挠风景名胜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或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工作人员执行公务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 由于管理混乱和对资源保护不力,造成资源破坏,已不具备风景名胜区条件的,要报请原审定机关撤销其命名,并依法追究有关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第三十六条 风景名胜资源主管部门及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 #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八条 市人民政府可依据本条例制定实施办法。 第三十九条 本条例应用中的具体问题,由市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第四十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001-12-31T00:00:00
null
地方性法规
有效
苏州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条例
苏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市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20_2030
苏州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条例 > (2001年12月8日苏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制定 > 2001年12月27日江苏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批准 > 自2002年3月12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了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维护苏州历史文化名城风貌,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古树名木保护管理。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的古树,是指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树木。 本条例所称的名木,是指珍贵、稀有的树木和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 第四条 市、县级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统称古树名木主管部门)按照同级人民政府确定的职权范围,负责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对古树名木进行调查登记,建立档案,设立标志; (二)制定古树名木养护、管理方案,落实管护责任单位或者责任人,开展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 (三)定期对古树名木生长和管护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四)开展对古树名木保护的宣传教育、科学研究,推广应用科学研究成果,普及保护知识; (五)受理与古树名木有关的投诉;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各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按照市、区职责分工做好本行政区域内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工作。 第五条 古树名木分为一级和二级。树龄在三百年以上,或者特别珍贵、稀有,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纪念意义和景观作用的古树名木,为一级古树名木;其余为二级古树名木。 市古树名木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有关专家对古树名木进行鉴定分级,报市人民政府确认。 第六条 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实行责任单位、责任人日常管护和主管部门专业管护相结合的原则。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古树名木及其附属设施的义务,对损伤、破坏古树名木的行为有权劝阻、检举和控告。 第七条 古树名木的日常管护责任单位或者责任人按照下列规定确定: (一)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和园林、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林场、寺庙用地范围内的古树名木,由所在单位管护。 (二)铁路、公路、航道、河道用地范围内的古树名木,分别由铁路、公路、航道、河道部门管护。 (三)居住小区、居民庭院内不属于个人所有的古树名木,由物业管理单位或者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指定专人管护。 (四)城镇道路、街巷、公共绿地的古树名木,由城镇绿化养护管理单位管护。 (五)农村集体所有土地上的古树名木,由土地使用人管护。 (六)个人所有的古树名木,由个人管护。 古树名木主管部门应当与古树名木日常管护责任单位或者责任人签订管护责任书。管护责任单位或者责任人变更时,应当到古树名木主管部门办理管护责任转移手续。 第八条 古树名木的日常管护责任单位或者责任人,应当按照技术规范对古树名木进行养护、管理,发现树木受害或者长势衰弱的,应当及时报告古树名木主管部门。 古树名木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报告之日起七日内,组织采取治理、复壮措施。 古树名木的日常管护责任单位或者责任人,对治理、复壮经费确有困难的,由古树名木主管部门给予适当补贴。 第九条 古树名木主管部门负责古树名木的专业养护、管理,对一级古树名木每季组织检查一次;二级古树名木每半年组织检查一次。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单位或者场所以及苏州园林、名居古宅内的二级古树名木,按照一级古树名木的要求进行检查、管理。 古树名木主管部门应当选定有资质的专业队伍,从事古树名木的专业养护和治理、复壮工作。 第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安排一定经费用于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鼓励单位和个人认养古树名木或者资助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 第十一条 古树名木死亡,古树名木的日常管护责任单位、责任人应当报古树名木主管部门确认,查明原因,明确责任,经注销登记后方可处理。 第十二条 制定城乡建设规划,应当保护古树名木及其周围的生长环境和风貌。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工程涉及古树名木的,建设单位必须提出避让和保护方案,经古树名木主管部门同意后,再办理有关建设审批手续。 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必须按照避让和保护方案进行施工;古树名木主管部门应当主动监督、检查。 第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移植古树名木。因特殊情况确需移植古树名木的,应当经市古树名木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因特殊情况需要对古树名木截干、切根的,应当经古树名木主管部门批准。 古树名木主管部门应当在收到移植或者截干、切根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将处理意见答复申请人。 第十四条 生产和生活设施影响、危害古树名木生长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古树名木主管部门提出的要求,在限期内采取措施,消除危害。 第十五条 禁止下列损害古树名木的行为: (一)砍伐古树名木; (二)攀树折枝,剥损树皮,借用树干做支撑物,倚树搭棚; (三)在树上缠绕绳索、挂物、钉钉、刻划; (四)在树冠垂直投影外五米范围内挖坑取土、动用明火、排放烟气、堆放危害树木生长的物料、新建建筑物或者构筑物、倾倒有害的废水废渣; (五)栽植缠绕树体的藤本植物; (六)其他损害行为。 第十六条 对保护管理古树名木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当地人民政府或者古树名木主管部门给予表彰、奖励。 第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古树名木主管部门予以处罚: (一)违反本条例第八条规定,未按照技术规范养护、管理古树名木的,责令其改正。发现古树名木受害或者长势衰弱不及时报告造成古树名木损伤的,每株处以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造成古树名木死亡的,每株处以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未经确认死亡擅自处理古树名木的,每株处以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三)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未经批准移植古树名木的,责令原地补植树木,并每株处以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造成古树名木死亡的,处以损失费二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 (四)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第二款、第三款,第十三条第二款,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第(五)项、第(六)项规定的,责令改正,并对损伤古树名木较轻的,每株处以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损伤古树名木较重的,处以损失费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罚款;造成死亡的,处以损失费二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 (五)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第(一)项规定,砍伐古树名木的,责令原地补植树木,并处以损失费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 古树名木损伤鉴定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九条 古树名木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或者因保护、整治措施不力,不按时检查指导,致使古树名木损害严重或者死亡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本条例自2002年3月12日起施行。苏州市人民政府1984年10月16日发布的《苏州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废止。
2001-08-18T00:00:00
null
地方性法规
已废止
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规定
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省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20_2030
# # # 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规定 # # (2001年8月18日山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 # # 第一条 为了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规范和促进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保障青年志愿者和青年志愿者组织的合法权益,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制定本规定。 # 第二条 青年志愿服务是指青年志愿者或者青年志愿者组织自愿进行的有益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和社会发展的服务活动。 # 青年志愿者组织是由青年志愿者参加的从事志愿服务并依法登记的公益性社团组织。 # 第三条 青年志愿者组织应当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制定完善志愿服务规章制度,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对青年志愿者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服务技能培训。 # 第四条 青年志愿服务范围包括社区服务、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助残支教、科技服务、扶贫济困、法律援助、抢险救灾、维护治安、旅游服务、大型社会活动等公益事业。 # 第五条 青年志愿服务的重点对象是残疾人、老年人、优抚对象和其他具有特殊困难需要救助的社会成员。 # 青年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组织与服务对象之间是自愿、平等的服务与被服务关系,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 # 第六条 青年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维护青年志愿者和青年志愿者组织的声誉和形象,保证服务质量。 # 第七条 建立注册青年志愿者志愿服务时间累计和绩效评价制度。志愿服务的时间累计数和绩效评价结果作为考核、表彰青年志愿者的重要依据。 # 第八条 青年志愿者和青年志愿者组织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 青年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活动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可以请求青年志愿者组织帮助解决。 # 第九条 青年志愿者组织应当为参加有人身伤害危险的志愿服务的青年志愿者提供必要的人身保险。 # 第十条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鼓励和支持青年志愿服务活动。 # 新闻媒介应当经常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公益性宣传。 #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为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必要的资助。 # 第十二条 鼓励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青年志愿服务活动进行捐赠。 #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财产用于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依法享受税收方面的优惠。 # 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成绩突出的青年志愿者和青年志愿者组织予以表彰和奖励。 # 对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捐赠有突出贡献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由人民政府或者其他部门予以表彰。 # 第十四条 盗用或者假冒青年志愿者组织名义进行活动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 第十五条 共青团组织协助人民政府组织实施本规定。 # 第十六条 本规定自2001年10月1日起施行。 # # #
2001-04-18T00:00:00
2001-05-01T00:00:00
地方性法规
已修改
苏州市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
苏州市人民代表大会
市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
2000_2020
苏州市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 > (2001年2月25日苏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制定 > 2001年4月13日江苏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批准 > 自2001年5月1日起施行)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立法计划的制定 第三章 地方性法规的起草 第四章 地方性法规案的提出 第五章 地方性法规案的审议和通过 第六章 地方性法规的报批、公布和解释 第七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制定地方性法规活动,提高立法质量,推进依法治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制定地方性法规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不得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江苏省地方性法规相抵触。 制定地方性法规应当从实际出发,体现地方特色,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第三条 本市地方性法规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 (一)为了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和江苏省地方性法规的规定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议、决定,需要根据本市的实际情况作出具体规定的事项; (二)属于本市地方性事务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 (三)除《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八条规定只能制定法律的事项之外,国家和省尚未制定法律、法规,根据本市实际情况需要先行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 规定市人民代表大会基本制度的地方性法规、法律规定由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以及市人民代表大会认为应当由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应当由市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在市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对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进行部分修改和补充,但不得同该地方性法规的基本原则相抵触,并报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第四条 市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负责地方性法规草案的统一审议工作。 第二章 立法计划的制定 第五条 市人民政府、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立法规划意见和年度立法计划意见。立法规划意见应当在每届市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后的三个月内提出;年度立法计划意见应当在上一年的9月底前提出。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其他机关、组织和公民,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建议。 提出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意见和建议,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意见和建议,应当包括制定地方性法规的理由和依据、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等。 第六条 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机构会同有关的专门委员会或者工作机构以及市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等有关机关,根据有关方面提出的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意见和建议,编制立法规划草案和年度立法计划草案。立法规划由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讨论决定。年度立法计划由主任会议提请常务委员会决定。 常务委员会应当在年底前,将下年度的立法计划报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立法计划在执行中因情况变化需要调整的,由主任会议决定,并印发给常务委员会会议。调整计划应当提前两个月向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 第三章 地方性法规的起草 第七条 地方性法规由主任会议、专门委员会、市人民政府、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按照各自的职责组织起草。 负责地方性法规起草的机关和联名提出地方性法规案的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或者常务委员会委员可以自行起草,也可以委托有关部门、单位或者专家起草。 第八条 凡列入年度立法计划的项目,负责起草的机关应当成立有起草机关负责人、从事实际工作的人员和有关专家参加的起草小组。 起草地方性法规应当广泛听取意见。提出地方性法规案的机关,在提出地方性法规案之前,对地方性法规草案中重大问题的不同意见,应当负责做好协调工作。 有关机关在组织起草地方性法规过程中,专门委员会或者工作机构可以提前介入,了解起草情况,参与调研和论证,提出建议和意见。 第九条 地方性法规一般包括法规标题、立法目的和依据、调整对象和适用范围、主管机关、行为规范、法律责任、施行时间等基本内容。 地方性法规根据内容需要,可以分章、节、条、款、项、目。条文较少的,可以不设章、节。 地方性法规的用语,应当科学准确、明确易懂、简洁精炼、严谨一致。不使用方言、古语、修饰性词语和不规范的简称。对不同概念用不同的词语表述,同一概念用同一词语表述。使用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术语,应当作出具体解释。 第四章 地方性法规案的提出 第十条 市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可以向市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地方性法规案,由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市人民政府、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可以向市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地方性法规案,由主席团决定列入会议议程。 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十人以上联名,在主席团规定的议案截止时间前,可以向市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地方性法规案,由主席团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 第十一条 向市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的地方性法规案,在市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可以先向常务委员会提出,经常务委员会会议依照本条例规定的有关程序审议后,决定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由常务委员会向大会全体会议作说明,或者由提案人向大会全体会议作说明。 常务委员会决定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的地方性法规案,应当在会议举行的一个月前将地方性法规草案发给代表。 第十二条 主任会议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地方性法规案,由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 市人民政府、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地方性法规案,由主任会议决定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主任会议认为地方性法规案有重大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可以建议提案人修改完善后再向常务委员会提出。 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五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地方性法规案,由主任会议决定是否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不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应当向提案人说明。 第十三条 提请常务委员会审议的地方性法规案,应当在常务委员会会议举行的一个月前报常务委员会。 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地方性法规案,应当在会议举行的七日前将法规草案及其说明和有关资料发给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机构负责将地方性法规草案及有关资料报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征求意见。 第十四条 向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提出的地方性法规案,应当同时提出地方性法规草案文本及其说明,并提供有关资料。 第五章 地方性法规案的审议和通过 第十五条 列入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地方性法规案,大会全体会议听取提案人的说明后,由各代表团进行审议。 各代表团审议地方性法规案时,提案人应当派人听取意见,回答询问。 各代表团审议地方性法规案时,可以要求有关机关、组织派人介绍情况。 第十六条 列入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地方性法规案,由法制委员会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对地方性法规案进行统一审议,向主席团提出审议结果报告和地方性法规草案修改稿,经主席团会议审议通过后,再印发给各代表团审议。 第十七条 地方性法规草案修改稿经各代表团审议,由法制委员会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进行修改,提出地方性法规草案表决稿,由主席团提请大会全体会议表决,由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第十八条 列入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地方性法规案,在审议中有重大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经主席团提出,由大会全体会议决定,可以授权常务委员会根据代表的意见进一步审议,作出决定,并将决定情况向市人民代表大会下次会议报告。 第十九条 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地方性法规案,在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前,先由有关的专门委员会或者工作机构侧重于对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必要性、合理性、可行性进行审议或者审查,并提出审议或者审查意见的报告。 有关的专门委员会或者工作机构审议或者审查地方性法规案时,根据需要,可以要求有关机关、组织派有关负责人说明情况,邀请其他专门委员会或者工作机构的成员列席会议发表意见。 第二十条 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地方性法规案,一般应当经两次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后再交付表决。内容比较简单的地方性法规案或者部分修改的地方性法规案,各方面意见比较一致的,也可以经一次审议即交付表决。 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地方性法规案,主要审议法规草案是否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江苏省地方性法规相抵触,是否符合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法规草案的体例、结构、条文及法律用语是否准确、规范。 第二十一条 常务委员会会议第一次审议地方性法规案,在全体会议上听取提案人的说明和有关的专门委员会或者工作机构审议或者审查意见的报告后,由分组会议进行审议。但主任会议或者专门委员会提出的地方性法规案,在全体会议上听取提案人的说明后,即由分组会议进行审议。 分组会议审议地方性法规案时,提案人应当派人听取意见,回答询问,有关机关、组织根据小组的要求,应当派人介绍情况。 第二十二条 常务委员会会议第一次审议地方性法规案后,法制工作机构和有关的专门委员会或者工作机构,应当采取多种形式,进一步征求各方面的意见。 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地方性法规案,经主任会议决定,可以将地方性法规草案向社会公布,公开征求意见。 第二十三条 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地方性法规案,由法制委员会根据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有关的专门委员会或者工作机构的审议或者审查意见和各方面提出的意见,对地方性法规案进行统一审议,提出审议结果报告和地方性法规草案修改稿。对有关的专门委员会或者工作机构重要的审议或者审查意见没有采纳的,应当向有关的专门委员会或者工作机构反馈。 法制委员会审议地方性法规案时,应当召开全体会议审议。可以邀请有关的专门委员会或者工作机构的成员列席会议,发表意见。 法制工作机构和有关的专门委员会或者工作机构,应当配合法制委员会做好统一审议的有关工作。 第二十四条 法制委员会、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和工作机构相互之间对地方性法规草案中的重要问题意见不一致的,应当向主任会议报告,由主任会议协调决定。 第二十五条 常务委员会会议第二次审议地方性法规案,在全体会议上听取法制委员会关于地方性法规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后,由分组会议对地方性法规草案修改稿进行审议。 第二十六条 地方性法规草案修改稿经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后,由法制委员会根据审议意见进行修改,提出地方性法规草案表决稿,由主任会议提请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表决,由常务委员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第二十七条 地方性法规案经常务委员会两次会议审议后,仍有重大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由主任会议提出,经全体会议同意,可以暂不付表决,交法制委员会和有关的专门委员会或者工作机构进一步审议或者审查。 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的地方性法规案,因各方面对制定该法规的必要性、可行性等重大问题存在较大意见分歧搁置审议满一年的,或者因暂不付表决经过一年没有再次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由主任会议向常务委员会报告,该地方性法规案终止审议。 第二十八条 列入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地方性法规案,在交付表决前,提案人要求撤回的,应当说明理由,经主席团或者主任会议同意,并向大会或者常务委员会报告,对该法规案的审议即行终止。 第二十九条 交付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表决未获得通过的地方性法规案,如果提案人认为必须制定该地方性法规,可以按照本条例规定的程序重新提出,由主席团、主任会议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 第六章 地方性法规的报批、公布和解释 第三十条 在地方性法规通过之日起十五日内,由法制工作机构负责将报请批准地方性法规的书面报告、地方性法规文本及其说明和有关资料报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三十一条 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地方性法规,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予以公布。常务委员会公告应当载明该地方性法规的制定机关和通过日期、批准机关和批准时间、施行日期。 常务委员会公告和地方性法规文本,应当自地方性法规批准之日起十五日内在《苏州日报》上全文公布,并及时在常务委员会会报上刊登。常务委员会会报上刊登的地方性法规文本为标准文本。 第三十二条 地方性法规的修改和废止程序,适用本条例的有关规定。 地方性法规部分条文被修改的,必须公布新的地方性法规文本。地方性法规被废止的,应当予以公告。 第三十三条 地方性法规有以下情况之一的,由常务委员会解释: (一)地方性法规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的; (二)地方性法规制定后出现新的情况,需要明确适用法规依据的。 属于地方性法规如何具体应用的问题,由实施地方性法规的主管机关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进行解释。 第三十四条 市人民政府、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和专门委员会以及县级市、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向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地方性法规解释要求。 法制工作机构会同有关的专门委员会或者工作机构研究拟订地方性法规解释草案,由主任会议决定是否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 地方性法规解释草案经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后,由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予以公布,并在公布后十五日内报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第三十五条 实施地方性法规的主管机关对如何具体应用问题的解释,应当予以公布,并在作出解释后十五日内报常务委员会备案。 越权解释或者解释不适当的,由主任会议通知作出解释的机关予以改变或者撤销。 第三十六条 对地方性法规有关具体问题的询问,由法制工作机构会同有关的专门委员会或者工作机构进行研究,予以书面答复,并报常务委员会备案。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七条 本条例自2001年5月1日起施行。《苏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规定》同时废止。
2001-01-12T00:00:00
null
地方性法规
已废止
吉林省农业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省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20_2030
吉林省农业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 (1994年6月11日吉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 根据1997年9月26日吉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吉林省农业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决定》修改 > 根据2001年1月12日吉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提请废止5件地方性法规、取消27件地方性法规中60项行政管理项目的议案》修改)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 监督与管理](#第二章-监督与管理) [第三章 保护与防治](#第三章-保护与防治) [第四章 法律责任](#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五章 附则](#第五章-附则) #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农业环境保护,防治农业环境污染和促进农业生态平衡,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农业环境保护,是指对农业用地、农业用水、大气和农业生物等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三条 凡在我省行政区域内从事与环境有关的生产、建设、开发、科研和其他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把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采取措施,切实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统筹安排农业环境保护所需经费。 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农业环境的义务,有权检举和控告污染及破坏农业环境的行为。 第六条 对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 第二章 监督与管理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保护工作实行统一监督管理。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农业环境保护工作实行具体监督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宣传贯彻国家和省有关农业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二)会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农业环境保护规划和年度计划,参与制定农业环境质量标准,监督规划、计划和质量标准的实施; (三)组织推广生态农业,发展农业环境产业,开发绿色食品; (四)组织、指导农村生产、生活对农业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工作; (五)依法调查处理或者参与调查处理农业环境污染事故; (六)宣传普及农业环境保护知识,组织开展农业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 (七)负责农业环境保护的技术培训、咨询、服务等工作; (八)依照法律规定行使其它职权。 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土地、矿产、水利、林业、乡镇企业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配合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努力开展农业环境保护工作,并严格依法实施监督管理职权。 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设立专兼职农业环境监察员。 乡(镇)人民政府设立的农业环境监察员由环境监察员和部分农业技术人员兼任。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的农业环境监察员由同级人民政府颁发证书;乡(镇)人民政府设立的农业环境监察员由县(市)级人民政府颁发证书。 农业环境监察员证书由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印制。 农业环境监察员在授权范围内依法行使农业环境监察权。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为农业环境监督工作提供方便,不准妨碍或阻挠。 第十一条 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的地方农业环境质量标准草案,由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理,报请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行。 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农业环境质量标准,组织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使用化肥、农药和地膜造成农业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及时进行现场检查、处理。对其他污染和破坏农业环境的行为、事故进行调查、检查,协助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处理。 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农业环境监测机构,受上级农业环境监测机构和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监测机构的指导,按有关规定参加环境监测网络,负责本辖区的农业环境监测,对农业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害进行评价鉴定,提供监测数据和资料。 第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在制定农业生产规划时,应同时制定农业环境建设规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第十五条 对农业环境有污染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报告中必须有农业环境影响专题。 第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在农村中的企业的环境管理,对严重污染农业环境的企业应当限期治理。 禁止将产生严重污染农业环境的技术、设备和项目转移给不具备污染防治能力的乡镇企业和个人。 # 第三章 保护与防治 第十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农业自然资源,维护农业自然资源的正常增殖和更新能力。禁止掠夺式经营。防止农业用地水土流失、沙化、盐碱化、沼泽化和其他破坏。 第十八条 加强对农业用地的保护管理。对临时占用农业用地进行采矿、取土等破坏种植条件的建设项目,必须制定复垦计划,经当地土地管理部门审批后实施。 复垦后的农业用地必须达到复垦标准,并经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土地管理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复垦标准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土地管理部门确定。 第十九条 严格控制有害污水、气体、粉尘向农业环境排放。确需排放的,必须采取净化措施,不得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 第二十条 严格控制在农业用地和灌溉水源附近堆放有害固体废弃物。确需堆放的,应征得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并应采取防止渗漏、径流、扬撒等措施,按指定的地点堆放。 第二十一条 单位和个体生产经营者,在生产经营中造成或可能造成农业环境污染事故的,必须采取紧急措施,避免和减轻污染危害,并应及时通报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个人。同时应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 第二十二条 综合防治农业病、虫、草、鼠等灾害;保护青蛙、猫头鹰等害虫、害鼠的天敌,并严禁非法捕猎、收购、贩运。 第二十三条 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鼓励使用有机肥,科学合理施用化肥;推广易分解、无污染地膜,使用者对于农用塑料残留地膜应及时回收,防止对土壤和农产品的污染。 鼓励综合利用农业废弃物,提高生物质能利用率。 第二十四条 利用污水进行农田、菜田灌溉的,利用的污水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严禁在饮用水源、渔业养殖水域沤泡麻类,清洗药械、农药包装物等行为,防止水体污染。 第二十五条 凡向农业生产单位和个人提供农用城镇垃圾、粉煤灰和污水沉淀污泥的,提供单位应向接受者出示足以证明提供的物品符合国家标准的文件。不符合标准的,农业生产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 第二十六条 因受有毒有害物质污染,造成农业生物不能正常生长或生产的农产品危害人体健康的农业区域,可以划为农业污染整治区。未经治理的严重农业污染整治区不得种植粮食、蔬菜等作物。 农业污染整治区的划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调查、论证,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制定治理计划,并监督实施。 农业污染整治区的治理经费,除应列入地方财政预算外,还应多方筹措,并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农业资源管理部门共同组织落实。 第二十七条 在商品粮基地、城市副食品基地、出口农产品基地以及名、特、稀、优农产品集中产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农田、菜田等保护区。 农田、菜田等保护区内的对农业环境有污染的企业,必须限期治理,使排放的污染物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 第二十八条 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进行评价,制定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范,并组织实施。 农业生产经营者,可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范进行生产,其产品经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检验认定后,颁发绿色食品证书和标志。 #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破坏土地、森林、草原、大气、水等农业生态环境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并协助有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三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按以下规定进行处罚: (一)违反本条例第十条第五款规定,拒绝或阻碍农业环境监察员执行公务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规定,拒绝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现场检查或检查时弄虚作假的,可给予警告,对情节严重的可处以200元至2000元罚款; (三)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不回收农用塑料残膜的,责令限期回收,并予以批评教育; (四)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利用不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污水灌溉农田、菜田的,责令停止使用,并予以批评教育; (五)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二款规定,擅自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责令其停止使用,收缴其使用标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至二倍的罚款。 第三十一条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造成农业环境污染危害的单位和个人,责令其排除危害,治理恢复,并向受到损害的单位和个人赔偿经济损失。 第三十二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上级机关的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15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重大农业环境污染事故,导致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等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 农业环境管理工作人员玩忽职守、以权谋私、徇私枉法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五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000-10-20T00:00:00
2001-01-01T00:00:00
地方性法规
已废止
南京市民办中小学条例
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市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00_2020
南京市民办中小学条例 > (2000年9月15日南京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制定 > 2000年10月17日江苏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批准)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设立、变更与解散 第三章 行政与教学管理 第四章 财务与财产管理 第五章 办学保障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鼓励和保障民办中小学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务院《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在本市行政区域内面向社会设立的全日制普通中小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以下简称民办中小学),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是本市民办中小学的行政主管部门。各区、县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民办中小学的管理。 财政、民政、物价、人事、规划、土地、工商、劳动、公安等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助教育行政部门做好民办中小学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 民办中小学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遵循"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重点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允许举办民办小学、初级中学作为国家实施义务教育的补充,将民办中小学的发展纳入全市中小学布局规划。 市、区、县人民政府对举办民办中小学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五条 民办中小学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保证教育、教学质量,接受教育督导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的督导检查。 第二章 设立、变更与解散 第六条 申请设立民办中小学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明确的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章程; (二)有符合规定标准的师资、教学场所、教学设备和辅助设施; (三)有符合规定数额的办学资金和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经费来源; (四)单位应当具有法人资格,个人应当具有政治权利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七条 申请举办民办中小学,应当向教育行政部门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办报告; (二)举办者的资格证明文件; (三)拟任校长或者主要行政负责人以及拟聘教师的资格证明文件; (四)拟办学校的章程和发展计划; (五)拟办学校的场所、教学设备及辅助设施等资产的证明文件和清单,租赁教学场所的还须提供租赁合同; (六)办学资金的验资证明; (七)教育行政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八条 举办民办小学、初级中学,由所在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本地区中小学布局规划的要求和本条例的规定审批,并报区、县人民政府和市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举办完全中学、高级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由所在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初审,经区、县人民政府同意后,报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并报市人民政府和省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九条 申请设立民办中小学应当于当年9月30日前提出,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于次年4月30日前以书面形式给予答复。 第十条 经批准设立的民办中小学,由教育行政部门颁发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印制的办学许可证,并予以公布。 民办中小学在取得办学许可证后,按照有关规定到民政部门办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方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第十一条 民办中小学的合并、解散以及变更举办者、学校名称、性质、层次、办学场所,应当报原批准设立的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变更校董会成员、学校法定代表人、校长等事项,应当报教育行政部门核准。 第十二条 申请解散民办中小学,应当提前六个月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学校法定代表人签章的解散申请书; (二)善后工作计划; (三)资产、债权、债务清理文件; (四)教育行政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十三条 民办中小学解散时,应当妥善安置在校学生,教育行政部门可以予以协助。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安排在校学生继续就学。 第十四条 民办中小学解散时,应当按照下列顺序进行财产清算: (一)预留安置学生的费用; (二)支付所欠教职员工的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用; (三)偿还学校所欠的债务; (四)返还举办者。 第三章 行政与教学管理 第十五条 民办中小学应当设立校董会,实行校董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国家工作人员不得兼任民办中小学的董事,但因特殊需要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有关部门委派的除外。 第十六条 校董会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一)聘任与解聘校长; (二)筹措办学经费,确定学校的重大建设项目和学校建设经费的使用; (三)确定学校的机构设置、办学规模、专业设置、教职工编制和工资总额等; (四)审议并批准学校经费预、决算方案; (五)修改校董会章程; (六)决定学校的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七条 民办中小学校长的主要职责是: (一)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实施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 (二)组织实施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 (三)执行学校经费预算计划; (四)聘用与解聘教职员工; (五)代表学校对外开展工作; (六)行使学校章程赋予的其他职权。 第十八条 民办中小学校长的任职条件参照国家举办的同级同类学校的任职条件执行。聘用退休人员担任校长的,年龄可适当放宽,但一般不得超过七十周岁。 第十九条 民办中小学的教职工有权依法建立工会等群众组织,维护其合法权益。 民办中小学可以设立监事会,对学校运行情况进行监督。 第二十条 民办中小学自主聘用教师,其中专任教师人数应当占教师总数的一半以上。 民办中小学聘用的教师应当具有国家规定的教师资格和任职条件。聘用教师可以由政府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服务机构进行人事代理。 第二十一条 民办中小学按照国家规定自主招生。招生计划和办法应当经教育行政部门核准。向外地招生的,应当按规定报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第二十二条 民办中小学发布招生广告和简章,应当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查。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应当依据教育行政部门的审查证明发布招生简章和广告。 第二十三条 民办中小学应当执行国家有关学制、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选用教材的规定。需要调整学制、课程计划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报教育行政部门审批。 民办中小学应当建立健全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保证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和档案资料的完备。 第二十四条 民办中小学应当执行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学籍管理制度。 第二十五条 民办中小学的学生完成学业,经考试合格的,学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颁发相应的学历证书。 第四章 财务与财产管理 第二十六条 民办中小学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学校会计制度和财务财产管理制度,并报教育行政部门备案;财务财产独立核算。会计须持证上岗,会计主管人员的任用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 第二十七条 民办中小学收取学费、住宿费、各类服务性费用,由学校根据生均教育成本拟定收费标准,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由物价部门审批。 第二十八条 民办中小学收费应当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票据。 民办中小学学费、住宿费、各类服务性费用应当按物价部门的规定按学期或学年计收,不得以储备金等形式收费。 第二十九条 民办中小学学生退学、转学时,学校应当按照市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处理退费。 第三十条 民办中小学在学校存续期间,应当依法管理和使用学校财产,不得将学校财产转让或者用于担保。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民办中小学的财产。 第三十一条 民办中小学的举办者应当在领取办学许可证后六个月内,将投入到学校的资产移交学校管理和使用,并备齐土地使用和房屋产权证书等资料,委托社会审计机构对资产进行验证,并依法登记。 民办中小学的举办者不得虚假出资,不得在学校存续期间以任何形式抽逃出资。 第三十二条 民办中小学的资产中,国家投入的资产、举办者投入的资产、学校收益形成的资产,应当依法分类登记、建帐。 民办中小学用于教育、教学的资产变更用途的,应当依法办理有关手续。 第三十三条 民办中小学举办五年后,在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前提下,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学校可以给予举办者适当的奖励。 第三十四条 民办中小学应当在每一会计年度初确定本年度各类人员的工资福利开支占经常性办学费用的比例,并报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民办中小学应当在每一会计年度结束后三个月内,向教育行政部门提交经社会审计机构审计的年度财务会计报表。必要时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委托社会审计机构对其财务、财产进行专项审计。 第三十五条 民办中小学接受的捐赠应当按规定在指定银行专户存储。学校接受的捐赠只能用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不得用于分配和校外投资。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办学为名,向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摊派费用。 第五章 办学保障 第三十六条 市、区、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教育行政部门对民办中小学在督导评估、业务指导、对外交流等方面与国家举办学校同等对待。 第三十七条 民办中小学的教师依法享有与国家举办学校的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 民办中小学专任教师的资格认定、教龄计算按照国家举办的同级同类学校教师的有关规定执行;专业技术职务评定实行社会化申报,由人事代理机构委托评审,经评审取得资格后由所在学校自主聘任。教育行政部门为民办中小学教师政治、业务培训提供与国家举办学校教师均等的机会。 第三十八条 民办中小学应当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聘用专任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应当签订聘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 第三十九条 民办中小学的学生在升学、就业、参加考试和社会活动等方面,依法享有与国家举办学校的学生平等的权利。 第四十条 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实际情况将民办中小学建设用地纳入教育用地规划,按公益事业用地办理,并优先安排。但是,教育用地不得改变用途。 第四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民办中小学违法收取各种费用。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国务院《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等法律、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举办民办中小学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停办并退还所收费用,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招生、吊销办学许可证: (一)未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擅自合并、解散学校或者变更学校的举办者、名称、性质、层次、办学场所和建设用地的; (二)未按照教育行政部门核准的招生计划和办法进行招生的。 第四十五条 挪用、私分、侵占学校资产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其退赔;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其他规定,应当由物价、财政、工商等部门处罚的,由有关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四十七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四十八条 教育行政部门或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在民办中小学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九条 本条例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2000-07-27T00:00:00
null
地方性法规
已废止
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办法
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20_2030
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办法 (2000年7月27日西藏自治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组织实施 第三章 保障措施 第四章 技术权益 第五章 奖励与处罚 第六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规范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加速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结合西藏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 第三条 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和环境保护; (二)有利于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三)具有市场前景,符合国家、自治区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 (四)自愿、互利、公平竞争、诚实信用; (五)依照法定或约定享受利益,承担风险; (六)保护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各方面的合法权益; (七)遵守法律、法规,维护国家利益,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第四条 自治区建立健全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体制,建立和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的奖励政策和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转化科技成果,使产、学、研一体化,推动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的政策指导、宏观调控、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指导和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计划部门、经济综合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部门依照各自的职责,负责相应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第二章 组织实施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科技成果转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在计划实施、人才培训和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 第七条 自治区人民政府定期发布科技成果目录和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指南,指导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实施的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有关部门应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承担科技成果转化者,对中标者提供招标时确定的资助或者其它条件。 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科学技术、经济综合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应当编制本行业科技成果转化规划和年度计划,确定重点项目,开展多种形式的转化活动。 第十条 企业应当根据市场的需要,建立技术开发机构,研究开发或引进、吸收科技成果,用高新技术成果改造传统产业,增强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能力。 企业依法可以独立或与境内外合作者联合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可以独立或者与其他单位联合承担政府组织实施的科技研究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对企业单独或者与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联合申请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有关部门应当优先安排。 第十一条 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企业所取得的有实用价值的职务科技成果,本单位无正当理由,一年内未实施转化的,成果完成人或课题组在不变更职务科技成果权属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与本单位的协议转化该项科技成果,并享有协议规定的权益。单位对该项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应当予以支持。 成果完成人或课题负责人不得阻碍职务科技成果的转化,不得将职务科技成果及其技术资料和数据占为己有,侵犯单位的合法权益。 第十二条 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中,需要对科技成果的价值进行评估的,应当由具有法定资格的无形资产评估机构评估。 第十三条 科技成果经资产评估机构进行价值评估后,其无形资产可以作价出资、入股。作价出资的金额不得超过公司注册资本的20%。 高新技术成果的作价出资金额可以达到公司或企业注册资本的35%,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十四条 依法设立的技术交易场所或者中介机构,可以进行下列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活动: (一)介绍和推荐先进、成熟、实用的科技成果; (二)提供科技成果转化需要的经济信息、技术信息、环境信息和其他有关信息; (三)进行技术交易活动; (四)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其他咨询服务。 在技术交易中介机构中从事经纪业务的人员,应当取得经纪人资格证书。 第十五条 自治区人民政府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规划建设工业性试验基地、中间试验基地、技术基础设施和农业试验示范基地;扶持发展技术创新和技术服务机构,促进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 第十六条 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中间试验基地,工业性试验基地、农业试验示范基地以及其他技术创新和技术服务机构的基本建设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纳入有关计划。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鼓励、推动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开展中间试验、工业性试验、农业试验示范和技术创新、技术服务等活动。 第十八条 科技成果转化的试验产品,经自治区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可在1至3年的试销期内试销。试产、试销的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第三章 保障措施 第十九条 自治区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其资金来源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提供,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国内外其他组织和个人提供,用于支持重点科技成果的转化。 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的设立、管理和使用依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各级政府应当加大科技成果转化经费的投入,并逐年增加。主要用于: (一)科技成果转化的引导资金、启动资金及补助资金; (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贷款贴息; (三)中间试验、工业性试验、示范性生产的专项资金; (四)高投入、高风险、高效益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投资; (五)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发展计划部门、经济综合管理部门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在安排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经费时,应当有一定比例用于科技成果转化,对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企业,予以重点支持。 第二十二条 金融机构应加大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力度,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积极开展金融服务,增加科技成果转化的贷款,对产、学、研结合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及有市场、有效益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给予重点支持。 第二十三条 保险机构应当本着自愿的原则,积极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设备、产品和责任保险服务。 第二十四条 自治区对科技成果转化实行税收等优惠政策,具体办法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 第二十五条 自治区人民政府应当推进科学技术信息网络建设和发展,建立科技成果信息资料库,向社会提供科技成果信息服务。 第四章 技术权益 第二十六条 科技成果完成单位与其他单位合作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转化后知识产权的归属与分享,应当由合同约定,合同未约定的,按照下列原则办理: (一)在合作转化中无新发明创造的,申请专利的权利归科技成果完成单位; (二)在合作转化中有新发明创造的,该新发明创造的权益归合作各方共有; (三)合作转化各方约定对原科技成果不申请专利的,合作各方均有实施该项非专利技术成果的权利,其中任何一方如果向非合作方转让该项技术成果,须经合作方同意。 第二十七条 科技成果转化的合作各方,应当达成保守技术秘密的协议;合作的任何一方,未经权利人许可,不得擅自披露、允许他人使用该技术。 技术交易所或者中介机构对所从事代理或居间服务中知悉的有关当事人的技术秘密,负有保密的义务。 第二十八条 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技术秘密保护制度,保护与科技成果转化有关的未公开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企业、事业单位可以与参加科技成果转化有关人员签订保密协议,有关人员不得违反协议约定,不得将职务科技成果擅自转让或者变相转让。 第二十九条 国有科研机构的科技人员在不侵犯本单位或原单位的技术经济权益的前提下,经单位许可,可以在其他单位兼职或者离岗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活动。 高等院校应当支持本单位科技人员在不影响教学任务的前提下,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活动。 第五章 奖励与处罚 第三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对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自治区人民政府对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做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重奖。 第三十一条 企业、事业单位独立研究开发、合作研究开发或引进的科技成果,转化后取得经济效益的,应当从实施该项科技成果新增留利中,连续3年提取不低于10%的比例,对完成该项成果及其转化做出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 第三十二条 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转化职务科技成果,应当对研究开发该项科技成果的职务科技成果完成人和为成果转化做出重要贡献的其他人员按以下规定给予奖励: (一)以技术转让方式将职务技术成果提供给他人实施的,应当从技术转让所取得的净收入中,提取不低于20%的比例用于一次性奖励。 (二)自行实施转化或与他人合作实施转化的,在项目成功投产后,连续在3至5年内,从实施该科技成果的年净收入中提取不低于5%的比例用于奖励,或者参照此比例,给予一次性奖励; (三)采取股份形式的企业实施转化的,可依法用不低于科技成果入股时作价金额20%的股份给予奖励,该持股人依据其所持股份分享收益、承担风险。 在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中做出主要贡献的人员,所得奖励份额不低于奖金总额的50%。 奖金总额超过技术转化净收入或科技成果作价金额50%,以及超过实施转化年净收入20%的,由该单位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决定。 第三十三条 对多人组成的课题组完成的职务科技成果,仅部分成果完成人实施转化的,单位在同其签订成果转化协议时,应当通过奖励或适当的利益补偿方法保障其他完成人的利益。 第三十四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第三十一条给予罚款的,处以违法所得二至五倍的罚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第三十二条给予罚款的,处以违法所得一至三倍的罚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第三十四条给予罚款的,处以违法所得二至五倍的罚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第三十六条给予罚款的,处以违法所得二至五倍的罚款。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应用中的具体问题由自治区人民政府解释。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自2000年10月1日起执行。 - 2 - - 1 -
2000-07-01T00:00:00
null
地方性法规
有效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护条例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
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
2020_2030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保护条例 > (2000年3月23日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2000年5月27日贵州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批准 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 目 录 1. 总则 2. 发展与保护 3. 法律与责任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促进自治县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障非公有制经济主体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非公有制经济,是指除国有、集体所有制经济以外的经济成分。非公有制经济与国有、集体经济享有平等地位,生产经营活动依法受到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和侵犯其合法权益。\   第三条 自治县人民政府鼓励、扶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除国家法律、法规禁止从事的行业和经营的商品外,均可依法从事生产经营。\   第四条 自治县、乡(镇)人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行指导、协调、服务,并依法进行监督管理。\   第五条 非公有制经济主体享受并承担《贵州省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条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同时享受民族自治地方优惠条件的权利。\   第六条 自治县、乡(镇)人民政府及行政主管部门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发展与保护 第七条 自治县、乡(镇)人民政府应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鼓励、引导、保护其发展。\   自治县、乡(镇)人民政府应把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统筹安排。\   第八条 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主体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投资兴办开发项目。\   第九条 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主体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   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主体依法租赁、兼并、承包和参股、控股、购买国有、集体企业。\   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主体从事扶贫等开发项目。\   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主体在城镇规划区内投资房地产、市场开发、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市场征收的费用按有关规定给予优惠。进入新办市场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免收1年的工商管理费。\   第十条 非公有制经济主体使用国有土地从事工业、农产品加工业的,在缴清土地出让金后,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安排一定比例的留存出让金予以扶持,国土管理部门应依法从快办理有关手续。\   第十一条 非公有制经济主体利用农村荒山、荒地、滩涂、水库从事种植业、养殖业,自有收入之日起,3年内按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农林特产税和其它税费的优惠。\   第十二条 金融机构按照信贷原则和利率政策,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扶持,安排其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资金、技术改造和流动资金贷款。\   第十三条 自治县人民政府每年从非公有制经济主体上缴同级财政收入中提取不低于5%的资金,用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资金由自治县财政部门统一安排和管理,专款专用。\   第十四条 非公有制经济主体申请经营金银首饰和珠宝的,人民银行和有关部门应按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第十五条 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主体兴办社会公益事业和民营科研机构。\   非公有制经济主体申办学校、幼儿园,具备条件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应予批准,并依法监督管理。\   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条件者,申办私立医院、个人诊所等医疗机构,有关部门应予批准。\   第十六条 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主体投资开发旅游景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项目,兴办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体育、娱乐项目。\   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主体投资开发旅游商品、民族工艺品、民族食品加工业。\   第十七条 非公有制经济主体生产所需资源、能源,有关部门在收取费用和管理方面与国有、集体企业同等对\   第十八条 从事非公有制经济人员的专业技术职称的评定与国有、集体企业和事业单位人员的技术职称评定同等对待。\   第十九条 各行业主管部门在收到申办非公有制经济主体申请书之日起7日\ 内,对符合条件的,应予批准;不予批准的,应及时通知申办者,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条 禁止利用不正当手段,妨碍和阻碍非公有制经济的正常健康发展。\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平调非公有制经济主体的资产。\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向非公有制经济主体强买强卖商品,强迫提供服务或强迫接受服务。\   第二十一条 自治县、乡(镇)人民政府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公开办事制度,简化办事程序。行政执法人员应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严禁利用职权吃拿卡要、索贿受贿、敲诈勒索。\   第二十二条 对非公有制经济主体实行收费卡制度。禁止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经批准的收费,应公开收费依据、项目和标准;收费时,必须持物价部门统一核发的许可证和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的票据。\   非公有制经济主体对不符合前款规定的收费有权拒绝支付、并向有关部门举报。\   第二十三条 非经法定授权和法定程序,不得对非公有制经济主体作出扣押财产、吊销营业执照、罚款等行政处罚。\   第二十四条 行政执法部门对非公有制经济主体作出罚款,个人在3000元以上,企业在10000元以上,应依法举行听证。 第三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有关规定,侵占非公有制经济主体经营用地的,由国土管理部门责令退还;造成损失的、依法予以赔偿。\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规定的,由自治县人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规定的,依法给予处罚;造成损失的,依法赔偿。\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条仍第二十二条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法责令退还,并对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条 非公有制经济主体违反法定义务或违法生产经营的,由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1999-03-31T00:00:00
null
地方性法规
有效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牧业用地管理条例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
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
2020_2030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牧业用地管理条例 (1996年1月28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1996年5月17日吉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批准 根据1997年8月20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 1997年9月26日吉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批准的《关于修订<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牧业用地管理条例>的决定》修订)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牧业用地的保护、管理、建设和合理开发利用,促进自治州畜牧业的发展,根据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及《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自治条例》的规定,结合自治州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牧业用地是指可放饲牲畜的天然草地、改良草地、人工草地、国有畜牧企业饲料地、委托经营的牧业用地和其他草地。 本条例所称委托经营牧业用地是指经批准委托经营从事牧业的仍属于林业的林地。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牧业用地的调控管理,坚持经济、生态和社会三个效益的统一,统筹规划、合理开发、综合发展,促进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 第四条 州、县(市)人民政府畜牧主管部门、农业主管部门、林业主管部门、土地主管部门应当按着本条例和州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牧业用地的保护监督管理工作。 畜牧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牧业用地的管理工作。 农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集体牧业用地使用权的监督。 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委托经营牧业用地使用权的监督。 土地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牧业用地的地政、征用、占用工作。 第五条 凡在自治州牧业用地上从事畜牧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二章 牧业用地权属 第六条 自治州境内的牧业用地属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一经确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第七条 下列牧业用地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 (一)国家固定给全民所有制单位使用的牧业用地; (二)经批准委托经营的国有林地; (三)依法确认属于集体所有以外的其他牧业用地。 第八条 下列牧业用地属于集体所有: (一)州、县(市)人民政府依据有关规定确定给集体经济组织的牧业用地; (二)已随同土地、林地等依法确定为集体所有的牧业用地; (三)依法确认属于自治州各乡镇行政区域内集体所有土地中零星小片草地和属于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其他牧业用地; (四)经批准委托经营的集体林地。 第九条 牧业用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确定后,由县(市)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 属于集体所有的牧业用地,发给牧业用地所有权证。 属于国家所有的牧业用地,发给使用单位牧业用地使用权证。 属于委托经营的牧业用地,由所属林业部门与被委托方签定经营合同,发给使用单位牧业用地使用权证。 牧业用地所有权证和牧业用地使用权证由自治州人民政府统一印制。 第十条 牧业用地上生长的植物按下列规定确定权属: (一)天然草地生长的植物归国家或集体所有; (二)改良草地和人工草地种植的植物,谁改良,谁种植,谁所有; (三)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牧业用地上生长的植物归农民集体所有; (四)饲料地上种植的畜禽饲料,谁种植,谁所有,谁受益。 第十一条 拥有牧业用地所有权的单位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可以将牧业用地使用权承包给其他单位、经济组织和个人从事畜牧业生产经营。 委托经营的牧业用地,在原有使用期满后允许再延长20-30年。 委托经营期间,林业部门按照建设规划,需要在委托经营牧业用地修筑运材道路或进行其它建筑时,畜牧部门应服从建筑需要。 第十二条 牧业用地使用权可以依法继承、租赁、转让,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继承、转包。 租赁、转包牧业用地50公顷以下由乡(镇)人民政府批准;50公顷以上100公顷以下由县(市)人民政府批准;100公顷以上由州人民政府批准。 牧业用地使用权涉外的出让、转让、出租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 国家所有的牧业用地和集体所有的牧业用地可以由个人长期有偿承包经营,也可以由联户长期有偿承包经营。发包方和承包方应依法签订承包经营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三条 牧业用地所有权、使用权、承包经营权发生争议,当事人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依据有关规定处理。 牧业用地所有权、使用权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牧业用地承包经营权的争议,由乡级或县级人民政府处理。 当事人对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决定书之日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起诉又不履行的,作出决定的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争议解决前,双方应脱离接触,任何一方不得以任何借口挑起事端,激化矛盾,不得在争议地区修建设施,不得破坏牧业用地和牧业用地上的生产设施,不得拆除、移动牧业用地界标。 第三章 牧业用地管理 第十四条 自治州牧业用地实行分级负责,统一管理,有偿使用的原则。 自治州畜牧主管部门负责全州牧业用地的开发、建设、保护和管理。 县(市)畜牧主管部门应根据自治州牧业用地的总体规划,指导各乡镇发展畜牧业生产,编制本辖区畜牧业生产发展规划,按照当地牧业用地类型和牧草产量确定合理的载畜量和放牧强度,防止超载。 第十五条 使用或承包牧业用地的单位、经济组织和个人应交纳牧业用地使用费和管理费。 使用、租赁、承包集体牧业用地的,牧业用地使用费按有关规定在承包合同中约定。 牧业用地有偿使用办法和管理费征收标准由自治州人民政府另行规定。 牧业用地使用费和管理费实行专款专用,主要用于牧业用地的管理和建设事业。 第十六条 各级畜牧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林间草地、林下草地、疏林草地的保护管理,严禁开垦破坏,改变用途。 第十七条 牧业用地使用单位、经济组织和个人要定期进行草场查测,根据实际产草量,实行以草定畜,做到畜草平衡。 县(市)畜牧主管部门对超载放牧造成沙化、退化的草地,应责成使用单位、经济组织和个人,采取有效措施恢复植被。 第十八条 任何单位、经济组织和个人,未经畜牧主管部门同意,县(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不得非法开垦牧业用地和在牧业用地上挖渔塘、挖草炭、采矿等。 林下草地、灌丛草地、疏林草地可根据放牧和采草的需要,定期进行清林。 对委托经营牧业用地内的原有林木,除经林业部门批准清理下灌木以外,不得砍伐。 第十九条 征用、占用牧业用地的单位,应向县级以上畜牧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畜牧主管部门同意后,林业或土地主管部门方可办理用地手续。 第二十条 临时占用牧业用地的单位、集体经济组织和个人,应依法办理临时用地手续,占用期满后恢复植被。 第二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严禁向牧业用地上排放废气、废水、废渣和倾倒生活垃圾。 第二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牧业用地防火管理,建立防火责任制,发生火灾要迅速组织扑救。 在防火期内需要烧荒的,由防火部门统一组织,报州或县(市)人民政府批准。 因生产或发生自然灾害,疫病污染等需要烧荒的,必须制定防火措施,报州或县(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三条 各级畜牧主管部门应及时做好牧业用地鼠虫害和毒草发生情况的预测、预报工作,采取措施,积极防治。 第四章 牧业用地开发 第二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把牧业用地开发和建设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证牧业用地开发建设资金的投入。 自治州提倡和鼓励牧业用地所有者、使用者、承包经营者与州内外企事业单位、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外国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联合进行牧业用地开发。 第二十五条 畜牧主管部门应积极引导和帮助牧业用地所有者、使用者、承包经营者招商引资,促进牧业用地的开发建设,加快草产品和畜产品的商品化。 第二十六条 自治州允许国内外经济组织和个人以联营、合作、合资、独资、股份等经营形式,承包或租赁牧业用地,从事畜牧业生产经营活动。 联营、合作、合资、独资、股份等经营组织,应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接受当地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监督。 第二十七条 畜牧主管部门要有计划地组织牧业用地使用者、承包经营者进行草地改良和草地水利等综合建设,逐步建立饲草饲料基地和防灾保畜基地。 牧业用地使用者、承包经营者对所使用和承包的牧业用地,应按照牧业用地主管部门的指导和长远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草地改良和草地水利工程建设。 第二十八条 各级畜牧主管部门应当重视牧草种籽基地建设,做好优良牧草种籽的引进、培育、驯化、繁育、推广、流通和检验、检疫工作。 禁止不合格牧草种籽的引进、流通和使用。 第二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重视和支持牧业用地开发、利用的科学研究工作,加快新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二十五度以上水土流失严重的坡耕地,适宜种草的可以退耕种草。 第五章 机构与职责 第三十条 草原管理监察机构和人员是畜牧主管部门的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行使或授权行使本行政区域内牧业用地管理和执法的具体工作。 第三十一条 州、县(市)设置草原管理监察站,各乡(镇)设置草原管理监察员,牧业用地面积较小的乡(镇)可设兼职草原管理监察员。 对乡(镇)专(兼)职草原管理监察员,实行双重领导,经费实行财政定额补贴。 第三十二条 草原管理监察机构的职责: (一)宣传贯彻实施草原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法对牧业用地的开发、建设和利用进行管理和监察; (二)参与制定牧业用地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向畜牧生产者推广畜牧技术,提供信息服务,组织技术培训; (三)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进行立案查处; (四)承担牧业用地资源管理、监察、防火和鼠虫害防治等工作;  (五)依法收缴和管理有关牧业用地管理方面的费用和罚款; (六)办理或授权办理其他有关牧业用地管理事项。 第三十三条 专(兼)职草原管理监察员主要工作职责: (一)保证有关草原法律、法规在本乡(镇)的贯彻实施; (二)负责本乡(镇)牧业用地的资源管理、草地防火、鼠虫害防治等工作; (三)对本乡(镇)牧业用地的使用者进行技术指导、协调和服务; (四)负责本乡(镇)有关牧业用地管理方面费用和罚款的收缴工作; (五)办理或授权办理本乡(镇)其他有关牧业用地的管理和监察事项。 第三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采取措施,积极支持草原管理监察站和专(兼)职草原管理监察员的工作,保障草原管理监察队伍的稳定。 第六章 奖励与处罚 第三十五条 对有下列成绩之一的单位、经济组织和个人,给予记功、颁发荣誉证书、奖金、晋级的奖励和表彰: (一)在牧业用地保护、管理、建设和合理开发利用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 (二)在牧业用地科学研究、资源勘查、规划设计和技术推广工作中成绩突出的; (三)在繁育和生产优良牧草种籽工作中成绩突出的; (四)在防止和扑灭牧业用地火灾中有显著贡献的; (五)在防治牧业用地鼠虫害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 (六)在防止和治理牧业用地退化、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中成绩显著的; (七)在牧业用地管理和监察工作岗位上模范执行本条例,积极同违反本条例行为作斗争有显著成绩的; (八)有其他重要贡献的。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畜牧主管部门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非法转让牧业用地的,除没收其非法所得,限期拆除或者没收在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的牧业用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外,并处以非法所得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罚款; (二)未经批准非法开垦、种树、挖渔塘、挖草炭、采矿等破坏牧业用地的责令其恢复原状,对拒不恢复原状的处以每平方米5—10元罚款; (三)因排污和倾倒垃圾造成牧业用地污染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有关规定处罚; (四)对损毁、破坏牧业用地围栏等设施的,除赔偿损失外,并按有关规定处罚; (五)对非法征用、占用牧业用地的,除责令退还牧业用地没收非法建设设施外,按非法占用牧业用地每平方米5—15元罚款。 第三十七条 在防火期内,未经批准私自烧荒的,按《吉林省森林防火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罚。 第三十八条 在特种用途林、幼林地和封山育林区放牧,造成林木损失的,按《森林法》的有关规定处罚。 第三十九条 牧业用地使用者,连续2年不利用牧业用地的,由畜牧主管部门或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收回用地单位的牧业用地使用权; 罚款必须在规定期限内缴纳,逾期不缴纳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 对未按期交纳牧业用地使用管理费的,由牧业用地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交纳应交费用;拒不交纳的,收回牧业用地使用权; 因超载过牧,致使草地植被退化的,责令其停止超载过牧,对已退化草地应限期封闭或作出改良安排,对超载牲畜除按规定征收牧业用地有偿使用费外,按羊单位2元计收草原使用管理费。 第四十条 对违反本条例第四条规定,不履行职务的直接责任者,由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造成损害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承担责任。 第四十一条 草原管理监察人员在执行公务时滥用职权,假公济私,侵犯公民权利,由所在单位或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二条 以暴力、威胁等方法拒绝、阻碍草原管理监察人员依法执行公务,扰乱正常工作秩序,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三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复议,或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申请复议又不履行决定的,由做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四条 本条例所称的“以上”均含本数,所称“以下”均不含本数。 第四十五条 本条例实施办法,由自治州人民政府制定并公布实施。 第四十六条 本条例的解释权属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四十七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关于修订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牧业用地管理条例》的 决定 (1997年8月20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 1997年9月26日吉林省第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批准) 根据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授权州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单行条例修正案的决定》,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决定对《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牧业用地管理条例》作如下修订: 一、第三十六条第一项修改为:“对非法转让牧业用地的,除没收其非法所得,限期拆除或者没收在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的牧业用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外,并处以非法所得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罚款;” 二、第三十六条第二项修改为:“未经批准非法开垦、种树、挖渔塘、挖草炭、采矿等破坏牧业用地的责令其恢复原状,对拒不恢复原状的处以每平方米5-10元罚款;” 三、第三十六条第三项修改为:“因排污和倾倒垃圾造成牧业用地污染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有关规定处罚;” 四、第三十六条第四项修改为:“因超载过牧,致使草地植被退化的,责令其停止超载过牧,对已退化草地应限期封闭或作出改良安排,对超载牲畜除按规定征收牧业用地有偿使用费外,按羊单位2元计收草原使用管理费”将此项作为第三十九条第四款规定。 五、第三十六条第五项修改为:“对损毁、破坏牧业用地围栏等设施的,除赔偿损失外,并按有关规定处罚;”将此项作为第四项。 六、第三十六条第六项修改为:“对非法征用、占用牧业用地的,除责令退还牧业用地没收非法建设设施外,按非法占用牧业用地每平方米5-15元罚款。”将此项作为第五项。 七、第三十六条第七项修改为:“罚款必须在规定期限内缴纳,逾期不缴纳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 对未按期交纳牧业用地使用管理费的,由牧业用地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交纳应交费用;拒不交纳的,收回牧业用地使用权;”将此项作为第三十九条第二、三款规定。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牧业用地管理条例》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订。
1999-02-04T00:00:00
1999-02-04T00:00:00
地方性法规
有效
包头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
包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市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1980_2000
包头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 (1998年10月28日包头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1999年1月24日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批准) 第一条 为推动我市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各部门、企业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   第三条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以下简称继续教育)的任务主要是对在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教育,使其知识技能不断得以补充、更新、拓展和提高。   第四条 全市继续教育要形成政府调控、行业指导、单位自主、个人自觉的机制。其基本原则是:   (一)理论联系实际,按需施教,讲求实效;   (二)为经济建设、社会进步服务;   (三)政策指导、市场引导与需求驱动相结合;   (四)全面规划,分步实施。   第五条 市人事行政部门是继续教育的主管部门,负责继续教育的规划、政策、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等宏观管理。   教育、科学技术和其他行政部门、各社会团体在政府的领导和统一规划下,按照各自的行业要求、业务规范和专业标准做好本系统的继续教育工作。 中央、内蒙、市属企业事业单位,根据市人事行政部门的要求,做好本单位的继续教育工作。 第六条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事业单位的培训机构,在做好本单位继续教育工作的同时,应当承担全市的继续教育服务工作。 继续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其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认定继续教育基地。 承担继续教育任务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已办理审核、批准、注册手续的,应当向人事行政部门备案。   第七条 各部门各单位要根据学习对象、学习内容、学习条件的不同情况,采用举办培训班、进修班、研修班、学术讲座、学术会议、业务考察和自学等多种方式开展继续教育工作。 各部门各单位开展继续教育活动,要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考核,要注重实效。 举办继续教育不得以营利为目的。   第八条 继续教育经费通过多种渠道投入和筹集;   (一)市人民政府要将继续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所需经费,列入本级年度财政预算;   (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对继续教育经费做出专项安排,额度不低于专业技术人员工资总额的1.5%;   (三)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资助继续教育事业。   第九条 各部门、企业事业单位开展继续教育应当履行以下职责:   (一)制定继续教育的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保证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按规定提供必要的学习经费和其他条件。专业技术人员按规定的最低学时参加继续教育活动期间,保证其享有与在岗人员同等待遇;   (三)按规定登记、考核和上报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情况,接受上级部门的监督、检查、指导和评估;   (四)每三年对下属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继续教育情况进行一次考核。   第十条 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享有以下权利:   (一)高、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每年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累计不少于七十二学时,初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累计不少于四十二学时。继续教育的实施周期为三年,一个周期内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可以集中使用或者分散使用;   (二)专业技术人员按规定接受继续教育期间享有与在岗人员同等待遇;   (三)按规定享受由单位或者有关部门提供的学习费用和其他条件。   第十一条 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一)遵守继续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定;   (二)按规定完成继续教育任务;   (三)承担一定数量的继续教育费用。   第十二条 实行继续教育证书登记制度。各部门、企业事业单位按照管理权限,如实登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情况。 《继续教育证书》是记录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并完成各类继续教育的有效依据和凭证。验印后的《继续教育证书》是申报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必备材料之一。 《继续教育证书》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由市人事行政部门统一验印。   第十三条 继续教育实行考核评估制度。人事行政部门每年对各部门、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继续教育的情况进行一次检查,每三年进行一次考核评估。   第十四条 对继续教育实行目标管理,各企业事业单位要把本单位继续教育任务作为领导任期责任目标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认真执行本条例并做出突出成绩的部门、单位,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的部门、单位,由人事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或者通报批评。   第十七条 专业技术人员未按规定完成继续教育任务或者违反继续教育的法律、法规和规定,由其所在单位视情节轻重予以说服动员,批评教育,追还单位支付的学习费用,直至缓聘、解聘其专业技术职务。   第十八条 专业技术人员当其继续教育的权利受到侵犯时,有权向其行政主管部门或者人事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处理决定。   第十九条 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继续教育管理工作中,不履行职责或者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由任免机关对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条 本条例在执行中的具体问题由市人事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1999年2月4日)起施行。 PAGE - 5 -
1998-11-18T00:00:00
null
地方性法规
有效
唐山市档案工作管理办法
唐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市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20_2030
唐山市档案工作管理办法 > (1998年8月20日唐山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 经1998年11月6日河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批准 > 于1998年11月18日公布施行) 第一条 为了加强档案工作,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河北省档案工作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和个人,凡涉及档案工作的,均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档案,是指单位和个人在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宗教等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数字、符号、图表、声像等形式的历史记录。 第四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档案事业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证档案工作机构、人员、经费的落实,逐步完善各级各类档案馆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 第五条 市、县(市、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和城市街道办事处应当配备专(兼)职档案工作人员负责管理本机关的档案,并对所属单位和行政村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第六条 应当立卷归档的文件材料,由文件材料形成部门收集立卷,按规定向本单位档案工作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移交,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拒绝归档或者将其据为己有。 第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各有关单位应当及时向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提供信息: (一)行政区划的变动; (二)市、县(市,区)直属单位的设立、变更或者撤销; (三)列入市、县(市、区)的重点建设项目、重大科学技术研究和技术改造项目; (四)辖区内举办或者承办的重大活动; (五)其他应当提供信息的情况。 第八条 市、县(市、区)的重点建设项目、重大科学技术研究和技术改造项目,在竣工验收、成果鉴定时,应当由专业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应当归档的文件材料组织验收,验收不合格的须在规定期限内按要求收集、补充、整理完毕。 前款规定的项目属于档案馆收集范围的,在竣工验收、成果鉴定时,应当有相关档案馆人员参加。 各单位的建设工程、科学技术研究、技术改造和重要设备开箱等项目验收、鉴定时,应当有本单位主管档案工作的人员参加。 第九条 各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移交档案: (一)列入市综合档案馆收集范围的,自档案形成之日起满十年,向市综合档案馆移交; (二)列入县(市、区)综合档案馆收集范围的,自档案形成之日起满五年,向县(市、区)综合档案馆移交; (三)列入专门档案馆收集范围的,自项目鉴定结束之日起一年内,向专门档案馆移交; 需要提前或者推迟移交档案的,应当经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 第十条 各单位在向综合档案馆移交档案时,应当同时移交检索工具以及本单位的编研材料、报刊等资料。 第十一条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国有控股企业形成的档案归国家所有。 非国家所有组织的档案归该组织所有,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公民在非职务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或者通过继承、受赠等合法方式获得的档案归个人所有。 第十二条 中外合资、合作企业以及与香港、澳门、台湾合资、合作企业,自协议(合同)生效后形成的全部档案,在协议(合同)终止后,应当由本市合资、合作的企业保存。外方和香港、澳门、台湾方需要利用档案的,保存档案单位可以提供档案复制件。 第十三条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产权变动时,其档案处置应当在其主管部门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下进行。在资产清理结束之前,原单位应当保管好全部档案资料及其目录,不得分散、丢失,并在资产清理结束时,按规定做好移交工作。 第十四条 集体所有和个人所有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或者应当保密的档案,因档案所有者保管条件恶劣,可能导致损毁的,经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可以由综合档案馆代为保存。 第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出卖或者转让国家所有的档案。 非国家所有,但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或者应当保密的档案及其复制件,档案所有者向境内综合档案馆和专门档案馆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出卖的,必须经市、县(市、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严禁倒卖牟利,严禁卖给或者赠送给外国人。 第十六条 单位或者个人对档案界定及进馆范围有异议的,依照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决定执行。 第十七条 各级各类档案馆应当积极开展档案利用工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社会开放档案,分期分批公布开放档案的目录,并提供检索工具。 专门档案馆、县(市、区)综合档案馆和单位档案机构,应当定期向市综合档案馆报送档案资料目录。 第十八条 单位和个人可以利用已开放的档案。 境外组织和个人利用开放档案,须经有关主管部门和档案馆同意。 利用综合档案馆、专门档案馆未开放档案和其他单位档案机构保管的档案,按照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的规定办理。 第十九条 向档案馆移交、捐赠档案的单位和个人,可以优先和免费利用相应的档案。 第二十条 单位和个人利用重要、珍贵档案的,档案馆应当以复制件代替原件。 由档案馆法人代表签名或者盖章的档案复制件同档案原件具有同等效力。 第二十一条 单位和个人利用档案时,不得圈划、涂改、描摹、伪造、损毁、丢失和擅自复制。 第二十二条 向社会公布档案,应当遵守国家保密规定,不得损害国家、集体或者其他公民的利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公布不属于自己所有的档案 第二十三条 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对中方原有档案的利用,由双方在协议(合同)中约定。 第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以及有关主管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一)向国家捐赠珍贵档案的; (二)档案收集、整理、编研和业务指导成绩显著的; (三)在档案科学研究方面做出贡献的; (四)档案的保护和现代化管理成绩显著的; (五)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取得重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 (六)同违反档案法律、法规的行为做斗争表现突出的; (七)在其他方面对档案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 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县(市、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一)档案馆拒绝接收应当予以接收档案的; (二)对单位档案没有实行统一管理,未按时立卷归档,档案管理混乱的; (三)不按规定向档案馆移交档案的; (四)不按规定开放档案的; (五)聘用无资质证书人员从事档案中介服务的。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规定的,由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有关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对单位可以并处一千元至五万元罚款;对个人可以并处五百元至一千元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可以依法处置所出卖或者赠送的档案;造成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档案行政管理人员玩忽职守,造成档案损失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八条 当事人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作出的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的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997-12-17T00:00:00
1997-12-17T00:00:00
地方性法规
已修改
深圳经济特区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条例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市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1980_2000
深圳经济特区严厉打击生产、销售 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条例 (1993年7月24日深圳市第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 议通过 1994年6月18日深圳市第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 十三次会议修正 1997年5月27日深圳市第二届人大常 委会第十五次会议第二次修正 1997年12月27日深圳 市第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第三次修正)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生产者的义务 第三章 销售者的义务 第四章 相关者的义务 第五章 行政管理 第六章 社会监督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1. 总则 第一条 为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保护用户、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深圳经济特区(以下简称特区)的市场经济秩序,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禁止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禁止传授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方法,禁止为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提供条件和服务。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伪劣商品是指: (一)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 (二)不符合有关保障人体健康、人身或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或者存在危及人体健康、人身或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的; (三)过期、失效或者变质的; (四)国家明令淘汰的; (五)标明的技术指标与实际不符并且不具有应有的使用价值的。 第四条 本条例所称假冒商品是指: (一)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商标的; (二)假冒商品名优标志、认证标志或者批准文号、商品产地、他人名称字号、地址的; (三)假冒专利标记、专利号或生产许可证编号的; (四)未经权利人许可,复制音像、计算机软件制品的。 第五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是查处假冒、伪劣商品的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主管部门),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依法负责查处假冒、伪劣商品。 第六条 用户、消费者、保护用户和消费者权益的社会组织、新闻单位和其他组织、个人有权对假冒、伪劣商品生产者、销售者、相关者进行社会监督。 2. 生产者的义务 第七条 本条例所称生产者,是指制作、加工商品或者委托他人制作、加工商品,以及对制作、加工商品进行监制的单位(以下简称生产单位)和个人。 生产者必须严格遵守商品质量管理法律、法规,执行有关商品质量标准。 第八条 生产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对本单位生产的商品质量负责,不得强迫、指使或者纵容本单位工作人员生产假冒、伪劣商品。 第九条 生产单位的质量检验机构和质量检验人员应当对商品质量检验负责,不得为不合格商品签发合格证。 第十条 商品质量达不到规定标准或者等级,但仍有一定使用价值,不存在对人体健康、人身或者财产安全有不合理危险的,必须在该商品或者其包装的显著位置标明"处理品"、"等外品"或者"次品"字样,方得销售。 2. 销售者的义务 第十一条 本条例所称销售者,是指销售商品或者委托他人销售商品的单位(以下简称销售单位)和个人。 销售者必须严格遵守商品质量管理法律、法规。 第十二条 销售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对本单位销售的商品质量负责,不得强迫、指使或者纵容本单位工作人员销售假冒、伪劣商品。 第十三条 销售单位的采购人员不得采购假冒、伪劣商品。 第十四条 销售单位的有关负责人和质量检验人员应当执行进货验收制度,发现假冒、伪劣商品的,应当向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 第四章 相关者的义务 第十五条 本条例所称相关者,是指为商品生产、销售提供条件或者服务的单位和个人。 相关者为商品生产、销售提供条件或者服务,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十六条 场地或者设备的出租者应当对承租者利用场地、设备的情况进行监督,发现承租者利用场地、设备进行假冒、伪劣商品生产或者销售的,应当立即向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 第十七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印制和销售假冒商参标标识、假冒名优标志和假冒认证标志。 对印制注册商标标识、名优标志、认证标志或者含注册商标标识、名优标志、认证标志的包装物和铭牌的,承印者应当查验有关证明文件,并复印留存。委托人不能提供证明文件的,承印者不得承印。 承印者不得将承印的注册商标标识、名优标志、认证标志或者含注册商标标识、名优标志、认证标志的包装物和铭牌转让给非委托人。 第十八条 仓储保管者和运输者保管、承运商品时,发现假冒、伪劣商品的,应当拒绝提供保管或者运输服务,并向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 第十九条 广告经营者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查验有关证明,审查广告内容,不得以制作、刊播、张贴或者其他方式为假冒、伪劣商品提供广告服务。 第五章 行政管理 第二十条 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在查处假冒、伪劣商品工作中,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各自的职责,相互配合,密切协作。 第二十一条 查处假冒、伪劣商品的行政执法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行政执法人员证方能上岗。 行政执法人员执行查处假冒、伪劣商品公务时,至少应当有两人参加,并向当事人出示行政执法人员证。 第二十二条 行政执法人员在查处假冒、伪劣商品时,有权依法调查、收集相关证据材料,被调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妨碍和干扰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活动。 行政执法人员对当事人正当的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应当保密。 第二十三条 行政执法部门及其行政执法人员在查处假冒、伪劣商品时,应当追查与所查处案件有关的假冒、伪劣商品的生产地、生产者、供货者、销售者、仓储保管者、运输者及其他相关者。 第二十四条 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在查处假冒、伪劣商品时,发现假冒、伪劣商品的生产地、生产者、供货者、销售者、仓储保管者、运输者或者其他相关者在特区以外的,应当向上级部门报告,并向特区外所在地区的有关部门通报情况,协助其查处工作。 第二十五条 主管部门对查处的假冒、伪劣商品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处罚金额在三千元以下,当事人没有异议的,可以当场处罚。当场处罚应当制作当场处罚决定书。 依前款当场处罚的,行政执法人员应当制作现场笔录。现场笔录应当记载当事人的基本情况、主要违法事实、处罚内容,并由行政执法人员和当事人签名。 第二十六条 除按前条规定可以当场处罚的外,其他假冒、伪劣商品案件,主管部门应当在发现或者接到举报后立即进行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予以立案。 第二十七条 主管部门查处假冒、伪劣商品应当自立案之日起九十日内作出处理决定;对重大复杂的假冒、伪劣商品案件,经区以上主管部门行政首长批准可以延长,但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九十日。 第二十八条 主管部门对查封、扣押的下列商品,可在采取其它证据保全措施后,先行处理。 (一)易于损毁的鲜活商品; (二)容易腐烂、变质的商品; (三)其它难于保存的商品。 第二十九条 经区以上主管部门行政首长批准,可以决定查封、扣押涉嫌的假冒、伪劣商品,查封、扣押的时间不得超过六十日,特殊情况经市主管部门行政首长批准可以延长,但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九十日。 查封、扣押涉嫌的假冒、伪劣商品,应当制作决定书,并送达当事人。 查封、扣押涉嫌的假冒、伪劣商品,应当开具查封、扣押清单,查封、扣押清单应当由当事人签名,当事人不在场或者拒绝签名的,行政执法人员应当邀请见证人在查封、扣押清单上签名。 第三十条 主管部门对查封、扣押涉嫌的假冒、伪劣商品,应当自查封、扣押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作出鉴定结论;因检测技术条件限制,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鉴定结论的,经区以上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行政首长批准,可以适当延长鉴定时间,但最长不能超过三十日。 经鉴定不属假冒、伪劣商品的,或者逾期未作出鉴定结论的,应当立即启封或者解除扣押。 第三十一条 主管部门对假冒、伪劣商品生产者、销售者、相关者应当建立档案制度。 对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者,除按本条例规定予以处罚外,可以在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场所显著位置悬挂"假冒、伪劣商品生产者"或者"假冒、伪劣商品销售者"警示标志十日。 第三十二条 当事人对区主管部门的查封、扣押、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市主管部门申请复议。对市主管部门的查封、扣押、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深圳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机关申请复议。当事人对复议决定仍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在复议、诉讼期间,不中止查封、扣押、处罚决定的执行,但法律、法规有特别规定的除外。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或者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主管部门可以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三条 被没收的假冒、伪劣商品由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理。 第三十四条 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公布假冒、伪劣商品生产者、销售者、相关者的名称或者姓名、字号、地址、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的姓名、假冒、伪劣商品名称或者检测结果。 第六章 社会监督 第三十五条 用户和消费者因假冒、伪劣商品受到损害的,有权向保护用户和消费者权益的社会组织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投诉,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三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有权向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举报。 对举报假冒、伪劣商品生产者、销售者或者相关者有功的单位或者个人,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奖励。 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为举报人保密。必要时,公安机关应当采取措施保护举报人的安全。 第三十七条 保护用户和消费者权益的社会组织对禁止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履行下列职责: (一)接受用户和消费者对假冒、伪劣商品的生产者、销售者、相关者的投诉,并对投诉进行调查,向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提出处理建议; (二)向用户、消费者提供识别假冒、伪劣商品的方法和保护用户、消费者权益的咨询服务; (三)参与对假冒、伪劣商品的查处、检测,并向社会公布经主管部门确认的假冒、伪劣商品生产者、销售者、相关者的名称或者姓名、字号、地址、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假冒、伪劣商品名称或者检测结果。 第三十八条 保护用户和消费者权益的社会组织的工作人员履行职责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提供方便。 第三十九条 新闻单位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通过下列方式进行监督: 1. 根据主管部门或者保护用户和消费者权益的社会组织的委托,公布假冒、伪劣商品生产者、销售者、相关者的名称或者姓名、字号、地址、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假冒、伪劣商品名称或者检测结果; (二)揭露有关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 (三)为用户、消费者提供识别假冒、伪劣商品的方法和保护用户、消费者权益的咨询服务。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条 生产假冒、伪劣商品的,由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强制其停止生产,没收假冒、伪劣商品及制作、加工的工具、设备和原材料,没收违法所得,可分别处以生产假冒商品总值一至二倍、生产伪劣商品总值一至三倍的罚款,并责令停产,进行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吊销营业执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由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强制其停止销售,没收假冒、伪劣商品及违法所得,可分别处以假冒商品总值百分之五十至二倍、伪劣商品总值百分之五十至三倍的罚款,并可责令停业,进行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吊销营业执照。 第四十一条 生产下列假冒、伪劣商品的,由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强制其停止生产,没收假冒、伪劣商品及制作、加工的工具、设备和原材料,没收违法所得,可分别处以假冒商品总值一至三倍,伪劣商品总值一至五倍的罚款,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吊销营业执照;销售下列假冒、伪劣商品的,由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强制其停止销售,没收 假冒、伪劣商品及违法所得,可分别处以假冒商品总值百分之五十至三倍,伪劣商品总值百分之五十至五倍的罚款,并责令停业,进行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吊销营业执照: (一)假冒、伪劣的食品、饮料、酒、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或者其他危及人体健康的; (二)假冒、伪劣的电器、压力容器、易燃易爆物或者其他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 (三)假冒、伪劣的化肥、农药、兽药、种子、水泥、钢材或者其他重要生产资料的。 第四十二条 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及为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提供条件和服务的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由主管部门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并由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受前款处罚的,三年内不得担任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也不得从事个体工商业。 第四十三条 质量检验人员为假冒、伪劣商品签发合格证或者明知是假冒、伪劣商品而验收的,没收违法所得,由主管部门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并由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四条 销售单位的采购人员故意采购假冒、伪劣商品的,由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处以采购金额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的罚款,但罚款最低不得少于一万元。 第四十五条 明知他人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而为之提供场地、设备及其他条件的,由主管部门责令停止提供场地、设备及其他条件,没收所收租金或者使用费,并处以所收租金或者使用费总额五至十倍的罚款。 第四十六条 承印或者转让假冒注册商标标识、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的,由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印制或者转让,没收非法印制、转让的假冒注册商标标识、认证标志、名优标志及印制工具、设备和原材料,没收违法所得,处以所承印或者转让的假冒注册商标标识、认证标志或者名优标志总值一至五倍的罚款,并责令停产停业,进行整顿,或者由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暂扣营业执照。经检查达到整改要求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发还营业执照。 第四十七条 仓储保管者、运输者明知是假冒、伪劣商品而为之保管或者运输的,由主管部门没收所收保管费或者运输费,处以所收保管费或者运输费五至十倍的罚款,并责令停业,进行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暂扣营业执照。经检查达到整改要求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发还营业执照。 第四十八条 广告经营者未依法查验有关证明和审查广告内容,为假冒、伪劣商品提供广告服务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给予下列处罚: (一)强制其停止发布广告; (二)责令公开更正; (三)没收广告费; (四)处以广告费五至十倍的罚款; (五)吊销广告经营许可证。 前款各项处罚可以并处。 第四十九条 传授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方法的,由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传授生产、销售危及人体健康、人身或者财产安全的假冒、伪劣商品方法的,由主管部门处以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条 妨碍主管部门行政执法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由公安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依法处理。 第五十一条 国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分: (一)利用职权,包庇有本条例所列违法行为的单位或者个人的; (二)负有追查责任的国家工作人员对有本条例所列违法行为的单位或者个人,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职责的; (三)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检举、揭发本条例所列违法行为的举报人进行报复陷害的; (四)利用职权、职务,以说情等方式干扰和妨碍行政执法人员查处假冒、伪劣商品的。 第五十二条 违法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从重处罚: (一)专门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或者专门为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提供条件或者服务的; (二)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数量较大的; (三)假冒、伪劣商品已造成他人人身伤害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 (四)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经主管部门查处后又重犯的; (五)对举报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者打击报复的; (六)强迫他人购买假冒、伪劣商品的; (七)生产销售者擅自启封、转移、销毁或者销售被封存产品的; (八)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式干扰、妨碍行政执法人员执行公务的; (九)拒不提供或者不如实提供与所查处案件有关的假冒、伪劣商品的生产地、生产者、供货者、销售者、仓储保管者、运输者及其他相关者等情况的。 第五十三条 违法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酌情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一)如实提供与所查处案件有关的假冒、伪劣商品的生产地、生产者、销售者、仓储保管者、运输者及其他相关者等情况的; (二)检举其他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三)积极采取措施,有效地防止假冒、伪劣商品造成损害的。 第五十四条 违法行为人拒不提供或者不如实提供有关材料,致使不能确定假冒、伪劣商品总量的,按查获的假冒、伪劣商品数量的十倍确定假冒、伪劣商品总量。 第五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依照刑法构成犯罪的,有关行政部门应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五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给他人人身或者财产造成损害的,除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或者行政责任外,还应当依照法律、法规承担民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第五十七条 本条例所称"以上"、"以下",包括本数。 条例所称假冒、伪劣商品总值,是指按同一类的非假冒、伪劣商品在市场中的一般零售价格计算。 第五十八条 深圳市人民政府可以依照本条例制定实施细则。 第五十九条 本条例自一九九三年九月一日起施行。
1997-09-29T00:00:00
null
地方性法规
有效
湖南省爱国卫生条例
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省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20_2030
湖南省爱国卫生条例 > (1997年9月29日湖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了加强爱国卫生工作,增强公民卫生意识,改善城乡环境卫生状况,提高公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人,均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爱国卫生工作实行政府领导、部门负责、群众参与、科学治理、社会监督的方针。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爱国卫生工作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各级领导的任期目标,并将爱国卫生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以下简称爱卫会)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统一组织、统筹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爱国卫生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有关爱国卫生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二)统一规划、部署爱国卫生工作; (三)组织、动员全社会成员参加爱国卫生活动; (四)指导、协调、督促、检查和评价各单位的爱国卫生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爱卫会由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及其他有关单位组成,实行成员部门分工负责制。爱卫会各成员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爱国卫生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爱卫会办公室负责爱卫会的日常工作。 第六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以及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设立爱国卫生组织或者指定人员负责本地区、本单位的爱国卫生日常工作。 第七条 每年四月为本省爱国卫生活动月,重点解决爱国卫生中的突出问题。 第八条 城市各单位应当建立和完善义务卫生劳动制度,实行庭院、门前清扫保洁、绿化美化环境和卫生秩序责任制度。 第九条 开展创建卫生城市、卫生县城和文明卫生单位的活动。 城市市区和县城所在地的镇应当按照卫生城市、卫生县城的建设标准,完善卫生基础设施,落实各项卫生管理制度,提高社会卫生水平。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健全、落实爱国卫生制度,完善有关卫生设施,开展经常性的爱国卫生活动,使本单位的工作、生活环境逐步达到文明卫生单位的标准。 第十条 乡(镇)、村应当按照村镇建设规划整治环境,以普及科学卫生知识、改善农村饮用水卫生条件、修建卫生厕所和除害防病为重点,开展创建卫生乡(镇)、卫生村的活动。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和完善健康教育网络。各级人民政府爱卫会应当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 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应当按照国家和省人民政府的规定开设健康教育课程。 公民应当接受健康教育,参加健康教育活动。 第十二条 公民应当爱护公共环境卫生,不随地便溺、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烟头等废弃物,不乱倒垃圾、粪便和污水,不在街道、广场和其他公共场所焚烧树叶、枯草等。 第十三条 下列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一)医院的病房、诊室、候诊室; (二)托幼机构、少儿活动场所、学校教室、学生宿舍以及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场所; (三)车站、港口、机场的旅客等候室、售票厅和公共交通工具的车厢、船舱、机舱内; (四)图书阅览室、展览厅、影剧院演出场所; (五)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公共场所。 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规定本单位的其他场所禁止吸烟。 禁止吸烟的场所,由场所单位设置明显的禁止吸烟标志,并加强管理。 第十四条 城市市区养犬,应当严格限制。具体办法由城市人民政府另行规定。 第十五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居(村)民委员会应当定期组织辖区内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杀灭老鼠、苍蝇、蚊子、蟑螂等病媒生物的活动,消除病媒生物的孳生场所,使病媒生物的密度控制在国家和省人民政府规定的标准之内。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应当参加杀灭老鼠、苍蝇、蚊子、蟑螂等病媒生物的活动。 杀灭老鼠、苍蝇、蚊子、蟑螂等病媒生物所需药品、工具的工本费,由受益者负担;受益者不明的,由当地人民政府负担。 第十六条 杀灭老鼠、苍蝇、蚊子、蟑螂等病媒生物的药品、工具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格管理。 杀灭病媒生物的药品,应当标明批准文号、使用说明及厂名、厂址、生产日期、有效期限等,除害毒饵还须有剧毒标记和鲜明的警戒色。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爱卫会应当加强对爱国卫生工作的监督检查,对不履行爱国卫生义务的单位,可以对其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可以建议有关部门或者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对主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爱卫会可以聘任爱国卫生监督员。爱国卫生监督员担负本级人民政府爱卫会委托的爱国卫生工作。 第十九条 一切单位和个人对于妨害爱国卫生的行为,均有权制止和举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爱卫会对于单位和个人的举报,应当及时受理并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第二十条 在爱国卫生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爱卫会给予表彰、奖励;达到卫生城市、卫生县城、卫生乡(镇)村和文明卫生单位标准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爱卫会授予相应的荣誉称号。 第二十一条 对弄虚作假取得爱国卫生荣誉称号或者取得荣誉称号后卫生质量下降已不符合标准的,由授予机关取消其荣誉称号,并予以通报批评。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规定,拒不参加杀灭老鼠、苍蝇、蚊子、蟑螂等病媒生物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主管爱国卫生工作的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单位可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生产、经营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杀灭病媒生物的药品、工具的,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处罚。 第二十四条 当事人对有关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十五条 爱卫会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爱国卫生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 本条例自1997年12月1日起施行。
1997-07-26T00:00:00
1997-08-15T00:00:00
地方性法规
已废止
深圳经济特区与内地之间人员往来管理规定
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省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1980_2000
深圳经济特区与内地之间人员往来 管理规定(修正)    (1986年2月22日广东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批准 根据1997年7月26日广东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深圳经济特区与内地之间人员往来管理规定〉第十三条的决定》修正)    第一条 为加强深圳经济特区(以下简称特区)与内地之间人员往来的管理,促进和保护特区的建设,维护国家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特区与内地之间建立有管理设施的陆地管理线,由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负责巡逻管理。   陆地管理线上的巡逻路,只供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巡逻和有关检查管理人员执勤使用。原属民用的路段,仍可供民用车辆使用。   第三条 陆地管理线上的南头、白芒、布吉、沙湾、盐田、□(bei)仔角公路道口,供往来特区与内地之间的人员、车辆通行,由公安边防部门和海关分别设立机构检查管理。   第四条 在陆地管理线上的安乐涌口、安乐、甲岸、留仙洞侧岭、留仙洞村前、牛成路口、白芒村前、大王坑、麻坎、大坎、大坎东、福林东、长岭皮、长岭皮东、梅林坳、布吉鸡场、樟公□(she)、新屋吓、禾坑肚、澎坑垅、新村果园、大望、新田仔、横排岭、锡坑、坜背、小三洲、大水坑、新上坪等二十九个地方,各设立一个人行便道口,只供陆地管理线两侧附近的居民及其耕作使用的拖拉机,按照指定道口往来特区通行使用,由公安边防部门检查管理。   第五条 在特区海岸的姑婆角和□(bei)仔角(暂在大梅沙)设立海上公安检查站,由公安边防部门对海上往来特区与内地之间的人员和船舶进行检查。   特区内的东角头、上(土步)码头,供从海上进出特区的人员、船舶使用,由公安边防部门和海关分别设立机构检查管理;大新、后海、大冲码头,只供特区渔民、蚝民出海生产使用,由公安边防部门检查管理;盐田、蛇口水产码头,供渔民、蚝民出海生产使用,由当地公安派出所检查管理。 第六条 在特区内的罗湖火车站、蛇口工业区码头和赤湾码头等口岸,设立特区与内地之间人员往来专用通道,由海关和公安边防部门分别对物品和人员进行检查管理。   在特区内的铁路货运车站,由海关设立监管机构,按照海关有关规定检查管理。   经批准在特区内设立的货运专用码头,不得兼作它用,由公安边防部门和海关按批准机关的有关规定检查管理。   第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在陆地管理线上开立道口,不得擅自在特区内的沿海、沿河设立码头,不得擅自在特区内的国家口岸设立特区与内地之间人员往来的专用通道。如确有需要增设或变动道口、码头和专用通道时,必须由深圳市人民政府报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核准,并报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第八条 凡往来特区与内地之间的人员,必须由本规定所列的通道口、码头及专用通道通行,并持下列有效证件接受检查:   (一)内地人员,须持写明“前往深圳经济特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边境管理区通行证》或《前往边防禁区特许通行证》。   内地渔民、蚝民、船员从海上前往特区,还须持有原规定的出海证件。   (二)服现役的人民解放军军人、人民武装警察,须持团(支队)以上机关签发的写明“前往深圳经济特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通行证》或《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通行证》。   (三)特区内的居民,须持《深圳经济特区居民证》或能证明本人特区居住身份的有效证件。   在特区工作的内地人员,须持《深圳经济特区暂住证》或《中华人民共和国边境管理区通行证》等证明本人特区暂住身份的有效证件。   特区内的渔民、蚝民、船员和临时出海人员乘船出海,还须持有原规定的出海证件。   (四)陆地管理线两侧附近的居民从人行便道口出入特区,须持《深圳经济特区过线作业证》。 (五)内地人员经由特区出入境的,须持出入境的有效证件。   (六)外国人、华侨、港澳同胞、台湾同胞须持出入境的有效证件。   第九条 在特区投资设厂、兴办各种事业或购有住宅的港澳同胞由特区到内地,必须到原来入境口岸边防检查站办理手续。   港澳同胞驾驶机动车辆经特区前往内地的,须凭《港澳同胞回乡证》办理加签手续,并须持有我国的驾驶执照和车辆牌照。   第十条 《深圳经济特区居民证》、《深圳经济特区暂住证》和《深圳经济特区过线作业证》及其附页,由深圳市公安局印制、签发。   第十一条 对往来特区与内地之间的人员所使用的运输工具及其运送或携带的货物、行李物品和邮递物品,由海关按有关规定检查管理;需要进行安全检查的,由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或公安机关执行。   第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进行有碍管理和损坏各项管理设施的活动。   第十三条 对违反本规定有关条款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的处罚;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罚;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对伪造、涂改、冒用的证件予以收缴。   违反本规定致使管理设施遭受损坏,当事人负赔偿责任。   第十四条 对违反本规定须给予行政处罚和追究赔偿的,按国家有关规定,由负责检查管理的单位或深圳市公安机关执行;须追究刑事责任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程序办理。   第十五条 本规定各项管理工作的施行细则,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制订,报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广东省人民政府备案。   第十六条 本规定自1986年4月1日起施行。
1997-03-29T00:00:00
null
地方性法规
已废止
拉萨市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办法
拉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市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20_2030
拉萨市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办法 (1994年10月13日拉萨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 1995年4月15日西藏自治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批准 1997年2月28日拉萨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修正 1997年3月29日西藏自治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批准)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管理与职责 第三章 土地使用权出让 第四章 土地使用权转让 第五章 土地使用权出租 第六章 土地使用权抵押 第七章 土地使用权的终止 第八章 划拨土地使用权 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十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经营拉萨市国有土地,加强国有地产管理,促进经济和城镇建设发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拉萨市城市市区、县城、建制镇、工矿区(以下简称“城镇”)规划区范围内的一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 地下资源、埋藏物、隐藏物和市政公用设施不在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转让范围。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的公司、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除法律另有规定者外,均可依照本办法规定,在拉萨市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进行土地开发、利用、经营。 在进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时,出让方和受让方都应珍惜和保护土地资源,加强对土地使用的合理规划和严格管理,防止国有土地的流失。 第四条 国有土地实行有偿、有期限使用制度。国家对土地使用者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不提前收回。凡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在约定的使用期限内,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 但在特殊情况下,根据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国家可依照法律程序提前收回。 第五条 依照本办法在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出租、抵押过程中所收取的出让金、土地使用费应全部上缴同级财政,由财政列入预算,专款专用,专项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开发。 第六条 依照本办法规定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使用者,应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土地面积、土地用途、动工开发期限、投入的资金数额,开发利用土地。 土地使用权在使用期限内,可以转让、出租、抵押或者用于其他经济活动,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第七条 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出租、抵押、终止及地上建筑物、附着物的登记,由市、县(区)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和房产管理部门分别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办理。 登记的文件、资料可以公开查阅。 第八条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符合城镇规划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使用者开发、利用、经营土地的活动,应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并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第二章 管理与职责 第九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依法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土地、地政实行统一管理;土地管理部门有权查阅、复制和检查与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 第十条 土地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转让具体事务。其职责是: (一)宣传、贯彻、执行国家土地法律、法规和政策。根据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结合本行政区域的情况,草拟土地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 (二)对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转让、出租、抵押、终止依法进行监督检查; (三)责令被检查单位和个人停止正在进行的土地开发、利用、经营中的违法行为; (四)查处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个人; (五)负责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出租、抵押的地价评估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城镇国有土地基准地价;根据出让场地条件、土地级别、出让方式以及基准地价拟定标定地价。基准地价、标定地价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 (六)按照有关规定收取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土地使用费;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三章 土地使用权出让 第十一条 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 第十二条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范围,包括商业、金融、旅游、娱乐、服务业和商品房开发等经营性用地,均实行有偿出让;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建设用地,公共设施、公共事业、国有交通、能源、水利等建设用地除外。 第十三条 集体所有的土地必须依法征用为国有土地,方可出让。 第十四条 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地块、用途、年限及其他条件,由市、县(区)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会同城镇规划、建设、房产管理部门共同拟定方案。 市区规划区内的土地出让按照《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的土地审批权限,经批准后,由市规划局统一负责规划,并由土地管理部门负责实施。 第十五条 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确定: (一)居住用地七十年; (二)工业用地五十年; (三)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五十年; (四)商业、旅游、娱乐用地四十年; (五)综合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 第十六条 出让土地使用权应由市、县(区)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与土地使用者按平等、自愿、有偿的原则签订出让合同。 市、县(区)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代表政府为土地使用权出让方。通过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公司、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为受让方。 出让合同应具备下列内容: (一)双方当事人名称(姓名)、地址、法人代表姓名、职务; (二)出让地块的地理位置、面积与用途; (三)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开发建设期限、受让方必须投入的最低建设资金; (四)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总额、币种、付款方式、付款期限; (五)违约责任与争议解决方法; (六)土地出让条件、合同生效条件; (七)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八)合同签订日期、地点,使用的文字效力。 第十七条 土地使用权出让前,土地管理部门应向有意向的受让方提供下列资料: (一)出让地块的座落、面积、四至范围、地面现状、地形图及水文地质资料; (二)出让地块的用途、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和净空限制等各项规划要求; (三)出让地块的环境、绿化、卫生、交通、消防等要求; (四)土地使用权出让方式及程序; (五)出让合同的标准格式; (六)受让方应具备的资格; (七)其他需要提供的资料。 第十八条 土地使用权出让可采取以下方式: (一)协议; (二)招标; (三)拍卖。 第十九条 土地使用权协议出让程序: (一)申请使用土地者应向市、县(区)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提交下列证件: (1)受让申请书; (2)法人资格证明及个人身份证明; (3)其他应提交的资料证明。 (二)土地管理部门接到书面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给予是否出让的答复。 (三)经过协商一致,由出让方与受让方签订出让合同,受让方应给付出让金总额的10%作为定金。 第二十条 土地使用权招标出让程序: (一)市、县(区)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成评标小组,编写招标材料,发布招标通告或招标通知书。 (二)投标者可向发出招标通告的土地管理部门购取招标文件资料,并应交付保证金。保证金按招标出让地块基准地价的2%收取。中标者按期签订合同的,保证金按原数退还或可充抵出让金,不计利息;未中标者,按原数退还保证金,不计利息。 (三)投标者按规定投标。 (四)由评标小组主持开标、评标、决标工作。开标后,评标小组对有效标书进行评审,择优决定中标者,发出中标证明书。开标、评标、决标应由当地公证机关派公证员到现场公证,并出具公证书,方为有效。 (五)中标者持中标证明书,在规定日期内与土地管理部门签订出让合同,中标者应给付出让金总额的30%作为定金。 第二十一条 土地使用权拍卖出让程序: (一)市、县(区)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拍卖文件、资料,由市、县(区)人民政府发布公开拍卖公告。公告内容: (1)本办法第十六条第三款(一)、(二)、(三)项规定的内容; (2)拍卖地点、时间; (3)其他需要公告的事项。 (二)购地者在公告规定的期限内持有关证明或身份证明到市、县(区)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登记,购取拍卖文件、资料,并应交付保证金。保证金按拍卖地块基准地价的2%收取。通过竞投,价高者获得使用土地资格,并与市、县(区)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其保证金可充抵出让金。未获得使用土地资格者,其竞投保证金在拍卖后十日内退还,不计利息。 (三)市、县(区)人民政府确定拍卖主持人,主持人按规定时间、程序主持拍卖。 (四)拍卖竞价优胜者即为出让地块中标者,应当场与市、县(区)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签订出让合同,并应给付出让金总额的30%作为定金。 第二十二条 协议、招标、拍卖的受让方在签订合同六十日内,向土地管理部门支付全部出让金后,到土地管理部门办理土地使用权登记手续,领取国有土地使用证,取得土地使用权;在规定的期限内,未全部缴纳土地出让金的,土地管理部门可解除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不予办理登记,不发放《国有土地使用证》,并可追究受让方的赔偿责任。 第二十三条 定金可充抵出让金。受让人不履行合同的,无权请求退还定金;土地管理部门不履行合同的,应双倍返还定金。 第二十四条 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根据征地费、开发成本、土地用途、收益情况、地段等级、规划参数、使用年限等因素评估确定,出让金应高于基准地价。 第二十五条 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受让方,在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后五日内,一次性付清出让金的,给予出让金总额3%的优惠。 第二十六条 受让方要改变出让合同规定的土地用途和规划要求,应征得出让方同意并经土地管理部门和规划部门批准。依照本章的规定重新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调整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并办理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手续。 第四章 土地使用权转让 第二十七条 土地使用权转让是指土地使用权出让后,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随同地上建筑物、附着物通过出售、交换、赠与等方式,将土地使用权再转移的行为。 土地使用权转让后的土地使用年限,为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的使用年限减去土地使用者已使用年限后的剩余年限。 第二十八条 有偿转让土地使用权,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通过出让方式获得的土地使用权; (二)持有《国有土地使用证》; (三)已交清全部出让金和有关税费; (四)符合出让合同规定的土地用途和城镇规划建设要求; (五)已达到出让合同规定的土地开发要求或实际投资已达到出让合同规定建设投资总额(不含出让金)的20%以上; (六)已实现出让合同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二十九条 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的所有人或者共有人,享有该建筑物、附着物使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 第三十条 土地使用权转让时,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和登记文件中所载明的权利、义务随之转移。 土地使用者转让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时,其使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随之转让,但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作为动产转让的除外。 土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分割转让时,各部分建筑物、附着物所占用的相应土地使用权随之转让,应经市、县(区)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和房产管理部门批准,并依照规定办理过户登记。 第三十一条 土地使用权转让后,需要改变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的土地用途的,依照本办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办理。 第三十二条 土地使用权转让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市、县(区)人民政府有优先购买权。 第三十三条 以出售、交换、赠与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必须签订转让合同。 转让合同应具备下列内容: (一)双方当事人名称(姓名)、地址、法人代表姓名、职务; (二)转让地块的位置、面积及随之转让的地上建筑物、附着物的建筑面积、建筑占地面积、平面布置等状况; (三)转让后土地用途; (四)转让金额及有关费用; (五)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六)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方法; (七)其他需要约定的事项; (八)合同签订的地点、日期及双方当事人签名或盖章。 第三十四条 土地使用权及其范围内的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转让时增值的,应依法交纳土地增值税。 第五章 土地使用权出租 第三十五条 土地使用权出租是指土地使用者作为出租方,将土地使用权随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租赁给承租人使用,由承租方向出租方支付租金的行为。 具备转让条件的土地使用权可以出租,出租年限为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的使用年限减去土地使用者已使用年限后的剩余年限。 第三十六条 未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的期限和条件进行开发、利用土地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出租。 第三十七条 土地使用权出租,出租方和承租方双方应签订租赁合同。 租赁合同应具备下列内容: (一)双方当事人名称(姓名)、地址、法人代表姓名、职务; (二)租赁土地及地上建筑物的座落、部位、面积; (三)租赁年限和用途; (四)每平方米年或月租金,租金支付方式; (五)租赁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六)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方法; (七)其他需要约定的事项; (八)合同签订的地点、日期及租赁双方签名或盖章。 第三十八条 土地使用权出租时,地上建筑物和附着物随之出租;地上建筑物和附着物出租时,其使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随之出租。 土地使用权出租后,出租方必须继续履行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土地使用权出租,租赁双方必须在签订租赁合同之日起三十日内,持租赁合同副本到土地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办理租赁登记和其他有关手续。 第三十九条 土地使用权租赁合同终止后,出租方应在租赁合同终止之日起十五日内,到原登记机关办理注销土地使用权租赁登记手续,需要续租的,除国家因公共建设需要收回的外,承租方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承租权,但须重新签订租赁合同,并按规定重新办理租赁登记。 第四十条 与他人共有的土地使用权出租时,应以出租方所有的份额为限;共有土地使用权不可分割时,共有人须订立书面协议,方可出租。 第六章 土地使用权抵押 第四十一条 土地使用权抵押是指土地使用者将出让取得的土地使用权随同地上建筑物、附着物作为按期清偿债务担保的行为。 土地使用权抵押期限,为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的使用年限减去土地使用者已使用年限后的剩余年限。 第四十二条 无偿划拨或征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未经出让的,不得抵押。 第四十三条 土地使用权抵押前,抵押人应向市、县(区)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查符合抵押条件后,方可抵押。 第四十四条 土地使用权抵押,抵押人与抵押权人应签订抵押合同,抵押合同不得违背国家法律、法规和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规定。 抵押合同应具备下列内容: (一)抵押人、抵押权人的名称(姓名)、地址、法人代表姓名、职务; (二)抵押土地的位置及四至界线、面积、有效使用年限和其他条件; (三)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附着物的价格及抵押金额; (四)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五)违约责任及争议解决方法; (六)其他需要约定的事项; (七)合同签订的地点、日期及双方当事人签名或盖章。 抵押合同应经当地公证机关公证,方可有效。 第四十五条 抵押合同有效期间,抵押人不得将已抵押的同一块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和附着物等重复抵押。 已作抵押的土地使用权在抵押期间如需转让,抵押人应先取得抵押权人书面同意。在同等条件下,抵押权人有优先购买权。 第四十六条 土地使用权抵押时,地上建筑物和附着物随之抵押;地上建筑物和附着物抵押时,其使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随之抵押。 土地使用权抵押,抵押人应在抵押合同签订之日起三十日内,持抵押合同、公证书、国有土地使用证及抵押登记申请书等,到土地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办理抵押登记和其他有关手续。 抵押合同终止,双方当事人应在合同终止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原登记机关办理注销抵押登记手续。 第四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抵押权人有权依据法律、法规和合同的规定处分抵押的土地使用权: (一)抵押人到期未能还清债务的; (二)抵押合同有效期间,抵押方宣告解散、破产或被依法撤销的; (三)抵押人死亡而无法定继承人或生前未指定受遗赠人的; (四)抵押人的继承人、受赠人和代管人拒不履行债务的。 抵押权人有权依照法律的规定以抵押的土地使用权折价或者以变卖抵押的土地使用权的价款优先得到偿还。 第七章 土地使用权的终止 第四十八条 土地使用权终止是指土地使用权因出让合同规定的使用年限期满或提前收回及土地灭失等原因而终止。 第四十九条 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期满,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由国家无偿取得。 土地使用权收回的程序: (一)出让方在出让土地使用权年限期满前六个月书面通知土地使用权受让方; (二)受让方接到通知后,应按规定期限拆除、清理技术设备等设施,受让方不自行拆除、清理的,应支付拆除清理费用; (三)在规定收回日期后十五日内,受让方将国有土地使用证、房屋所有权证等分别交土地管理部门和房产管理部门,并办理地产和房产注销登记; (四)要提前收回土地使用权的,土地管理部门应提前六个月通知土地使用者。提前收回土地使用权应根据土地使用年限和开发、利用土地的实际情况给予土地使用者相应的补偿。对补偿有争议的,争议方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期间不影响收回土地使用权。 第五十条 土地使用权期满,土地使用者可申请续期。需要续期的,应当提前六个月申请,依照第三章规定重新签订合同,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后并办理登记手续,取得土地使用权。 第八章 划拨土地使用权 第五十一条 划拨土地使用权是指土地使用者通过各种方式依法无偿取得的土地使用权。 第五十二条 划拨或征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符合下列条件的,经市、县(区)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和房产管理部门批准,土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可以依照本办法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的规定转让、出租、抵押。 (一)土地使用者为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 (二)持有《国有土地使用证》; (三)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有合法的产权证明; (四)依照本办法第三章的规定,签定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并向市、县(区)人民政府补交了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或者以转让、出租、抵押所获得的收益抵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第五十三条 城镇单位和个人出租土地使用权的或随同房屋出租土地使用权的,在不宜办理出让手续的情况下,出租的单位和个人应向市、县(区)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由土地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办理登记,批准后发给《国有土地出租许可证》,方可出租。出租者按月租金的10%向土地管理部门交纳土地使用费。 第五十四条 划拨土地使用权符合抵押条件的进行抵押时,关系国计民生的企业抵押人无款交纳出让金的,经市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批准,由抵押人按抵押值金额3‰交纳抵押登记费后,可由市、县(区)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先颁发《国有土地抵押许可证》,方可进行抵押,但必须实行差额抵押,抵押贷款不得超过抵押土地值的70%。当抵押人不能偿还债务时,由抵押权人向土地管理部门交纳其差额部分的土地抵押金作为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由市、县(区)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收取并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换发《国有土地使用证》。 第五十五条 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可作如下处理: (一)企业使用国有土地,其土地使用权可以进行出让,企业补办出让手续,补交出让金,土地资产可以作为法人财产; (二)企业使用国有土地,其土地使用权可作价为国家股份入股,享受出资者权益; (三)企业使用国有土地,其土地使用权国家以租赁方式向企业提供土地使用权,国家每年收取年地租,租金以评估价格为标准。 第五十六条 以划拨土地使用权联营、联建或以土地合资等,应补办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补交出让金后,才能作为投资资产。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时,应补办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交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最低按标定地价的20%收取。 第五十七条 以划拨或征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因迁移、解散、撤销、破产或者其他原因停止使用土地的,由市、县(区)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 对划拨或征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市、县(区)人民政府因城镇建设需要,可无偿收回。 无偿收回划拨和征用的土地使用权时,对其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补偿。 第五十八条 本办法实施前,通过划拨或征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转让、出租、抵押土地使用权的,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可以补办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补交出让金。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由土地管理部门予以取缔。 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办理。 第六十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出让集体所有土地的,由土地所在地县(区)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没收非法所得,责令拆除建筑物等设施,恢复原有条件。 第六十一条 非法批准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批准文件无效。并对非法批准占用的土地及其建筑物等设施由所在地土地管理部门收回土地、责令拆除或没收;给受让方造成的损失,由非法批准单位赔偿,并由土地管理部门提请主管机关非法批准出让土地使用权的直接责任者及单位主管领导,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 被责令限期拆除建筑物或其它设施的单位和个人,继续施工并拒绝、阻碍土地管理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由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予以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转让土地使用权的,由市土地管理部门没收非法所得,收回土地使用权。 第六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进行抵押的,由土地所在地土地管理部门予以取缔,并处以抵押总值15%的罚款。 第六十四条 未经市、县(区)人民政府批准而使用土地的,由市、县(区)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收回土地;用于经营的没收非法所得,可并处每平方米10-20元的罚款,对直接责任者由有关部门给予处分。 第六十五条 依据本办法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单位或个人,土地使用期满不归还的,或土地使用权被收回拒不交出土地的,土地管理部门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六十六条 不按本办法规定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出租、抵押、终止登记的,土地管理部门除责令限期补办手续外,并处以标定地价10%的罚款,从通知之日起,每延期一日,加收应收罚款额的5‰的滞纳金。 第六十七条 不按期交纳本办法规定的费用,自滞纳之日起,每延期一日,按应交纳金额的3‰加收滞纳金。 第六十八条 依据本办法设定的行政处罚,由市、县(区)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决定。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在接到处罚通知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部门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通知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在接到处罚决定通知书之日起十五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或者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土地管理部门有权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六十九条 在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及流通过程中行贿、受贿、索贿和贪污、挪用、私分公款的,或土地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章 附则 第七十条 依照本办法规定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个人,其土地使用权可以继承。 第七十一条 军队土地使用权的出让、转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十二条 本办法适用中的具体问题由市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七十三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6— —5—
1994-05-26T00:00:00
1994-05-26T00:00:00
地方性法规
有效
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办法
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省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1980_2000
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 科学技术进步法》办法 (1994年5月26日辽宁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 目 录 ### [第一章 总 则](\l) ### [第二章 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l) ### [第三章 高新技术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l) ### [第四章 研究开发机构](\l) ### [第五章 科学技术工作者](\l) ### [第六章 科学技术经费](\l) ### [第七章 奖励与处罚](\l) ### [第八章 附 则](\l) ### #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省境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和公民。国家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条 根据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改革科学技术体制,鼓励科学探索和技术创新,保护知识产权,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全体公民的科学文化水平。 第四条 在我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坚持科教兴辽方针,优先发展科学技术。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振兴经济,应当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研究开发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作用,积极引进国外智力和先进技术。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通过制定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政策,确定科学技术的重大项目,优化科学技术资源配置,保障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 第六条 各级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科学技术工作的宏观管理和统筹协调。其他有关行政部门依照规定的职责范围负责有关的科学技术进步工作。 # # 第二章 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第七条 坚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方针,不断提高我省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针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推广应用科学技术成果;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高新技术和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对原材料、资源和初级产品,进行深加工,使产品高级化。 第八条 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振兴农村经济。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重点是优良品种、种植养殖新技术、中低产田治理、节水农业、配方施肥、农艺农机配套、病虫害综合防治及农副产品的贮藏保鲜和精深加工等。 重视选育优良品种,保证全省主要农作物品种5年左右更换一次。 第九条 支持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到农村建立科学试验示范推广基地,建立和发展农业现代化基地县、科学技术示范乡(镇)、示范村和示范户。 第十条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建立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为农业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综合配套的社会化科学技术服务。 第十一条 县、乡(镇)除办好农村各级职业学校外,应当逐步建立各种形式的农 民文化技术培训场所,对农民加强农业技术培训。 对接受培训的农民,经技术考试和考核,成绩合格的,由县人民政府发给技术资格证书。对获得技术资格证书的农民,在技术承包、技术职务聘任等方面予以优先。 第十二条 乡镇企业、区街企业和科技力量不足的中小企业,应当积极采取措施与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大中型企业实行联合与协作,开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吸引科学技术工作者到企业工作,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生产发展。 第十三条 企业内部应当逐步建立市场、科学研究、生产一体化的技术进步机制,使企业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 第十四条 鼓励企业与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联合与协作,形成科研生产联合体,增强研究开发、中间试验和工业性试验能力。 有条件的企业应当建立自己的研究开发机构。企业研究开发机构在完成本企业技术开发任务的前提下,可以面向社会开展有偿服务。 第十五条 加快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省、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有关政策,支持大专院校、研究开发机构与企业开展联合技术攻关。 企业应当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关键工艺、关键设备,节能降耗,不断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第十六条 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必须经过专家论证,并作好引进后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工作。 第十七条 企业应当重视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强职工技术培训,建立、完善培训制度。 支持开展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发明创造和合理化建议活动,对成绩突出的职工予以表奖。 第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选择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列入推广计划,并组织力量推广,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能力。 第十九条 发展、繁荣技术市场,推进科学技术成果商品化。支持中介、咨询、信息机构的发展,培养造就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于开拓市场的技术经纪人队伍。 第二十条 有条件的地区和部门应当建立常设技术交易场所,逐步建立健全科学技术成果库、数据库,开展网络化服务。 # # 第三章 高新技术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 第二十一条 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是我省经济新的增长点。逐步培育一批高新技术支柱产业。根据科学技术优势和经济发展需要,确定高新技术重点发展领域,选择重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项目,组织科学技术力量攻关和开发,推进高新技术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 第二十二条 鼓励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企业以及其他组织和公民,依法创办高新技术企业。 第二十三条 办好经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批准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逐步建立辽东半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 第二十四条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企业,必须实行新的体制和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第二十五条 省人民政府批准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省人民政府和所在市人民政 府可以比照国务院批准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制定有关的优惠政策。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外的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经批准享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优惠政策。 第二十六条 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的认定标准,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 # 第四章 研究开发机构 第二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根据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按照"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原则,统筹规划和宏观指导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的体制改革、方向任务、结构调整等和放开放活科技人才工作。 研究开发机构应当积极进行科学技术体制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符合科学技术自身发展规律、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新体制。 我省研究开发机构应当以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为主,适当加强基础性研究,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和攻克生产性技术关键问题的能力,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 第二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从事基础性研究、高新技术研究、重大建设工程项目研究、重大科学技术攻关、公益性科学技术研究的研究开发机构和高等院校,在经费和试验手段等方面给予必要的保证。 第二十九条 研究开发机构实行院长或者所长负责制。依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有研究开发、生产经营、经费使用、内部机构设置、人员聘用等方面的自主权。 第三十条 鼓励从事技术开发的研究开发机构,面向市场积极开发技术成果,兴办科技产业,实行技术、工业、贸易或者技术、农业、贸易一体化。实行企业化管理,发展成为科技企业后,其研究开发机构的性质和享受的优惠政策不变。 第三十一条 引导社会公益性研究开发机构逐步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除完成国家规定的社会公益方面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任务外,允许多种经营,创办技术经济实体,实行有偿服务或企业化管理。 第三十二条 农业研究开发机构的布局应当逐步按自然区划调整设置,其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推广服务工作应当与生产发展紧密结合。 第三十三条 经销单位销售农业研究开发机构选育的优良品种,应当给予技术转让费。 农业研究开发机构可以依法销售自己研究培育的种子、苗木等优良品种。 第三十四条 支持社会力量按照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原则,依法创办各类民营研究开发机构和科技企业,在承接国家研究开发项目、申请贷款等方面,与全民所有制独立研究开发机构享有同等权利。 第三十五条 研究开发机构可以在国外、省外投资,设立分支机构,创办技术经济实体。 国外、省外组织和个人,可以在我省境内依法设立研究开发机构或者实行合资、合作设立研究开发机构。 鼓励研究开发机构和科技企业出口创汇,具备条件的,经申请按有关规定给予外贸自营权。 第三十六条 不同所有制形式的研究开发机构相互之间或者与企业之间,可以联合、参股、兼并,实行民营或其他经营方式。 第三十七条 加强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对研究开发机构的中间试验基地建设应当给予支持,择优支持基础较好的研究开发机构,发展成为国家或者省级工程技术开发中心、行业技术开发中心、区域性技术开发中心。 选择少数基础较好、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研究开发机构,建立面向社会的开放试验室。 # # 第五章 科学技术工作者 第三十八条 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工作者的作用。尊重科学技术工作者及其劳动,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第三十九条 允许科学技术工作者向能够充分发挥自己专长的地方流动。支持科学技术工作者向农村、边远地区、小企业、区街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乡镇企业流动。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人才市场建设和人才流动的服务、管理等工作,建立健全科学技术工作者流动制度。 第四十条 科学技术工作者,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和成果推广应用工作,其报酬应当与经济效益挂钩。承担国家下达科研项目的,可以从承担的科研项目经费结余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酬金。 第四十一条 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工作者,按有关规定破格评定专业技术职称时,不受指标限制。 其他科学技术人员的聘任受岗位限制的,允许单位实行技术职称内部聘任制。 第四十二条 允许科学技术工作者在完成本职工作和不侵犯单位技术经济权益的条件下,利用业余时间,从事技术工作,其收入除依法纳税外全部归己。 使用本单位技术资料、仪器设备的,必须经本单位同意,并按规定交纳费用。 第四十三条 在县以下(不含县城)从事技术工作的科学技术工作者,按有关规定享受浮动工资、津贴等待遇,不影响正常调资。 第四十四条 建立健全科学技术工作者继续教育制度。中级技术职称以上的科学技术工作者,每年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不少于12个工作日,初级技术职称的科学技术工作者,每年接受继续教育时间不少于7个工作日。 接受继续教育期间,一切待遇不变。 第四十五条 加强智力引进工作,鼓励从境外和省外引进需要的各类科学技术人员。携带技术成果来我省开发的科学技术工作者、留学人员、华侨、华裔或者外籍专家,其待遇由双方商定。 # # 第六章 科学技术经费 第四十六条 逐步提高科学技术经费投入的总体水平。 建立政府拨款、银行贷款、单位自筹、引进外资、发行股票、债券和社会捐赠等多渠道科学技术经费投入体系。 第四十七条 各级财政用于科学技术的经费,其增长幅度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 科学技术三项经费(中间试验、新产品试制和重大科学研究项目补助费)在各级财政年度支出预算中所占的具体比例由各级人民政府予以规定。 第四十八条 金融机构应当在信贷方面支持科学研究开发、科学技术成果商品化和 产业化。对实行企业化管理的研究开发机构和科技企业应当给予贷款支持。 第四十九条 加强科学技术融资机构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和部门,按照国家规定,建立科技风险投资公司或科学技术信用社。 第五十条 省和有条件的市经过批准可以设立科学技术基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金、青年科学基金或其他基金。 科学技术基金,主要用于基础性研究、应用研究和重大攻关研究。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金,主要用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青年科学基金,主要用于支持从国外留学归来的青年科学家和我省40周岁以下青年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科学研究工作。 第五十一条 县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从农业发展基金中划出适当比例,由农业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安排,用于农业科学研究、农业技术推广和人员培训。 # # 第七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五十二条 省人民政府设立科学技术进步奖、优秀新产品奖和优秀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特别奖。必要时可以设立其他奖。 科学技术进步奖授予在科学技术进步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公民或者组织,每年评选一次。 优秀新产品奖授予技术水平高、市场容量大、经济效益好,对地区和行业经济的发展影响大的新产品及开发有功人员,每两年评选一次。 优秀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特别奖,授予年龄在40周岁以下,在科学技术工作中取得突出成就的科学技术工作者,每两年评选一次。 第五十三条 科学技术工作者为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和个人提供技术产生经济效益时,受益者应当从新增效益的税后留利中,提取一定比例,奖励提供技术的科学技术工作者。 第五十四条 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对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罚,构成行政处分的,由主管部门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利用职务、职权之便,截留、挪用、克扣、贪污科学技术经费的; (二)滥用职权,压制科学技术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打击迫害科学技术工作者的; (三)重大科学技术决策和引进国外技术、设备,不经专家论证,玩忽职守,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 (四)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侵犯本单位或者他人技术经济权益的; (五)泄露国家科学技术秘密的。 # # 第八章 附 则 第五十五条 本办法应用中的具体问题,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第五十六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994-08-10T00:00:00
null
地方性法规
有效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外商投资企业工会条例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
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
2020_2030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外商投资企业工会条例 (1994年2月5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1994年7月30日吉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自治州外商投资企业工会的法律地位,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工会在外商投资企业中的作用,促进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自治条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外商投资企业是指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 凡在自治州境内开办的外商投资企业,均应遵守本条例。 外商投资企业工会实行属地管理原则。 第三条 外商投资企业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是本企业职工利益的代表。 外商投资企业工会是中国工会的基层组织,依法取得社会团体法人资格的,其工会主席是法定代表人。 第四条 外商投资企业职工有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的规定,建立工会组织,开展工会活动。 第五条 外商投资企业的职工凡承认《中国工会章程》,自愿申请加入工会组织,经本企业工会批准即可成为工会会员。 第二章 外商投资企业工会组织 第六条 筹建企业的同时,应筹建工会组织,并在投产半年之内成立工会。 企业建立工会,须经上一级工会批准,并在其领导下开展工作。 第七条 企业职工人数在二十五人以上的,可以建立工会委员会,不足二十五人的,选举组织员一人,组织会员开展活动。 女职工二十五人以上的企业,设立女职工委员会。 第八条 企业工会依照《中国工会章程》选举工会委员会和主席、副主席或者组织员,并报上一级工会备案。 企业职工人数在二百人以上的,设专职主席;不足二百人的设兼职主席。 第九条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专职工会主席待遇,应按照中方副总经理(副厂长)待遇执行。 外商独资企业专职工会主席的待遇由上级工会与企业商定。 第十条 企业处分、解雇担任工会委员职务的职工,须征求企业工会委员会的同意;调动、处分、解雇担任工会主席、副主席职务的职工,须经会员代表大会或会员大会通过,并报上级工会批准。专职工会干部不再担任工会的职务后,企业应安排适当的工作。 第十一条 企业工会的撤销或者合并,必须经会员大会、会员代表大会或会员代表会议通过,并报上一级工会批准。 第三章 外商投资企业工会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二条 企业工会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外商投资企业工会享有下列权利: (一)对本企业违反法律、法规和政策,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要求企业认真处理或予以纠正。 (二)代表职工同企业签订集体合同,指导、帮助职工同企业签订个人劳动合同并监督合同的实施。 (三)不是董事会成员的工会主席可以列席企业董事会,就企业发展规划、生产经营活动、职工奖惩、工资、福利、安全生产问题,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 (四)可以同投资者、经营者举行劳资协商会议,解决有关职工雇用、解雇、报酬、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劳动保险等重大问题,协调劳资关系。 工会对企业处分、解雇职工有异议的,可与企业进行协商,协调不成的,工会有权支持或代表职工依照法定程序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或者提起诉讼。 (五)监督企业执行国家规定的工时制度和休假制度。企业需要延长劳动时间的,应征得工会和职工的同意,但延长劳动时间不得超过国家法律的规定,并按法律规定支付报酬。 (六)协助企业做好劳动保护工作,维护职工在生产劳动中的安全与健康,参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的调查处理。 第十三条  外商投资企业工会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教育职工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履行劳动合同,遵守劳动纪律和本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努力完成生产、工作任务。 (二)支持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协助企业搞好职工业务、技术培训和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协助企业搞好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提高职工素质。 (三)组织职工开展有益职工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四)开展互助互济活动,帮助职工解决困难。 (五)协助企业合理安排使用福利、奖励基金,关心职工生活,办好职工集体福利。 (六)教育职工尊重投资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真诚合作,增进中外职工团结,共同办好企业。 第四章 外商投资企业工会活动的保障 第十四条 企业应当依法为本企业工会提供必要的办公和活动条件。 第十五条 企业每月按企业全部职工实际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二拨交工会经费,由本企业工会按照中华全国总工会制定的有关工会经费管理办法使用,并接受上级工会的指导和监督。 第十六条 企业对工会开展活动要给予方便和支持,工会活动一般应当在业余时间进行,确需占用生产时间,应当事先征得企业经营者的同意,经企业经营者同意参加工会活动的职工的工资、奖金及各种补贴由企业照发。 第十七条 企业不脱离生产的工会委员参加工会活动占用生产或工作时间,由工会事先通知企业经营者,其工资、奖金和各种补贴由企业照发。 第五章 附则 第十八条 本条例由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在本州境内投资设立的企业,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二十条 本条例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1989-09-27T00:00:00
1989-09-27T00:00:00
地方性法规
有效
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撤销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程序的规定
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省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1980_2000
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撤销 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程序的规定 > (1989年9月26日贵州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 > 1989年9月27日贵州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公布施行) 第一条 为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赋予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撤销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的职权,结合本省的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撤销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任命、任命和批准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撤销该级人民政府个别副职领导人的职务,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对本规定第二条所指的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如果有违法、违纪、失职行为不宜继续担任现任职务的,可以依照本规定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撤销其职务案。 第四条 撤销职务案,一般应当由原提请任命机关向该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省、自治州、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5人以上联名,各专门委员会、县级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3人以上联名,也可以向该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 第五条 提请审议的撤销职务案,提案机关或者提案人应当同时送交提出撤销职务理由的有关证据材料。 第六条 依照本规定提出的撤销职务案,由该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决定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或者先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报告,再决定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或者组织调查组,进行调查核实,提出报告,再决定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不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的,应当向常务委员会会议报告,并向提案人说明。 第七条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在审议撤销职务案的时候,应当通知提案机关或者提案人到会说明案由和案情。必要时可以召开听证会,直接听证。 第八条 在撤销职务案付诸表决之前,应当通知被提出撤销职务者到会申辩意见;如果本人要求书面申辩的,应当将其书面申辩意见印发出席会议的全体人员。 第九条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决定撤销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时,均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以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有效。 第十条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决定的撤销职务案,由该级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并书面通知被撤销职务者及其任职机关,同时报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第十一条 提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决定撤销地区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案,应当同时送交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地区工作委员会签署的意见。 第十二条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审议决定撤销职务案过程中所形成的全部材料,由各该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整理归档,长期保存。 第十三条 被撤销职务者应负的其他责任,由有关机关分别处理。 第十四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990-09-25T00:00:00
null
地方性法规
有效
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
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省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20_2030
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 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 > (1990年9月25日贵州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 1990年9月25日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公布施行)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居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居民委员会要充分发挥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组织居民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动员和带领广大居民,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基层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第三条 居民委员会在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民政府及其派出机关的指导、帮助和支持下开展工作。乡、民族乡、镇辖区内的居民委员会在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的指导、帮助和支持下开展工作。 居民委员会协助所在地的人民政府及其派出机关开展工作。 第四条 居民委员会的任务: (一)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教育居民遵纪守法,维护民族团结,爱护公共财产,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 (二)教育居民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组织和监督居民公约的制定和执行,开展创建文明街道和"五好"家庭等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便民利民社区服务,组织居民群众因地制宜地兴办生产、生活服务事业; (四)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协助人民政府做好孤老残幼的生活保障和服务工作; (五)调解民间纠纷,促进居民之间、居民委员会之间的团结; (六)协助公安、司法部门,维护社会治安,搞好综合治理,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秩序、生产秩序和生活秩序; (七)协助公安、司法部门对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管制、缓刑、假释、保外就医、取保候审的人员进行监督和教育; (八)动员和组织本居住区内的单位和居民开展爱国卫生活动,加强督促检查,保持街道、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 (九)教育居民发扬艰苦朴素,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大力倡导俭办婚事丧事,破除封建迷信,移风易俗,树立讲科学、讲文明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十)协助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派出机关做好青少年的教育、拥军优属、社会救济、计划生育以及城镇待业人员和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的就业安置等项工作; (十一)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派出机关反映居民群众的意见、要求和建议。 第五条 居民委员会根据居民居住情况和便于自治原则,一般在100至700户的范围内设立。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居民100户以下的,由所在地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居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小组。 第六条 居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规模调整由街道办事处提出,报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决定。在乡、民族乡、镇,由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提出,报县级人民政府决定。 第七条 居民委员会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委员会。 居民委员会成员可以兼任下属委员会的主任。 第八条 居民委员会分设若干居民小组。居民小组根据居住地的实际状况划分设立。 第九条 居民小组的划分,由居民委员会提出,报街道办事处决定。乡、民族乡、镇的居民小组划分,由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决定。 第十条 居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5至9人组成。具体名额由所在地的人民政府及其派出机关根据居民委员会的规模大小、工作任务和经济条件等情况,征求多数居民的意见确定。 多民族居住的地区,居民委员会中应当有人数较少的民族的成员。 第十一条 居民委员会的选举,在街道办事处或者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的指导下成立选举领导小组主持进行。 第十二条 居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由选民10人以上联合提名、居民小组提名或者选举领导小组提名。推荐18周岁以上、遵纪守法、办事公道、热心为群众服务的居民为候选人。 对所提候选人,要张榜公布,充分发扬民主,经过酝酿,根据多数选民的意见确定正式候选人。 第十三条 居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采用差额或者等额选举,由本居住地区全体有选举权的居民或者户派代表或者每个居民小组推选的代表2至3人选举产生。选举时,必须有全体有选举权的居民或者户派代表或者居民小组推选的代表过半数参加才能进行。候选人获得到会选民的过半数赞成始得当选。 第十四条 居民委员会每届任期3年,其成员可以连选连任。 居民小组由居民推选小组长1人,任期与居民委员会成员相同,可以连选连任。 第十五条 居民委员会的工作经费和来源,居民委员会成员的生活补贴的范围、标准和来源,由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的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规定并拨付;居民委员会有经济收入的,经居民会议同意,可以给予适当补贴。 离退休人员担任居民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或者委员的,享受同样补贴。 第十六条 居民委员会办公用房,由当地人民政府统筹解决。 第十七条 居民委员会要认真管理居民委员会的财产。居民委员会的财产所有权,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第十八条 居民委员会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兴办集体公益事业,所需经费,经居民会议讨论决定,本着自愿原则,可以向居民或者本居住地区内受益单位筹集。 费用的收支帐目,要及时公布,接受居民监督。 第十九条 居民委员会开展工作,决定问题,要坚持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认真听取不同意见,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第二十条 居民会议由本居住地区内18周岁以上居民组成。居民会议可以由全体18周岁以上的居民或者每户派代表参加,也可以由每个居民小组选举代表2至3人参加。必要时,还可以邀请本辖区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群众团体派代表参加。 第二十一条 居民会议由居民委员会召集和主持,一般每年召开两次。有1/5以上的18周岁以上的居民、1/5以上的户派代表或者1/3以上的居民小组提议,应当召开居民会议。 居民会议必须有18周岁以上的居民或者户派代表或者居民小组代表过半数出席才能举行。会议的决定,由出席的人过半数通过。 第二十二条 居民会议的职权: (一)听取并审议居民委员会的工作报告; (二)讨论决定本居住地区内的公益事业发展规划和涉及本居住地居民利益有关的重大事宜; (三)监督本居住地区内居民公益事业的实施; (四)补选因故出缺和撤换居民委员会成员; (五)讨论决定居民公约并报街道办事处或者当地人民政府备案。居民公约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 第二十三条 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及家属、军人及随军家属参加居住地区的居民委员会,其家属聚居区,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单独设立家属委员会,承担居民委员会的工作,在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派出机关和本单位的指导和帮助下开展工作。 家属委员会的工作经费、办公用房和家属委员会成员的生活补贴费,由本单位解决。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988-01-23T00:00:00
null
地方性法规
有效
西藏自治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关于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反对分裂活动的决议
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
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
2020_2030
西藏自治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 关于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 反对分裂活动的决议 > (1988年1月23日西藏自治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正当全区各族人民在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领导下,齐心协力,团结奋斗,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时候,一九八七年九月,达赖喇嘛在美国国会众议院人权小组委员会上发表了公然鼓吹"西藏独立"的"五点计划",区内少数分裂主义分子与其遥相呼应,于九、十月间在拉萨制造骚乱事件,打出"雪山狮子旗",发表反动演说,呼喊"西藏独立"等反动口号,煽动胁迫群众,殴打公安干警,抢夺枪支,焚烧派出所,砸烧值勤车辆,冲击自治区领导机关,严重破坏了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这是达赖集团和区内少数分裂主义分子有预谋、有计划、有组织地策划和煽动的分裂国家、破坏民族团结的严重政治事件,是违反国家宪法和法律的犯罪行为。西藏自治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为了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特作如下决议: 一、西藏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自治区,这是谁也不能否认的,是包括美国政府在内的世界各国政府公认的历史事实。少数分裂主义分子妄图依靠外国反华势力的支持和在区内制造骚乱等手段把西藏从祖国分裂出去,恢复封建农奴制度,使西藏人民重新处于被压迫、被剥削、被奴役的境地。这是我区二百万人民和全国各族人民绝对不能允许的,也是永远不能得逞的。任何有关西藏的问题,完全是中国的内部事务,其他任何国家、集团和个人都无权干涉。美国国会无视国际关系准则,一再就所谓"西藏问题"做出损害中美两国关系的事,粗暴干涉我国内政,对此我们表示极大愤慨和强烈谴责,并坚决拥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外事委员会和我国有关部门发表的严正声明。 二、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新中国建立三十多年来,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确立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我区和平解放以来,经过民主改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项建设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为我区制定了一系列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领导全区人民忠实地执行中央的政策,并在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援下,团结奋斗,各项建设事业有了更大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少数分裂主义分子歪曲和否认西藏发生的巨大变化,妄图破坏藏族人民与全国各族人民的和睦团结,这是违背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是不能容忍的。我们坚决反对他们这种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进一步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三、宪法庄严规定,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区人民同全国各族人民一样,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和地方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和社会的各项事务,行使了当家作主的权力;同时,也享有宪法规定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和宗教信仰等自由和民主权利,广大群众和僧尼正常的宗教活动受到了保护,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了保障广大人民合法的民主自由权利,宪法又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防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少数分裂主义分子践踏国家宪法和法律,制造骚乱事件,严重损害了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严重侵犯了其他公民的自由、民主权利。事件发生后,自治区人民政府和拉萨市人民政府依法采取果断措施,迅速平息了骚乱,这是顺民心合民意的,是完全正确的。 四、宪法规定:"国家维护社会秩序,镇压叛国和其他反革命的活动,制裁危害社会治安、破坏社会主义经济和其他犯罪的活动,惩办和改造犯罪分子。",我国刑法规定:"勾结外国,阴谋危害祖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阴谋颠覆政府、分裂国家的";"以反革命为目的的";"煽动群众抵拒、破坏国家法律、法令实施的";"以反革命标语、传单或者其他方法宣传煽动推翻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都是触犯刑律的犯罪行为,都要追究法律责任。为了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为了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对于破坏国家统一,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利益,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和侵犯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民主和权利的犯罪分子,必须依法惩处。 会议号召,全区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及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贯彻党的十三大精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进一步清除"左"的影响,排除来自"左"的和右的两方面的干扰;高举爱国、团结、进步的旗帜,继续忠实地贯彻执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为西藏制定的各项特殊政策;坚持"两个离不开"的思想;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同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保障我区改革和各项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进一步加强藏族内部和各民族的团结,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的新西藏而奋斗!
null
null
地方性法规
有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授权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承担地方性法规草案统一审议工作的决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20_203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授权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 承担地方性法规草案统一审议 工作的决定 (2000年7月20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经过审议,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六十八条规定精神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六十八条有关规定的意见》的通知精神,授权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承担地方性法规草案的统一审议工作,向常委会提出地方性法规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和草案修改稿。
null
null
地方性法规
已废止
云南省程海保护条例
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省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20_2030
## ## ## 云南省程海保护条例 > (2006年9月28日云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了加强程海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防治水体污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程海保护区范围内从事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程海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应当坚持保护为主、科学规划、统一管理、合理利用、综合防治的原则,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第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程海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水体、破坏生态环境和保护设施等行为进行制止和举报。 第五条 程海最高运行水位为1501米(黄海高程,下同),最低控制水位1499.2米。 程海水环境质量,在保持天然偏碱性特征的同时,按照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Ⅲ类水以上标准执行。 补入程海的水资源,其水质应当达到国家规定的Ⅲ类以上标准。 第六条 程海保护区范围分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 一级保护区范围为程海水体及程海最高运行水位1501米水位线外延水平距离30米内。在一级保护区的界线上设置界桩。 二级保护区范围为一级保护区以外的程海径流区。 第七条 永胜县人民政府负责程海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将程海保护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程海保护区范围内科学推广生物防治措施和工程保护措施,加快生态农业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对在保护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永胜县人民政府所属水务、环保、农业、林业、国土、交通等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本条例做好对程海的保护和管理工作。防治水污染和水土流失;有计划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封山育林,营造水源涵养林,保护植被,建立生态屏障;推进沼气池、节能灶等农村替代能源建设;推广使用农家肥,科学施用化肥、农药;改造畜圈、厕所,防治面源污染。 程海镇等有关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切实落实保护区范围内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第八条 永胜县人民政府程海管理机构,负责程海的保护和管理的具体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宣传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本条例; (二)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实施程海保护和开发利用规划; (三)会同有关部门监督、检查、落实程海生态环境保护和水污染防治措施; (四)在一级保护区内依法集中行使永胜县人民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对程海保护的部分行政处罚权; (五)确定封湖禁渔区域、期限; (六)永胜县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九条 设在一级保护区的公安派出机构,负责维护一级保护区范围内的社会治安。 第十条 在程海最高运行水位1501米水位线外延水平距离30米内,对已有的住户由永胜县人民政府制定补偿安置实施方案,逐步迁出;对已建成的永久性建筑设施应当经程海管理机构审查,审查结果及处理意见报永胜县人民政府批准执行。 第十一条 在程海保护区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破坏、移动界桩或者设置的其他标志; (二)破坏森林资源、植被或者开垦荒地; (三)直接排放或者利用溶洞、渗井、渗坑、裂隙排放、倾倒含有汞、铅、镉、砷、铬、氰化物、黄磷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废水、废渣; (四)在湖泊、入湖河道滩地和岸坡堆放、贮存废弃物和其他污染物; (五)生产、销售、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含磷洗涤用品; (六)其他破坏程海生态环境的行为。 第十二条 在一级保护区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侵占滩地建房、围湖造田等缩小湖面的行为; (二)挖沙、采石、取土、爆破,弃置沙石、淤泥和其他废弃物; (三)新建、改建、扩建除环保和供水工程以外的建筑物; (四)从事网箱、围网、围湖养殖活动; (五)猎捕野生水禽、鸟类等栖息动物; (六)炸鱼、毒鱼、电力捕鱼或者使用禁用的渔具、捕捞方式进行捕捞; (七)在禁渔区域、禁渔期捕鱼; (八)倾倒、填埋垃圾及丢弃畜禽尸体等废弃物; (九)采捞水草。 第十三条 沿湖生产、加工企业和服务行业所产生的废水应当进行水污染物处理,实行达标排放,处理后水体水质仍低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Ⅲ类水标准的,严禁流入程海水体。 第十四条 程海船舶实行集中审批、总量控制。禁止使用燃油机动船从事捕鱼、航运、旅游。 第十五条 在程海从事渔业捕捞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申请捕捞许可证,按照批准的作业类型、区域、时限、渔具、网具和捕捞限额的规定进行作业,并依法缴纳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 捕捞许可证不得涂改、伪造、变造,不得买卖、出租和以其他形式转让。 第十六条 直接从程海取水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办理取水许可证,缴纳水资源费,并在取水口安置拦鱼设施。 在保护区范围养殖螺旋藻的企业以及将程海水资源作为企业生产原料的,应当按照水利工程供水交纳水费。其水费标准由永胜县人民政府制定,报省人民政府价格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水资源费和水费留成主要用于程海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管理,专款专用。 第十七条 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程海保护区范围内合法从事符合规划的林业、种植业,提高程海保护区范围内的森林覆盖率。 第十八条 鼓励国内外投资者对程海依法进行科学研究和合理开发。永胜县人民政府应当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做好协调服务工作。 第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的,由永胜县人民政府程海管理机构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违反第一、三、四、五项规定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采取补救措施,没收销售的产品,可以并处1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第二项规定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森林植被;毁坏林木的,并处毁坏林木价值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造成林地破坏的,处以非法开垦、破坏林地面积每平方米10元的罚款。 第二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规定的,由永胜县人民政府程海管理机构依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违反第一、三项规定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依法限期拆除违章建筑物,造成损失的,责令采取补救措施,可以并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第二项规定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采取补救措施,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违反第四项规定的,没收网具及其设施,情节严重的,可以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四)违反第五项规定的,没收猎获物和猎捕工具,情节严重的,可以并处3000元以下罚款; (五)违反第六、七项规定的,没收渔获物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2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没收渔具和船只,吊销捕捞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违反第八、九项规定的,予以警告,情节严重的,处1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规定的,由永胜县人民政府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停产整改,可以并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的,由永胜县人民政府程海管理机构没收其船只、渔具,可以并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的,由永胜县人民政府程海管理机构没收渔获物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没收渔具、船只和吊销捕捞许可证。 第二十四条 行政执法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履行程海保护职责受法律保护。 阻碍执法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侮辱、殴打执法人员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第二十五条 行政执法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在程海管理工作中有玩忽职守、索贿受贿、徇私枉法、故意违法实施行政处罚或者贪污、挪用、截留、私分罚没收入、水资源费、水费和实施行政许可所收取的费用等违法行为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主管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 本条例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1995年5月31日云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的《云南省程海管理条例》同时废止。
null
null
地方性法规
有效
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决定
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省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20_2030
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决定 (2006年12月1日河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 为加快我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就加快我省循环经济的发展作出如下决定: 一、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和废物处置等阶段,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采取经济、技术和管理等措施,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减少废弃物排放的活动。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加快我省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转变增长方式、创新发展模式、促进经济转型的战略选择。各级政府、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组织和公民都应当倡导、鼓励和支持发展循环经济,反对和限制高耗能、重污染、技术落后、效率低下的行业的发展。 三、发展循环经济应当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系统推进,分步实施,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形成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发展机制。 四、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重要职责,加强对循环经济工作的领导和宏观指导,完善政策,加快标准体系建设,加大监管力度,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组织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评价和考核制度,综合采取法治、经济、行政等措施,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五、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大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投资支持力度,发挥政府政策性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将发展循环经济的项目列为重点投资领域,优先立项;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项目优先贷款支持;积极开展对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科学知识普及等工作;对在循环经济管理、科学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和推广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及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六、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大科技投入,支持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内外循环经济发展的先进核心技术,鼓励企业、大中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对循环经济共性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能力和创新能力。 七、区域经济布局,应当符合当地水资源、环境容量等自然承载力,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的循环利用;城镇应当统筹安排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提高生活垃圾和污水资源化利用率。产业园区应当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进行规划和建设,鼓励企业间进行废物交换、能量和水的逐级利用,共同使用基础设施和其他有关设施。 八、企业应当遵守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在生产经营全过程和技术改造中应当按规定采取有利于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措施;强化内部管理,加强循环经济统计,建立相关指标评价考核体系,建立能源利用效率评价制度;按照产业政策要求,进行工艺、技术、设备改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工业生产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主动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和能源审计。 九、农业生产者应当利用先进种植、养殖和灌溉技术,促进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积极开展对农作秸秆、禽畜粪便、废农用薄膜等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大力发展沼气事业和生物质能源。 十、行业协会和其他社会组织应当积极贯彻落实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和措施,为本行业企业提供发展循环经济的信息和技术服务,组织本行业企业开展资源节约和废弃物回收利用,制定本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行规、行约和技术规范。 十一、公民应当增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树立合理消费的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健康、文明、节俭的消费方式;养成良好习惯,分类投放生活废弃物;自觉购买和使用节能、节水、节材产品以及环境标志产品和再生产品,尽可能地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 十二、省人大常委会要加强循环经济立法工作;各级人大常委会应结合实际,制定促进本行政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规范性文件;定期听取本级人民政府关于本行政区域内循环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检查有关循环经济方面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督促"一府两院"严肃查处污染环境、破坏资源的重大违法案件。
null
2007-10-01T00:00:00
地方性法规
已修改
安徽省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省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00_2020
安徽省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2007年6月22日安徽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预防接种的管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预防接种及其监督管理活动。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与国家免疫规划有关的预防接种工作纳入本行政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将预防接种工作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证国家免疫规划的实施。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预防接种工作,负责预防接种工作的监督管理;其所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开展与预防接种相关的宣传、培训、技术指导、监测、评价、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处置以及疫苗使用管理等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财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教育、交通、公安、价格管理、人口和计划生育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做好预防接种工作。 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有关部门应当做好预防接种的宣传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做好本行政区域的预防接种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托幼机构、学校、社会福利机构和有关单位应当协助开展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宣传、动员和组织工作。   第二章 疫苗接种 第六条 政府应当免费向公民提供第一类疫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应当按照各自职责保证第一类疫苗的供给。 公民应当受种第一类疫苗,可以自愿并自费受种第二类疫苗。 第七条 省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传染病流行情况,制定预防接种方案,并及时公布第一类疫苗的种类。 第八条 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制定第一类疫苗使用计划。 第一类疫苗的采购、分发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进行,采购、分发情况应当报省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第九条 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卫生规划、人口密度以及服务范围等,指定符合规定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以下称接种单位)承担预防接种工作。 其他单位和个人未经指定不得从事预防接种工作。 第十条 接种单位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立预防接种门诊或者预防接种点,实行常年或者定期接种,对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实行定期入户接种。 第十一条 实行儿童预防接种证制度。 儿童出生1个月内,其监护人应当到儿童居住地的接种单位或者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办理预防接种证。预防接种证免费办理,可以异地使用。接种单位对儿童实施接种时,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并作好记录。 第十二条 接生新生儿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承担新生儿首针乙型肝炎疫苗和卡介苗接种工作。未在医疗机构出生的新生儿,其监护人应当及时带其到附近的接种单位受种。 儿童监护人应当按照疫苗接种规范规定的时间携带儿童到指定的接种单位受种。 儿童离开原居住地期间,由现居住地的接种单位负责对其实施接种。 第十三条 儿童入托、入园、入学时,托幼机构、学校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对未依照国家免疫规划受种的儿童,应当向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儿童居住地的接种单位报告,并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接种单位督促其监护人在儿童入托、入园、入学后及时到接种单位补种。 第十四条 接种单位和接种人员应当遵守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和接种方案,进行安全接种。 第十五条 接种单位接种第一类疫苗不得收取任何费用;接种第二类疫苗可以收取疫苗费、注射费(含接种耗材费),具体收费标准由省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核定。 接种疫苗前,提供服务的接种单位应当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以及费用承担、异常反应补偿方式等内容。 第一类、第二类疫苗的名称、规格、接种方法及第二类疫苗的费用承担情况,接种单位应当公示。 第十六条 根据传染病监测和预警信息,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县级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需要在本行政区域或者部分地区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应当报经本级人民政府决定,并向省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备案;需要在跨设区的市范围内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由省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经省人民政府决定;需要在全省范围内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由省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经省人民政府决定,并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七条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卫生行政部门需要采取应急接种措施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开展群体性预防接种和应急接种工作时,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做好人员培训、宣传教育、物资调用等工作。 在托幼机构、学校开展群体性预防接种或者应急接种前,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按照规定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九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应当遵守国家有关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保证疫苗质量。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在接收或者购进疫苗时,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查验相关证明文件,建立真实、完整的购进、接收、分发、供应记录,并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第二十条 省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传染病监测和预警信息发布接种第二类疫苗的建议信息,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发布。   第三章 保障措施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健全本行政区域内预防接种工作的组织机构,加强基础设施和工作队伍建设,完善预防接种工作机制,为预防接种工作提供保障。 第二十二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对购买、运输第一类疫苗所需经费予以保障,并保证本行政区域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冷链系统的建设、运转。 第二十三条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保证实施国家免疫规划的预防接种所需经费,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从事预防接种工作的乡村医生和其他基层预防保健人员给予适当补助。 省和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应当对困难地区的县级人民政府开展与预防接种相关的工作给予必要的经费补助。 第二十四条 预防接种证工本费、第一类疫苗预防接种耗材费、接种第一类疫苗引起的异常反应处理费、群体性预防接种和应急接种工作经费由政府财政承担,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会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第二十五条 预防接种经费应当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挤占。预防接种经费的使用应当依法接受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 第二十六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疫苗运输冷链车辆,依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核定免征养路费。 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加强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对从事预防接种的医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考核。 第二十八条 接种单位应当接受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业务指导,建立健全相关服务措施和工作制度,按照预防接种的有关规定和技术规范,依法承担责任区域内的预防接种工作。   第四章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处理   第二十九条 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及其医疗卫生人员发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应当依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及时处理,并立即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部门应当立即组织调查处理。 第三十条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争议发生后,接种单位或者受种方可以请求接种单位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处理。 因预防接种导致受种者死亡、严重残疾或者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接种单位或者受种方请求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接到请求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移送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处理。 第三十一条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诊断、鉴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二条 因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造成受种者死亡、严重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的,应当给予一次性补偿。 因接种第一类疫苗引起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需要对受种者予以补偿的,补偿费用由省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在预防接种工作经费中安排;因接种第二类疫苗引起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需要对受种者予以补偿的,补偿费用由相关疫苗生产企业承担。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具体补偿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未依法履行预防接种工作职责的,由上级行政机关责令改正,通报批评;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九条第一款、第十九条、第二十九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对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医疗卫生机构无正当理由拒绝承担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预防接种工作的; (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未遵守国家有关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造成疫苗失效的; (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在接收或者购进疫苗时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查验相关证明文件,虚报、瞒报、伪造或者故意毁坏预防接种记录、数据的; (四)发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者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不及时采取处理措施或者不及时报告的。 有前款第四项行为,造成受种者人身损害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依法给予撤职、开除的处分,并由原发证部门吊销负有责任的医疗卫生人员的执业证书。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九条第二款规定,未经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法指定擅自从事预防接种工作的,由所在地或者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有违法持有的疫苗的,没收其疫苗;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拒不改正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规定,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进行接种,给受种者造成损害的,依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规定处理。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接种单位接种第一类疫苗收取费用或者接种第二类疫苗超出核定的收费标准收取费用的,由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监督其将违法收取的费用退还给原缴费的单位或者个人,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依法给予处罚。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八条 本条例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国家免疫规划,是指按照国家或者本省确定的疫苗品种、免疫程序或者接种方案,在人群中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以预防和控制特定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群体性预防接种,是指在特定范围和时间内,针对可能受某种传染病感染的特定人群,有组织地集中实施预防接种的活动。 应急接种,是指在传染病流行开始或者有流行趋势时,为控制疫情蔓延,对易感染人群开展的预防接种活动。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在预防接种过程中或者接种后发生的可能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且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 第三十九条 本条例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1998年12月22日安徽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的《安徽省儿童计划免疫管理条例》同时废止。
null
null
地方性法规
有效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紫陶产业发展条例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
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
2020_2030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建水紫陶产业发展条例 (2014年1月13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2014年3月28日云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批准)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保护和管理 第三章 传承和发展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建水陶(瓷)土资源,传承和弘扬建水千年紫陶文化,促进建水紫陶产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自治州)建水紫陶产业发展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建水县行政区域内从事建水陶(瓷)土开采和建水紫陶生产、经营以及相关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建水紫陶,是指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批准的建水紫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许可范围内,以建水县紫、白、青、黄、五花等五色陶(瓷)土为原料,采用镇浆制泥、手工拉坯、湿坯人工装饰、雕刻填泥、高温烧成、无釉磨光等工艺制成的紫陶成品。 第四条 建水紫陶产业发展坚持政府引导、科学规划、传承创新、有效保护、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五条 自治州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建水紫陶产业发展工作的领导,并采取有效措施,扶持其发展。 建水县人民政府应当将建水紫陶产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科学制定建水紫陶产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措施。 建水县国土资源、工业和信息化、文化、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环境保护、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主管部门,以及有关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建水紫陶产业发展的相关工作。 第六条 建水县人民政府设立建水紫陶产业发展协调管理机构,其主要职责是: (一)协助有关部门编制建水紫陶产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二)监督建水陶(瓷)土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三)指导建水紫陶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和知识产权的保护; (四)开展建水紫陶的宣传、推介、学习培训、人才培养等工作; (五)负责建水紫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项目扶持等工作; (六)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建水紫陶市场产品质量监督; (七)指导紫陶学会、协会等组织开展活动; (八)建立和完善建水紫陶产业信息数据库,并及时公布相关信息; (九)其他有关建水紫陶产业发展的工作。 第二章 保护和管理 第七条 建水县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陶(瓷)土资源进行调查,并根据其分布情况划定保护范围,设立标志,向社会公告。 第八条 建水陶(瓷)土资源实行保护性开采制度。开采陶(瓷)土资源应当向建水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申请办理采矿许可证。 陶(瓷)土资源采矿权主要通过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或者转让等方式取得。 第九条 开采陶(瓷)土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建水紫陶产业发展规划,在批准的区域范围开采,并向建水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交陶(瓷)土资源年度开采量和年度利用计划报告。 采矿权人停办、关闭矿山的,应当完成采区土地复垦和环境治理工作,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注销登记手续。 第十条 建水县质量技术监督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严格按照建水紫陶生活用陶和工艺用陶的划分,建立健全相应的产品质量技术标准和监督机制。 建水紫陶的生产者应当按照统一的技术规范要求和质量技术标准进行紫陶生产。 第十一条 单位和个人有义务保护其所有或者持有的建水紫陶珍品、精品及相关资料。 鼓励单位和个人将其所有的建水紫陶珍品、精品及相关资料捐赠给博物馆、档案馆等专业机构。 博物馆、档案馆等专业机构应当妥善保管馆藏的建水紫陶珍品、精品及相关资料。 第十二条 建水县工业和信息化、文化、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等主管部门以及相关行业协会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建水紫陶知识产权的保护,支持建水紫陶作品、产品设计者通过申请注册商标、申报名牌产品、申请专利、著作权登记,采取防伪标识、电子信息管理等措施,保护建水紫陶作品、产品的知识产权。 第十三条 建水紫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注册人是证明商标的所有权人。从事建水紫陶设计、生产、经营、推广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可以申请使用建水紫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鼓励符合条件的建水紫陶注册商标持有人争创国家、省、州驰名、著名和知名商标。 第十四条 建水县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有关规定,组织申请建水紫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引导符合条件的建水紫陶生产者申请使用建水紫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 第十五条 在陶(瓷)土资源保护区和建水紫陶生产经营活动中禁止下列行为: (一)擅自开采、越界开采或者破坏性开采陶(瓷)土资源; (二)擅自在陶(瓷)土资源保护区内取土; (三)超出年度开采量和利用计划开采陶(瓷)土资源; (四)擅自在陶(瓷)土资源保护区内建设永久性建(构)筑物; (五)故意损毁陶(瓷)土资源保护区标志; (六)随意堆放废土、废渣、废石和排放废水等; (七)擅自使用或者伪造建水紫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或者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 (八)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第三章 传承和发展 第十六条 自治州人民政府和建水县人民政府应当设立建水紫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增长逐年增加。 专项资金用于紫陶企业在科研、生产、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扶持和紫陶历史文化研究、工艺传承、人才培养、表彰奖励、藏品征集等相关事宜。 第十七条 自治州人民政府和建水县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单位和个人到建水县投资办厂,加快建水紫陶产业的发展。 第十八条 自治州人民政府和建水县人民政府鼓励金融机构开发、创新适合建水紫陶产业发展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增加信贷投入。 第十九条 建水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紫陶文化创意园区,扶持具有市场潜力和生产规模的骨干企业,培育全国知名制陶名家、紫陶名牌企业,推进建水紫陶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发展。 第二十条 建水县人民政府应当引导紫陶生产企业生产旅游产品,传承紫陶文化、拓展旅游产品市场,促进紫陶产业与旅游产业协调发展。 第二十一条 建水县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建立建水紫陶作品交易(拍卖)中心,支持其定期开展建水紫陶作品的交易和拍卖活动,推广、营销建水紫陶作品。 第二十二条 自治州人民政府鼓励具备条件的中、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开设建水紫陶传统工艺专业课程,加快建水紫陶专业技术后备人才的培养。 建水县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将建水紫陶文化的相关内容编入地方乡土教材,并鼓励各类学校因地制宜开展紫陶文化教育活动。 第二十三条 建水县人民政府紫陶产业发展协调管理机构可以采取专业技术培训、委托企业培训等多种方式,对从事紫陶技艺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传授建水紫陶传统工艺和制作技艺。 第二十四条 建水县人民政府应当设立建水紫陶博物馆,加强对建水紫陶文化的挖掘、整理、研究、保护和传承,开展陈列展示和制作技艺交流等活动,提升建水紫陶知名度。 第二十五条 建水县人民政府应当扶持建立建水紫陶文化创意(创新)中心,鼓励其定期邀请全国知名或者享誉世界的书画名家、创意大师到建水紫陶文化创意(创新)中心进行短期创作,推出名家精品名作,提升建水紫陶知名度。 第二十六条 建水县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当指导紫陶学会、协会等组织加强建水紫陶文化和传统工艺、技艺的研究,组织开展紫陶专业知识讲座、学术交流、研讨展评等活动,规范建水紫陶专著、刊物等书刊的编撰工作。 第二十七条 建水县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文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主管部门对符合建水紫陶制作技艺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的技艺人员,应当组织申报或者推荐授予相应等级的工艺美术(紫陶)专业技术职称或者地方荣誉称号。 第二十八条 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自治州人民政府或者建水县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奖励: (一)设计、制作的建水紫陶作品被省级以上博物馆收藏的; (二)在国家或者国际重大评比活动中获奖的; (三)成功争创建水紫陶驰名、著名和知名商标的; (四)捐赠建水紫陶珍品、精品或者相关资料,有突出贡献的; (五)在建水紫陶工艺传承创新或者人才培养,以及建水紫陶文化挖掘、整理或者研究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 (六)举报违法开采陶(瓷)土资源行为,查证属实的; (七)获得省级及其以上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荣誉称号的; (八)其他为建水紫陶产业保护和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九条 建水紫陶产业发展协调管理机构和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造成经济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条 博物馆、档案馆等专业机构对馆藏建水紫陶珍品、精品及相关资料未妥善保管造成损失的,由相关主管部门责令赔偿,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建水县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按照下列规定给予处罚: (一)擅自开采、越界开采陶(瓷)土资源、擅自在陶(瓷)土资源保护区内取土或者超出年度开采量和利用范围开采陶(瓷)土资源的,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没收采出的陶(瓷)土和违法所得,并处5000元以上25000元以下罚款;越界开采陶(瓷)土资源,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采矿许可证; (二)破坏性开采陶(瓷)土资源的,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处陶(瓷)土资源损失、破坏价值50%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采矿许可证; (三)擅自在陶(瓷)土资源保护区内建设永久性建(构)筑物的,由住房和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拆除,并处建设工程造价5%以上10%以下罚款; (四)故意损毁陶(瓷)土资源保护区标志的,由公安机关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处理。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第六、七、八项规定的,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质量技术监督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本条例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报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批准,由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施行。 建水县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条例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第三十四条 本条例由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解释。
null
1999-03-01T00:00:00
地方性法规
已废止
淮南市私营企业权益保护条例
淮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市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1980_2000
淮南市私营企业权益保护条例 > (1998年10月28日淮南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 1998年12月22日安徽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 总 则  第一条 为保护私营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私营经济健康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核准登记成立的私营企业。 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私营企业是指资产属于私人所有,以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形式注册登记成立的经营性的经济组织。  第四条 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私营经济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鼓励和引导私营经济健康发展,为私营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 各级人民政府对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中做出较大贡献的私营企业应当给予表彰。 第五条 私营企业应当依法经营,依法纳税,依法接受监督管理,不得损害国家、社会的公共利益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私营企业应当加强内部管理,依法建立健全财务、价格、用工、生产、质量、经营、环保、安全、卫生、保卫等制度。 第六条 私营企业应当依法成立工会组织,支持工会工作,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第七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实施本条例。其他有关部门及工商业联合会协助实施本条例。 第二章 权益保护 第八条 私营企业可以在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从事各类行业、项目的经营。  除法律、法规规定之外,对申请开办私营企业或者私营企业申请办理变更登记的,不得设置其他附加条件。 第九条 私营企业可以承包、租赁、收购或者兼并其他企业;可以同外商举办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并享有国家规定的优惠政策。 第十条 私营企业可以自主选择外贸代理企业从事进出口业务,并有权参与同外商谈判。  私营企业可以依法申请自营进出口权;具备条件的,有关部门应当批准。具有自营进出口权的私营企业在经营进出口业务时,公安、外贸、工商、税务等行政部门应当依法为其办理各项手续。  第十一条 私营企业自主销售本企业生产的产品或者提供服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采取封锁、限制和其他歧视性措施。 第十二条 私营企业对其生产经营的商品以及提供的服务可以自主定价,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三条 私营企业有权拒绝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以任何方式指定的供货单位和供货渠道。 第十四条 私营企业依法决定本企业的用工形式、用工数额、用工期限及工资标准。 私营企业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与职工订立劳动合同,为职工缴纳养老保险金和失业保险金,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对试用期职工应依法发给劳动报酬。  第十五条 私营企业对其所有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或者以侵占、破坏等其他手段侵犯私营企业的合法财产。 第十六条 私营企业的股东或者合伙人应当按照股东协议、公司章程或者合伙协议缴纳所认缴的出资额,不得在企业注册登记后擅自抽逃、转让出资。 第十七条 私营企业的董事、监事和其他职工不得有下列行为:  (一)利用职务之便,收受他人财物或者牟取其他非法收入;  (二)挪用企业资金;  (三)将企业资金以个人名义开立帐户存储;  (四)擅自以企业资产为他人提供担保;  (五)泄露企业已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生产工艺、经营策略、客户资料等商业秘密;  (六)其他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  第十八条 私营企业可以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并可以依法转让、出租、抵押、折价入股。 第十九条 因国家建设需要,占用、拆迁私营企业合法经营场所的,应当依法予以补偿和安置。  第二十条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申请贷款的私营企业提供支持,并在开户、结算、融资等方面,为私营企业提供方便。 第二十一条 支持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及复员、退伍、转业军人到私营企业工作。  私营企业接纳或者引进所需的人员,劳动、人事、粮食、公安、民政等行政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办理相关手续。 第二十二条 私营企业职工在评选先进、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时,享有与国有企业职工同等权利。  第二十三条 私营企业职工出国(境)从事商务活动,有关部门应当依法为其办理出国(境)和外汇兑换等手续。 第二十四条 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应当在技术培训、科研项目申报、技术咨询、产品鉴定、科研成果鉴定等方面为私营企业提供服务和帮助。  私营企业及其职工在申请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其他科学技术奖项方面享有与国有企业及其职工同等待遇。 第二十五条 税务行政部门应当坚持公平税赋的原则,依法征税,为私营企业提供涉税服务。 第二十六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非法要求私营企业参加评比、评优、达标、升级、产品鉴定、培训、考试、考核等活动。 第二十七条 持有市价格主管部门核发的《收费许可证》的单位,向私营企业收取费用时,其收费人员应佩戴《收费员证》,按照《收费卡》所列项目和标准收费,并出具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或税务部门统一监制的发票。不具备上述条件的,私营企业有权拒付。  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省人民政府对收费项目、标准和收费办法有新的规定时,应由市价格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告,按其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 禁止下列侵犯私营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  (一)违反国家规定,强制企业接收、安排人员或吸收入股分红;  (二)强制企业提供赞助、资助、购买有价证券、捐献财物;  (三)违反国家规定,强制企业接受有偿咨询、代理等服务;  (四)强制企业订购各类报刊、杂志、书籍、资料、音像制品;  (五)强制企业出资编写名录、年鉴、画册等图书资料;  (六)强制企业参加学会、协会、研究会等社会团体;  (七)强制企业参加成果展示会、新闻发布会、商品展览会;  (八)在法律、法规规定的保险项目之外,强行要求企业参加保险;  (九)向企业索要或强行低价购买产品、物资;  (十)其他侵犯私营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  第二十九条 私营企业的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 第三十条 私营企业协会应当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依法维护私营企业的权益。  第三十一条 私营企业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有权向有关部门投诉、申请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受理。 第三章 监督检查 第三十二条 行政执法部门应当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不得增加企业负担;在对私营企业进行调查和执法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必须出示相关的证件。  行政执法部门实施行政处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和法律、法规依据,并应当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 第三十三条 市、县(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主任会议应当对私营企业合法权益保护情况组织视察或调查,听取和审议本级人民政府关于维护私营企业合法权益,支持私营经济发展的工作报告。 市、县(区)工商、物价、公安、监察部门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私营企业权益保护工作实施监督检查,维护私营企业合法权益。  第三十四条 市、县(区)工商业联合会应当发挥职能作用,及时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反映私营企业的正当要求和意见,维护私营企业的合法权益。 第三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向监察等有关部门举报侵犯私营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有关部门应当对举报者给予鼓励,并为举报者保密。  第三十六条 新闻单位应当对侵犯私营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或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有关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 (一)对私营企业行使审批、注册登记、税收、外汇、审查出入境等管理权限时,在法定条件之外附加其他条件,或者无故拖延、无理拒绝以及有其他歧视性行为的;  (二)以封锁、限制或者其他歧视性措施侵犯私营企业经营权的;  (三)非法向私营企业收费、摊派和罚款或者对拒绝接受非法收费、摊派和罚款的私营企业进行打击报复的;  (四)非法实施检查,干扰私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  (五)非法强制私营企业参加评比、评优、达标、升级、产品鉴定、培训、考试、考核等活动的。 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的,由劳动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罚。  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第二款、第十七条、第十九条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公安部门、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 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第二十九条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专利管理部门依法处罚。 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的,由价格主管部门依法处罚。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侵犯私营企业合法权益,造成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应当依法赔偿或者承担其他民事责任。  第四十条 违反本条例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四十一条 个体工商户的权益保护,参照本条例执行。  第四十二条 本条例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市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 第四十三条 本条例自1999年3月1日起施行。
null
null
地方性法规
有效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发展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条例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
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
2020_2030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发展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条例 (1999年3月29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1999年7月29日云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批准) 第一条 为促进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自治州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应当履行法律、法规所规定的义务,依法纳税,守法经营,公平竞争,保护环境。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依照本条例,做好个体私营经济的服务、管理和发展工作。 第四条 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简化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证、照办理手续。除法律、法规规定的前置审批条件外,不得设置其他审批条件。不得超过规定的审批时限。 到自治州从事个体、私营企业经营的人员,不受户籍限制,凭居民身份证、暂住证向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证照,并享受自治州制定的各项优惠政策。 第五条 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使用土地的,城建和土地管理部门应按规定及时办理有关手续。经批准使用的生产经营场地,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随意收回、拆除或者侵占。因建设需要拆迁的,有关部门应给予补偿并妥善安排。 水、电部门在通水、通电上对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应与国有、集体企业同等对待。 第六条 金融部门应合理安排对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贷款,贷款条件与国有、集体企业平等对待。 第七条 私营企业吸纳国有企业下岗人员和城镇待业人员占职工总数50%以上的,可以登记为劳动服务就业型企业,享受国家和省的有关优惠政策。 第八条 安置残疾人员达到员工总数30%以上,并经市县民政、税务部门核准,领取《社会福利企业证书》的私营企业,可以享受民政福利企业的优惠政策。 第九条 经市县人民政府认可的贫困户从事个体经营的,除享受国家和省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外,3年内免收管理费。 在边远贫困乡镇从事个体和私营企业经营的,除享受国家和省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外,3年内减免管理费。 拉祜族等边境一线的特困少数民族从事个体经营的,除享受国家和省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外,免收一切管理费。 第十条 下岗职工申请从事个体经营的,除享受国家和省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外,免收1年管理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核发临时营业执照。 第十一条 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投资建市场,3年内减半征收土地收益金。 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利用废气、废水、废渣等废弃物为主要生产原料的,除享受国家和省有关优惠政策外,减免五年管理费。 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可以进入政府规划的经济园区投资开发建设,享受各项优惠政策。 第十二条 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收购停产、倒闭、破产的国有、集体企业,除享受国家和省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外,3年内减免管理费。 第十三条 私营企业可以承包、租赁、购买、兼并国有、集体企业和组建企业集团;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可以参与各种经济类型的企业投资、入股。 第十四条 有关部门应积极帮助符合条件的私营企业办理自营进出口经营权。 第十五条 科技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从事个体和私营企业经营或者到私营企业就业的,市县以上人民政府人事部门应接收、保管其档案,办理职称评聘等手续,公安部门负责为其办理城镇落户手续。 第十六条 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应依法建立健全用工、财务、安全、卫生等各项制度;不得克扣、拖欠员工劳动报酬,不得虐待或变相虐待员工,保障员工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对女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禁止雇用童工。 私营企业应依法为员工办理失业、养老医疗和伤残等保险。 私营企业具备条件的应建立工会组织,切实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第十七条 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可以经营除法律、法规禁止经营以外的行业和商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封锁、限制、干预、垄断。 第十八条 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有权拒绝法律、法规规定以及《交费卡》核定的交费项目以外的收费。 收费部门必须持物价部门核发的收费许可证和财政部门印制的行政事业收费票据进行收费。不准超越收费许可证核定的收费范围和收费标准。 有关行政部门不得代无收费权的单位和组织向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收费、罚款、摊派。 第十九条 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营业执照,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扣缴和吊销外,其他部门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扣缴和吊销。 第二十条 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机关责令改正,并视情节,对直接责任人员和单位主要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由行政监察机关进行处理,造成经济损失的,依法赔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符合条件申请办理营业执照和其他经营许可证、合格证、资质证而不予办理或拖延办理的; (二)对符合享受本条例规定的优惠政策,不予优惠的; (三)非法干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自主经营权的; (四)随意吊销、扣缴个体工商户或私营企业证、照的; (五)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的; (六)其他侵害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合法权益的。 第二十一条 向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的,由物价管理部门责令其退还已收取的款项,并按《云南省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合法权益保护条例》的规定处罚。 对非法接受委托向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收费、罚款、摊派的部门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除比照前款处罚外,由监察部门追究委托、被委托双方主要负责人的行政责任。 第二十二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办理。 第二十三条 本条例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自治州人民政府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条例报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公布施行。
null
null
地方性法规
有效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家医药苗医药保护条例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
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
2020_2030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土家医药苗医药保护条例 (2009年3月27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2009年5月22日湖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批准) 第一条 为了保护、继承和发展土家医药苗医药,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州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州行政区域内从事土家医药苗医药的传承、医疗、预防、保健、药材种植养殖、加工、采集利用、药材经营、对外交流、教学、科研等活动的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土家医药苗医药是指: (一)土家族苗族独特的医学理论; (二)土家医药苗医药独有的诊疗和保健养生技能、技法; (三)土家医药苗医药单方、验方、秘方、偏方、常用方; (四)土家医药苗医药独有的原材、原药以及饮片、制剂等的制作技术; 州内各级政府应该采取措施,保护土家医药苗医药野生药材物种资源及基因资源。保护土家医药苗医药经卷、文献、手稿、手抄本、碑文。 第四条 土家医药苗医药保护工作应当坚持发掘、整理、总结、提高的方针,遵循政府引导、抢救第一、保护为主、统筹规划、科学管理、合理利用的原则。 第五条 州、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将土家医药苗医药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保护、发展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六条 州、县(市)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应该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土家医药苗医药的保护发展工作。州、县(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土家医药苗医药的保护和管理工作,编制保护发展规划,确定重点保护项目。 第七条 州人民政府应当划定土家医药苗医药重点医药生态保护区和野生珍稀药材资源保护区、点,确定地理标识,进行重点保护。 第八条 州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相关部门编制土家医药苗医药保护名录、药材标准、临床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及疗效评价标准。 第九条 鼓励土家医药苗医药研究保护机构、其他学术团体、单位和个人,从事土家医药苗医药的收集、发掘、整理和研究。 鼓励拥有土家医药苗医药经卷、文献、手稿、手抄本、单方、偏方、秘方、验方的单位和个人,将资料及实物捐赠给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研究保护机构或医疗机构。 鼓励土家医药苗医药申报知识产权。 第十条 土家医药苗医药从业人员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取得执业医师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并通过注册取得执业证书。 没有取得执业医师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确有独特诊疗技术的土家医药苗医药从业人员,经本人申请,县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推荐,州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委员会考核确认,并根据《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注册取得执业证书。 第十一条 实行土家医药苗医药传承人制度。由州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考核,报州人民政府批准,授予土家医药苗医药传承人,并予以公示、颁证。符合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传承人条件的,按有关规定申请或推荐。 第十二条 鼓励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土家医药苗医药传承人和注册的从业人员设立专科、专病医疗机构,自采、自制、自用药材,带徒传技、培训讲学以及开展学术研究活动。 鼓励州内各级中医院、民族医院及综合医疗机构聘用取得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土家医药苗医药人员从事临床、科研及教学活动。 第十三条 二级以上中医医疗机构、综合医疗机构可以设置土家医药苗医药专科专病科室。 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以设置土家医药苗医药诊室和药房。 鼓励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学习掌握土家医药苗医药基本知识和诊疗技术。 土家医药苗医药诊疗科目可以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目录。 第十四条 州、县(市)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安排土家医药苗医药保护专项资金。主要用于: (一)土家医药苗医药重点项目的开发、保护和研究; (二)土家医药苗医药珍贵文献、资料的征集、整理、编纂和保存; (三)抢救濒灭的土家医药苗医药技能、技法和动植物药材物种; (四)对土家医药苗医药传承人和从业人员的资助; (五) 对划定的土家医药苗医药重点医药生态保护区和野生珍稀药材资源保护区、点的资助; (六)土家医药苗医药重要学术研究成果和知识产权的转化和利用。 第十五条 州、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土家医药苗医药管理机构和研究保护机构建设。 第十六条 州、县(市)人民政府应当重视土家医药苗医药研究人才的培养,建立和完善土家医药苗医药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将从业人员列入农村科技实用人才培训计划。州内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可以开设土家医药苗医药专业课程,加大土家医药苗医药人才培养力度。 第十七条 州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土家医药苗医药制剂的开发与使用。 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采取多种投资方式,发展土家医药苗医药产业。 土家医药苗医药知识产权经评估可以作为资本入股。 经批准研制的符合国家标准的土家医药苗医药,可以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 第十八条 州、县(市)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土家医药苗医药理论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的应用,加快土家医药苗医药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转化。 鼓励州内高校、科研机构和制药企业加强对土家医药苗医药秘方、验方等开发研究,利用高新技术,推进土家医药苗医药产业化建设。 第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支持土家医药苗医药重点生态保护区和野生珍稀药材资源保护区、点的建设和发展,扶持建立动植物药材的人工种植、驯化和繁殖基地。应当支持土家医药苗医药的产业开发,在科研、立项、资金、产品报批等方面予以支持。 第二十条 执行本条例,在保护、继承和发展土家医药苗医药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州、县(市)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一条 国家工作人员因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致使本条例第三条所列的保护内容造成损失的,视其情节轻重给予相关责任人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十二条 未按本条例第十条规定取得从业资格的人员,擅自开设土家医药苗医药医疗机构的,由县(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予以取缔。擅自从业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十三条 本条例经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实施。
null
null
地方性法规
有效
河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省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20_2030
河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 (2013年5月30日河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气象灾害的防御,避免、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科学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气象灾害防御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气象灾害,是指干旱、暴雨(雪)、连阴雨、雷电、冰雹、高温、低温、寒潮、霜冻、冰冻、冻雨、大风(沙尘暴)、台风、龙卷风、大雾和霾等所造成的灾害。 因气象因素引发的衍生、次生水旱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灾害的防御工作,法律、行政法规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防御、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原则。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领导,成立气象灾害防御指挥机构,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协调机制和责任制,将气象灾害防御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和防御工作,依法组织管理气候可行性论证、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等工作,协助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及时做好气象衍生灾害、次生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和防御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气象灾害预防、监测、信息传播等基础设施建设和防灾物资储备,做好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气象主管机构和有关部门,向社会宣传气象灾害防御法律法规,普及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增强社会公众气象灾害防御意识,根据本地气象灾害的特点组织应急演练,提高社会公众避险、避灾、自救、互救能力。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协助本地人民政府做好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的宣传和气象灾害应急演练活动。 学校应当把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纳入教育内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气象灾害防范意识与自救互救能力。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灾害预防 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气象主管机构和有关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气象灾害的种类、频次、强度和造成的损失等情况进行普查,建立气象灾害数据库,按照气象灾害的种类进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编制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划定气象灾害风险区域,予以公告,并在气象灾害易发区域、重点防御区域设立警示标志。 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上一级人民政府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结合本行政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气象灾害特点、风险区划,编制本行政区域的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并组织实施。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编制土地利用、区域建设、海域开发、环境保护、交通运输、农业、林业、水利、旅游、能源、通信等规划,应当适应气象灾害防御的要求。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和气象灾害防御需要,编制本行政区域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备案。 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国家和省重大建设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和大型太阳能、风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以及城乡规划编制中,应当依法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并将论证结果纳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对前款规定的建设项目和规划编制依法进行审核时,应当将气候可行性论证结果纳入审查内容。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实际需要,整合现有气象灾害防御救助资源,建立或者确定应急救援队伍,组织应急演练,提高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第十五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标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气象主管机构应当指导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按照标准做好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 第十六条 学校、医院、商场、旅游景区、交通枢纽、文化体育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矿山、尾矿库、易燃易爆以及危险物品生产、存储场所和其他遭受气象灾害破坏易造成人员伤亡的重要设施,其产权单位或者管理单位应当考虑气象灾害的风险性,制定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排查,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根据本地气象灾害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修建抗旱、防洪、除涝工程,及时疏通河道和城市排水管网,加固病险水库,加强堤防、避风港、防护林、应急避难场所等工程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第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根据暴雨(雪)、冰冻、冻雨、大风(沙尘暴)、台风、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情况及预测,加强对山洪易发区、地质灾害易发区等地巡查,做好道路、通信、电力、供水、供气、供热设施的维护以及群众基本生活必需品储备、牲畜转移等工作。 有关产权单位和个人应当做好危旧房屋、临时建筑物、临时构筑物和户外宣传牌的除险加固。 第十九条 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气象主管机构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空气质量监测信息共享、预报会商和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向公众发布大雾、霾灾害监测信息和空气质量监测信息。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加强对机场、车站、港口、高速公路、航道、渔场等重要场所和交通要道的大雾、霾的监测,做好交通疏导、调度等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大气污染源的监管,做好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控制工作,确保控制在国家规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之内。 第二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在高温天气来临前做好供电、供水和防暑医药供应的准备工作,并合理调整工作时间。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在低温、寒潮、霜冻天气来临之前,采取应对措施,做好农业生产防寒、防冻等工作。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对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管理,提高雷电灾害监测、预报以及风险评估能力,依法参加、实施雷电防护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 应当安装雷电防护装置的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物、构筑物、场所和设施,建设单位应当将雷电防护装置的建设纳入主体工程或者整体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将雷电防护装置竣工验收资料纳入建设项目档案,并加强监督管理。 本省行政区域内大型建设工程、重点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人员密集场所等项目,应当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 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工作,指导农村新建学校、民居、大型畜禽养殖场所安装雷电防护装置,提高农村雷电灾害防御能力。 第二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和协调下,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人工增雨、防雹、防霜、消雾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预防或者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 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增加经费投入,组织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和应用气象灾害防御先进技术,积极开展区域合作与交流,制定气象灾害防御地方标准和技术规范,提高气象灾害防御的科技水平。 第三章 灾害监测预警 第二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完善气象灾害监测体系,根据气象灾害防御需要,建设应急移动气象监测设施,在气象灾害易发区、农作物主产区加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设施建设密度。 重点矿区、林区、渔区、旅游区和重要交通、通信、电力、输油(气)线路沿线以及国家、省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应当根据气象灾害防御需要配套建设气象监测设施,配备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和播发设施,保证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与传播畅通。 气象监测设施应当符合气象标准和规范,并向省人民政府气象主管机构汇交所获得的气象探测资料。 第二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跨地区、跨部门的气象灾害联合监测网络和气象灾害监测信息共享平台,完善气象灾害监测信息共享机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及时、准确向气象灾害监测信息共享平台提供气象、水情、旱情、森林草原火险、地质灾害、植物病虫害、环境污染等与气象灾害有关的监测信息。 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发布、传播、接收体系,提高预警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和覆盖面。 第二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气象主管机构及其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提高公众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服务水平,完善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系统,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的准确率和时效性,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预报、警报和灾害趋势预测。 第二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按照职责统一发布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向有关气象灾害防御、救助部门和单位通报。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向社会发布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第三十条 广播、电视、报纸、电信、网络等信息传播单位,应当及时、准确向社会播发或者刊登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提供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不得拒绝、延误传播或者擅自更改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第三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根据气象灾害防御需要,在学校、医院、商场、旅游景区、交通枢纽、文化体育场(馆)、社区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气象灾害易发区域配备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和播发设施,保证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与传播畅通。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终端建设,因地制宜地利用有线广播、高音喇叭等有效方式及时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第三十二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和学校、医院、商场、旅游景区、交通枢纽、文化体育场(馆)、社区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管理单位应当确定气象灾害防御协理员、信息员或者联络员。 气象灾害防御协理员、信息员或者联络员应当协助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应急联络、信息传递、灾害报告和灾情调查等工作。 第三十三条 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播发等气象灾害防御专用设施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损毁或者擅自移动。 第四章 灾害应急 第三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和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启动标准,及时做出启动相应应急预案的决定,向社会公布,并报告上一级人民政府。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并向当地驻军和可能受到危害的毗邻地区的人民政府通报。 第三十五条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启动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所属的气象台站对气象灾害进行跟踪监测,开展现场气象服务,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灾害性天气实况、变化趋势,为组织防御气象灾害提供决策依据。 第三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灾害性天气的性质、强度、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临时确定为气象灾害危险区域,并及时予以公告。 第三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气象灾害应急处置的需要,依法采取下列措施: (一)实行交通管制; (二)封闭危险区域; (三)决定停工、停业、停课; (四)组织人员疏散、撤离; (五)控制或者限制容易导致危害扩大的公共场所的活动; (六)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抢修损坏的道路、通信、供电、供水、供气、供热、排水等设施; (七)对群众基本生活必需品和药品的生产、供应采取特殊管理措施; (八)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措施。 第三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要求,做好相应的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气象灾害发生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和有关单位应当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互救,协助维护好社会秩序。 气象灾害发生地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服从当地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配合政府和有关部门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做好应急避险工作。 第三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在气象灾害影响不再扩大或者趋于减轻时,适时变更或者解除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第四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气象主管机构提供的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趋势以及灾情发展情况,按照有关规定适时调整气象灾害应急响应级别或者做出解除气象灾害应急措施的决定。 第四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灾后气象监测和变化趋势的分析,为救灾减灾和灾后重建、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提供决策依据。 第四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调查评估,制定恢复重建计划,组织实施,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气象主管机构和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照规定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或者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 (二)未按照规定采取气象灾害预防措施的; (三)隐瞒、谎报或者由于玩忽职守导致重大漏报、错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 (四)未及时采取气象灾害应急措施的; (五)不依法履行职责的其他行为。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责令改正;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照规定采取气象灾害预防措施的; (二)不服从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发布的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决定、命令,或者不配合实施其依法采取的气象灾害应急措施的。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气象主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一)擅自向社会发布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 (二)广播、电视、报纸、电信、网络等媒体单位未按照要求播发或者刊登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 (三)编造、传播虚假的或者通过非法渠道获取的灾害性天气信息和气象灾害灾情的。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侵占、损毁或者未经批准擅自移动气象灾害监测设施,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气象主管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逾期拒不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的,由气象主管机构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并对违法单位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对违法个人处一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七条 本条例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null
null
地方性法规
有效
上海市促进电子商务发展规定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市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20_2030
上海市促进电子商务发展规定 > (2008年11月26日上海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 > 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了促进本市电子商务发展,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及其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本规定所调整的电子商务,是通过互联网进行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等的经营活动。 本规定所称的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包括在互联网上建立电子商务应用服务平台(以下简称电子商务平台)的企业、在电子商务平台内从事经营活动的企业、在互联网上建立网站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企业以及其他通过互联网从事经营活动的企业。 第四条 本市促进电子商务发展,遵循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市场运作、依法规范的原则。 第五条 市经济信息化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指导和协调电子商务的推广以及相关的信息化推进、管理工作。 市商务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拟定商务领域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措施、标准、规则,做好相关推进、管理工作。 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做好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和相关管理工作。 区、县人民政府及其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工作。 第六条 市经济信息化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市发展改革、商务等行政管理部门编制本市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纳入本市信息化发展规划,并与相关产业发展规划相衔接。 第七条 市经济信息化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根据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以及社会对基础通信网络的需求,组织编制信息基础设施发展规划。 电信运营企业应当增强通信服务能力,提高通信服务水平。 第八条 本市优先支持下列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项目: (一)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 (二)电子支付、安全认证、信用服务、物流信息等电子商务服务体系的建设。 (三)电子商务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前款所列项目的支持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九条 本市政府采购应当优先采用电子化方式,利用相关电子商务平台,开展信息发布和交易、支付、信用评估等活动。 第十条 市经济信息化、商务、发展改革、财政、税务、教育、科技、统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金融服务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下列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工作: (一)制定并及时公布符合本规定第八条所列项目的项目指南。 (二)建立电子商务统计制度,完善电子商务统计指标体系,定期发布电子商务发展报告。 (三)组织开展电子商务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培训;培养和引进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各类专业人才。 (四)推动电子商务领域的信用建设,建立市场诚信公共服务平台。 (五)采取创业指导、信息咨询、技术服务等措施,扶持中小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经营活动。 (六)推动建立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风险投资、融资担保、责任保险等机制,推动电子商务发展。 (七)推动企业运用电子商务开拓国内外市场,促进跨国、跨地区电子商务合作交流。 (八)推进电子签名与认证技术的应用,支持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实现交叉认证。 (九)鼓励银行推广和完善电子银行服务业务,支持发展第三方电子支付服务机构。 第十一条 本市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推进实施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管理方式,建立和完善电子化的管理系统、信息共享系统和公共服务平台。 市工商、质量技监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和完善企业注册、组织机构代码、各类许可证等信息的电子查询系统,并根据政府信息公开的规定提供相关信息的网上查询服务。 第十二条 本市相关行业协会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发挥行业自律和行业服务作用,做好下列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工作: (一)制定和完善行业内电子商务争议处理的规则和程序,协调会员之间、会员与非会员之间或者会员与消费者之间的争议事项。 (二)建立行业内电子商务信用评价制度,推进相关信用评价的互通、互联、互认。 (三)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制定电子商务相关标准的建议,推动会员单位制定电子商务相关标准并组织实施。 (四)引导会员运用电子商务平台组织市场拓展,发布市场信息,推介行业产品或者服务。根据会员需求,开展行业电子商务应用培训和咨询服务。 (五)研究制定适应电子商务特征的合同示范文本,并推广应用。 (六)其他可以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工作。 市人民政府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支持相关行业协会开展前款规定的活动,并提供指导。 第十三条 本市建立和完善统一的电子口岸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对外贸易监管数据电子化报送,提高通关效率。 市口岸、经济信息化和商务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推进电子口岸数据交换平台应用功能的拓展,为对外贸易电子商务提供支持和便利。 第十四条 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关证照,并在其经营网页上公开以下信息: (一)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以及其他与经营资质相关的资料。 (二)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登记或者备案登记的电子验证标识。 (三)所经营产品依法应当取得的许可、认证证书以及产品名称、生产者等产品信息。 (四)经营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电子信箱等联系信息。 第十五条 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交易标的、数量、质量、价款、履行方式、违约责任等信息进行记录并保存,保存时间不得少于两年,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市经济信息化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推动建立第三方电子数据保存系统,提供交易信息的保存、查询等服务。 鼓励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委托第三方电子数据保存系统保存交易信息。 第十六条 企业在从事电子商务的过程中需要采集个人信息的,应当向信息提供人说明采集目的和使用范围,不得收集与该经营事项无关的个人信息,不得超越范围使用所获得的个人信息。 对获得的个人信息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保障其不被泄露;未经信息提供人同意,不得将所获得的个人信息向第三方转让。 市质量技监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市经济信息化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制定电子商务个人信息采集的相关标准。 第十七条 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在互联网上以商业广告等公示方式,对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价格、售后责任等向消费者作出许诺的,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价格、售后责任等应当与许诺相一致。消费者受上述许诺引导而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应当将该许诺作为约定的内容。 第十八条 在互联网上建立电子商务平台的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建立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制度,保障电子商务平台安全。 在互联网上建立电子商务平台的企业,对经营过程中知悉的在其电子商务平台内从事经营活动企业的经营信息,应当按照约定,承担保密义务。 在互联网上建立电子商务平台的企业应当建立经营证照核查制度,对在其电子商务平台内从事经营活动的企业的相关经营证照进行查看、核对,并留存复制件。 在互联网上建立电子商务平台的企业发现在其电子商务平台内从事各类违法行为的,应当予以制止,并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 第十九条 市工商、经济信息化、商务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建立并完善下列与电子商务相关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 (一)消费投诉处理机制。完善消费投诉系统,与在互联网上建立电子商务平台的企业建立消费投诉联网,为消费者投诉提供便利和指导。 (二)信用评价机制。支持在互联网上建立电子商务平台的企业对在其电子商务平台内从事经营活动的企业进行信用评价,向消费者提供信用评价信息。 (三)消费信息公布机制。发布电子商务相关消费警示信息和消费指导信息,并披露经核实的消费者投诉情况。 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向消费者出具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或者商业惯例;征得消费者同意的,可以以电子化形式出具。电子化的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可以作为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处理消费纠纷投诉的依据。鼓励在互联网上建立电子商务平台的企业为平台内从事经营活动的企业提供电子化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的统一格式文本。 第二十条 违反本规定的行为,法律、法规有处罚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 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违反本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以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规定在其经营网页上公开营业执照信息的。 (二)未按规定提供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的。 第二十一条 行政管理部门的直接主管人员或者其他责任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自2009年3月1日起施行。
null
null
地方性法规
有效
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三沙市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时间的决定
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省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20_2030
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三沙市 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时间的决定 > (2015年7月31日海南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的有关规定,海南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决定:三沙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自2015年8月1日起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
null
null
地方性法规
有效
兰州市航道管理条例
兰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市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20_2030
兰州市航道管理条例 > (2013年6月28日兰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 > 2013年11月29日甘肃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航道管理,保证航道安全畅通,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运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甘肃省水路交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黄河兰州段内航道、航道设施和与通航有关设施的规划、建设、养护、管理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市人民政府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交通运输部门)主管航道管理工作,其所属的航道管理机构负责航道的具体管理工作。 市人民政府发展改革、公安、水务、规划、国土资源、建设、环保、旅游、城管执法等部门和航道沿线区(县)人民政府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航道管理相关工作。 第四条 本市航道管理工作应当遵循统筹规划、建管并重、保障畅通的原则。 第五条 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将航道建设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航道建设、养护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六条 航道和航道设施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坏和非法占用。 对损坏和非法占用航道和航道设施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举报。有关部门接到举报后应当及时进行核实、处理和答复,并为举报人保密。 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 第七条 航道发展规划应当根据本省地方航道发展规划和本市航运发展实际编制。 航道发展规划应当服从防洪总体安排并与有关专业规划相衔接。 新建、改建、扩建航道应当符合航道发展规划。 第八条 本市航道发展规划由市交通运输部门会同发展改革、水务、规划、国土资源、建设、城管执法等部门编制,并征求航道沿线区(县)人民政府意见,按照规定报经批准后实施。 第九条 规划、水务、建设等部门制定行业专项规划或进行工程设计时,涉及航道的应当征求交通运输部门的意见。 第十条 航道建设坚持政府投入为主的原则,鼓励多种方式筹集建设资金。航道建设资金的来源主要包括: (一)国家和省人民政府的财政拨款和专项资金; (二)市、区(县)人民政府预算安排的航道建设资金; (三)社会投资; (四)其他合法方式筹集的资金。 第十一条 航道和港口的建设及各类设施的设置由交通运输部门按照规划统一审批和管理。 航道建设应当加强与水利、市政工程等建设计划和项目的协调,具备联合建设条件的,应当统筹利用建设资金,兼顾航道、水务、市政、生态保护、旅游观光等功能,提高投资的综合效益。 第十二条 航道建设工程项目、疏浚整治项目应当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规定,依据国家航道技术等级标准组织实施。 第十三条 航道工程建设用地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依法办理用地手续。 第十四条 航道建设应当符合行洪安全要求,不得危及通航河道管理范围内依法建设的水工程、跨河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安全。 航道建设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不得对本市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地造成污染。 第十五条 建设与通航有关的设施应当符合国家内河通航标准和要求。 第十六条 相关单位在通航水域内建设桥梁、设置水上水下管线、取水口、排水口、闸坝等与通航有关的设施,应当征得市交通运输部门同意。 第十七条 港口码头区域的界限划定由市交通运输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港口规划编制方案,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经批准的港口码头区域是港口生产、建设、开发、管理的专用区域。 港口岸线的使用,由县以上交通运输部门批准。港口及有关设施的建设用地,应当依法办理有关审批手续。 第十八条 在港口码头区域内新建、扩建、改建港口设施或者其他工程,应当经市交通运输部门批准后,按照建设工程基本审批程序进行。 第三章 养护与管理 第十九条 航道管理机构应当制定航道养护计划并组织实施,保持航道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保障航道畅通。承担航道养护作业的专业施工单位应当按照航道养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以及养护作业合同的要求实施航道养护。 第二十条 专业航道施工单位在养护航道时,需要设置临时码头的,应当依照相关规定向水行政主管部门办理临时建设手续,养护疏浚工程结束后,设置的临时码头应当及时予以拆除。 第二十一条 进行航道建设和养护作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干涉和索取费用。 第二十二条 禁止下列侵占、损害航道和航道设施的行为: (一)擅自挖土、采砂、采石; (二)倾倒砂石、泥土、垃圾和其他废弃物; (三)在航道范围内擅自进行种植、捕捞和围河养殖等生产经营活动; (四)损坏驳岸、护坡、栏杆、助航标志、宣传警示标牌、坡岸绿化带; (五)随意设置影响助航、导航、水路交通安全的标志、标牌和其他设施; (六)在航道两侧坡岸擅自设点装卸废渣、杂物; (七)其他侵占、损害航道和航道设施的行为。 第二十三条 在航道内临时设置堤坝、围堰、护桩、沉箱和墩台等设施的,建设单位应当依法申请市交通运输部门批准。 建设单位施工时,造成航道、航道设施损坏的,应当及时修复。 第二十四条 在航道进行养护疏浚、清淤清障、打捞作业的,不得污染周围环境,不得将废弃物弃置在航道及河道两侧。 第二十五条 因生产经营排放、贮存、装卸作业造成航道淤浅的,有关责任单位和个人应当及时清除。 第二十六条 因工程建设、生产经营,临时移动、拆除航道设施的,应当征得航道管理机构同意,并承担重新设置费用。 造成航道改线的,建设单位应当恢复原状,达到通航标准,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第二十七条 通航水域的沉船和有碍航行安全的沉物,其所有人或经营人应当及时向航道管理机构报告,按照规定设置标志,并在航道管理机构限定的时间内打捞清除。 第二十八条 对航道进行施工维护时,应当按照规定在施工区域设置施工作业标志、施工船舶作业标志、通航标志和安全防撞设施。 第二十九条 航道管理机构应当严格限制餐饮、娱乐等经营性趸船的设置,加强趸船管理,维护航道正常通航秩序,保护环境卫生。 第三十条 在航道范围内组织影响通航的水上活动,应当在3日前向航道管理机构说明情况,由航道管理机构划定活动区域,发布禁航公告,并按照有关规定设置警示标志。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的,由航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规定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拆除,逾期不拆除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代为拆除,拆除费用由施工单位承担。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一)项和第二十四条规定的,由航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二)、(三)项,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七条规定的,由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予以强制清除,清除费用由其责任单位和个人承担。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第(四)、(五)、(六)项规定的,由航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的,由航道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的,由航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其他行为,由交通运输部门、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或者航运管理机构依法予以处罚;涉及民事责任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 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及其航道管理机构行政执法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法定职责权限和程序实施行政许可或者对符合条件应当予以行政许可而不予行政许可的; (二)发现违法行为不及时查处的; (三)未按照规定履行航道养护、航标管理等职责的; (四)索取、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的; (五)其他违法行为。 第五章 附则 第四十条 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航道"是指本条例规定的供船舶、排筏航行的水域。"航道设施"是指航道的助航、导航和通信设施、过船建筑物、航道水文检测设施、航道测量标志、航道段(站)房、航道工程船舶基地和其他航道工程设施。 "与通航有关的设施"是指对航道的通航条件有影响的闸坝、桥梁、码头、渡槽、架空电线、水下电缆、管道、隧道、驳岸、栈桥、护岸矶头、滑道、房屋、涵洞、抽(排)水站等拦河、跨河、临河建筑物和其他工程设施。 港口区域是指具有船舶进出、停泊、靠泊、旅客上下、货物装卸、驳运、储存等功能,具有相应的码头设施,由一定范围的水域和陆域组成的区域,陆域具体区域为河道防洪堤以下。 第四十一条 本条例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null
null
地方性法规
有效
河北省民兵预备役工作条例
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省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20_2030
河北省民兵预备役工作条例 > (1996年12月17日河北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做好民兵、预备役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民兵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具有本省户籍的公民,均应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民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是国家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助手和后备力量。 预备役部队是以现役军人为骨干,以预备役军官、士兵为基础,战时实施快速动员的武装组织,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组成部分。 第四条 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 第五条 民兵、预备役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一)建立和巩固民兵、预备役组织; (二)开展民兵、预备役人员政治思想工作; (三)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进行军事训练; (四)管理民兵、预备役部队武器装备; (五)加强基层人民武装部和专职人民武装干部队伍建设; (六)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担负战备执勤任务,参加维护社会治安、抢险救灾等活动; (七)进行预备役军官、士兵和动员物资、车船登记,落实战时动员的有关准备工作; (八)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参军、参战,保卫生产,保护群众,支援前线; (九)发动民兵、预备役人员参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十)当地人民政府和军事领导指挥机关赋予的其他任务。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军事领导指挥机关应当对在民兵、预备役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领导体制 第七条 民兵、预备役工作在上级军事领导指挥机关和省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由省军区主管。 军分区、县(含自治县、县级市、市辖区,下同)人民武装部兼同级人民政府的兵役机关,是本地区的军事领导指挥机关,负责本地区的民兵、预备役工作。 乡(含民族乡、镇,下同)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主管部门的人民武装部是国防体制的组成部分,是实施民兵、预备役工作的常设机构,负责办理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民兵、预备役工作。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加强对民兵、预备役工作的领导,统筹安排民兵、预备役工作,组织、监督有关部门和单位完成民兵、预备役工作任务。 各级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应当积极协助军事领导指挥机关开展民兵、预备役工作,解决有关问题。 第九条 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当地人民政府和军事领导指挥机关的要求,把民兵、预备役工作纳入本单位工作计划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完成民兵、预备役工作任务。 企业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应当检查、督促所属单位完成当地人民政府和军事领导指挥机关下达的民兵、预备役工作任务。 第十条 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在职职工一千人以上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设立人民武装部;企业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和在职职工一千人以下的企业事业单位是否设立人民武装部,由当地人民政府和军事领导指挥机关根据民兵、预备役工作需要决定。人民武装部的编制员额,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按规定不设立人民武装部的单位,应当确定一个部门并指定专人负责办理民兵、预备役工作。 未经当地人民政府和军事领导指挥机关批准,任何单位不得擅自撤销或与其他部门合并人民武装部,不得擅自裁减人民武装部编制员额。 第三章 专职人民武装干部 第十一条 配备专职人民武装干部,由当地军事领导指挥机关商所在单位考核提名,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报有关部门审定后,以军事领导指挥机关军政主管名义任命。 预备役军官的选拔、配备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专职人民武装干部应当保持相对稳定,调任其他工作时,必须事先征得当地军事领导指挥机关的同意。调整担任预备役部队预任军官的专职人民武装干部时,应当征求所在预备役部队的意见。 第十二条 专职人民武装干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政治思想好; (二)年龄一般不高于相应职务服军官预备役的最高年龄; (三)身体健康; (四)热爱人民武装工作; (五)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军事素质。 第十三条 专职人民武装干部应当从下列人员中选配: (一)军队转业军官; (二)人民武装学校毕业学员; (三)优秀退伍军人; (四)优秀民兵干部; (五)其他适合做人民武装工作的人员。 第十四条 基层单位符合专职人民武装干部条件的主要行政负责人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审批后,可兼任本单位人民武装部第一部长。 第十五条 企业事业单位专职人民武装干部参加本单位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专业职务评聘。 第四章 组织建设 第十六条 组建民兵组织除按照《民兵工作条例》规定的编组范围和原则执行外,还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生产比较稳定,适龄青年较多,符合建立民兵组织条件的乡属企业,可单独编组; (二)企业事业单位基干民兵编组,应当坚持一般岗位多编、关键岗位少编的原则; (三)配备民兵技术装备的单位和与军事专业相关的单位,按照当地军事领导指挥机关的要求编组民兵专业技术分队; (四)女民兵人数以县为单位,控制在基干民兵总数的百分之十,女青年较多的企业事业单位可适当多编。 第十七条 预备役部队的编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被赋予编组任务的单位负责落实,并接受预备役师、团机关的领导。 第十八条 市、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和战备重点乡、重要目标所在地、大中型企业,按照当地军事领导指挥机关和预备役部队的要求,组建民兵、预备役部队应急分队。 第十九条 未建民兵、预备役组织的单位,依法应当服预备役的公民,必须到当地军事领导指挥机关指定的地点参加预备役登记。 第二十条 民兵、预备役人员外出三十天以上的,应当向所在民兵、预备役组织请假,并由所在民兵、预备役组织报上一级民兵、预备役组织备案。 民兵、预备役人员外出期间,应当定期与所在民兵、预备役组织联系,遇有军事训练、战备执勤、兵员动员或其他应急任务,接到招回的通知后,应当按期返回。 第五章 政治工作 第二十一条 基层单位应当把民兵、预备役人员的政治教育纳入全民国防教育计划,并保证人员、时间、内容的落实。 民兵、预备役人员的政治教育以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国防教育为重点,并经常进行民兵性质任务、优良传统、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形势战备和政策法制等教育。 第二十二条 对基干民兵、预备役士兵的政治教育应当坚持经常,集中教育每年不少于四次;普通民兵的政治教育,主要结合组织整顿、军事训练、征兵和重大节日活动进行。 第二十三条 军事领导指挥机关和预备役部队应当围绕经济建设开展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组织发动民兵、预备役人员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带头移风易俗,积极开展劳动竞赛、技术革新、增产节约等活动。 第二十四条 基层单位民兵组织和预备役部队营、连应当会同当地有关部门,对民兵、预备役人员进行入队前的政治审查和平时的政治考察,以保持民兵、预备役组织的纯洁。 第六章 训练执勤 第二十五条 民兵、预备役人员的年度军事训练任务,由各级人民政府、军事领导指挥机关根据各地区、各单位基干民兵、预备役人员分布情况和担负任务的大小,按照统筹安排、突出重点的原则逐级下达。因特殊情况需要减少、免除当年训练任务或调整专业训练比例的,必须报经省人民政府和省军区批准。 第二十六条 民兵、预备役人员军事训练,由县人民武装部、预备役团在训练基地集中组织实施。因特殊情况集中训练确有困难的,经省军区批准,可由县人民武装部、预备役团统一组织,分片设点实施。难度较大的专业技术兵军事训练,可由军分区、预备役师和县人民武装部、预备役团共同组织实施。 第二十七条 基层单位必须根据当地人民政府和军事领导指挥机关下达的训练任务,保证军事训练的人员、时间和经费。 民兵、预备役人员必须依法参加军事训练,完成年度训练任务。 第二十八条 民兵、预备役人员参加军事训练期间的待遇,是农村村民和企业事业单位职工的,依照《民兵工作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执行;是城镇个体工商户和待业人员的,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适当补助。 第二十九条 市、县应当按照上级人民政府和军事领导指挥机关的要求建立民兵、预备役训练基地。民兵、预备役训练基地归同级人民政府所有,由同级军事领导指挥机关管理使用。建有预备役部队的县,可由预备役团负责管理,预备役团和县人民武装部共同使用。 第三十条 民兵、预备役部队应当积极配合公安部门维护社会治安。民兵、预备役部队应急分队应当随时执行当地人民政府和军事领导指挥机关下达的战备执勤、抢险救灾和应付突发事件等任务。 民兵、预备役人员不得拒绝、逃避执行任务。 第七章 武器装备管理 第三十一条 各级军事领导指挥机关和基层人民武装部应当按照《民兵武器装备管理条例》的规定管理民兵武器装备,保证民兵武器装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防止发生损坏、丢失、被抢、被盗等事故,确保安全。 第三十二条 省、市、县和配备民兵武器装备的基层单位,应当建立民兵武器装备仓库,民兵武器装备仓库应当按规定配备管理、警卫人员,安装安全防护设施,落实管理制度。 民兵武器装备仓库建设与管理的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省军区另行制定。 第三十三条 民兵武器装备仓库是国家军事设施。县以上民兵武器装备仓库为军事禁区;基层单位民兵武器装备仓库为军事管理区。 省人民政府、省军区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共同划定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范围,并依法做好保护工作。 公安机关应当将民兵武器装备仓库列入重要安全保护目标。 第八章 保障措施 第三十四条 民兵、预备役人员以市、县为单位集中训练或举行重大活动所需经费,由民兵事业费、当地人民政府财政补贴以及基层单位平衡负担解决。 基层单位组织的民兵、预备役活动所需经费,由本单位解决。 第三十五条 基层单位应当把民兵、预备役工作经费纳入本单位年度财务预算或乡统筹费预算: (一)企业按职工年工资总额的千分之二至千分之四提留,在企业管理费(商品流通费)科目中专项列支。事业单位按职工年工资总额的千分之二提留,从本单位经费预算中调剂解决,在"其他费用"项目中列支。结余部分由本企业、事业单位使用。 (二)乡一般按当年乡统筹费总额的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提取。 基层单位确有困难的,经当地人民政府和军事领导指挥机关批准,可以减少或者免除当年民兵、预备役工作经费。 第三十六条 民兵、预备役训练基地和县以上民兵武器装备仓库基础设施、安全设施的建设,应当纳入当地基本建设计划,所需经费由同级人民政府解决;维修、管理费用列入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 民兵、预备役训练基地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列入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市、县民兵武器装备仓库管理、警卫人员的工资、福利由民兵事业费专项解决,不足部分由同级人民政府给予补贴。 第三十七条 各级人民武装部、预备役部队应当发扬劳武结合的传统,因地制宜地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开展以劳养武活动。 以劳养武企业免交乡镇企业管理费,对新建以劳养武企业的企业所得税在三年内实行先征收后返还政策。 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第二款、和二十七条第二款、第三十条第二款规定的,由基层单位人民武装部批评教育、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由当地人民政府兵役机关根据情节轻重,处以五百元至二千元的罚款,并提请有关部门和单位按下列规定分别予以处理: (一)是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职工的,给予行政处分; (二)是个体工商户的,责令暂停营业三个月至六个月; (三)是城镇待业青年和农村青年的,一年之内,取消其高考、招收为合同制工人。招聘为公务员的资格。 政府有关部门违反本条第一款第(一)项和第(二)项规定,应作处理而未作处理的,由同级人民政府责令作出处理;拒不作处理的,对有关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 机关、团体、学校和企业事业单位违反本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招收和录用拒绝、逃避民兵、预备役义务的公民的,由当地人民政府兵役机关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并由上级主管部门或者所在单位对法定代表人和直接责任者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九条 基层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当地人民政府兵役机关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视情节轻重处以五千元至二万元的罚款,并提请同级人民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取消其当年当选文明单位和先进单位的资格,对主要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 (一)未按本条例第十条规定建立人民武装部,或者随意撤销、合并人民武装部,随意裁减人民武装部编制员额的; (二)不按规定建立或者随意撤销民兵、预备役组织的; (三)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一款、第二十七条第一款、第三十条第一款规定,拒绝接受或者无正当理由未完成民兵、预备役有关工作任务的。 第四十条 军事领导指挥机关和基层人民武装部工作人员在民兵、预备役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营私舞弊,情节轻微的,由所在单位或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一条 当事人对依照本条例做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兵役机关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做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十章 附则 第四十二条 本条例所称基层单位是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企业事业单位。 第四十三条 本条例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河北省军区负责解释。 第四十四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null
null
地方性法规
已废止
海南省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快民族地区建设问题的决议
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省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20_2030
海南省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 关于加快民族地区建设问题的决议 > (1991年9月20日海南省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 > > 第十八次会议通过) 根据省人代常委会决定,省人代常委会民族宗教工委会同省民委、省教育厅,就海南省人民代表会议代表在第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的议案中提出的问题,深入民族自治地方进行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省人代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这个报告。认为,建省三年来,我省各级人民政府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积极开展民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省民族地区目前仍然存在经济发展不平衡,速度缓慢;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交通不便,农副产品流通渠道不畅通;工业基础薄弱,支柱产业不多;教育落后,各方面专业人才匮乏;农村饮水难、照明难、走路难、上学难、治病难、住房难等问题,严重地制约了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应引起各级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把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搞上去,以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安定,促进共同富裕,特作出如下决议: 一、民族地区经济建设问题,既是一项经济任务,又是一项政治任务,它关系到社会主义优越性是否充分体现,关系到海南经济特区建设成败,也关系到民族之间的团结和睦。各级人民政府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努力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尽快使我省少数民族人民在"八五"期间全部脱贫,进而向致富道路迈进。 二、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做好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规划,在"八五"期间,重点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居住、饮水、照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林、牧、副、渔业,适当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争取这些地区的商品经济有较大的发展。资金是民族地区建设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是关系到民族地区建设战略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因素。省人民政府要按国务院的要求把扶贫重点放到民族地区,实行倾斜政策和投资优惠政策,以增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能力。 三、要加强民族地区的法制建设,保证民族区域自治法在我省贯彻落实。要尽快制定出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对民族地区实行更加特殊、更加优惠的扶持政策,对自治地方实行放权让利,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所规定的民族自治地方的各项权利。省人民政府要抓紧制定出鼓励知识分子和各类专业人员到民族地区工作的优惠规定,使到民族地区工作的各类专业人员享受比沿海地区更加优惠的待遇。要采取定向培训的方式,为民族地区培养本地教师、医务人员、工农业方面的人才,以适应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四、要增强民族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自身的脱贫活力,把"扶贫"与"扶志"结合起来,教育干部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树立自主、自强的信心,依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改变生产条件,改变落后面貌。 五、要加强和充实省民族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做好民族工作。领导小组应认真研究全省民族工作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经常组织检查贯彻落实民族政策的情况。 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民族地区扶贫领导目标责任制,把"八五"期间每年的扶贫工作任务和具体要求分解到各级领导身上,真正落实到基层。要认真总结扶贫工作的经验教训,把扶贫资金用好、管好。领导干部要深入到扶贫点协助群众制订脱贫计划和措施,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 六、各自治县和三亚市、通什市人大常委会,要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加强监督,经常组织检查同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执行民族政策情况的活动,及时发现和纠正违反民族政策的行为,促进民族政策进一步贯彻执行。
null
null
地方性法规
有效
海南省信息化条例
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省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20_2030
海南省信息化条例 > (2013年9月25日海南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信息化规划与建设 第三章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技术推广 第四章 信息产业发展 第五章 信息安全保障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促进信息化发展,提高信息化水平,根据国家相关法律和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信息化规划与建设、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技术推广、信息产业发展、信息安全保障及其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信息化工作应当遵循统筹规划、资源共享、深化应用、务求实效、保障安全的原则。 社会公众平等享有获取和利用公共信息资源的权利。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信息化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信息化工作领导协调机构和机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信息化工作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根据财力逐年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信息化的规划、协调、指导和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财政、国家安全、公安等有关部门和电信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做好信息化相关工作。 第六条 具备条件的国家机关应当推行信息主管制度,设立由单位负责人兼任的首席信息主管,统筹负责本行政区域或本部门信息化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工作。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信息化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考核体系,对本行政区域各部门以及下级人民政府信息化工作进行考核。 省人民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统计等有关部门,建立全省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定期发布评价报告。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鼓励和支持信息化研究和创新、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强信息化知识和技能普及,发展信息技术职业教育,普及中小学校信息技术教育。 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应当开展信息化宣传教育和科普活动。 第二章 信息化规划与建设 第九条 省和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上一级人民政府信息化发展规划以及本行政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信息化发展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信息化发展规划报省人民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备案。 省人民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全省信息化发展规划,组织编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纳入省城乡总体规划。 省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信息化发展规划编制本部门的信息化发展专项规划,报省人民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条 信息化建设应当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相关规范。 本省信息化建设的地方标准和技术规范由省标准化、信息化等主管部门依法制定。 第十一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等公共信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推动公共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运营商在基站用房、用地、管线敷设等方面提供便利。 新建、改建、扩建公共信息基础设施,应当符合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要求,实行共建共享,避免重复建设。 第十二条 建筑物内的信息管线和配线设施以及建设项目用地范围内的信息管道,应当纳入建设项目的设计文件中,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和验收,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建筑物驻地网的新建、改建、扩建,应当对所有电信、广播电视业务经营者和其他驻地网建设方开放,实行平等接入、公平竞争。 第十三条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资信息化建设。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社会投资信息化工程项目应当依法给予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扶持。 鼓励国家机关根据需要,采取外包、政府采购等方式从市场获得高质量、低成本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 第十四条 社会投资的信息化工程除国家规定实行核准的项目外,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报信息化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五条 使用财政性资金新建、改建、扩建或者运行维护的信息化工程(以下简称使用财政性资金的信息化工程),应当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审批。涉及信息安全和涉密系统的建设项目,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征求国家安全机关、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公安机关等部门的意见。 第十六条 经信息化主管部门审批的信息化工程,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按照经审批的建设内容、规模、标准、投资概算和其他控制指标进行设计,不得擅自改变。依法应当进行招标的,建设单位在招标前应当将招标文件送项目审批部门备案。招标文件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或者不按照批复的项目建设规模和内容编制的,应当及时改正,并重新报送备案。 使用财政性资金的信息化工程应当按照规定实行监理制。 使用财政性资金的信息化工程竣工后,应当由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财政等有关部门组织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可以会同有关部门对使用财政性资金的信息化工程进行绩效评价。评价结果作为建设单位申请新建、改建、扩建或者运行维护信息化工程的重要依据。 第十八条 承揽信息化工程的单位对信息化工程承担保修责任,保修期自验收合格之日起不得少于两年。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九条 信息化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和服务等业务,应当由依法取得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第三章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技术推广 第二十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 国家机关应当依托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建设电子政务工程,不得新建专用网络。非涉及国家秘密的政务信息化业务系统应当建设在省政务外网平台上。国家和本省另有规定的除外。 国家机关应当依托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开展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属于主动公开的政务信息,应当在该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法律法规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一条 省人民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托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建立电子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实现国家机关内部基础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 省人民政府应当利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集中建设和完善地理、人口、法人等基础数据库,以及工商、税收、文化、教育、医疗、社会保障、质监等业务数据库。 国家机关应当准确、完整、无偿、及时地向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提供本部门、本单位的相关信息。 第二十二条 国家机关应当按照谁采集、谁更新、谁负责的原则,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信息资源采集工作,不得重复采集,多头采集。 国家机关以外的单位和个人向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采集信息,应当征得被采集人同意,说明用途,并在该用途范围内使用所采集的信息。 单位和个人采集利用信息,应当依法保护国家秘密、知识产权、商业秘密和公民个人电子信息。 第二十三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自动监控、应急等信息系统建设,提升重点污染源的监管能力。 第二十四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旅游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发展旅游电子商务、推进旅游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旅游信息服务。 省人民政府旅游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统一的旅游基础信息资源标准数据规范与共享机制,鼓励智能终端、物联网、移动通信等信息技术在旅游各环节的应用服务,提升旅游管理信息化水平。 第二十五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供生产销售、科技信息、技术推广、市场信息、农村金融等服务。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监督管理体系,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第二十六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海洋信息业务网和海洋环境与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推动信息技术在我省海洋渔业生产、海洋测绘、海域监视等领域的广泛深入应用,提升海洋产业信息化水平。 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组织编制本地区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指南,确定推广应用目标和重点领域,完善推广应用体系,实行引进推广应用先进成果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组织实施重点推广应用项目。 第二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推动信息技术在设计研发、生产装备、生产过程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支持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第二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推动建立和完善安全、信用、金融、物流和标准等支撑体系,引导电子商务平台向提供涵盖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全流程服务发展,推动电子商务建设和应用。 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社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信息便民服务设施建设,整合各类资源和业务,构建统一的社区管理和服务信息平台。 省人民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集成电路卡推广应用的指导,推进集成电路卡在交通、医疗、社会保障、金融等领域的一卡多用。 第四章 信息产业发展 第三十一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并适时调整信息产业政策,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构建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产业格局。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推动信息产业发展,并根据实际需要,对信息产业重点项目给予扶持。 省人民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信息产业发展目录,鼓励和引导企业增加信息技术开发和应用的投入。 第三十二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信息产业投融资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资信息产业。推进信息化建设项目产业化、市场化运作,拓宽投融资渠道。 第三十三条 具备条件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支持信息产业基地和信息产业园区建设,加大对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资金投入,引导产业整合,实现集群发展。 第三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推动信息技术创新,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鼓励建立产学研用合作机制,推进创新成果的产业化。 第五章 信息安全保障 第三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政务信息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制度,提高政务信息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防御能力和处理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三十六条 信息网络与信息系统的主管单位或者运行单位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确定本单位信息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并进行相应的信息安全系统建设。 信息安全系统应当采用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具有安全销售许可的信息安全产品,并与信息网络和信息系统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第三十七条 使用财政性资金建设以及关系国计民生、社会稳定的信息网络和信息系统投入使用前,应当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进行信息安全测评。 核设施、航空航天、油气管网、电力系统等重要领域的工业控制系统应当定期开展网络与信息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具体办法由省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拟定并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施行。 第三十八条 信息网络与信息系统的所属单位或者运行单位,应当确定信息安全管理人员,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信息安全教育,保障信息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运行。 公共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所属单位或者运行单位应当制定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定期演练。应急预案应当按照规定报相关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九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网络身份认证服务体系建设,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公共服务等领域推广应用统一的公务员数字证书和公众服务数字证书,为网络身份认证提供网络安全保障。 网络服务提供者为用户办理网站接入服务,办理电话、互联网等入网手续,或者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服务,应当在用户签订协议或者确认提供服务时,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对信息化发展规划实施情况、信息化工程建设情况、信息化标准执行情况、信息服务市场、网络与信息安全等方面进行监督管理。 第四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应当加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依法查处破坏信息基础设施、危害信息安全、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行为。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家安全机关负责信息系统国家安全工作,依法查处利用网络信息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行为。 电信管理机构依法对公共基础信息网络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风险评估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四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对本系统公共服务机构的公共信息服务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将有关情况向社会公布。 第四十三条 县级以上财政部门应当会同信息化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加强政务信息资产的管理,建立信息资产使用评估制度,促进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对使用财政性资金的信息化工程的审计监督。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建设单位不承担建筑物内的信息管线、配线设施或者建设项目用地范围内信息管道的建设费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该项建设所需费用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未取得相应资质擅自承揽或者冒用其他取得资质单位名义承揽信息化工程,或者超越本单位资质等级承揽信息化工程的,由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未制定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其中,电信网、互联网的所属单位或者运行单位未制定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由电信管理机构按照本条规定予以处罚。 第四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使用财政性资金建设的信息化工程未经审批开工建设的; (二)信息化工程项目擅自改变经审批的控制指标进行设计的; (三)信息化工程项目招标文件未按规定进行备案的; (四)信息化工程项目未经验收合格擅自投入使用的; (五)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贪污受贿的行为。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八条 本条例的具体应用问题由省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本条例自2013年11月1日起施行。
null
null
地方性法规
有效
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在海南经济特区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等三个产业园区暂时变通实施部分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审批的决定(试行)
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省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20_2030
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在海南经济特区博鳌乐城国际医疗 旅游先行区等三个产业园区暂时变通实施 部分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审批的决定(试行) > (2016年3月31日海南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 为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适应推进"多规合一"的实际需要,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 一、在海南经济特区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海口美安科技新城、海南生态软件园三个产业园区,暂时变通实施部分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审批(目录附后)。 二、上述变通仅在三个产业园区试行。省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整体指导和统筹协调,审慎稳妥推进,建立健全综合监管体系,提高监管效能,防范各种风险,及时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并适时就暂时变通实施部分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审批的情况向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出报告。对实践证明可行的,进一步在经济特区产业园区范围内推广实施;对实践证明不宜变通实施的,及时恢复施行有关[法律](http://www.110.com/fagui/)法规的规定。 三、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管理委员会代表省人民政府对先行区开发建设实施统一管理,根据省人民政府确定的职责及有关部门的委托行使行政管理权限。 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老城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分别代表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对产业园区开发建设实施统一管理。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及所属部门可以根据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将其行使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委托管理委员会行使。 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管理委员会、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老城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应当完善相关配套制度措施,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和服务,做到放得更活、管得更好、服务更优。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在海南经济特区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 先行区等三个产业园区暂时变通实施部分 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审批目录 +---+------+-------------------------------------------+--------------+ | 序 | 名 | 法律法规规定 | 变通实施内容 | | 号 | 称 | | | +===+======+===========================================+==============+ | 1 | 建设 | 《中华 | 在"多 | | | | 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三十六条第一款: | 规合一"前提 | | | 项目 | "按照国家规定需要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的建 | 下,对符合规 | | | | 设项目,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 | 划的项目,暂 | | | 选址 | 建设单位在报送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前,应 | 时停止实施该 | | | | 当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核发选址意见书。" | 项行政审批。 | | | 意见 | | | | | | 《海南省城乡规划条例》 | | | | 书核 | 第二十九条第一款:"按照国家规定需要有关部 | | | | | 门批准或者核准的建设项目,以划拨方式提供 | | | | 发 | 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单位在报送有关部门 | | | | | 批准或者核准前,应当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 | | | | | 请核发选址意见书:(一)省级以上有关部门批 | | | | | 准或者核准的建设项目,应当经市、县、自治 | | | | | 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初审意见后 | | | | | ,向省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核发选 | | | | | 址意见书;(二)市、县、自治县有关部门批准或 | | | | | 者核准的建设项目,向市、县、自治县人民政 | | | | | 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核发选址意见书;(三 | | | | | )铁路、公路、管道、电力、通信等跨区域的建 | | | | | 设项目,分别经所在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 | | | | |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初审意见后,向省人民 | | | | | 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核发选址意见书。" | | +---+------+-------------------------------------------+--------------+ | 2 | 建设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 | 在"多 | | | | 管理法》第五十二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论 | 规合一"前提 | | | 项目 | 证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土地利用总 | 下,对符合规 | | | | 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和建设用地标准, | 划的项目,暂 | | | 用地 | 对建设用地有关事项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 | 时停止实施该 | | | | | 项行政审批。 | | | 预审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 | | | | | 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一款第一项 | | | | | :"具体建设项目需要占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 | | | | | 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国有建设用地的, | | | | | 按照下列规定办理:(一)建设项目可行性研 | | | | | 究论证时,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用 | | | | | 地有关事项进行审查,提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 | | | | | 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批时,必须附具土地 | | | | | 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告。" | | +---+------+-------------------------------------------+--------------+ | 3 | 河道 | 《中 | 在"多规 | | | | 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在河 | 合一"前提下 | | | 管理 | 道管理范围内建设桥梁、码头和其他拦河、跨 | ,对符合规划 | | | | 河、临河建筑物、构筑物,铺设跨河管道、电 | 的项目,暂时 | | | 范围 | 缆,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和其他有关 | 停止实施该项 | | | | 的技术要求,工程建设方案应当依照防洪法的 | 行政审批,改 | | | 内建 | 有关规定报经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 | 为备案管理。 | | | | | | | | 设项 |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二 | | | | | 十七条第一款:"建设跨河、穿河、穿堤、临河 | | | | 目工 | 的桥梁、码头、道路、渡口、管道、缆线、取 | | | | | 水、排水等工程设施,应当符合防洪标准、岸 | | | | 程建 | 线规划、航运要求和其他技术要求,不得危害 | | | | | 堤防安全,影响河势稳定、妨碍行洪畅通;其 | | | | 设方 | 可行性研究报告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 | | | | | 报请批准前,其中的工程建设方案应当经有关 | | | | 案审 | 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前述防洪要求审查同意。" | | | | | | | | | 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 | | | | 第十一条第一款:"修建开发水利、防治水害、 | | | | | 整治河道的各类工程和跨河、穿河、穿堤、临 | | | | | 河的桥梁、码头、道路、渡口、管道、缆线等 | | | | | 建筑物及设施,建设单位必须按照河道管理权 | | | | | 限,将工程建设方案报送河道主管机关审查同 | | | | | 意后,方可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履行审批手续。" | | | | | | | | | | 《海南经济特区水条例 | | | | | 》第二十一条第一项:"从事下列涉及河道行洪 | | | | | 安全和水工程安全的活动时,应当报经县级以 | | | | | 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按照批准 | | | | | 的作业范围和作业方式进行:(一)在河道管 | | | | | 理范围内建设桥梁、码头和其他拦河、跨河、 | | | | | 临河建筑物、构筑物,铺设跨河管道、电缆"。 | | +---+------+-------------------------------------------+--------------+ | 4 | 工程 |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七 | 在"多规 | | | | 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履行项目审批、核 | 合一"前提下 | | | 建设 | 准手续的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其招标范 | ,对符合规划 | | | | 围、招标方式、招标组织形式应当报项目审批 | 的项目,暂时 | | | 项目 | 、核准部门审批、核准。项目审批、核准部门 | 停止实施该项 | | | | 应当及时将审批、核准确定的招标范围、招标 | 行政审批,改 | | | 招标 | 方式、招标组织形式通报有关行政监督部门。" | 为备案管理。 | | | | | | | | 事项 | | | | | | | | | | 核准 | | | +---+------+-------------------------------------------+--------------+ | 5 | 建设 | 《中华人民 | 在"多规合一 | | | | 共和国森林法》第十八条第一款:"进行勘查、 | "前提下,以 | | | 项目 | 开采矿藏和各项建设工程,应当不占或者少占 | 区域一次性使 | | | | 林地;必须占用或者征用林地的,经县级以上 | 用林地审核审 | | | 使用 | 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依照有关 | 批取代单个项 | | | | 土地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办理建设用地审批 | 目审核审批。 | | | 林地 | 手续,并由用地单位依照国务院有关规定缴纳 | | | | | 森林植被恢复费。森林植被恢复费专款专用, | | | | 审核 | 由林业主管部门依照有关规定统一安排植树造 | | | | | 林,恢复森林植被,植树造林面积不得少于因 | | | | 审批 | 占用、征用林地而减少的森林植被面积。上级 | | | | | 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督促、检查下级林业主 | | | | | 管部门组织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的情况。" | | | | | | | | | | 《中华人民共 | | | | | 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 | | | | | 、第二项:"勘查、开采矿藏和修建道路、水利 | | | | | 、电力、通讯等工程,需要占用或者征收、征 | | | | | 用林地的,必须遵守下列规定:(一)用地单 | | | | | 位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提出 | | | | | 用地申请,经审核同意后,按照国家规定的标 | | | | | 准预交森林植被恢复费,领取使用林地审核同 | | | | | 意书。用地单位凭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依法办 | | | | | 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占用或者征收、征用林 | | | | | 地未经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的,土地行政主 | | | | | 管部门不得受理建设用地申请。(二)占用或 | | | | | 者征收、征用防护林林地或者特种用途林林地 | | | | | 面积10公顷以上的,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 | | | | | 林地及其采伐迹地面积35公顷以上的,其他林 | | | | | 地面积70公顷以上的,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 | | | | | 审核;占用或者征收、征用林地面积低于上述 | | | | | 规定数量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 | | | | 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占用或者征收、征用重点 | | | | | 林区的林地的,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审核。" | | | | | | |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 | | | | | 例》第十七条第一款:"需要临时占用林地的, | | | | | 应当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批准"。 | | | | | | | | | | 《海南经济特区林地 | | | | | 管理条例》第三十条:"进行勘查、开采矿藏和 | | | | | 修建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等各项建设工程 | | | | | ,应当尽量不占用或者少占用林地;确实需要 | | | | | 征收或者占用林地的,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办理 | | | | | 审核手续:(一)征收或者占用防护林林地、特 | | | | | 种用途林林地面积10公顷以下的,用材林、经 | | | | | 济林、薪炭林林地及其采伐迹地面积35公顷以 | | | | | 下的,其他林地面积70公顷以下的,由省人民 | | | | | 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二)征收或者占用林 | | | | | 地超过以上面积的,依法报国务院林业主管部 | | | | | 门审核。征收或者占用林地未经省级以上人民 | | | | | 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土地行政主管部 | | | | | 门不得受理建设用地申请。"第三十一条第一项 | | | | | 、第二项:"需要临时占用林地的,应当按照下 | | | | | 列规定办理审批手续:(一)临时占用除防护林 | | | | | 和特种用途林以外的其他林地面积2公顷以下的 | | | | | ,由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 | | | | | 批;(二)临时占用防护林或者特种用途林林地 | | | | | 面积5公顷以下,其他林地面积超过2公顷不足 | | | | | 20公顷的,由省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批"。 | | +---+------+-------------------------------------------+--------------+ | 6 | 省 | 《中华人民共 | 在"多规 | | | 级、 | 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十八条第二款:"在文物保 | 合一"前提下 | | | | 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不得 | ,对符合规划 | | | 市县 | 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风貌;工程设计方案 | 的项目,暂时 | | | | 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经相应的文物 | 停止实施该项 | | | 级文 | 行政部门同意后,报城乡建设规划部门批准。" | 行政审批,改 | | | | | 为备案管理。 | | | 物保 | | | | | | | | | | 护单 | | | | | | | | | | 位建 | | | | | | | | | | 设控 | | | | | | | | | | 制地 | | | | | | | | | | 带内 | | | | | | | | | | 建设 | | | | | | | | | | 工程 | | | | | | | | | | 设计 | | | | | | | | | | 方案 | | | | | | | | | | 审批 | | | +---+------+-------------------------------------------+--------------+ | 7 | 建设 |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 | 在"多规合 | | | | 划法》第三十七条第一款:"在城市、镇规划区 | 一"前提下, | | | 用地 | 内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 | 对符合规划的 | | | | ,经有关部门批准、核准、备案后,建设单位 | 项目,简化审 | | | 规划 | 应当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 | 批,实行告知 | | | | 出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申请,由城市、县人民政 | 承诺制(行政 | | | 许可 | 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核定 | 审批机关一次 | | | | 建设用地的位置、面积、允许建设的范围,核 | 性告知审批条 | | | | 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第三十八条第二款: | 件和需要提交 | | | | "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 | 的材料,在申 | | | | 在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后,建设单位 | 请人承诺其符 | | | | 应当持建设项目的批准、核准、备案文件和国 | 合审批条件并 | | | | 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向城市、县人民政府 | 提交有关材料 | | | |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领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 后,即可当场 | | | | | 办理相关行政 | | | | 《海南 | 许可事项)。 | | | | 省城乡规划条例》第三十一条第一款:"以划拨 | | | | | 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经有关 | | | | | 部门批准、核准、备案后,建设单位应当持有 | | | | | 关部门批准、核准、备案文件以及选址意见书 | | | | | 向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 | | | | | 提出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申请,由市、县、自治 | | | | | 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据控制性详细 | | | | | 规划,核定划拨用地的规划条件,核发建设用 | | | | | 地规划许可证。"第三十二条第二款:"以出让 | | | | | 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在签订 | | | | |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后,建设单位应当持 | | | | | 建设项目的批准、核准、备案文件和国有土地 | | | | | 使用权出让合同,向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 | | | | |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领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 | +---+------+-------------------------------------------+--------------+ | 8 | 建设 |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条第 | 在"多规合 | | | | 一款:"在城市、镇规划区内进行建筑物、构筑 | 一"前提下, | | | 工程 | 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建设的,建设单位 | 对符合规划的 | | | | 或者个人应当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 | 项目,简化审 | | | 规划 | 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 | 批,实行告知 | | | | 的镇人民政府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 承诺制(行政 | | | 许可 | | 审批机关一次 | | | | 《海南省城乡规划条例》第三十七条第一款: | 性告知审批条 | | | | "在城市和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特定 | 件和需要提交 | | | | 地区规划区内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物、构筑 | 的材料,在申 | | | | 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设施的,建设单位 | 请人承诺其符 | | | | 或者个人应当向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城乡 | 合审批条件并 | | | | 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 提交有关材料 | | | | | 后,即可当场 | | | | | 办理相关行政 | | | | | 许可事项)。 | +---+------+-------------------------------------------+--------------+ | 9 | 防空 | 《海南省实施\<中 | 在"多规 | | | | 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办法》第十四条: | 合一"前提下 | | | 地下 | "城市新建民用建筑,其防空地下室必须与地面 | ,对符合规划 | | | | 建筑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建筑。应当修 | 的项目,暂时 | | | 室设 | 建防空地下室的民用建筑,其设计方案必须经 | 停止实施该项 | | | | 县级以上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审核,未经人民防 | 行政审批,改 | | | 计方 | 空主管理部门审核或者经审核不合格的,有关 | 为备案管理。 | | | | 部门不得为其办理设计审批和施工发证手续"。 | | | | 案审 | | | | | | | | | | 核 | | | +---+------+-------------------------------------------+--------------+ | 1 | 防空 | 《海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 | 在"多规 | | 0 | | 空法\>办法》第十五条第一款:"应当修建但受 | 合一"前提下 | | | 地下 | 客观条件限制不能与地面建筑同时修建防空地 | ,对符合规划 | | | | 下室的,建设单位必须报经县级以上人民防空 | 的项目,暂时 | | | 室易 | 主管部门批准,按照应当修建的防空地下室面 | 停止实施该项 | | | | 积缴纳人民防空工程异地建设费。缴费标准由 | 行政审批,改 | | | 地建 | 省人民政府按照当地建筑工程实际造价确定。" | 为备案管理。 | | | | | | | | 设许 | | | | | | | | | | 可 | | | +---+------+-------------------------------------------+--------------+ | 1 | 建设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在 | | 1 | | 矿产资源法》第三十三条:"在建设铁路、工厂 | "多规合一"前 | | | 项目 | 、水库、输油管道、输电线路和各种大型建筑 | 提下,以产业 | | | | 物或者建筑群之前,建设单位必须向所在省、 | 园区整体区域 | | | 压覆 | 自治区、直辖市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了解拟建工 | 审批取代单个 | | | | 程所在地区的矿产资源分布和开采情况。非经 | 项目的审批。 | | | 重要 | 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批准,不得压覆重要矿床。" | | | | | | | | | 矿床 | 《中华人 | | | | | 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五条: | | | | 审批 | "建设单位在建设铁路、公路、工厂、水库、输 | | | | | 油管道、输电线路和各种大型建筑物前,必须 | | | | | 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地质 | | | | | 矿产主管部门了解拟建工程所在地区的矿产资 | | | | | 源分布情况,并在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报请审 | | | | | 批时附具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的证明。在上述建 | | | | | 设项目与重要矿床的开采发生矛盾时,由国务 | | | | | 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 | | | | | 政府提出方案,经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提 | | | | | 出意见后,报国务院计划行政主管部门决定。" | | | | | | | | | | 《海南省矿产资源 | | | | | 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建设铁路、工厂、水 | | | | | 库、输油气管道、输电线路和各种大型建筑或 | | | | | 者建筑群,建设单位在选址之前,应当向省人 | | | | | 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了解拟建项目所在地 | | | | | 区的矿产资源分布情况。需要压覆矿床进行建 | | | | | 设的,应当报请省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 | | | | | 批准。依法应由国务院主管部门批准的除外。" | | +---+------+-------------------------------------------+--------------+ | 1 | 地质 | 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二 | 在"多规合一" | | 2 | | 十一条第一款:"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 | 前提下,以区 | | | 灾害 | 建设应当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 | 域评估取代单 | | | | 性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 | 个项目评估。 | | | 危险 | 组成部分;可行性研究报告未包含地质灾害危险 | | | | | 性评估结果的,不得批准其可行性研究报告。" | | | | 性评 | | | | | | | | | | 估 | | | +---+------+-------------------------------------------+--------------+ | 1 | 环境 | 《中华人民 | 在 | | 3 | | 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九条:"编制有关开发 | "多规合一"前 | | | 影响 | 利用规划,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 | 提下,产业园 | | | | 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 | 区规划进行环 | | | 评价 | 价的开发利用规划,不得组织实施;未依法进 | 境影响评价后 | | | | 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 | ,对建设项目 | | | 文件 | | 环境影响评价 |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 | 文件的审批实 | | | 审批 | 价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建设项目的环境影 | 行分类管理, | | | | 响评价文件,由建设单位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报 | 污染较重、生 | | | | 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建设 | 态影响较大、 | | | | 项目有行业主管部门的,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 | 环境风险较大 | | | | 者环境影响报告表应当经行业主管部门预审后 | 的项目环境影 | | | | ,报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 响评价文件报 | | | | | 有审批权的环 | | | | 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十 | 保部门审批; | | | | 条第一款:"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 | 其他准入项目 | | | | 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由建设单位报 | 的环境影响评 | | | | 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建设 | 价文件暂时停 | | | | 项目有行业主管部门的,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 | 止实施行政审 | | | | 者环境影响报告表应当经行业主管部门预审后 | 批,改为备案 | | | | ,报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 管理,同时实 | | | | | 行排污与环保 | | | | 《海南省环境保 | 措施承诺制。 | | | | 护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新建、扩建、改建 | | | | | 项目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组 | | | | | 织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并报有审批权的环 | | | | | 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 | | | | | 响评价文件未经依法审查批准的,该项目审批 | | | | | 部门不得批准建设,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 | | +---+------+-------------------------------------------+--------------+ | 1 | 固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十五 | 在"多 | | 4 | | 条:"国家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 | 规合一"前提 | | | 资产 | 查制度。不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的项目,依法 | 下,以区域节 | | | | 负责项目审批或者核准的机关不得批准或者核 | 能评估审查取 | | | 投资 | 准建设;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已经建成的 | 代单个项目节 | | | | ,不得投入生产、使用。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管 | 能评估审查, | | | 项目 | 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 对单个项目实 | | | | | 行备案管理。 | | | 节能 | 《海南 | | | | | 省节约能源条例》第十一条第三款:"未按照规 | | | | 评估 | 定进行节能审查或者节能审查未获通过的固定 | | | | | 资产投资项目,依法负责项目审批或者核准的 | | | | 审查 | 机关不得批准或者核准建设;建设单位不得开 | | | | | 工建设;已经建成的,不得投入生产、使用。" | | +---+------+-------------------------------------------+--------------+ | 1 | 建筑 | 《中 | 在"多规合 | | 5 | | 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七条第一款:"建筑工 | 一"前提下, | | | 工程 | 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 | 对符合规划的 | | | | 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 | 项目,简化审 | | | 施工 | 门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但是,国务院建设行 | 批,实行告知 | | | | 政主管部门确定的限额以下的小型工程除外。" | 承诺制(行政 | | | 许可 | | 审批机关一次 | | | | | 性告知审批条 | | | | | 件和需要提交 | | | | | 的材料,在申 | | | | | 请人承诺其符 | | | | | 合审批条件并 | | | | | 提交有关材料 | | | | | 后,即可当场 | | | | | 办理相关行政 | | | | | 许可事项)。 | +---+------+-------------------------------------------+--------------+ | 1 | 防雷 | 国务院《气象灾害防御条 | 在"多规 | | 6 | | 例》第二十三条第二款:"对新建、改建、扩建 | 合一"前提下 | | | 装置 | 建(构)筑物设计文件进行审查,应当就雷电 | ,对符合规划 | | | | 防护装置的设计征求气象主管机构的意见;对 | 的项目,暂时 | | | 设计 | 新建、改建、扩建建(构)筑物进行竣工验收 | 停止实施该项 | | | | ,应当同时验收雷电防护装置并有气象主管机 | 行政审批,改 | | | 审核 | 构参加。雷电易发区内的矿区、旅游景点或者 | 为备案管理。 | | | | 投入使用的建(构)筑物、设施需要单独安装 | | | | | 雷电防护装置的,雷电防护装置的设计审核和 | | | | | 竣工验收由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负责。" | | | | | | | | | | 《国务院对确需保留行政 | | | | | 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第378项规定。 | | | | | | | | | | 《海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 | | | | 》第二十一条第二款:"对新建、改建、扩建建 | | | | | (构)筑物设计文件进行审查,有关部门应当 | | | | | 就雷电防护装置的设计征求气象主管机构的意 | | | | | 见。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文件不符合要求的,设 | | | | | 计单位进行修改后重新征求气象主管机构的意 | | | | | 见。对新建、改建、扩建建(构)筑物进行竣 | | | | | 工验收,应当同时验收雷电防护装置并有气象 | | | | | 主管机构参加。雷电防护装置验收不合格的, | | | | | 应当整改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重新验收。"第三 | | | | | 款:"雷电易发区内的矿区、旅游景区景点或者 | | | | | 投入使用的建(构)筑物、设施需要单独安装 | | | | | 雷电防护装置的,雷电防护装置的设计审核和 | | | | | 竣工验收由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负责。" | | +---+------+-------------------------------------------+--------------+ | 1 | 城市 | 国务院《城市道路管理条例》第三十三 | 在"多规 | | 7 | | 条第一款:"因工程建设需要挖掘城市道路的, | 合一"前提下 | | | 道路 | 应当持城市规划部门批准签发的文件和有关设 | ,对符合规划 | | | | 计文件,到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交通 | 的项目,暂时 | | | 挖掘 | 管理部门办理审批手续,方可按照规定挖掘。" | 停止实施该项 | | | | | 行政审批,改 | | | 许可 | 《海南 | 为备案管理。 | | | | 省城市市政设施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一款 | | | | |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挖掘城市道路。确 | | | | | 需挖掘城市道路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持规划部 | | | | | 门批准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相关的设计图 | | | | | 纸,向市设施行政主管部门办理道路挖掘申请 | | | | | 和审批手续,并必须征得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同 | | | | | 意,由市设施行政主管部门收取道路挖掘修复 | | | | | 保证金,发放道路挖掘许可证后,方可施工。" | | +---+------+-------------------------------------------+--------------+ | 1 | 城镇 | 国务院《城镇排水与 | 在"多规 | | 8 | | 污水处理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一款:"从事工业 | 合一"前提下 | | | 污水 | 、建筑、餐饮、医疗等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 | ,对符合规划 | | | | 个体工商户(以下称排水户)向城镇排水设施 | 的项目,暂时 | | | 排入 | 排放污水的,应当向城镇排水主管部门申请领 | 停止实施该项 | | | | 取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证。城镇排水主管部 | 行政审批,改 | | | 排水 | 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重点对影响城镇排 | 为备案管理。 | | | | 水与污水处理设施安全运行的事项进行审查。" | | | | 管网 | | | | | | 《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 | | | | 许可 | 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目录第103项。 | | +---+------+-------------------------------------------+--------------+
null
null
地方性法规
有效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清真食品管理办法
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
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
2020_2030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清真食品管理办法 > (1999年4月11日临夏回族自治州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 1999年9月26日甘肃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维护少数民族的饮食习俗,加强对清真食品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临夏回族自治州自治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临夏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清真食品,是指按信仰伊斯兰教少数民族(以下称少数民族)的饮食习俗生产、加工、经营的各类食品。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州行政区域内生产、加工、经营清真食品的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及机关、事业单位的清真餐厅。 第四条 州、县(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是清真食品监督管理的主管部门。 州、县(市)工商、卫生、物价、畜牧检疫等部门,依照本办法,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清真食品进行监督管理。 第二章 生产经营管理 第五条 凡从事清真食品生产、加工、经营的各类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主要管理人员应由少数民族公民担任。如确有困难,管理人员中至少有一名少数民族公民。清真食品的总监督人必须是少数民族公民。 (二)生产、采购、储存清真食品的主要岗位和环节,其工作人员必须是少数民族公民。 清真餐饮业的主要操作人员,应当是少数民族公民。 (三)在生产、加工、屠宰、运输、储存、销售清真食品的过程中,必须使用专门的计量设施和工具。 (四)清真肉食品的畜禽屠宰人员,必须是符合条件的少数民族公民。 (五)异地生产的肉食品和包装食品,在本州内按清真食品销售时,其经营者必须向所在县(市)清真食品监督管理主管部门提交生产地县级以上民族宗教事务部门或其委托组织出具的"清真"标识或证明,经审验认可,方可经营。 第六条 宾馆、饭店、招待所、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清真餐厅、清真灶采购、烹饪等主要岗位应当是少数民族公民,其灶具、器皿等必须专用。 第七条 清真肉食品检疫工具和印章,必须专用。 第八条 本州内生产、加工的清真食品,其包装必须有明显的"清真"标识和监制机关名称。 第九条 清真食品的生产、加工和经营网点。由城建、工商部门根据少数民族分布状况和城建规划,合理设置。 禁止将少数民族禁忌的食品(或原料)带入清真食品生产、加工、专营场所。 商场、商店经销清真食品时,应固定专柜,由少数民族公民管理。 第三章 清真牌、证管理 第十条 清真食品《许可证》和标志牌由临夏回族自治州民族宗教事务局统一制作,由县(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审核发放。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伪造、买卖、转让、出租、借用或自行设置清真牌、证。 第十一条 生产、加工、经营清真食品的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宾馆、饭店、招待所、机关单位的清真餐厅、必须向所在县(市)清真食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办理清真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和清真标志牌,《许可证》和标志牌须放置在醒目位置。不按规定申领、放置清真食品《许可证》和标志牌的,其食品不准按清真食品出售。 第十二条 申领清真食品《许可证》和标志牌,须提交下列证件和材料: (一)《营业执照》副本和《卫生许可证》影印件; (二)少数民族职工岗位分工,身份证影印件; (三)管理人员中少数民族的身份证及聘任书影印件; (四)个体工商户和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影印件。 第十三条 生产、加工、经营清真食品的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宾馆、饭店、招待所、机关单位的清真餐厅,必须接受清真食品监督管理主管部门的检查和抽查。 第十四条 凡在本州内生产标有"清真"标识的包装食品,须由州、县(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或委托伊斯兰教协会监制。未经州、县(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自行监制或印制"清真"字样和监制单位名称。 第十五条 生产、加工、经营清真食品的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在停业、转产或者改变名称、经营场所、法定代表人、经营范围或经营期限等有关事项的,必须在30日以内向所在县(市)清真食品监督管理部门办理变更、注销手续。办理注销手续时,须向原发证机关交还清真牌、证。改营非清真食品的,不得在生产、经营场所或食品的包装上保留与"清真"有关的任何标志。 第十六条 清真食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组织生产、加工、经营者成立清真食品行业管理协会。 第四章 罚则 第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第五条、第六条、第九条、第十五条规定的,由清真食品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3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第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第十四条,转让、出租、借用清真牌、证的,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对自行设置、伪造、买卖清真牌、证和标识的,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第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第十三条,不办理清真食品许可手续和专用标志,生产、经营清真食品的,给予警告,并责令限期补办;逾期未办或拒不补办的,拒不接受检查和抽查的,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经处罚后仍不改正的,由清真食品监督管理部门收缴其清真牌、证,不得继续生产、加工、经营清真食品。 第二十一条 清真食品监督管理部门必须政务公开,其工作人员要依法履行职责,亮证执法,不得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违者由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执行。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执行中的具体应用问题由临夏回族自治州民族宗教事务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null
null
地方性法规
已废止
鞍山市城市房屋权属登记条例
鞍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市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20_2030
### 鞍山市城市房屋权属登记条例 (2006年4月20日鞍山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 2006年5月26日辽宁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批准)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l) [第二章 一般规定](\l) [第三章 所有权登记](\l) [第四章 他项权利登记](\l) [第五章 法律责任](\l) [第六章 附 则](\l) #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市房屋权属管理,规范房屋权属登记行为,保障房屋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城市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的房屋权属登记。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房屋权属登记,是指房产行政主管部门代表政府对房屋所有权以及由上述权利产生的抵押权、典权等房屋他项权利进行登记,并依法确认房屋产权归属关系的行为。 第四条 城市房屋权属实行登记发证制度。 城市房屋权属登记发证应当遵循依法、公开、便民、高效的原则。 第五条 市房产局是本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的监督管理工作,其所属的房屋权属登记机构负责办理房屋权属登记。 # 第二章 一般规定 第六条 房屋权属登记分为房屋所有权登记和他项权利登记。 房屋所有权登记包括房屋初始登记、转移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 房屋他项权利登记包括房屋抵押权和典权登记。 第七条 本条例所称房屋权利申请人,是指向房屋权属登记机构提出房屋权属登记申请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本条例所称房屋权利人,是指依法享有房屋所有权和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房屋他项权利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第八条 房屋权利申请人应当向房屋所在地的房屋权属登记机构申请房屋权属登记,领取房屋权属证书。共有的房屋,由共有人共同申请。 房屋权属证书是房屋权利人依法拥有房屋权属的合法凭证,分为《房屋所有权证》《房屋共有权证》《房屋他项权证》。按份共有的房屋,由全体共有人推举的持证人收执《房屋所有权证》,其余共有人各执《房屋共有权证》一份。 第九条 房屋权利申请人申请房屋权属登记,申请人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使用法定名称的全称,并提交相应的资格证件;申请人为自然人的,应当使用其身份证件上的姓名,并提交相应的身份证明。 第十条 房屋权利申请人委托代理人申请房屋权属登记的,代理人应当向房屋权属登记机构提交房屋权利申请人的身份证件、经公证的委托书和本人的身份证件。 法定代理人申请办理被代理人房屋权属登记的,应当提交法定代理人资格证明和被代理人的身份证件。 第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由当事人一方申请房屋权属登记: (一)继承、遗赠房屋的; (二)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判决、裁定、裁决使房屋所有权发生转移的; (三)未设定他项权利的房屋所有权人本人姓名、自身名称,或者房屋用途、门牌号、结构、面积发生变化的; (四)协议离婚取得房屋的; (五)注销房屋所有权的。 第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当事人共同申请房屋权属登记: (一)买卖房屋的; (二)交换房屋的; (三)赠与房屋的; (四)划拨房屋的; (五)分割、合并房屋所有权的; (六)房屋设定他项权利的; (七)变更、注销房屋他项权利的。 第十三条 房屋权利申请人申请房屋权属登记,应当提交登记文件(证件)原件,并由房屋权属登记机构出具收件凭据;无法提供原件的,经房屋权属登记机构同意,可以提交原件的副本或者复印件。提交的登记文件(证件)来自境外的,应当同时提交认证文件以及中文译本。 房屋权利申请人提交登记文件(证件)齐备的,房屋权属登记机构应当受理登记申请,并出具书面凭证。 登记文件(证件)不齐备的,房屋权属登记机构暂缓登记,并一次性书面告知房屋权利申请人需要补齐的文件(证件)。 第十四条 房屋权利申请人申请房屋权属登记,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文件(证件),并对其真实性负责,不得采取隐瞒、欺骗手段取得房屋权属证书。 第十五条 房屋权属登记机构依照下列程序进行房屋权属登记: (一)受理登记申请; (二)权属审核; (三)公告; (四)核准登记; (五)颁发房屋权属证书。 前款第(三)项适用于房产行政主管部门认为有必要进行公告的登记。 第十六条 符合下列条件的,房屋权属登记机构自受理登记申请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不包括公告、刊登启事时间)核准登记: (一)房屋权利申请人的资格有效; (二)登记文件(证件)齐备; (三)登记文件(证件)与申请的权利一致; (四)申请登记的权利范围与房屋一致。 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屋权属登记机构不予登记,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一)属于违章建筑的; (二)存在权属纠纷的; (三)成套房屋分割登记的; (四)拆迁期限内翻建、改建、扩建的; (五)除继承、遗赠、注销或者依照法院、仲裁机构生效的法律文书转移、变更的情形外,拆迁期限内申请办理房屋权属初始登记、转移登记、变更登记、他项权利登记的; (六)房屋权利被依法查封、限制的。 第十八条 下列房屋由房屋权属登记机构直接代为登记: (一)依法由房产行政主管部门代管的房屋; (二)人民法院收归国有的房屋。 代为登记的房屋,不颁发房屋权属证书。 第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产行政主管部门有权注销房屋权属证书: (一)房屋权利灭失,而房屋权利人未在规定期限内申请注销登记的; (二)申请登记时隐瞒真实情况或者伪造有关证件、资料、印章获准登记的; (三)因房屋权属登记机构的工作人员工作失误造成房屋权属登记不实的; (四)因其他原因依法应当注销房屋权属证书的。 注销房屋权属证书,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作出书面决定,送达当事人,并收回原发放的房屋权属证书或者公告原房屋权属证书作废。 第二十条 房屋权属证书遗失、灭失的,房屋权利人可以向房屋权属登记机构申请补发。 补发房屋权属证书按下列程序办理: (一)房屋权利人持有效证件向房屋权属登记机构提出书面申请; (二)房屋权属登记机构根据房屋登记资料的记载出具核查证明; (三)房屋权利人持核查证明在房屋权属登记机构指定的报纸上刊登房屋权属证书的遗失、灭失声明; (四)房屋权属登记机构根据房屋权利人提交的已在报纸上刊登的遗失、灭失声明,作出补发公告; (五)自公告之日起六个月内无异议的,由房屋权属登记机构补发房屋权属证书;自公告之日起六个月内有异议的,待异议解决后,补发房屋权属证书。 补发的房屋权属证书应当在其附记上载明"补发"字样。原房屋权属证书自补发新的房屋权属证书之日起作废。 房屋权属证书破损的,房屋权利人可以向房屋权属登记机构申请换发。房屋权属登记机构换发房屋权属证书前,应当查验并收回原房屋权属证书。 第二十一条 房屋权属登记机构应当建立房屋权属登记册,并永久保存。 房屋权属登记册应当载明房屋的坐落,房屋权利人姓名或者名称,房屋的取得方式、用途、结构、面积,房屋权利的转移、变更、注销和限制,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的法律文书、行政机关的决定所确定的权属关系等内容。 查阅、摘录和复制房屋权属登记册的,应当向房屋权属登记机构申请,并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摘录和复制。 第二十二条 房屋权利人发现房屋权属证书或者房屋权属登记册记载有误的,应当持与房屋权属相关的资料申请更正。 房屋权属登记机构发现房屋权属证书或者房屋权属登记册记载有误的,应当及时通知房屋权利人,经核实后予以更正。 第二十三条 房屋权属登记机构应当依法协助司法机关执行涉案房产,并可对涉案房产的有关情况向司法机关提出建议。 # 第三章 所有权登记 第二十四条 新建的房屋,房屋权利申请人应当在房屋竣工后的三个月内向房屋权属登记机构申请房屋所有权初始登记。 申请初始登记,房屋权利申请人应当提交下列文件(证件): (一)建设项目计划批件; (二)《国有土地使用证》; (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正本; (四)工程规划定位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 (五)竣工验收报告; (六)个人身份证件、法人资格证明等。 个人建造的住宅房屋,提交前款第(二)(三)(四)(六)项资料。 以联建方式新建的房屋还应当提交协议书及产权分配的有关资料。 涉外企业的房屋还应当提交投资证明及有关部门批件。 第二十五条 房屋权利申请人申请登记的房屋,属于1990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实施前建造的,房屋权利申请人可以凭投资来源证明等相关资料和未登记原因说明申请登记。房屋权属登记机构受理申请后,应当进行核查并将有关情况发布公告,公告60日期满无异议的,予以登记。 房屋权利申请人申请登记的房屋,属于1990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实施后至1999年12月31日以前建造的,还必须提交用地证明文件或者《国有土地使用证》和市政府规划部门出具的认证意见。 第二十六条 集体土地上的房屋转为国有土地上的房屋,房屋权利申请人应当自事实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房屋登记机构提交《国有土地使用证》等有关文件(证件),申请房屋所有权初始登记。 第二十七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预售商品房的,应当办理预售商品房备案。 申请备案应当提交下列文件(证件): (一)建设项目计划批件; (二)《国有土地使用证》; (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规划核准图件; (四)《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五)工程规划定位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 (六)《商品房预售许可证》; (七)具有测绘资质的测绘机构出具的测绘成果; (八)房地产开发企业代码证副本、法人资格证明。 第二十八条 建立房地产预警预报系统,实行商品房预售合同网上登记备案制度。 房地产开发企业预售商品房的,应当自签订商品房预售合同之日起30日内,对该合同进行网上登记备案。 第二十九条 已经核准登记的房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屋权利人应当自有关法律文件生效或者事实发生之日起90日内申请转移登记: (一)买卖; (二)交换; (三)赠与; (四)继承、遗赠; (五)合并、分割; (六)裁决。 第三十条 申请转移登记的,除应当提供申请人的身份证明外,还应当按照以下规定提交有关文件: (一)买卖、交换、赠与、分割、合并等以合同方式发生转移的,提交原《房屋所有权证》及合同; (二)以继承或者遗赠方式发生转移的,提交原《房屋所有权证》、继承、遗赠公证书或者人民法院的判决书、调解书; (三)以裁决方式发生转移的,提交原《房屋所有权证》、人民法院判决书、调解书、裁定书或者仲裁机构的裁决书、调解书,已经进入执行程序的需要提交协助执行通知书。 第三十一条 房屋权利申请人办理新建商品房转移登记的,应当提交下列文件(证件): (一)申请人身份证明; (二)商品房购销合同; (三)商品房购销专用发票; (四)商品房结算安置单。 因房地产开发企业注销、解体致使无法办理新建商品房转移登记的,申请人持购买商品房的相关手续申请登记,经有关部门认定后,由房屋权属登记机构按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十二条 已经核准登记的房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屋权利人应当自事实发生之日起30日内申请办理变更登记: (一)房屋坐落的街道、门牌号发生变更或者房屋权利人姓名、名称发生变化的; (二)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共有房屋,房屋权利人在夫妻间变更的; (三)房屋分割、合并的; (四)房屋翻建的。 第三十三条 申请变更登记,除提交《房屋所有权证》外,还应当按照以下规定分别提交有关文件(证件): (一)房屋坐落的街道、门牌号发生变更的,提交变更机关的证明;房屋权利人姓名改变的,提交公安机关的证明;房屋权利人名称改变的,提交核准该单位设立的机关出具的证明文件; (二)夫妻共有房屋,房屋权利人在夫妻间变更的,提交婚姻登记证件及户籍证明; (三)房屋分割、合并的,在房屋结构允许范围内,提交具有房产测绘资质的机构出具的面积测绘成果; (四)房屋翻建的,提交《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证》、竣工验收证明和具有房产测绘资质的机构出具的测绘成果。 第三十四条 房屋灭失的,房屋权利人应当自事实发生之日起30日内申请注销登记。申请注销登记的,应当提交房屋权利人身份证明、原《房屋所有权证》及相关的合同、协议、证明等文件。 实施城市建设拆迁的,拆迁人应当自拆迁协议签订之日起30日内,持被拆迁人的《房屋所有权证》、拆迁协议、《拆迁许可证》申请注销登记。 符合上述规定的,房屋权属登记机构应当将注销事项录入房屋登记册,并书面通知房屋权利人,原《房屋所有权证》作废;不符合规定的,不予注销登记,并书面告知房屋权利人。 # 第四章 他项权利登记 第三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屋权利人应当自合同签订之日起30日内申请房屋他项权利登记: (一)抵押; (二)典当。 第三十六条 申请房屋抵押权设定登记,房屋权利人应当提交下列文件(证件): (一)身份证明; (二)《房屋所有权证》、《国有土地使用证》; (三)抵押担保的主债权合同; (四)抵押合同; (五)其他相关证明。 第三十七条 申请房屋典权登记,房屋权利人应当提交下列文件(证件): (一)身份证明; (二)《房屋所有权证》、《国有土地使用证》; (三)典当合同; (四)其他相关证明。 第三十八条 经登记的房屋他项权利发生变更或者依法终止的,房屋权利人应当申请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并提交下列文件(证件): (一)身份证明; (二)《房屋所有权证》、《房屋他项权证》或者他项权利证明文件; (三)证明房屋他项权利发生变更或者终止的文件。 #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九条 房屋权属登记机构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违反法定程序办理房屋权属登记的; (二)无正当理由不受理登记申请或者受理后拖延不办的; (三)由于故意或者过失导致房屋权属登记有误的。 第四十条 采取隐瞒、欺骗等手段取得房屋权属证书的,由房产行政主管部门收回该房屋权属证书或者公告该房屋权属证书作废;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赔偿;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四十一条 伪造、变造房屋权属证书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二条 海城市、台安县、岫岩满族自治县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四十三条 本条例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
null
null
地方性法规
已修改
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条例
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市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20_2030
# 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条例 ## ## (2010年11月19日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 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水污染防治规划与监督管理 第三章 水污染防治措施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工业水污染防治 第三节 城镇水污染防治 第四节 农村和农业水污染防治 第五节 水污染事故处置 第四章 饮用水水源与地下水保护 第五章 生态环境用水保障与污水再生利用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和改善本市水环境,保障饮用水安全,推进污水再生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及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以及与水污染防治相关的水资源管理和再生水利用等相关活动。 第三条 水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本市水污染防治坚持城乡统筹,实行流域管理,严格保护饮用水水源;坚持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相结合,推进污水资源化,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坚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削减污染物的同时补充生态环境用水,逐步改善水环境质量,恢复和保护水体生态功能。 第四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水环境质量负责,并将水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建立与水环境保护工作相适应的资金投入和保障机制,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提高水环境质量。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根据所在区、县人民政府的要求,开展本辖区内有关的水污染防治工作。 第五条 市和区、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水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市和区、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水资源保护和再生水利用进行管理,负责污水处理和河道综合整治等方面工作。 发展和改革、规划、农业、市政市容、国土资源、卫生、住房和城乡建设、园林绿化、工商、旅游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依法做好有关水污染防治工作。 市和区、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需要聘请监督员,协助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 第六条 本市实行水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 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市水环境保护目标制定考核评价指标,将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作为对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区、县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定期公示考核结果。 第七条 单位和个体工商户排放水污染物,不得超过国家和本市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及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第八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本市水环境质量目标及经济、技术条件,制定本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严格控制水污染物排放,定期对标准进行评估并适时修订。 第九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针对本行政区域内水环境的特点和水污染防治的需求,采取措施,加强水污染物排放控制、再生水利用、水生态修复等方面的科学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提高水环境保护的科学技术水平。 第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水环境,并有权对污染损害水环境的行为进行检举。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水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普及相关科学知识,提高公民的水环境保护意识,拓宽公众参与水环境保护的渠道,并对在水环境保护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水污染防治规划与监督管理 第十一条 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水行政、国土资源等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功能区划方案,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并向社会公布。 第十二条 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发展和改革、水行政、农业、国土资源等行政主管部门,在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中制定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经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审查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并依法报国务院备案。 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结合水资源开发利用等专业规划,编制潮白河、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蓟运河流域综合整治规划,并组织实施。 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环境保护、国土资源等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编制本市地下水保护规划,并组织实施。 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结合环境承载力和农产品保障的要求,编制农业水污染防治规划,确定畜禽、水产养殖及农业种植的规模、结构和布局等内容,并组织实施。 第十三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对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流域综合整治规划、地下水保护规划、农业水污染防治规划及其执行情况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作为水环境保护目标考核依据。 第十四条 本市对重点水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制度。 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发展和改革、水行政、农业等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市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和水污染防治状况,制定全市及各流域的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分解方案和削减计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分解的总量控制指标及削减计划,制定年度总量控制实施方案,将总量控制指标和削减计划落实到排污单位和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单位,并报送市环境保护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流域水环境质量的状况,增加流域实施总量控制的重点水污染物种类。 第十五条 本市逐步建立流域水环境资源区域补偿机制。 对超额完成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和水环境质量考核指标的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奖励。 对完成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和削减计划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或者区、县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奖励。 补偿和奖励的具体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六条 对未完成区域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水环境质量考核指标的区、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暂停审批该区、县行政区域内新增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发展和改革、规划等项目审批部门不得批准其建设,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 对未完成流域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区、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暂停审批该区、县未达标流域内新增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发展和改革、规划等项目审批部门不得批准其建设,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 第十七条 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确定本市各流域重点排污单位名录。 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安装水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与环境保护、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并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单位对其出水,排放工业废水的企业对其所排放的废水,应当进行监测,并保存原始监测记录。 第十八条 本市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实行排污申报登记、排污许可和排污收费制度。 第十九条 直接向水体排放水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设置、规范排污口,设立标志,并将排污口地理坐标等信息报告区、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在河流、湖泊、水库、渠道设置排污口的,还应当遵守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 第二十条 本市应当统筹规划、建设、完善污染源、水环境质量、水量和水位监测网络,并逐步实现环境保护、水行政、国土资源、卫生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之间监测数据的共享。 第二十一条 本市实行水环境质量公报制度。 水环境质量信息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发布。 第二十二条 建设或者运行水环境监测设施需要相关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提供便利条件的,相关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应当予以配合。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破坏、损毁或者擅自改动水环境监测设施。 第二十三条 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将排污单位违反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的行为纳入本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对严重污染水环境的企业通过媒体予以公布。 第二十四条 市和区、县环境保护、水行政等部门应当公布本部门受理对污染损害水环境行为举报的联系方式。对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的举报事项,应当及时处理;对不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的,应当及时转交有权处理的部门,并告知举报人。对举报属实的,应当对举报人给予奖励。 第三章 水污染防治措施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十五条 在水环境质量达标之前,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市水资源特点和水环境容量状况,采取更加严格的水污染防治措施。 第二十六条 本市禁止下列行为: (一)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或者剧毒废液; (二)在水体清洗装贮过油类或者有毒污染物的车辆和容器; (三)向水体排放、倾倒工业废渣、垃圾和其他废弃物; (四)在河流、湖泊、渠道、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岸坡堆放、存贮固体废弃物和其他污染物; (五)利用渗坑、渗井、裂隙、溶洞排放、倾倒污水和其他废弃物; (六)在砂石坑、窑坑、滩地等低洼地排放污水,倾倒、存贮垃圾、粪便及其他污染物,或者以漫流方式排放、倾倒污水; (七)利用无防渗漏措施的沟渠、坑塘等输送或者存贮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和其他废弃物; (八)生产和销售含磷洗涤用品。 第二十七条 本市严格控制有毒污染物的排放。 有毒污染物的名录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水污染物的毒性、持久性、对人体健康和生物影响的性质和程度等因素确定,并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八条 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放射性固体废物或者含高放射性和中放射性物质的废水。 向水体排放含低放射性物质废水的,应当符合有关放射性污染防治的规定和标准。 第二十九条 学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企业等单位的实验室、检验室、化验室产生的废液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关于危险废物的有关规定单独收集,进行安全处置,禁止排入排水管道或者直接排入水体。 市和区、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加强对实验室、检验室、化验室废液处理的监督管理,为有关单位依法处理废液提供指导。 第二节 工业水污染防治 第三十条 本市鼓励工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推行清洁生产,采用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减少水污染物排放量。 第三十一条 本市按照国家有关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要求推动工业园区建设,通过合理规划工业布局,引导工业企业入驻工业园区。 第三十二条 建设工业园区,应当配套建设废水集中处理设施。 工业园区未建设废水集中处理设施或者集中处理设施废水排放不达标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暂停审批该工业园区新增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发展和改革、规划等项目审批部门不得批准其建设,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 第三十三条 本市应当采取措施,对高污染、高耗水行业加以限制。禁止新建、扩建制浆、制革、电镀、印染、有色冶炼、氯碱、农药合成、炼焦等对水体有严重污染的项目。对现有排放含重金属废水的小型生产企业限期关停。 市经济和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环境保护、水行政、发展和改革及其他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市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需要,制定鼓励、限制、禁止的行业和产品名录,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 第三十四条 向公共污水处理设施排放工业废水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在排污口建设取样井,并为水行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受纳废水的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单位提供取样、监测流量的便利条件。 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单位有权对汇水范围内排污单位的排水进行取样检测,发现排水水质超过排放标准的,应当及时告知排污单位,并报告水行政主管部门。 第三节 城镇水污染防治 第三十五条 城镇污水应当集中处理。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通过政府投资或者其他方式筹集资金,统筹安排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配套污水管网,提高城镇污水的收集率和处理率。 第三十六条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污水处理的有偿服务。 城镇用水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污水处理费。污水处理费应当用于污水管网和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养护、运行、保护和建设,不得挪作他用。 乡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单位取得的污水处理费不能满足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的,不足部分由区、县人民政府统筹安排。 第三十七条 向公共污水处理设施排放水污染物,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排入公共污水处理设施之前进行预处理,并达到规定的标准: (一)含有毒污染物名录内污染物的污水; (二)医疗卫生机构产生的含病原体的污水; (三)含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的废水。 第三十八条 本市应当加强雨水的收集、处理和利用,采取措施,防止初期雨水造成污染。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雨水收集口、雨水管道排放或者倾倒污水、污物和垃圾等废弃物。 第三十九条 对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的处理处置,应当遵循源头削减和全过程控制原则,实现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禁止采用倾倒、堆放、直接填埋的方式处置污泥。 第四十条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通过政府投资或者其他方式筹集资金,统筹安排建设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将污泥处理处置规划纳入本市排水和再生水规划。 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污泥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的技术标准体系和运营监管体系,规范污泥的处理处置及综合利用。 第四十一条 污水处理单位对所产生的污泥的贮存、运输、处理、处置全过程承担污染防治责任,并对处理处置后的污泥的去向、用途、用量等进行跟踪、记录,不得造成二次污染。污水处理单位将产生的污泥委托其他单位处置的,应当与被委托单位约定双方的污染防治责任。 第四十二条 新建、改建、扩建污水处理设施,应当按照规划确定配套的污泥处理工艺或者措施。现有污水处理设施不能达到污泥处理标准的,应当限期进行改造完善。 第四十三条 本市鼓励和支持通过资源综合利用方式,采用循环经济模式对污泥进行处置。 在农林、建材等生产领域利用经无害化处理的污泥的,享受国家和本市资源综合利用相关优惠政策。 政府投资的沙荒地治理、园林绿化、土壤改良等项目实施政府采购的,应当优先采购符合国家和本市相关标准的污泥衍生产品。 第四节 农村和农业水污染防治 第四十四条 本市应当根据水资源承载力和水污染防治的要求,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布局,发挥农业的生态功能。 第四十五条 区、县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对未纳入城镇污水管网的村庄的生活污水进行治理,优先采用生态、低能耗、资源化的污水处理技术;对在饮用水源保护区、河道两侧等重点区域的村庄,应当建设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并保证建设及运转资金。 第四十六条 市和区、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及种植业水污染防治进行监督管理,对农业生产环境进行监测,加强农业水污染防治的业务指导。 第四十七条 本市鼓励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采取生态养殖方式。建设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符合本市农业水污染防治规划的要求,并配套建设集中式畜禽粪污综合利用设施或者无害化处理设施。规划禁养区内已有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项目,由所在地区、县人民政府限期拆除。 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应当采取防渗漏、防流失、防遗撒措施,防止畜禽养殖废水、粪污渗漏、溢流、散落对环境造成污染。 第四十八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政策,鼓励、引导建设集中式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或者无害化处理设施,引入市场化机制进行运营。 第四十九条 水产养殖的排水直接排入地表水体的,应当达到受纳水体水环境功能区的要求。 第五十条 本市鼓励种植业通过推行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生物防治等措施,提高肥料使用效率,合理使用有机肥和化肥,减少化学农药施用量,防止污染水环境。 第五节 水污染事故处置 第五十一条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突发水污染事故的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等工作。 造成水污染事故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承担事故的处置和事后恢复责任,对受到损失的单位或者个人依法进行赔偿。 第五十二条 可能发生水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制定有关水污染事故的应急方案,建设事故状态下的水污染防治设施,储备相应的应急救援物资,做好应急准备,并定期进行演练。 生产、使用、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在其储存场所建立防渗漏围堰,在厂区修建消防废水、废液的收集装置,采取措施防止在处理安全生产事故过程中产生的可能严重污染水体的消防废水、废液排入水体。 第五十三条 企业事业单位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水污染事故的,应当立即启动本单位的应急方案,采取应急措施,并向市或者区、县人民政府或者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抄送有关部门。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水行政主管部门等相关部门及时对水污染事故可能影响的区域进行监测,督促造成事故的单位和个人妥善处理事故造成的水体污染。 第五十四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公开水污染事故的预警信息和应对情况,将事故信息和应当注意的事项及时告知可能受到影响的单位和个人。 第四章 饮用水水源与地下水保护 第五十五条 本市实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外围可以划定一定区域作为准保护区。 跨区、县供水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准保护区的划定,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水行政、国土资源、规划、卫生、住房和城乡建设、园林绿化等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方案,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其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准保护区的划定,由区、县人民政府提出方案,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饮用水水源保护的需要,调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准保护区的范围,确保饮用水安全。 第五十六条 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由市或者区、县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从事旅游、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 第五十七条 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由市或者区、县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建设项目未拆除或者关闭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达到饮用水水源保护的要求。 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从事旅游等活动的,应当按照规定采取措施,防止污染饮用水水体。 第五十八条 禁止在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新建、扩建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改建建设项目,不得增加排污量。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保护饮用水水源的实际需要,在准保护区内采取工程措施或者建造湿地、水源涵养林等生态保护措施,防止水污染物直接排入饮用水水体,确保饮用水安全。 第五十九条 地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装载有毒污染物的车辆驶入; (二)从事网箱养殖; (三)从事水上旅游、游泳或者其他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动。 地表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禁止从事网箱养殖。 第六十条 地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堆放和贮存易溶、含有毒污染物的废弃物; (二)堆放垃圾、粪便及其他可能污染地下饮用水水源的固体废弃物; (三)新建贮存液体化学原料、油类或者其他含有毒污染物物质的地下工程设施。 在地下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禁止堆放和贮存易溶、含有毒污染物的废弃物。 第六十一条 饮用水水源受到污染可能威胁供水安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责令有关单位采取停止或者减少排放水污染物等措施,当地人民政府应当视情况采取停止取水等应急措施。 第六十二条 建设、使用垃圾填埋场或者贮存液体化学原料、油类等地下工程设施的单位,应当对地下工程采取防止渗漏的有效措施,并配套建设地下水监测井等水污染防治设施,定期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地下水水质监测报告,防止污染地下水。 第六十三条 多层地下水的含水层水质差异较大的,应当分层开采;对已受污染的潜水和承压水,不得混合开采。因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水质恶化,不宜继续开采的,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向市人民政府报告。市人民政府应当责成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停止或者限制开采地下水。 第六十四条 从事地下热水资源开发利用或者使用水源热泵、地源热泵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和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加强监督管理和指导。 第六十五条 人工回灌补给地下水的,不得恶化地下水水质。 进行地下勘探、采矿、工程降排水、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等可能干扰地下含水层的活动,应当采取防护性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 大口井、废弃机井的产权单位应当采取合理的封井措施和工艺,防止造成地下水污染。 第五章 生态环境用水保障与污水再生利用 第六十六条 本市坚持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水污染防治相结合,实行用水总量控制,鼓励污水再生利用,逐步保障生态环境用水,实现用水量与水资源量的平衡,恢复地表、地下水体合理的水量、水位。 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制定水资源利用规划或者进行水资源调配时,应当统筹考虑再生水与地表水、地下水的利用,在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的基础上,统筹兼顾生态环境、工业、农业用水。 第六十七条 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定本市重点河段和重点湖泊最低生态环境用水量,在流域综合整治规划中提出具体生态用水保障方案并组织实施。 第六十八条 本市生态环境用水应当优先使用雨水和再生水。严格限制使用地下水和自来水作为城市景观用水。 住宅小区、单位内部景观用水和市政杂用水具备使用雨水或者再生水条件的,应当使用雨水或者再生水,不得使用地下水和自来水。 各类工程施工降水的抽排水应当综合利用,优先用于施工现场及城市景观用水。 前三款所列各项用水的具体管理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六十九条 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水体生态修复纳入流域综合整治规划,通过采取生态保护措施,改善水体水质。 第七十条 跨河流调配水资源的,应当充分论证,统筹兼顾水资源利用和水污染防治的需要,防止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第七十一条 市和区、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管理权限组织编制排水和再生水规划,经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审查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依据有关规划,通过政府投资或者其他方式筹集资金,统筹安排建设公共再生水设施,逐步扩大再生水输配管网的覆盖范围。 第七十二条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政策,采取措施,发展工业再生水用户,鼓励工业企业的废水处理后循环使用,扩大农业再生水灌溉范围,推动再生水回补地下水的技术研究和应用。 再生水输配管网覆盖范围内的园林绿化、环境卫生、工程施工等用水应当使用再生水。 再生水输配管网覆盖范围以外的地区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可回收水量较大的,应当配套建设再生水利用设施。 第七十三条 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用水规模、水质要求和经济、技术条件等因素,确定本市重点行业的再生水使用指标,报市人民政府批准施行。 重点行业的企业具备再生水利用条件的,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再生水用量纳入其用水指标;无正当理由未使用再生水的,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核减相应的用水指标。 第七十四条 再生水用户应当根据不同用途,按照国家和本市规定的再生水水质标准使用再生水。 再生水设施运营单位应当加强设施的维护管理,保证其正常运行,并对再生水水质负责。 第七十五条 本市开展再生水利用的风险研究,建立再生水利用的监测和预警系统。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十六条 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有关法律、法规已经规定法律责任的,适用其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适用本条例的规定。 第七十七条 市和区、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本条例规定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依法作出行政许可或者办理批准文件的; (二)未按规定实施行政处罚或者违法采取行政措施的; (三)发现违法行为或者接到对违法行为的举报后不予查处的; (四)其他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履行职责的行为。 第七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排放水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本市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由市或者区、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治理,并处应缴纳排污费数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应缴纳排污费数额按年计算。 排放水污染物进入公共污水处理设施,水质不符合排水管理规定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按照排水管理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单位排放水污染物超过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由市或者区、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治理,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限期治理期间,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制生产、限制排放或者停产整治。被责令限期治理的单位应当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提交治理计划,定期报告治理进度,并按照规定期限完成治理任务。限期治理的期限最长不超过一年,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关闭。 第七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装载有毒污染物的车辆驶入地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依法处理。 在地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组织水上旅游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源活动的,以及在地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养殖的,由所在地区、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个人在地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游泳、垂钓或者从事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的,由所在地区、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可以处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第八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或者区、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在地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或者准保护区内堆放和贮存易溶、含有毒污染物的废弃物; (二)在地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堆放垃圾、粪便及其他可能污染地下饮用水水源的固体废弃物; (三)在地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新建贮存液体化学原料、油类或者其他含有毒污染物物质的地下工程设施。 第八十一条 有关排污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不执行市人民政府采取的更加严格的水污染防治措施,造成水环境污染的,由市或者区、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市或者区、县人民政府可以责令其停产、停业。 第八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或者区、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采取限期治理措施,消除污染,处以罚款;逾期不采取治理措施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指定有治理能力的单位代为治理,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 (一)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 (二)向水体排放剧毒废液; (三)在水体清洗装贮过油类或者有毒污染物的车辆和容器; (四)向水体排放、倾倒工业废渣、垃圾和其他废弃物; (五)在河流、湖泊、渠道、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岸坡堆放、存贮固体废弃物和其他污染物; (六)利用渗坑、渗井、裂隙、溶洞排放、倾倒污水和其他废弃物; (七)在砂石坑、窑坑、滩地等低洼地排放污水,倾倒、存贮垃圾、粪便及其他污染物,或者以漫流方式排放、倾倒污水; (八)利用无防渗漏措施的沟渠、坑塘等输送或者存贮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和其他废弃物; (九)向水体排放、倾倒放射性固体废物或者含高放射性和中放射性物质的废水; (十)未将实验室、检验室、化验室废液按照国家和本市关于危险废物的有关规定单独收集,进行安全处置。 有前款第(三)项、第(七)项、第(十)项行为之一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有前款第(一)项、第(四)项、第(五)项、第(八)项行为之一的,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有前款第(二)项、第(六)项、第(九)项行为之一的,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八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生产含磷洗涤用品的,由市或者区、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销售含磷洗涤用品的,由市或者区、县工商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八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未按规定对排放的水污染物进行预处理的,由市或者区、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八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向雨水收集口、雨水管道排放或者倾倒污水、污物和垃圾等废弃物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对个人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八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或者区、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污染,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用倾倒、堆放、直接填埋的方式对污泥进行处置; (二)未按照规划确定配套的污泥处理工艺、措施,或者污泥处置设施未正常运行。 第八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未采取有效措施,致使畜禽养殖废水、粪污渗漏、溢流、散落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由市或者区、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八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并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企业事业单位未按照规定制定水污染事故的应急方案; (二)企业事业单位未按照规定建立事故状态下的水污染防治设施、储备相应的应急救援物资; (三)水污染事故发生后,造成事故的单位和个人未及时采取有关应急措施,做好事故的事后处置和事后恢复工作。 第八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水污染事故的,由市或者区、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国家规定处以罚款,责令消除污染;不具备治理能力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指定有能力的单位代为治理,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处以罚款。 第九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使用地下水或者自来水作为城市景观水体补水的,由市或者区、县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九十一条 当事人对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本条例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在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九十二条 因水污染造成损害的,排污方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水污染受到损害的当事人,有权要求排污方排除危害和赔偿损失。因损害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发生纠纷的,当事人可以请求市和区、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九十三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社会团体可以依法支持因水污染受到损害的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在确定污染源、污染范围及污染造成的损失等事故调查方面为当事人提供支持。 本市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将经济困难公民因水污染受到损害请求赔偿的案件,纳入法律援助的事项范围。 第七章 附则 第九十四条 本条例所称公共污水处理设施,是指城镇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及开发区、工业园区的集中污水处理设施。 第九十五条 本条例自2011年3月1日起施行。2002年5月15日北京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的《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办法》同时废止。
null
null
地方性法规
有效
本溪满族自治县自治条例
本溪满族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
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
2020_2030
## 本溪满族自治县自治条例 (2011年12月23日本溪满族自治县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2012年9月27日辽宁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批准)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l) [第二章 自治机关](\l) [第三章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l) [第四章 经济建设](\l) [第五章 财政金融管理](\l) [第六章 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事业](\l) [第七章 民族关系](\l) [第八章 附 则](\l) # #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规定,结合本溪满族自治县(以下简称自治县)的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自治县是满族实行区域自治的地方。 自治县总面积3344平方公里。 自治县行政区域受法律保护,区域界线未经法定程序,不得变动。确实需要变动的,由上级国家机关的有关部门和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充分协商,经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三分之二以上的代表通过后,按照法定程序报请批准。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驻小市镇。 第三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带领自治县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自治县建设成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富裕、生态和谐的民族自治地方。 第四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在不违背宪法和法律的原则下,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加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自治县实际情况的,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 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本地的特点和需要,依据宪法、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制定单行条例,报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 第五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利,维护和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自治县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 第六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保障各民族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和宗教活动,禁止利用宗教进行违法活动。 第七条 自治县境内的一切国家机关、军事单位、政党组织、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各民族公民,都必须遵守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自治县境内隶属上级国家机关垂直管理的单位应当尊重自治县的自治权,接受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上级国家机关在考核、调整这些单位的主要领导时,应当征求自治县自治机关的意见。 # # 第二章 自治机关 第八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和自治县人民政府。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依法行使县级国家机关的职权,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 第九条 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是自治县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中,满族代表所占的比例应与满族人口在全县人口中所占的比例相适应,其他民族也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由满族公民担任。 第十条 自治县人民政府是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自治县的地方国家行政机关。 自治县县长由满族公民担任。自治县人民政府的组成人员中,满族公民所占的比例应与满族人口在全县人口中所占的比例相适应。 第十一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的特点和需要,在上级国家机关规定的机构和人员编制限额内,自行调整自治机关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报上级人民政府备案。编制内的自然缺额,由自治县自主地安排补充。 第十二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根据需要,从本地方各民族中积极培养使用各级干部和各类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等专业人才,并注重培养和使用妇女干部。在自治县机关工作人员中,满族公民所占比例应与满族人口在全县人口中所占的比例相适应。 自治县申报考试录用公务员计划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满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公民要占适当比例。 自治县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时,合理确定少数民族人员的名额和比例,在上级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指导下,由自治县有关部门依法、自主、公开、公正组织实施。 第十三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采取特殊政策和措施,优待、鼓励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来自治县参加各项建设;优待、鼓励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和偏远、贫困地区工作。对在自治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对在自治县工作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实行民族地区补贴。 第十四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执行职务时,使用汉语言文字。自治县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的公章、文件和布告的刊头、牌匾,应使用满汉两种文字。 # # 第三章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第十五条 自治县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自治县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 自治县人民法院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和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依照法定程序选举和任免。 第十六条 自治县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和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副检察长中,应当有满族公民;工作人员中,应当有适当名额的满族公民。 第十七条 自治县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在审理和检察案件时,使用汉语言文字。各民族公民都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对不通晓汉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应当为他们翻译。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在审理和检察案件时,以有关法律、法规及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为依据。 # # 第四章 经济建设 第十八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在国家规划指导下,根据本县经济发展的特点和需要,自主地安排和管理经济建设事业。 第十九条 自治县坚持把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正确处理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增加农业投入,实现农业现代化,全面振兴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 自治县重视保护耕地,提高复种指数,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积极引进、推广适用的农业科学技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自治县在农村坚持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保障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经济组织。 第二十条 自治县依法管理、保护、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禁止乱占耕地和滥用土地。 农民经营的土地未经批准不得改作非农业生产用地,放弃经营的承包地由发包单位收回调整。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法流转。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依法管理国有土地资源。根据法律规定和国家统一规划征收征用土地时按程序审批。凡涉及群众利益的,应给予合理补偿。城镇建设用地可以依法划拨、出租或转让。依法收购和储备的国有建设用地可以公开招标、挂牌和拍卖其使用权。 第二十一条 自治县依法管理行政区域内的矿产资源。任何单位和个人开发矿产资源,必须依照法律和国家规定进行审查批准,开采矿产资源应当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防止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第二十二条 自治县在林业建设中坚持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方针。在提高森林数量和质量的同时,提高林地利用率。发展林地经济,实行立体经营,综合利用。 自治县搞好森林防火,封山育林。严禁滥砍盗伐、毁林开荒、以及毁林养蚕、非法采矿、采石、采砂、挖土等毁林和破坏林地的行为。 自治县保护境内的珍贵稀有动植物,禁止非法猎取和采集。 第二十三条 自治县坚持谁造谁有,合造共有的原则,依法维护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农民在自留山、房屋前后种植的林木归个人所有,允许继承和转让。 自治县可根据林业发展需要申请提高育林基金留用比例。 第二十四条 自治县积极发展畜牧业,加强畜牧业生产基地和加工基地建设,积极支持、鼓励畜牧业科学技术研究推广,提倡科学饲养,支持集体、个人发展畜禽养殖。 自治县建立健全畜牧兽医技术指导、良种保护及繁育和牧场保护、畜牧医政等监管和服务体系。 自治县提高动物检疫、防控能力,加强畜禽及畜禽产品安全监管,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 第二十五条 自治县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发展生态经济。积极引进资源开发和深加工项目,大力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和企业,重点扶持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支持民族特需用品、传统手工艺品和土特产品的生产。 第二十六条 自治县依法管理和保护本辖区内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增强涵养水土资源能力和防洪能力。防止水资源污染。 自治县的水资源依法实行取水许可制度,有偿使用水资源,并不得擅自改变取水用途。 自治县加强渔业资源的保护、增殖、开发和合理利用;支持、保护集体和个人利用水库、池塘、冷泉发展水产养殖业;设定野生鱼禁止捕鱼期和禁止捕鱼区;保护野生林蛙。 第二十七条 防汛抗旱是公民应尽的义务。自治县水行政主管部门是防汛抗旱的常设机构。自治县加强防汛抗旱预警机制和专业抢险队伍建设,不断加大对度汛、抗旱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 第二十八条 自治县在国家经济政策指导下,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加强工业园区和旅游园区建设,优化经济结构,培育新的特色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鼓励和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隶属于自治县的企业、事业单位,非经自治机关同意,不得改变其隶属关系。 第二十九条 自治县依法保护和管理境内的土地、山岭、森林、草场、水域、温泉、矿藏等自然资源。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统一的原则,对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综合开发、有效利用。 在开发和建设中,严禁破坏生态、污染环境和造成其他公害。任何单位和个人在自治县境内开发自然资源时,必须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并服从其管理和监督。严禁破坏自然资源的行为。 自治县根据法律规定和国家的统一规划,对可以由本县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享有优先权。 上级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在自治县境内开发资源,兴办企业、事业时,应当依法缴纳税金和其他费用,并照顾自治县的利益以及当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 对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损失和破坏的,应当给予合理的补偿及相应的赔偿。 第三十条 自治县积极发展交通运输业,提高公路等级,加快乡村路网建设,鼓励经济组织或个人兴办交通运输事业,多元化投入修建和养护公路。 自治县争取上级国家机关对自治县交通建设予以支持。 自治县道路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客运线路经营权审批以及客运车辆年审和货运车辆年审。 第三十一条 自治县积极发展邮政和通信事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不断扩大城乡覆盖面,提高服务质量。 第三十二条 自治县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的商贸流通体制,根据国家民族贸易政策,对商业、供销、医药及少数民族特需用品定点生产企业,在投资、金融、税收等方面享受国家民族贸易优惠政策。 自治县依照有关法律规定,自主地进行辖区内的质量技术和价格监督管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第三十三条 自治县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鼓励和扶持外贸基地建设和出口商品生产,积极开展对外贸易。自治县经上级国家机关批准的外贸企业和自营企业可以直接经营进出口业务,在计划、配额、许可证和外贸企业资金等方面,享受上级国家机关规定的特殊政策。 第三十四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依据国家的法律规定,确定辖区的土地、山林、风景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其开发利用纳入社会发展规划。 自治县坚持按照城镇和农村发展的标准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节约用地的原则,逐步建设具有民族特色、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生态宜居、环境优美、整洁文明的新城乡。 在服从上级国家机关总体规划前提下,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基本建设时,必须服从自治县的总体规划。 第三十五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依法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辖区内的旅游资源。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发展旅游事业。加强旅游景区的配套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开发旅游项目和旅游商品。保护投资者、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的合法权益。 枫树为自治县县树。自治县有计划地保护和利用枫树资源,严禁乱采、乱折和乱挖。 第三十六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采取优惠政策和措施,帮助贫困乡(镇)、村和贫困户发展生产,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 第三十七条 自治县积极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引进人才、资金、技术设备和先进管理方法,采取优惠政策,优化投资环境,鼓励国内外经济组织和个人来自治县合资或独资兴办企业。 自治县内的企业应当优先采用能源利用率高、排放污染物少的清洁生产工艺。对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及设备实行淘汰制度。 # # 第五章 财政金融管理 第三十八条 自治县的财政是国家的一级地方财政。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根据国家财政体制的规定,自主安排使用属于本地方财政收入和支出的节余资金,自行调整财政预算收支。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依照国家规定,建立乡(镇)一级财政,乡(镇)财政是自治县财政的组成部分。 乡(镇)财政预算、决算须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 自治县积极争取并用好国家对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照顾。 第三十九条 自治县的财政收入和支出的项目,依照国家规定,享受照顾。财政收入和支出,做到收支平衡,略有节余。 自治县的财政预算、决算须经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批准。自治县的财政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如因国家经济政策调整,企业、事业隶属关系变更或遇有重大自然灾害等,使预算收入和支出受到较大影响时,报请上级国家机关作适当调整或给予补助。 第四十条 自治县依照国家规定,享受国家、省、市对自治县及水库淹没区的各项补贴和税收照顾。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对上级国家机关拨给的各项专用资金和民族补助款,要加强管理,专款专用,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截留、扣减或挪用,也不得用以顶替或抵减预算收入或正常拨款。 自治县享受国家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的税收优惠。 第四十一条 自治县依照国家规定,征收境内所有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缴纳的各种税款、基金、附加费等。 自治县税收实行属地征收,属地入库。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在执行国家税法时,除应当由国家统一审批的减免税收项目外,对属于地方财政收入,需要从税收上加以照顾和鼓励。可以实行减税或者免税的,由自治县人民政府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四十二条 自治县根据本县财力,逐步增加对农业、教育、医疗、卫生、科技事业的财政拨款。 第四十三条 自治县按照国家规定,多渠道筹集和融通资金,落实各项优惠利率贷款,办好财政贴息贷款,加强信贷管理。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设立地方商业银行和城乡信用合作组织。鼓励外资金融机构在自治县设立分支机构。 第四十四条 自治县加快建立和完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与自治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 # 第六章 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事业 第四十五条 自治县根据国家的法律和教育方针,确定教育发展规划,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普通教育和高中教育,大力发展初、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 自治县实行多渠道办学,规范办学,鼓励社会和个人捐资助学。自治县鼓励自学成才,扫除青壮年文盲。 自治县重视盲、聋、哑和弱智儿童、少年的特殊教育。建立自治县特殊教育学校。 第四十六条 自治县有计划地发展民族小学和民族中学。增加办学经费,开设满族历史课和满族语言文化课,让学生了解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学习本民族的语言。在自治县内推广使用常用的满族用语,形成自治县的满族文化氛围。 第四十七条 自治县要办好教师进修学校。重视对教师的培养和培训,鼓励教师在职进修,提高教师素质,建立一支在数量、质量和专业结构上适应教育发展需要的稳定的教师队伍。 自治县提倡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逐步改善教师的待遇。鼓励和优待各类教师到乡镇学校任教。 第四十八条 自治县的满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考生报考高等院校和中等专业技术学校,享受国家规定的放宽录取标准和条件、定向招生的照顾。自治机关根据本县需要,有计划地选送人员到大、中专院校代培学习。 第四十九条 自治县在教育经费,教职工编制,学生的助学金等方面,享受国家规定的照顾。 自治县义务教育的经费增长比例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比例,并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的原则,切实保证生均公用经费逐年有所增长。自治县办学经费在自治县财政解决发生困难时,依法申请上级财政给予补助。 第五十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根据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制定和实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加强科研机构和科技队伍建设,做好科技成果的引进和推广工作,组织科技人才交流,开拓技术市场,围绕经济建设组织科学研究和科技攻关。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奖励发明创造的有功人员,鼓励科技人员为工农业生产服务,到基层和农村工作,发展农村科技示范户,不断提高农村科学技术水平。 第五十一条 自治县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制定民族文化事业发展规划。 自治县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依法管理文化市场。 自治县重视保护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保护和传承具有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特色文化产业;重视档案事业和地方史志的编纂工作。 第五十二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制定区域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发展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健全县、乡(镇)、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鼓励和优待医务工作者到乡(镇)医院从医。加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做好保健、康复工作。 自治县贯彻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积极开展计划免疫,加强地方病、传染病、职业病的防治。 自治县加强公共环境卫生和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 第五十三条 自治县重视传统医药学的发掘、研究、整理、利用工作,保护和发展药材资源。依法加强药品的监督、管理工作,取缔假药、劣药,保障用药安全。 第五十四条 自治县实行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控制人口增长,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 第五十五条 自治县积极发展体育事业,加强城乡体育设施建设。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增强各族人民体质。发掘、整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 # 第七章 民族关系 第五十六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进行民族观、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教育,教育各民族干部和群众互相信任、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尊重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共同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在处理涉及本地方各民族的特殊问题时,必须与他们的代表充分协商,妥善解决。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根据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积极帮助他们发展经济、文化事业,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和进步。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尊重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提倡在满族传统节日颁金节(农历十月十三),举行满族传统的文化、体育活动。 第五十七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每五年对在民族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 # 第八章 附 则 第五十八条 每年九月七日为自治县成立纪念日。自治县每十周年举行庆祝活动。 第五十九条 自治县人民政府应按本条例制定实施细则。 第六十条 本条例自颁布之日起施行。本溪满族自治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本溪满族自治县自治条例》同时废止。
null
null
地方性法规
已修改
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
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市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20_2030
# 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 ## ## (2007年9月14日北京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 委员会第三十八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了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增强公民的志愿服务意识,规范志愿服务活动,保障志愿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根据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以组织形式实施的志愿服务活动。 法律、行政法规对志愿服务活动另有规定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志愿服务是指自愿、无偿地服务他人和社会的公益性活动。 本条例所称志愿者是指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等资源,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 本条例所称志愿者组织是指市和区、县志愿者协会及各类专业性志愿者协会等依法成立、专门从事志愿服务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 第四条 志愿者组织依据章程组织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可以组织本单位、本系统、本社区的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第五条 个人可以在志愿者组织登记注册,成为注册志愿者。 社会组织符合志愿者组织章程的,可以申请加入,成为志愿者组织的团体会员。 第六条 本市建立志愿服务工作协调机制。 北京志愿者协会负责指导本市志愿者工作的开展。 第七条 志愿服务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平等、无偿、诚信、合法的原则。 第八条 全社会应当尊重志愿者的劳动;志愿者的权益受法律保护。 第九条 本市鼓励和支持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提倡在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领域和大型社会活动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倡为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失业人员和其他有困难需要帮助的社会群体和个人提供志愿服务。 第十条 志愿者组织可以向社会招募志愿者;志愿者组织以外的其他组织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向社会招募志愿者的,应当委托志愿者组织进行。招募境外志愿者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志愿者组织招募志愿者时,应当公布与志愿服务项目有关的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并明确告知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第十一条 提倡对志愿服务有需求的组织或者个人通过志愿者组织获得志愿服务。 第十二条 志愿者组织应当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发布有关志愿服务的信息,组织开展培训、咨询、宣传、交流等活动。 第十三条 志愿者组织与志愿者之间、志愿者组织与接受志愿服务的组织或者个人之间,应当就志愿服务的主要内容协商一致。任何一方要求签订书面协议的,应当签订书面协议。 志愿者组织安排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活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签订书面志愿服务协议: (一)对人身安全、身心健康有较高风险的; (二)连续三个月以上专职服务的; (三)为大型社会活动提供志愿服务的; (四)组织志愿者在本市行政区域以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 (五)组织境外人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 第十四条 志愿服务协议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志愿服务内容、时间和地点; (二)参加志愿服务的条件; (三)志愿者的培训; (四)志愿服务成本的分担; (五)风险保障措施; (六)志愿者责任的免除; (七)协议的变更和解除; (八)争议解决方式; (九)需要明确的其他事项。 第十五条 志愿者组织和其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为志愿者安排志愿服务活动,应当与志愿者的年龄、身体等条件相适应,与志愿服务项目所要求的知识技能相适应,不得安排志愿者从事超出约定范围的志愿服务活动。 安排未成年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应当与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相适应,并征得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同意。 第十六条 志愿者组织和其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应当为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必要的安全、卫生、医疗等条件和保障,开展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训,为志愿者配发志愿者标志,帮助志愿者解决与志愿服务活动相关的实际困难。 第十七条 志愿者组织和其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应当为志愿者建立基本状况和服务情况的档案或者记录卡。未经志愿者本人同意,不得公开档案记载的个人信息或者向第三方提供志愿者的个人信息。 志愿者要求志愿者组织和其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出具志愿服务证明的,志愿者组织和其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应当如实出具证明。 第十八条 志愿者组织和其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应当与接受志愿服务的组织或者个人协商,根据需要为志愿者办理相应的保险。 第十九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他人从事志愿服务活动。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志愿服务的名义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活动。 第二十条 志愿者享有以下权利: (一)获得志愿服务的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 (二)获得志愿服务必需的条件和必要的保障; (三)获得志愿服务活动所需的教育和培训; (四)请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帮助解决在志愿服务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五)有困难时优先获得志愿者组织和其他志愿者提供的服务; (六)对志愿者组织进行监督,提出批评和建议; (七)其他依法享有的权利。 第二十一条 志愿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履行志愿服务承诺或者协议约定的义务,完成志愿服务工作; (二)退出志愿服务活动时,履行合理告知的义务; (三)保守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获悉的个人隐私、商业秘密或者其他依法受保护的信息。 志愿者不得向接受志愿服务的组织或者个人索取、变相索取报酬。 第二十二条 接受志愿服务的组织或者个人应当尊重志愿者的人格尊严,就志愿服务项目对健康及安全构成的风险以及防范这些风险的措施作出必要的告知和说明;有条件和能力的,应当为志愿者提供从事志愿服务活动所需的专业培训和岗位培训、必要的物质保障及安全、卫生条件。 第二十三条 本市依法设立志愿服务基金会。 志愿服务基金应当用于: (一)对志愿服务活动的资助; (二)对因从事志愿服务活动遇到特殊困难的志愿者的救助; (三)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和志愿者的奖励; (四)与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有关的其他事项。 基金的使用和管理依法接受有关部门和社会的监督。 本市鼓励单位和个人向志愿服务基金会捐赠。 第二十四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将志愿服务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引导、促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 民政、财政、人事、教育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为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鼓励和支持在本地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第二十五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表现突出的志愿者组织、志愿者以及对志愿服务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其他组织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六条 鼓励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聘用和录取有志愿服务经历者。 第二十七条 志愿者所在单位应当为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给予支持并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二十八条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有关社会团体应当将培养青少年志愿服务意识纳入思想品德教育内容,鼓励和支持大学和中学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第二十九条 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应当积极宣传志愿服务活动。 第三十条 志愿服务活动中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由民政、工商行政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公安等相关部门按照职责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志愿者、志愿者组织、接受志愿服务的组织或者个人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发生争议的,可以协商解决,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三十二条 本条例自2007年12月5日起施行。
null
null
地方性法规
已废止
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
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省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20_2030
# 甘肃安西极旱荒漠 #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 ## ## (2008年5年29日甘肃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了加强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有效保护荒漠植被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及生物多样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保护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保护区属极旱荒漠生态系统类型,总面积80万公顷,分为南北两片:南片位于东经95°50′49″至96°48′34″,北纬39°49′39″至40°34′34″范围内;北片位于东经94°43′35″至95°47′52″,北纬41°12′26″至41°47′33″范围内。 第三条 凡进入保护区从事保护管理、科学研究、生产经营和旅游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 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应当坚持全面规划、科学管理、保护优先、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并妥善处理好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产生活的关系。 第五条 保护区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保护区的发展列入本行政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并组织实施有利于保护区保护和建设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 第六条 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是保护区的主管部门。 保护区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牧、林业、水利、文物、旅游等部门应当依照各自职责做好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第七条 保护区的管理工作由保护区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其主要职责是: (一)宣传贯彻国家和本省有关自然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二)组织实施保护区总体规划和发展计划,制定和实施各项管理制度; (三)组织或者协助有关部门开展科学研究,建立保护区荒漠生物物种储存基地,保障生物物种安全; (四)开展自然资源调查和环境监测,建立物种资源档案; (五)依法查处破坏保护区自然资源和设施的违法行为。 第八条 保护区管理机构应当会同保护区内的相关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成立联防联保组织,订立保护公约,划定责任区,共同做好保护区保护工作。 第九条 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由保护区管理机构负责标明区界,树立界标,并予以公告。 第十条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核心区。确因科学研究需要必须进入核心区从事观测、调查活动的,应当事先向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交申请和活动计划。 保护区管理机构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对符合条件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办理报批手续。 第十一条 禁止在缓冲区开展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确需从事非破坏性的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和标本采集活动的,应当报经保护区管理机构批准后方可进行。 第十二条 禁止在实验区建设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或者景观的生产设施;建设其他项目,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国家和本省规定的排放标准。已经建成的设施,其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本省规定的排放标准的,应当限期治理;造成损害的,必须采取补救措施。 第十三条 单位和个人经批准可以在实验区投资建设风电、太阳能等项目。建设项目由保护区管理机构审核后,依法按基本建设程序办理。 第十四条 单位和个人在实验区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实习、标本采集、参观考察等活动,应当经保护区管理机构同意。 第十五条 在实验区开辟旅游景点和旅游线路、修建旅游道路和旅游设施,应当符合保护区发展规划并征得保护区管理机构的同意;旅游活动应当服从保护区管理机构的管理,在划定的旅游地点和线路内进行。 第十六条 保护区内榆林石窟、锁阳城等文物古迹的保护,依照有关文物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执行。 第十七条 经批准或者同意进入保护区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实习、标本采集、参观考察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保护区管理机构交纳管理费。进入缓冲区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实习、标本采集的,还应当提交相关活动成果的副本。 第十八条 禁止在核心区和缓冲区拍摄影视和开展大型实景演艺活动。在实验区内拍摄影视和开展大型实景演艺活动的,应当遵守有关自然保护区的法律法规,经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拍摄和演出结束后,影视制作和演出单位应当及时拆除临时搭建的舞台、布景棚等构筑物,恢复生态环境,并由保护区管理机构组织有关部门验收。 第十九条 经批准的建设项目穿越或者占用实验区的,建设单位应当对保护区予以补偿。具体补偿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补偿资金应当全额用于保护区的保护和建设。 第二十条 在保护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非法砍伐、采药、狩猎、放牧、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 (二)机动车辆不按指定路线行驶; (三)破坏水源、水生环境和生物资源; (四)非法引进外来物种; (五)排放污水、倾倒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 (六)擅自移动或者破坏保护区标志及其保护设施。 第二十一条 使用保护区土地,不得违反土地管理和环境保护等有关法律规定。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破坏、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保护区的土地。 第二十二条 禁止在保护区猎杀、非法猎捕受保护的野生动物。保护区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对保护区内病饿、受伤、被困、迷途的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救护机制。 第二十三条 保护区建设、保护和管理的资金来源: (一)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投入; (二)引进的资金; (三)国内外组织和个人的捐赠; (四)其他收入。 第二十四条 实验区的居民可以在保护区管理机构和当地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共同划定的区域内,从事种植、养殖等生产经营活动,优先承包保护区管理机构组织的劳务和管护任务。在划定的区域外,不得从事开荒、打井、定居等活动。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保护区管理机构责令其改正,并可视情节给予处罚: (一)未经批准进入核心区的,处以3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二)未经批准在缓冲区或者实验区进行科学研究、教学实习、标本采集活动的,处以1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三)经批准进入缓冲区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实习、标本采集等活动不向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交相关活动成果副本的,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四)在实验区建设有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或者景观的生产设施的,应当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处以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五)在保护区倾倒废弃物、超标排放污染物的,处以5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六)擅自移动或者破坏保护区标志及其保护设施的,处以1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六条 未经批准擅自进入保护区拍摄影视和开展大型实景演艺活动的,由保护区管理机构或者相关主管部门依法予以制止,并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保护区的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对保护区造成损失的应当予以赔偿。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在保护区进行砍伐、采药、狩猎、放牧、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的,除可以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给予处罚的以外,由保护区管理机构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对保护区造成破坏的,可处以3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保护区破坏水源、水生环境和生物资源,非法引进外来物种的,由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第二十九条 国家公务人员、保护区管理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造成保护区自然资源破坏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条 本条例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
null
null
地方性法规
有效
大厂回族自治县畜牧业条例
大厂回族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
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
2020_2030
大厂回族自治县畜牧业条例 > (1997年3月22日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1997年4月25日河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促进畜牧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保护畜牧业生产经营组织和畜牧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自治县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畜牧业是指畜禽的繁育、饲养、贩运、屠宰、加工、销售等多种形式的综合产业。 第三条 自治县发展畜牧业应当根据民族特点和区位优势,以牛羊业为重点,全面开发畜禽及其产品,逐步推行现代化、企业化、高科技生产加工方式,提高畜牧业产值,使之成为自治县的支柱产业。 第四条 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实现农牧业良性循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立足国内市场,面向国际市场,发展、培育具有民族特色的畜牧业名牌产品。 鼓励、吸引、利用内、外资开办现代化畜禽饲养、屠宰、加工等合资、合作与独资企业。 第五条 自治县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和全体公民均应遵守本条例。 第二章 组织与投入 第六条 自治县、乡(镇)人民政府研究制定畜牧业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和实施措施。 自治县、乡(镇)畜牧工作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各职能部门做好为畜牧业发展的服务工作。 自治县畜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做好本辖区内畜牧业发展规划落实,畜牧业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兽医、兽药的管理,畜牧业科技推广,社会化服务,畜禽及其产品的防疫、检疫、检验工作。 自治县其他职能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畜牧业发展的服务工作。 村民委员会由专人负责畜禽业发展和服务工作。 第七条 乡(镇)畜牧兽医站是国家基层事业单位,经营服务收入自收自支,县财政定额补贴。 第八条 自治县、乡(镇)人民政府应当逐步提高对畜牧业投入的总体水平。自治县人民政府每年投入农业的专项资金的30%用于发展畜牧业,该项资金由自治县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安排使用。 第九条 自治县从畜牧业地方税收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畜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养殖企业、培植龙头企业和新技术推广,专款专用。 第十条 县、乡(镇)人民政府引导和鼓励畜禽饲养、加工等经营组织和经营者采取多种形式筹集资金,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改善生产条件。 第十一条 上级国家机关安排推广畜牧业科技项目的专项拨款需要地方财政配套资金的,自治县、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按比例兑现,专款专用。 第十二条 增强畜牧业智力投入。自治县人民政府根据畜牧业发展实际需要,有计划地调整、充实畜牧兽医专业队伍。 县职教中心根据实际需要,有计划地培养畜牧兽医人才。 县畜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在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知识更新。 乡(镇)畜牧兽医站根据本乡(镇)畜牧业生产特点,组织生产者定期培训。 第三章 繁育、饲养与贩运 第十三条 引进优良品种,推行良种繁育。增设乡(镇)、村家畜改良点,推广人工授精和冷配技术,提高良种繁育覆盖面。 县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个体配种户负责技术指导,严格监督管理。淘汰劣质种公畜,防止品种杂乱、退化。 第十四条 县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和乡(镇)兽医站建立优良种畜档案。鼓励农民饲养良种母畜,采用优种改良繁育后代,提高畜产品和段质率。 禁止屠宰适繁良种母畜和优种公畜。 第十五条 普及先进的科学饲养技术。推广利用农作物秸秆的青贮、氨化和微贮等实用技术。 第十六条 自治县、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对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殖企业,优先、优惠提供饲养场地和饲料地,优先供应物资。 第十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县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不准开办兽医站、家畜改良站,不准无证行医或家畜配种,不准无证生产经营、销售兽药。 第十八条 自治县应当发挥民族传统优势,发展畜禽及其产品的贩运行业。 企业和个人贩运畜禽及其产品必须经兽医卫生监督部门检疫。 第十九条 自治县人民政府依照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对畜禽饲养以及生产经营各种饲料等相关行业在税收上给予优惠。 第四章 屠宰、加工与销售 第二十条 自治县、乡(镇)人民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对经批准从事畜禽屠宰、加工、销售的企业和个人给予支持。 第二十一条 自治县、乡(镇)人民政府鼓励支持畜禽产品加工企业进行科学技术改造,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副产品,提高畜禽产品的附加值。 第二十二条 自治县、乡(镇)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和村民委员会应当加强屠宰、加工管理及其设施建设,实行定点屠宰。 第二十三条 经营清真畜禽产品屠宰、加工、销售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向县民族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县民族行政主管部门发给统一制作的清真标牌和证明后,方可申请办理营业执照。 经营者,必须严格按照伊斯兰方式进行屠宰、加工,以保证产品的民族特色。 第五章 市场建设与管理 第二十四条 自治县、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建立和发展畜禽及其产品、畜牧科技开发等专业市场。 第二十五条 自治县对进入市场经营畜禽及其产品的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在土地转让、工商管理及其他环节上给予适当照顾。 第二十六条 凡从事畜禽及其产品生产经营的企业和个人必须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条例的规定履行纳税义务和其他义务,接受工商、税务部门和兽医、卫生监督检验部门的管理和监督检查。 第二十七条 畜牧兽医组织和畜牧业经营者、劳动者要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不断改善畜牧生产经营卫生条件,防止畜禽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病的发生。 禁止食用和销售病、死畜禽、未经检疫和检疫不合格的畜禽及其产品。 第六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八条 自治县人民政府对具备下列情况之一的,给予奖励: (一)为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在领导、组织、服务等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 (二)引进资金、项目、技术的单位和个人; (三)在科学技术推广过程中做出显著成绩的; (四)在畜牧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取得较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 (五)为发展畜牧业做出其他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第二款之规定,屠宰适繁良种母畜或优种公畜的,县畜牧行政主管部门视其情节,对非经营性的,处以1000元以内罚款;对经营性没有非法所得的,按被宰杀牲畜价值总额的15%处以罚款,但最高数额不超过10000元;对经营性有非法所得的,除没收非法所得外,并处以非法所得3倍以内罚款,但最高数额不超过30000元。 第三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之规定,由县畜牧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处罚。 (一)未经审批,无证开办兽医站、家畜改良站的予以取缔;对直接责任者没收其药械、人工授精设备和非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3倍以内罚款。 (二)对无证生产、销售兽药(含饲料药物添加剂)的,没收药物和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3倍以内罚款。 (三)对经销假、劣兽药的,吊销兽药经营许可证,没收其药物和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3倍以内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以上三项规定的处罚限额,当事人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10000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处以违法所得3倍以内罚款,但最高数额不超过30000元。 第三十一条 未经县民族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私自从事清真畜禽屠宰、加工、销售的,县民族行政主管部门没收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3倍以内罚款,但罚款最高数额不超过30000元。同时,责令停止违法经营活动。 未经县民族行政主管部门和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审批,擅自变更、扩大经营范围,从事清真畜禽屠宰、加工、销售的,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3倍以内罚款,但最高数额不超过30000元。个体工商户并处吊销营业执照,企业责令停业整顿。 第三十二条 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情节轻微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 当事人对依据本条例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自治县人民政府可以依照本条例制定实施细则。 第三十五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null
null
地方性法规
有效
南昌市涉及国家安全事项建设项目管理条例
南昌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市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20_2030
南昌市涉及国家安全事项建设项目管理条例 > (2013年8月29日南昌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 2013年9月26日江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批准) 第一条 为了加强涉及国家安全事项建设项目的管理,维护国家安全与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涉及国家安全事项建设项目,是指可能影响或者危及国家安全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 第三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涉及国家安全事项建设项目的建设、使用及其管理,适用本条例。 第四条 市国家安全机关负责本市行政区域内建设项目涉及国家安全事项的审批和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城乡规划、城乡建设、国土资源、房产管理、公安、工商行政管理、人民防空、工业和信息化、外经贸、邮政、交通运输、广播电视、旅游等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配合国家安全机关做好建设项目涉及国家安全事项的审批和管理工作。 第五条 市国家安全机关应当会同市城乡规划、国土资源、房产管理、公安等部门,建立涉及国家安全事项建设项目管理工作联动机制,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及时互相通报有关情况,实现信息共享。 第六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支持、协助国家安全机关做好涉及国家安全事项建设项目的管理工作。 第七条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应当征求市国家安全机关的意见。 第八条 下列涉及国家安全事项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报市国家安全机关审查批准: (一)重要国家机关、重点科研单位、军事设施和军工单位等周边安全控制区域范围内的建设项目; (二)国际机场、火车站、出入境口岸、海关、人防指挥所、电信枢纽和邮政枢纽等建设项目; (三)法律、法规规定应当进行国家安全事项审查的其他建设项目。 安全控制区域范围由市国家安全机关根据有关规定在进行国家安全评估的基础上,会同市城乡规划等主管部门划定,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调整安全控制区域范围按照前款规定办理。 第九条 城乡规划、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在受理建设单位有关申请时,对属于本条例第八条规定的建设项目,应当书面告知建设单位报市国家安全机关进行涉及国家安全事项审查,经审查批准后,城乡规划、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方可办理相关手续。 第十条 建设单位向市国家安全机关申请涉及国家安全事项审查,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营业执照或者注册登记证书等有效证件; (二)建设项目投资性质、使用功能、选址及周边地理环境的说明; (三)工程规划设计方案; (四)涉及国家安全事项的其他材料。 申请材料齐全的,市国家安全机关应当当场受理;申请材料不齐全的,市国家安全机关应当当场一次性告知其补充的材料。 第十一条 市国家安全机关对涉及国家安全事项建设项目的下列内容进行审查: (一)选址和用途; (二)通信、监控、音响、报警、查验等弱电系统和卫星广播电视地面接收设施的规划设计; (三)办公自动化系统、信息网络系统的设计方案; (四)法律、法规规定应当进行涉及国家安全事项审查的其他内容。 第十二条 市国家安全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查决定。 市国家安全机关的审查决定应当根据下列情况作出: (一)符合国家安全要求的,予以批准; (二)不符合国家安全要求,但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后能够符合国家安全要求的,应当向申请人提出采取安全防范措施要求,并在申请人制定相关安全防范方案后,予以批准; (三)不符合国家安全要求,又无法采取有效安全防范措施的,不予批准,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三条 市国家安全机关在审查决定中提出设置安全技术防范设施要求的,建设单位应当将安全技术防范设施作为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统一规划、设计和施工,所需费用纳入建设项目预算。 第十四条 涉及国家安全事项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应当通知市国家安全机关对该建设项目安全技术防范设施进行检查;检查不合格的,该建设项目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五条 涉及国家安全事项建设项目投入使用后,建设单位或者使用单位应当保障安全技术防范设施正常运行,并按照市国家安全机关的要求建立维护国家安全责任制,支持、配合国家安全机关开展工作。 第十六条 单位或者个人将已经建成的涉及国家安全事项建设项目通过转让、赠与提供给境外组织、机构、个人使用的,房产管理部门在办理产权转让登记时应当书面告知转让人、赠与人在登记后三十日内向市国家安全机关办理备案手续。 第十七条 已经建成的三星级以上宾馆、饭店,经营者应当向市国家安全机关办理备案手续,按照市国家安全机关的要求建立维护国家安全责任制,并支持、配合国家安全机关开展工作。 第十八条 市国家安全机关应当依法对涉及国家安全事项建设项目的建设、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查处违法行为。 第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未经市国家安全机关审查擅自建设或者未按照审查决定建设的,由市国家安全机关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将有关情况告知市城乡规划部门依法处理。 第二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安全技术防范设施未经市国家安全机关检查合格,建设项目投入使用的,由市国家安全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止使用,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未保障安全技术防范设施正常运行的,由市国家安全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将已经建成的涉及国家安全事项建设项目通过转让、赠与提供给境外组织、机构、个人使用未向市国家安全机关办理备案手续,或者已经建成的三星级以上宾馆、饭店的经营者未向市国家安全机关办理备案手续的,由市国家安全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个人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三条 国家安全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在涉及国家安全事项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 本条例施行前在建或者已经建成的涉及国家安全事项建设项目,未经国家安全机关审查批准的,建设单位或者产权人、使用人应当自接到市国家安全机关通知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市国家安全机关办理备案手续,对需要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的,应当按照国家安全机关的要求予以落实。 第二十五条 本条例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null
null
地方性法规
有效
湖南省高新技术发展条例
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省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20_2030
湖南省高新技术发展条例 > (2007年7月28日湖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与成果转化 第三章 高新技术企业 第四章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1.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高新技术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挥高新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高新技术,是指列入国家和省划定的高新技术领域范围,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能够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能够较快转化成新兴产业或者大幅度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技术。 第三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全省高新技术发展规划,确定高新技术发展的重点和布局。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把高新技术的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制定具体的扶持措施。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成果转化以及产业化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行政部门会同科学技术等有关部门负责研究和拟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宏观指导。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经济、教育、国土资源、建设、农业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高新技术发展的有关工作。 第五条 省人民政府统计行政部门应当会同科学技术等有关部门建立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制度,准确反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 第六条 对在促进高新技术发展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2. 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与成果转化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制定并组织实施本地区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与成果转化计划。 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有条件的企业应当加强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与成果转化。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用于科学技术的经费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本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并优先用于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与成果转化。 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支持与高新技术研究开发、成果转化有关的信息资源、检验测试、中间试验基地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现资源共享。 第十条 对经国家和省有关部门认定的国家级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等高新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除认定机构给予相应资金支持外,申请设立的政府及部门应当给予配套资金扶持。 鼓励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建立高新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研究开发能力。对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发的高新技术项目,有关部门应当积极支持并予以优先立项。 第十一条 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所取得的高新技术成果,在成果完成一年后未实施转化的,成果完成人和参加人在不变更职务成果权属的前提下,可以与本单位签订协议进行该项成果的转化,并享有协议约定的权益。 高新技术成果完成单位将其职务成果转化的,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对完成该项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 第十二条 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的科技人员可以采取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等多种方式,转化高新技术成果。以高新技术成果作价入股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的,其知识产权所占注册资本的比例由股东约定,但最高不得超过百分之七十。 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财政、发展和改革、经济、国土资源、建设等有关部门应当在立项、用地、技术改造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开展高新技术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研究、推广应用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和可再生资源利用技术。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财政、税务等有关部门应当在政策上支持创办为高新技术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服务的创业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大学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软件园等科技服务机构。 第十五条 鼓励教育、人事行政部门和高等院校培养和引进高新技术发展及其产业化急需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国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可以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兼职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或者兼职从事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与成果转化活动。 3. 高新技术企业 第十六条 高新技术企业是指符合国家规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条件,经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认定的从事高新技术研究开发、高新技术产品生产和高新技术服务的法人组织或者其他组织。 符合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规定条件的主要为高新技术发展服务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担保机构、风险投资机构和其他投资机构,经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认定,可以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 第十七条 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申请,实行自愿原则。 申请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的,应当向所在地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或者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提出申请;经其初步审核后报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审定。符合条件的,予以认定并颁发高新技术企业证书;不符合条件的,不予认定并说明理由。 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变更经营范围或者分立、合并、迁移的,应当重新认定。 第十八条 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对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进行复核。复核不合格的,责令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合格的,取消高新技术企业资格。 弄虚作假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应当取消其资格,并在五年内不得受理该企业的认定申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依法追回该企业已经享受的各种优惠。 第十九条 高新技术企业享受国家和省人民政府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职权范围内,对属于本级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按照《湖南省非税收入管理条例》第十条规定的程序给予减免优惠。 第二十条 省和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应当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有条件的县级人民政府可以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引导资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用于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项目,并优先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项目。引导资金的管理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省人民政府应当设立高新技术创业风险投资扶持资金并制定管理办法。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的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应当优先支持中小高新技术企业。 第二十二条 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信贷投入,提供知识产权权利质押贷款等金融服务。 第二十三条 高新技术自主创新产品由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公开、公正的原则,依程序进行认定,并向社会公告。 省人民政府财政行政部门应当将认定的高新技术自主创新产品,列入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使用财政性资金进行采购时,给予自主创新产品优先待遇。 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加强高新技术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保护工作,支持和资助高新技术企业申请发明专利、国际专利以及参与国家和国际标准的制定。 第二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高新技术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机制,在住房补贴、子女就学、薪酬、科研立项和经费资助、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 第二十六条 高新技术企业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守法经营。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制高新技术企业加入社会自律性组织或者参加由企业出资的评奖活动,不得强制或者变相强制高新技术企业购买指定产品或者接受指定服务,不得违法向高新技术企业收费,不得要求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赞助,不得向高新技术企业摊派费用或者劳务,不得侵占、毁损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冻结高新技术企业财产。 第二十七条 行政执法部门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检查,必须以法律、法规、规章为依据,并制定年度检查计划。行政执法部门因接到投诉、举报等依法对高新技术企业实施的检查,应当经本部门行政负责人批准。 4.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第二十八条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是指经国务院或者省人民政府批准的,以促进高新技术研究开发、成果转化以及产业化为目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集聚的特定经济区域。 高新区应当主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可以根据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发展配套产业,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 第二十九条 设立省级高新区,由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向省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会同省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建设、国土资源等行政部门按照国家和省有关高新区的规定审核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鼓励有条件的省级高新区申报国家级高新区。设立国家级高新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十条 高新区所在地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应当按照产业集聚、土地集约、功能配套的要求编制高新区发展规划,并将高新区的建设纳入城市或者城镇总体规划,将高新区的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第三十一条 高新区所在地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规划,并采取措施扶持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十二条 高新区由所在地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和国家、省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设立高新区管理委员会,作为本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高新区管理委员会按照省、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的规定对高新区依法实行管理,建立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运行机制,并接受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的业务指导。 第三十三条 省人民政府及其有关行政部门和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应当授予高新区管理委员会对高新区的管理职责。省人民政府及其有关行政部门和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可以依法将高新区内经济管理、基本建设的相关行政管理以及其他管理事项授权高新区管理委员会办理。 对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不能授权的行政审批和管理事项,省和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可以委托高新区管理委员会办理,或者组织有关部门在高新区设立服务机构集中办理。 第三十四条 高新区所在地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应当按照促进高新区发展的原则确立高新区的财政体制。 第三十五条 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财政等有关行政部门应当支持高新区投资、融资、信息、咨询等服务体系建设。 5.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六条第二款、第二十七条规定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监察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退还所收费用或者财产;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其他法律、法规规定了行政处罚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 科学技术等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高新技术发展工作中,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 附则 第三十九条 本条例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null
null
地方性法规
有效
南昌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规定
南昌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市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20_2030
南昌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规定 > (2016年10月14日南昌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次会议通过,2016年12月1日江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批准) 第一条 为了加强烟花爆竹燃放安全管理,减少环境污染,保障公共安全和人身、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禁止在下列区域燃放烟花爆竹: (一)东至昌东大道,南至祥云大道、生米大桥、昌南大道,西至枫生高速,北至一环线、英雄大桥、富大有路合围的区域(扬子洲镇除外); (二)新建区长堎镇。 确需对前款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区域进行调整的,由市人民政府决定并向社会公布。 第一款规定的区域之外,各县(区)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辖区的实际情况确定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区域并公布;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高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红谷滩新区管理委员会可以根据本辖区的实际情况拟定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区域,报市人民政府同意并公布。 第三条 在本规定第二条规定的区域之外,禁止在下列地点燃放烟花爆竹: (一)文物保护、保存单位和自然保护区、公园; (二)车站、码头、机场等交通枢纽以及铁路、轨道线路安全保护区内; (三)加油站、液化石油站、煤气站及粮、棉、油、麻等易燃易爆物品生产、销售、储存、使用场所; (四)输变电设施安全保护区内和架空通讯线路附近; (五)国家机关、医疗机构、幼儿园、学校、敬老院; (六)工厂、矿山内严禁烟火的场所,山林等重点防火区; (七)市、县(区)人民政府规定的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其他地点。 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地点及周边具体范围,由产权单位或者管理部门设置明显的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警示标志,并负责管护。 第四条 本规定第二条规定的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区域禁止销售烟花爆竹。由此给已经取得许可销售烟花爆竹的经营者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补偿,具体补偿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区域之外,烟花爆竹经营单位的布点,应当遵循合理布局、总量控制、逐步减少的原则。 本市销售的烟花爆竹,应当符合有关技术标准和本市关于准予经营的烟花爆竹规格、品种的规定。本市准予经营的烟花爆竹种类、规格应当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 烟花爆竹零售点的设置应当符合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实行专店或者专柜销售,并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第五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组织本规定的实施。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禁止燃放、销售烟花爆竹工作的领导,建立工作协调机制,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 第六条 市、县(区)公安机关是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本规定在本辖区的实施。 安全生产监督、环境保护、城市管理、市场和质量监督、交通运输、教育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禁止燃放、销售烟花爆竹相关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居(村)民委员会以及其他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禁止燃放、销售烟花爆竹相关工作。 第七条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街道办事处、居(村)民委员会应当开展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宣传教育活动。 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应当做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宣传工作。 学校和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对未成年人开展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教育。 第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进行劝阻和举报。 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公布举报、投诉电话和其他联系方式;接到举报、投诉后,应当及时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举报、投诉人。 公安机关、安全生产监督等部门对举报的违法燃放、销售烟花爆竹行为核查属实的,对举报人予以奖励。 第九条 逢重大庆典和节日,确需举办焰火晚会或者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动的,主办单位应当依法向公安机关提出申请,取得《焰火燃放许可证》,并按照焰火燃放安全规程和经许可的燃放作业方案进行燃放作业。 作出许可的公安机关应当将许可燃放的时间、地点、种类、规格、数量向社会公告。 第十条 公安机关应当严格审查焰火晚会或者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动燃放作业单位资质、作业人员资格,监督、检查、指导主办单位做好安全保卫、消防救援和警戒工作。 第十一条 居(村)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可以组织属地管理或者责任范围内的居民、单位以及宾馆、酒店等服务企业,制定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公约,并监督实施;对在属地管理或者责任范围内燃放烟花爆竹的,居(村)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以及宾馆、酒店等服务企业应当及时予以劝阻;对拒不听从劝阻的,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公安机关报告。 第十二条 违反本规定,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区域、地点燃放烟花爆竹的,由公安机关责令停止燃放,处一百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妨害公共安全的,依法予以处罚。 第十三条 违反本规定,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区域非法销售烟花爆竹的,依据国务院《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予以处罚。 第十四条 违反本规定,未经许可举办焰火晚会以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动,或者违反焰火燃放安全规程、燃放作业方案进行燃放作业的,由公安机关责令停止燃放,对责任单位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十五条 违反本规定,企业被处罚的,处罚记录录入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第十六条 违反本规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造成财产损失或者人身伤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十七条 公安、安全生产监督和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禁止燃放、销售烟花爆竹监督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 本规定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null
null
地方性法规
已废止
凉山彝族自治州施行《四川省禁毒条例》补充规定
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
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
2020_2030
凉山彝族自治州施行《四川省禁毒条例》 补充规定 > (2001年3月25日凉山彝族自治州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 2001年5月25日四川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批准)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四川省禁毒条例》的规定,结合凉山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自治州)实际,制定本补充规定。 第二条 自治州全面推行禁毒净土计划。 一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学校、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按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负有在本辖区、本单位禁绝毒品的责任。 一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可以依法制定禁毒制度,加强对本系统、本单位工作人员的禁毒宣传教育,防止发生毒品违法犯罪。对放弃宣传教育或管理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应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行政责任。 各类学校应当开设禁毒教育课程,加强对学生的禁毒宣传教育;发现学生有涉毒违法行为时,应当及时进行教育,配合有关机关进行处理;对因毒品违法行为受过处理的学生,应当进一步落实教育和监督管理措施,防止其再从事毒品违法活动。对放弃宣传教育或监督管理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应追究学校负责人的行政责任。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加强对村民、居民的禁毒宣传教育,可以结合当地实际依法制定禁毒村规民约或者居民公约,并组织群众加强对毒品违法人员的管理。 新闻单位应将禁毒宣传纳入公益宣传内容,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 第三条 一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学校、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对检举、揭发毒品违法犯罪的人员,应当依法给予保护;对禁毒有功的单位和人员,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四条 自治州、县(市)人民政府的禁毒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本级财政确有困难无力解决的,可以申请上级财政给予帮助。企业事业单位所需禁毒经费自行解决。 第五条 自治州、县(市)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可以设立常年或者临时戒毒所,对吸食毒品的人员实行强制戒除。 强制戒除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一年以下。 强制戒毒所由本级公安机关主管,民政、卫生部门参与管理。 第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未构成犯罪的,给予不少于2年的劳动教养,并可处以1000元至10000元的罚款: (一)非法持有少量毒品,经公安机关处罚后又非法持有少量毒品的; (二)注射毒品的; (三)吸食毒品,经强制戒除后又吸食的。 实行劳动教养的程序,按照国家有关劳动教养的规定执行。 第七条 明知他人从事毒品违法犯罪活动而为其提供方便和条件,未构成犯罪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从重处罚;情节较重的,按照本补充规定第六条的规定处理。 第八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吸食、注射毒品的,其所在单位或主管机关应当给予行政处分;情节较重的,按照本补充规定第六条的规定处理。 第九条 对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必须依照《刑法》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第十条 怀孕妇女走私、贩卖、运输毒品的,由计划生育主管部门按照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理,并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一条 利用婴幼儿从事走私、贩卖、运输毒品的,从重处罚。 公安机关应当加强对因涉毒违法犯罪被监视居住、取保候审、暂予监外执行的哺乳期妇女的管理。 携带婴幼儿从事毒品犯罪活动,婴幼儿的父母均被处以刑罚的,由其有抚养能力的亲属或婴幼儿的父母户藉所在县(市)的民政部门负责抚养。 第十二条 引诱、教唆、欺骗、胁迫未成年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吸食、注射毒品的或者向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提供毒品的,从重处罚。 第十三条 本补充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null
null
地方性法规
有效
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旅游管理条例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
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
2020_2030
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 旅游管理条例 (1993年3月25日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第十二届人 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1999年6月4日黑龙江 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批准)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第三章 旅游经营 第四章 旅游管理 第五章 旅游者权利和义务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旅游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旅游资源,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维护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加快发展旅游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凡在本县行政区域内开发利用旅游资源,从事旅游经营和管理的单位、个人及旅游者,均应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发展旅游业应当突出民族特色,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同步。营造文明、有序、整洁、优美的旅游环境。 第四条   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把旅游业的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旅游商品,培育旅游市场,使旅游业逐步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 对本县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旅游给予扶持,实行旅游开发扶贫政策。 第五条   旅游业开发建设应广泛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实行开放开发、联合开发、多元开发的原则。 第六条   自治县人民政府设立旅游发展资金,并视财力逐年增加额度,重点用于旅游资源普查、旅游宣传、旅游商品开发和人员培训。 第七条   县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条例。 各相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配合县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做好旅游管理工作。 第二章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第八条   县、乡(镇)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依法保护国家自然保护区,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破坏旅游资源。 第九条   县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本县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本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十条   自治县人民政府对在本县投资开发旅游资源、建设旅游设施、从事旅游经营活动的国内外组织和个人应给予鼓励和支持,实行优惠政策。 对在本县境内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成绩显著者,由自治县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一条   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设施建设应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相协调。 建设旅游设施项目的主体工程应与垃圾、废物的处理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禁止在旅游景区建设污染环境的项目,严禁一切破坏景观和生态的活动。 第十二条   在旅游景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应当经县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同意后,按照规定程序报有关部门审核批准。 第十三条   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当突出民俗风情、赛马狩猎、湿地风光等具有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地方特色的项目。   第三章 旅游经营 第十四条   从事旅游业务的,必须依法取得旅游业务经营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 第十五条   旅游经营者应当按照核定的经营范围依法开展经营活动,诚实守信、公平竞争,为旅游者提供优质服务。 第十六条   旅游经营部门对其从业人员应当进行旅游业道德教育并按规定组织其参加岗位培训。 第十七条   旅游项目的价格及收费应当符合政府物价管理部门的规定。旅游经营者必须公开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实行明码标价;不得擅自提高属于政府物价管理部门制定的收费标准及与旅游者约定的收费标准; 不得进行不正当竞争和强卖商品;不得欺诈、勒索旅游者;不得强迫旅游者接受约定以外的收费性服务项目。 第十八条   旅游经营者应当遵守旅游安全法规、规章和有关规定,为旅游场所配备旅游安全设备和设施,制定防止危害发生的严密措施,建立安全责任制,确保旅游者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凡不符合安全条件的,不得开业。出现隐患的,应当立即停业。 第十九条   旅行社应按照有关规定,为旅游者办理人身意外保险。 第二十条   旅游经营者应当坚持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卫生标准,不得污染环境和损害旅游者的健康。 第二十一条   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旅游经营者有权拒绝没有合法证件的任何单位和个人的检查,有权拒绝任何单位和个人的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收费、摊派和罚款。 第二十二条   经自治县人民政府批准,旅游经营者可以经营具有民族特色的有奖旅游项目。   第四章 旅游管理 第二十三条   申办旅行社,应当向县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由县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报批,取得《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后,方可到工商管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不得转让或者变相转让。 旅行社停业或者废业,应当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相应手续后,在3日内到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备案手续。 对旅行社实行质量保证金制度。 旅行社不得聘用未取得导游资格证书的人员从事导游业务。 旅行社接待旅游团队时,应当在旅游定点经营单位住宿、就餐、游览、娱乐、购物和乘车。 第二十四条   旅游定点单位(饭店、宾馆、购物、娱乐场所和车、船队等)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确定,并发给相应证件。 第二十五条   导游人员应当经国家统一组织的考试,并取得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从事导游业务。 导游人员从事导游工作应当持证上岗,佩带导游证,按照规定职责和标准提供服务。 第二十六条   旅游车、船经营者应当执行规定的收费标准,不得乱收费或者收取回扣;不得擅自改变旅游路线和游览景点。 第二十七条   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对符合受理条件的投诉,应当及时调查处理或者移交有关部门处理;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告知投诉者,并说明不予受理的理由;做出的处理决定,应当在15日内告知投诉者和被投诉者。 对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做出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当事人在15日内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也不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五章 旅游者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八条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享有下列权利: (一)了解旅游服务的真实情况,要求旅游经营者提供服务的内容、规格、时间、费用等有关情况; (二)自主选择旅游经营者、服务方式、服务项目和旅游商品; (三)按照合同约定获得质价相称的旅游商品和旅游服务; (四)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受到尊重; (五)人身权、财产权受到损害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或者向有关部门投诉、起诉; (六)法律和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二十九条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 (二)尊重旅游地的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三)自觉保护旅游资源、环境和设施; (四)遵守旅游秩序和安全、卫生规定; (五)履行旅游合同或者有关规定。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   对违反本条例规定,未经批准擅自设立旅行社的,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非法经营,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人民币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一条   对旅行社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15日至30日,并处以人民币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 (一)强迫旅游者接受约定以外收费性服务项目的; (二)未取得导游资格证书和岗位证书的人员从事导游业务的; (三)旅游经营单位违反旅游安全规定的; (四)未经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擅自经营旅游业务的; (五)超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的经营范围的。 第三十二条   旅行社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收缴《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 (一)未足额缴纳质量保证金而从事旅行社经营业务的; (二)未将境外旅游者安排在旅游涉外饭店和旅游定点经营单位的; (三)转让或者变相转让《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的; (四)未经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组织中国境内居民出境和边境旅游团组出境的; (五)降低服务质量标准的。 第三十三条   对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部门依法给予处罚: (一)在旅游景区擅自采石、采矿、采油、采气、采热、挖沙、取土、建坟、采伐林木、排放污染物以及倾倒废物等破坏旅游资源的; (二)强卖旅游商品和欺诈、勒索旅游者的; (三)销售伪劣、变质和国家明令禁止的旅游商品的; (四)倒卖或者私自印制出入境函件的; (五)进行不正当竞争的; (六)擅自加收服务费的; (七)擅自提高有关管理部门规定的或者与旅游者约定的收费标准的。 第三十四条   对违反本条例规定挪用旅行社质量保证金的,由上级主管部门责令追回,并对单位负责人和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五条   旅游管理人员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六条   对违反本条例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   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在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八条   本条例由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三十九条   本条例自1999年7月1日起施行。 - 6 - - 1 -
null
null
地方性法规
有效
石家庄市水资源管理条例
石家庄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市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20_2030
石家庄市水资源管理条例 > (2010年10月21日石家庄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 2010年11月26日河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水资源管理,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发挥水资源综合效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国务院《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以及再生水。 第三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管理水资源,适用本条例。 第四条 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应当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协调好生活、生产经营和生态环境用水。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厉行节约用水,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第六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鼓励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对节约、保护水资源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节约、保护水资源的义务,对浪费、破坏水资源的行为,有权制止、举报和控告。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健全水行政管理体制,完善管理职能。 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发展改革、城乡规划、环境保护、交通运输、建设、国土资源、农业、渔业、林业、公安等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相关工作。 第二章 水资源规划和开发利用 第八条 市和县(市)矿区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水资源综合规划和专业规划。 第九条 制定水资源规划,应当进行水资源综合科学考察和调查评价,内容应当包括特殊旱涝灾害、战争状态等非常情况的应对预案,为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水资源综合科学考察和调查评价,由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进行。 第十条 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发展改革、城乡规划、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和县(市)区人民政府依法编制本行政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县(市)矿区水资源综合规划由本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依据市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法编制本行政区域水资源专业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一条 市和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据上一级水中长期供求规划和本地区实际情况,制订本地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经发展改革主管部门审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十二条 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据本行政区域水中长期供求规划和上级批准的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制定年度水量分配方案和调度计划。 分配使用调入水,根据用水数量和类型实行配给制度。 第十三条 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首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兼顾生产经营和生态环境用水;优先开发利用地表水,严格控制开采地下水,优化配置调入水,科学利用雨水和再生水。 第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统一规划集雨工程,采用集雨新技术,科学开发利用雨水资源。 鼓励单位和个人建设集雨工程。 市政排水管网应当实行雨污分流,城市广场、公园等公共活动场所地面铺设,应当采用有利于雨水渗透的建筑材料,城市道路隔离带和绿地建设应当有利于含蓄雨水。 第十五条 本市将再生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和调度。 本市市区内实行再生水价格优惠和再生水用水设施建设费用补贴或减免制度,鼓励使用再生水。 再生水优惠价格由市价格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公布。 第十六条 河道、景观补充水应当优先使用再生水;再生水供水区域内的施工、洗车、降尘、园林绿化、道路洒水和其他市政杂用水应当使用再生水。 第十七条 再生水供水企业应当与用户签订供水合同,供水水质、水压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第十八条 农业灌溉工程在确保农业生产用水的前提下,可以为工业生产、城镇集中供水、改善生态环境等非农业生产单位提供水源保障。 第十九条 地下水开发、利用应当遵循总量控制、计划管理、分层取水、采补平衡的原则。出现地面沉降、塌陷等地质环境灾害情况时,应当停止开采地下水。 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许可自建取水工程设施,取用地下水。 第二十条 地下水开采实行总量控制。 地下水开采控制总量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水文勘查测算结果制定。 地下水取水单位或个人年度取水指标,由所在地市和县(市)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控制总量分配下达。 第二十一条 在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城乡规划、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划定限制开采区或禁止开采区,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在限制开采区内,应该根据超采程度,核减开采控制总量和取水单位年度取水指标。 在禁止开采区内,应当停止新增取水许可,对已经许可的现有取水井,应当限期关停。限期时间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本着从速关停的精神确定。限期最长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 第三章 水资源保护和节约 第二十二条 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拟定本行政区域内河流、水库的水功能区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三条 市和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水功能区对水质的要求和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核定该水域禁止或限制排放污染物种类和总量,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禁止或限制排污的意见。 水行政主管部门不能独立完成前款规定的核定时,卫生、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据禁止或者限制排放污染物的意见,对本行政区域水功能区污染物排放实行严格监管和总量控制。 第二十四条 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水功能区的水质状况进行监测,发现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控制指标的,或者水功能区的水质未达到水域使用功能对水质的要求的,应当及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并向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通报。本级人民政府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采取治理措施。 第二十五条 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有关部门编制水污染事故的应急预案,建立完善预警和应对机制,及时处理水污染事故。 第二十六条 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设置排污口。 在河流新建、改建、扩建排污口,应当首先取得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再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批。 在断流、失去纳污能力的河道禁止设置排污口。河道断流前已有的排污口,断流后应当限期关闭。 第二十七条 用水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 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发展与改革行政主管部门,根据行业用水定额、技术进步程度以及可供本行政区域使用的水量,制定年度用水计划,确定各行业年度用水总量和用水单位年度用水指标。 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可以对取水单位或者个人的取水量予以核减或者限制。 第二十八条 确定各行业年度用水总量,应当低于可使用水量,留有一定余地。 确定行业年度用水总量和用水单位年度用水指标,应当鼓励单位产品产能低耗水的行业和用水单位用水,限制单位产品产能高耗水的行业和用水单位用水。 用水单位应当按照水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年度用水指标用水。对超过用水指标的部分依法实行累进加价制度。 第二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节约用水机制,开展节约用水宣传教育,推行节约用水措施,推广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品种,培育和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 第三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推广应用节水型器具,保障城乡供水管网安全畅通,提高生活、生产、生态用水效率,减少水的漏失和浪费;加强污水集中处理,提高污水再生利用率。 第四章 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 第三十一条 单位或者个人需要直接取用水资源的应当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应材料,办理取水许可证,未取得取水许可证的,不得取水。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情形除外。 取水申请受理人应当当场或者自接到申请及相关材料之日起5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不需要补正材料的,受理时间自接到申请及相关材料之日算起;需要补正材料的,受理时间从接到符合要求的补正材料之日算起。 第三十二条 审批机关受理取水申请后,应当对取水申请材料进行全面审查,并综合考虑取水可能对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批准取水申请。符合条件的,作出批准的决定,并签发批准文件;不符合条件的,作出不予批准的决定,并书面告知申请人不予批准的理由和依据。 第三十三条 取水申请涉及申请人与第三者之间重大利害关系的,审批机关在作出是否批准取水申请的决定前,应当告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利害关系人要求听证的,审批机关应当组织听证。申请人与第三者之间重大利害关系未经处理前,审批机关应当中止审批程序并书面通知申请人,重大利害关系得到妥善处理并提供相关证明后,恢复审批程序。 第三十四条 新建、改建、扩建设项目需要申请或者重新申请直接取用水资源的,建设单位或者项目法人和审批机关依照本条例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规定办理。建设单位或者项目法人应当于建设项目立项审批前,向具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取得取水申请批准文件后,方可办理建设项目其它审批手续。 第三十五条 单位或者个人建设取水工程或者设施,应当取得取水批准文件。 第三十六条 承建取水工程或者设施的单位,应当承建经批准的取水工程或者设施,并具有相应审批文件或副本。 第三十七条 取水工程或者设施竣工后,申请取水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验收申请,并提交有关技术资料,经验收合格的,由审批机关核发取水许可证。 第三十八条 城市公共供水管网已经覆盖、水质水量能够满足需求的区域内,禁止取用地下水。覆盖和满足需求前已有的取水设施设备应当停止使用取水,并予封停。 城市公共供水不能完全满足用水需求的区域内,实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限量开采地下水。 城市公共供水管网尚未覆盖的区域,应当创造条件延伸公共供水管网,逐步停止取用地下水,并封停取水设施设备。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者具有特殊情况取用地下水的除外。特殊情况由市人民政府依据有关监定机构的意见确定。 第三十九条 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按照取水许可证载明的事项取水,不得擅自变更。需要变更的,应当向批准机关提出申请并履行变更手续。 第四十条 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和国家技术标准安装取水计量设施,并按规定进行周期检定,确保取水计量设施准确计量。发现损毁的,应当及时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严禁擅自拆改、破坏计量设施。 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至少半年一次对取水计量设施进行检查。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取水单位认为失准的,应及时约请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检定。经检定确属失准少计取水量的,检定费用由取水单位承担。 重新检定取水计量设施时,水行政主管部门与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共同抄记计量数据。 第四十一条 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取水应当按照规定时限缴纳水资源费。 水资源费的缴纳数额根据取水口所在地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和实际取水量确定。 第四十二条 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按照经批准的年度取水计划和用水指标取水。超计划或者超用水指标取水的,对超计划或者超用水指标部分累进加价收取水资源费。 第四十三条 水资源费由取水审批机关负责征收。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下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征收水资源费。委托征收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第四十四条 水资源费收入纳入财政管理。水资源费专项用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截留或者挪作他用。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四十五条 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履行下列监督检查职责: (一)监督落实水资源综合规划、专业规划、水功能区域规划; (二)对城市(镇)中未经许可直接取用地下水资源情况每年进行一次普遍检查,处理违法行为; (三)监督检查取水单位和个人遵守取水许可证载明事项的情况,处理违反许可事项取水的违法行为; (四)监督检查入河排污口设置许可制度的执行情况,处理未经许可设置排污口和违反许可事项排污的违法行为; (五)监督检查本行政区域年度用水计划、行业用水计划和用水单位用水指标的执行情况; (六)定期对地表水、地下水的水位、水量、水质进行监测,采取相应对策,提出相关报告; (七)监督检查本行政区域内水域禁止或限制排放污染物的种类和总量的执行情况,向有关部门提出控制和调整的意见; (八)监督检查水资源费缴纳和征收情况; (九)其它依法应当履行的监督检查职责。 第四十六条 市和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培训执法人员,使监督检查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提高监督检查执法水平。 第四十七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检查本行政区域内河道排污情况和水域禁止和限制排放污染物落实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违法排污和超标排污行为。 第四十八条 水行政执法人员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应当出示行政执法证件,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执法。 第四十九条 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对水行政执法人员的监督检查应当给予配合,允许出示执法证件的执法人员进门和进入取水设施现场,并如实提供有关资料和情况,不得拒绝或者阻碍水行政执法人员依法执行职务。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设置排污口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拆除,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逾期不拆除的,强制拆除,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处五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并可由本级人民政府责令其停产整顿。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六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在河流擅自新建、改建、扩建排污口,或者在断流失去纳污能力的河道设置排污口,或者未在限期内关闭河道断流前已有排污口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前款规定,采取措施,予以处罚。 第五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三款、第三十九条规定,拒不执行审批机关作出的核减或者限制取水量决定,或者擅自变更取水许可证载明的事项取水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逾期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吊销取水许可证。 第五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未经批准擅自取水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拆除取水设施,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并按照日最大取水能力计算的取水量和水资源费征收标准计征水资源费。计征起止时间从单位或项目注册登记之日起到处理违法行为之时止。 第五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未取得取水申请批准文件,擅自建设取水工程或者设施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暂扣违法施工机械,限期申办有关手续;逾期不申办或者申办未被批准的,责令限期拆除或者封闭其取水工程或者设施;逾期不拆除或者不封闭其取水工程或者设施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强制拆除或者封闭,所需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可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承建未经批准的取水工程或者设施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暂扣违法施工机械,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条规定,未安装计量设施取水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取水,限期安装计量设施,并按照日最大取水能力计算的取水量和水资源费征收标准计征水资源费,处五千元以上两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取水许可证。计征起止时间从取得批准文件之日起到安装计量设施之时止。 擅自拆改、破坏计量设施或者不能确保计量设施正常运行的,责令限期改正,并按照前款规定予以处理和处罚。 第五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不按规定时限缴纳或者拒不缴纳水资源费的,责令其限期缴纳;逾期不缴纳的,从滞纳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部分千分之二的滞纳金,处以应缴纳水资源费一倍至五倍的罚款,并可强制关闭取水设施,停止取水。 第五十七条 对阻碍水行政执法人员依法执行监督检查职务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告知当地公安机关并提供情节证明,公安机关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进行调查、处罚。 第五十八条 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五十九条 本条例所称地表水是指水库水、调入水、自然河水及其它集雨工程所集的雨水。 本条例所称地下水是指埋藏于地表以下的水。 本条例所称再生水,是指污水经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水。 第六十条 本条例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null
null
地方性法规
有效
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乡村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
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
2020_2030
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 乡村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2006年3月17日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第十三 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2006年10月20日 黑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 议批准) 第一条 为了加强乡村环境卫生管理,改善乡村的村容村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乡村,是指自治县乡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集镇(不包括建制镇,下同)和乡(镇)所辖的村。 第三条 自治县乡村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实行统筹规划、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 第四条 在乡村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中应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职能作用。 第五条 自治县建设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乡村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并组织实施本条例。农业、卫生、畜牧水产、公安等部门应依法做好乡村环境卫生管理的相关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所在地集镇和乡(镇)所辖村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并由建设助理员承担本乡环境卫生具体管理工作。 村民委员会负责本村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其下设的公共卫生委员会及村民小组应当协助村民委员会做好相关工作。 第六条 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将乡村环境卫生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将乡村环境卫生事业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并逐步增加投入。 乡(镇)人民政府应安排相应的环境卫生公共设施建设资金和管理经费,保障乡村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进行。 村民委员会就本村环境卫生方面的公共设施建设和相关事宜向村民筹集资金和劳动力,应通过村民会议决定。 第七条 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制定全县乡村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总体规划;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总体规划制定本乡(镇)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具体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村民委员会应将改善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的有关内容纳入村规民约。 第八条 自治县、乡(镇)人民政府以及村民委员会应加强环境卫生科学和相关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乡村居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和守法意识。 第九条 自治县、乡(镇)人民政府对在乡村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中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条 自治县、乡(镇)人民政府应加大对乡村道路、供水、排水等公用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力度,为搞好乡村环境卫生创造条件。 自治县鼓励单位和个人投资修建乡村的供水、排水、道路、环卫、供热等公用设施。 第十一条 乡人民政府应聘用清扫人员,负责所在地主要街道的清扫保洁工作。 村民委员会应成立环境卫生清扫队,负责本村主要道路的清扫保洁工作。 第十二条 乡人民政府应对所在地主要街道、巷道的两侧单位、业(住)户实行门前环境卫生管理责任制。 村民委员会应对本村住户门前实行环境卫生管理责任制。 第十三条 乡人民政府应按照自治县环境卫生总体规划的要求,在乡村主要街道两侧设置公厕和垃圾箱等环境卫生设施,并由专人管理保洁。 第十四条 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的主要街道应设置垃圾容器,各村规定垃圾倾倒场所,实行不同的垃圾处理方式,并采取防止污染的措施,严防污染生态环境。 第十五条 卫生院(所)、集贸市场、奶站和学校等公共场所应设置公共厕所、垃圾箱等环境卫生设施,确定专人清扫保洁;所产生的垃圾由其单位或者业户负责清运、处理。 卫生院(所)产生的有害垃圾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六条 乡村居民住户应做到庭院院墙整齐,院内整洁,并按照指定地点堆放柴草和粪肥。 第十七条 乡村居民应一户一厕,对贮粪池、化粪池和沼气池等定期清掏。 第十八条 乡村居民饲养的家畜,应舍饲圈养,不得影响环境卫生。 第十九条 自治县乡村区域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乱倒垃圾、残土、粪便等废弃物; (二)随意抛弃各种动物尸体; (三)擅自拆除、迁移、占用或者污染、损毁环境卫生公共设施。 第二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自治县建设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给予以下处罚: (一)未达到门前环境卫生管理责任制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雇工清理,所需费用由责任人承担,并处50元罚款。 (二)未按照指定地点堆放柴草和粪肥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雇工清理,所需费用由责任人承担,并处50元罚款。 (三)未按照规定舍饲圈养家畜,影响环境卫生的,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按照每头(匹)10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 (四)集贸市场、卫生院(所)、奶站和学校等单位或业户未按照要求清运、处理垃圾的,责令限期清理;逾期不清理的,雇工清理,所需费用由单位或者业户承担,并对其处以100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五)乱倒垃圾、残土、粪便等废弃物的,责令限期清理干净;拒不清理的,处以10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 (六)随意抛弃各种动物尸体的,限期掩埋或火化;拒不执行的,按照每头(只)10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 (七)擅自拆除、迁移、占用或者污染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的,责令限期恢复原状、清除污物,并处以50元以上100元以下罚款;造成损毁的,处以被损毁设施造价二倍的罚款。 第二十一条 自治县建设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和乡(镇)环境卫生管理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 自治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不认真履行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由自治县人民政府或者监察机关依法追究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第二十三条 阻挠、侮辱、殴打环境卫生执法人员执行公务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五条 自治县行政区域内的国有农、林、牧、渔场应依照本条例做好本场内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第二十六条 本条例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 2 - - 1 -
null
null
地方性法规
已修改
马边彝族自治县实施《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变通规定
马边彝族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
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
2020_2030
马边彝族自治县实施 《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变通规定 > (2004年1月9日马边彝族自治县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 2004年6月3日四川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批准) 第一条 根据《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和《马边彝族自治县自治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马边彝族自治县(以下简称自治县)实际,制定本变通规定。 第二条 本变通规定适用于自治县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群众性自治组织和户籍在自治县的公民。 第三条 少数民族已婚妇女22周岁以上生育第一个子女的为晚育。 第四条 农村人口中的汉族夫妻和城镇人口中的少数民族夫妻,经批准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 第五条 农村人口中的少数民族夫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经批准可以生育第三个子女: (一)第一个子女或者第二个子女为病残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医学上认为可以再生育的; (二)缺乏劳动力且第一孩和第二孩均是女孩的; (三)丧偶或者离婚后再婚的夫妻,再婚前一方子女不超过两个、另一方无子女或者双方各有一个子女的。 第六条 依照本变通规定申请再生育子女的少数民族夫妻,除女方年龄在28周岁以上者外,每个子女应当有3年的间隔时间。 第七条 夫妻一方是少数民族的,可以依照少数民族的生育规定执行。 第八条 夫妻一方为城镇人口、另一方为农村人口的,依照城镇人口的计划生育规定执行。 城镇人口转为农村人口的,不执行农村人口的再生育规定。 将户籍由其他地区迁入自治县行政区域内居住时间不满两年的,或者女方户籍在自治县行政区域内、因婚姻关系在其他地区居住时间两年以上的,不得依据本变通规定申请再生育。 第九条 每季度为已婚育龄妇女免费提供一次查孕、查环、查妇女病服务。 第十条 对违法生育人员所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领导,视情节追究其责任。 第十一条 本变通规定自2004年8月1日起施行,原《马边彝族自治县施行\<四川省计划生育条例\>的补充规定》同时废止。
null
2004-09-01T00:00:00
地方性法规
有效
银川市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防范与处理条例
银川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市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00_2020
银川市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 防范与处理条例 (2004年6月11日银川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2004年7月29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事故的防范 第三章 事故的处理 第四章 事故责任的承担与赔偿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中小学生(以下简称学生)人身安全,防范和处理学生人身伤害事故,保护学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行政区域内的中小学校(以下简称学校)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期间,学生人身伤害事故(以下简称事故)的防范与处理,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创建安全的学校环境,保障学生人身安全,是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学校的举办者、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 第四条 事故的处理应当遵循及时、合法、公开、公正的原则。 第五条 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学校开展安全工作,监督学校落实事故预防措施,指导和协调事故的处理。 卫生、公安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事故的防范和处理工作。 第二章 事故的防范 第六条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制定学校安全工作和事故预防的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和检查。 第七条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学校教育教学设施、教学用具、食品和饮用水的卫生状况进行监督和检查,指导学校制定卫生安全制度,改进学校卫生工作。 第八条 公安部门应当维护学校治安秩序,打击危害校园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指导和监督学校做好校内防火和安全保卫工作。 第九条 教育、公安、卫生、工商、文化、城市管理等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学校周边环境加强管理,预防威胁校园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学校的周边环境和治安秩序。 第十条 学校的举办者应当提供符合安全标准的校舍、场地以及其他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 第十一条 在教育教学活动期间,学校依法对学生负有教育、管理、保护的职责。 学校对未成年学生不承担监护人职责,法律另有规定或学校接受委托依法行使监护权的情形除外。 学校应当定期对学生进行安全和自护自救知识的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事故防范能力。 学校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预防制度,落实事故预防措施,做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消除安全隐患。 第十二条 学校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保证使用中的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符合安全标准。发现设施和设备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当采取防护、警示措施并及时维修或者更换;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应当立即停止使用。 (二)配备消防设备,保持安全通道的畅通。 (三)对校园内的易燃、易爆及有毒物品依法管理。 (四)严禁将学校校舍场地出租作为从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品的生产、经营场所。 (五)在选择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关的产品和服务时,应当选择质量与安全性能符合有关标准和要求的产品与服务。 (六)在组织学生参加与其生理、心理特点相适应的劳动、见习、考察、社会实践和其他集体活动中,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严禁以任何形式、名义组织学生从事接触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品的劳动或者其他危险性劳动。 (七)对已知患有不宜从事教育教学及辅助工作疾病的教职工,不得安排其担任相应的工作。 (八)对已知有特异体质或者疾病不宜参加某种教育教学活动的学生,给予必要的照顾。 (九)对在校期间突发疾病或者受伤的学生应及时救助,并迅速通知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十)因教学日程变更致使学生提前离校、发现或知道学生有未到校、擅自离校等与学生人身安全直接相关的情形时,应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十一)建立健全住宿学生的管理制度和安全保护措施,设立专人负责管理住宿学生的生活和安全保护工作。 第十三条 学校教职工应当遵守工作制度,不得擅离工作岗位,不得有侮辱、殴打或者体罚、变相体罚及其他伤害学生的行为,不得在工作中违反操作规程及其他有关规定。 学校教职工在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时,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能力进行安全教育;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的,应当及时告诫或制止。 第十四条 学生应当遵守学校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学校的教育和管理,自觉避免和消除相应的危险,不得进行危及自身或其他学生人身安全的活动。 第十五条 学生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和保护工作。 对有特异体质或者疾病的学生,学生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向学校提供医疗机构书面证明。 第三章 事故的处理 第十六条 事故发生后,学校应当及时救助受伤害学生,并及时告知学生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第十七条 学校应当在事故发生后的24小时内将有关情况报告学校所在地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属于重大伤害事故的,应当立即报告县 (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同级人民政府、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 第十八条 事故发生后,学校应当及时调查事故原因,必要时应当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证据,并请求教育、公安、卫生等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受伤害学生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调查取证、了解事故情况时,学校应当协助、配合,提供真实情况和证据,不得弄虚作假。 第十九条 对事故的处理,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方式解决,也可以书面请求学校所在地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调解。经调解,当事人对事故处理达成一致意见的,应当签定事故处理协议。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自接到请求之日起在60日内,经调解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可以终止调解。 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者经协商、调解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二十条 受伤害学生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参加事故处理的其他人在事故处理过程中,不得借故扰乱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第二十一条 事故处理结束后,学校应将事故处理结果书面报告学校所在地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对重大事故的处理结果,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上报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 第四章 事故责任的承担与赔偿 第二十二条 事故责任应当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过错方为两方以上的,应当按照过错大小,分别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三条 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事故的,学校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一)学校未履行本条例第十二条规定职责或者履行职责有过失的; (二)学校教职工未履行本条例第十三条规定职责或者履行职责有过错的; (三)法律、法规规定学校应当承担责任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学校已履行相应的职责,行为并无过错的,学校不承担法律责任: (一)因不可抗力造成事故的; (二)学生对自己实施人身伤害的; (三)学校不知或难于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疾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生事故的; (四)在对抗性或者具有风险性的体育活动中发生意外伤害的; (五)学生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期间擅自外出发生事故的; (六)在教育教学活动期间,学校和学生以外的第三人造成事故的; (七)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事故的; (八)学生在非教育教学活动期间自行到校活动,或者放学自行滞留学校期间发生事故的; (九)其他在学校管理职责范围之外发生事故的。 第二十五条 学校教职工未履行本条例第十三条规定的职责或者履行职责有过错造成事故的,学校在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后,有权向有责任的教职工追偿。 第二十六条 因学生、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过错造成事故的,学生、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二十七条 事故责任人应当依法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赔偿的范围与标准按照国家、自治区和本市有关规定执行。 受伤害学生及其亲属的户口、住房、就业、入学等与救助受伤害学生、赔偿相应经济损失无关的事项,不属于学校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范围。 第二十八条 学校的举办者应当设立学生伤害赔偿准备金,用于办理学校责任保险,或支付保险费不足以补偿的部分。 提倡学生自愿参加意外伤害保险。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学校可以为学生参加意外伤害保险创造便利条件,但不得从中收取任何费用。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九条 教育、公安、卫生、工商、城市管理等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未履行职责或履行职责有过失,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由其上级主管部门或有关部门依法对相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 学校及其教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履行本条例规定的职责或履行职责有过错,造成重大事故的; (二)瞒报、缓报或者谎报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妨碍事故调查或者提供虚假情况的。 第三十一条 学校违反本条例,安全管理制度和预防措施不落实、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负有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责令其限期整改,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三十二条 在事故处理过程中,扰乱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给学校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赔偿损失。 第三十三条 对因违反学校纪律或者规章制度,造成事故的学生,学校应当按照学籍管理的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理。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为: (一)学校是指本市行政区域内国家和社会力量举办的全日制中小学(含特殊教育学校)、高级中学、各类中等职业学校。 (二)学生指本条第(一)项所列学校中全日制就读的受教育者。 (三)教职工是指条条第(一)项所列学校的校长、教师以及其他职工。 (四)教育教学活动期间是指学校安排的校内、校外活动期间和寄宿制学生住宿期间。 (五)人身伤害是指死亡、肢体残疾、组织器官功能障碍及其他影响人身健康的损伤。 第三十五条 学前教育机构中的学龄前儿童及校外教育机构中的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防范和处理,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三十六条 本条例自2004年9月1日起施行。 - 2 - - 1 -
null
2001-07-01T00:00:00
地方性法规
已修改
石家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
石家庄市人民代表大会
市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
2000_2020
石家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 > (2001年2月17日石家庄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2001年6月1日河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本市立法活动,健全立法制度,提高立法质量,促进依法治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以下简称立法法),依照《河北省地方立法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照立法法第六十三条和第六十四条的有关规定行使立法权。 本市地方性法规的制定、修改、废止和解释以及政府规章的备案,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制定本市地方性法规应当遵循立法法规定的基本原则。 制定本市地方性法规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体现地方特色,有利于实施和操作。 制定本市地方性法规应当从国家和本市整体利益出发,科学合理地规定权利和义务,避免或者克服部门利益倾向。 第二章 立法准备 第四条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应当编制本届任期内的地方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计划。 每届立法规划应当在换届后第一年内完成。 第五条 国家机关、政党、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公民可以向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制定有关地方性法规的意见和建议项目。 第六条 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机构应当根据各项立法意见和建议,在调查研究和综合协调的基础上拟定地方立法规划草案,经主任会议研究并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讨论同意,报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后,印发各有关机关和组织执行。 第七条 根据地方立法规划,有立法项目的机关和组织,应当在每年的九月一日前将下一年度计划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初稿分别报送下列机构初步筛选、汇总:市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的,报送市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其他机关、团体、组织的,报送常务委员会有关工作机构。 负责初步筛选、汇总的各工作机构,应当在每年的十月一日前,提出下一年度立法计划建议项目,连同地方性法规初稿送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机构,由法制工作机构进行综合协调后,提出下一年度立法计划草案,经主任会议讨论同意后,报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八条 地方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计划必须认真组织实施。年度立法项目确实需要调整或变更的,有关机关或组织应当书面提出报告,由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机构提出意见,经主任会议讨论同意后,报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九条 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机构指导或组织地方性法规的起草工作。 地方性法规可以由提案人自行起草,也可以委托其它组织或者公民起草。 第十条 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或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的法规案应当包括法规草案文本及其说明,并提交由提案机关主要负责人签名或者提案人全体签名的书面报告,同时提供法律法规依据、执法主体及涉及的有关部门、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意见等相关资料。 地方性法规草案应当包括法规名称、制定目的、立法依据、适用范围、权利义务、法律责任、生效时间等基本内容,并与本市制定的有关地方性法规和谐、统一。 地方性法规采用条例、规定、办法、规程、规则、细则等名称。 第十一条 市人民政府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的法规案,在提请审议前,应当对法规案中有关执法主体的职责和权限划分等重大问题做好协调工作,经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或者全体会议讨论通过,并由市长签署。 第十二条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可以根据立法计划,提前对立法项目进行调研、论证。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机构、有关工作机构应做好联系、协调、安排工作。 第三章 市人民代表大会立法权限与程序 第十三条 下列事项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应当由市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一)本行政区域内特别重大的事项; (二)属于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范围内的事项; (三)需要由人民代表大会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十四条 市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可以向市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规案,由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市人民政府、市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可以向市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规案,由主席团决定列入会议议程。 第十五条 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十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市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规案,由主席团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或者先交有关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是否列入会议议程的意见,再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 专门委员会审议时,可以邀请提案人列席会议,发表意见。 第十六条 向市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的法规案,在市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可以先向常务委员会提出,经常务委员会会议依照本条例第四章规定的有关程序审议后,决定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由常务委员会或者提案人向大会全体会议作说明。 第十七条 常务委员会决定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的法规案,应当在会议举行的一个月前将法规草案发给代表。 第十八条 列入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规案,大会全体会议听取常务委员会或者提案人的说明后,由各代表团对法规案进行审议。 各代表团审议法规案时,提案人应当派人听取意见,回答询问。 各代表团审议法规案时,根据代表团的要求,有关机关、组织应当派人介绍情况。 第十九条 列入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规案,由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议,向主席团提出审议意见,并印发会议。 第二十条 列入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规案,由法制委员会根据各代表团和有关的专门委员会的审议意见,对法规案进行统一审议,向主席团提出审议结果报告和法规草案修改稿,对重要的不同意见应当在审议结果报告中予以说明,经主席团会议审议通过后,印发会议。 第二十一条 列入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规案,必要时,主席团常务主席可以召开各代表团团长会议,就法规案中的重大问题听取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的情况和意见向主席团报告。 主席团常务主席也可以就法规案中的重大的专门性问题,召集代表团推选的有关代表进行讨论,并将讨论情况和意见向主席团报告。 第二十二条 列入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规案,在交付表决前,提案人要求撤回的,应当说明理由,经主席团同意,并向大会报告,对该法规案的审议即行终止。 第二十三条 法规案在审议中有重大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经主席团提出,由大会全体会议决定,可以授权常务委员会根据代表的意见进一步审议,作出决定,并将决定情况向市人民代表大会下次会议报告;也可以授权常务委员会根据代表的意见进一步审议,提出修改方案,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下次会议审议决定。 第二十四条 法规草案修改稿经各代表团审议,由法制委员会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进行修改,提出法规草案表决稿,由主席团提请大会全体会议表决,由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4.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立法权限与程序 第二十五条 下列事项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应当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 (一)除立法法第八条规定的事项外,国家尚未制定法律或者行政法规,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 (二)人民代表大会授权常务委员会的立法事项; (三)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需要对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规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的事项,但所作出的补充和修改不得同该法规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第二十六条 主任会议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法规案,由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 市人民政府、市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法规案,由主任会议决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或者先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报告,再决定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主任会议认为法规案需要进一步研究,可以建议提案人修改完善后再向常务委员会提出。 第二十七条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五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常务委员会会议提出法规案,由主任会议决定是否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或者先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是否列入会议议程的意见,再决定是否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不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由主任会议向常务委员会会议报告或者向提案人说明。 专门委员会审议时,可以邀请提案人列席会议,发表意见。 第二十八条 市人民代表大会交付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的法规案,由主任会议提交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 第二十九条 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的法规案应当于会议举行一个月前报送常务委员会办公厅,并同时抄送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机构。 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规案,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应在会议举行的七日前送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审阅。 第三十条 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规案,一般应当经两次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后再交付表决。 法规案在常务委员会会议第一次审议前,由常务委员会秘书长决定送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提出审议意见,印发常务委员会会议并送法律委员会。 常务委员会会议第一次审议法规案,在全体会议上听取提案人的说明,由分组会议进行初步审议。 常务委员会会议第二次审议法规案,在全体会议上听取法制委员会关于法规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由分组会议对法规草案修改稿进行审议。 常务委员会审议法规案时,根据需要,可以召开联组会议或者全体会议,对法规草案中的主要问题进行讨论。 第三十一条 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规案,各方面意见基本一致的或者部分修改的法规案、有关法规问题的决定、决议案,可以经一次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后交付表决。 常务委员会会议一次审议即交付表决的法规案、法规修改案和有关法规问题的决定、决议案,在全体会议上听取提案人的说明、分组会议审议后,由法制委员会提出审议结果的报告和表决稿。 第三十二条 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或分组审议法规案时,提案人和有关机关、组织应当派人介绍情况,听取意见,回答询问。 第三十三条 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规案,法制委员会、有关专门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应当听取市人大代表、法律专家、社会各界等各方面的意见。听 取意见可以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 第三十四条 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重要法规案,经常务委员会会议或者主任会议决定,可以将法规草案向社会公布,广泛征求意见。各机关、组织和公民提出的意见送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机构。 第三十五条 法规案经过常务委员会会议第一次审议后,由法制委员会根据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有关专门委员会的审议意见和各方面提出的意见,对法规案进行统一审议,提出审议结果报告和草案修改稿,对重要的不同意见应当在报告中予以说明;对有关专门委员会的重要意见没有采纳的,应当向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反馈;对重要问题意见不一致时,应当向主任会议报告。 法制委员会审议法规案时,可以邀请有关专门委员会的人员列席会议,发表意见。也可以要求有关机关、组织派人说明情况。 第三十六条 法规案经常务委员会二次会议审议后,仍有重大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由主任会议提出,经全体会议同意,可以暂不付表决,交法制委员会或有关专门委员会进一步审议。 第三十七条 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的法规案,因各方面对制定该法规的必要性、可行性等重大问题存在较大意见分歧搁置审议满两年的,或者因暂不付表决经过两年没有再次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审议的,由主任会议向常务委员会报告,该法规案终止审议。 第三十八条 法规案在交付表决前,提案人要求撤回的,应说明理由,经主任会议同意,并向常务委员会报告,对该法规案的审议即行终止。 第三十九条 常务委员会会议通过地方性法规可采用举手表决或其他表决方式。 常务委员会会议对地方性法规进行表决时,由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第五章 地方性法规的报批和公布 第四十条 地方性法规经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常务委员会会议通过后,应当报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机构应当在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举行的三十日前将提请批准的书面报告、法规文本及其说明和有关资料报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四十一条 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未批准的地方性法规,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机构,应当会同有关机构根据审查意见进行修改,由主任会议决定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或者由常务委员会授权主任会议审议通过后,再报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第四十二条 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常务委员会会议通过的地方性法规报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自批准之日起十五日内由常务委员会公告并在本市范围内公开发行的报纸上刊登。公告和法规全文应当在《石家庄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刊》上刊登。 修改地方性法规的修改决定和修改文本同时公布;废止地方性法规只公布关于废止该项法规的决定。 地方性法规公布时应载明公告机关、序号、通过和批准时间、届次、施行日期和公告日期。 在常务委员会会刊上刊登的法规文本为标准文本。 第六章 其他规定 第四十三条 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应当在公布后的三十日内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规章备案内容包括:备案报告、市长令或公告、有关修改、废止的决定、规章文本、说明等有关文件。 报送备案的规章由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机构负责接收、登记、存档。 第四十四条 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和县(市)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市人民政府的规章同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可以向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要求,由常务委员会秘书长批转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提出意见。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及公民认为市人民政府的规章同法律、行政法规或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可以向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由常务委员会有关的工作机构进行研究,必要时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提出意见。 第四十五条 市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在审查中认为市人民政府规章同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可以向制定机关提出书面审查意见;也可以由法制委员会、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有关的工作机构召开联合审查会议,要求制定机关到会说明情况,再向制定机关提出书面审查意见。制定机关应当在两个月内研究提出是否修改的意见,并向市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反馈。 市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认为市人民政府规章同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地方性法规相抵触而制定机关不予修改的,应当向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提出书面审查意见和予以撤销的议案,由主任会议决定是否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决定。 第四十六条 地方性法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 (一)地方性法规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界限、含义的; (二)地方性法规制定和批准后出现新的情况,需要明确适用法规依据的。 地方性法规的解释同地方性法规具有同等效力。 第四十七条 市人民政府、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和县(市)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向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法规解释要求。 第四十八条 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机构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拟订地方性法规解释草案,由主任会议决定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 地方性法规解释草案经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后,由法制委员会根据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和有关方面的意见进行审议、修改,提出审议结果的报告和解释草案表决稿。 地方性法规解释草案表决稿,由常务委员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报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由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予以公布。 第四十九条 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机构可以对地方性法规有关具体问题的询问进行研究,提出答复意见,经常务委员会秘书长或者分管副主任同意后,予以答复,并报常务委员会备案。 第五十条 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决定修改或者废止的地方性法规,适用本条例第三章、第四章的有关规定,并报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会议通过地方性法规修正案、废止案时,应作出关于修改或者废止该项地方性法规的决定。 修改地方性法规的决定,应写明对原法规条文的修改和补充的内容。 废止地方性法规或者法规部分条文的决定,应写明被废止的法规名称或者法规部分条文及理由。 第五十一条 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机构负责本市地方性法规的印制、汇编和译本的审定工作。 第七章 附 则 第五十二条 本条例自2001年7月1日起施行。《石家庄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规定》同时废止。
null
2004-08-01T00:00:00
地方性法规
已修改
甘孜藏族自治州实施《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变通规定
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
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
2000_2020
> 甘孜藏族自治州实施 > > 《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 > 的变通规定 > > (2004年3月24日甘孜藏族自治州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 2004年6月3日四川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批准)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结合甘孜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自治州)实际,制定本变通规定。 第二条 本变通规定适用于自治州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群众性自治组织和户籍在自治州的公民以及在自治州定居的归国藏胞、归国华侨、台湾同胞、港澳同胞。 第三条 自治州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倡和鼓励公民晚婚、晚育,做到少生、优生、优育。 夫妻生育按女方常住户籍所在地的生育规定执行。 少数民族已婚妇女二十二周岁以上生育第一个子女的为晚育。 第四条 夫妻将子女送给他人收养的,送养子女应计入计划生育的子女数。 第五条 少数民族农牧民夫妻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夫妻,经批准,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 (一)少数民族城镇居民; (二)户籍在自治州行政区域内并居住满五年的汉族公民; (三)再婚的夫妻,再婚前一方只有一个子女,另一方无子女; (四)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收养一个子女后又怀孕的,可以申请生育一个子女。 第六条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夫妻,经批准,可以生育第三个子女: (一)少数民族农牧民; (二)少数民族城镇居民中的二等甲级以上伤残军人;夫妻一方因公致残相当于二等甲级以上伤残军人的; (三)少数民族城镇居民和汉族农牧民中,因离婚再婚的夫妻,再婚前一方有两个子女、另一方无子女或者双方各有一个子女的; (四)因丧偶再婚的夫妻,再婚前一方子女不超过两个、另一方无子女或双方各有一个子女的; (五)散居在高寒、边远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汉族农牧民。 第七条 依照本变通规定申请再生育子女的,生育间隔时间一般应在3年以上,居住在高寒山区的农牧民已婚妇女和28周岁以上生育第一个子女的已婚妇女,可以缩短为2年。 第八条 夫妻一方是少数民族,另一方是汉族的,可按有关少数民族的生育规定执行。 第九条 符合本变通规定生育的子女系双胞胎或多胞胎的,应计入规定允许生育子女数;计划内最后一胎是双胞胎或多胞胎而超过生育规定数的,不视为违反计划生育。 第十条 凡取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奖励金的具体标准由自治州人民政府制定,并将此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 第十一条 对违反本变通规定生育人员所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主要领导,应追究其责任。 第十二条 不符合法律和本变通规定生育子女的,按照以下规定计征社会抚养费: (一)不符合本变通规定再生育一个子女的,按计征基数的4倍至6倍征收;不符合本变通规定再生育第二个子女以上的,逐胎加倍征收; (二)符合再生育的规定和间隔时间但未经批准生育的,按计征基数的百分之五十征收;符合再生育的规定但未到间隔时间生育的,按计征基数的1倍征收。 第十三条 本变通规定自2004年8月1日起施行,原《甘孜藏族自治州计划生育办法同时废止》。
null
null
地方性法规
有效
凉山彝族自治州东西河飞机播种林区保护管理条例
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
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
2020_2030
凉山彝族自治州东西河飞机播种林区 保护管理条例 > (1995年5月2日凉山彝族自治州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 1995年8月17日四川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凉山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自治州)东西河飞机播种造林林区(以下统称飞播林区)的保护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指的飞播林区范围为:喜德县的鲁基乡、李子乡、红莫镇、西河乡、东河乡、北山乡;昭觉县的普诗乡和玛增依乌乡;西昌市的大箐乡、四合乡、大兴乡、川兴镇和泸山风景林区,以及与飞播林毗邻的西昌市海南乡、高枧乡、西郊乡、月华乡、兴胜乡、礼州镇、锅盖梁镇、西乡乡、小庙乡。 第三条 飞播林区的飞播林,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为主的防护林。 第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在飞播林区范围内生产、生活、经营和从事其他活动,均须遵守本条例。 第五条 自治州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喜德县、昭觉县、西昌市(以下简称二县一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贵本行政区域内飞播林区的保护、管理、指导、协调和检查、监督。 飞播林区的林业场、站、所依照本条例,做好保护、管理工作。 第六条 二县一市人民政府和飞播林区的乡(镇)人民政府,实行飞播林区保护管理目标责任制度。 第七条 飞播林区的保护管理经费,分别列入自治州和二县一市的财政预算。 第二章 经营管理 第八条 飞播林区内的国有林木、林地,属于国家资产,由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委派的林业场、站、所保护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破坏,不得划归集体和个人所有。受县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委托,乡(镇)、村组可代为管护本辖区内的国有林。 飞播林区内已划定的集体林木、林地属集体所有,禁止以任何形式划归个人所有。 飞播林区内村民自留山和房前屋后栽植的林木归个人所有。 第九条 飞播林区的林木、林地权属,由二县一市人民政府颁发林权证,其所有权和使用权受法律保护。 第十条 未经自治州人民政府批准,不得采伐飞播林区的国有飞播林。 泸山风景林区内的国有林,严禁采伐。 第十一条 飞播林区的林业场、站、所不得从事木材经营。经自治州人民政府批准的抚育间伐,必须按照技术规程进行,所间伐的木材,由二县一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木材经营单位代购代销。 第十二条 未经二县一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任何人不得砍伐飞播林区的集体林木。 经所在县、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抚育间伐飞播林区的集体林的小径材,可作村民生产生活用材或燃料。 飞播林区村民自留山、自留地和房前屋后归个人所有的林木的采伐。按《四川省绿化条例》的规定办理。 第十三条 林政执法人员和飞播林区内的单位和个人,对盗伐滥伐、偷运木材的行为,均有权制止,并交当地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单位处理。 第十四条 非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木材经营、加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收购飞播林的木材。 第十五条 飞播林区内的木材经营、加工单位和个人,必须先经自治州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木材经营许可证》、《木材加工许可证》后,再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办经营、加工木材的《营业执照》。 第十六条 飞播林区内的乡(镇)、村组和村民经批准采伐的集体林木材,除自用外,可销售给指定的木材经营单位,或委托其代购代销。 第十七条 经自治州人民政府批准,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可在飞播林区入山要道设立木材检查站,由林业行政执法人员持证,对携运木材的车辆,运具和人员进行检查。发现无证携运木材、证货不符运输木材的,不分行政区界,一律由发现地的林政执法人员扣押,交当地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处理。 第三章 林地管理 第十八条 飞播林区范围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林业用地,主要用于森林资源的培育和发展。各级林业部门和乡(镇)、村组,应坚持以营林为基础的方计,采取有效措施,限期绿化宜林荒山荒地。 第十九条 二县一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对飞播林区内的植树造林,应统一规划,给予扶持。林业场、站、所负贵施业区内国有林地的植树造林、并对林区乡(镇)、村组和企、事业单位的造林实施指导、服务、监督。林区乡(镇)、村组和林区内的企、事业单位,负责本辖区造林地块的落实,组织人员施工。 飞播林区的疏林地和林中空地应封山育林,补植补播。封山育林期间,禁止放牧。 第二十条 禁止在国有和集体林地内毁林开垦。飞播林区内的现有耕地应予稳定,已在25度上以陡坡开垦耕种的,应逐步退耕还林。 第二十一条 未经二县一市人民政府批准,任何人不得擅自迁入飞播林区内居住,经批准已在飞播林区内居住的住户,不得在飞播林区内擅自搬迁。 第二十二条 飞播林区乡(镇)、村组修建公共设施用地和村民宅基地,不得占用国有林地。 第二十三条 因特殊情况需改变飞播林区内国有林地用途,或征用、占用的,应报经省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并按土地管理权限报批。 因特殊情况需改变飞播林区集体林地用途,或征用、占用的,由用地单位或个人提出申请,乡(镇)、村组签署意见,报县、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初审同意,并按土地管理权限报批。 经批准征用、占用林地的单位和个人,应按规定缴纳林地占用费、林木及附着物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和森林植被恢复费。 第四章 森林保护 第二十四条 未经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禁止在飞播林区内进行采石、采脂、采种、采土、开矿、建窑,以及其他对林木、林地有损坏的活动。 第二十五条 飞播林区的森林防火,按《森林防火条例》的规定执行。二县一市和飞播林区乡(镇)人民政府、企事业单位,应加强飞播林防火机构的建设,实行森林防火目标管理责任制度。 第二十六条 飞播林防火应制订扑火预案,落实防范措施,加强林区野外用火管理;一旦发生火警火灾,当地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必须及时组织林区群众和附近单位扑灭。 第二十七条 飞播林毗邻交界地段的各有关单位,均须制订森林防火联防措施,实行联防联治。 第二十八条 飞播林病虫害防治按照《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的规定执行。实行"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 飞播林发生大面积爆发性或者危险性病虫害时,由二县一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力量,及时除治。 第二十九条 为防止森林病虫害的扩散蔓延,对飞播林区的林木种苗和木材、林副产品,实行进出检疫制度。 第三十条 大力推广生物防治技术,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飞播林内各种有益生物,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 第三十一条 飞播林区的野生动物保护,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定执行。 第五章 奖励与处罚 第三十二条 对违反本条例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制止、检举和控告。 第三十三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自治州和二县一市人民政府或其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表彰或奖励: (一)保护管理飞播林资源成绩突出的; (二)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成绩显著的; (三)动员和组织外来人员搬迁出飞播林区成绩突出的; (四)及时制止、检举违反本条例行为或林业行政执法有功的; (五)对保护管理飞播林有其他特殊贡献的。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应负行政责任的,由所在单位或其上一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一)擅自批准将国有林木、林地划归集体或个人所有,或者将集体林木、林地划归个人所有的; (二)擅自批准采伐飞播林木的; (三)违反抚育间伐技术规程的; (四)擅自改变,或者越权批准他人改变国有和集体林地用途; (五)不及时组织扑救森林火灾和防治森林病虫害; (六)不履行本条例规定的其他职责的。 第三十五条 妨碍林业行政执法未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六条 盗伐、滥伐飞播林区林木,情节轻微的,由当地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没收其已砍伐的林木,处以违法所得三至十倍的罚款;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超限额采伐飞播林木材的,或者批准采伐集体林而采伐国有林木的,以滥伐林木处罚。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的,由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中止违法行为,造成损坏的,视其情节处以10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八条 未经批准经营,加工飞播林木材的,由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没收经营、加工的木材及违法所得.并处500元至5000元的罚款。 第三十九条 无证运输木材的,依照《四川省木材运输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处理,对不服从检查、强行冲关或殴打、侮辱林业行政执法人员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条 在飞播林区内毁林开垦、破坏林地的,由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破坏活动,赔偿经济损失。限期退耕还林,并处每亩200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仍不退耕还林的,处以每亩每年200元至500元的罚款。 第四十一条 擅自批准采伐飞播林木,或者国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致使飞播林资源遭受重大损失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二条 擅自迁入飞播林区居住的,由迁入所在地的县(市)、乡(镇)人民政府责令搬出飞播林区,搬迁费用自理。 经批准已在飞播林区内居住的住户擅自搬迁的,由迁入所在地的县(市)、乡(镇)人民政府责令搬回原住处。 第四十三条 飞播林区乡(镇)、村组和林业场、站、所,以及飞播林区内的企、事业单位,所辖区域内宜林荒山荒地未能限期绿化的,或疏林地、林中空地没有限期完成补植补播或封山育林的,除由所在单位或其上一级主管部门给予责任人行政处分外,并由县、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四川省绿化条例》的规定,每年收取一次延误绿化费。 第四十四条 当事人对依照本条例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复议,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于接到复议决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对行政处罚决定拒不执行,也不在规定期限内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五条 本条例解释权属于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本条例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自治州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null
null
地方性法规
有效
昆明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条例
昆明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市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20_2030
昆明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条例 > (2012年12月28日昆明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 > 2013年3月28日云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批准)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执法权限 第三章 执法规范 第四章 执法协作 第五章 执法监督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是指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开发(度假)区管委会依法设立的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和行政强制权的行为。 第三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开发(度假)区管委会应当加强对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的人员、经费保障机制。 第四条 市、县(市、区)和开发(度假)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负责辖区内的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工作。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工作。 第五条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坚持公正、文明执法,坚持执法与教育、疏导、服务相结合,注重对违法行为的纠正和对违法行为人的教育。 第六条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履行职务,受法律保护。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配合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使职权。 第二章 执法权限 第七条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实施行政执法的范围包括: (一)依据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方面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对违反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二)依据绿化管理方面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对违反绿化管理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三)依据工商管理方面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对占用城市道路无证(照)经营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四)依据道路交通管理方面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对侵占城市道路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五)依据城乡规划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对违反城乡规划管理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六)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方面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对违反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七)本市地方性法规和市政府规章规定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实施的其他行政处罚。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与前款规定的行政处罚有关的行政强制措施。 涉及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行政许可证件的行政处罚,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实施。 第八条 市、县(市、区)和开发(度假)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实施行政处罚的具体事项,由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开发(度假)区管委会依法确定,并向社会公布。 第九条 纳入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范围的行政处罚权,原行政管理部门不再行使;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履行的其他行政管理和监督职责,应当依法继续履行。 第十条 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的主要职责是: (一)制定全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的管理目标和考核标准; (二)监督县(市、区)和开发(度假)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工作,组织全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开展执法活动; (三)办理本市跨区域和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第十一条 县(市、区)和开发(度假)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的主要职责是: (一)完成县(市、区)人民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工作; (二)组织和监督辖区内的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活动。 第十二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具体负责本辖区内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工作。 第十三条 县(市、区)和开发(度假)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对执法管辖权有争议的,由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指定管辖。 第三章 执法规范 第十四条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人员实行统一招录制度。经统一培训、考核并取得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资格的,方可从事行政执法活动。未取得行政执法资格的,不得从事行政执法活动。 第十五条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人员从事行政执法活动,应当统一着装,佩戴标志标识。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车辆应当统一标识。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人员从事行政执法活动时,应当两人以上共同进行,并向当事人出示行政执法证件。 第十六条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在查处违法行为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询问案件当事人、证人,制作询问笔录或者调查笔录; (二)依法进入正在发生违法行为的场所实施现场检查,制止违法行为; (三)查阅、调取、复印与违法行为有关的文件资料; (四)采用录音、拍照、摄像等方式对违法行为进行现场调查取证;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相关措施。 第十七条 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将证据先行登记保存。 对先行登记保存的证据,应当在七日内作出处理决定,逾期未作出处理决定的,先行登记保存措施自动解除。 第十八条 对先行登记的证据进行保存时,执法人员应当会同当事人或者证人对证据的名称、数量、特征等进行登记,开具先行登记保存证据清单。 第十九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可以对涉案场所、设施或者财物采取查封、扣押等行政强制措施: (一)现场难以确认违法行为人的; (二)防止当事人销毁或者转移证据的; (三)制止违法行为,防止危害扩大的。 采取行政强制措施时,应当当场告知当事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理由、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救济途径。 第二十条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采取查封、扣押措施的,应当制作查封、扣押决定书和清单,并在三十日内对违法行为作出处理决定;情况复杂的,经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主要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不得对查封、扣押的工具、物品收取保管费。 第二十一条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不得使用、截留、私分扣押物;属非法物品的,移送有关部门处理。 解除扣押后,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通知当事人认领。当事人不认领或者难以查明当事人的,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可以采取拍卖、变卖等方式进行处置,拍卖、变卖所得款项依照规定上缴国库。 第二十二条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其所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成立的,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应当采纳。 第二十三条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应当根据违法行为造成的危害后果及违法行为人主观过错,在法定幅度内实施行政处罚;对违法情节轻微,未造成危害后果,并能及时纠正的,不予行政处罚。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应当依法选择适当的方式,最大限度的减少当事人的损失。采取非强制方式可以达到行政管理目的的,不得实施行政强制措施。 第二十四条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受理举报的电话、信箱、电子邮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收到举报应当登记并及时核实处理,对不属于本部门查处的,应当告知举报人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或者在七日内移送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处理。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应当为举报人保密。有明确举报人的,应当及时将处理意见书面告知举报人。 第四章 执法协作 第二十五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开发(度假)区管委会应当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协调机制,组织协调解决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中的重大事项。 第二十六条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与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和执法联动机制。 第二十七条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在调查取证过程中,需要查询有关资料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规定提供,不得收取费用。 需要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提供专业意见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协助函件之日起五日内出具书面意见;情况复杂,需要延期的,应当以书面形式说明理由并明确答复期限。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出具书面意见前需要补充资料的,应当及时告知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补充资料所用时间不计入答复期限。 第二十八条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发现违法行为不属于本部门管辖范围的,应当及时告知或者移送有管辖权的部门处理。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对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移送的行政执法案件,应当及时登记、核实处理并书面反馈处理意见。 第二十九条 对以暴力或者威胁手段阻碍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公安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制止和处理。 第五章 执法监督 第三十条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应当建立监督检查、评议考核、督办督察、责任追究等制度,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 第三十一条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应当将行政执法的职责范围、执法依据、处罚标准、执法程序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的违法行为,有权向有关部门检举、控告。 第三十二条 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对下级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的不当或者违法的具体行政行为,应当责令改正或者撤销。 第三十三条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不履行或者不当履行法定职责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对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不配合的,由同级人民政府予以纠正。 第三十四条 当事人对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及其执法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违法行为不依法查处,情节严重的; (二)超越职权或者违反法定程序执法,情节严重的; (三)擅自变更已经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的; (四)使用暴力手段执法的; (五)故意损坏或者擅自销毁当事人财物的; (六)使用、截留、私分扣押物或者罚没款的; (七)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的; (八)泄露举报人信息的; (九)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三十六条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及其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违法行使职权,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应当依法赔偿。 第三十七条 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不履行执法协作职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八条 以暴力或者威胁手段阻碍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由公安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本条例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null
null
地方性法规
已修改
呼和浩特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
呼和浩特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市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20_2030
呼和浩特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 (2012年4月27日呼和浩特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 2012年7月21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批准) 第一条 为防治机动车排气污染,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市登记的在用机动车以及在本市行政区域内行驶的外地委托本市代检的机动车的排气污染防治适用本条例,农用机动车除外。 第三条 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督管理机构对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进行日常管理。 公安、交通运输、工商、质量技术监督、发展和改革等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各自职责,负责相关的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将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在环境保护规划中明确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的要求。 第五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鼓励使用低污染燃油、替代燃料等车用清洁能源和低污染环保车型,逐步淘汰高污染车型,推广符合国家标准的节能减排新技术、新产品。 第六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协调机制,决定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督促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工作。 第七条 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网络监控系统,对检测过程实施全程监控,并会同公安、交通运输等行政管理部门建立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信息传输系统,实现信息共享。 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布机动车排气污染监测和防治情况。 第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机动车排气污染行为、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督管理机构的管理行为进行投诉和举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十个工作日内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和答复。 第九条 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定期维护和保养机动车,使在用机动车及其污染控制装置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提倡机动车驾驶人在停车等待时熄火。 第十条 本市实行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管理制度。 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分为绿色标志和黄色标志,核发条件、程序、时效等执行国家《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管理规定》。 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应当随车携带。 第十一条 未取得环保检验合格标志或者环保检验合格标志过期的机动车不得上路行驶。 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周期应当与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周期同步。 第十二条 由外地转入本市的机动车,应当符合本市执行的国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办理机动车登记时,应当取得由本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环保检验合格标志。 第十三条 市人民政府根据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可以执行严于国家现阶段实施的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可以对取得黄色标志的机动车采取限制通行时段、区域等措施,并向社会公布。 第十四条 禁止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或者冒用其它机动车的环保检验合格标志。 第十五条 禁止生产、销售或者使用不符合国家、自治区有关标准的车用燃料、车用燃料清洁剂及添加剂。 第十六条 从事机动车排气检测的单位应当取得法定资质,接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并遵守下列规定: (一)按照规定的机动车排气检测方法、技术规范和排放标准进行检测,并如实出具检测报告,不得在检测中弄虚作假; (二)检测设备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并经过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定期检定合格; (三)建立机动车排气检测信息传输网络,并按照规定报送机动车排气检测信息; (四)按照自治区价格主管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收取检测费; (五)不得从事机动车排气污染维修业务。 第十七条 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采用遥感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对上路行驶的机动车进行污染物排放抽检,也可以在机动车停放地对在用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状况进行抽检。 对取得环保检验合格标志但经抽检不合格的机动车,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治理。 第十八条 在停放地对机动车进行抽检时,不得妨碍道路交通安全和畅通,并遵守下列规定: (一)主动出示执法证件; (二)当场向驾驶人出具符合国家规范的书面检测结果; (三)不得收取检测费用。 第十九条 机动车所有人可以自由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排气检测单位进行检测,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 第二十条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具备相应资质,按照有关技术规范维修机动车发动机和排气控制系统,使在用机动车排放达到规定的标准,并建立车辆维修档案,在维修质量保证期内承担相应的维修责任。 第二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未取得环保检验合格标志或者环保检验合格标志过期的机动车上路行驶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暂扣机动车行驶证;机动车排气合格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发还机动车行驶证。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规定,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或者冒用其它机动车的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的,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收缴,并可以视情节处以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生产、销售或者使用不符合国家、自治区有关标准的车用燃料、车用燃料清洁剂及添加剂的,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法行使监督管理职权的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其非法所得。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第一项、第五项规定,在检测中弄虚作假或者从事机动车排气污染维修治理业务的,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核发资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取消其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资质。 第二十五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未按照规定发放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或者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有其中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 本条例自2012年9月1日起施行。 PAGE - 6 -
null
null
地方性法规
有效
黑龙江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
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省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20_2030
黑龙江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 (1989年12月13日黑龙江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 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 根据1996年4月26日 黑龙江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 会议《关于修改〈黑龙江省保护未成年人条例〉的决 定》修正 2009年8月20日黑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修订)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未成年人的保护,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成年公民在处理与未成年人权益有关的事务时,应当依法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 本条例由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并行使下列职权: (一)组织宣传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并对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讨论、决定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的重大事项,指导、协调和监督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三)确定各成员单位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的具体职责, 对其职责落实情况进行定期考评,并通报考评情况; (四)接受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投诉和举报,转交和督促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五)指导下级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的工作。 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由本级人民政府一名负责人任主任。 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本级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负责日常工作。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应当认真履行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办公室的各项职责,保证工作任务的落实。 各成员单位应当认真履行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确定的具体职责。 第五条 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工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青年联合会、学生联合会、少年先锋队以及其他有关社会团体,协助各级人民政府做好下列有关工作: (一)采取多种形式对未成年人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中华传统美德和民主法制等教育; (二)宣传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三)组织开展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教育; (四)组织开展各种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文化娱乐活动; (五)做好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和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帮教工作; (六)开展未成年人保护的理论研究工作; (七)做好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其他工作。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年度计划,相关经费纳入本级政府预算。 第七条 公民和社会组织有权向国家机关反映未成年人的合理诉求,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实行社会监督。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及其成员单位对下列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有显著成绩的组织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一)教育、帮助未成年人,促进其健康成长的; (二)提供、兴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或者设施的; (三)创作出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优秀作品的; (四)援救处于危险境地的未成年人的; (五)捐建、捐助未成年人福利机构等支持未成年人福利事业的; (六)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 (七)教育、感化、挽救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 (八)为残疾、刑满释放、解除劳动教养等未成年人提供就学、就业的; (九)资助家庭有经济困难的未成年学生完成学业的; (十)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 (十一)其他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 第二章 家庭保护 第九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对未成年子女或者被监护的未成年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生父母对其非婚生子女、继父母对其抚养的继子女、养父母对其养子女、离婚父母对其婚生子女在十八周岁前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丧失监护能力的,由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因故不能或者暂时不能对未成年子女或者被监护的未成年人履行监护职责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受委托人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 第十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教育未成年人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尊老爱幼、文明礼貌、诚信友善、遵纪守法、勤劳节俭、爱护环境。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关注未成年人青春期的心理、生理、行为习惯的变化,并与学校配合,及时给予指导。 第十一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适龄的未成年子女或者被监护的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不得迫使其辍学。对逃学、弃学的,及时进行教育,使其复学。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与学校配合,保证未成年学生的睡眠、娱乐和体育锻炼时间。 第十二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子女或者被监护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交通、火灾、水灾、地震和用电用气等安全常识教育,增强其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第十三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对未成年子女或者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下列不良或者违法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制止和矫正: (一)吸烟、饮酒; (二)携带火药枪、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 (三)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四)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五)阅读、观看、收听、传播宣扬淫秽、色情、凶杀、暴力、恐怖和封建迷信的报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及网络信息; (六)夜不归宿、擅自离家出走; (七)偷盗、破坏公共财物及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八)沉迷网络; (九)早恋、非法同居和吸毒、卖淫、嫖娼; (十)违反交通规则; (十一)其他不良或者违法行为。 第十四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对未成年子女或者被监护的未成年人施行下列行为: (一)歧视、遗弃; (二)打骂、体罚和虐待等家庭暴力; (三)迫使辍学务工、经商或者外出乞讨; (四)允许或者强迫订婚、换亲或者早婚; (五)教唆、纵容、包庇违法犯罪; (六)其他损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行为。 第十五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权。 第十六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子女或者被监护的未成年人不得拒绝履行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并应当配合有关部门和单位对其做好矫治、帮教工作。 第三章 学校保护 第十七条 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不得拒绝适龄未成年人入学,不得无故责令未成年学生停课、转学、退学或者开除未成年学生。 > 第十八条 >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采取措施,督促学校减轻未成年学生的课业负担,不得把升学率作为考核学校工作的主要目标。 > > 学校和教师应当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不得随意挤占德育、技术、音乐、体育、美术等课时,不得增加未成年学生的课业负担,不得公布未成年学生的考试名次。 第十九条 在职教师不得有偿补课,不得开办、推荐课外辅导班或者在课外辅导班授课。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予以监督检查,并公布举报电话。 第二十条 学校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法制副校长或者法制辅导员开展法制教育,并保证课时。 第二十一条 学校应当定期组织未成年学生进行体检,及时了解其身体健康状况。 学校应当配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或者兼职教师,对未成年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向有心理健康问题的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反映情况,并提供指导意见或者建议。 第二十二条 学校、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应当保护未成年学生的隐私权,不得擅自披露和使用其个人信息。 第二十三条 教师应当关心、爱护未成年学生,不得对未成年学生进行讽刺、侮辱、歧视、谩骂、体罚或者变相体罚。 对学习有困难、品行有缺点的未成年学生,应当给予帮助,加强教育和辅导。 学校应当关心爱护残疾的未成年学生,在招生、录取和日常的学习生活上不得歧视。 第二十四条 学校处分未成年学生,应当充分听取未成年学生的申辩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意见。 第二十五条 学校应当举办各种有益于未成年学生的文体娱乐和公益活动,培养未成年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 学校不得组织未成年学生参加各种商业或者具有商业性质的活动。 第二十六条 学校公共卫生间等设施的建设、配置、使用,应当照顾未成年女学生的生理特点,女卫生间人均使用厕位的数量应当多于男卫生间人均使用厕位的数量。 学校和教师应当允许未成年女学生在经期内不进行剧烈的体育活动。 第二十七条 学校、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发现未成年学生之间有歧视、侮辱、打骂、欺压等行为时应当及时制止,并预防校园暴力的发生。 学校应当主动配合公安机关维护校园周边治安,预防和制止扰乱教学秩序或者危害未成年学生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 第二十八条 学校和教师不得向未成年学生滥收费用、实物,摊销学习资料或者其他物品。 第二十九条 学校不得出租、出借校园内的场地、房屋。 第三十条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对本单位接送未成年人的机动车加强管理,定期检修,禁止使用不符合安全运输规定的机动车接送未成年人。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接送未成年人的机动车应当有指定位置停放,粘贴专用标志,并配备随车管理人员,禁止超载。 第三十一条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采取可行措施,防止未成年人遭受性侵犯。 第三十二条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当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引导、疏散、转移和优先救护未成年人,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学校、幼儿园应当开展应对各种灾害事故的基本安全防范教育,并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自救演练。 第三十三条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当及时了解未成年人的心理状况,充分运用自身和借助社会力量,对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第三十四条 对于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和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互相配合加以管教;对无力管教或者管教无效的十二周岁以上未成年学生,可以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或者所在学校提出申请,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将其送专门学校继续接受义务教育。 专门学校的毕业生或者结业生在升学、就业等方面和普通学校未成年学生享有同等权利,任何学校和就业单位不得歧视。 第四章 社会保护 第三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用于未成年人的食品、药品、玩具、用具和游乐设施等的生产、销售及游乐设施的使用加强监管,保证未成年人安全和健康。 第三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文学、艺术、科技工作者及公民,创作或者提供有益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作品。 对宣扬淫秽、色情、凶杀、暴力、恐怖、赌博、封建迷信和其他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图书、报刊和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以及网络信息等,有关部门应当依法查禁。 第三十七条 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有关部门预防和制止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教育和挽救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 第三十八条 中小学校周边直线距离二百米内不得设置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场所。 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标志。 第三十九条 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的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经营者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第四十条 彩票发行机构、彩票销售机构、彩票代销者,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彩票和兑奖。 彩票代销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彩票和兑奖的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代销者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第四十一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对接送未成年人的机动车加强安全管理和监督检查,定期检修并配有专用标志,禁止使用不符合安全规定的机动车接送未成年人;在车流量较大的学校门前道路应当设置车辆缓行减速带、人行横道线,并在未成年学生横过道路集中的学校路口设置手动控制交通信号灯。 第四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周边排放影响未成年人学习、休息的噪声。 第四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学校周边五十米范围内向未成年学生流动销售商品。 第四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对中小学校校舍进行至少一次安全检查,对需要维修和改造的危险校舍,应当及时拨付资金予以维修、改造,并保障学校的用电、取暖等需求。 第四十五条 新闻媒体在报道未成年人及与未成年人有关的违法犯罪行为时,不得使用未成年人照片等真实身份信息或者可以推断出未成年人及其家属真实身份的信息。 第四十六条 解除羁押、服刑的未成年人的复学、升学、就业不受歧视。 第四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建立和完善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和设施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每年拨出适当经费用于重点场所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创建非营利性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和捐赠活动设施。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挤占、毁坏、污染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和设施。 第四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对下列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 (一)残疾未成年人; (二)弃儿、孤儿、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的未成年人; (三)父母在外地务工的未成年人; (四)进城务工人员的未成年子女; (五)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 (六)少数民族的未成年人。 第五章 司法保护   第四十九条 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和涉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案件,应当根据需要依法设立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人办理,采取适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方式进行,严禁对其侮辱、谩骂、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并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和名誉权。 第五十条 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可以对被指控犯罪的未成年人的性格特点、家庭情况、社会交往、成长经历以及实施被指控的犯罪前后的表现等情况进行社会调查,也可以委托有关组织进行社会调查,作为办理案件的参考。 第五十一条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举报、投诉应当及时处理;对强奸、嫖宿、拐卖未成年人或者诱骗、胁迫、组织、教唆未成年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应当依法从重惩处。   第五十二条 司法行政机关及其法律援助机构和人民法院对未成年人申请的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应当依法给予支持。   学校、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未成年人的亲属、邻居等可以帮助未成年人申请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 第五十三条 司法行政机关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支持和帮助未成年犯管教所、劳动教养机关成立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服刑人员和劳动教养人员的专门义务教育学校或者学习班,对未成年服刑人员和劳动教养人员继续进行义务教育,并建立正规的义务教育学籍,为其转学、毕业、升学和就业创造条件,其经费由本级人民政府予以保障。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九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的,由监护人所在单位、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当地民政部门、公安派出所予以劝诫、制止,进行批评教育;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对学校主要负责人或者教师给予警告。 第五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规定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没收办班或者授课所得,并取消其三年内评选先进、晋级资格;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造成不良后果的,对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造成不良后果的,对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规定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对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 第六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 第六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五条、第四十二条和第四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依据有关法律规定给予行政处罚。 第六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的,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五千元至一万五千元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直至依法吊销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对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依据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六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五百元至一千元罚款。 第六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条第一款规定的,由主管部门依据国家彩票管理规定给予处罚。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条第二款规定的,由主管部门对彩票代销者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五百元至一千元罚款。 第六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的,由城市执法部门或者相关部门予以清理和处罚。 第六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五条规定的,由主管部门对主要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 第六十七条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行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职责,或者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本级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建议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主管和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六十八条 本条例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null
null
地方性法规
有效
鄂伦春自治旗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
鄂伦春自治旗人民代表大会
自治旗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
2020_2030
鄂伦春自治旗鄂伦春民族民间 传统文化保护条例 (2014年3月26日鄂伦春自治旗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2014年7月31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鄂伦春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的鄂伦春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培育鄂伦春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鄂伦春自治旗(以下简称自治旗)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自治旗行政区域内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鄂伦春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以下简称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指鄂伦春族世代相传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所表现的形式、形态以及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 (一)鄂伦春族的语言; (二)具有民族传统的美术,民间故事、歌谣、谚语、谜语、传说等口头文学和赞达仁、摇篮曲、斗熊舞、萨满舞等民族歌舞; (三)集中反映鄂伦春族生产生活特点的民居、饮食、服饰、器皿、用具等; (四)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设施、标识以及开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时使用的特定场所; (五)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日、庆典、礼仪、体育、游艺、祭祀、宗教活动和文明健康、具有研究价值的民俗; (六)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人和传承单位所掌握的传统技术和技艺; (七)与鄂伦春民族历史发展有关的重要古迹; (八)具有学术、史料、艺术价值的各种文字手稿、经卷、典籍、文献、图片、碑碣、楹联等的原件; (九)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其他表现形式。 第四条 自治旗人民政府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 自治旗人民政府各相关部门和鄂伦春民族研究会等社会组织,依照各自的职责做好有关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加强与相关地区和部门的交流协作,共同保护、发掘、传承鄂伦春民族民间传统文化。 第五条 自治旗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实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开发、传承发展的原则。 第六条 自治旗人民政府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纳入自治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第七条 自治旗人民政府应当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确保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 自治旗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经费主要用于: (一)抢救、征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珍贵资料和实物; (二)保护、研究重要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项目,整理、出版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料; (三)培养、资助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人; (四)扶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单位和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五)表彰奖励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 第八条 自治旗鼓励通过社会组织和个人捐赠等方式募集资金,建立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基金,参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事业。 第九条 属于集体和私人所有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实物、场所及其他表现形式,其所有权受法律保护。 第十条 自治旗成立由自治旗文化、民族宗教事务等行政主管部门和鄂伦春民族研究会等社会组织有关人员及专家组成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评审鉴定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审委员会),负责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项目及其传承人、传承单位、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评审事宜和专业咨询工作。 第十一条 自治旗应当建立自治旗、乡(镇)、村三级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网络,做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具体工作。 第十二条 列入自治旗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名录的项目,由自治旗评审委员会评审后,报自治旗人民政府批准,并向社会公布。 尚未列入名录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项目,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向自治旗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推荐或者提出申请,由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前款规定做好相关工作。 第十三条 自治旗人民政府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列入限制摄影、录像、录音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项目,报自治旗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凡列入限制名录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项目,未经自治旗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摄影、录像、录音。 第十四条 自治旗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名录中的资料和实物,未经自治旗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不得用于经营性活动。 第十五条 整理、出版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料,应当尊重民族风俗习惯,保持其原有内涵和风貌。禁止以歪曲、贬损等方式使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 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料出版前应当向自治旗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六条 国内外团体或者个人在自治旗行政区域内进行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考察研究活动,应当经自治旗人民政府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考察研究活动应当遵循有利于促进自治旗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研究,有利于促进文化学术交流的原则。 考察研究结束后,应当向批准考察的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提交考察研究报告和考察研究中取得的实物图片及说明、文字、音像等资料的复印件,以及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十七条 自治旗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人、传承单位命名制度。 申请命名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人、传承单位的个人和单位,向自治旗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申报,经评审委员会评审,报自治旗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第十八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公民,可以申请命名为自治旗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人: (一)熟练掌握某项民族民间传统技艺的; (二)只有本人和其徒弟掌握某项民族民间特殊技艺的; (三)掌握和保存重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原始文献、资料原件或者实物,并且有一定研究成果的; (四)积极参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公益性宣传活动的; (五)其他符合认定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人条件的。 第十九条 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申请命名为自治旗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单位: (一)掌握一项或者多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技能,开展相关研究并有一定研究成果的; (二)以弘扬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为宗旨,坚持开展传播、传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的; (三)保存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重要资料原件或者实物的; (四)其他符合认定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单位条件的。 第二十条 自治旗人民政府在具备下列条件的区域,设立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 (一)鄂伦春族居住相对集中,生态环境原始自然的; (二)居民生产生活特点突出,民俗保留比较完整的; (三)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丰富,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产业有潜力的; (四)其他符合认定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条件的。 设立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乡(镇)、村,向自治旗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评审委员会评审,报自治旗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一条 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人、传承单位和生态保护区,应当妥善保存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原始资料和实物,开展传播、传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培养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后继人才。 第二十二条 自治旗、乡(镇)人民政府,应当从政策、资金上支持和扶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人、传承单位和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开展保护、传播、传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 第二十三条 自治旗人民政府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人、传承单位和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实行动态管理。 丧失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人、传承单位命名条件和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设立条件的,由自治旗人民政府予以撤销命名并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四条 自治旗城乡规划建设应当体现民族建筑风格,公共场所、主要街道、公路沿线新建、改(扩)建永久性建筑物及标识,其建筑设计方案在报有关部门审批前应当征求自治旗人民政府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意见。 第二十五条 自治旗人民政府鼓励单位和个人,在依法保护的前提下,发展下列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项目和民族文化产业: (一)开发、生产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服饰、器具; (二)发掘、整理、创作、拍摄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文学、影视作品; (三)开发经营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传统饮食; (四)建立、经营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网站; (五)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民居、场所等; (六)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项目; (七)其他符合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产业的项目。 第二十六条 自治旗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税务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对开发、生产、经营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项目的单位和个人,在收费、纳税、信贷等方面,应当给予优惠和支持。 第二十七条 自治旗人民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编写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教材,作为学校民族特色教育内容。 自治旗各级各类学校,应当根据本校实际,开设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课程,开展传播、传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 第二十八条 自治旗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站等公共传媒,应当开设专刊、专栏,制定计划,以各种形式介绍、宣传民族民间传统文化。 第二十九条 自治旗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应当展示和传播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普及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知识。 第三十条 自治旗境内各企事业单位应当支持自治旗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民族工艺品制作、获取民族工艺品制作材料和开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旅游等方面给予支持。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由自治旗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没收其违法影像资料;情节严重的,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的,由自治旗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没收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并处资料、实物价值一至五倍罚款;造成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料和实物损坏,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的,由自治旗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没收其违法所得;造成严重后果的,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的,擅自进行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考察活动的,由自治旗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考察活动,补办手续,并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没收其考察资料、实物;情节严重的,对个人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对单位或团体处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五条 自治旗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六条 自治旗人民政府根据本条例制定实施细则。 第三十七条 本条例自2014年10月1日起施行。 PAGE - 9 -
null
null
地方性法规
已废止
哈尔滨市城市房屋权属登记条例
哈尔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市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20_2030
哈尔滨市城市房屋权属登记条例 (2004年8月27日哈尔滨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2004年10月15日黑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一般规定 第三章 总登记和初始登记 第四章 转移登记和变更登记 第五章 他项权利登记和预告登记 第六章 注销登记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城市房屋权属登记行为,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保障房屋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国有土地上的房屋权属登记。 本条例所称城市,是指按行政建制设立的市、镇。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房屋权属登记,是指房产行政主管部门代表政府对房屋所有权以及由其产生的抵押权、典权等房屋他项权利进行登记,并依法确认房屋产权归属关系的行为。 本条例所称房屋权利人(以下简称权利人),是指依法享有房屋所有权、房屋他项权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本条例所称房屋权利申请人(以下简称申请人),是指已获得了房屋并提出房屋登记申请,但尚未取得房屋所有权证书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第四条 房屋权属管理实行登记发证制度,依法登记的房屋权利受法律保护。 房屋权属证书是权利人依法拥有房屋所有权并对房屋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利的唯一合法凭证。 第五条 房屋权属登记应当遵循房屋所有权与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权利主体一致的原则。 第六条 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条例的组织实施,并进行监督、检查。 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市区范围内的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工作;县(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县(市)城镇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工作。 市、县(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称登记机关。 第七条 市级登记机关应当制定房屋权属登记技术规程,建立全市统一的房屋权属登记信息系统,并做到信息公开。 登记机关应当依法做好房屋权属登记、发证、档案管理和房屋测绘数据确认工作。 第二章 一般规定 第八条 房屋权利的取得、转移、变更及消灭,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进行登记。 房屋权属登记的种类包括:总登记、初始登记、转移登记、变更登记、他项权利登记、预告登记、注销登记。 第九条 权利人或者申请人申请房屋权属登记,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使用其依法登记或者批准机关批准的名称;成年人应当使用身份证件所载姓名;未成年人应当使用户籍所载姓名,并由其监护人代为登记。 权利人或者申请人可以委托代理人申请房屋权属登记。代理人申请登记时,应向登记机关交验代理人、被代理人的有效证件和授权委托书。 第十条 因下列情形之一权利人或者申请人委托代理人代为申请登记的,授权委托书应当经公证或者认证: (一)外国人或者港、澳、台居民及华侨作为房屋权利人委托代理人的; (二)个人所有的房屋转让中出让方委托代理人的; (三)个人所有的房屋抵押中抵押人委托代理人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监护人代理被监护人处分房屋的,监护人应当提交存在监护关系的有关证明。 第十一条 权利人或者申请人申请房屋权属登记,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向登记机关提交有关文件、证件;所提交的文件、证件应当为原件。 登记机关受理登记的,应当出具受理文件收据。 第十二条 因下列情形之一进行房屋权属登记的,当事人应当共同申请: (一)买卖; (二)互换; (三)赠与; (四)二人以上(含二人)共有;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三条 因下列情形之一进行房屋权属登记的,当事人可以一方申请: (一)初始登记; (二)变更登记; (三)预告登记; (四)继承、遗赠; (五)设定抵押权、典权; (六)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裁决、裁定、判决;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登记机关直接代为登记: (一)依法由登记机关直管的公房和代管的房屋; (二)无人主张权利的房屋;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代为登记的房屋,不颁发房屋权属证书。 第十五条 因下列情形之一查封房屋或者限制房屋权利的,依法作出的决定、裁定应当送达登记机关,并且应当在决定书、裁定书中详细载明查封或者限制的内容、起止时间: (一)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没收、查封房屋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屋权利的裁定、判决已经生效的; (二)公安、检察机关依法对已立案的案件,根据案情需要查封房屋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屋权利并作出正式决定的;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查封房屋或者限制房屋权利期限届满需要继续查封或者限制的,有关机关应当在期满前,作出继续查封或者限制的决定、裁定,并送达登记机关;逾期未送达的,权利人的权利自然恢复。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登记机关应当暂缓登记: (一)因正当理由不能按期提交证明材料的; (二)按照规定需要补办手续的; (三)房屋权属纠纷尚未解决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登记机关不予登记: (一)违法建筑; (二)临时建筑;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八条 登记机关应当在受理房屋权属登记申请之日起7日内决定是否予以登记,对暂缓登记、不予登记的,应当作出书面决定,并送达权利人或者申请人。 第十九条 登记机关应当对权利人或者申请人的登记申请进行审查。对权属清楚、应当提交的证件完备的,初始登记、转移登记、变更登记、他项权利登记应当在受理申请之日起30日内核准登记,并颁发房屋权属证书;注销登记应当在受理申请之日起 15日内核准注销,并注销房屋权属证书;预告登记应当在受理申请15日内核准登记,并出具预告登记证明。 第二十条 登记机关应当颁发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印制的房屋权属证书。 共有的房屋,由权利人推举的持证人收执《房屋所有权证》,其余共有人执《房屋共有权证》。《房屋共有权证》与《房屋所有权证》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房屋他项权证》由他项权利人收执。 第二十一条 房屋权属证书破损影响使用的,由权利人提出申请,经登记机关审核、确认需要换发的,予以换发新的房屋权属证书。 房屋权属证书遗失的,权利人应当及时登报声明作废,并向登记机关申请补发;登记机关发布补发公告, 2个月内没有人提出异议的,补发新的房屋权属证书。 第二十二条 权利人或者申请人应当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交纳登记费用。 登记机关应当公示房屋权属登记的收费标准。 第三章 总登记和初始登记 第二十三条 登记机关为了清理产权、整理产籍,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一定期限内对本行政区域内房屋权属进行总登记或者验(换)证。 第二十四条 总登记或者验(换)证应当由市、县(市)人民政府在规定期限开始之日30日前发布公告。 公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总登记或者验(换)证的区域; (二)登记期限; (三)当事人应当提交的有关文件; (四)受理登记地点; (五)其他有关事项。 凡列入总登记或者验(换)证范围内的,无论当事人以往是否领取房屋权属证书,权属状况有无变化,均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申请办理登记。 第二十五条 新建成的房屋,申请人应当在房屋竣工验收之日起3个月内申请房屋权属初始登记,并提交如下证件和材料: (一)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三)国有土地使用证; (四)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 (五)具有房产测绘资质的测绘单位出具的房屋建筑面积测绘成果报告; (六)质量监督部门出具的竣工验收合格证明; (七)申请人及代理人的有效证件。 登记机关认为有必要提供总平面图、分层平面图的,申请人还应当提供总平面图、分层平面图。 第二十六条 在建的房屋,申请人可以持本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的证件和材料(第六项除外)及项目批准文件申请已建设部分房屋预先初始登记。 房屋在建工程预先初始登记核发《房屋在建工程预登记证》。 第二十七条 房地产开发项目投入开发建设的资金达到工程总投资25%以上,并已经确定施工进度和竣工交付日期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持项目建设图纸和有关批准文件到登记机关办理预售登记。 第四章 转移登记和变更登记 第二十八条 因房屋买卖、互换、赠与、继承、划拨、转让、合并、分割、裁决等原因致使房屋权属发生转移的,应当办理房屋权属转移登记。 第二十九条 购买现有公有住房而使房屋权属发生转移的,当事人应当在房屋权属转移之日起90日内,持公有住房出售手续办理房屋权属转移登记。 第三十条 购买商品房屋的,当事人应当在商品房买卖成交之日起30日内,持下列证件和材料办理权属转移登记: (一)商品房销售票据; (二)商品房购销合同; (三)当事人及代理人的有效证件。 提交的证件和材料内容与房屋实际不符的,还应当提交有关的证明材料。 第三十一条 已经确认权属的房屋,因调拨或者单位合并、分立致使权属发生转移的,权利人应当在行为发生之日起90日内,持房屋权属证书、法定代表人及代理人的有效证件办理房屋权属转移登记;需要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还需提供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 第三十二条 已经确认权属的房屋,因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的调解、决定、裁决、裁定、判决致使权属发生转移的,权利人应当在法律文件生效之日起90日内,持下列证件和材料办理权属转移登记: (一)房屋权属证书; (二)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决定书、裁定书或者判决书; (三)权利人及代理人的有效证件。 第三十三条 已经确认权属的房屋,因买卖、赠与或者以其他合法方式转让而使房屋权属发生转移的,当事人应当在相关的合同生效之日起90日内,持下列证件和材料办理权属转移登记: (一)房屋权属证书; (二)房产转让合同; (三)当事人及代理人的有效证件。 继承、赠与、涉外的,当事人还应当提交相应合法有效的证明材料。当事人应当对提交的证明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房屋权属转移的,还应当按照规定提交同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出具的证明。 第三十四条 已经确认权属的房屋,因分割、扩建、改建和部分拆除、倒塌、焚毁使房屋现状发生变更及其他个别登记事项的变更,应当办理房屋权属变更登记。 第三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权利人应当在事实发生之日起30日内,持房屋权属证书以及相关的证明材料,申请变更登记: (一)房屋权利人名称变更的; (二)婚姻存续期间,权利人在夫妻间变更的; (三)房屋面积增加或者减少的; (四)房屋翻建或者部分改建的; (五)房屋使用性质变更的;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六条 房屋坐落的区划、街道名称、门牌号或者房屋名称发生变更的,有关部门或者单位应当及时通知登记机关;登记机关应当公告变更期限等内容,权利人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申请变更登记;登记机关应当免费为权利人进行变更登记。 第五章 他项权利登记和预告登记 第三十七条 权利人以其依法取得的房屋设定抵押权、典权等他项权利,应当在合同签订之日起30日内,持房屋权属证书、设定他项权利合同书、权利人及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证件办理房屋他项权利登记。 第三十八条 登记机关依法对房屋他项权利申请登记的事项进行审查、确认后,核发《房屋他项权证》。 第三十九条 经登记的房屋他项权利发生转移、变更的,权利人应当在合同签订或者事实发生之日起30日内持转移、变更的证明文件办理房屋他项权利的转移、变更登记。 第四十条 房屋尚未建成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申请预告登记: (一)预购商品房及其转让的; (二)以预购商品房贷款抵押的;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经预告登记后,当事人取得房屋所有权或者房屋他项权利的优先请求权。 第四十一条 申请预告登记的,当事人应当提交商品房预售合同等协议、当事人及代理人的有效证件。 第四十二条 预告登记自房屋所有权初始登记之日起满二年,当事人未申请房屋所有权或者房屋他项权利登记的,预告登记自行失效。 第四十三条 经预告登记的房屋权利依法终止的,当事人应当持证明预告登记的房屋权利终止的文件办理预告登记注销。 第六章 注销登记 第四十四条 房屋灭失、土地使用年限届满、他项权利终止等原因致使房屋权利终止的,权利人应当进行房屋权属注销登记。 房屋所有权自房屋灭失、土地使用年限届满之日起自然终止。 第四十五条 已确认权属的房屋,因不可抗力倒塌、焚毁的,权利人应当自房屋灭失之日起30日内,持房屋权属证书和相关的证明材料,申请房屋权属注销登记。 第四十六条 权利人自行拆除房屋的,应当在拆除前,持房屋权属证书及有效证件,申请房屋注销登记。 第四十七条 因城市建设需要拆迁的房屋,拆迁单位应当在拆迁许可证发放的同时,持用地批准书、用地批复或者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规划拆迁范围图、关于基本建设项目计划的批复等材料,申请房屋权属注销登记。 第四十八条 房屋他项权利终止,房屋所有权人和他项权利人应当在事实发生之日起30日内,持房屋权属证书及房屋他项权利终止的证明等材料,共同申请他项权利注销登记。 第四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登记机关有权注销房屋权属证书: (一)房屋权利消灭,权利人未按照本条例规定申请注销登记的; (二)持证人申请登记时隐瞒真实情况或者伪造有关证件、材料,用欺骗手段获准登记的; (三)因登记机关工作人员的过错,造成房屋权属登记不实的; (四)因其他原因依法应当注销房屋权属证书的。 登记机关应当在作出注销房屋权属证书决定之日起15日内书面通知当事人,限期上缴房屋权属证书;逾期未上缴的,由登记机关公告房屋权属证书作废。 因登记机关工作人员的过错,造成房屋权属登记不实但可以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的,登记机关应当免费办理变更登记。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条 涂改房屋权属证书和以欺骗手段获准房屋权属登记的,由登记机关注销其房屋权属证书、没收其非法所得,并可以对当事人处以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一条 伪造房屋权属证书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二条 登记机关以外的其他组织,擅自受理房屋权属登记或者擅自制作、颁发房屋权属证书的,其证书无效,由登记机关没收其房屋权属证书和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三条 登记机关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对当事人造成经济损失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执行;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五十四条 登记机关作出相应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有关听证程序的规定,告知当事人有要求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登记机关应当按照规定程序组织听证。 第五十五条 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五十六条 罚没票据的使用和罚没款项的处理,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章 附则 第五十七条 本条例实施前已建成使用但不完全符合本条例规定的权属登记条件的房屋,其权属登记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规定。 第五十八条 本条例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1998年11月2日公布的《哈尔滨市房屋权属登记条例》同时废止。 PAGE — 15 —
null
null
地方性法规
已废止
甘肃省土地监督检查条例
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省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20_2030
甘肃省土地监督检查条例 > (1999年1月21日甘肃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了保障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实施,准确、及时查处土地违法案件,维护和监督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使职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土地监督检查,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单位和个人执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土地违法者进行查处的执法活动。 第三条 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土地管理监督检查工作。县级以上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土地管理监督检查工作。 有关部门应当依照各自的职责,协助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做好土地管理监督检查工作。 第四条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检查的职责是: (一)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对农用地转用、土地征用、土地资产处置、土地使用权流转行为进行监督检查; (三)对耕地保护和土地开发、利用、复垦进行监督检查; (四)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兴办企业或者与其他单位、个人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使用土地进行监督检查; (五)对土地初始登记、变更登记进行监督检查; (六)对有关土地费用的收缴、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七)受理对土地违法行为的检举、控告及土地行政复议; (八)依法应监督检查的其他行为。 第五条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对依法受到限期拆除新建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处罚的单位或者个人继续施工的,有权对其施工的设备、建筑材料采取查封措施。 第六条 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管辖全省行政区域内有重大影响的土地违法案件和省人民政府、国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交办的案件;州、市(地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管辖本行政区域内有较大影响的土地违法案件和同级人民政府及上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交办的案件;县(市、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管辖本行政区域内的土地违法案件。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其管辖的土地违法案件,认为需要由上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处理的,可报请上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决定。 第七条 查处土地违法案件,必须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适用法律、法规准确,符合法定程序和法定职责权限。 发现认定有违法行为的,应当及时发出《责令停止土地违法行为通知书》,予以制止。 第八条 凡具有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事实,有明确的行为人,依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应当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予以立案调查。 第九条 立案调查的土地违法案件,应当分别情况予以处理: (一)认定举报不实或证据不足的,予以销案; (二)认定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并制作《土地违法案件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 (三)认定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需给予行政处分的,作出《行政处分建议书》并附调查报告和有关证据,移送当事人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行政监察部门处理; (四)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条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处理土地违法案件,应当自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处罚决定。属重大复杂的案件,可适当延长期限。 第十一条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下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应责令其限期改正或者撤销、变更违法的土地行政行为。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发现下级人民政府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应督促纠正,必要时可报请本级人民政府依法予以撤销、变更。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土地违法行为举报受理工作,设立举报信箱和举报电话,严格依法处理举报案件。 第十三条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采取定期、不定期自查、抽查、联查等检查形式,发现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及时处理。 第十四条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建立土地管理监督检查工作报告制度。对专项检查结果和重大土地违法案件的处罚决定作专题报告,对阶段性工作作定期报告,对突发性案件和较为复杂本级无力查处的案件应随时报告。各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认为有必要时,可以越级报告工作。 第十五条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实行重大土地违法案件备案制度。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在处理重大土地违法案件时,应分别在立案后七日内和结案后三十日内报上一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六条 土地管理监督检查人员执行公务时不得少于两人,并应佩戴统一标志,出示土地管理监督检查证件。 第十七条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其管辖的土地违法案件不及时查处,造成严重后果的,对主要责任人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机关、行政监察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八条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和土地管理监督检查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的,视其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造成经济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 土地管理监督检查人员依法执行公务受法律保护。阻挠、干扰、妨碍土地管理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或对土地管理监督检查人员、举报人实施打击报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在查处土地违法案件中的罚没款、财物,一律上缴同级财政。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执法办案经费,由同级财政部门按年度拨给,专款专用。 第二十一条 本条例实施中的具体应用问题,由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null
1992-02-29T00:00:00
地方性法规
已修改
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省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1980_2000
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 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 > (1992年2月29日安徽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 根据1997年11月2日安徽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关于修订《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办法》等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 根据 > 2006年6月29日安徽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 根据2010年8月21日安徽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规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 根据2015年3月26日安徽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等部分法规的决定第四次修正)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以下简称《野生动物保护法》),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野生动物的保护、猎捕、驯养繁殖、经营开发利用等活动,必须遵守《野生动物保护法》和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野生动物是指:国家和省重点保护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以及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前款规定以外的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和《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的规定。 第四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野生动物资源的管理,制定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规划和措施。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义务,对侵占或者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行为,有权制止、检举和控告。 保护、管理野生动物所需经费由当地财政和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安排。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员政府林业、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分别主管本行政区域内陆生、水生野生动物的管理工作。 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设有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管理机构或者专管人员。 公安、司法、环保、医药、商业、供销、外贸、工商行政管理等有关部门应当与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 第二章 野生动物保护 第六条 各级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每五年应当组织一次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建立健全野生动物资源档案。 第七条 每年四月四日至十日为本省"爱鸟周";每年十月为本省"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 "爱鸟周"和"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期间,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集中开展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教育活动。 第八条 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为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和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及其调整,由省人民政府制定公布,报国务院备案。 省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名录及其调整,由省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公布,报省人民政府备案。 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在野生动物主要生息繁衍的地区和水域,建立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和管理,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条 县级以上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需要划定本地区的禁猎区,确定禁猎期和禁止使用的猎捕工具、方法。 因特殊原因需在禁猎区、禁猎期猎捕或者使用禁用工具和方法猎捕的,应经县级以上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应采取生物和工程技术措施,保护、改善野生动物的主要生息繁衍地区和水域,防止污染、破坏。 野生动物的生存因自然灾害受到威胁时,当地人民政府应采取抢救措施,减少损失。 第十二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发现伤病、受困、迷途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应积极救护,并及时报告、送交当地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严禁伤害。 第十三条 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对送交或者没收受保护的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作如下处理: (一)野生动物活体放归原生存的自然环境或者适宜该动物生存的自然环境; (二)野生动物死体或者其产品,按照本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申请出售、利用。 第三章 猎捕管理 第十四条 禁止捕杀国家和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因科学研究、驯养繁殖、展览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猎捕国家一级和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应当依法办理审批手续,领取特许猎捕证。 猎捕省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应当向省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狩猎证或者捕捞证;猎捕省二级保护以及其他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应当向所在地的市、县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狩猎证或者捕捞证。 狩猎证、捕捞证的发放和管理办法,由省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五条 外省猎捕者进入本省猎捕,必须凭其原所在地县级以上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开具的证明,按照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向本省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经批准后方可猎捕。 第十六条 猎捕者应按特许猎捕证、狩猎证、捕捞证规定的种类、数量、时间、地点、方法猎捕。 第十七条 禁止使用军用武器、汽枪、毒药、炸药、地弓、地枪、铁夹、馅井、火攻等工具和方法猎捕野生动物。 第四章 驯养繁殖和经营利用 >    第十八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鼓励和支持单位和个人驯养繁殖野生动物。 第十九条 驯养繁殖野生动物,按下列规定,申请领取驯养繁殖许可证: (一)驯养繁殖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经省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二)驯养繁殖国家二级和省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由设区的市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省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三)驯养繁殖省二级保护以及其他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由县级以上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条 经营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包括以驯养繁殖形式进行经营),按照本办法第十九条规定的程序,经批准后申领经营许可证,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领营业执照。 经批准经营非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单位或者个人,应按批准单位核定的年度限额指标,从事经营活动。 第二十一条 驯养繁殖或者经营利用野生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建立驯养繁殖、经营利用档案,定期向县、市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报告驯养繁殖或者经营利用情况,并接受监督检查。 第二十二条 停止驯养繁殖或者经营利用野生动物,应及时报告县、市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注销驯养繁殖许可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并按本办法有关规定处理驯养繁殖或者经营利用的野生动物。 第二十三条 禁止非法出售、收购、利用国家和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因科学研究、教学、驯养繁殖、开发利用、展览等特殊情况需要出售、收购、利用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必须经省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批准;需要出售、收购、利用国家二级和省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必须经设区的市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省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需要出售、收购、利用省二级保护以及其他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必须经市、县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四条 进入市场的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由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配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监督管理。 第二十五条 运输、携带、邮寄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必须办理准运证。出市、县的,由市、县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核发准运证;出省的,由省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核发准运证;出国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准运证文本由省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印制。 第二十六条 经营利用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应当依法缴纳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费。收费标准和办法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 奖励与惩罚 >    第二十七条 有下列成绩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县以上人民政府或者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表彰奖励: (一)积极宣传、认真执行《野生动物保护法》和本办法,成绩突出的; (二)拯救、保护和按《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定驯养繁殖野生动物,成绩显著的; (三)开展野生动物科学研究,推广科研成果,进行开发利用,有显著贡献的。 第二十八条 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和本办法,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 非法捕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或者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没收猎获物、猎捕工具和违法所得,吊销特许猎捕证,并处以相当于猎捕物价值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获得物的,处以10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条 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猎捕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没收猎获物、猎捕工具、违法所得,有猎获物的,处以相当于猎获物价值8倍以下的罚款;没有猎获物的,处以2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一条 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规,未取得狩猎证件、捕捞证件或者未按证件规定猎捕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没收猎获物和违法所得,有猎获物的,处以相当于猎获物价值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猎获物的,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并可没收猎捕工具,吊销狩猎证件。 第三十二条 非法猎捕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造成死亡或者严重伤害的,除按规定罚款外,还应赔偿损失,赔偿数额不超过罚款数额的二分之一。 赔偿费由县级以上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用于野生动物保护,专款专用。 第三十三条 非法出售、收购、加工、运输、携带、邮寄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没收实物和违法所得,并处以相当于实物价值5至10倍的罚款。 第三十四条 伪造、倒卖、转让特许猎捕证和允许进出口说明书的,由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证件,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以5000元至50000元罚款。 伪造、倒卖、转让狩猎证、猎捕证、驯养繁殖许可证、经营许可证、准运证的,由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证件,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以500元至5000元罚款。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规定的各项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决定,属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管理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本办法和工商行政管理法规进行处罚。 省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办法规定,制定受保护的野生动物具体价值和罚款标准,报省人民政府批准执行。 第三十六条 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时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省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null
null
地方性法规
有效
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办法
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省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20_2030
# # 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 # 农业技术推广法》办法 > (1995年12月29日陕西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 > 1997年8月2日陕西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修正 > 2004年8月3日陕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第二次修正 > 2010年5月27日陕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第三次修正)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第三章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 第四章 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第五章 农业技术推广保障措施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加快农业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的普及应用,促进农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农业、林业、畜牧、渔业、水利等行政部门(以下统称农业技术推广行政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同级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行指导。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是指县级以上农业技术推广行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设立的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国家事业机构。 县级以上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受同级农业技术推广行政部门的领导和上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业务指导。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受乡(镇)人民政府的领导和上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业务指导。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在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农民技术人员,以及在农业技术推广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第五条 农业技术推广实行以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农业科研单位、有关学校、群众性科技组织、村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农民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相结合的推广体系。 第六条 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不得少于8%。 第七条 县级以上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职责是: (一)参与制订农业技术推广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组织农业技术培训和普及农业科技知识; (三)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科研成果; (四)对选定推广的农业技术进行试验、示范; (五)制订技术规程,执行技术标准,参与农业技术推广的技术鉴定; (六)提供技术、信息和与之相关的物资服务; (七)组织、指导下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群众性科技组织、农民技术人员的农业技术推广活动。 第八条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主要职责是: (一)向农业劳动者宣传、示范和推广农业先进技术; (二)管理、指导村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农民技术人员和科技示范户的科技推广工作; (三)对村、组农民技术人员和科技示范户进行适用技术培训; (四)开展农业综合技术和与之相关的物资服务; (五)传播农业科技和经济信息。 第九条 农业科研单位和农业院校应当从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出发,把农业生产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列为研究课题,进行农业技术开发和宣传培训,加快先进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普及应用。 第十条 教育部门应当将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和农业技术培训列入教育规划、计划,根据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兴办农村职业中学,培训农村基层干部和农业劳动者。 普通中等农业学校应当根据有关规定,每年从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农民技术人员和农村青年中定向招生,定向分配。 第十一条 农、林、牧、渔良种场应当利用技术优势,搞好良种繁育,为农业劳动者提供良种服务。 第十二条 群众性科技组织、村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农民技术人员和科技示范户,在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指导下,宣传农业技术知识,协助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村民委员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支持、帮助村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和农民技术人员开展工作。 第三章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 第十三条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有中等以上有关专业学历,或者经省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主持的专业技术考核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第十四条 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采取措施,培训农民技术人员,逐步使其达到初级以上专业技术水平,并由农业技术推广行政部门按有关规定评定技术职称。 获得技术职称的农民技术人员可以受聘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工作。 第十五条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有以下权利: (一)依法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提出技术建议; (二)参加业务培训、进修和学术讨论; (三)检举、抵制违法推广行为和违背技术规程的干预; (四)依法开展有偿服务,取得合法收入; (五)享受国家和地方规定的相应待遇。 第十六条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有以下义务: (一)宣传贯彻农业法律、法规和政策; (二)承担和完成农业技术推广计划和项目; (三)开展技术宣传,普及农业技术知识; (四)遵守技术规程和技术标准; (五)保守有关农业专业技术秘密。 第十七条 农业技术推广专业技术人员和长期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科技人员以及农业院校、农业职业中学教师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农业技术职称。 农业科研单位、农业院校和农业职业中学的科技人员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在评定技术职称时,应当将他们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实绩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 在乡(镇)、村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专业科技人员、农民技术人员在技术职称评定时,应以其推广工作的业务技术水平和实绩为主。 第四章 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第十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农村推广农业技术,应当接受推广地区县级以上农业技术推广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 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定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组织实施。 重点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应列入有关科技发展规划,由农业技术推广行政部门和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相互配合,组织实施。 第二十条 农业科研单位和农业院校的科研成果可以通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推广,也可以由该农业科研单位或农业院校直接向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推广。 第二十一条 向农业劳动者推广的农业技术,必须在推广地区经过试验、示范,证明具有先进性和适用性。国家规定实行审定(登记)或许可证管理的,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 推广农业技术应当遵循自愿原则。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制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和农业劳动者应用农业技术。 第二十三条 农业技术推广实行推广责任制。推广农业技术应当订立农业技术推广责任书,约定双方的责任。 第二十四 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向农业劳动者推广农业技术,除本条第二款另有规定外,实行无偿服务。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科研单位、有关学校以及科技人员,以技术转让、技术服务和技术承包等形式提供农业技术的,可以实行有偿服务,其合法收入受法律保护。 进行农业技术转让、技术服务和技术承包,当事人各方应当订立书面合同,约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第五章 农业技术推广保障措施 第二十五 条各级人民政府应逐步增加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在财政预算内应当保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事业费和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并应当使该资金逐年增长。 第二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设立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其资金来源包括: (一)国家和地方财政的农业技术推广专项拨款; (二)国家和地方征集的农业发展基金中提取一定数额; (三)农产品的技术改进费; (四)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的资金中提取一定数额; (五)国内外有关组织或个人提供的贷款、捐赠等。 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的具体管理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二十七条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基本建设项目应列入国家和地方的基本建设计划。 第二十八条 农业技术推广的各项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任何机关或单位不得截留或挪用。 第二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获得必需的仪器设备、服务设施、培训场所及试验、示范基地。 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财产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 第三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充实加强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保障和改善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专业科技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 第三十一条 在县、乡(镇)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三十年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经县级人民政府申报,由省人民政府颁发农业技术推广证章和荣誉证书,按有关规定给予奖励。并在退休后按月发给原基本工资额15%的荣誉金,荣誉金与退休金之和不超过原基本工资。在乡(镇)以及山区县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科技人员,可以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享受岗位浮动工资和地区津贴的待遇。 第三十二条 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科研单位和有关学校根据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可以开展技术指导和物资供应相结合等多种形式的经营服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执行国家和省对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科研单位和农业院校举办的为农业服务的企业的税收、信贷优惠政策。 第三十三条 农业技术推广行政部门应当对农业技术推广有偿服务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并予以指导和监督。 第三十四条 农业技术推广有偿服务取得的收入应主要用于农业技术推广、改善工作条件和技术人员的生活福利待遇,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挪用。各级人民政府不得因此减拨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事业经费和农业技术推广专项经费。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各级人民政府或农业技术推广行政部门责令限期纠正,对其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由其主管部门给予行政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农业劳动者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一)推广未经试验、示范证明具有先进性、适用性或未依法取得审定(登记)或许可证的农业技术的; (二)强制推广农业技术或非法干预、妨碍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造成损失的; (三)截留、挪用和挤占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资金、财产和服务设施的; (四)弄虚作假,虚报试验、示范结果和推广成果的; (五)以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为名,牟取不正当利益的。 第三十六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决定通知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做出处罚决定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做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其他法律、法规有规定的,由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null
null
地方性法规
有效
黑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办法
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省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20_2030
黑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 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办法 (1992年2月28日黑龙江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 根据1994年5月21日黑龙江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关于修改〈黑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办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根据2005年6月24日黑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关于修改〈黑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办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根据2015年6月19日黑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黑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办法〉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第一条 为保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实施办法》,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归侨是指回国定居的华侨。华侨是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 侨眷是指华侨、归侨在国内的眷属。本办法所称侨眷包括:华侨、归侨的配偶,父母,子女及其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同华侨、归侨有长期扶养关系的其他亲属。 第三条 归侨、侨眷的身份,由其户籍所在地的县级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侨务部门根据其所在工作单位、街道办事处或者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的证明审核认定;必要时可以由我国驻外国的外交代表机关、领事机关或者归国华侨联合会组织提供协助。 同华侨、归侨有长期扶养关系的其他亲属,其侨眷身份可以由公证机关出具扶养公证后审核认定。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侨务部门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 第五条 归侨、侨眷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并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义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歧视。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和归侨、侨眷的特点,给予适当照顾。 第六条 要求来我省定居的华侨,由省公安机关按照国家有关出入境管理的规定核发回国定居证明。 对来我省定居的华侨,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妥善地给予安置。 第七条 省、市人民代表大会和归侨、侨眷人数较多的县(市、区),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应当有适当名额的归侨、侨眷代表。 第八条 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及其地方组织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维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 归侨、侨眷可以依法组织其他社会团体,进行适合归侨、侨眷需要的合法活动。 归侨、侨眷社会团体的合法权益以及按照其章程所进行的合法活动,受法律保护;其依法拥有的财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损害。 第九条 归侨、侨眷投资兴办工商企业,投资开发荒山、荒地,或者从事农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生产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给予支持,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在税收、收费、信贷上给予照顾,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归侨、侨眷接受境外亲友赠送直接用于生产的小型生产工具、设备和维修用的零配件,以及经批准进口的优良种苗、种畜、种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条 鼓励和支持归侨、侨眷在本省兴办公益事业,所兴办项目的用途、命名应当得到尊重,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其财产不得侵占或破坏。 归侨、侨眷接受境外亲友赠与的物资,直接用于公益事业的,由举办该项目公益事业的组织提出申请,经有关主管部门核准,享受减征或者免征关税的待遇。 第十一条 国家保护归侨侨眷在国内私有房屋的所有权。归侨侨眷对其私有房屋,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处分、收益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国家建设依法征用土地,需要拆迁归侨、侨眷私有房屋的,拆迁单位应当于动迁前将批准拆迁通知书送达被拆迁房屋产权人或代管人,并商定补偿安置办法。被拆迁房屋产权人要求就近或者易地自建的,在服从城乡建设规划前提下,应当予以允许和支持。 依法征用、拆迁归侨、侨眷建国后用侨汇购建的房屋,产权人要产权的,拆迁人可以用相应的建筑面积与产权人进行产权调换,结算结构差价按50%优惠收取;不要权产要求安置的,除按照上述办法安置外,再按照重置价格结合成新提高一个成新档次予以补偿;产权人不要产权又不要求安置的,按照交易价格予以补偿。 拆迁归侨、侨眷非住宅用房,应当按照城市规划和当地动迁规定给予安置。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租用归侨、侨眷的私房,必须事先征得房主同意,签订并履行租赁合同。 归侨、侨眷合家出境定居后,对其私有房屋,可以与当地房产部门签订代管协议。 第十二条 对生活贫困的归侨、侨眷,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优先扶持其摆脱贫困;无劳动能力又无人抚养的归侨、侨眷,由当地民政部门给予照顾。 第十三条 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归侨职工,工龄满三十年以上退休的,退休金中的原标准工资的不足部分由所在单位补足。 第十四条 归侨学生、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升学、就业的,按照下列规定给予照顾。 (一)参加高考的考生按照国家和省人民政府的规定给予照顾,并由学校审查录取; (二)报考电大、夜大、函大、职大、业大和中学、职业中学、技工学校,总分低于录取分数线10分(含本数)以内的,予以照顾录取; (三)参加劳动就业文化考试的,给予总分增加10分的照顾,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 第十五条 归侨、侨眷及其子女申请自费出国留学,符合国家规定的,有关部门应当优先审批。 归侨、侨眷及其子女申请自费出国留学,在办理手续过程中,所在单位不得责令其退职或者退学。自获准离境之日起允许保留公职或学籍一年。 归侨、侨眷及其子女自费出国学习,学成回省要求安排工作的,可以于毕业日期半年以前与我国驻外国的外交代表机关、领事机关联系,办理有关登记手续;其工作安排,由省教育主管部门或者人事部门按照同类同等学历的的公派出国学习人员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六条 侨汇是归侨、侨眷的合法收入,其所有权受法律保护,并依法享爱有关免税的待遇。 银行对侨汇应当及时解付,不得积压和挪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强索、侵吞、冒领、截留、克扣侨汇,也不得强行摊派、借贷。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通知银行冻结、没收侨汇,不得向银行查阅侨汇凭证。 第十七条 归侨、侨眷可以自由选择侨汇结算方式,有权自由支配侨汇,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无权干涉。 归侨、侨眷因私出境时,可以按照外汇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兑换一定数额的外汇。 第十八条 归侨、侨眷有权继承或者接受境外亲友的遗产、遗赠或者赠与,有权处分其在境外的财产。归侨、侨眷需要处理上述事宜时,有关部门应及时予以办理手续。 归侨、侨眷将其在境外的财产调入国内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其财产转换成外汇调入国内的,依法享受有关免税的待遇。 第十九条 归侨、侨眷与境外亲友的往来和联系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限制和干涉。 归侨、侨眷与境外亲友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开拆、毁弃、陷匿、盗窃归侨、侨眷的邮件。归侨、侨眷的票据邮件丢失、损毁、短少,邮政部门应当依法赔偿或者采取补救措施。 第二十条 归侨、侨眷因私申请出境,所在单位或街道办事处应当及时提出意见;其户口所在地的市、县公安机关应当自收到出境申请之日起30日(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的地区在60日)内,做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通知申请人。 申请人在规定期限内未收到审批结果通知的,有权查询,受理部门应当及时作出答复;申请人认为不批准其出境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有权向上一级公安机关提出申诉,受理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诉之日起十日内作出处理和答复。 归侨、侨眷确因境外直系亲属病危、死亡或者限期处理境外财产等特殊情况急需出境时,公安机关应当根据申请人提供的有效证明优先办理。 归侨、侨眷申请出境,有关单位和有关部门不得因其正常出境作出损害其权益的规定。 第二十一条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保障归侨、侨眷出境探亲的权利。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归侨、侨眷职工出境探亲,其假期由所在单位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安排,其工资、福利待遇按照现行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 获准出境定居的归侨、侨眷职工符合离休、退休、退职条件的,其离休金、退休金、退职金照发,不符合离休、退休、退职条件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发给一次性离职费,并允许兑换成外币汇出或者携带出境。 离休、退休、退职的归侨、侨眷职工出境定居后,可以每年向原工作单位提供一份由我国驻外国的外交代表机关、领事机关出具的或者当地公证机关出具的经我国驻外国的外交代表机关、领事机关认证的本人生存证明,其离休金、退休金、退职金继续发放。 第二十三条 归侨、侨眷申请保护其在境外的正当权益,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四条 对归侨、侨眷在资金、技术、人才、设备引进和商品出口、劳务输出中做出贡献者,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给予适当奖励。 第二十五条 归侨、侨眷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有权要求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处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压制或者阻挠。 第二十六条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实施办法》和本办法,情节较轻的,由有关主管部门给以批评教育、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十七条 侨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循私舞弊、滥用职权,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依法审核认定公民归侨侨眷身份的; (二)未履行其他法定职责造成后果的; (三)其他应当给予行政处分的行为。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null
2010-04-01T00:00:00
地方性法规
有效
淮南市舜耕山风景区管理条例
淮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市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2000_2020
淮南市舜耕山风景区管理条例 > (2009年12月22日淮南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 > 2010年2月25日安徽省第十一届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批准 > 2012年4月18日淮南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修改 > 根据2012年6月15日安徽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批准《淮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法规的决定》的决议修正)   第一条 为了保护舜耕山风景区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其资源,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舜耕山风景区的范围,东以大通区九龙岗镇的小东山为界,西以谢家集区望峰岗镇的小火山为界,南北以沿山路为界。   舜耕山风景区的具体范围由市人民政府批准的舜耕山风景区专项规划确定。   第三条 舜耕山风景区的规划、建设、保护、利用和管理适用本条例。   第四条 舜耕山风景区的管理应当坚持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   第五条 市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舜耕山风景区管理工作。舜耕山风景区管理机构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市人民政府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及有关区人民政府、权属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舜耕山风景区的管理工作。   第六条 舜耕山风景区管理机构履行下列职责:   (一)保护和管理风景区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生态环境; (二)监督风景区专项规划的实施和景区内建设活动; (三)建立健全风景区管理的各项制度,维护风景区的正常秩序,落实安全措施,保持风景区设备设施完好,制止和处罚破坏风景区景观和设备设施的违法行为; (四)设置风景区范围的界桩和标志; (五)组织风景区资源状况和生态环境的研究、发掘和保护;   (六)市人民政府授予或者委托行使的其他职权。   第七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都有保护舜耕山风景区资源和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制止、举报破坏风景区资源和环境的行为。   第八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将舜耕山风景区的建设和发展纳入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第九条 市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编制舜耕山风景区专项规划,报送市人民政府批准。   编制舜耕山风景区专项规划,应当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公众和专家的意见;必要时,应当进行听证。   舜耕山风景区专项规划应当在本条例实施之日起2年内编制完成,并向社会公布。   第十条 舜耕山风景区专项规划必须严格执行,不得擅自变更。确需调整风景区规划的,应当按照程序报批。   第十一条 舜耕山风景区专项规划中的景点和基础设施建设应当列入城市分年度建设计划,逐步实施。   鼓励社会各界按照舜耕山风景区专项规划投资、捐资兴建景点和基础设施。   第十二条 舜耕山风景区范围内,严格限制建设景观、休闲服务配套设施及公共基础设施以外的其他建(构)筑物。确需建设其他建(构)筑物的,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办理规划建设审批手续。   第十三条 舜耕山风景区内建筑物的布局、高度、体量、造型、风格和色调,应当与周围景观和环境相协调。不得新建、扩建破坏景观、污染环境、妨碍游览的建筑和设施。   舜耕山风景区内建设项目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需要建设防治污染设施的,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对已经建成的不符合舜耕山风景区专项规划的建(构)筑物,由其权属单位或个人逐步迁移、改造或拆除。   第十四条 经批准在舜耕山风景区内进行的建设活动,应当按照安全文明施工的有关规定,采取有效措施,严格保护施工现场周围的景物、植被、水体、地貌环境。   建设活动需要临时占地的,建设单位应当报经舜耕山风景区管理机构审核后,向有关部门办理审批手续。工程竣工后应当按照要求恢复损坏的景物、植被、水体、地貌环境。   第十五条 舜耕山风景区内森林权属单位应当依法做好植树绿化、病虫害防治和环境保护等工作,切实保护好林木植被和动植物的生长、栖息环境。   舜耕山风景区内的林木确需采伐的,应当经市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由风景区管理机构监督。   第十六条 舜耕山风景区管理机构应当加强森林防火宣传,健全防火组织,完善防火设施,制定应急预案,落实防火责任制。   风景区内林木权属单位和有关管理部门应当认真履行防火安全责任,配备专(兼)职护林员,责任到人,切实做好火灾的预防和扑救工作。   第十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舜耕山风景区资源,不得侵占、出让或变相出让舜耕山风景区内的土地、森林、水域和其他资源。确需改变舜耕山风景区内土地使用性质的,经市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依法报城乡规划、国土资源、林业等部门办理审批手续。   第十八条 禁止在舜耕山风景区内从事下列活动:   (一)修建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设施;   (二)开山采石、挖砂取土、开采矿产等;   (三)建造坟墓;   (四)非法捕猎野生动物,放牧牲畜;   (五)野炊,在禁火区内吸烟、鸣放鞭炮、烧纸点烛等;   (六)乱倒垃圾;   (七)破坏景观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和其他公用设施;   (八)其他破坏舜耕山风景区资源和环境的行为。   第十九条 市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舜耕山风景区内的主要景物、文物古迹、古树名木进行调查、鉴定、建档,制定相应保护措施,并组织实施。   第二十条 舜耕山风景区管理机构应当加强风景区容貌和环境卫生管理,建立责任制度,完善环卫设施,做好风景区容貌和环境卫生工作。   第二十一条 市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舜耕山风景区内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安全管理设施,制定安全应急工作预案,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第二十二条 在舜耕山风景区内从事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在指定的地点,按照核定的营业范围从事经营活动。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造成施工现场周围景物、植被、水体、地貌环境破坏的,由舜耕山风景区管理机构或者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对施工单位处以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工程竣工后未按照要求恢复损坏的景物、植被、水体、地貌环境的,责令限期恢复;逾期仍未恢复或者恢复未达到要求的,由舜耕山风景区管理机构组织恢复,恢复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并处恢复费用一倍以上两倍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舜耕山风景区管理机构或者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按照以下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舜耕山风景区专项规划占用风景区土地、水域、林地修建构(建)筑物或者坟墓的,责令限期退出所占土地、水域、林地,恢复原状,并按有关法律法规处以罚款;拒不改正的,由所在地区人民政府依法组织有关部门强制拆除。山林权属单位应当及时协助有关部门查处权属管理范围内的违法建设行为;   (二)擅自移动、故意损毁界桩或其他界线标志的,责令恢复原状或赔偿经济损失,可并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三)擅自砍伐林木、开荒种植和挖沙、采石、取土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赔偿经济损失,并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四)损毁景物和公共设施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赔偿经济损失,可并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五)放牧牲畜;攀折、刻划树木,采摘花卉;乱倒垃圾;野炊,在禁火区内吸烟、鸣放鞭炮、烧纸点烛等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并处50元以下罚款;   (六)不按照批准地点设置经营摊点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前款规定的违法行为,有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已经予以处罚的,风景区管理机构不再处罚。   第二十五条 舜耕山风景区内权属单位因管理不善造成舜耕山风景区资源破坏的,由所在单位或其上级主管部门对责任人员给予处罚或者行政处分,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第二十六条 在舜耕山风景区管理工作中,市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风景区管理机构和其他行政部门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本条例自2010年4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