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ry
stringlengths
58
581
choices
sequence
gold
sequence
问题:20 世纪 60 年代, 我国以国防为主的尖端科技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1964 年,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 功; 1967 年, 我国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关于原子弹和氢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A)原子弹和氢弹都是根据核裂变原理研制的 (B)原子弹和氢弹都是根据核聚变原理研制的 (C)原子弹是根据核裂变原理研制的,氢弹是根据核聚变原理研制的 (D)原子弹是根据核聚变原理研制的,氢弹是根据核裂变原理研制的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原子弹和氢弹都是根据核裂变原理研制的", "(B)原子弹和氢弹都是根据核聚变原理研制的", "(C)原子弹是根据核裂变原理研制的,氢弹是根据核聚变原理研制的", "(D)原子弹是根据核聚变原理研制的,氢弹是根据核裂变原理研制的" ]
[ 2 ]
问题:2019 年, 我国运动员陈芋汐获得国际泳联世锦赛女子单人 10 米跳台冠军。某轮比赛中, 陈芋汐在跳台 上倒立静止, 然后下落, 前 $5 \mathrm{~m}$ 完成技术动作, 随后 $5 \mathrm{~m}$ 完成姿态调整。假设整个下落过程近似为自由落 体运动, 重力加速度大小取 $10 \mathrm{~m} / \mathrm{s}^{2}$, 则她用于姿态调整的时间约为 选项:(A)$0.2 \mathrm{~s}$ (B)$0.4 \mathrm{~s}$ (C)$1.0 \mathrm{~s}$ (D)$1.4 \mathrm{~s}$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0.2 \\mathrm{~s}$", "(B)$0.4 \\mathrm{~s}$", "(C)$1.0 \\mathrm{~s}$", "(D)$1.4 \\mathrm{~s}$" ]
[ 1 ]
问题:抗日战争时期, 我军缴获不少敌军武器武装自己, 其中某轻机枪子弹弹头质量约 $8 \mathrm{~g}$, 出膛速度大小约 $750 \mathrm{~m} / \mathrm{s}$ 。某战士在使用该机枪连续射击 1 分钟的过程中, 机枪所受子弹的平均反冲力大小约 $12 \mathrm{~N}$, 则机枪 在这 1 分钟内射出子弹的数量约为 选项:(A)40 (B)80 (C)120 (D)160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40", "(B)80", "(C)120", "(D)160" ]
[ 2 ]
问题:关于电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A)电场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 (B)电场力一定对正电荷做正功 (C)电场线是实际存在的线, 反映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D)静电场的电场线总是与等势面垂直, 且从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电场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 ", "(B)电场力一定对正电荷做正功", "(C)电场线是实际存在的线, 反映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D)静电场的电场线总是与等势面垂直, 且从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 ]
[ 1, 2 ]
问题:考试结束后, 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7 小题, 每小题 4 分, 共 2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银河系中存在大量的铝同位素 ${ }^{26} \mathrm{Al},{ }^{26} \mathrm{Al}$ 核 $\beta$ 衰变的衰变方程为 ${ }_{13}^{26} \mathrm{Al} \rightarrow{ }_{12}^{26} \mathrm{Mg}+{ }_{1}^{0} \mathrm{e}$, 测得 ${ }^{26} \mathrm{Al}$ 核的 半衰期为 72 万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A)${ }^{26} \mathrm{Al}$ 核的质量等于 ${ }^{26} \mathrm{Mg}$ 核的质量 (B)${ }^{26} \mathrm{Al}$ 核的中子数大于 ${ }^{26} \mathrm{Mg}$ 核的中子数 (C)将铝同位素 ${ }^{26} \mathrm{Al}$ 放置在低温低压的环境中, 其半衰期不变 (D)银河系中现有的铝同位素 ${ }^{26} \mathrm{Al}$ 将在 144 万年后全部衰变为 ${ }^{26} \mathrm{Mg}$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 }^{26} \\mathrm{Al}$ 核的质量等于 ${ }^{26} \\mathrm{Mg}$ 核的质量", "(B)${ }^{26} \\mathrm{Al}$ 核的中子数大于 ${ }^{26} \\mathrm{Mg}$ 核的中子数", "(C)将铝同位素 ${ }^{26} \\mathrm{Al}$ 放置在低温低压的环境中, 其半衰期不变", "(D)银河系中现有的铝同位素 ${ }^{26} \\mathrm{Al}$ 将在 144 万年后全部衰变为 ${ }^{26} \\mathrm{Mg}$" ]
[ 2 ]
问题:普朗克常量 $h=6.626 \times 10^{-34} \mathrm{~J} \cdot \mathrm{s}$, 光速为 $c$, 电子质量为 $\boldsymbol{m}_{e}$, 则 $\frac{h}{m_{e} c}$ 在国际单位制下的单位是 选项:(A)$\mathrm{J} / \mathrm{s}$ (B)$\mathrm{m}$ (C)$\mathrm{J} \cdot \mathrm{m}$ (D)$\mathrm{m} / \mathrm{s}$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mathrm{J} / \\mathrm{s}$", "(B)$\\mathrm{m}$", "(C)$\\mathrm{J} \\cdot \\mathrm{m}$", "(D)$\\mathrm{m} / \\mathrm{s}$ " ]
[ 1 ]
问题:“祝融号” 火星车登陆火星之前, “天问一号” 探测器沿椭圆形的停泊轨道绕火星飞行, 其周期为 2 个火星日, 假设某飞船沿圆轨道绕火星飞行, 其周期也为 2 个火星日, 已知一个火星日的时长约为一个地 球日, 火星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 0.1 倍, 则该飞船的轨道半径与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的比值约为 选项:(A)$\sqrt[3]{4}$ (B)$\sqrt[3]{\frac{1}{4}}$ (C)$\sqrt[3]{\frac{5}{2}}$ (D)$\sqrt[3]{\frac{2}{5}}$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sqrt[3]{4}$", "(B)$\\sqrt[3]{\\frac{1}{4}}$", "(C)$\\sqrt[3]{\\frac{5}{2}}$", "(D)$\\sqrt[3]{\\frac{2}{5}}$" ]
[ 3 ]
问题:火星和木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 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 选项:(A)太阳位于木星运行轨道的中心 (B)火星和木星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大小始终相等 (C)火星与木星公转周期之比的平方等于它们轨道半长轴之比的立方 (D)相同时间内, 火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太阳位于木星运行轨道的中心", "(B)火星和木星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大小始终相等", "(C)火星与木星公转周期之比的平方等于它们轨道半长轴之比的立方", "(D)相同时间内, 火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 ]
[ 2 ]
问题:用“中子活化”技术分析某样品的成分, 中子轰击样品中的 ${ }_{7}^{14} \mathrm{~N}$ 产生 ${ }_{6}^{14} \mathrm{C}$ 和另一种粒子 $\mathrm{X}$, 则 $\mathrm{X}$ 是 选项:(A)质子 (B)$\alpha$ 粒子 (C)$\beta$ 粒子 (D)正电子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质子", "(B)$\\alpha$ 粒子", "(C)$\\beta$ 粒子", "(D)正电子" ]
[ 0 ]
问题:有研究发现, 某神经细胞传递信号时, 离子从细胞膜一侧流到另一侧形成跨膜电流, 若将该细胞膜视为 $1 \times 10^{-8} \mathrm{~F}$ 的电容器, 在 $2 \mathrm{~ms}$ 内细胞膜两侧的电势差从 $-70 \mathrm{mV}$ 变为 $30 \mathrm{mV}$, 则该过程中跨膜电流的平均 值为 选项:(A)$1.5 \times 10^{-7} \mathrm{~A}$ (B)$2 \times 10^{-7} \mathrm{~A}$ (C)$3.5 \times 10^{-7} \mathrm{~A}$ (D)$5 \times 10^{-7} \mathrm{~A}$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1.5 \\times 10^{-7} \\mathrm{~A}$", "(B)$2 \\times 10^{-7} \\mathrm{~A}$", "(C)$3.5 \\times 10^{-7} \\mathrm{~A}$", "(D)$5 \\times 10^{-7} \\mathrm{~A}$" ]
[ 1 ]
问题:在光滑桌面上将长为 $\pi L$ 的软导线两端固定, 固定点的距离为 $2 L$, 导线通有电流 $I$, 处于磁感应强度大 小为 $B$ 、方向坚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导线中的张力为 选项:(A)$B I L$ (B)$2 B I L$ (C)$\pi B I L$ (D)$2 \pi B I L$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B I L$", "(B)$2 B I L$", "(C)$\\pi B I L$", "(D)$2 \\pi B I L$" ]
[ 0 ]
问题: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 提出了惯性的概 念, 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 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 其中 正确的是 选项:(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 (B)没有力作用, 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 (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 (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 "(B)没有力作用, 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 "(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 "(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 ]
[ 0, 3 ]
问题: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 $\mathrm{R} 、$ 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一矿井深度为 $\mathrm{d}$ 。已 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矿井底部和地面处的重力加 速度大小之比为 选项:(A)$1-\frac{d}{R}$ (B)$1+\frac{\mathrm{d}}{\mathrm{R}}$ (C)$\left(\frac{\mathrm{R}-\mathrm{d}}{\mathrm{R}}\right)^{2}$ (D)$\left.\frac{\mathrm{R}}{\mathrm{R}-\mathrm{d}}\right)^{2}$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1-\\frac{d}{R}$", "(B)$1+\\frac{\\mathrm{d}}{\\mathrm{R}}$", "(C)$\\left(\\frac{\\mathrm{R}-\\mathrm{d}}{\\mathrm{R}}\\right)^{2}$", "(D)$\\left.\\frac{\\mathrm{R}}{\\mathrm{R}-\\mathrm{d}}\\right)^{2}$" ]
[ 0 ]
问题:太阳内部核反应的主要模式之一是质子一质子循坏, 循环的结果可 表示为 $4 \nmid \mathrm{H} \rightarrow \frac{4}{2} \mathrm{He}+29 \mathrm{e}+2 v$, 已知 $\mathrm{H} \mathrm{H}$ 和 ${ }_{2}^{4} \mathrm{He}$ 的质量分别为 $m_{\mathrm{p}}=1.0078 \mathrm{u}$ 和 $m_{a}=4.0026 \mathrm{u}, 1 \mathrm{u}$ $=931 \mathrm{MeV} / c^{2}, c$ 为光速. 在 4 个 $\rfloor \mathrm{H}$ 转变成 1 个胱 $\mathrm{He}$ 的过程中, 释放的能量约为 选项:(A)$8 \mathrm{MeV}$ (B)$16 \mathrm{MeV}$ (C)$26 \mathrm{MeV}$ (D)$52 \mathrm{MeV}$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8 \\mathrm{MeV}$", "(B)$16 \\mathrm{MeV}$", "(C)$26 \\mathrm{MeV}$", "(D)$52 \\mathrm{MeV}$" ]
[ 2 ]
问题:物块在轻绳的拉动下沿倾角为 $30^{\circ}$ 的固定斜面向上匀速运动, 轻绳与 斜面平行. 已知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frac{\sqrt{3}}{3}$, 重力加速度取 $10 \mathrm{~m} / \mathrm{s}^{2}$. 若轻绳能承受的 最大张力为 $1500 \mathrm{~N}$, 则物块的质量最大为 选项:(A)$150 \mathrm{~kg}$ (B)$100 \sqrt{3} \mathrm{~kg}$ (C)$200 \mathrm{~kg}$ (D)$200 \sqrt{3} \mathrm{~kg}$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150 \\mathrm{~kg}$", "(B)$100 \\sqrt{3} \\mathrm{~kg}$", "(C)$200 \\mathrm{~kg}$", "(D)$200 \\sqrt{3} \\mathrm{~kg}$" ]
[ 0 ]
问题:一静止的铀核放出一个 $\alpha$ 粒子衰变成钍核, 衰变方程为 ${ }^{238} \mathrm{U} \rightarrow$ ${ }_{90}^{234} \mathrm{Th}_{+}{ }_{2}^{4} \mathrm{He}$,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A)衰变后针核的动能等于 $\alpha$ 粒子的动能 (B)衰变后针核的动量大小等于 $\alpha$ 粒子的动量大小 (C)铀核的半衰期等于其放出一个 $\alpha$ 粒子所经历的时间 (D)衰变后 $\alpha$ 粒子与针核的质量之和等于衰变前铀核的质量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衰变后针核的动能等于 $\\alpha$ 粒子的动能", "(B)衰变后针核的动量大小等于 $\\alpha$ 粒子的动量大小", "(C)铀核的半衰期等于其放出一个 $\\alpha$ 粒子所经历的时间", "(D)衰变后 $\\alpha$ 粒子与针核的质量之和等于衰变前铀核的质量" ]
[ 1 ]
问题:关于通电直导线在匀强磁场中所受的安培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A)安培力的方向可以不垂直于直导线 (B)安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磁场的方向 (C)安培力的大小与通电导线和磁场方向的夹角无关 (D)将直导线从中折成直角, 安培力的大小一定变为原来的一半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安培力的方向可以不垂直于直导线", "(B)安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磁场的方向", "(C)安培力的大小与通电导线和磁场方向的夹角无关", "(D)将直导线从中折成直角, 安培力的大小一定变为原来的一半" ]
[ 1 ]
问题:太阳系各行星几乎在同一平面内沿同一方向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当 地球恰好运行到某地外行星和太阳之间, 且三者几乎排成一条直线的现象, 天文学家称为“行星冲日”, 据报道, 2014 年各行星冲日时间分别为: 1 月 6 日木星冲日; 4 月 9 日火星冲日; 5 月 11 日土星冲日; 8 月 29 日海王星冲日; 10 月 8 日天王星冲日. 已知地球及各地外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如下表 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egin{tabular}{|c|c|c|c|c|c|c|} \hline & 地球 & 火星 & 木星 & 土星 & 天王星 & 海王星 \\ \hline 轨道半径 (AU ) & 1.0 & 1.5 & 5.2 & 9.5 & 19 & 30 \\ \hline \end{tabular} 选项:(A)各地外行星每年都会出现冲日现象 (B)在 2015 年内一定会出现木星冲日 (C)天王星相邻两次冲日的时间间隔为土星的一半 (D)地外行星中, 海王星相邻两次冲日的时间间隔最短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各地外行星每年都会出现冲日现象", "(B)在 2015 年内一定会出现木星冲日", "(C)天王星相邻两次冲日的时间间隔为土星的一半", "(D)地外行星中, 海王星相邻两次冲日的时间间隔最短" ]
[ 1, 3 ]
问题:物理学家通过对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 获得正确的科学认知, 推动物理学的 发展, 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选项:(A)赫兹通过一系列实验, 证实了麦克斯韦关于光的电磁理论 (B)查德威克用 $\alpha$ 离子轰击 ${ }_{7}^{14} \mathrm{~N}$ 获得反冲核 ${ }_{8}^{17} \mathrm{O}$, 发现了中子 (C)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性现象, 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 (D)卢瑟福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 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赫兹通过一系列实验, 证实了麦克斯韦关于光的电磁理论", "(B)查德威克用 $\\alpha$ 离子轰击 ${ }_{7}^{14} \\mathrm{~N}$ 获得反冲核 ${ }_{8}^{17} \\mathrm{O}$, 发现了中子", "(C)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性现象, 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 ", "(D)卢瑟福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 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
[ 0, 2 ]
问题:表示放射性元素碘 $131 ({ }_{513}^{131} \mathrm{I} ) \beta$ 衰变的方程是 选项:(A)${ }_{53}{ }^{131} \mathrm{I} \rightarrow 51^{127} \mathrm{Sb}^{2}{ }_{2}{ }^{4} \mathrm{He}$ (B)${ }_{53}{ }^{131} \mathrm{I} \rightarrow 54^{131} \mathrm{Xe}^{+} 1^{0} \mathrm{e}$ (C)${ }_{53}{ }^{131} \mathrm{I} \rightarrow{ }_{53}{ }^{130} \mathrm{I}+{ }_{0} 1 \mathrm{n}$ (D)${ }_{53}{ }^{131} \mathrm{I} \rightarrow 52^{130} \mathrm{Te}^{+}{ }_{1}{ }^{1} \mathrm{H}$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 }_{53}{ }^{131} \\mathrm{I} \\rightarrow 51^{127} \\mathrm{Sb}^{2}{ }_{2}{ }^{4} \\mathrm{He}$", "(B)${ }_{53}{ }^{131} \\mathrm{I} \\rightarrow 54^{131} \\mathrm{Xe}^{+} 1^{0} \\mathrm{e}$", "(C)${ }_{53}{ }^{131} \\mathrm{I} \\rightarrow{ }_{53}{ }^{130} \\mathrm{I}+{ }_{0} 1 \\mathrm{n}$", "(D)${ }_{53}{ }^{131} \\mathrm{I} \\rightarrow 52^{130} \\mathrm{Te}^{+}{ }_{1}{ }^{1} \\mathrm{H}$" ]
[ 1 ]
问题:由于通讯和广播等方面的需要, 许多国家发射了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这些卫星的 选项:(A)质量可以不同 (B)轨道半径可以不同 (C)轨道平面可以不同 (D)速率可以不同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质量可以不同", "(B)轨道半径可以不同", "(C)轨道平面可以不同", "(D)速率可以不同" ]
[ 0 ]
问题:介质中有一列简谐机械波传播, 对于其中某个振动质点, 选项:(A)它的振动速度等于波的传播速度 (B)它的振动方向一定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 (C)它在一个周期内走过的路程等于一个波长 (D)它的振动频率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它的振动速度等于波的传播速度", "(B)它的振动方向一定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 "(C)它在一个周期内走过的路程等于一个波长", "(D)它的振动频率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 ]
[ 3 ]
问题:下列关于简谐振动和简谐波的说法, 正确的是 选项:(A)媒质中质点振动的周期一定和相应的波的周期相等 (B)媒质中质点振动的速度一定和相应的波的波速相等 (C)波的传播方向一定和媒质中质点振动的方向一致 (D)横波的波峰与波谷在振动方向上的距离一定是质点振幅的两倍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媒质中质点振动的周期一定和相应的波的周期相等", "(B)媒质中质点振动的速度一定和相应的波的波速相等", "(C)波的传播方向一定和媒质中质点振动的方向一致", "(D)横波的波峰与波谷在振动方向上的距离一定是质点振幅的两倍" ]
[ 0, 3 ]
问题:将质量为 $1.00 \mathrm{~kg}$ 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 $50 \mathrm{~g}$ 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 $600 \mathrm{~m} / \mathrm{s}$ 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内喷出。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 火箭 的动量大小为 (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 选项:(A)$30 \mathrm{~kg} \cdot \mathrm{m} / \mathrm{s}$ (B)$5.7 \times 10^{2} \mathrm{~kg} \cdot \mathrm{m} / \mathrm{s}$ (C)$6.0 \times 10^{2} \mathrm{~kg} \cdot \mathrm{m} / \mathrm{s}$ (D)$6.3 \times 10^{2} \mathrm{~kg} \cdot \mathrm{m} / \mathrm{s}$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30 \\mathrm{~kg} \\cdot \\mathrm{m} / \\mathrm{s}$", "(B)$5.7 \\times 10^{2} \\mathrm{~kg} \\cdot \\mathrm{m} / \\mathrm{s}$", "(C)$6.0 \\times 10^{2} \\mathrm{~kg} \\cdot \\mathrm{m} / \\mathrm{s}$", "(D)$6.3 \\times 10^{2} \\mathrm{~kg} \\cdot \\mathrm{m} / \\mathrm{s}$" ]
[ 0 ]
问题: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 (忽略空气的影响)。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 其原因是( $)$ 选项:(A)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 (B)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坚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 (C)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 (D)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 "(B)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坚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 "(C)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 "(D)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 ]
[ 2 ]
问题: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㲴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 氚核聚变反应方程是: ${ }_{1}^{2} \mathrm{H}^{+} \stackrel{2}{1} \mathrm{H} \rightarrow{ }^{3} \mathrm{He}+{ }^{1} \mathrm{n}$, 已知 ${ }^{2} \mathrm{H}$ 的质量为 $2.0136 \mathrm{u}$, ${ }^{3} \mathrm{He}$ 的质量为 $3.0150 \mathrm{u},{ }_{0}^{1} \mathrm{n}$ 的质量为 $1.0087 \mathrm{u}, 1 \mathrm{u}=931 \mathrm{MeV} / \mathrm{c}^{2}$. 㲴核聚变 反应中释放的核能约为 选项:(A)$3.7 \mathrm{MeV}$ (B)$3.3 \mathrm{MeV}$ (C)$2.7 \mathrm{MeV}$ (D)$0.93 \mathrm{MeV}$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3.7 \\mathrm{MeV}$", "(B)$3.3 \\mathrm{MeV}$", "(C)$2.7 \\mathrm{MeV}$", "(D)$0.93 \\mathrm{MeV}$" ]
[ 1 ]
问题:最近, 我国为 “长征九号” 研制的大推力新型火箭发动机联试成功, 这标志着我国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 若某次实验中该发动机向后喷射的气体 速度约为 $3 \mathrm{~km} / \mathrm{s}$, 产生的推力约为 $4.8 \times 10^{6} \mathrm{~N}$, 则它在 $1 \mathrm{~s}$ 时间内喷射的气体质量约为 选项:(A)$1.6 \times 10^{2} \mathrm{~kg}$ (B)$1.6 \times 10^{3} \mathrm{~kg}$ (C)$1.6 \times 10^{5} \mathrm{~kg}$ (D)$1.6 \times 10^{6} \mathrm{~kg}$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1.6 \\times 10^{2} \\mathrm{~kg}$", "(B)$1.6 \\times 10^{3} \\mathrm{~kg}$", "(C)$1.6 \\times 10^{5} \\mathrm{~kg}$", "(D)$1.6 \\times 10^{6} \\mathrm{~kg}$" ]
[ 1 ]
问题:每题选出答案后, 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 本卷共 8 题, 每题 5 分, 共 4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5 分, 共 25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选项是正确的) 1. 科学研究方法对物理学的发展意义深远, 实验法、归纳法、演绎法、类比法、理想实验 法等对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十分重要。下列哪个成果是运用理想实验法得到的 选项:(A)牛顿发现 “万有引力定律” (B)库仑发现 “库仑定律” (C)法拉第发现 “电磁感应现象” (D)伽利略发现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牛顿发现 “万有引力定律”", "(B)库仑发现 “库仑定律”", "(C)法拉第发现 “电磁感应现象”", "(D)伽利略发现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 ]
[ 3 ]
问题:光刻机是制造芯片的核心装备, 利用光源发出的紫外线, 将精细图投影在硅片上, 再经 技术处理制成芯片。为提高光刻机清晰投影最小图像的能力, 在透镜组和硅片之间充有液 体。紫外线进入液体后与其在真空中相比 ( $)$ 选项:(A)波长变短 (B)光子能量增加 (C)频率降低 (D)传播速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波长变短", "(B)光子能量增加", "(C)频率降低", "(D)传播速" ]
[ 0 ]
问题:一冲九霄, 问鼎苍窝。 2021 年 4 月 29 日, 长征五号 B 遥二运载火箭搭载空间站天和核 心舱发射升空, 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下列关于火箭的描述正确的是 选项:(A)增加单位时间的燃气喷射量可以增大火箭的推力 (B)增大燃气相对于火箭的 喷射速度可以增大火箭的推力 (C)当燃气喷出火箭喷口的速度相对于地面为零时火箭就不再加速 (D)火箭发射时获得的推力来自于喷出的燃气与发射台之间的相互作用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增加单位时间的燃气喷射量可以增大火箭的推力", "(B)增大燃气相对于火箭的 喷射速度可以增大火箭的推力", "(C)当燃气喷出火箭喷口的速度相对于地面为零时火箭就不再加速", "(D)火箭发射时获得的推力来自于喷出的燃气与发射台之间的相互作用" ]
[ 2, 3 ]
问题:2006 年美国和俄罗斯的科学家利用回旋加速器, 通过(钲 48)轰击(锎 249) 发生核反应, 成功合成了第 118 号元素, 这是迄今为止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 最大的元素, 实验表明, 该元素的原子核先放出 3 个相同的粒子 $\mathrm{x}$, 再连续经过 3 次 $\alpha$ 衰变后, 变成质量为 282 的第 112 号元素的原子核, 则上述过程中的粒子 $\mathrm{x}$ 是 选项:(A)中子 (B)质子 (C)电子 (D)$\alpha$ 粒子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中子", "(B)质子", "(C)电子", "(D)$\\alpha$ 粒子" ]
[ 0 ]
问题:2006 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两名美国科学家, 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宇宙微波 背景辐射的黑体谱形状及其温度在不同方向上的微小变化。他们的出色工作被誉为是宇 宙学研究进入精密科学时代的起点, 下列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黑体谱相关的说法中正确 的是 选项:(A)微波是指波长在 $10^{-3} \mathrm{~m}$ 到 $10 \mathrm{~m}$ 之间的电磁波 (B)微波和声波一样都只能在介质中传播 (C)黑体的热辐射实际上是电磁辐射 (D)普朗克在研究黑体的热辐射问题中提出了能量子假说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微波是指波长在 $10^{-3} \\mathrm{~m}$ 到 $10 \\mathrm{~m}$ 之间的电磁波", "(B)微波和声波一样都只能在介质中传播", "(C)黑体的热辐射实际上是电磁辐射", "(D)普朗克在研究黑体的热辐射问题中提出了能量子假说" ]
[ 0, 2, 3 ]
问题:假设太阳系中天体的密度不变, 天体直径和天体之间距离都缩小到原来的一半, 地球绕太阳公转近似为匀速圆周运动, 则下列物理量变化正确的是 选项:(A)地球的向心力变为缩小前的一半 (B)地球的向心力变为缩小前的 $\frac{1}{16}$ (C)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与缩小前的相同 (D)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变为缩小前的一半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地球的向心力变为缩小前的一半", "(B)地球的向心力变为缩小前的 $\\frac{1}{16}$", "(C)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与缩小前的相同 ", "(D)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变为缩小前的一半" ]
[ 1, 2 ]
问题:关于行星运动的规律, 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选项:(A)开普勒在牛顿定律的基础上, 导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B)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 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C)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找出了行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的原因 (D)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开普勒在牛顿定律的基础上, 导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B)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 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C)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找出了行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的原因", "(D)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
[ 1 ]
问题:关于静电场的等势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A)两个电势不同的等势面可能相交 (B)电场线与等势面处处相互垂直 (C)同一等势面上各点电场强度一定相等 (D)将一负的试探电荷从电势较高的等势面移至电势较低的等势面, 电场力 做正功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两个电势不同的等势面可能相交", "(B)电场线与等势面处处相互垂直", "(C)同一等势面上各点电场强度一定相等", "(D)将一负的试探电荷从电势较高的等势面移至电势较低的等势面, 电场力 做正功" ]
[ 1 ]
问题:一质点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在时间间隔 $\mathrm{t}$ 内位移为 $\mathrm{s}$, 动能变为原来的 9 倍。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选项:(A)$\frac{2 s}{t^{2}}$ (B)$\frac{s}{t^{2}}$ (C)$\frac{3 s}{2 t^{2}}$ (D)$\frac{4 s}{t^{2}}$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frac{2 s}{t^{2}}$", "(B)$\\frac{s}{t^{2}}$", "(C)$\\frac{3 s}{2 t^{2}}$", "(D)$\\frac{4 s}{t^{2}}$" ]
[ 1 ]
问题:1934 年, 约里奥 - 居里夫妇用 $\alpha$ 粒子轰击铝核 ${ }^{27} \mathrm{Al}$, 产生了第一个 人工放射性核素 $\mathrm{X}: \alpha+{ }^{27} \mathrm{13} \mathrm{Al} \rightarrow \mathrm{n}+\mathrm{X} . \mathrm{X}$ 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分别为( ) 选项:(A)15 和 28 (B)15 和 30 (C)16 和 30 (D)17 和 31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15 和 28", "(B)15 和 30", "(C)16 和 30", "(D)17 和 31" ]
[ 1 ]
问题:为了探测引力波, “天琴计划”预计发射地球卫星 $P$, 其轨道半径约为 地球半径的 16 倍; 另一地球卫星 $\mathrm{Q}$ 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 4 倍。 $\mathrm{P}$ 与 $Q$ 的周期之比约为 选项:(A)2: 1 (B)4: 1 (C)8: 1 (D)16: 1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2: 1", "(B)4: 1", "(C)8: 1", "(D)16: 1" ]
[ 2 ]
问题:在一斜面顶端, 将甲、乙两个小球分别以 $v$ 和 $\frac{v}{2}$ 的速度沿同一方向水 平抛出, 两球都落在该斜面上。甲球落至斜面时的速率是乙球落至斜面时速 率的 选项:(A)2 倍 (B)4 倍 (C)6 倍 (D)8 倍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2 倍", "(B)4 倍", "(C)6 倍", "(D)8 倍" ]
[ 0 ]
问题:关于一定量的气体,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选项:(A)气体吸收的热量可以完全转化为功 (B)气体体积增大时, 其内能一定减少 (C)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其内能一定增加 (D)外界对气体做功, 气体内能可能减少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气体吸收的热量可以完全转化为功", "(B)气体体积增大时, 其内能一定减少", "(C)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其内能一定增加", "(D)外界对气体做功, 气体内能可能减少" ]
[ 0, 3 ]
问题:通常一次闪电过程历时约 $0.2 \sim 0.3 \mathrm{~s}$, 它由若干个相继发生的闪击构 成. 每个闪击持续时间仅 $40 \sim 80 \mu \mathrm{s}$, 电荷转移主要发生在第一个闪击过程 中. 在某一次闪电前云地之间的电势差约为 $1.0 \times 10^{9} \mathrm{~V}$, 云地间距离约为 $\mathrm{l}$ $\mathrm{km}$; 第一个闪击过程中云地间转移的电荷量约为 $6 \mathrm{C}$, 闪击持续时间约为 $60 \mu \mathrm{s}$. 假定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是均匀的. 根据以上数据, 下列判断正确的 是 选项:(A)闪电电流的瞬时值可达到 $1 \times 10^{5} \mathrm{~A}$ (B)整个闪电过程的平均功率约为 $\mathrm{l} \times 10^{14} \mathrm{~W}$ (C)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强度约为 $1 \times 10^{6} \mathrm{~V} / \mathrm{m}$ (D)整个闪电过程向外释放的能量约为 $6 \times 10^{6} \mathrm{~J}$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闪电电流的瞬时值可达到 $1 \\times 10^{5} \\mathrm{~A}$", "(B)整个闪电过程的平均功率约为 $\\mathrm{l} \\times 10^{14} \\mathrm{~W}$", "(C)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强度约为 $1 \\times 10^{6} \\mathrm{~V} / \\mathrm{m}$", "(D)整个闪电过程向外释放的能量约为 $6 \\times 10^{6} \\mathrm{~J}$" ]
[ 0, 2 ]
问题: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 $E_{1}$, 激发态能量 $E_{n}=\frac{E_{1}}{n^{2}}$, 其中 $n=2$, 3.... 用 $\mathrm{h}$ 表示普朗克常量, $\mathrm{c}$ 表示真空中的光速。能使氢原子从第一激发态 电离的光子的最大波长为 ( $)$ 选项:(A)$-\frac{4 h c}{3 \mathrm{E}_{1}}$ (B)$-\frac{2 h c}{\mathrm{E}_{1}}$ (C)$-\frac{4 h c}{\mathrm{E}_{1}}$ (D)$-\frac{9 h c}{\mathrm{E}_{1}}$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frac{4 h c}{3 \\mathrm{E}_{1}}$", "(B)$-\\frac{2 h c}{\\mathrm{E}_{1}}$", "(C)$-\\frac{4 h c}{\\mathrm{E}_{1}}$", "(D)$-\\frac{9 h c}{\\mathrm{E}_{1}}$" ]
[ 2 ]
问题: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后, 先在“24 小时轨道”上绕地球运行 (即绕地球一圈需要 24 小时); 然后, 经过两次变轨依次到达“48 小时轨道” 和“72 小时轨道”; 最后奔向月球。如果按圆形轨道计算, 并忽略卫星质量的 变化, 则在每次变轨完成后与变轨前相比,() 选项:(A)卫星动能增大,引力势能减小 (B)卫星动能增大, 引力势能增大 (C)卫星动能减小, 引力势能减小 (D)卫星动能减小, 引力势能增大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卫星动能增大,引力势能减小", "(B)卫星动能增大, 引力势能增大", "(C)卫星动能减小, 引力势能减小", "(D)卫星动能减小, 引力势能增大" ]
[ 3 ]
问题:一列简谐横波沿 $\mathrm{x}$ 轴传播, 波长为 $1.2 \mathrm{~m}$, 振幅为 $\mathrm{A}$. 当坐标为 $\mathrm{x}=0$ 处质元的位移为 $-\frac{\sqrt{3}}{2} \mathrm{~A}$ 且向 $\mathrm{y}$ 轴负方向运动时. 坐标为 $\mathrm{x}=0.4 \mathrm{~m}$ 处质元的位移 为 $\frac{\sqrt{3}}{2} \mathrm{~A}$. 当坐标为 $\mathrm{x}=0.2 \mathrm{~m}$ 处的质元位于平衡位置且向 $\mathrm{y}$ 轴正方向运动时, $\mathrm{x}=0.4 \mathrm{~m}$ 处质元的位移和运动方向分别为 选项:(A)$-\frac{1}{2}$ A、沿 $\mathrm{y}$ 轴正方向 (B)$-\frac{1}{2}$ A , 沿 $\mathrm{y}$ 轴负方向 (C)$-\frac{\sqrt{3}}{2} \mathrm{~A} 、$ 沿 $\mathrm{y}$ 轴正方向 (D)$\frac{\sqrt{3}}{2} \mathrm{~A} 、$ 沿 $\mathrm{y}$ 轴负方向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frac{1}{2}$ A、沿 $\\mathrm{y}$ 轴正方向", "(B)$-\\frac{1}{2}$ A , 沿 $\\mathrm{y}$ 轴负方向", "(C)$-\\frac{\\sqrt{3}}{2} \\mathrm{~A} 、$ 沿 $\\mathrm{y}$ 轴正方向", "(D)$\\frac{\\sqrt{3}}{2} \\mathrm{~A} 、$ 沿 $\\mathrm{y}$ 轴负方向" ]
[ 2 ]
问题:氦氖激光器能产生三种波长的激光, 其中两种波长分别为 $\lambda_{1}=0.6328 \mu \mathrm{m}, \lambda_{2}=3.39 \mu \mathrm{m}$, 已知波长为 $\lambda_{1}$ 的激光是氖原子在能级间隔为 $\triangle \mathrm{E}_{1}=1.96 \mathrm{eV}$ 的两个能级之间跃迁产生的. 用 $\triangle \mathrm{E}_{2}$ 表示产生波长为 $\lambda_{2}$ 的激光 所对应的跃迁的能级间隔, 则 $\triangle \mathrm{E}_{2}$ 的近似值为( ) 选项:(A)$10.50 \mathrm{eV}$ (B)$0.98 \mathrm{eV}$ (C)$0.53 \mathrm{eV}$ (D)$0.36 \mathrm{eV}$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10.50 \\mathrm{eV}$", "(B)$0.98 \\mathrm{eV}$", "(C)$0.53 \\mathrm{eV}$", "(D)$0.36 \\mathrm{eV}$" ]
[ 3 ]
问题:天文学家新发现了太阳系外的一颗行星。这颗行星的体积是地球的 4.7 倍, 质量是地球的 25 倍。已知某一近地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约为 1.4 小时, 引力常量 $\mathrm{G}=6.67 \times 10^{-11} \mathrm{~N}^{-} \mathrm{m}^{2} / \mathrm{kg}^{2}$, 由此估算该行星的平均密度为 选项:(A)$1.8 \times 10^{3} \mathrm{~kg} / \mathrm{m}^{3}$ (B)$5.6 \times 10^{3} \mathrm{~kg} / \mathrm{m}^{3}$ (C)$1.1 \times 10^{4} \mathrm{~kg} / \mathrm{m}^{3}$ (D)$2.9 \times 10^{4} \mathrm{~kg} / \mathrm{m}^{3}$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1.8 \\times 10^{3} \\mathrm{~kg} / \\mathrm{m}^{3}$", "(B)$5.6 \\times 10^{3} \\mathrm{~kg} / \\mathrm{m}^{3}$", "(C)$1.1 \\times 10^{4} \\mathrm{~kg} / \\mathrm{m}^{3}$", "(D)$2.9 \\times 10^{4} \\mathrm{~kg} / \\mathrm{m}^{3}$" ]
[ 3 ]
问题:质量为 $\mathrm{M}$ 的物块以速度 $\mathrm{V}$ 运动, 与质量为 $\mathrm{m}$ 的静止物块发生正撞, \section{$\underline{M}$} 碰撞后两者的动量正好相等,两者质量之比哣可能为( $)$ 选项:(A)2 (B)3 (C)4 (D)5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2", "(B)3", "(C)4", "(D)5" ]
[ 0 ]
问题:研究表明, 地球自转在逐渐变慢, 3 亿年前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 22 小时, 假设 这种趋势会持续下去, 地球的其他条件都不变, 末来人类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与现在的 相比 选项:(A)距地面的高度变大 (B)向心加速度变大 (C)线速度变大 (D)角速度变大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距地面的高度变大", "(B)向心加速度变大", "(C)线速度变大", "(D)角速度变大" ]
[ 0 ]
问题:平衡位置处于坐标原点的波源 $\mathrm{S}$ 在 $\mathrm{y}$ 轴上振动, 产生频率为 $50 \mathrm{~Hz}$ 的简谐横波向 $\mathrm{x}$ 轴正、负两个方向传播, 波速均为 $100 \mathrm{~m} / \mathrm{s}$, 平衡位置在 $\mathrm{x}$ 轴上的 $\mathrm{P} 、 \mathrm{Q}$ 两个质点随波 源振动着, $P 、 Q$ 的 $x$ 轴坐标分别为 $x P=3.5 m, ~ x Q=-3 m$, 当 $S$ 位移为负且向 $-y$ 方向 运动时, $\mathrm{P} 、 \mathrm{Q}$ 两质点的 选项:(A)位移方向相同, 速度方向相反 (B)位移方向相同, 速度方向相同 (C)位移方向相反, 速度方向相反 (D)位移方向相反, 速度方向相同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位移方向相同, 速度方向相反", "(B)位移方向相同, 速度方向相同", "(C)位移方向相反, 速度方向相反", "(D)位移方向相反, 速度方向相同" ]
[ 3 ]
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A)玻尔对氢原子光谱的研究导致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 (B)可利用某些物质在紫外线照射下发出菼光来设计防伪措施 (C)天然放射现象中产生的射线都能在电场或磁场中发生偏转 (D)观察者与波源互相远离时接收到波的频率与波源频率不同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玻尔对氢原子光谱的研究导致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 "(B)可利用某些物质在紫外线照射下发出菼光来设计防伪措施", "(C)天然放射现象中产生的射线都能在电场或磁场中发生偏转", "(D)观察者与波源互相远离时接收到波的频率与波源频率不同" ]
[ 1, 3 ]
问题: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充满云母介质,接在恒压直流电源上。若将云母介质移出,则电容器() 选项:(A)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电场强度变大 (B)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电场强度变大 (C)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 (D)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电场强度变大", "(B)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电场强度变大", "(C)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 "(D)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 ]
[ 3 ]
问题:利用三颗位置适当的地 球同步卫星,可使地球赤道上任意两点之间保持无线电通讯。目前,地球同步卫 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 6.6 倍。假设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小,若仍仅用三颗同步卫星来实现上述目的, 则地球自转周期的最小值约为() 选项:(A)1h (B)4h (C)8h (D)16h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1h", "(B)4h", "(C)8h", "(D)16h" ]
[ 1 ]
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A)液体中悬浮的微粒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 (B)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 (C)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其内能一定增加 (D)物体对外界做功, 其内能一定减少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液体中悬浮的微粒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 "(B)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 "(C)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其内能一定增加", "(D)物体对外界做功, 其内能一定减少" ]
[ 0 ]
问题:某原子电离后其核外只有一个电子, 若该电子在核的静电力作用下 绕核做匀速圆周运动, 那么电子运动 选项:(A)半径越大, 加速度越大 (B)半径越小,周期越大 (C)半径越大, 角速度越小 (D)半径越小,线速度越小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半径越大, 加速度越大", "(B)半径越小,周期越大", "(C)半径越大, 角速度越小", "(D)半径越小,线速度越小" ]
[ 2 ]
问题:某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 1: 10 , 当输入电压增加 $20 \mathrm{~V}$ 时, 输出 电压 选项:(A)降低 $2 \mathrm{~V}$ (B)增加 $2 \mathrm{~V}$ (C)降低 $200 \mathrm{~V}$ (D)增加 $200 \mathrm{~V}$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降低 $2 \\mathrm{~V}$", "(B)增加 $2 \\mathrm{~V}$", "(C)降低 $200 \\mathrm{~V}$", "(D)增加 $200 \\mathrm{~V}$" ]
[ 3 ]
问题:取水平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 一物块从某一高度水平抛出, 在抛出 点其动能与重力势能恰好相等. 不计空气阻力, 该物块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 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 $)$ 选项:(A)$\frac{\pi}{6}$ (B)$\frac{\pi}{4}$ (C)$\frac{\pi}{3}$ (D)$\frac{5 \pi}{12}$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frac{\\pi}{6}$", "(B)$\\frac{\\pi}{4}$", "(C)$\\frac{\\pi}{3}$", "(D)$\\frac{5 \\pi}{12}$" ]
[ 1 ]
问题:一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 现用一大小为 $F_{1}$ 的水平拉力拉动物 体, 经过一段时间后其速度为 $\mathrm{v}$, 若将水平拉力的大小改为 $F_{2}$, 物体从静止 开始经过同样的时间后速度变为 $2 v$, 对于上述两个过程, 用 $W_{F 1} 、 W_{F 2}$ 分别 表示拉力 $F_{1} 、 F_{2}$ 所做的功, $W_{f 1} 、 W_{f 2}$ 分别表示前两次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则 选项:(A)$W_{F 2}>4 W_{f 1}, W_{f 2}>2 W_{f 1}$ (B)$\mathrm{W}_{\mathrm{f} 2}>4 \mathrm{~W}_{\mathrm{F} 1}, \mathrm{~W}_{\mathrm{f} 2}=2 \mathrm{~W}_{\mathrm{f} 1}$ (C)$\mathrm{W}_{\mathrm{f} 2}<4 \mathrm{~W}_{\mathrm{f} 1}, \mathrm{~W}_{\mathrm{f} 2}=2 \mathrm{~W}_{\mathrm{f} 1}$ (D)$W_{f 2}<4 W_{f 1}, W_{f 2}<2 W_{f 1}$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W_{F 2}>4 W_{f 1}, W_{f 2}>2 W_{f 1}$", "(B)$\\mathrm{W}_{\\mathrm{f} 2}>4 \\mathrm{~W}_{\\mathrm{F} 1}, \\mathrm{~W}_{\\mathrm{f} 2}=2 \\mathrm{~W}_{\\mathrm{f} 1}$", "(C)$\\mathrm{W}_{\\mathrm{f} 2}<4 \\mathrm{~W}_{\\mathrm{f} 1}, \\mathrm{~W}_{\\mathrm{f} 2}=2 \\mathrm{~W}_{\\mathrm{f} 1}$", "(D)$W_{f 2}<4 W_{f 1}, W_{f 2}<2 W_{f 1}$" ]
[ 2 ]
问题: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 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在 两极的大小为 $\mathrm{g}_{0}$, 赤道的大小为 $\mathrm{g}$;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 $\mathrm{T}$, 引力常量为 G. 则地球的密度为 选项:(A)$\frac{3 \pi}{G T^{2}} \frac{g_{0}-g}{g_{0}}$ (B)$\frac{3 \pi}{G^{2}} \frac{g_{0}}{g_{0}-g}$ (C)$\frac{3 \pi}{G T^{2}}$ (D)$\frac{3 \pi}{G T^{2}} \frac{g_{0}}{g}$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frac{3 \\pi}{G T^{2}} \\frac{g_{0}-g}{g_{0}}$", "(B)$\\frac{3 \\pi}{G^{2}} \\frac{g_{0}}{g_{0}-g}$ ", "(C)$\\frac{3 \\pi}{G T^{2}}$", "(D)$\\frac{3 \\pi}{G T^{2}} \\frac{g_{0}}{g}$" ]
[ 1 ]
问题:关于静电场的电场强度和电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A)电场强度的方向处处与等电势面垂直 (B)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 电势也为零 (C)随着电场强度的大小逐渐减小, 电势也逐渐降低 (D)任一点的电场强度总是指向该点电势降落的方向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电场强度的方向处处与等电势面垂直", "(B)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 电势也为零", "(C)随着电场强度的大小逐渐减小, 电势也逐渐降低", "(D)任一点的电场强度总是指向该点电势降落的方向" ]
[ 0 ]
问题:行驶中的汽车如果发生剧烈碰撞, 车内的安全气囊会被弹出并瞬间充满气体。若碰撞后汽 车的速度在很短时间内减小为零, 关于安全气囊在此过程中的作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A)增加了司机单位面积的受力大小 (B)减少了碰撞前后司机动量的变化量 (C)将司机的动能全部转换成汽车的动能 (D)延长了司机的受力时间并增大了司机的受力面积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增加了司机单位面积的受力大小", "(B)减少了碰撞前后司机动量的变化量", "(C)将司机的动能全部转换成汽车的动能", "(D)延长了司机的受力时间并增大了司机的受力面积" ]
[ 3 ]
问题:火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 $\frac{1}{10}$, 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 $\frac{1}{2}$, 则同一物体在火星表面与在地 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的比值约为 选项:(A)0.2 (B)0.4 (C)2.0 (D)2.5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0.2", "(B)0.4", "(C)2.0", "(D)2.5" ]
[ 1 ]
问题:两个分别带有电荷量 $-\mathrm{Q}$ 和 $+3 \mathrm{Q}$ 的相同金属小球 (均可视为点电荷), 固定在相 距为 $\mathrm{r}$ 的两处, 它们间库仑力的大小为 $\mathrm{F}$. 两小球相互接触后将其固定距离变为 $\frac{r}{2}$, 则两 球间库仑力的大小为 ( $)$ 选项:(A)$\frac{1}{12} F$ (B)$\frac{3}{4} F$ (C)$\frac{4}{3} F$ (D)$\frac{1}{4} \mathrm{~F}$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frac{1}{12} F$", "(B)$\\frac{3}{4} F$", "(C)$\\frac{4}{3} F$", "(D)$\\frac{1}{4} \\mathrm{~F}$" ]
[ 2 ]
问题:英国《新科学家 (New Scientist)》杂志评选出了 2008 年度世界 8 项科学之最, 在 XTEJ1650 - 500 双星系统中发现的最小黑洞位列其中, 若某黑洞的半径 R 约 $45 \mathrm{~km}$, 质量 $\mathrm{M}$ 和半径 $\mathrm{R}$ 的关系满足 $\frac{M}{R}=\frac{c^{2}}{2 G}$ (其中 $\mathrm{c}$ 为光速, $\mathrm{G}$ 为引力常量), 则该黑洞表面 重力加速度的数量级为 ( $)$ 选项:(A)$10^{8} \mathrm{~m} / \mathrm{s}^{2}$ (B)$10^{10} \mathrm{~m} / \mathrm{s}^{2}$ (C)$10^{12} \mathrm{~m} / \mathrm{s}^{2}$ (D)$10^{14} \mathrm{~m} / \mathrm{s}^{2}$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10^{8} \\mathrm{~m} / \\mathrm{s}^{2}$", "(B)$10^{10} \\mathrm{~m} / \\mathrm{s}^{2}$", "(C)$10^{12} \\mathrm{~m} / \\mathrm{s}^{2}$", "(D)$10^{14} \\mathrm{~m} / \\mathrm{s}^{2}$" ]
[ 2 ]
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A)物体放出热量, 其内能一定减小 (B)物体对外做功, 其内能一定减小 (C)物体吸收热量, 同时对外做功, 其内能可能增加 (D)物体放出热量, 同时对外做功, 其内能可能不变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物体放出热量, 其内能一定减小", "(B)物体对外做功, 其内能一定减小", "(C)物体吸收热量, 同时对外做功, 其内能可能增加", "(D)物体放出热量, 同时对外做功, 其内能可能不变" ]
[ 2 ]
问题: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 $\alpha$ 衰变的是( ) 选项:(A)${ }_{7}^{14} \mathrm{~N}+\stackrel{4}{2} \mathrm{He} \rightarrow{ }^{17} \mathrm{O}+{ }^{1} \mathrm{H}$ (B)${ }_{92}^{238} \mathrm{U} \rightarrow{ }_{90}^{234} \mathrm{Th}+{ }^{4} \mathrm{He}$ (C)$\quad{ }^{2} \mathrm{1} \mathrm{H}+{ }^{3} \mathrm{H} \rightarrow{ }^{4} \mathrm{He}+{ }^{1} \mathrm{n}$ (D)$\quad{ }_{90}^{234} \mathrm{Th} \rightarrow \stackrel{234}{91} \mathrm{~Pa}+\stackrel{0}{-1 \mathrm{e}}$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 }_{7}^{14} \\mathrm{~N}+\\stackrel{4}{2} \\mathrm{He} \\rightarrow{ }^{17} \\mathrm{O}+{ }^{1} \\mathrm{H}$", "(B)${ }_{92}^{238} \\mathrm{U} \\rightarrow{ }_{90}^{234} \\mathrm{Th}+{ }^{4} \\mathrm{He}$", "(C)$\\quad{ }^{2} \\mathrm{1} \\mathrm{H}+{ }^{3} \\mathrm{H} \\rightarrow{ }^{4} \\mathrm{He}+{ }^{1} \\mathrm{n}$", "(D)$\\quad{ }_{90}^{234} \\mathrm{Th} \\rightarrow \\stackrel{234}{91} \\mathrm{~Pa}+\\stackrel{0}{-1 \\mathrm{e}}$" ]
[ 1 ]
问题:假设地球和火星都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 已知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小于火星到太阳的距离, 那么 选项:(A)地球公转周期大于火星的公转周期 (B)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线速度 (C)地球公转的加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加速度 (D)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大于火星公转的角速度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地球公转周期大于火星的公转周期", "(B)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线速度", "(C)地球公转的加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加速度", "(D)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大于火星公转的角速度" ]
[ 3 ]
问题:“蹦极”运动中, 长弹性绳的一端固定, 另一端绑在人身上, 人从几十 米高处跳下。将蹦极过程简化为人沿坚直方向的运动。从绳恰好伸直, 到人 第一次下降至最低点的过程中,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选项:(A)绳对人的冲量始终向上, 人的动量先增大后减小 (B)绳对人的拉力始终做负功, 人的动能一直减小 (C)绳恰好伸直时, 绳的弹性势能为零, 人的动能最大 (D)人在最低点时, 绳对人的拉力等于人所受的重力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绳对人的冲量始终向上, 人的动量先增大后减小", "(B)绳对人的拉力始终做负功, 人的动能一直减小", "(C)绳恰好伸直时, 绳的弹性势能为零, 人的动能最大", "(D)人在最低点时, 绳对人的拉力等于人所受的重力" ]
[ 0 ]
问题:利用所学物理知识, 可以初步了解常用的公交一卡通 (IC 卡) 的工 作原理及相关问题. IC 卡内部有一个由电感线圈 L 和电容 C 构成的 LC 振 荡电路. 公交车上的读卡机 (刷卡时“嘀”的响一声的机器) 向外发射某一特 定频率的电磁波. 刷卡时, IC 卡内的线圈 L 中产生感应电流, 给电容 C 充 电, 达到一定的电压后, 驱动卡内芯片进行数据处理和传输. 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选项:(A)IC 卡工作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卡内的电池 (B)仅当读卡机发射该特定频率的电磁波时, IC 卡才能有效工作 (C)若读卡机发射的电磁波偏离该特定频率, 则线圈 L 中不会产生感应电流 (D)IC 卡只能接收读卡机发射的电磁波, 而不能向读卡机传输自身的数据信 息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IC 卡工作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卡内的电池", "(B)仅当读卡机发射该特定频率的电磁波时, IC 卡才能有效工作", "(C)若读卡机发射的电磁波偏离该特定频率, 则线圈 L 中不会产生感应电流", "(D)IC 卡只能接收读卡机发射的电磁波, 而不能向读卡机传输自身的数据信 息" ]
[ 1 ]
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A)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B)由玻尔理论知道氢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会放出光子 (C)从高空对地面进行遥感摄影是利用紫外线良好的穿透能力 (D)原子核所含核子单独存在时的总质量小于该原子核的质量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B)由玻尔理论知道氢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会放出光子", "(C)从高空对地面进行遥感摄影是利用紫外线良好的穿透能力", "(D)原子核所含核子单独存在时的总质量小于该原子核的质量" ]
[ 1 ]
问题:一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假如该卫星变轨后仍做匀速圆周运动, 动能减小为原来的 $\frac{1}{4}$, 不考虑卫星质量的变化, 则变轨前后卫星的( ) 选项:(A)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4: 1$ (B)角速度大小之比为 $2: 1$ (C)周期之比为 $1: 8$ (D)轨道半径之比为 1: 2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4: 1$", "(B)角速度大小之比为 $2: 1$", "(C)周期之比为 $1: 8$", "(D)轨道半径之比为 1: 2" ]
[ 2 ]
问题:通过一理想变压器, 经同一线路输送相同的电功率 $\mathrm{P}$, 原线圈的电压 $\mathrm{U}$ 保持不 变, 输电线路的总电阻为 $\mathrm{R}$. 当副线圈与原线圈的匝数比为 $\mathrm{k}$ 时, 线路损耗的电功率为 $\mathrm{P}_{1}$, 若将副线圈与原线圈的匝数比提高到 $\mathrm{nk}$, 线路损耗的电功率为 $\mathrm{P}_{2}$, 则 $\mathrm{P}_{1}$ 和 $\frac{P_{2}}{P_{1}}$ 分别 为 选项:(A)$\frac{P R}{k U}, \frac{1}{n}$ (B)$\left(\frac{P R}{k U}\right)^{2} R, \frac{1}{n}$ (C)$\frac{P R}{k U}, \frac{1}{n^{2}}$ (D)$\left(\frac{P}{k U}\right)^{2} \mathrm{R}, \frac{1}{n^{2}}$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frac{P R}{k U}, \\frac{1}{n}$", "(B)$\\left(\\frac{P R}{k U}\\right)^{2} R, \\frac{1}{n}$", "(C)$\\frac{P R}{k U}, \\frac{1}{n^{2}}$", "(D)$\\left(\\frac{P}{k U}\\right)^{2} \\mathrm{R}, \\frac{1}{n^{2}}$" ]
[ 3 ]
问题:科学家发现银河系中存在大量的放射性同位素铝 26, 铝 26 的半衰期为 72 万年, 其衰变 方程为 ${ }_{13}^{26} \mathrm{Al} \rightarrow_{12}^{26} \mathrm{Mg}+\mathrm{Y}$,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quad$ ) 选项:(A)$\mathrm{Y}$ 是氦核 (B)$\mathrm{Y}$ 是质子 (C)再经过 72 万年, 现有的铝 26 衰变一半 (D)再经过 144 万年, 现有的铝 26 全部衰变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mathrm{Y}$ 是氦核", "(B)$\\mathrm{Y}$ 是质子", "(C)再经过 72 万年, 现有的铝 26 衰变一半", "(D)再经过 144 万年, 现有的铝 26 全部衰变" ]
[ 2 ]
问题:2021 年 4 月, 我国自主研发的空间站 “天和” 核心舱成功发射并入轨运行, 若核心舱绕 地球的运行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 已知引力常量, 由下列物理量能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是 选项:(A)核心舱的质量和绕地半径 (B)核心舱的质量和绕地周期 (C)核心舱的绕地角速度和绕地周期 (D)核心舱的绕地线速度和绕地半径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核心舱的质量和绕地半径", "(B)核心舱的质量和绕地周期", "(C)核心舱的绕地角速度和绕地周期", "(D)核心舱的绕地线速度和绕地半径" ]
[ 3 ]
问题:“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于 2017 年 4 月 20 日在文昌航天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 与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前, “天舟一号”在距离地面约 $380 \mathrm{~km}$ 的圆轨道上飞行, 则其 选项:(A)角速度小于地球自转角速度 (B)线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C)周期小于地球自转周期 (D)向心加速度小于地面的重力加速度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角速度小于地球自转角速度 ", "(B)线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C)周期小于地球自转周期", "(D)向心加速度小于地面的重力加速度" ]
[ 1, 2, 3 ]
问题:若一均匀球形星体的密度为 $\rho$, 引力常量为 $G$, 则在该星体表面附近沿圆轨道绕其运动的卫 星的周期是( ) 选项:(A)$\sqrt{\frac{3 \pi}{G \rho}}$ (B)$\sqrt{\frac{4 \pi}{G \rho}}$ (C)$\sqrt{\frac{1}{3 \pi G \rho}}$ (D)$\sqrt{\frac{1}{4 \pi G \rho}}$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sqrt{\\frac{3 \\pi}{G \\rho}}$", "(B)$\\sqrt{\\frac{4 \\pi}{G \\rho}}$", "(C)$\\sqrt{\\frac{1}{3 \\pi G \\rho}}$", "(D)$\\sqrt{\\frac{1}{4 \\pi G \\rho}}$" ]
[ 0 ]
问题:氜核 ${ }_{1}^{2} \mathrm{H}$ 可通过一系列聚变反应释放能量, 其总效果可用反应式 $6_{1}^{2} \mathrm{H} \rightarrow 2{ }_{2}^{4} \mathrm{He}+2{ }_{1}^{1} \mathrm{H}+2{ }_{0}^{1} \mathrm{n}+43.15 \mathrm{MeV}$ 表示。海水中富含氞, 已知 $1 \mathrm{~kg}$ 海水中含有的氚核约为 $1.0 \times 10^{22}$ 个, 若全都发生聚变反应, 其释放的能量与质量为 $M$ 的标准煤燃烧时释放的热量相 等; 已知 $1 \mathrm{~kg}$ 标准煤燃烧释放的热量约为 $2.9 \times 10^{7} \mathrm{~J}, 1 \mathrm{MeV}=1.6 \times 10^{-13} \mathrm{~J}$, 则 $M$ 约为 选项:(A)$40 \mathrm{~kg}$ (B)$100 \mathrm{~kg}$ (C)$400 \mathrm{~kg}$ (D)$1000 \mathrm{~kg}$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40 \\mathrm{~kg}$", "(B)$100 \\mathrm{~kg}$", "(C)$400 \\mathrm{~kg}$", "(D)$1000 \\mathrm{~kg}$" ]
[ 2 ]
问题:特高压输电可使输送中的电能损耗和电压损失大幅降低。我国已成功掌握并实际应用了特 高压输电技术。假设从 $A$ 处采用 $550 \mathrm{kV}$ 的超高压向 $B$ 处输电, 输电线上损耗的电功率为 $\Delta P$, 到达 $B$ 处时电压下降了 $\Delta U$ 。在保持 $A$ 处输送的电功率和输电线电阻都不变的条件下, 改用 1 $100 \mathrm{kV}$ 特高压输电, 输电线上损耗的电功率变为 $\Delta P^{\prime}$, 到达 $B$ 处时电压下降了 $\Delta U^{\prime}$ 。不考虑其 他因素的影响, 则 选项:(A)$\Delta P^{\prime}=\frac{1}{4} \Delta P$ (B)$\Delta P^{\prime}=\frac{1}{2} \Delta P$ (C)$\Delta U^{\prime}=\frac{1}{4} \Delta U$ (D)$\Delta U^{\prime}=\frac{1}{2}$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Delta P^{\\prime}=\\frac{1}{4} \\Delta P$", "(B)$\\Delta P^{\\prime}=\\frac{1}{2} \\Delta P$", "(C)$\\Delta U^{\\prime}=\\frac{1}{4} \\Delta U$", "(D)$\\Delta U^{\\prime}=\\frac{1}{2}$" ]
[ 0, 3 ]
问题:下列现象中,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是 选项:(A)$\alpha$ 粒子散射现象 (B)天然放射现象 (C)光电效应现象 (D)原子发光现象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alpha$ 粒子散射现象", "(B)天然放射现象", "(C)光电效应现象", "(D)原子发光现象" ]
[ 1 ]
问题:一电器中的变压器可视为理想变压器, 它将 $220 \mathrm{~V}$ 交变电流改变为 $110 \mathrm{~V}$, 已知 变压器原线圈匝数为 800 , 则副线圈的匝数为 选项:(A)200 (B)400 (C)1600 (D)3200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200", "(B)400", "(C)1600", "(D)3200" ]
[ 1 ]
问题:静电现象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 我国早在西汉末年已有对静电现象的记载, 《春 秋纬•考异邮》中有“玳瑁吸”之说, 但下列不属于静电现象的是( ) 选项:(A)梳过头发的塑料梳子吸起纸屑 (B)带电小球移至不带电金属附近,两者相互吸引 (C)小线圈接近通电线圈过程中,小线圈中产生电流 (D)从干燥的地㚪炎上走过, 手碰到金属把手时有被电击的感觉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梳过头发的塑料梳子吸起纸屑", "(B)带电小球移至不带电金属附近,两者相互吸引", "(C)小线圈接近通电线圈过程中,小线圈中产生电流", "(D)从干燥的地㚪炎上走过, 手碰到金属把手时有被电击的感觉" ]
[ 2 ]
问题:过去几千年来, 人类对行星的认识与研究仅限于太阳系内, 行星“51 peg b” 的 发现拉开了研究太阳系外行星的序幕, “51 peg b” 绕其中心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 周期 约为 4 天, 轨道半径约为地球绕太阳运动半径的 $\frac{1}{20}$, 该中心恒星与太阳的质量比约为 选项:(A)$\frac{1}{10}$ (B)1 (C)5 (D)10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frac{1}{10}$", "(B)1", "(C)5", "(D)10" ]
[ 1 ]
问题:水平桌面上, 一质量为 $m$ 的物体在水平恒力 $F$ 拉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 物体通过的路程等 于 $s_{0}$ 时, 速度的大小为 $v_{0}$, 此时撤去 $F$, 物体继续滑行 $2 s_{0}$ 的路程后停止运动, 重力加速度大 小为 $g$, 则 选项:(A)在此过程中 $F$ 所做的功为 $\frac{1}{2} m v_{0}^{2}$ (B)在此过中 $F$ 的冲量大小等于 $\frac{3}{2} m v_{0}$ (C)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等于 $\frac{v_{0}^{2}}{4 s_{0} g}$ (D)$F$ 的大小等于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的 2 倍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在此过程中 $F$ 所做的功为 $\\frac{1}{2} m v_{0}^{2}$", "(B)在此过中 $F$ 的冲量大小等于 $\\frac{3}{2} m v_{0}$", "(C)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等于 $\\frac{v_{0}^{2}}{4 s_{0} g}$", "(D)$F$ 的大小等于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的 2 倍" ]
[ 1, 2 ]
问题:属于狭义相对论基本假设的是:在不同的惯性系中 选项:(A)真空中光速不变 (B)时间间隔具有相对性 (C)物体的质量不变 (D)物体的能量与质量成正比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真空中光速不变", "(B)时间间隔具有相对性", "(C)物体的质量不变", "(D)物体的能量与质量成正比" ]
[ 0 ]
问题:对于红、黄、绿、蓝四种单色光,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选项:(A)在相同介质中, 绿光的折射率最大 (B)红光的频率最高 (C)在相同介质中, 蓝光的波长最短 (D)黄光光子的能量最小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在相同介质中, 绿光的折射率最大", "(B)红光的频率最高", "(C)在相同介质中, 蓝光的波长最短", "(D)黄光光子的能量最小" ]
[ 2 ]
问题:太阳因核聚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同时其质量不断减少. 太阳每秒 钟辐射出的能量约为 $4 \times 10^{26} \mathrm{~J}$, 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太阳每秒钟减少的 质量最接近 选项:(A)$10^{36} \mathrm{~kg}$ (B)$10^{18} \mathrm{~kg}$ (C)$10^{13} \mathrm{~kg}$ (D)$10^{9} \mathrm{~kg}$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10^{36} \\mathrm{~kg}$", "(B)$10^{18} \\mathrm{~kg}$", "(C)$10^{13} \\mathrm{~kg}$", "(D)$10^{9} \\mathrm{~kg}$" ]
[ 3 ]
问题:一物体静置在平均密度为 $\rho$ 的球形天体表面的赤道上. 已知万有引 力常量 $G$, 若由于天体自转使物体对天体表面压力恰好为零, 则天体自转周 期为 选项:(A)$\left(\frac{4 \pi}{3 \mathrm{G} \rho}\right)^{\frac{1}{2}}$ (B)$\left(\frac{3}{4 \pi G \rho}\right)^{\frac{1}{2}}$ (C)$\left(\frac{\pi}{G \rho}\right)^{\frac{1}{2}}$ (D)$\left(\frac{3 \pi}{G \rho}\right)^{\frac{1}{2}}$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left(\\frac{4 \\pi}{3 \\mathrm{G} \\rho}\\right)^{\\frac{1}{2}}$", "(B)$\\left(\\frac{3}{4 \\pi G \\rho}\\right)^{\\frac{1}{2}}$", "(C)$\\left(\\frac{\\pi}{G \\rho}\\right)^{\\frac{1}{2}}$", "(D)$\\left(\\frac{3 \\pi}{G \\rho}\\right)^{\\frac{1}{2}}$" ]
[ 3 ]
问题:质量为 $1.5 \times 10^{3} \mathrm{~kg}$ 的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 速度为 $20 \mathrm{~m} / \mathrm{s}$, 受到的阻力大小为 $1.8 \times 10^{3} \mathrm{~N}$ 。此时, 汽车发动机输出的实际功率是 选项:(A)$90 \mathrm{~W}$ (B)$30 \mathrm{~kW}$ (C)$36 \mathrm{~kW}$ (D)$300 \mathrm{~kW}$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90 \\mathrm{~W}$", "(B)$30 \\mathrm{~kW}$", "(C)$36 \\mathrm{~kW}$", "(D)$300 \\mathrm{~kW}$" ]
[ 2 ]
问题:2021 年 2 月, 执行我国火星探测任务的 “天问一号” 探测器在成功实施三次近火制动后, 进入运行周 期约为 $1.8 \times 10^{5} \mathrm{~s}$ 的椭圆形停泊轨道, 轨道与火星表面的最近距离约为 $2.8 \times 10^{5} \mathrm{~m}$ 。已知火星半径约为 $3.4 \times 10^{6} \mathrm{~m}$, 火星表面处自由落体的加速度大小约为 $3.7 \mathrm{~m} / \mathrm{s}^{2}$, 则 “天问一号” 的停泊轨道与火星表面的最远 距离约为 选项:(A)$6 \times 10^{5} \mathrm{~m}$ (B)$6 \times 10^{6} \mathrm{~m}$ (C)$6 \times 10^{7} \mathrm{~m}$ (D)$6 \times 10^{8} \mathrm{~m}$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6 \\times 10^{5} \\mathrm{~m}$", "(B)$6 \\times 10^{6} \\mathrm{~m}$", "(C)$6 \\times 10^{7} \\mathrm{~m}$", "(D)$6 \\times 10^{8} \\mathrm{~m}$" ]
[ 2 ]
问题:2012 年 6 月 18 日, 神州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离地面 $343 \mathrm{~km}$ 的近圆形轨道上成功进行了我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 对接轨道所 处的空间存在极其稀薄的大气,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A)为实现对接, 两者运行速度的大小都应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 度之间 (B)如不加干预, 在运行一段时间后, 天宫一号的动能可能会增加 (C)如不加干预, 天宫一号的轨道高度将缓慢降低 (D)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中处于失重状态, 说明航天员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为实现对接, 两者运行速度的大小都应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 度之间 ", "(B)如不加干预, 在运行一段时间后, 天宫一号的动能可能会增加", "(C)如不加干预, 天宫一号的轨道高度将缓慢降低", "(D)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中处于失重状态, 说明航天员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
[ 1 ]
问题:上世纪四十年代初, 我国科学家王淦昌先生首先提出证明中微子存在的实验方案: 如果 静止原子核 ${ }_{4}^{7} \mathrm{Be}$ 俘获核外 $\mathrm{K}$ 层电子 $\mathrm{e}$, 可生成一个新原子核 $\mathrm{X}$, 并放出中微子 $v_{\mathrm{e}}$, 即 ${ }_{4}^{7} \mathrm{Be}$ $+{ }_{-1}^{0} \mathrm{e} \rightarrow \mathrm{X}+{ }_{0}^{0} v_{\mathrm{e}}$ 。根据核反应后原子核 $\mathrm{X}$ 的动能和动量, 可以间接测量中微子的能量和动 量, 进而确定中微子的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A)原子核 $\mathrm{X}$ 是 ${ }_{3}^{7} \mathrm{Li}$ (B)核反应前后 总质子数不变 (C)核反应前后总质量数不同 (D)中微子 $v_{e}$ 的电荷量与电子的相同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原子核 $\\mathrm{X}$ 是 ${ }_{3}^{7} \\mathrm{Li}$", "(B)核反应前后 总质子数不变", "(C)核反应前后总质量数不同", "(D)中微子 $v_{e}$ 的电荷量与电子的相同" ]
[ 0 ]
问题:2022 年 5 月, 我国成功完成了天舟四号货运飞船与空间站的对接, 形成的组合体在地球 引力作用下绕地球做圆周运动, 周期约 90 分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A)组合体中的货物处于超重状态 (B)组合体的速度大小略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C)组合体的角速度大小比地球同步卫星的大 (D)组合体的加速度大小比地球同步卫星的小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组合体中的货物处于超重状态", "(B)组合体的速度大小略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C)组合体的角速度大小比地球同步卫星的大", "(D)组合体的加速度大小比地球同步卫星的小" ]
[ 2 ]
问题:我国高铁技术全球领先, 乘高铁极大节省了出行时间。假设两火车站 $\mathrm{W}$ 和 $\mathrm{G}$ 间的铁路 里程为 $1080 \mathrm{~km}, \mathrm{~W}$ 和 $\mathrm{G}$ 之间还均匀分布了 4 个车站。列车从 $\mathrm{W}$ 站始发, 经停 4 站后到达 终点站 $\mathrm{G}$ 。设普通列车的最高速度为 $108 \mathrm{~km} / \mathrm{h}$, 高铁列车的最高速度为 $324 \mathrm{~km} / \mathrm{h}$ 。若普通 列车和高铁列车在进站和出站过程中, 加速度大小均为 $0.5 \mathrm{~m} / \mathrm{s}^{2}$, 其余行驶时间内保持各自 的最高速度匀速运动, 两种列车在每个车站停车时间相同, 则从 $\mathrm{W}$ 到 $\mathrm{G}$ 乘高铁列车出行 比乘普通列车节省的时间为( ) 选项:(A)6 小时 25 分钟 (B)6 小时 30 分钟 (C)6 小时 35 分钟 (D)6 小时 40 分钟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6 小时 25 分钟", "(B)6 小时 30 分钟", "(C)6 小时 35 分钟", "(D)6 小时 40 分钟" ]
[ 1 ]
问题:一质点做曲线运动, 在前一段时间内速度大小由 $v$ 增大到 $2 v$, 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速度 大小由 $2 v$ 增大到 $5 v$ 。前后两段时间内, 合外力对质点做功分别为 $W_{1}$ 和 $W_{2}$, 合外力的冲 量大小分别为 $I_{1}$ 和 $I_{2}$ 。下列关系式一定成立的是 选项:(A)$W_{2}=3 W_{1}, \quad I_{2} \leq 3 I_{1}$ (B)$W_{2}=3 W_{1}, I_{2} \geq I_{1}$ (C)$W_{2}=7 W_{1}, I_{2} \leq 3 I_{1}$ (D)$W_{2}=7 W_{1}, I_{2} \geq I_{1}$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W_{2}=3 W_{1}, \\quad I_{2} \\leq 3 I_{1}$", "(B)$W_{2}=3 W_{1}, I_{2} \\geq I_{1}$", "(C)$W_{2}=7 W_{1}, I_{2} \\leq 3 I_{1}$", "(D)$W_{2}=7 W_{1}, I_{2} \\geq I_{1}$ " ]
[ 2 ]
问题:真空中, A、B两点与点电荷 $Q$ 的距离分别为 $r$ 和 $3 r$, 则 $A 、 B$ 两点的电场强度 大小之比为 选项:(A)3: 1 (B)$1: 3$ (C)9: 1 (D)$1: 9$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3: 1", "(B)$1: 3$", "(C)9: 1", "(D)$1: 9$" ]
[ 2 ]
问题:一充电后的平行板电容器保持两极板的正对面积、间距和电荷量不变, 在两极 板间揷入一电介质, 其电容 C 和两极板间的电势差 U 的变化情况是 选项:(A)C 和 U 均增大 (B)C 增大, U减小 (C)C 减小, U 增大 (D)C 和 U 均减小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C 和 U 均增大", "(B)C 增大, U减小", "(C)C 减小, U 增大", "(D)C 和 U 均减小" ]
[ 1 ]
问题:在核反应方程 ${ }^{4} \mathrm{He}+{ }^{14} \mathrm{~N} \rightarrow{ }^{17} \mathrm{O}+\mathrm{X}$ 中, $\mathrm{X}$ 表示的是 选项:(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粒子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粒子" ]
[ 0 ]
问题: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A)气体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无关 (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D)分子间的引力总是随分子间距增大而增大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气体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无关", "(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D)分子间的引力总是随分子间距增大而增大" ]
[ 2 ]
问题:用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得到白光的干涉条纹, 在光源与单缝之间加上 红色滤光片后 选项:(A)干涉条纹消失 (B)彩色条纹中的红色条纹消失 (C)中央条纹变成暗条纹 (D)中央条纹变成红色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干涉条纹消失", "(B)彩色条纹中的红色条纹消失", "(C)中央条纹变成暗条纹", "(D)中央条纹变成红色" ]
[ 3 ]
问题:若想检验“使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使苹果落地的力”遵循同样的规 律, 在已知月地距离约为地球半径 60 倍的情况下, 需要验证 选项:(A)地球吸引月球的力约为地球吸引苹果的力的 $60^{2}$ (B)月球公转的加速度约为苹果落向地面加速度的 $60^{2}$ (C)自由落体在月球表面的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的 $\frac{1}{6}$ (D)苹果在月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约为在地球表面的 $\frac{1}{60}$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地球吸引月球的力约为地球吸引苹果的力的 $60^{2}$", "(B)月球公转的加速度约为苹果落向地面加速度的 $60^{2}$", "(C)自由落体在月球表面的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的 $\\frac{1}{6}$", "(D)苹果在月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约为在地球表面的 $\\frac{1}{60}$" ]
[ 1 ]
问题:某空间存在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一个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以一 定初速度射入该空间后, 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仅撤除电场, 则该粒子做匀速 圆周运动。下列因素与完成上述两类运动无关的是( ) 选项:(A)磁场和电场的方向 (B)磁场和电场的强弱 (C)粒子的电性和电量 (D)粒子入射时的速度 答案:从A到D, 我们应选择
[ "(A)磁场和电场的方向", "(B)磁场和电场的强弱", "(C)粒子的电性和电量", "(D)粒子入射时的速度" ]
[ 2 ]

Dataset Card for "agieval-gaokao-physics"

Dataset taken from https://github.com/microsoft/AGIEval and processed as in that repo.

MIT License

Copyright (c) Microsoft Corporation.

Permission is hereby granted, free of charge, to any person obtaining a copy of this software and associated documentation files (the "Software"), to deal in the Software without restriction, including without limitation the rights to use, copy, modify, merge, publish, distribute, sublicense, and/or sell copies of the Software, and to permit persons to whom the Software is furnished to do so, subject to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The above copyright notice and this permission notice shall be included in all copies or substantial portions of the Software.

THE SOFTWARE IS PROVIDED "AS IS", WITHOUT WARRANTY OF ANY KIND, EXPRESS OR IMPLIED,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THE WARRANTIES OF MERCHANTABILITY, FITNESS FOR A PARTICULAR PURPOSE AND NONINFRINGEMENT. IN NO EVENT SHALL THE AUTHORS OR COPYRIGHT HOLDERS BE LIABLE FOR ANY CLAIM, DAMAGES OR OTHER LIABILITY, WHETHER IN AN ACTION OF CONTRACT, TORT OR OTHERWISE, ARISING FROM, OUT OF OR IN CONNECTION WITH THE SOFTWARE OR THE USE OR OTHER DEALINGS IN THE SOFTWARE

@misc{zhong2023agieval, title={AGIEval: A Human-Centric Benchmark for Evaluating Foundation Models}, author={Wanjun Zhong and Ruixiang Cui and Yiduo Guo and Yaobo Liang and Shuai Lu and Yanlin Wang and Amin Saied and Weizhu Chen and Nan Duan}, year={2023}, eprint={2304.06364}, archivePrefix={arXiv}, primaryClass={cs.CL} }

Downloads last month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