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sets:
BAAI
/

Modalities:
Tabular
Text
Formats:
parquet
Libraries:
Datasets
Dask
text
stringlengths
178
274k
alnum_ratio
float64
0.17
0.99
avg_line_length
float64
4.02
274k
char_rep_ratio
float64
0
0.72
flagged_words_ratio
float64
0
0
max_line_length
int64
15
274k
num_words
int64
34
61.8k
perplexity
float64
6.5
76.6k
quality_score
float64
4
4.57
special_char_ratio
float64
0.02
0.87
word_rep_ratio
float64
0
1
_id
int64
500M
1,828B
industry_type
stringclasses
1 value
中国的传统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主要靠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所有的唱腔程式和曲牌几十年乃至上百年基本无明显变化.像上海沪剧界许如辉(笔名水辉)这样深具民族音乐功底的新音乐工作者参与戏曲音乐创作后,在实践中不断将现代作曲技法与传统有机地融为一体,尤其在现代戏的创作中,更是探索,创立了一系列新颖,绝妙的体裁,很好地解决了保持传统与反映新的社会生活内容的矛盾,从题材的选择到艺术处理,填补了戏曲传统音乐的众多空白,更使一大批戏曲剧目从地方小戏后来产生了引导中国文艺发展方向的重大影响.许如辉就以笔名水辉,创作过"白毛女","为奴隶的母亲","家","两代人"等深具影响力的作品,社会流传至今,历史功绩不可否认. 不单是许如辉,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中国各戏曲剧种如豫剧,越剧等,都先后加入了一批新音乐工作者参与其改革,使百年传承不变的传统戏曲音乐开始进入变革的新时代,他们所做的工作具有非常强的创造性和生命力,使中国戏曲音乐发生了质的变化,否认了这一点,从一个�让娼玻�就相当于否定了新中国以来所有戏曲作曲家的贡献,新中国以来我国文艺发展的成果和基本方向. 传统戏曲的所有唱腔都是一种基本调,"流派"唱腔只是演员根据自身不同的嗓音条件和特点,对某一唱段,某一唱句有所调整,有所改变和借鉴,因为它不是建立在音乐学科技术发展理论基础上的,是局部性的,是随机并自然生成的,所以中国戏曲在上百年的发展历史中是少有变化的,其固定不变的传承模式根本无法满足表现当代人文生活的要求.而自许如辉这样专业音乐工作者进入戏曲音乐创作以后,才有了戏曲剧目音乐及唱腔的总体设计,整体布局,局部整合,定腔定调,主题贯穿,创造新板式,表现体裁,形式多样性等等重大发展变化.一部完整的音乐作品(包括一部完整的戏曲音乐),只有作曲家对基本板式,程式,曲调和相关素材进行再加工,提炼,整合和再创作中,才能成为一个整体.纵观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中国各戏曲剧种代表人物的代表作品,全部是新文艺工作者,包括许如辉这样的新音乐工作者进入戏曲界后所成就的.足以说明前后两者的区别.而这些作品有着更为鲜明的时代特征,更接近艺术化和形象化的音乐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 沪剧现代戏改革是在全国众多戏曲剧种种走在前列的剧种,产生了一批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现代剧目(在此之前,沪剧艺术的影响,流传范围是非常地域性的,而沪剧最重要的所有代表作均产生于新文艺工作者包括作曲家的参与之后),甚至于影响了中国文革"样板戏"的改革,这些唱腔艺术洋溢着明显的唯美主义,散发着浓烈的现代生活气息,具有动人的情韵,达到了思想性,艺术性的结合和生动表达. 近年来,在我国戏曲界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个别不具备音乐创作知识的演员或相关人士,对当年曾在国内产生重要影响的"创作剧目"提出是自己创作出来并要求拥有著作权,甚至提出新音乐工作者所做的工作只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局部性,技术性的处理严重背离了历史的真实和艺术创作的科学发展观.这种现象将严重干扰或动摇我们的文艺评价体系,造成新的社会不和谐因素. 许如辉戏曲音乐一审败诉案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事件.我看了上海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两份判决书后,非常不解,深感不安.判决书产生的后果是很严重的,它给于社会一个极坏的示范:前辈戏曲作曲家的成果,是可以随便挪过来变成不劳而获者的作品.许如辉历史上的传统作曲署名,被轻易推翻....... 否定许如辉5,60年代对沪剧音乐的贡献,就是否定新中国所有剧种所有戏曲音乐工作者的历史贡献. 上世纪50年代以来许如辉(水辉)等一批新音乐工作者对我国戏曲艺术发展的改革功劳不容抹杀!
0.910308
186.75
0
0
435
373
899.6
4.25
0.11245
0
200,200,000,142
文学_情感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呕心沥血的名作,他三年准备,三年创作,为了扩充视野,掌握资料,他进行了大量的阅读,包括近百部长篇小说,前后近十年的报纸以及其他相关书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平凡的世界"读书感悟例文600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平凡的世界"读书感悟例文600字1 读完"平凡的世界",心中涌起一股热辣辣的感觉,有时竟禁不住热泪盈眶.我没有资格对它评述,只有被它感动. 纵观全书,我觉得可以用四个词来概括,苦难和奋斗,平凡和伟大,而贯穿其中的是亲情,友情,爱情.讲述了一个平凡人的奋斗历程,一个平凡家庭的奋斗历程.一个农民的生命同伟人的生命具有同样的价值,普通人的劳动同伟人的业绩一样伟大,我能够认识到平凡的人的平凡的生活是最伟大的,能够让我在努力奋斗的同时提醒自己保持一颗平凡的心. 全书字里行间流淌的全是浓浓的爱意,对土地,对父老乡亲的亲情,友情,爱情.特别是孙少平,也是我最佩服的角色.一个出身卑微,家境极端恶劣的农村少年,一个忍辱奋进,不卑不亢的学子,又或者说,农村的孩子,因自卑而上进,以上进求尊严.少平平凡的一生,分化于农田,城市工地,还有煤烟四起的地下坑道中.田晓霞的出现,给了少平的生活更加丰富的内容.关于她的章节,我都会一遍又一遍的通读因为有她出现的时候,总会让人觉得生活充满了阳光,有了她,少平就算生活再苦也还是幸福的. 田晓霞是少平的一个梦,她的`牺牲,让人认识到这就是生活......总之,世间所有的真情都在这里得到了体现.我想起冰心曾说:"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路长径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凄凉."这爱情,这友情,再加上一份亲情,便一定可以使你的生命之树翠绿茂盛. 读完路遥先生的这一着作后,我的心如同书名一样,平静又平凡地接受了平淡的结局.但是,在这平凡的世界里,却隐藏着一些不平凡的东西.当生命的搏斗,命运的抗争,精神的洗礼,社会的变迁,爱情的萌动等第诸多人性交织在一起的时候,就是一种不平凡. 因为有爱,有了温情,有了力量,世界变得如此美丽!生活在平凡的世界中的人们应该感到生活是美好的! 在这个寒假的生活中,我的爸爸推荐我读"平凡的世界"这本好书,听爸爸说,它是郑州大学都推荐阅读的丛书,我看了这本书后受益匪浅. 书中主要讲了:有一个黄土高原的人家,他们家的人的姓氏是孙,他们家家境贫寒,没有一点儿钱,他们家的人世世代代是农民,他们家的孩子不服 - - 老大十六岁就当上了生产队长,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全村都过上好日子,村民却开始都不相信他,但经过他自己的不懈努力,村民们从不信到相信又到帮助,把砖厂的生意干的红红火火的,家家户户过上了好日子.老二是由老大赚钱供他上学的,在学校,他连最差的黑馍馍和丙菜都买不起,他却好好学习,每次都考得好成绩.经过他的努力,他由学生到挖煤工,由挖煤工又到作家,过上了富裕的日子. 看了这本书,我对里面的人的贫穷而感到同情,但我又对文中农民的坚持不懈与永不畏惧而感到赞叹.书中的人虽然贫穷,但他们知道学习,懂得体谅家人,既有责任感,又有做一种做事的决心,能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机会,即为自己造福,又带着其他人一同造福.他们虽然很平凡,但我认为他们是不平凡的人,因为他们有着他人没有的良好品质.他们知道,他们对他人帮助,信任他人,他人也会对他们帮助,信任他们.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我想,我要向他们学习,也要知难而进,永不退缩;也要好好学习,考好成绩;也要帮助他人,为己造福.多行好人好事,做一个有良好品质的人. 在"平凡的世界"这本书中,双水村中孙家给人的印象总是待人真诚,努力生活,而孙玉亭,这个少平和少安的二爸,却与他们不同. 读了"平凡的世界"这本书后,我觉得孙玉亭是一个好吃懒做,守旧,虚荣心强的一个人.孙玉亭结婚后不劳动,与妻子几乎无法生活下去.责任制后,他更是没有动力劳动.人民公社化期间,他常有机会站在主席台上,"大人娃娃的目光"会在那时聚集在他身上,我想每当他站在主席台上时,他一定觉得自己就是双水村的一个大人物吧!因此他会感到非常满足,但是这些都是他的幻想.他从没有得到过人们的认可,以至于责任制实施后,便不再有人关注他.比起后来的空虚,他应该更愿意沉浸在过去的那种虚幻的满足感中吧! 那么,孙玉亭的生活只是他自食其果吗?我经过再次阅读后发现,其实也有其他原因.比如,他从小生长的家庭环境和受到的保护. 孙玉亭在他小的时候就被哥哥当作全家人未来的指望.后来,哥哥玉厚一心为弟弟着想,供他读书.初中毕业的孙玉亭在哥哥的帮助下终于摆脱了农民的身份,当上了太原钢厂的工人,但却因自己对工厂生活的不满让一切付之东流.孙玉亭不但不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还变成了一个不努力,不能吃苦受累的"少爷".我认为他的哥哥也许把一切都想得很理想,但他的追求并不属于他的弟弟.孙玉亭只知道听从哥哥的安排,自己却没有主张和决心,就像一个没有斗志却被拉去入伍的士兵,很可能是那种一上战场就会当逃兵的人.所以他当时才会从充满劳累和饥饿的工地返回到双水村 - - 能够得到哥哥庇护的地方. 孙玉亭是可悲的,他没有自己所追求的理想,也没有真正获得过什么,所幸的是他并不是一个坏人,只是缺少努力生活的意义.又有谁愿意成为这样的人呢? 经过记过难眠之夜不倦努力,如痴如醉,读完了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最后一页,古人说开卷有益,合上书卷闭起眼睛已发生的故事好像就在昨天,梦幻中,绊缠绕,头脑中难舍难弃,在我那平静如水的心境中激起无数涟漪,荡起层层波澜.
0.882302
127.444444
0.007877
0
278
691
663.5
4.09375
0.143418
0
200,200,000,230
文学_情感
事之至难,莫如知人.这是宋朝诗人陆九渊的一句名言,他揭示了识人的基本情况. 说明了世上千难万难的事情,再没有比了解识别人更难的事情了. 事之至难,莫如知人.原因之一在于"凡事之所以难知者,以其窜端匿迹,立私于公,倚邪正,而以胜惑人之心者也."这就是说,识人这样的事情不易了解的原因,是由于它隐藏迹象,把私心掩盖起来而显出为公的样子,把邪恶装饰成正直的样子,而且以必然的胜利去迷惑的人的头脑.说明人的奸恶之所以难以辨识,是由于正直,忠诚,善良的外表作掩护. 事之至难,莫如知人.原因之二在于"人心难测". 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这就是说人的内心比险峻的高山和深邃的江河还危险,比天还难以捉摸. 事之至难,莫如识人.原因这三在于"人之难知,不在于贤不肖,而在于枉直."识别人的难处,不在于识别贤和不肖,而在识别虚伪和诚实.人有坏人与好人之分,英雄有真英雄与假英雄及奸雄之分,君子有真君子与伪君子之分.人还可以分为虚伪与诚实.有表面诚实而心藏杀机,有"大智若愚"表面看上去是愚笨的样子,而内在里却是聪明之人;有"自作聪明"而实际是愚人.有当面是人,背后是鬼的两面派. 事之至难,莫如识人.原因之四在于"材与不材之间,似是而非也."即指贤才与非贤才之间,似是而非,难以分解�?梢哉f,任贤非难,知贤为难;使能非难,知能为难.正因为任用贤德的人并不太难,发现有才能的人才真正的困难.所以,正因为上述种种原因,难怪人们常说,天下者,知人为难.
0.86039
88
0.037891
0
184
182
692.7
4.039063
0.147727
0.01373
200,200,000,324
文学_情感
本场讲座带大家深入阅读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的经典名著"金阁寺",从历史,哲学,作者故乡文化等角度,进入文学阅读的世界,达到心灵的洗涤与升华.适合对"文学","旅行与阅读"有兴趣的人参加. 三岛由纪夫笔下的作品常充满着悲剧性的幻灭美学,也曾三度入围诺贝尔文学奖,晚年积极参与政治活动的他,在政变并未获得支持后切腹自杀.究竟三岛由纪夫追求的"美"与"毁灭"是何物? 川端康成擅长在死亡和轮回中表现"日本之美",他对人性的丑恶与无情,人心的孤独与绝望理解得十分透彻.作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人,他的著作是将日本人的生死观和美学意识推向世界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日本小说家,剧作家,记者,电影制作人,电影演员与日本民族主义者.为日本战后文学的大师之一,在日本文坛拥有高度声誉. 我喜欢读书,也一直在旅行的路上. 走进1968年,爱欲在动荡时代蔓延,生命中不可承受的,究竟是忠诚,背叛,国家存亡或是私情.. 走入马康多小镇,加勒比海沿岸的虚构幻境,是拉丁美洲百年沧桑的缩影.. 一则关于罪恶的故事,一部关于资本主义的移民史诗!马里奥普佐开启了黑帮小说的全新时代.. "多少人都活在自己幻想的城市,又为了自己的想像搬去一个城市."走进卡尔维诺的城市想像.. 耶路撒冷是一神的殿堂,两个民族的首都,三个宗教的圣地,是"天堂"与"人间"并存的城市.. "我知道这世界本无我容身之处,但你凭什么审判我的灵魂?"走入法国文豪卡缪笔下的冷漠城市.. 湖面倒影出的金色楼阁,曾经是梦想中的"完美",为了摆脱美的羁绊,谁竟纵火焚烧了金阁寺.. 尹雪艳永远不变的美丽容貌,台北公馆里钱夫人的游园惊梦,还有一把青里的烽火燎原.. 艺术史上最灿烂的年代,青山绿水唤醒古希腊,罗马的记忆! 旅行一开始是往地图上目的地前进,为了印证出发前的想像和期待,结束在满意,惊叹,错愕或者失落的终局.绿水青山,总是丰富人生的收藏. 从旅人的视角,重新解读书的奥妙隐喻,也带您走出文本,踏入作者生活场域和故事现场. 不说行程,甚至也不多谈国族历史,不深究城市巷弄,去掉景点建筑过多的专有名词,去掉太多令人分心的异地美食,今晚我们相聚于此,愿只留下书的灵魂,旅人的沉思. "当你发现自己是自由的,没有任何使命时,便是一种极大的解脱." "所有人都显得很寂寞,用自己的方式想尽办法排遣寂寞,事实上仍是延续自己的寂寞." "活着不要当英雄,只要活着就行.时过境迁之后,英雄似乎就有点儿愚蠢了." "生者的地狱是不会出现的;如果真有,那就是这里已经有的,是我们天天生活在其中的,是我们在一起集结而形成的." "耶路撒冷是一座不属于任何人的城市,但它又存在于每个人的想像当中,这是这座城市的悲剧,也是它的魅力所在." "能让我记起这一世的,就是我想像的来世;我知道这世界我无处容身,只是,你凭什么审判我的灵魂." "落日的光辉曾照大地,载着承受夕照而辉煌灿烂的金阁的世界,犹如从指缝漏掉的沙子实实在在地时时刻刻地掉落下去......" "突然使我联想到,他那份怀乡的哀愁,一定也跟古时候戍边的那些士卒的那样深,那样远." 出生于捷克的布尔诺,曾荣获'国家文学奖'和'耶路撒冷文学奖'等,是当代最有想像力和影响力的大师级作家.著名作品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早年参加"布拉格之春"改革运动,著作中含有改革运动的描写,生命的反思,困境与哲学. 出生哥伦比亚阿拉卡塔卡出生,是文学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西班牙语作家之一,也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马利奥·普佐,为一名具意大利血统的美国作家,编剧家和新闻从业员.写作关于黑手党的犯罪小说而闻名,最著名的就是1969年的"教父". 卡尔维诺生于古巴哈瓦那,是意大利作家.他的奇特和充满想像的寓言作品使他成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 1965年生于伦敦,历史学家,电视节目主持人,流行历史书和小说作家,英国皇家文学学会研究员. 生于法属阿尔及利亚蒙多维城,法国小说家,哲学家,戏剧家,评论家,其于195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台湾文学家,剧作家.作品"台北人"曾被选入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在文坛上享有崇高地位.
0.861335
54.3125
0.001157
0
109
566
532.8
4.050781
0.166858
0
200,200,000,411
文学_情感
从古至今,以一篇文章而影响了中华民族政治文明,人格行为和文化思想的美文为数不多.我排了一下有十篇. 这里说的是"政治美文",就是说既要有思想,还要文字美,要符合三个条件:一是文章提出了一种影响了中华民族政治文明,人格行为的思想;二是文章中的一些名句熟词广为流传,成为格言,成语,座右铭,有的已载入辞典,丰富了民族语言;三是文章符合艺术规律,词,句,章,形,情,理都达到了美的要求.如果我们只是就文字"选美",当然还会选出更多,如王勃的"滕王阁序"等,但那是另一个范畴. 下面按这个标准分析. 贾谊的"过秦论"探讨一个政权为什么会灭亡.为政者必须施仁政,不能反人民.后来提到农民起义时常用的"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一词,即出自本篇. 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探讨生命的价值,提出一个做人的标准:"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成语"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即出自本篇. 诸葛亮的"出师表"提出忠心耿耿的为臣之道和勤恳不怠的敬业精神.名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亲贤臣,远小人","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等广为流传.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以文学的手法描绘出一个理想社会的蓝图,从中可以看出老庄哲学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子.西方的政治名着"乌托邦","太阳城"与其相类."桃花源中人","只知秦汉,不识晋魏",已成后人常用的成语.而"桃花源"已经是理想社会和优美风景的代名词. 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探讨一个政权怎样才能巩固,并且塑造了一个较理想的君臣关系样板.提出"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提出"凡昔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这就是1945年黄炎培与毛泽东在延安谈的政权周期律.后人常说的"居安思危","善始善终","水可载舟覆舟",主要出于此.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为人,为政理念.这句名言几乎成了范之后所有进步政治家的信条.范的这篇文章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都做到了形美,情美,理美,是用文学来翻译政治的典范. 文天祥的"正气歌序"提出的为人要有正气的气节观鼓舞了历代的民族英雄,成了中国人的做人标准."正气"成了战胜一切邪恶,腐败势力的旗帜.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反对保守,提倡革新.提出抛弃老朽的中国,创造一个少年中国,振兴中华.几乎通篇都是美言美句. 林觉民的"与妻书"呼唤共和,敲响了数千年封建王朝的丧钟.再次响亮地喊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牺牲个人,报效祖国. 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提出的为人民服务思想成了共产党人立党立国的宗旨,并已是检验一个政权成败,好坏的标准.
0.836809
84.846154
0.014625
0
184
346
528.8
4.230469
0.18223
0
200,200,000,420
文学_情感
我原来一直以为,沈从文除了主持"大公报""文艺副刊"以外,和天津几乎没有什么关系.经请教"沈从文年谱长编"的作者李扬教授,并得到详细的答复后,我喜出望外. 李扬教授说,沈从文不但与天津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且还到过天津.他在微信中告诉我:"查了一下,虽然沈从文主编天津"大公报",但来天津并不多,我在年谱中有记载的有四次,天津多为中转地.一九二三年八月间,第一次到北京,是在天津转北京的.一九二八年七月二十九至三十日,为乘船前往上海,在天津有两天时间.一九三五年十一月十六日,来天津看望妹妹沈岳萌;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二日,逃难是从天津出发,在天津住的时间最长,大概住了十来天."原来如此,于是就增加了我写这篇文章的信心. 沈从文与天津的关系当然主要是"大公报".天津这座城市近代以来格外出名,在"被开放"之中又得风气之先,许多现代科技,文化,理念都是前卫的,新闻更是如此,中国第一份电报的新闻稿,就是从这里首先发出去的."大公报"的创刊更是天下闻名,报名含义为"忘己之为大,无私之谓公",办报宗旨则是"在开风气,牖民智;挹彼欧西学术,启我同胞聪明".可见在办报之初,这张新闻纸就确立了自己公正,启蒙,开放和为民代言的国民立场. 沈从文担任编辑之前,"大公报"已办有"文学副刊"和"小公园"两个文艺副刊.他接编"文学副刊",并将之易名为"文艺副刊"."大公报""文艺副刊"是1933年9月23日创刊的,编委会由杨振声,沈从文,朱自清,林徽因,邓以蛰等人组成,但其中大部分并不管事.日常的编务工作由沈从文主持,稿件也是在北平编好后,邮送到天津的报社发排.当然,他有时也会因处理编务,时而来往于平津之间.从此,他的文学生涯几乎与这份报纸的副刊结下了不解之缘. 沈从文接手"大公报""文艺副刊"的编务工作,同时也成就了他的职业编辑生涯,实现了办刊,写稿的理想生活.他曾经说:"我成天都想有一个刊物办下去,不怕小,不怕无销路,不怕无稿子,一切由我自己来,只要有人印,有人代卖,这计划可以消磨我的一生."给"大公报"编辑"文艺副刊",有强大的经济后盾,能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编稿,写文章上,还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实践心中的文学理念和主张.沈从文注重文学作品的艺术个性和严肃性,打破传统的文人相轻和文坛沉积的条条框框,坚持注重文学风格,不遗余力地给这份报纸副刊扩大影响. 为什么会参与编辑"大公报""文艺副刊",这还要从他与京派作家及杨振声的关系谈起.沈从文和杨振声的关系相当之好,据资料统计,沈从文数次调转工作,都得到过杨振声的帮助.他得以编辑"大公报""文艺副刊",也是由于杨振声的推荐. 沈从文从20世纪20年代后期离开北京去上海教书,写作以后,感到与海派都市发生了巨大的精神反差.在那个现代化快节奏的大都市,人们各忙各的,很少有人理会他这个"乡下人";上海的出版印刷业非常发达,杂志稿费也是精打细算,出版商盘剥作者注重盈利,文学与商业结缘,使得部分作家以"白相文学态度"行市,培养了一些利己主义的投机者. 沈从文与上海格格不入,那时候的他在精神上应该是很痛苦的.遥想当年从边城来到北京,追寻着五四新文学的召唤,民主与科学是他梦寐以求的人生目标,还有就是在文学中探究生命和人性的价值.然而,到了光怪陆离,人情冷漠,极度商业化的大上海之后,这个"乡下人"变得烦躁不安起来.一是经济上的,他穷困潦倒甚至付不起房租,仅靠写文章赚钱,这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何等艰难;二是思想上的,他不关心其他,只想写文章,专心于文学.因此在心理上当然会有压力,觉得上海不是自己所追求的文学殿堂,也没有那个理想的艺术小屋. 沈从文与好友胡也频,丁玲创办"红黑"杂志,他们在编辑理念上也不完全一致,况且杂志没多久就停刊了.特别是作为"左联五烈士"的胡也频牺牲后,他在精神上更是极度痛苦,后来即护送丁玲回湖南老家.由此我们可以推断,沈从文在上海的生活应该很不顺利,情绪也是压抑的,总之日子过得很不愉快. 再次返回北平后,1931年暑假,沈从文经徐志摩介绍,到杨振声任校长的青岛大学任教,两年后重新回到北平,经杨振声介绍参加中小学教科书编纂工作.就在这个时候,"大公报""文艺副刊"创刊了,沈从文又经杨振声推荐,成了主持编辑的中坚力量. 仅仅过了一个月,沈从文根据在上海的种种教训,体会,在"文艺副刊"上发表了"文学者的态度"一文.文章中,他指责上海的一些文人沾染了玩票儿,白相的习气.这篇文章掀起了轰动文坛的"京海之争",并且在后来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首先是苏汶发表"文人在上海"的文章进行反驳,沈从文又发表了"论"海派"",进行理论再申辩.根据他对上海文人的印象,罗列了"海派"作风中的造谣中伤,见风使舵,投机取巧等"名士才情加商业竞卖"的主要特点,进行讽刺批判.一时间,徐懋庸,姚雪垠,曹聚仁,胡风,鲁迅等许多作家都写了文章,其中以鲁迅的"京派与海派"最为有名,也最公允.鲁迅说:"文人之在京者近官,没海者近商","不过京派是官的帮闲,海派则是商的帮忙而已".这场由沈从文引发的著名的"京派""海派"之争,对现代文学理论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也是绕不过去的重要论争. 编辑"大公报""文艺副刊"时期,是沈从文创作生命的高峰期.他完成了"边城"和"湘行散记"等名著,一时间影响很大.苏雪林,刘西渭等都撰文对他的作品进行评论,给予充分肯定,使他在文坛上有了一定的地位.1935年9月,"文艺副刊"更名为"文艺",由沈从文与萧干合编.1936年4月至1938年3月停刊,"文艺副刊"编辑虽由萧干署名,但沈从文仍然参与组稿和编辑. "大公报""文艺副刊"扶植了很多青年作者,为天津和全国造就了一大批文学新秀.1936年,"大公报"为纪念"复刊"十周年,开展了一次影响很大的"文艺奖"评选活动.评委有:杨振声,朱自清,朱光潜,叶圣陶,巴金,靳以,李健吾,林徽因,凌叔华,沈从文等人.这次评奖很有特色,不是简单地公布名单,请作者领奖就结束,而是还要提出评奖的依据.评委们不但要认真阅读推荐作品,提出自己的评审意见,在发布获奖名单时,还要公布对于具体作品的评论.报纸隆重推出的三位获奖新人是:芦焚(师陀),曹禺,何其芳. 小说奖的得主,是芦焚(师陀)的"谷";戏剧奖的得主,是生长于天津的青年剧作家曹禺的"日出";散文奖的得主,是何其芳的"画梦录",他那时担任南开中学的教师.这几位都是给"大公报""文艺副刊"投稿的年轻作者,后来也都成了知名作家.可以说,他们的成长离不开这块文学沃土. 沈从文还特意为曹禺的"日出"撰写评论文章,题目是"伟大的收获".他认为,"日出""是一首诗",写出了"烂熟了的都市","它的分量,它所孕育的观念,便显示作者一个伟大的未来".这篇文章也许在写评奖推荐语的时候,就已经酝酿好了的.这也是沈从文写过的唯一的剧作评论.沈从文在"大公报"担任编辑期间,做了很多工作,使"文艺副刊"全新改版,面目一新,他对"文艺副刊"本身的发展贡献良多,给天津的文坛带来深远影响. "七七事变"爆发后,1937年8月12日早7点钟,沈从文撇下家小,同北大,清华的一批教授一起,乔装改扮逃出北平.他们"搭第一次平津通车过天津",那个时候车行缓慢,到达天津已是半夜了.同行的有杨振声,梅贻琦,叶公超,周培源,朱光潜,钱端升,张曦若,梁宗岱等人.他们一行就在天津打探消息,一直住到21日.这十来天的天津蛰居,虽然简要地记录在"<湘西散记>序"之中,其实还是应该进行深入挖掘的,其他几个人的作品和日记,都应该有线索可循,其中一些资料说不定会很有意义. 经历了抗战艰苦的磨难之后,沈从文依然情系天津,在教学和写作之余,他参与了复刊后的"大公报""文艺副刊"和"益世报""文学周刊"的工作.他编辑了从1947年10月13日起的1 - 25期"大公报""文艺副刊",之后将编辑工作交给冯至,又接任了天津"益世报""文学周刊"主编,一直延续到1948年11月.由于国内战事,报纸版面稀缺,经费紧张等原因,"益世报""文学周刊"出版至118期便宣布停刊. 沈从文对报纸的文艺副刊,不但情有独钟,而且认真负责.从组稿,改稿,写稿,几乎都是一人所为,有人说,他北平的家就是他的编辑部.故而,沈从文有许多的编辑体会,他曾经写过一篇"本刊一年"的文字,道出心绪和经营文艺副刊的各个方面,他说:"其实刊物能生长,能存在,编排方式和内容水准,都使读者不大失望,是由四方面得来:第一是报纸主持人的眼光远大,常常牺牲了广告收入,始终维持刊物的一定篇幅.第二是作者的热诚帮忙,肯把文章源源寄来,且给了编者以最大自由和信托,用或不用能随意处理.第三是读者的宽容,因此五十余期刊物中,各方面文章都能够有机会和读者见面,且有二分之一以上作品,为北方新人作品(好几位少壮作家的作品,所得到的赞美,以及一年来的惊人进步,使编者亦分有了光荣).第四是负责排字校对本版朋友的热诚认真,刊物能每期和读者对面,编排得明爽醒目,错字又少,这全是他们的功劳."在"益世报""文学周报"上,他还以书信的方式发表文章,为报纸编排,版式等提升空间不足向作者道歉,表示今后可以做得更好一些.在这些编辑文字里,他没有说自己是如何的努力,而是一以贯之的担责,表现出为人的宽宏大量. 应该说,是"大公报"主持人的高瞻远瞩和经营底气,放手把这么重要的报纸的副刊,交给当时的文化人来编,为一批新的青年作者提供了成长园地,同时也为天津这座城市争得了荣誉,使"大公报"在现代中国的新闻传播,文学艺术界有口皆碑,久享盛名. 人们常说,天津出歌唱家,而且为全国培养了许多曲艺,说唱界的人才.但其实,天津还走出过很多文学家,艺术家,这方面的材料很多,可惜我们总结的实在是太少了.
0.856354
199.1
0.009313
0
486
1,296
556.1
4.023438
0.177047
0
200,200,000,748
文学_情感
与开头一样,文章的结尾也是相当重要的.成功的结尾,能使读者更深入,更透彻地理解文章内容,进一步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精彩的结尾,能唤起读者的思考与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结尾当如撞钟,"清音有余".选择结尾的方法,也必须从全局来考虑,要使记叙的事件完整清楚,使文章的结构首尾呼应,以求得更好地表达中心,达到写作的目的.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结尾方法. 聂华苓的"人,又少了一个",写了一个女乞讨者三年前后的不同形象与神态,表现了人格的堕落这一深刻的主题.文中作者未加任何评论与分析,只是用白描的手法,记述了事件的经过.结尾写道:"砰地一声,大门被踢上了.那女人回过头来,冷笑了一声,然后漠然望了我一眼.她已经不认得我了!"这一不加修饰的自然结尾,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思考余地,令人回味无穷.例文"记一次乒乓球赛"使用的也是这种结尾方法. 结尾要呼应开头,这是记叙文的一般写法,很多文章都体现了这一特点.郭沫若先生的"白鹭"一文开头就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结尾又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白鹭是诗",这一不寻常的比喻,特别是结尾具体化为"散文诗",突出了白鹭的平凡而美好,朴素而高洁的特点,赞颂了白鹭的美. 这种方法,一般是用议论或抒情的方式概括全文中心或对文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评论."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的结尾段就属于这种类型,这段文字兼用议论与抒情的方式结束全文,最后一句话点题:"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例文"春天的色彩","分房"的结尾也是这样的. 有时,用来总结全文的还可以是名言,警句或诗句,这样的结尾更是言简意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驿路梨花"的末段"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话'驿路梨花处处开'." 鲁迅先生的"故乡"的结尾是最典型的例子:"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段话含蓄,深刻,一语双关.启发人们为创造新生活勇敢地开辟道路,使全文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体现了鲁迅"韧"的战斗精神.例文"逝去的岁月"在结尾就做了这样的尝试. 有些文章结尾既不是总结中心,也不是启发联想,而是作者直抒胸臆,表达强烈的爱与憎."白杨礼赞"的结尾就大声疾呼道:"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文章结尾与开头一样,方法也是灵活多样的,而且没有固定的模式,以上提供的方法仅供参考,写作时要根据内容与中心的需要恰当运用,不能生搬硬套. 1.试以"爱说爱笑的爸爸这两天怎么忽然变得少言寡语了呢?"为文章的首句,口头写一篇记叙文. 2.试以"最不爱唱歌的爸爸今天下班回来突然哼起了小曲"为文章的首句,口头写一篇记叙文. 3.试以下面一句话为文章的结尾,在其前边写一片断,或描写情境,或描写人物心理. "此刻,响亮的'嘟嘟嘟'的汽车喇叭声在她听来,真好象一首欢快而悠扬的乐曲." 4.以下面一句话作为文章的结尾,写一篇记叙文. "唉,有些东西渴望得到它时,往往憧憬得无比美好,可一旦拥有后,才会发现,它给你带来欢乐,同时也带来烦恼." 5.检查以前的几篇作文的开头和结尾,看看能不能修改得好一些.
0.856214
92.266667
0.013091
0
191
364
667
4.210938
0.174855
0.011429
200,200,001,483
文学_情感
香港文学作品的翻译版本从来不多;而且主要是专书翻译,选本并不常见.在这个出版面貌下,由欧洲学者Monika Gaenssbauer 和 Nicholas Olczak编撰,翻译的英文小说选Of Forests and Humans- Hong Kong Contemporary Short Fiction(森林与人类:香港当代短篇小说),应属近年少见的香港文学翻译选集.此小说选集从"森林"(forests)与"人类"(humans)的角度,来呈现香港的当代城市景观(cityscapes),并展示编选者(译者)的"香港文学"研究视野. Of Forests and Humans在2020年出版,选材范围为1990年代至2011年出版之香港短篇小说.选集编入六部作品,分别为钟晓阳<不是晴天>(1992),西西<依沙布斯的树林>(选集取用1994年版本;小说应写于1989年),韩丽珠<输水管森林>(1996),陈丽娟<6座20E的E6880**(2)>(2000),王璞<希腊拖鞋>(2002),以及朱艳红<异境>(2011).入选女作家虽不乏名家;但所选作品不一定是名篇;如韩丽珠<输水管森林>固然是名篇,而西西<依沙布斯的树林>则可视为冷门之选. 本小说选集形成一种以女作家为主的书写面貌,却不以"女作家"为主题,原因何在?编者在<序言>(Introduction)中说明,此系列译作视香港当代短篇小说为"世界文学"(literature in the world)的一部分(页11);编选原则是既能展示香港当代小说的"种类"(variety)和"丰富"(richness),又贴合共同主题(页15).编者最后编入这六篇小说,均能呈现于香港之"多元城市景观"(multidimensional cityscape,页15)下的不同生活方式.由此可见,选本不止于注视女作家或名篇的小说技艺;而认为香港当代女作家笔下之短篇小说,能更丰富地展示相关共同主题. 选集作品所见的城市景观,并不以空间写实为焦点,如韩丽珠的<输水管森林>是香港文学读者早已熟读的名篇,带魔幻写实的笔触;陈丽娟<6座20E的E6880**(2)>的住宅故事非常荒谬,情节精彩;钟晓阳,王璞,朱艳红的作品,都不是在闲话家常生活,而或多或少包含了奇情;西西<依沙布斯的树林>互文指涉Jean Giono的小说"种树的男人"(L'Homme qui plantait des arbres;The Man Who Planted Trees),小说场景并不具体指向香港空间.编者认为, "Of Forests and Humans" 捕捉了"森林"(人类所在的空间),"人类"与"围绕人类的事物"之间的关联."城市景观"就是呈现了以上三者的景观,以聚焦如何以不同的叙事手法来揭露人类在空间之中的生活,生存方式.如此看来,选集的编选原则并不在于题材和作家性别,而在于叙事手法.这是一种较复杂,具批判角度的编选原则. Of Forests and Humans以"森林"为题,以"家"为本,实凸显了当代香港小说中陌生,错乱和不稳定的城市空间.这些小说里的当代香港"森林",都住满了寂寞的人,并以含糊不清的局面作结:如<异境>中的独居女子惊遇陌生人自尽后,怎样面对今后无数难以入眠的夜晚;<不是晴天>中的单身女子,到底会否顺利结识新的情人;<希腊拖鞋>的女子离家丢弃拖鞋后,从此是否能摆脱厄运;<6座20E的E6880**(2)>中的电视剧大亨为何会变成穷人等 - - 这些寂寞的故事人物与"森林(城市空间)"的关系,往往视乎他们拥有怎样的"家"而定. 至于编撰手法方面,Of Forests and Humans的批判姿态,并不只见于其编选原则,更见于其文本分析.香港文学选集自1980年代数量日盛,出版方式一直认真严谨.从郑慧明,邓志成,冯伟才编"香港短篇小说选(50-60年代)"(1985),刘以鬯编"香港短篇小说选:五十年代"(1997),到由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文学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研究中心,岭南大学人文学科研究中心,香港教育大学中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等本地学术团队,以及天地图书,三联书店所编撰出版的多种文选和文学大系,均具其文学史脉络和研究视野. 此选集的编者Monika Gaenssbauer是文学学者;而选集是其学术研究计划之其中一项研究成果.它的学术视野,比过往中英选本的更为鲜明.选集中的小说皆附编者提供的细读(close reading)或解说(contextualizing essay),每篇篇幅亦详尽.西西<依沙布斯的树林>之后附有<西西<依沙布斯的树林>细读>(Xi Xi's 'Elzéard Bouffier's Forest' - a Close Reading),详细说明作品的互文写作手法,并引用西西写于1980年代的现代诗<绿洲>作结,提供一种完整的解读方法(页53-59).陈丽娟<6座20E的E6880**(2)>之后亦附有<6座20E的E6880**(2)细读>(E6880**(2)from Block 6 Building 20 Wing E-a Close Reading),概述陈丽娟的不同文类著作,并解释小说所包含的香港地标和香港电视文化(页85-91). 过往的香港文学选本以作品为主,多只具序言,对谈,导读,附录,编后记或凡例等体例.Of Forests and Humans编者除了提供作者背景和内容解说外,更从文献学的角度(philological approach)来分析作品的主题(页16).钟晓阳<不是晴天>之后附有 <钟晓阳<不是晴天>细读>(Sharon Chung's 'Not a Clear Day' - a Close Reading' ),除了析读<不是晴天>的主题和核心意象外,还引用了大量中外文献来说明钟晓阳的背景,著作和风格,如张爱玲对钟氏文风的影响等(页39-45). 这些文献不只与钟氏有关,也与故事的意象有关."菊"一共在<不是晴天>里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在女主人公故事开首的梦境中,第二次是女主人公梦醒后买回家的,最后一次是女主人公与将要结婚的暧昧对象通电话时,所凝视的家中菊花.编者梳理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中国古典文化意义来析读文本,指出<不是晴天>的"菊花",实象征了忠心(loyalty)和忠诚(faithfulness),以漾照女主人公独立自主的生活(页39-42). 总结而言,Of Forests and Humans的体例和细读形式,能为日后的香港文学选本出版提供了新的想像.来到2022年,期待更多香港文学选本,论述和研究资料陆续出版,让读者和研究者进一步体察这个看似寂寞,其实充满新意的文字城市.
0.838099
279.8
0.073144
0
428
846
1,462.6
4.125
0.214796
0
200,200,001,637
文学_情感
本书探讨源自于法国的"新感觉派"文风进入中国的历程,重点置于在横跨东西文化与地理的脉络中,人物,文类,观念,语汇与文本的流动链接.作者主要以现代性的三大推手:浪荡子,漫游者与文化翻译者三者的故事,归结出"跨文化的现代性"的观念,企图挑战现有的语言与学科分界线. 源自于法国的"新感觉派"文风的流行时间虽短,却对一代中国与日本文学产生了无可比拟的影响.在横跨东西文化与地理的脉络中,人物,文类,观念,语汇与文本互相流动链接,交织出一张错综复杂的网.现代性的三大推手:浪荡子,漫游者与文化翻译者三者,共同描绘带出一个"跨文化的现代性"的故事,挑战我们现有认知中语言与学科的分界线. "以异性为自我的投射,致力于艺术的追求及自我的创造,持续不坠的跨文化实践"是浪荡子的三大特色.每一位在跨文化场域中致力创造自我,追求完美的男男女女,不都流着浪荡子的血液?他们的追求与探索,产生的影响力跨越了国界,无远弗届. 浪荡子推动着的现代性,并非历史上特定的时期.无论古今中外,任何人只要以突破传统,追求创新为己任,都在从事跨文化实践,都是现代性的推手.文化创造者时时处于现代性的门槛,生活,行动于文化前沿,在持续的越界行为中汲取灵感.跨文化场域是文化接触,重叠的所在,是艺术家,文学家,译者,思想家等,寻求表述模式来抒发创造能量的场所.本书探究跨文化场域中创造性转化的可能性,讨论的是语言,文学及文化的创造力,而非单纯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摹仿,同化. 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现任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研究员,主要方向为两岸现代文学与跨文化研究.曾出版专著"超越写实","海上说情欲:从张资平到刘呐鸥",小说"断掌顺娘""纯真年代",主编有"杨逵全集".2013年以"浪荡子美学与跨文化现代性:一九三○年代上海,东京及巴黎的浪荡子,漫游者与译者"(联经出版)一书荣获第37届金鼎奖最佳非文学图书奖.2019年以"唯情与理性的辩证:五四的反启蒙"(联经出版)荣获第54届中山学术著作奖.
0.875449
167
0.067797
0
218
273
825.8
4.140625
0.149701
0.071429
200,200,001,905
文学_情感
犹太观念史家以赛亚•伯林(Isaiah Berlin,1909 - 1997 年)近些年来在中国思想界与读书圈中,可谓名声卓著.伯林的重要著作,除"马克思传"之外,已基本引进国内.作为一个俄裔思想家,伯林的诸多论述,其论题都与俄国相关.尤有代表性的文集,是"俄国思想家".该书最为经典性的篇章"刺猬与狐狸",就是通过对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观念差异的论述,区分了两种类型的知识分子及其对待世界的态度. 伯林讲,思想家分刺猬与狐狸两种:刺猬之道,一以贯之(一元主义);狐狸狡诈,却性喜多方(多元主义).这就是伯林著名的刺猬与狐狸论. 这不是说伯林没有偏爱.他有偏爱.伯林爱的是狐狸.所以,伯林常讲的,不是"刺猬型"的卢梭,黑格尔,谢林,马克思,而是冷门的"狐狸"们,如维科,赫尔德,赫尔岑等等.在他看来,这些在当代世界早已被遗弃的思想家,才是多元自由主义,消极自由的最好实践者,是对抗按照一元主义方案设计的极权社会的最好良药. 伯林擅谈,关于两种自由的讨论,基本上隐藏在两个话题之中,其一为犹太人的身份与国家问题;另一个就是俄国知识分子的内在冲突与国家问题.终其一生,念兹在兹.我想,这两者,都和伯林的身份有一定关系. 俄国是伯林的故国,怎么理解故国兴亡?如何看待"老大哥"的兴衰?这是观念史家伯林最关切的,也是我们关切的. 20 世纪俄罗斯的历史,犹如伯林故国旧首彼得堡的名字一般,城头变幻大王旗,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恰好,高寿的伯林,全看见了.怎么理解这个复杂的20世纪,需要从历史深处去寻找.观念史家的办法,往往是从思想根源上来探讨问题的根源.由此,不难理解伯林在"俄国思想家"中,一再阐发俄罗斯思想与文化界所谓"黄金时代"的人物(1840 - 1860年代),他将赫尔岑的"往事与随想"作为生平思想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有此用意. 为什么伯林要去追溯遥远的十九世纪的黄金时代?很清楚,伯林的心目中,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存在某种对立关系. 我的问题,不在于追究伯林的消极自由与赫尔岑贵族保守主义之间有什么样的渊源,我更乐意认为,按师承或问题排列的思想史追溯,未必是有效的.赫尔岑晚年,关注农村公社问题甚于其他,显然伯林显然不会醉心于此.伯林与赫尔岑,唯一吻合的一段时光,或许是1859年左右,赫尔岑沉醉在改革沙皇的美好想象时期. 综观伯林著述中关于俄罗斯的论题,一个有趣的现象值得注意.伯林更关注的,是俄罗斯沙皇1905年改革前思想史与苏联斯大林时代的苏联文艺思想界状况.这中间,明显缺少一个连贯一致的环节,即1905年至1928年,俄罗斯思想界究竟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这是在是个很意外的缺失.这个时期有一半的时间,恰恰是伯林在俄国的时间,通常来说,最初的知识与印象世界,是会给予人极深的印象.不过,奇怪的是,伯林很少谈及,也没有专文论述这一段历史,或是或隐或显地讲了,但总是一笔带过.一个思想家对其生平中发生重要影响的事件,取回避正面讨论态度,这是相当令人遗憾的. 但这不能不说,伯林对俄国革命没有"态度".伯林很有"态度",对俄国大革命,一言以蔽之,是全盘否定.按照伯林的论断,1917年大革命,是开启现代世界积极自由变成政治实践的"潘多拉魔盒".尽管"因"早就种植在了一系列欧洲思想家中了,但这个"果",却结在了1917年. 那么,伯林的俄国论述的中心是什么?显然,是一连串思想家及其圆点.这个圆点,就是伯林回避正面迎击的1905至1928年俄国大革命.假如,历史不是线性的,而是圆形的.那么,或前或后,俄罗斯两个世纪的历史,都在围绕这个以革命为中心点展开. 今年是苏联解体二十年,自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历史学界似乎也陷入了一种讨论怪圈,或者选择1917年二月,或者选择1905年冬,但无论如何,都不是1917年10月.尽管关于俄国大革命的历史讨论,已经基本上进入非实证性历史工作,而是政治化的辩论,关键问题仍然存在,俄罗斯不能回避这两个世纪的中心点,世界史也不能回避这个关节点.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关于十月革命前后,俄国诸多文学思想流派的作家的著述有较大规模的引介,其中不乏著述对大革命有所论断.各家观点,不尽一致.本文无意于概括各方论点,只从伯林的论述出发,讨论为什么伯林缺失了这一段思想史的观察,以及伯林对于俄国革命,究竟是什么样的态度. 伯林对于俄罗斯兴衰的入题方式,同样是观念史研究.在伯林看来,正是俄国知识分子对于一元政治观念不屈不挠的实践,才构成了俄国二十世纪的一系列政治悲剧,而二十世纪俄国的政治 - 文化实践本身,又以一元取消多元的方式展开,这就是伯林两本著作"俄国思想家"与"苏联的心灵"的主题. 观念的承担者,是知识分子;观念史,也就是18知识分子史."俄国思想家",讲的是"刺猬"对"狐狸"的战争,俄国知识分子与帝国的冲突;"苏联的心灵",讲的是国家对知识分子的压制.我想,如果不是伯林在1990 年代身体状况不允许,他必定还要写一本书,关于革命年代俄罗斯的新政治与及知识分子的烦恼. 可惜,这三部曲少了一部.正是因为这或许缺失的最后一部,让人无法观测伯林对于俄国革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想法. 无论在访谈中,还是在著述中,伯林多次强调"知识分子" (intellectuals)这个名词的特殊性,这是他理解俄罗斯思想与政治的切入口. 今天,知识分子大致是指受过高等教育的文职人员与技术人员,没有政治指向,很中性化.不过在1917 年之前的帝俄时代,这个词的意思就大相径庭了.帝俄时代所谓的知识分子,前期是指受了教育,为人民福祉呐喊的人.别尔嘉耶夫说,当十八世纪末期的著名反对派拉吉舍夫在"从彼得堡到莫斯科的旅行"中说,"看看我的周围,我的灵魂由于人类的苦难而受伤",俄罗斯的知识分子便诞生了.别尔嘉耶夫的说法,倾向于贵族精英知识分子,甚至于带点宗教人道主义意味.从真正的实践角度来说,十八世纪围绕沙皇周围持启蒙态度的"改革派",能不能说是俄罗斯第一批知识分子,是可持疑义的.或者说,别尔嘉耶夫的论断,缺乏社会学意义上的支持. 那么,关于俄罗斯知识分子诞生这个工作,伯林就做的完整的多了. 伯林在"俄国思想家"中,考证了知识分子一词的词源,正式产生于1870 年代,具有很浓烈的道德诉求.1860 - 1890 年代,无政府主义,民粹主义,19马克思主义各种流派相继涌入俄罗斯,基于不同的政治诉求,各流派之间不断搏杀."知识分子"这个定义,也就成了政治竞赛的词语工具,越革命,越"知识分子".到帝俄晚期,"知识分子"就和职业革命家划了等号,无论博学鸿儒,还是贩夫走卒,只要干革命,都是"知识分子".由此,知识分子这个词的意思,在俄国,从一开就不是简单的专业化术语,而是处在不断下降化,社会功能化的过程中,其涵义,随着时间变化越来越靠近"革命". 但由此,知识分子这个词,在帝俄时代得面目不清,往往给人误解,知识分子似乎跟"文化"不沾边.其实不然,帝俄时代,干革命的,多数还真属于"有文化"的:无政府主义的主要成员,是贵族革命家;民粹派的主力,是平民知识分子;马克思主义者,是新一代平民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有文化",就享有"革命的文化领导权". 按照伯林在"俄国思想家"中一再表述的意见,俄国社会是这样一个金字塔结构社会,上有沙皇 - - 贵族地主小集团,有文化有权力,下有大批农奴 - - 城市平民,没文化没权力.这个金字塔帝国,没有英国式的有部分文化有部分权力的"资产阶级 - 市民社会"中间阶层作为缓冲地带.所以帝俄的命运,只有两种,一种是农奴 - 市民被改革(1861 年大改革,1905 年大改革),另一种是沙皇 - 贵族地主被革命(1917 年大革命).贵族地主的改革搞不好,就只有等人们来革沙皇 - 贵族地主的命了. 奇妙的是,恰恰是风云激荡的19 世纪,沙皇放开了教育政策,稍稍有些社会地位的小市民,也能上大学,这就导向了1860 年代平民知识分子阶层的崛起,帝俄主动培养了一个奇怪的中间阶层,即"有文化领导权没政治权力"的知识分子. 帝俄知识分子要闹革命,闹的不是文化领导权,而是政治领导权.恰恰罗曼诺夫家族对政治领导权吝啬到无以复加,这是他的禁脔,他人不得染指,哪怕稍稍分享一点,也不行.1905 年,彼得堡知识分子领导市民卑躬屈膝向沙皇请愿,希望开民权开议会,其结果却是机枪扫射.这是帝俄历史上的"黑色星期天",1000 多无辜市民殉难. 1905年之后,有文化的知识分子,无论是民粹派(社会革命党),还是马克思主义派(社会民主党),彻底明白了,和沙皇请愿请不到"政治领导权",只有发动民众来夺取领导权. 在对知识分子词源的考订与历史语境的解释中,伯林讲清楚了他的苏联难题.苏联怎么来的?是这批革命知识分子不断实践的结果. 或隐或现,我们看到了伯林的结论:"狐狸"都被沙皇逼成了革命党或者多愁善感的遁世主义者,所以解决问题,只能靠"刺猬"们了.刺猬按照他们的办法,用"积极自由"的实践方法,创制"一元主义"的苏联. 刺猬当道,狐狸遁迹,这是十九世纪走向二十世纪俄罗斯知识界的趋势,其背后隐含的,是革命走向问题,有复杂的历史语境.思想史的发展,往往并不按照一二高明哲人的指点前行. 对于1905年后的俄罗斯思想史,伯林同情俄国知识界的狐狸们的尴尬,批评刺猬们的高蹈.伯林愿意谈米哈伊洛夫斯基,普列汉诺夫乃至于列宁这些"帝俄公敌"的失策,却不太愿意讲俄罗斯1905 年给狐狸们出的难题,这是他的政治立场给他带来的理论盲区,同时也是其政治立场所无法解释的误区. 实际上,1905年之后,俄罗斯思想界的对抗性政治,进一步加剧.与此相配合的,是知识分子的政治空间日益被压缩.斯托雷平出任俄国首相的时代,是政治上高度集权的时代.在明的压制与暗的对抗之中,1905年之后的历史走向,已不难猜测.历史不能采取一种单纯的道德谴责来加以批判,如果真存在"刺猬"按照"一元主义"构建苏联这一事实的话,那么,沙皇的"一元主义"显然更为残酷与苛刻. 关于俄罗斯大革命及其问题,并非三言两语就能得出,这也正是我接下去讨论的问题. 1917 年,按照伯林的说法,是"刺猬"们赢得了革命. 但革命的影响力,显然不至于苏联,非但如此,1917 年俄国革命还激荡起中欧的革命浪潮,甚至于给一战后一代西欧知识分子以极大冲击.怎么回应这场法国大革命之后欧亚大陆上最猛烈的革命浪潮,给深具保守主义传统的英国知识界出了道难题.18 世纪英国保守主义对于法国大革命的文化批判,是在这样的前提上展开的,即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预设的启蒙前景,看起来固然美好,而其事事仰仗理性的设计,却违背历史,自然乃至于人性,根本上来说,理性设计最大的弊端就是不懂历史,不通人性的"没文化"表现. 伯林深谙保守主义,其"消极自由"观,显见是受了保守主义的启发.苏联有没有"文化"建设成就,对伯林来说,不是单纯的"文化问题",而是"政治成败"问题. 1945 年,伯林得到一个以外交部人员造访苏联的机会.能近距离观察苏联,对此,伯林深感欣慰. 伯林没有辜负此行,他带回来革命后俄国知识界的报告("斯大林统治下的俄罗斯艺术"),帕斯捷尔纳克与阿赫玛托娃的近距离观察以及对阿克梅派诗人命运的思考("一位伟大的诗人","与阿赫玛托娃和帕斯捷尔的交谈","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这就是"苏联的心灵"的主要内容,也是该书副标题所揭示的 - - "共产主义时代的俄国文化".(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0.86509
126.810811
0.003417
0
295
1,275
1,019.3
4.265625
0.181373
0
200,200,002,064
文学_情感
周易是一部讲卜筮的书.卜筮就是算卦.本来卜筮是两种算卦的方法."卜"是用一种特定的工具钻灼龟甲,兽骨根据甲骨上出现的裂纹形态来判断吉凶然后把结果刻在甲骨上存档备查.清末光绪年间在河南安阳发现了大量的商代甲骨文字就是那时"卜"的记录.所以甲骨文也叫"卜辞". "筮"是用蓍〔shi师〕草(错草)来算卦.据说是用49根蓍草随意分成两份儿握在两只手里然后再按一定的要求分份儿根据其数目组合的奇数偶数关系确定"阴"和"阳"然后画出卦来判断吉凶."易经"讲的就是筮法算卦.殷人用龟卜;周人则龟卜,筮占并用.因为筮法是从西周发展起来的所以"易经"又叫"周易"."周易"把历史上长期累积的资料,经验加以综合,概括使各种数目组合类型化理论化作为算卦的人判断,说明吉凶祸福的依据.这就是"周易"的原始性质. 古人观察世界的构成还有一个着眼点就是上有天下有地中间有人事活动.古人把这三者称为"三才"(表示天地人三界)所以把阴阳两个符号按各种排列法叠为三层可以得到八种组合.每一种组合叫一个"卦"八种组合就是"八卦"再给每个卦起一个名字就代表了森罗万象的大千世界.它们是: 这八个卦的组合正好两两相对:乾坤两卦一个三连线一个三断线;震艮[gen]两卦一个上二断线一个下二断线;离坎两卦一个中间断线一个中间连线;兑巽[xun训]两卦一个上一断线一个下一断线.所以过去流传着一个记八卦的口诀: 干三连坤六断震仰盂(像个水盂底在下)艮覆碗(像个水碗底朝上)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八卦各有自己所代表的自然现象.据"周易·说卦"的说法是"干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原始的代表关系.到后代又逐渐增加了许多代表关系.如方位,季节,人体,动物,伦理关系等等.一个卦所代表,象征的物象叫做"卦象".八卦还可以体现各种性质:干:刚健;坤:柔顺;震:起动;巽:进入;坎:下陷;离:依附;艮:静止;兑:喜悦.这些卦象的性质叫做"卦德". 但是八个卦毕竟有限.为了体现更多更复杂的事物关系后来又把八个卦两两重叠起来成为8×8=64卦.把八卦重叠起来叫"重卦".重叠以后的64卦叫"别卦".构成64别卦的原来的八个卦叫"经卦".每个别卦都是由上下两个经卦组成的.上边的经卦叫"上卦"也叫"外卦";下边的经卦叫"下卦"也叫"内卦".每个别卦的图形叫"卦画".每个别卦的名称叫"卦题".经过重卦如果上下两经卦一样卦题就用经卦的原名(如还叫"干")如果不同就另起一个名称(如上坎下震就另外命名为"屯").64别卦的卦画和卦题在"周易"的经文里按以下次序排列: 在"周易"里每个别卦都有"卦辞"每个爻都有"爻辞".卦辞是判断本卦吉凶的;爻辞是解说每个爻在本卦中的象征意义的.比如乾卦下边有"元亨利贞"四个字这就是乾卦的卦辞.意思是说得这一卦的人非常顺利也就是大吉."元"是第一的意思."亨"是顺利的意思."贞"是问卜的意思."利贞"就是有利于问卜者.再下边"初九潜龙勿用"这句话就是本卦初爻的爻辞.初爻是阳爻在最下边所以这句爻辞的意思是:开始的时候要像潜伏的龙一样先不要有所行动(勿用)而要等候时机.如此等等.阴阳二爻在卦画中的上中下位置叫"卦位".卦位不同意义就不同. 春秋时代曾经"卜","筮"并行.因为卜的历史悠久所以有更大的权威性.据"左传"僖公四年记载:晋献公想把他的爱妾骊姬立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晋献公说:"那就根据筮的结果吧!"但是负责算卦的人不同意说:"筮法浅近卜法才是正宗应该根据正宗." 卜筮算卦是一种迷信,我们不相信它.但是从文化史或文献学的角度来研究"周易"也需要了解这方面的基本知识. 与"周易是什么书,卜筮的基本概念"相关阅读: 在易经中,万物分阴阳,男为阳,女为阴,是完全相反的.因而在判.. 易经入门,0基础学习易经100条知识汇总!..
0.847222
121.846154
0
0
255
371
1,553.8
4.152344
0.186237
0
200,200,002,100
文学_情感
不同世代的文青,有什么共同必读的经典作品?王文兴的"家变"肯定是其中之一,无论是文字形式或内容,如今看来,仍极具崭新的实验性;然而,他的写作与阅读,却是长年维持一种老派的"慢",一天只写30个字,步步艰深曲折,却因而得到最大的快乐. 王文兴在18岁即发表第一篇小说<守夜>,于80岁这年(2020年)重现于世,收录于"新旧十二文"中,生活上,新的目标和旧的回顾并行,持续朝着他"宽阔,从容,稳定,平顺"的理想前进. 自8岁起至今80岁,王文兴的记忆中,始终有条特别的小径:同安街. 沿着同安街一路蜿蜒到底,途经小吃摊,咖啡馆,庙宇,超市,老宅,最后,就是纪州庵 - - 在这座百年古迹里,迎接王文兴的到来,似是走入他小说中的重要场景,而这里,也是他曾居住近20年的地方,我们又像是来到他的老家作客. 这天,冬阳正好,王文兴如往常,洁白衬衫搭配领带背心,加了件墨绿色绒布外套,他从绿荫下走来,整个人时地就显得和谐而温暖. 在纪州庵里外绕了一圈,时移事往,他还能精确指出:"我们家以前就在这个位置","最喜欢的是这一块地",连修复过的纸门和窗框,也经他现场认证:"形状大小都跟过去一样". 他的声音磁性而低沉,特别容易引人入胜,有志工正在旁边进行导览,讲得都没他细微深刻,又见机会难得,志工忍不住跟参观访客说起:"今天很幸运喔,可以看到王文兴老师本人."他或许听到了,或是沉入了往日时光,淡淡地微笑着. ↑修复后的纪州庵重现往日风采,乘载王文兴儿时回忆. 纪州庵曾是小小王文兴的游乐园,"那年8岁,初来乍到时见大广间空无一人,乐极了!像拥有整个宽敞的空间,就在榻榻米上尽情奔驰."他精神抖擞地说着. 同安街尾依傍的大河,诚如"水岸第一排"的无敌景观,星月相伴,还伴随志趣相投的好朋友,"余光中先生曾带周梦蝶来划船,我是命都不要了,还跳下去学游泳." 果敢又冲动的跳水男孩,听起来真不像王文兴的作风,请他描述从前,更是出人意料:"我是个叽叽呱呱的小孩,很爱讲话,也喜欢到处跟同学讲笑话." 如今,王文兴为人熟知的印象,是极其慎言而稳重,其中的转折点,都要追溯到18岁那一年的觉悟. 尽管还年轻,王文兴就读台北师大附中时期,已对文学产生莫大兴趣,他底定,要朝着自己理想的方向写作,必得先从理想的性格做起 - - "理想就是宽阔,从容,稳定,平顺."如此,躁动的灵魂自然就慢下来了,至今未曾改变. "在觉悟前,我的言行举止,可以说和后来完全不一样,有意识地修改讲话速度等等各方面."只是,既然本性难移,有修改的必要吗?他点了点头,肯定地说:"这是道德上的选择." 举例而言,本性若喜欢当小偷,理解了道德之后,就有必要革除偷窃的嗜好和习惯,"如果没有早先的警觉,就会一辈子改不过来,当然时间很长,很辛苦." 王文兴了悟,若非从本性修练起,绝对达不到理想的"文体",以书法来比拟,就是所谓的"行气".在他眼中,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宋朝诗人杜甫,都属于理想中的作者. 至于如何修练而成?那几乎是千锤百炼了,他用近一辈子的时间来探索,在文学的提升上,何以须"慢读","慢写",而能达到化境;在生命的体现上,也因为慢,更加专注,精准,深刻. 现代人崇尚效率与速成法,凡事快还要更快,就连读书,也像参加竞速比赛,总有这样的目标设定:"一天念3章","一个礼拜读完10万字","一个月看完几部经典",却没能掂掂看,囫囵吞枣能吸收多少? 王文兴直言:"快读反而勉强,读完却毫无所获,像什么都没看到,才是浪费时间."这道理用在音乐,美术,科学等不同领域也相通. 他曾建议合理的阅读速度,小说为每小时读1000字,每天花2小时就好,如果是古体诗词,速度则应减半或更慢,若一字不理解,则查找字典或相关资料.他认为,读者所下的工夫,一点都不少于作者. "慢读的人可以读出一句话的所有优点,快读的人一无所有,这就是有跟无的差别."完全是以少胜多的概念,速度背后,代表的是他对文学的严谨和敬意. 王文兴过去在台大的课堂上,曾引导学生"一句,一句"地读名著,刚开始学生摸不着头绪,他说明,不习惯也无妨,只要持续地读,若读到了某句时,感到心头一震:"哎呀!和我想的一样",引出前所未有的快乐,从此就能领略"慢读"的乐趣. 说穿了,都不如自行体会,"你先了解什么是最好的,一旦了解这个秘密以后,任何人都会选择慢读,得到的快乐足以应付所有困难."那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他真挚地说:"懂得文学的阅读以后,钱财确实一点都不重要,只是为了够用而已."连饮食都有些食不知味,"你要我吃一顿最贵重的饭,我宁愿读一句好诗." 为了腾出时间来阅读,王文兴不看电视不上网,仅透过报纸来了解时事,很少讲电话,社交活动减到最低,妻子陈竺筠这么说过:"他最好的朋友,就是一台传真机." 生活如此原始而纯粹,去除任何分心的杂质,也因他了解精力有限:"精神最好时,读书收获最大,如果累了还继续读,就是糟蹋作品,等于胃口不好,还继续吃饭做什么?" ↑如果只留给后世2个字,王文兴说那一定是"慢读". 对于"慢"而精的追求,也贯彻在他的写作上,长年维持的节奏:一天写2小时,完成约30字. 因而,并没有所谓的"著作等身",倒是用力极深,至今完成3部长篇小说:1973年"家变"耗时7年,1981年"背海的人"花25年,2016年"剪翼史"花13年,横跨了小说家和读者们的老中青阶段. 纪录片<寻找背海的人>里,收录他在小房间内写作的样态,举目没有优美的景观,下笔也非温文流畅,当他埋首写作时,看起来更像是一场与自己的战斗. 王文兴有这样的"仪式" - - 他先在小碎纸片上,以铅笔"笃,笃笃,笃"地用力敲击出点和线,宛如某种神秘符号,桌面经年累月凿出许多凹洞,如果满意当日敲出的成果,最后再以钢笔誊写到白纸上. 写作当下是什么状态?他神色庄严地说:"需要集中精神,有高度警觉性,考虑一个字的选择,就不能考虑四周其他的一切." ↑纪录片"寻找背海的人"预告中,可看到王文兴写小说的过程,以秃笔敲击碎纸,宛如一场战斗. 完成前一部"剪翼史"后,他每天仍花几小时写作,有别于写小说时的字字讲究,现在写的"手记"则较为轻松随兴,从自律到自由,如同书法中的行草挥洒. 但他补充:"实在讲起来,这也太容易了一点",即便这"容易"也是经过数十年的磨练,他接着说:"比起血汗累积的程度,好像可敬的地方是少了一些",小说家总是很难放过自己. 回顾旧作如同检视过往人生,王文兴最新出版的"新旧十二文"中,收录他60多年前的早期创作,他形容是"似曾相识燕归来",坦言:"每一个字我都忘了,至今还不敢细读,一读就有很多烦恼." 烦恼来自与理想的落差,他严格审视过去的自己:"第一个看到的缺点,是不够从容,不够稳定."也抓到根本的毛病:"当年的文字还是脱不了浮躁,即使极力想避免,还是感到文体有严重的'鸡飞狗跳',或是neurotic(神经质)." 不过,优点也是有的.例如同样是写树,与后来"家变"中的树相比,"早先的版本意象更鲜活,更生动."他颇为欣赏年轻时的敏锐度. ↑王文兴对人事物的观察纤细敏锐,也包括描写一棵树. 王文兴笔下,各年龄层的人性写得很透,对于人生80,他却有些自省. "很惭愧,不能做到这年龄该有置身事外的心态,将来如果有任何病痛,悲剧落在身上,也不觉得自己能超脱."他有虔诚信仰,仍持续着生命的思索. 曾在家门口签收商品时,送货员迎面就问:"多少岁啦,90了吗?"年纪被高估,王文兴淡定地想:"也好,很快就到90岁了." 未来还有新的目标吗?仍是不轻松的文字活儿,他说:"尽可能地整理完几百万字的手稿."几年前,曾公开地希望"学会生活",包括弄明白柴米油盐等家务事,如今他坦白说:"完全没有做到,还是希望有个开始." 然而,生活中的不完满,本来就是一种必然,如同他在短篇小说<欠缺>里的一段: "自那一天以后,仿佛我多懂了一些什么,我新晓得了生活中掺杂有'欠缺'这回事,同时晓得以后还需面对更多'欠缺'的来临." 眼前,写着"纪州庵"大字的招牌,在阳光下醒目灿亮,旁边的百年老榕须根盘错,王文兴清楚记得:"以前这树还没这么高,后面是一个水池,水池上是假山,还有一些好看的花." 景色人物间,有创新有怀旧,有繁盛也有消逝,皆共存于此,王文兴追忆与欣赏的这一切,确实都是相当好看的.
0.834068
72.446809
0.001178
0
116
936
892.3
4.175781
0.200881
0
200,200,002,103
文学_情感
摘要艺术歌曲是一种由诗歌与音乐结合而共同完成艺术表现任务的音乐体裁,其名称因浪漫主义音乐大师舒伯特的作品而确立.艺术歌曲的结构细致精巧,音乐语言与诗歌语言两者水乳交融,诗为歌做铺垫,歌为诗增辉,二者合二为一共同升华. 1,艺术歌曲是一种由诗歌与音乐结合而共同完成艺术表现任务的音乐体裁,其名称因浪漫主义音乐大师舒伯特的作品而确立.艺术歌曲是对欧洲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盛行的抒情歌曲的通称,结构细致精巧,音乐语言与诗歌语言两者水乳交融,歌为诗增辉,诗为歌做铺垫,二者合二为一共同升华,反映作曲家与诗人内心深处高雅向上的艺术情趣,艺术境界和艺术志向. 2,艺术歌曲中的音乐语言,歌词语言,外在形态,内在结构等审美特征,通过对旋律,歌词,调式调性,和声,伴奏织体等变化手法,以立体的,平面的或线性的多种方式展现在欣赏着面前,它多姿多彩的艺术表现满足了欣赏者的审美需求.欧洲三大主要流派的艺术歌曲,在艺术品质上同样高雅,不同的是法国艺术歌曲就像法兰西民族性格中表现的那样充满了浪漫性格和鲜明的色彩,德国艺术歌曲就像它们民族性格中表现得那样严谨规矩,俄罗斯艺术歌曲就像俄罗斯民族性格中表现的那样热情奔放. 1,演唱艺术歌曲,首先要了解艺术歌曲的特点,制定出合理的演唱方案,并选择合适的歌曲. 2,演唱艺术歌曲,其次要深入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民族风格,只有接近歌曲的时代背景,才能更好的演绎作品. 3,演唱艺术歌曲,还要反复的锤炼作品,对作品进行反复打磨.只有贯穿情感于作品的始终,借助歌词去分析研究作品的主题思想,才能把握好度,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作品的艺术意境. 艺术歌曲的歌词采用著名诗歌;结构一般短小精致,是一种高度浓缩的音乐小品,在聆赏或演唱时要非常注意细节;内容上涉及的题材相当宽广,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曲调表现力强,表现手段与作曲技法比较复杂,伴奏占重要地位. 艺术歌曲可以降调.艺术歌曲是由音乐与诗歌相结合共同完成的艺术表现任务的一种音乐体裁,艺术歌曲曲调,包括演唱声部与伴奏声部一般为钢琴伴奏,在内容上涉及的题材相当宽广,聆听艺术歌曲对提高人们的艺术境界,艺术修养,艺术鉴赏力均有着速成性的帮助. 艺术歌曲多以混声为主,讲究轻机能;歌剧多半以真声为主,为了达到戏剧性的效果,音量要大.因此,在听觉上,艺术歌曲相对歌剧较柔和抒情.歌剧中因为音量的要求,音色稍显明亮;艺术歌曲因为都比较短小,所以音色细致多变,较为含蓄.歌剧讲究戏剧冲突和对比 艺术歌曲是一种独立类型的歌曲种类,并没有其它的分类.艺术歌曲在歌曲音乐的种类中最具有艺术表现性,以其高情趣,高品位,含蓄,优雅成为了艺术领域中的一朵芬芳美丽的鲜花. 艺术歌曲根据原诗含义及原诗的抑扬顿挫等进行创作.它结合了优美旋律和人声两个最具有普遍感染力的音乐因素,使艺术歌曲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欣赏性,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艺术歌曲的歌词富有感情,且真挚深邃,情绪抄跌宕,起伏性大.意境盎然,内涵外延深广,藏露相间又耐人寻味.可以寓不尽之意于百言外,让人联想翩翩.词藻洗炼优美,音韵和协且朗朗上口,有时间性表演艺术特点,简练集中. 艺术歌曲是整体构思,它的乐队部分包括声乐部分,器乐部分,通过一个完整的整体构思互相衬托,互相呼应又互相对话来共同完成对作品内容的表现.创作歌曲是以歌曲为主,钢琴和乐队都是歌曲伴奏的一个形式. 艺术歌曲"魔王"的作者是弗朗茨·舒伯特."魔王"创作于1815年,是一首戏剧性,艺术性很强的叙事歌曲,演唱者要善于用不同的感情处理和音色变化来表现四个不同人物,全曲以德国诗人歌德的同名叙事诗为词. 艺术歌曲"哈利路亚"是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的作品,"阿里路亚"原为"旧约·诗篇"的第一句,是希伯莱语对上帝的赞美词,常用于清唱剧结尾的段落,表现的是欢乐赞美的情绪,曲调流畅,欢快活泼,精巧别致. 艺术歌曲"大江东去"的作者是我国著名音乐家青主,他在1920年德国留学期间创作的,是中国"艺术歌曲"的开山之作."大江东去"依据原词上下两阕的格式分为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庄严的广板",第二部分是"生动的行板".
0.898067
106.6875
0.047114
0
223
359
752.5
4.328125
0.125952
0.051125
200,200,002,181
文学_情感
女性书写在中国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汉代已有女性书写的明确记载,至唐宋发展成一个宏大的艺术传统,产生了许多女性书家和经典作品.然而由于历史,政治等方面的原因,中国古代女性丰富而绚烂的书法作品往往被忽视和遮蔽了.宋代一卢姓女子于驿站题壁,序中有云:"......后之君子览之者,毋以妇人窃弄翰墨为罪."足见社会留给女性的书写"空间"是多么狭小.即便如此,仍有一些佼佼者被文献记录,她们的作品也被世界各大博物馆所收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写下了她们光辉的一笔.她们所书写的"成果"(文本,书迹)标示着中国古代女性"书写"活动曾经的存在与兴盛.而且,不管是出于识字为文,相夫教子,还是为了社会交往,提高修养,"书写"活动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 历史上最早的女性书家是先秦时期与孔子同乡的秋胡之妻,创作出一种叫"雕虫篆"的书体.唐代韦续在"五十六种书"中描述:"虫书,鲁秋胡妻所作,亦曰雕虫篆."之所以把它叫作虫书,因其垂画纤长,屈曲旋绕,好像"玄鸟优游,落花散漫矣".更早在"诗・邶风・静女"中已出现毛笔的记录,"静女其娈,贻我彤管".郑玄笺:"彤管,笔赤管也.""后汉书・皇后纪序":"女史彤管,记功书过."这些都可以看作女性书写活动的侧面证据. 具有书法意义上的女性书写,应该始于汉末蔡文姬,可惜我们看不到其书法作品.马宗霍"书林藻鉴"载:"蔡邕得笔法于神人,传女文姬."唐代张彦远"法书要录・传授笔法人名"中说:"蔡邕受于神人,而传之崔瑗及女文姬,文姬传之钟繇,钟繇传之卫夫人,卫夫人传之王羲之."也就是说,蔡邕的书法经过蔡琰,钟繇,卫夫人,代代相传,到王羲之达到一个顶峰.作为承前启后的蔡琰,其在书法史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至魏晋南北朝,女性书写开始壮大起来,正史亦有明确记载."北史・后妃传"记曰:"孝文改定内官......后置女职,以典内事.""魏书"有"御宫典仪,女史执笔"的记载,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第九段所画正是一女史执笔而书的场景.这一时期的女性社会地位有所提高,她们不再只以妇德,妇容为自身价值的标志,还以聪明才智赢得男性的尊重,涌现出大量的才女,其中不乏善书之人. 通过梳理史料发现,自魏晋一直到宋元,女性书家多集中在"宫闱"和"名媛"两类,而明清两代,较为知名的女性书家以"名媛""名妓"两类为主. 唐代宫廷中不乏善书女性,书法最为知名的当属武则天,"宣和书谱"称其"喜作字".对于她著名的"升仙太子碑","偃师县志"云:"观其草法极工""尚似章草及皇象书."她的传世书迹还有"荐福寺题额"和"崇福寺题额". 1974年出土于陕西省蒲城县的"金仙公主墓志"(志石高106厘米,宽108厘米),乃玉真公主所书.玉真公主为睿宗之女,是唐玄宗,金仙公主同父同母的妹妹."金仙公主墓志"由妹妹玉真公主亲笔所书,这在历代墓志中都十分罕见,是唐代墓志中为数极少的女性书写墓志的典范. 魏晋时期的一大显著特征,就是出现了几大书法世家.以世家大族为中心构成的书法世家,成为魏晋南北时的一个重要现象.河东卫氏,琅琊王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均是书法世家的典范.世家大族或官宦之家的女性接受文化和艺术熏陶的机会要多.女性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被认为是滋养德行的有益前提.虽然家族结构与秩序对于女性无疑造成了束缚和挤压,但少数士人家族中的女性还是有机会随父兄或夫君宦游各地,特别是才士之妻多能与夫君相互唱和,激扬家学. 元代管道�N相夫教子,栽培子孙后代,"赵氏一门"三代出了七个大书画家,赵雍,赵麟,赵彦正名冠一时.所以,管道�N病逝后,赵孟很长时间都难以释怀.管道�N在书法方面,工尺牍,擅行书和小楷,风格深受赵孟影响,董其昌谓:"管夫人书牍行楷,与鸥波公(赵孟)殆不可辨同异,卫夫人后无俦."清人孙承泽"庚子消夏记"之"管夫人墨竹"中说管道�N"字法似子昂".管道�N的书法在当时风靡朝野,据"书史会要"载:元仁宗"尝取夫人书和魏公及子雍书,善装为卷轴,识以御宝,命藏之秘书监,曰'使后世知我朝有一家夫妇,父子皆善书也'".代表作有"水竹图卷""致中峰和尚尺牍".赵孟在"题管道�N梅竹卷"中写道:"道�N素爱笔墨,每见余尺幅小卷,专意仿摹,落笔秀媚,超逸绝尘." 据清代厉鄂"玉台书史"记载,宋代女性书家有63位,其中善书的名媛有29人.在这些女性善书者中,又以李清照最为著名."玉台书史"记载:"易安居士能书,能画,而又能词,尤长于文藻.迄今学士每读"金石录序",顿令心神开爽."明张丑"清河书画舫"卷九上载"跋李易安书一剪梅词"云:"易安词稿一纸,乃清秘阁故物也.笔势清真可爱." 明代邢慈静生于万历元年(1573),她的胞兄就是书法家邢侗.年二十八(1600)才出嫁,恰是这段时间,特别是胞兄的亲自指导(邢侗1586年辞官归家),奠定了邢慈静一生的书法基础.1600年,邢侗刻就"来禽馆帖"(包含定武本"兰亭序",赵孟"兰亭序","黄庭经",索靖"出师颂","唐人双钩十七帖"等).邢慈静归乡后,遍临"来禽馆贴",书法更为精进.
0.829304
188
0
0
325
596
853.1
4.316406
0.197292
0
200,200,002,370
文学_情感
星空下的历史更迭 - - 读西西"钦天监" 如果说"平面国"暗指乏味无趣的正史,那么西西要做的,便是勾勒历史的侧面,借助小人物们所讲的故事让这个"平面国"变得立体起来. 老实说,接触文学初期,西西并非我会主动阅读的作家,她的文字绝对不是能够一下子吸引到我的那种,毕竟较之于轻逸的书写,苦痛,暴力,血腥和恐怖更能带给我直观的震撼.但无一例外的,每当消化完西西的文字之后都会发现,那看似轻逸的文笔,往往正在撬动沉重的历史的天空,正如王德威所说:"在以往评西西的文字里,我曾赞美她对叙事风格的讲求,对滥情公式的回避,为当代小说的喧嚣,注入一种理性的声音.但阅读更多西西的作品后,我怀疑她的矜持也许有其幽黯面;她清凉遒劲的风格,也许遥指一种自我压抑而非超脱的境界."(1)这种轻逸的沉重同样体现于她今年二月出版的小说"钦天监". "钦天监"是古代官署名,负责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和制订历法,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署名.清代沿袭明制,汉满并用,称为"钦天监",康熙年间亦有个别欧洲传教士任职,"钦天监"便是将故事的背景设置在这一时期 - - 一个刚刚历经改朝换代,正值盛世,中西文化交汇的时期.小说讲述了以观察天象为业的周家从南京迁居北京,主人公周若闳(下称"阿闳")子承父业,进入钦天监学习的经历,在他的成长过程中见证了中西文化的碰撞,以及政治局势的风起云涌,中年之后决定与妻儿远离京城,闭门而归隐. 西西曾说"当悲剧太多,我就想写得快乐些."(2)"钦天监"的确如此,小说极尽所能将主人公阿闳在钦天监内学习的过程写得轻松诙谐,但我们不难发现,整部小说处理的,却是读书人如何在历史洪流和朝代更迭之中安身立命的宏大命题.西西1937年出生于上海,1950年因中国大陆政局动荡,随父母移居香港,这一经历与阿闳的成长历程如出一辙,张香华在解析西西的诗作时更具体指出:"我认为她的诗正好表现了近百年来,香港命运和中国历史流变交缠,一个诗人在环境的激变中,如何自处和肆应."(3)这种朝代更迭,政权更易和个人命运的交织,让笔者想到"后遗民写作". "后遗民写作"(post-loyalist writing)是由王德威提出的概念,他在"后遗民写作"中写到:"遗民原泛指'江山易代之际,以忠于先朝而仕耻新朝者'.作为已逝的政治,文化的悼亡者,遗民指向一个与时间脱节的政治主体,他的意义恰巧建立在其合法性及主体性摇摇欲坠的边缘上......所谓的'后',不仅可暗示一个世代的完了,也可暗示一个世代的完而不了"(4)是对"想像的本邦"(imagined community)的嘲弄. 小说第十六章提到主人公阿闳的爷爷在明朝万历晚期开始做官,但由于宦官四处征税,勾结恶霸,皇帝中饱私囊,税吏牟利自肥,因此他在做了三十多年官之后为了"苟存性命于乱世,不想同流合污,更不想惹祸,只好称病退下来."(5)由于深知官场险恶,自阿闳的父亲开始,周家便在钦天监工作,成为康熙盛世游离在主流仕途(国子监)之外的晚明遗人.这本小说虽然花了大量篇幅描写盛世景况,但故事的结尾却是叙事者阿闳强烈的喟叹,而由于阿闳后遗民的身份,再加上作者西西自身移民的身份,因此整个叙事的过程更像是与主流历史的一场奇妙辩证,当中的疏离感溢于纸上的同时,读者亦可从中窥见潜藏其下的记忆,以及历史不愿触及的空白. 除此,后遗民指涉的不仅仅局限于政治身份上的意义,还指向个体在文化等形而上议题的批判视野,一种对初衷或原初理念的坚持.正如王德威所言:"站在历史的废墟前,现代主体不能不感受到无边的荒凉,却必须以回顾过去的不可逆反性,来成就一己独立苍茫的位置......我们都是现代情境里,时间的遗民."(6)由此观之,西西为"钦天监"选取的写作手法便不是随意为之,她曾在<后记>提及自己写作"钦天监"的三个源头:一是看了一本名为"平面国"的中篇小说,二是看了一册与古代"易经"有关的西方科学的书,该书将爻卦与西方的二进制联系在一起,三是了解到康熙皇帝在他七十多万平方米的豪宅里开了一间玩具厂,里面专门制造各种奇巧的手工艺.(7)本文将从这三个写作源头入手,分析西西在小说中使用的各种手法(包括对话体,孩童体,引文的使用)背后的依据,以及该些手法与小说中后遗民主题之间的关联. 班雅明(Walter Benjamin)在<说故事的人>中对比了长篇小说和口述的故事,他指出前者是作者在孤独里酝酿出来的作品,后者却是口述者亲身经历或亲耳所闻的经验,他更指出"前者(长篇小说)致力于刻画一位英雄,一段迷途,或一场战斗;后者则描述许多杂七杂八的事情."(8)只有散漫的状态才能使听故事的人在不知不觉间忘怀己身,故事的内容便能深深地印刻在听者的记忆当中. 阿闳的父亲是一位读书人,喜欢讲故事给他听,讲昆仑山的神话,古时候的灵台,夜空中的星象,鸡鸣山的故居,天罡北斗的排列阵型......阿闳听完总是喜欢向父亲发问,而父亲也总是会在故事中隐约夹杂一些现实隐喻,例如当阿闳问到古时为何要建灵台观天时,父亲回答:"上天永远是公正严明的智者,把天下交托给有德的人.败德者即使获得了上天的眷顾,暂时拥有天下,最终仍会遭上天遗弃,把天下转交另外有德行的人."(9)简单的故事在一问一答中便具有了深意.而自第三章开始,小说中出现了另一个人物,即阿闳的青梅竹马容儿,这一章之后,西西几乎在每一章都安排一两句二人之间的对话,例如第九章,当二人谈到圈地中庄头欺压庄丁的情况时,二人有这样的一段交谈(10): "你知道,大欺小,强凌弱,庄头可以管理庄丁嘛,就会欺凌庄丁,剥削啦,逼迫啦.当然,也有例外." "我年纪比你大,知道的事情比你多,我可有欺负你?" "所以,有了糕饼,可也要分我一半." 正是这一两句简短且童稚淳朴的问答,消解了前文话题的沉重感.廖伟棠说西西在阿闳与青梅竹马容儿的对话里"寄予明末清初本来不可能有的公民教育内容"(11),是作者的现身说法,这样理解固然没有问题,但笔者更认同邓正健的看法:"小说更像是一部老人跟小孩闲话当年的家常话,主角阿闳的说话对象是容儿,但后设地说,小说也是老作家西西跟年轻读者娓娓道出她的热爱:古代天文和地理,同时以复调打岔,顺道说说国族历史大道理"(12).小说中,故事先是由父亲向阿闳述说,再由阿闳向容儿述说,由此便构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记忆链,班雅明称之为"传统的链条"(the chain of tradition). "钦天监"虽然以康熙王朝为大背景,但在阿闳和父亲以及容儿的对话中,我们却可以见到大时代下成长的感动,爱情的动容以及同侪之间情感的真挚.英雄式历史叙事中遗失的私密经验才能在口耳相传的讲述过程得以流传,宏大叙事之下原本空白的部分得以填补.我们再看西西写作"钦天监"的第一个源头,如果说"平面国"暗指乏味无趣的正史,那么西西要做的,便是勾勒历史的侧面,借助小人物们所讲的故事让这个"平面国"变得立体起来. 西西小说中的青少年语调向来广受读者青睐,"我城","候鸟"等作品便是代表,这当然与她自身的性情有关.何福仁在<西西:其人其事>写道:"记者话她(西西)有童心,她就说27岁后,就停止长大了"(13).西西自己也曾在访谈中如是说:"我只是像小孩子写童话一样,用不是很高深的,很华丽的文字来写作.我就是用和小孩子谈天一样的这种方式,我觉得写小说,不一定要很严肃,微言大义.我也不会那样去写,我喜欢用一种很普通的文字来写作,就像聊天,讲故事."(14)"钦天监"描写主人公阿闳从幼年到中年的成长历程,前半部分的叙述仍是采用儿童的语调,笔者不禁想,除了配合故事人物的年纪之外,小说中儿童语调的使用是否有其必要性? 答案是肯定的.小说第十三章写到钦天监和国子监在待遇上的分别:国子监装潢气派,是皇帝办的最高的学府,主要收取达官贵人子弟,成绩优异者可直接在国子监当官,并且能够不断晋升,前途无量,因此当时的读书人都梦想进入国子监;钦天监虽然也是官校,但只取录成绩较为一般的考生,官阶不高,即使当了监正也只有五品官阶,因此并没有多少读书人想要进入钦天监.即便如此,阿闳的父亲仍让他进入钦天监学习. 再继续读下去,西西便向读者点明国子监和钦天监之间最本质的区别了,进入国子监是为了做官,进入钦天监,是为了学习:"成了天文生,可没有官做,仍然必须学习和天文相关的文学经典.如果抬头望天,满天繁星,无一认识,不知何谓流火,何谓岁星,如何编历书,计算节气?所以,我们这些学生,首要是学习,由老师讲授天文知识,一学五年.月有月试,年有年试.进学不难,遣走更易.先学两年,及格才分派到钦天监三个部门,再学三年."(15)因此,借阿闳父亲的话说,进入钦天监不是去做"官老爷",而是要"努力学习".不但要学习时宪科,天文科,漏刻科,还要每天学习"千字文","名物蒙求","幼学琼林","易经","诗经"等经典,甚至是西方的数学和几何学.在描写阿闳学习西方新奇事物的时候,我们便见识到这种孩童式的陌生化的必要性了,例如在第二十六章,当他们学习阿拉伯数字时,有这样的描写:"1像1支笔,2像鸭子,3像耳朵,4像一个人站着叉腰......0像个鸡蛋"(16).西西如此处理的用意不难理解 - - 在学识面前,永远要保持赤子般的热情和好奇. 邓正健在<西西"钦天监":星空就是星空,没有国界的>一文提到"李约瑟难题"(17),他指出,中国由于长期处于大一统的政治环境,不但导致了大量科技成就都最终用于维持帝国的稳定,还导致新的观念和技术难以被统治者和民间所接受.这种故步自封的态度不但不利于实验性和抽象科学论证的研究,还会让学习异化成为读书人追名逐利的手段.因此,西西笔下的阿闳选择钦天监而非国子监,无疑是对主流学习制度的批判,是对以国子监为代表的奖惩模式的逃离.这与西西对待写作的态度一以贯之,她对写作的喜爱也是纯粹的喜爱,就像她在接受访问时所说:"我很喜欢写作的,有空就写,想到什么题裁就写,没有就不写,很简单......我写作就是因为自己喜欢写,不为其他事情."(18)这种对事物保持的孩童般的天真即是一种执著,也是对逐渐功利的社会的无声的斥责. 小说中另一值得留意之处在于文本互涉,"钦天监"中每逢写到一些需要历史凭据的情节,西西都会在该章章末引用典籍文献,例如第五章写到某天下午发生地震,章末便引述了蒲松龄"聊斋志异.地震"以及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一"的相关记载;在写到当时社会行医情况时,便引述张璐"张氏医通"和利玛窦"中国札记"的相关记载.她甚至在全书结尾将征引过的书籍列成清单. 引文的使用一方面是因为西西谨慎的写作态度,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她对文本互涉一向的青睐.陈燕遐在"反叛与对话 - - 论西西的小说"中指出西西小说中常常出现文本互涉:"从文本互涉的角度看西西部分短篇小说,可看出她对前现作品的接受与转化,解构与颠覆"(19),包括"历史与神话的再诠释","传统戏曲的新编排"和"外国作家作品的一个角色的放大或特写".当历史文本和小说文本相互交涉,当中牵涉的就不仅仅是文本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是文本与文化背景(social context)之间的互动."钦天监"中文本与文化背景的互动则体现于西西想要通过进入主人公的阅读经验,重塑当时的语境和背景,这是此小说的创新之处. 第一百一十九章讲到当时因停工纠纷导致市面萧条的事情,阿闳他们几个在钦天监长大的人根本不曾耳闻,正如他的朋友宁儿说:"我大半生在钦天监,真是知天不知地,也不知人."(20)他们不得而知的原因就在于""京报"全没有报道".(21)"京报"是半官方性质的期刊,只能起到公告板的作用,无法算作现代意义上真正的报纸.民众因此难以通过"京报"得知那些不被官方允许报道的消息.由此推之,官方所载的正史也是相同的性质,第一百二十章,赵昌便语重心长地对阿闳说:"历史不是普通人写的,那要看谁当家做主."(22) 正是因为官方报纸的片面,官方正史的虚幻,西西若要将小说写得谨慎,立体,决不能单靠官方的一面之词,必须进入小说人物的阅读经验.唯有重组个体零散的记忆,才能与官方话术抗衡,正如阿闳说:"这几年我辗转好几个地方,总不忘读书,从蒲松龄,刘献廷,到黄宗羲,顾炎武,无所不读,我要追回快将失去的记忆."(23) 西西说她喜欢写有趣的故事,我们再看她写"钦天监"的三个源头,正是因为对科学的好奇,对有趣故事的执著,对小玩意的兴趣,她才能有别于一般的小说家,有别于平面的历史叙述,写出像"钦天监"这样一部充满趣味,却又极具深度的立体的小说.但也正是因此,无论对于小说中的人物阿闳还是现实中的西西而言,身上都有一种明显的遗民色彩.他们都是时间的遗民,都在日渐复杂的世界中,在历史风云莫测的更迭之下不断反刍传统的遗绪,并且泰然处之.就像阿闳在小说末尾对容儿所说:"人世匆匆,有什么可怕的."(24) (11)廖伟棠:<钦天监:先写乾隆再书康熙,观星者与大地人心的恳谈>,"香港01",2021年3月6日. (17)邓正健:"'李约瑟难题'是西方学界对中国科技发展史研究的重要问题,并以英国汉学家李约瑟命名.它的主题是:虽然中国古代科技十分发达,但为什么现代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中国出现呢?"同注12. 我们一起退回到禁区,登机口,奉上我们的反舌. 二零二零年十月二十五日重阳节,我在位于沙田的香港文化博物馆,看了"字里图间 - - 香港印艺传奇"展览.当天晚上我跟妻子说,我要写一部关于"香港字"的小说.我在展览中,第一次知道有"香港字",也第一次见到"香港字"的真身.那一刻,我实实在在地被震撼了.也因而著了魔,仿佛有声音呼唤我,把它的故事写出来.通过小思老师的介绍,我接触到策展人,香港版画工作室的翁秀梅.通过翁秀梅,我了解到"香港字"的前世今生.我开始搜集有关中国印刷史,基督教来华传教士,太平天国,香港开埠初期历史,英华书院校史,早期香港报业等资料. 然后,故事便慢慢在心中浮现 - - "香港字"本身的故事,成长于早期香港的少年的故事,以及在当下发现和发掘"香港字"的过去的少女的故事.这三个故事构成了小说的三个部分.<活字降灵会>是历史整理.为了避免枯燥的事实铺陈,我把"香港字"化为众数的"字灵",由他们来口述自己的故事.<复生六记>写的是一段绝望的苦恋,因为采用了前现代的叙事形式,所以亦可以视为一则爱情传奇.至于最长的<晨辉遗书>,描写的是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中,个人如何克服自身的精神困境的历程."香港字"的故事,是另外两个故事的纽带,把相隔一个半世纪的两人连系起来.这条纽带除了是物质上的,也是精神上的,意识上的,所以是一种"神话式的连结". 就人类文化发展而言,一般是先有神话,再有传说(或传奇),然后才出现历史.在这本书中,我把这三个阶段逆转了 - - 从历史出发,创造出传奇,再而创造出神话.这就是所谓的"灵魂"的溯源或寻根的过程.关于"自己的神话"或"个人的神话",我受到荣格派精神分析师及心理治疗师河合隼雄的著作的启发.我们可以把<活字降灵会>和<复生六记>,也即是历史和传奇,视为赖晨辉的个人神话建构工程的组成部分.所以,与其说这是一部历史小说,不如说它是一个创造神话,或者神话的创造.当然,最朴素的读法是,这是一个爱情故事.一个爱人,爱字,爱香港的故事. 我希望在这里对协助我写成这本书的人表示谢意.首先是香港版画工作室的翁秀梅.不是因为她策划了这个展览,我不会知道"香港字";没有她打下的基础和开拓的方向,我也无从着手进行研究.版画工作室的另一位成员黄洛尹主持的工作坊,令我有机会浅尝活字排版和印刷的滋味.也很感谢Ditto Ditto的姊妹拍档Donna和Nicole接受我的访问,让我了解新一代如何把活版印刷变成创意产业,还有小师傅Max向我示范和讲解海德堡风喉照镜机的操作. 另一位要鸣谢的是"铸以代刻"的作者苏精先生.在西式活字印刷传入中国这个课题上,苏先生是首屈一指的专家.我因在坊间找不到苏先生的其中一部早期著作"马礼逊与中文印刷出版",向台湾编辑友人陈逸华求助,不料逸华竟然找上了作者本人.苏先生得知我寻找此书的目的,慷慨地把珍贵的绝版著作送赠给我.我以苏先生的研究成果为出发点,再去寻找和阅读相关的原始资料.若非得到苏先生的指引,我恐怕多花几年也无法弄清楚这个课题的基本面貌.当然,小说中出现的任何历史错漏或虚构,都是我本人的责任. 在本书的美术制作上,非常感激香港版画工作室提供了五十多个"香港字"原型图像,作为书名,作者名和章节标题之用.也很高兴能请到香港年轻版画家刘家俊,为这本小说创作插画.刘家俊运用了三种不同的手法,呈现出小说三个部分的不同品质,为本书增添了飞跃的想像. 最后,要感谢我太太黄念欣.她帮我从中文大学图书馆借回来大量参考书籍,令我只要安坐家中,便可以享受到周到的外送服务.我不是学者,但这大半年也稍为感受到学术工作的趣味和辛劳.我但愿能够写出一本够好的小说,让所有曾经热情相助的人不至于白费心机.
0.867359
204
0.016746
0
460
1,936
901.9
4.257813
0.157728
0.013846
200,200,002,740
文学_情感
讲座内容: 现代以来中国文学的城市书写,大体可以分为文化符号,欲望空间,世俗情态三个维度.贾平凹的"浮躁""废都""高兴"等系列作品,立足知识分子和农民工群体的生活空间和心理世界,在乡土叙事之余表现了自己对城市的理解.小说"暂坐"以茶庄闲聊为主要方式,通过一群现代女性的日常生活来展开城市书写.作品抓住众多欲望女子的关系圈层,似闲非闲地表现了世情形态.同时作家汲取中国古典小说的世情传统,以清明上河图的空间化模式实写城市生活,又通过一些神秘意象来加以虚化.这些城市书写的努力体现了当下中国城与人的生存状态与精神气质,但也存在一定的误区.因此,考察贾平凹书写城市的路径和方法,把脉其创作中的一些误区,对于了解当代文学的未来走向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主讲人介绍: 江腊生,江西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博士后.江西省首届优秀中青年社会科学专家,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江西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影视文学与大众文化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规划项目1项,省级重点项目3项,一般省级项目5项.获江西省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发表论文102篇,其中权威核心6篇CSSCI检索72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主持江西省精品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1门.
0.905498
145.5
0
0
317
258
786.2
4.078125
0.134021
0
200,200,002,841
文学_情感
四谛是释迦牟尼体悟的苦,集,灭,道四条人生真理,四谛告诉人们人生的本质是苦,以及之所以苦的原因,消除苦的方法和达到涅槃的最终目的. "缘起"是宇宙人生一切万法生灭变异的定律,佛陀因证悟"缘起"而成佛,但因缘起深奥难解,为使尚未起信的众生免于畏怯,所以佛陀在初转法轮时,特以"四圣谛"来说明众生生死流转以及解脱之道的缘起道理,进而激发众生厌苦修道的决心.因此,"缘起"是佛陀自证成佛的"自受用","四圣谛"则是"他受用"之始. 四谛,又叫四圣谛."谛"字是古印度梵文的音译,意译为"不颠倒",引申义就是"真理","圣谛"就是圣人所知之绝对正确的真理,那么,"四圣谛"就是圣人所知之绝对正确的四条真理. "中论疏"说:"四谛是迷悟之本,迷之则六道纷然,悟之则有三乘贤圣."也就是说,若能如实知见四谛,便是圣者,因此称为"四圣谛".四谛的四条绝对正确的真理就是苦,集,灭,道,四谛告诉人们世间的因果以及出世间的因果. 四谛奠定了佛教教义的基础,可以说佛教所有的重要的哲学思想都与四谛有关,都是为了从某一方面为它论证.四谛理论在佛教的发展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且在不断地得到补充和完善. 四谛中的第一条真理是苦谛.苦谛是释迦牟尼在彻悟之后,对人生现象的价值判断,认为现实世界中充满了痛苦. 四谛里"苦"的意义非常广,也许有人认为人生的苦乐是相对的,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对某些特别的事物,各人感受自有不同,但人生许多重要的经验和大事,则是人人都有相同的感受,如生,老,病,死. 四谛中的苦谛所讲的,就是人生的根本痛苦与生命现象是不可分离的,所以具有普遍之真实性.人生苦之事实,不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人们都有一种本能,固执地相信这个世界总有某些事情是快乐的,决不能说一切都是痛苦的,这正是人们不能解脱的缘故. 四谛中的第二条真理是集谛.集谛指出了人生之所以"苦"的根源. 集是众多汇集的意思,就是说众多痛苦的因,能招集众多生死苦果,故名为集.四谛中的集谛内涵简单地说来,就是众生一切痛苦皆可以溯源于三项根本原因,即贪欲,嗔恨,愚痴三种本能的烦恼.此三种根本烦恼即是造成一切有情众生痛苦之因. 四谛的集谛所解释的就是这三种根本烦恼的性质,以及如何由彼而生死轮回之事实.轮回说和十二因缘说紧密相连,所以集谛又以十二因缘为主体,指出人生之所以苦的原因. 释迦牟尼不单指出了人生苦恼的现象和原因,更清楚地说明这些现象是可以消除的,这就是四谛中的第三条真理 --- 灭谛. 四谛中的灭是梵语"涅槃"的意译,梵文和巴利文认为涅槃是熄灭,止灭或吹灭的意思,表示火的熄灭.贪,嗔,痴被佛教视之为三毒火. 在圣者的眼界中,这个世界的一切都被这三毒火燃烧,无刹那之安息.圣者能永断贪,嗔,痴等根本烦恼,了除生死患累的苦果,证得清净寂灭的解脱境界,这种解脱境界称为涅槃. 涅槃是人生理想归宿的最高境界,最终目的,也是佛教教人追求的方向和目标.在几乎所有的宗教中,至善之境只有在死后方能达到,涅槃却可以当生成就,不必等到死方能获得.凡是亲证真理,涅槃的人,就是世间最快乐的人.他不受任何状态所束缚,他不追悔过去,不冥索未来,只是扎扎实实地生活在现在里.因此,他能以最纯净的心情欣赏与享受一切,而不掺杂丝毫自我的成分在内,只有清净,温柔,充满了博爱,慈悲,和善,同情,了解与宽容. 在找到了人生理想的归宿后,释迦牟尼又为人们实现这种理想提供了一些方法,这就是四谛中的第四条真理 --- 道谛. 四谛中的道在梵文的原始意义是道路,方法或姿态的意思,释迦牟尼借此词来说明要解脱人生苦恼的现象,就必须修道. 佛祖在初转法轮时提出了一种中道观,为的是避免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经由感官的享受去追寻快乐,这是低级,平庸,无益的凡夫之道;另一个极端是经由各种自虐的苦行以寻求快乐,这是痛苦的,无价值的,无益的.佛自己都曾尝试过这两种极端,深知其无有实益,才由亲身的证验,发现了能够产生知见,导致宁静,内证,正觉,涅槃的中道. 中道一般称之为八正道,佛献身说法49年,几乎在他的全部教诫中都牵涉到这一道谛.他以各种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措辞,对不同的人宣说这一真谛.除八正道外,后来又增加了四念处,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合称为七科三十七道品. 四谛是佛陀初转法轮时所说,临涅槃时又再三叮咛弟子们,对四谛有不解的地方,可提出来问.可见在佛陀的一代时教中,对四谛的阐扬是自始至终的.尤其在初转法轮中,佛陀三度演说四谛的妙义,称为"三转十二行相":第一次为"示相转",将四谛的内容定义加以解说,以便弟子了解,内容为"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 第二次为"劝修转",劝诱弟子修持四谛法门,以断除烦恼,获得解脱,内容为"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第三次为"自证转",佛陀告诉弟子,自己已经证得四谛,勉励弟子们只要勇猛精进,必能同样证悟四谛,内容为"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
0.859768
103.4
0.005828
0
320
556
809.3
4.332031
0.150387
0
200,200,003,133
文学_情感
"我们书写与观看这世界的角度,还有我们在这世界上的生存方式都还深深受罗马影响.知名历史学者玛莉‧毕尔德告诉我们:罗马其实离我们很近,近得让人讶异.罗马人虽然已逝,但留给我们许多影响现代社会的概念,包括自由,公民,帝国的剥削,还有一整套现代政治的语言.它的兴起与衰颓更成为我们的借鉴,不时提点我们"独断专行的尽头,就是恐怖统治的开始".要说我们现在身处的世界框架,泰半是罗马人建立的也不为过. 罗马帝国的崛起与扩张,是持续吸引人们目光长达百年的谜团,更是现代世界发展的重要里程碑.钻研罗马的历史,是在探询人类文明一页华丽的转折. 毕尔德笔下的罗马像复杂的万花筒,绚丽,能量十足,同时又矛盾且冲突频仍,而这个伟大帝国的生命力,正是来自这些不断流动,消长的力量.罗马人野蛮又文明,暴力又宽容,唯我独尊又海纳不同文化.这么一个受万千后世吹捧,研究,敬畏的大帝国罗马,在最初不过是意大利中部一座不起眼的小小村镇──罗马人究竟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罗马究竟是怎么造就的?探询这包罗万象的帝国,像是在探究西方文明转变的契机,人类文明的奥秘. 世界上没有哪个帝国像罗马,它从未死去,而是成为了后世探询文明源头的沃土.罗马的历史不只是众多史书纸上的一页,它始终在书写中,活生生,从未完成,永远有新鲜发现. 若当时有毕尔德相伴,罗马人肯定能继续保有他们的帝国. 一部精湛的编年大作......流行历史作品的典范,引人入胜而不流于浅薄,展现宏大的叙述和深入的细节,生动地让遥远的过去活了过来. 毕尔德写出了很少普及作家敢尝试,许多人无法成就的作品......她揭示了古罗马人在权力,公民权,帝国与身份认同问题上的挣扎,就和好几世纪之后的人们一样. 在这本精彩,简明的历史著作中,毕尔德干净俐落,冷静而明晰地揭开了这座城市大获成功的秘密,无人能出其右. 毕尔德这本书不仅探索了古老,共和的罗马帝国,还有最终被帝国掌控的东部与西部省分......她轻松,熟练的运用了考古学,货币学,语言学,当然还有写于石块与莎草纸上丰富的纪录. 毕尔德精确,明晰地阐述了整个故事,充满热情并毫无艰涩难读之处......本书勘比令人敬畏的成功故事,而讲述它的人有着绝佳的天赋. 即便毕尔德自谦称是五十年的积累与研究造就了这本书,她自己只是轻松地于其中做学问而已.但当她领我们走过罗马公民留下痕迹的妓院,酒吧和小巷道时,我们首先感觉到的是她全然乐在其中. 毕尔德用轻快的语调掩盖了叙述背后严峻的学术压力.她不希望读者向罗马人学习如何生活,也不希望有任何类似的陈腔滥调.她希望我们与罗马人交流. 作者在审视罗马人对自己的史学和政治理论时,无疑是最强而有力的.她明晰,反复地说明罗马人对百年前发生之事的描述,如何无可避免地反映了他们当下的观点和关注.对伟大命运的想法,契约的传统,甚至是共和整体的基本制度,都被罗马人投射到他们城市兴起的早期,接着用来解释当下的情况. 玛莉.毕尔德可能是唯一一位可以超越她著作开天辟地第一句话"古罗马很重要"的人.如果这句话来自一个不称头的人物,显然会很无聊,但同一句话由毕尔德写下,就是一个充满自信的提醒,告诉大家:留心这段历史,在这之中产生的问题和疑问,至今仍存. 毕尔德的天才之处在于单独使用SPQR作现代阐述,而非直接以古喻今,指出二十一世纪政治与争议与古早时期的相似之处.她的这本书因此不只提供了对罗马历史的见解,也提供了对当时代所面临的挑战的见解. 台湾师范大学翻译研究所博士,政大英文系兼任老师.曾获第11届梁实秋翻译文学奖译诗组佳作,第17届梁实秋翻译文学奖译文组首奖.译有"希腊罗马神话:永恒的诸神,英雄,爱情与冒险故事",合译有"新越集","漂鸟集".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哲学博士,现任国立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系兼任教师.研究专长为中国戏曲,古典戏剧选等.合译有"新月集","漂鸟集". 国际媒体,专家学者一致赞誉推荐(第3页) 序 罗马的历史(第33页) 第一章 西塞罗最辉煌的时光(第41页) 公元前六三年:元老院和罗马人民(第42页) 西塞罗与卡提林的对峙(第48页) 第二章 最初:罗马的曙光(第79页) 伊尼亚斯和其他建国故事(第103页) 第三章 罗马的早期国王(第121页) 石碑上的铭文(第122页) 究竟是国王?还是部族酋长?(第127页) 伊特鲁斯坎国王?(第141页) 两个世纪的转变:从塔克文王朝到大胡子西庇欧(第166页) 外面的世界:维伊市和罗马(第191页) 扩张国土,士兵与公民(第200页) 原因与解释(第205页) 第五章 更宽更广的世界(第209页) 坎尼战役:战争的模糊面目(第222页) 波利比乌斯论罗马政治(第228页) 罗慕勒斯和雷穆斯的遗赠?(第259页) 罗马公民与同盟联邦之战(第280页) 第七章 从帝国到帝王(第301页) 朝向一段新的历史进程 - - 皇帝的历史(第389页) "我做过的事"(第421页) 奥古斯都死了.奥古斯都万岁!(第443页) 第十章 罗马的十四位皇帝(第447页) 宝座上的那群男人(第448页) 盖犹斯哪里不对了?(第451页) 天啊,我想我快变成神了......(第490页) 忍一忍,将就著过日子(第523页) 燕子和大蛇(第530页) 第十二章 罗马境外的罗马(第535页) 归化罗马?还是反抗罗马?(第554页) 自由的迁徙移动(第562页) 他们创造了废墟,却称之为和平(第571页) 后记 罗马的第一个千禧年(第587页)
0.854425
43.461538
0.001777
0
198
698
1,267.6
4.304688
0.202655
0
200,200,003,220
文学_情感
我虽是猫,但与世间一般毫无思想的笨猫,愚猫完全不同. 至于人类?此一邪恶物种大概只是我茶余饭后的愚蠢笑料吧! 创作当时,夏目漱石的心理状态,在别人看来是疯狂的, 但就漱石本人来说,却是在特具意识的心理下追求真实, 这部作品不仅仅以它的玄学意味,以及其滑稽特质受人称道, 事实上,"我是猫"被当作日本近代讽刺文学的经典类型,至今仍拥有崇高地位! "我是猫"可说是一本"人类图鉴",透过猫的眼睛描写人类各种奇妙的模样.从"我是猫.尚无名字."这句话开始,"猫"向读者揭开浮世人间的种种愚昧.猫自始自终都没有名字,不受人类驯服,与如同牡蛎般的宅男主人苦沙弥一起生活,"主人就像难缠的牡蛎紧紧吸附在书房,从不曾对外界开口.然后摆出一副只有自己最豁达的样子真是有点可笑."猫不只消遣自己的主人,连同时常来到屋顶长草的主人家的客人们,如美学家迷亭,物理学家寒月,诗人东风以及哲学家独仙等,都是猫的嘲讽对象. 本书于1905年起在"杜鹃"杂志上连载,轻快逗趣的文风,迅速获得广大回响.书中对话形式宛如日本传统说唱艺术"落语",并蕴藏了许多日本及世界文化的典故,在在显示漱石学识之渊博.夏目漱石作为小说中猫主人苦沙弥老师的缩影,嘲笑着明治时代知识分子的无奈,迂腐,无知,却也是漱石的自我反省. 猫族的世界与内心自白也是小说中饶富趣味之处── "像主人这种表里不一的人,或许有必要偷偷写日记躲在暗室发泄自己不可告人的真面目,但我等猫族无论行住坐卧,行屎送尿皆是真正的日记,所以用不着那么大费周章保存自己的真面目.有那个闲功夫写日记还不如在檐廊睡大头觉." "世人的评价因时因地如同我们猫族的眼珠一样变化.我的眼珠不过忽大忽小,而人类的评说却会在瞬间颠倒黑白.颠倒也无妨.事物皆有两面,有两端.敲打两端让同一事物身上发生黑白颠倒的变化,正是人类懂得变通的地方." "人类很愚蠢,只要用'猫哄声'──猫哄声是我对人类发出的声音.若以我为标准来看待,那不是猫哄声,应该是被哄声──算了,总之人类很愚蠢,所以我只要那样细声细气凑到人类的膝旁,通常他或她就会误以为我很爱他们,不仅任我为所欲为甚至不时还会摸我的头." "说到人类什么最难看,我想莫过于张嘴酣睡的丑态.猫族终其一生也不会丢这种脸." 猫的世界同样反映着人类世界.漱石以反讽手法,炉火纯青地刻画人性共相,即使历时百年,仍深受读者喜爱,为书中猫言猫语的的犀利幽默莞尔. ★经典中译典藏本,资深日本文学小说译者刘子倩融和当代与明治语言风格,完整体现"猫族"的机伶活泼. ★夏目漱石一举成为"日本国民大作家"的成名代表作. ★鲁迅,芥川龙之介,村上春树等文学大家无不深受"我是猫"的深刻影响. ★兼具日本俳谐文学和西欧讽刺文学的传统,善用辛辣讽刺的手法进行揭露和批判. 我是猫:夏目漱石一举跻身国民大作家的成名代表作(二版)
0.87415
61.894737
0
0
225
339
1,085.5
4.078125
0.136905
0
200,200,003,928
文学_情感
易经被称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易经的核心思想即为阴阳辩证法的观点.易经讲究阴阳互应,刚柔相济,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在五千年华夏文明史上,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久历众劫而不覆,多逢畏难而不倾,独能遇衰而复振,不断地发展壮大,根源一脉传至今,与对易经精神的精髓解读与时代应用息息相关. 如能悟透其中的大智慧并身体力行,也许你的人生就此改变! "自天佑之,吉无不利".现代解读"易经"的很多书,解释此句为:来自老天的保护,这样就会吉利,没有什么不利. 其实这样的释义是错误的.因为老天不会帮助任何人,因为一旦帮助了,老天就有了私心,有了私心还谈何公正公平呢?人们相信老天爷,就是因为老天爷铁面无私. 正所谓"天道酬勤",自立,自强,老天才会帮助你,也就是"天助自助者",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它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被无数人的经验所证实. 还记得历史上经典的"赤壁之战"吗? 曹操经过官渡之战,北征乌桓统一北方后,亲领三十万大军南下荆州,企图一举消灭刘表与江东孙权,统一天下. 刘表恰在此时病死,其次子刘琮软弱无能,主动投降曹操.刘备事后知道很气愤,但为避免陷入孤立,只好弃樊南逃. 曹操夺得�G州的消息传到江东,孙权的大臣们慌作一团,纷纷请降.而年轻的周瑜,在孤立无援的处境下,全面分析曹操远来的各种弊端,一语定乾坤,西联刘备,北拒曹操.献连环,施苦肉,使反间,用诈降,一夜赤壁火,千秋碧水江,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自强的周瑜也为后人留下了一段"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千秋神话. 老天只会帮助努力的人,吉凶也完全取决于自己.我们一生都在追求大吉大利,但人所有的追求,都在于自己,而不在别人,靠别人只会增加变数,反而无从依赖. 凡事依靠自己,才能走得更远更久! "易经"革卦曰:"顺乎天而应乎人".所谓顺天,就是按照天道去办事,尤其是自己能力还不够的时候,就要顺从天道,响应大众.发现身边的大势并且善于观察周边的风俗,然后迅速地融入进去,而不是在一旁指手画脚,格格不入. 历史上著名的"商汤革命"即是"顺天应人"之举. 夏朝末年,因统治者"桀"的残暴统治,民心渐失,商部落的首领商汤王意识到灭夏而拯救天下的时机到了. 商汤对内实行勤政薄廉,体恤民情的政策,人民生活安定,物资积累日益丰富;对外于其它部落各诸侯讲仁义,经常帮助有难的邻邦.同时不拘一格选用人才,对有才学而奴隶出身的伊尹不仅不岐视,还大加重用,破格提拔为右相;在伊尹与左相仲虺的辅佐下,一边用仁德感召诸侯,一边用武力剪除夏王朝的羽翼. 历经11次战争,商汤逐步征服了夏朝的多个属国,后利用有�皇系姆磁眩�在夏桀众叛亲离之际,商汤决定正式兴兵讨伐夏桀,发表檄文:"并不是我要造他的反,而是上天认为夏桀的罪恶太大了,命我讨伐他."檄文使大家认为是天要灭夏,极大地振奋了士气. 鸣条之战,商汤部队一举灭夏,建立商朝.由于商汤以武力灭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武力改朝换代,打破了国王永定的说法,从此中国历代王朝皆如此更迭. 在人世间,明白世故,洞察人伦也是顺天应人的一种表现.俗话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知道与人为善,擅长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但切记不可丢掉做人的原则与底线,这才是真正的理解"顺天应人"的内涵. 顺天就是借助外物达到自己的目的,荀子在"劝学"中曾说"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借助马车的人,并不是他腿脚飞快,但是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舟的人,并不会游泳,但却可以横渡大江.其实人和人的资质都是相同的,所谓的聪明和智者,只不过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周易系辞下"曰:"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意思是:神农氏寿终,黄帝,尧,舜氏兴起,伴随社会的演进,他们对旧时的制度,农作方法进行融通变革,使民众不松懈懒惰;神奇巧妙的变化,让民众感觉变化很适宜他们.易学的法则就是事物发展到极点,就会发生变化,变化则通达,通达后则能长久. "易经"很多时候都在强调一个"变"字,"变"的目的是为了不变,但不变就会出现很多弊端,所以变与不变相互的转化,正如同阴阳不断交融一样.合理的变化,就是去找寻阴阳平衡点,我们遇到困难时,就会自发地去处理这些问题,这就是努力去改变,试图去寻找平衡点的过程.穷则思变,变通而图存是从古至今的中国智慧,历史上著名的几次"变法运动"即是最好的解释! 与"看似复杂的易经,核心精髓三句"相关阅读:
0.85623
81.652174
0
0
173
541
569.6
4.207031
0.159212
0
200,200,004,213
文学_情感
"新时代需要文艺大师,也完全能够造就文艺大师!新时代需要文艺高峰,也完全能够铸就文艺高峰!我们要坚定这个自信!"12月14日,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全体代表中引起了热烈反响和强烈共鸣,随后,各代表团分组会议现场掀起了学习讨论讲话的热潮.大家纷纷表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心系民族复兴伟业,坚守人民立场,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弘扬正道,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精神气象,勇攀文艺高峰.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时代的创造者.在人民的壮阔奋斗中,随处跃动着创造历史的火热篇章,汇聚起来就是一部人民的史诗.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更加坚定了我一直以来的追求和努力方向."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张凯丽说,"无论在什么年代,文艺创作都必须回归本真,即文艺是为人民服务的,踏踏实实,潜心创作,德艺兼备,以人为本才是艺术创作的正路;瞎编乱造,制造噱头,哗众取宠,不可能产生留存于人民心中的精品力作."多年的演艺经历令张凯丽体悟到,演员的艺术生命来源于观众的支持和爱护,来源于对火热生活的感知和热爱.因此,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应该把人民群众放在首位,都应该首先想一想人民群众喜欢不喜欢,满意不满意. "总书记在讲话中再一次强调,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同时,对今后的文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黄豆豆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对其思想的启迪."我们曾到访抚顺雷锋旅,一边学习雷锋精神,一边与战士们共同创演舞蹈"林海雪原";曾前往海南省琼海市,为当地学生舞蹈团创排歌颂守护南海的海军战士的新节目;曾在湖南韶山的下基层活动中,在乡间地头冒雨为老乡们演出;更加光荣的是我加入了"伟大征程"剧组,与千余名演员一起,用文艺工作者的方式致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黄豆豆表示,今后要继续深入基层一线,到人民中去感受生活,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创作饱含真情实感的文艺作品,塑造有血有肉的舞台人物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人民'一词被多次提及.人民性是文艺工作的主线,人民是文艺理论,文艺批评,文艺创作的根本遵循."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万建中表示,文艺工作的成果要以人民是否满意为评判标准.民间文艺的人民性与生俱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民间文艺发展指明了方向,又为民间文艺调研提供了更开阔的视野. 习近平总书记说,只有把美的价值注入美的艺术之中,作品才有灵魂,思想和艺术才能相得益彰,作品才能传之久远.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内容选材要严,思想开掘要深,艺术创造要精,不断提升作品的精神能量,文化内涵,艺术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提出,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这让我们耳目一新."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认为,"要想跟上时代,就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的谆谆教导 - - 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冯双白表示,文艺创作不仅礼敬前人,更要有超越前人的"竞胜"之心,还要充分认识今天的特定时代条件.互联网和大数据催生了各种新技术,促进了各种艺术形式的创新和艺术门类互融,这是艺术发展的机遇,也是对当代文艺创作者思想深度和艺术能力的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强调'倡导健康文化风尚,摒弃畸形审美倾向',这使我深受启迪."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坦言,"畸形审美倾向"的问题,在文学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我们经常强调善就是美,美就是善,但在市场化的过程中,部分作家,市场机构为了逐利,忘记了文学文化本身必须具有的雅正,庄重的审美品格."阿来表示,善是文艺的动机,美是文艺的形式,真是文艺的追求,文艺创作者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这是一切文艺创造的出发点. 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给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5点希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语重心长,既有观念层面上的论述,也有对创作价值观的阐明,还有对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中,对文艺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文艺工作者的殷切期望."中国剧协顾问王晓鹰认为,讲话将文艺工作面临的问题从文化战略的层面,从顶层设计的高度,从先进文艺理论体系建构的意义上,进行了高屋建瓴的概括和精准形象的表达,让人醍醐灌顶,振聋发聩,鞭策文艺工作者担负起民族责任,时代责任和文化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通篇贯穿着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精髓,体现着对文艺工作者的殷殷重托和深切期许,也体现了对社会主义文艺规律的深刻把握."中国曲协主席姜昆表示,讲话旗帜鲜明地指出文化艺术领域如何树立天朗气清的行业风气,树立文艺界良好的社会形象.新时代的中国曲艺家要坚定文化自信,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让人民欢迎,受社会尊重,在历史画册上能留下美好身影的艺术家. "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的5点希望,也是5个要求,更是我们未来特别需要努力的方向."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韩子勇表示,要认真学习讲话,对标对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扎扎实实抓好落实.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要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让学生学习领会,激励广大青年学子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在党的领导下文艺的百年奋斗史,阐明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历史任务和责任."青年演员王凯表示,今后要继续下功夫创作好反映中国新时代,反映人民生活的作品."由我主演的电视剧"大江大河"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我想观众的厚爱不是送给我个人的,而是送给在国家建设和改革浪潮中的所有奋斗者."在王凯看来,追求德艺双馨,要在艺术创作上弘扬向上向善的价值导向,心怀对艺术的敬畏,对专业的赤诚;在生活上要严于律己,以自身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0.894363
211.416667
0.009889
0
356
806
767.6
4.046875
0.11825
0
200,200,004,435
文学_情感
七种武器"究竟由几部故事组成,至今争执不休.笔者深感争执毫无意义,故分享心得,与古迷讨论讨论. 由于"七"的限制,台面上未见八部之说."离别钩"受到普遍认可,而"拳头"和"七杀手"被分别采用或排除. 笔者支持六部说,其范围确认之主要程序及思考如下: (三)刊载,出版时对"七部"认定不一,可为排除之左证. 首先,依郭琏谦<古龙武侠小说目录及创作年代商榷>,"七杀手"完成于1973年6月,"长生剑"完成于1974年2月,其它几部均在其后.而"长生剑"的结尾分明说:"这就是我说的第一个故事,第一种武器."比"长生剑"更早的"七杀手",显然不是七种的任何一种,道理显而易见. 惟实际刊行并不单纯.郭文指出,南琪出版社于1974年2月开始印行之"武林七灵"即"七种武器",以今日残本见之,包括"七杀手".1975年6月,香港"武侠春秋"246期目录之"七种武器故事",又不见"七杀手"."拳头"1976年重载于"武侠春秋"时列为"七种武器之六",既然列为"之六",可见更早的"七杀手"被剔除了.但1979年连载于"武侠春秋"时,"七杀手"又标为"七种武器之七".反反复覆,是否作者和出版社炒作"七种武器"概念?又或者为了满足数目而不得不然?惟以原始理念,"七杀手"自不当列入. 另一个有力证据是,出版家陈晓林承认,曾经古龙许可而更动结尾,加入青龙会字样,暗示龙五为青龙老大,与柳长街存在竞合关系.由此证明,"七杀手"纯粹是拉夫,凑数的,七部乙说可以休矣. (一)书名为武器之名,内文(结尾)亦明言第几种武器. (二)逆反思维:"真正的武器"并非书名所示,主角所持之物质武器,而是另一些抽象事物.但书中真正揭示的,还不是这些"真正的武器",而是更深刻的人性,人格,人际问题.反而又反,层层剥开如洋葱. (三)背景设定:青龙会对付主角,或主角对抗青龙会(或其成员,盟友). "离别钩"内文没有明言"第六种武器",但其它完全符合条件.对"真正武器"的说明由结尾改为开篇,由点破改为暗示,令人眼睛一亮. 有些人质疑拳头算不算武器,这种质疑没有必要.即使限于物质,武器也可以有宽,狭二义,狭义是身外之物,宽义则可包括人体.拳头本来就是最原始的武器,在书中做为正义和良知的实化."吃人山上揍吃人老头",好极了. 问题来了.书中述及好友丁喜已婚,情人小琳离去.玩味其话语,"霸王枪"与"拳头"时间点似相去不远.但前者小马较为浮躁,脑筋相对简单,武功也不高明,隔不开激斗的双枪.反观"聪明的丁喜"一介入,双枪旋即分开,而丁喜当时还不如镖局的顶尖高手.现在,小马摇身一变,狼山上竟足以对抗绝世高手?性格上也转为沉稳,大气,甚至知道找谁共赴狼山,简直是"聪明的小马". 上述疑点或能解释,比如笔者对"初婚"之判断有误,时间改变了一个人.但狼山朱家父子武功之高,举世罕匹;以狼,龙利益抵触之大,何以绝口不提青龙会?除非我们同意:设定上不妨随心所欲,否则本书不应归属"七种武器",而应视为另起炉灶,独立推演的狼山寓言. 更具效力的外部证据如下:一,1975年1月首发于"武侠春秋"282期时,"拳头"下注"又名狼山".拳头好歹是个武器,"狼山"根本不是.前五部为何不在书名下注明场域?可见在古龙的思维中,"拳头"一开始即自成格局.二,1976年"武侠春秋"固然列为"七种武器之六",但1979年又排除在外.古龙自己若毫无疑义,陈晓林又何必拿"七杀手"凑数呢?可见"拳头"业已淘汰出局了,七部甲说可以休矣. 依前述之推敲,"七种武器"只完成六部.关系简示如下: 观念不妨调整一下.倘若部部精采,"七缺一"有什么关系呢?以话题性和哲学意味来说,不完美才是完美.正因为缺角,"七种武器"更添传奇色彩和话题性,正如青龙老大"神龙见首不见尾",深晦莫测,因而生发追测不尽的余味. 总之,古龙,倪匡是好朋友,在他们的作品中可以找到共点. 古龙"孔雀翎"1974 倪匡"眼睛"1978.6.26~1978.9.25 共点:神话般的往事和图画(神魔战争). 请注意孔雀翎和眼睛在视觉上的相似."孔雀翎"震慑人心,"眼睛"控制人性. 古龙"萧十一郎"1971 倪匡"玩具"1979.8.9~1979.11.27 共点:压倒性力量对人的玩弄,人性的扭曲.玩偶山庄发人省思. 古龙"桃花传奇"1968 倪匡"废墟"1986.5.3~1986.8.13 共点:绝世高手和封闭空间.留在这里,还是往外发展?规条的意义是什么? 以上述六部为范围,倪匡越后来的作品,越往古龙先前的作品找材料. 三部科幻小说的共点是:外在力量对人的宰制.
0.813129
62.966667
0.002128
0
249
561
1,215
4.03125
0.252515
0
200,200,004,464
文学_情感
李宣龚(1876-1952)是近代诗的名家,字拔可,室名硕果亭,晚号墨巢.福建人.沈葆桢为其舅祖.光绪二十年(1894),即甲午岁,中举人.后做过几任小官.辛亥后,供职于商务印书馆;又任合众图书馆(即上海图书馆前身)董事.喜收藏,所藏图书及简札书画,卒后捐入该馆.其生平诗文词,生前有过几次刊刻, 2009年10月,又经黄曙辉先生汇集校点,刊为"李宣龚诗文集". 在汪辟疆的"光宣诗坛点将录"中,李宣龚被拟为"火眼狻猊邓飞",是所谓"马军小彪将"的第十名.从排行上说,算不上高,但从所给评语看,则也还可观.汪氏评语说:"拔可诗深婉处似荆公,孤往处似后山,高秀处似嘉州."又汪氏的"读常见书斋小记"中,也有一条"展庵醉后论诗"说:"墨巢早年学后山,能老澹,能孤往,暾谷而外,无与抗手.惟晚年只有枯窘,不能再进,然即此枯窘,亦非寻常人所能到."李宣龚的诗,早年与林旭齐名,而林旭在"点将录"中,则为"豹子头林冲",是所谓"五虎上将"的第二名.据此,李宣龚诗的造诣如何,也可以想见了. 李宣龚在近代诗坛的地位,钱基博,钱仲联的著作中,也都有所论述.钱仲联的"近代诗人四十家"中,所论四十家诗,李居其一;钱基博的"现代中国文学史"中,所论近人诗七家,李亦居其一.所以,汪辟疆的那个座次,也许是偏低了些. 不用说,论定一个诗人,是很困难的事情,严格说来,也只有时间,才是最终的裁判.就是说,一个诗人的评价,或者推而广之,一代文学的论定,均非几个批评家就能说了算的.所有的评价,归根结底,不过是一家之说.最权威的批评之口,敌不过时间之流.而我们所能说的,也只是自己的意见.同时,我们的批评,也和我们所批评的一起,等待着时间的裁判;时间不仅论定诗人的优劣,也论定批评家的高下. 从纯粹的阅读看,我不很喜欢硕果亭诗.李宣龚所最擅长的,正如"石遗室诗话"中所说,是"工于嗟叹","惘惘不甘",而以情韵胜的.我所喜欢的,则是意思鲜新,语工譬妙.所以,在所有近代诗人中,我最欣赏的是海藏楼,其次则为苍虬阁,琴志楼,再加上石遗室.海藏楼诗用意刻深,发人深省,确乎是从孟郊受了益;而李宣龚虽号为"海藏后劲",但其为人,风格,都是不太着力的,较之海藏楼,则真好比上海的川菜馆,辣味不够.顺便一提,石遗老人的诗,自近代以来,一向是不被推崇的.但是,在石遗室集中,我读到了可喜的东西,所以,也就不准备再理会批评了.毕竟,读诗是一件赏心乐事,大抵也同于恋爱,一张大饼可以看成月亮,又何须太在意别人的意见. 李宣龚的诗中,没有海藏楼的刻深,也没有苍虬阁的沉挚,他的风格,似乎是处在两者之间,"瘦澹"多,"深婉"少;味道自然也是有的,有一些句子,也颇能耐人寻味,如钱钟书所欣赏的一联:"不经风雨连番劫,那得池塘尽日阴."("春尽遣怀")可是他最好的表现,是近乎陈后山的境界,而不能像黄山谷.这是我读硕果亭诗的大致印象. 尽管如此,李宣龚诗的佳句,尤其是写景,用典的,我还是耽读的,可以摘录不少.陈诗"硕果亭诗序"说:"海藏独喜(拔可)纪游山水之作,谓'逼近大谢,不止北宋'."是否"逼近大谢",并无关紧要;要紧的是,他的诗确有可称处.不妨择要举些例子,聊附评泊. "沫河晚渡":"荒鸦掠地纷无数,看作眠羊浅草边."(3页)按:此两句写晚渡景色,妙有淡墨画意.读此诗,不禁想到俞明震的"宿凉州":"残日在寒沙,婉娈得月态.群羊去如水,远色倏明昧."(见"觚庵诗存"卷三)俞诗写凉州晚景,可谓同妙."群羊"句,尤为近人冒孝鲁所赏:"解道'群羊去如水',不教敕勒擅穷荒."("题觚庵诗集") 又"西湖暝坐":"万顷湖光万树霜,天才最好是斜阳.无端灯火楼台路,办出徐妃半面妆."(150页)按:"天才"句,略近杨万里诗.杨的"舟过谢潭"云:"好山万皱无人见,都被斜阳拈出来."李诗的用意,也有些相似,只是说法不同.但是李诗又活用徐妃典,"熟典生用",则尤为难得了.徐妃是梁元帝妃,名昭佩,据"南史·后妃传"说:元帝眇一目,徐妃因不得宠,觖望,所以元帝每次来,妃必为半面妆以待.盖谑之也.揆之人情,这个故事,很有些靠不住.但诗人乐用此典,传诵人口的,如李商隐的"南朝":"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但较之李诗,还比不上其语妙. (责任编辑:鑫报)
0.809469
194.777778
0
0
303
493
1,040.4
4.070313
0.21563
0
200,200,004,497
文学_情感
台湾左翼文学传统在战争结束后,基本上已停止发展.左翼思想的失语与失忆,是一九五〇年代至七〇年代文化上的主要现象.必须到一九八〇之后,当威权体制开始松动之后,左翼作家才重现生机.其中最值得注意的两位作家是叶石涛(1925-2008)与陈映真(1937-),他们分别代表台湾社会"左独"与"左统"的两种思想光谱.在台湾解严前后,资本主义发展持续高张,而全球化浪潮席卷海岛之际,左翼记忆的重塑与再现,受到台湾文坛的普遍瞩目.叶石涛的"一位台湾老朽作家的五〇年代",以及陈映真的"铃铛花",以系列小说对战后左翼运动投以深情回眸,其中蕴藏两人不可说不能说却又不得不说的微言大义. 叶与陈的文学志业都背负威权时代的历史伤痕,并见证资本主义改造台湾社会的事实,其内心痛楚较诸过去的牢狱经验还要沉重.他们的小说并非只是竞逐台湾历史解释权,也不只是争冲乡土文学论战未完的发言权;面对民主运动的崛起,他们对台湾未来的愿景显然怀抱无止尽的期待.政治信仰使两人选择站在对立的阵营,但是全球化趋势又使他们对资本主义采取同样的批判立场.这篇论文通过叶,陈小说的再阅读,重新检视台湾文学的红色遗产,并追索左独,左统两位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
0.906746
252
0
0
284
115
1,189.6
4.132813
0.126984
0
200,200,004,517
文学_情感
或是美国为避免他揭发东亚侵略历史的例证,刻意轻放? 大川周明为东京审判中唯一列名甲级战犯的平民,亦因精神鉴定逃过审判,于一九四八年底东条英机等七名战犯在巢鸭监狱以绞刑结束一生后,获释返家.被盟军视为该为二战日本的犯行负责的大川周明,在昭和前期,于亚洲现代化的思辨中,走上"大日本主义",对其后日本的亚洲侵略战争起到推波助澜作用,亦为鼓动日本社会走上军国主义的主要旗手,美国媒体将之称为"意识形态的挑拨者","纽约时报"更将大川定位为揭开"十五年战争"之"九一八事变"的"民间头脑". 本书作者艾瑞克.贾菲(Eric Jaffe)的祖父丹尼尔.贾菲(Daniel Jaffe)为美军的战地精神科医师,他判定大川周明精神失能,无法继续受审.丹尼尔.贾菲医师对大川周明精神鉴定成为近代历史的争议,亦联结两人的生命,作者为一窥其祖父谜样的人生,同时跨入大川周明的疯狂世界,此开启作者引领读者理解近代日本之窗,探索怎样的社会集体意识将日本人推向侵略战争的不归路. 大川周明对日本与亚洲近代的思考不同于主张以欧洲做为方法的福泽谕吉,回到武士道去寻求解法对大川周明而言极具魅力.大川认为,"日本性"为亚洲重回"亚洲人的亚洲"之精神动力,此应为冈仓天心之"东洋理想"的启示,亦为西南战争主事者西乡隆盛精神的承继.盟军的备忘录将大川描述为"推动'亚洲人的亚洲'最坚定又最具说服力的人". 一战后的世界经济大恐慌下日本何去何从,大川周明登高一呼,师法维新志士,主张进行全面彻底翻修日本的"昭和维新",匡正"大正民主"衍生的议会政治败坏.大川心仪幕府的传统,倡议组建以军方为核心的内阁. 大川周明思想在政治光谱上无疑被定位在极右翼,亦即"基本教义右派",其表现在对外政策上即"反美".大川周明认为,美国意欲将势力伸入东亚,日本必须使美国了解,对方将无法遂行此野心.大川敏锐的嗅觉闻到美,日终将对决的空气,此亦为大川及其思想追随者所揭橥之救赎东亚的必经之路.一九二五年,大川即在NHK广播中预言,美,日终将为全球控制权决一死战,大川指控美国为东亚的入侵者,细数近代以来美国对东亚的进犯,大川认为不摆正一八五三年"黑船事件"以来遭扭曲的美日关系,日本难以引领亚洲走向近代. 然而,大川对日本必将赢得"解放亚洲之战"的预判未成为历史,日本战败后,大川周明虽为一介平民,但被视为"侵略战争的共谋者"沦为"战犯嫌疑人",此不因精神鉴定的结果而取消,直至一九五七年圣诞夜大川生命的最后.对大川的审判终究留待天主.诚如书中所言,东方是东方,西方是西方,两者绝不相会,直到天地交于天主的圣座前,那里既非东亦非西. 大川周明为何遭众人质疑"装疯"的情形下,在东京审判中全身而退?大川认为,此或许因检方担心他在法庭上戳破"盟国(美国)的错处".作者认为,大川周明若继续受审,将当庭举出美国在东亚侵略历史的例证. 其实,冷战后,大川周明是否仍持"大亚洲主义"已无关重要,因太平洋战争被美国降服的日本在美日同盟下,成为美国在东亚围堵苏联及中国大陆的最佳拍档,未被定罪的十九名甲级战犯亦获释,其中岸信介 - - 现任首相安倍晋三的外祖父 - - 更出任日本首相,成为美国反共的坚实盟友.美国对日本的战后处理亦留下日本与东亚邻邦间的"历史认识问题". 东条英机的孙女东条由布子接受作者访谈时仍坚称日本乃为自卫才参战,东条由布子认为应重新检讨东京审判的判决,修正日本教科书内容,以反映日本对战争历史的诠释.东条由布子的史观与自民党保守派的"历史修正主义"不谋而合.渠等试图为"侵略"的历史翻案,将太平洋战争诠释为日本突破"资源封锁",避免沦为"殖民地"的必要手段.战时日本在经济上与他国断交,生存受到威胁,很多人认为当时的国家意志是"自存自卫",因此投入战争. 安倍首相亦反对将太平洋战争定调为日本对东亚"侵略"的见解.安倍首相认为,"侵略"一词在学界及国际间并无定论.在二战结束七十年的"安倍谈话"中,言及日俄战争鼓舞殖民统治下的亚洲和非洲的人民.此隐喻近代日本发动之对外战争非属"侵略",而是为解放置于白人殖民主义下之亚洲的"义战",与大川周明的"亚洲论"遥相呼应. 在二战结束七十年之际,安倍首相试图翻转"村山谈话"将太平洋战争定调为"侵略"的态度溢于言表.然而,美国在支持日本自卫队转型,可"随时随地"协同美军行动的同时,仍不容安倍首相在为二战的"侵略"历史翻案,以避免美国陷入二战中与日本军国主义兵戎相见的历史尴尬.美国前驻日大使希弗(Thomas Schieffer)更认为日本在"历史认识问题"上做文章为不智之举,将损及美日关系,因美国认为此为攸关人权价值的问题,而非历史诠释的角度问题.惟希弗大使的"人权价值论"难以弥平"真正的历史亦或是你想要的历史"之悖论. 透过艾瑞克.贾菲在其祖父及大川周明间的穿针引线与爬梳,我们应可理解日本为何在太平洋与美国对决及大川所代表"大亚洲主义".回顾此时期历史,亦不难体察现实与历史竟如此相像,而历史为解开当前全球化下政经秩序重构迷团的钥匙.在美,中贸易战方兴未艾之际,此书提供始终站在东亚大国博弈浪头上之台湾极具意义的历史思考. 艾瑞克‧贾菲为我们献上这本出色的作品,既私密(一个关于家族精神病史的痛苦故事)又壮阔(两个国家投入一场毁灭性的战争).作者以明快的叙事节奏,为两个截然不同的生命找到了囊括无限争议的合流处:爱国主义何时将演变为犯罪?战争如何影响人类的心灵?战争中获胜的一方,有可能提供战败的对手公平的审判吗?这是一部如同顶尖侦探故事般引人入胜的重要作品 - - 或许在某种程度上,其本质确实就是一部侦探小说. - - 理查德•斯诺,"无限的危险:美国之于大西洋战役,二战最长的战役"(A Measureless Peril: America in the Fight for the Atlantic the Longest Battle of WWII)作者 二战后不久的东京,艾瑞克‧贾菲的祖父在一场被誉为"日本的纽伦堡审判"的军事审判中扮演了一个小而重要的角色.在本书中,贾菲讲述了这段故事,并对这段迄今难解的历史进行大胆,缜密探究且完美平衡的描绘. 毫不费力地游走于时空之间,艾瑞克‧贾菲详述两位不寻常之人的相遇.古怪的日本思想家大川周明,他是嫌疑战犯及二战期间日本战时动员的幕后主脑;丹尼尔‧贾菲,他是判断大川周明精神失常以致无法接受审判的年轻美国战斗精神病学家(combat psychiatrist),也是作者的祖父.两者的交会带来一连串具启发性,发人省思,时而幽默的观点,提醒我们思考该如何安放自己的心灵与想像力.本书为真实人生远比小说奇妙甚至难以理解,提出了强有力的证明. - - 堀田江理,"日本 1941"(Japan 1941: Countdown to Infamy)作者 艾瑞克.贾菲,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曾任史密森尼学会刊物编辑,有大量作品在"洛杉矶时报","科学新闻","页岩","波士顿杂志"上发表.艾瑞克.贾菲的祖父丹尼尔.贾菲,二战时作为盟军的精神科医生,在东京审判时为甲级战犯大川周明进行过精神鉴定. 广东省恩平人,民国四十年四月二十九日出生于高雄左营.曾任中国时报东南亚特派员,现为香港亚洲周刊特约撰述,新加坡新明日报,台湾人间福报,东森新闻云专栏.
0.875498
167.333333
0
0
323
918
798
4.078125
0.13745
0
200,200,004,521
文学_情感
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指出:"'登高使人心旷,临流使人意远.'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紧跟时代步伐,从时代的脉搏中感悟艺术的脉动,把艺术创造向着亿万人民的伟大奋斗敞开,向着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敞开,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 "登高使人心旷,临流使人意远",语出"菜根谭"."菜根谭"是明代学者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语录体著作,兼采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融处世哲学,思辨智慧,治国谋略为一体,内涵深邃旷远,说理深入浅出,流传至今仍备受推崇,供国内外读者从中汲取智慧和启迪."登高使人心旷,临流使人意远",原文大意是说,登上高山会使人心胸开阔,面对清流会使人神清意远,强调人在融入自然,融入环境的同时超脱于自然,超脱于环境,就能够提升自己的眼界和境界. 对文学艺术与时代之间关系的认识和探讨,在中国文学艺术思想史中是一脉相承的.早在先秦时期,"礼记·乐记"就指出文学艺术是反映社会现实,时代风貌的一面镜子,"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南朝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更加系统地阐述了文学与时代的关系,进而总结出文学发展的一条规律,"歌谣文理,与世推移","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概括来说就是,"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其后,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他发起的新乐府运动中不仅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而且在其诗歌创作中躬行上述理念,他的"新制布裘""夏旱""卖炭翁""采地黄者"等很多作品都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回应时代变迁.清代赵翼在"论诗"中进一步阐发了这一思想,提出"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不仅指出文艺作品反映时代,书写时代的使命,而且强调文艺作品的创作必须与时俱进,日日创新.回顾中国文艺发展史,自"诗经""楚辞"起,中国文学艺术创作就逐渐开始形成"为时而著""为事而作"的传统,后经历代发展逐渐沉淀为中华民族的审美文化追求.这样的审美价值追求,使文学艺术总能反映时代的风云,人民的悲喜,总能引领时代,发时代之先声,成为裨补时阙,塑造民族灵魂的丰厚滋养. 文学艺术体现时代风貌,不仅是中国文学艺术创作的优良传统,而且符合马克思主义文艺反映论.马克思主义文艺反映论的底层哲学逻辑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规律,即"存在决定意识".与此同时,意识本身又具有能动性,所以作为社会观念形态的文学艺术不仅要反映时代,书写时代,讴歌时代,而且要主动适应时代,把握时代脉搏,成为引领时代的号角,实现理想的社会效益.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文艺反映论的基本原理同中国文学艺术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同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学艺术思想相结合,在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反映论和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思想的继承,融合和创新中,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反映论的中国化,时代化.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反映论,深入阐明文艺创作与社会生活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文艺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观点:"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但是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革命的文艺,应当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文艺,要通过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反映人们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本质,表现时代前进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趋势,并且努力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民,给他们以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的精神",不仅强调文艺作品要反映时代,而且要发挥文艺作品塑造时代精神,引领时代发展的能动作用. "登高使人心旷,临流使人意远."历史指针指向了新时代,新征程,舞台更广阔,使命更崇高.习近平总书记在此处引用这一古语,就是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既要融于时代又要超越时代,与时俱进,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树立"眼纳千江水,胸起百万兵"的大历史观,大时代观,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把人生追求,艺术生命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结合起来,心系民族复兴伟业,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 (作者:赵纪萍,系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0.875
275.428571
0.01876
0
538
624
793.9
4.355469
0.135373
0.009183
200,200,005,093
文学_情感
安史之乱,一把将繁华富庶的唐王朝从抛物线的顶端推了下去,百姓们流离失所.在这样的背景下,刘绪带着家人逃到了江南. 刘绪才华出众,在嘉兴任盐铁转运副使,功绩显著,而最令其欣慰的是,中年得贵子 - - 刘禹锡. 刘绪的妻子说道,自己生孩子的前一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大禹赐给她一个孩子,于是夫妇二人决定把孩子的名字命为"禹锡"(古代赐即锡),定字为"梦得".刘绪对这个唯一的儿子寄予厚望,希望他长大后能够成材,光宗耀祖. 然而,刘禹锡的一生虽没有想象中的功成名就,但他却给世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刘禹锡,772年生,他的到来让刘绪和妻子十分欢喜,家里也多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可惜的是,刘禹锡身体并不好,常常生病. 刘绪一家毕竟是仕宦之家,孩子身体再弱,也万不会因此而搁置学业.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刘禹锡的启蒙教育由父亲来开启.令刘绪欣喜的是,他发现儿子: 聪慧,学起知识来掌握得很快;听话,听从自己的教导;勤奋,在学习方面丝毫不懒散;虚心,乐于向别人请教. 据记载,在求学的过程中,一旦遇到在诗文方面比较厉害的长辈,他就会像个小尾巴一样紧跟其后,虚心请教,并及时记录. 刘禹锡的努力换来了他的幸运,当跟随父亲外出游历时,他得到了一代文宗 - - 皎然与灵澈 - - 的赏识,并拜他们二人为师.他在诗文上的突出成就,多亏了这两位高僧的指点. 刘禹锡求知的火焰正在熊熊燃烧,他像海绵一样不断地汲取诗书礼仪中的精华. 在父亲的严格教导下,他待人有礼,尊敬师长,举止得体,又因其勤奋好学,常常被人们夸赞. 刘禹锡就是那个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 才十多岁的年纪,刘禹锡就已经小有名气. 天道酬勤,多一份耕耘,多一份收获.只要付出了足够的努力,就一定会获得相应的回报. 刘禹锡少年时期那异于常人的勤学为他后来顺利科考及成功入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在唐朝,读书人要想走上仕途之路,最为普遍的途径便是参加科举考试. 要想参加科举考试,除了生徒(官学出身,通过学业考试后,由学校选送),其他人都要经过地方官的举荐.对当时已有名气的刘禹锡来说,这简直就是最容易过的一个关卡. 经过地方官的举送,刘禹锡赴京应试,加入到了浩浩荡荡的科考大军中.二十几岁的他,一腔热情,豪情满怀,想在未来干出一番大事业. 首战告捷,刘禹锡考中了进士.紧接着,他又凭借自己出色的学识考中了博学宏词科,这又给了刘禹锡极大的信心,但他并不满足于此.两年后,刘禹锡考中吏部取士科. 三次考试,都是一考即中,充分展现了刘禹锡的盖世才华. 后来,他的官场路上一路晋升. 此时,他31岁,正值大好年华,他期待在官场上大展身手. 是金子,总会发光.而刘禹锡闪闪发光的背后,是源于少年时期的勤学与努力,虚心与上进. 当时对朝廷统治不满的官员有很多,当时,作为一颗"政治新星"刘禹锡被当成宰相来培养,希望有一天能够重振朝纲. 但每个人内心都清楚,孤掌难鸣,只有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团队来凝聚力量,才能革除弊政,改变当时的糟糕现状.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以王叔文为首,一批有志之士被撮合到一起,其中就包括刘禹锡. 王叔文特别看重刘禹锡,遇到事情总是先找他商量.此时的刘禹锡可以说是王叔文的"谋士",是革新集团的核心人物,这是他官场路上最风生水起的时候. 在王叔文的带领下,刘禹锡与柳宗元,韦执谊等人推行了不少新的政治主张,深得百姓的赞赏. 然而,改革的热情刚刚点燃,现实就无情地向他泼了一盆冷水. 当时,武元衡任御史中丞,算是刘禹锡的上司,但他与刘禹锡相处不和,外加他看不惯王叔文一派的作风,不久就被免去要职. 后来,不知什么原因,侍御史窦群再次弹劾刘禹锡,他再一次被免去要职. 除此之外,因出身微贱,一些官员并没有把刘禹锡放在眼里. 王叔文,刘禹锡一派与反对力量的矛盾一直存在,党派之争愈演愈烈. 当反对变革的太子李纯继承皇位后,保守派武元衡有了实权,刘禹锡的革新可以说是彻底失败了. 革新失败后,迎接刘禹锡的是什么呢? 他先是被贬为连州刺史,却不曾想,在前往连州上任途中又被改贬为朗州司马. 朗州位于湖南,朗州的冬天冷起来和长安没什么两样.自己怀才不遇,小人却洋洋得志,他的内心不仅苦闷,而且不甘. 担任朗州司马后,刘禹锡不再沉溺于苦闷,远离京城后,他发现有了大把属于自己的时间,"以诗抒怀"成了他生活的日常. 纵使有再多的不满,他仍旧初心不改. 同样被贬至湖南永州的柳宗元写下了"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而在朗州的他却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秋词": 是啊,人最宝贵的地方也许就在于 - - 虽身处困境,眼里却依然有光. 两年以后,刘禹锡收到了回京的诏令,他盼这一天不知道盼了多久,听到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自然喜不自胜. 他期待能够报效国家,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然而,此时朝中仍是保守派把持政权,刘禹锡便借桃花抒发自己的傲气和不屈: 武元衡看到此诗,认为这是对他们极大的讽刺,于是还没被正式安排官职,他再次被贬为连州刺史. 就这样,他带着年迈的母亲和三个孩子,又踏上了前往连州上任的路途. 此时,刘禹锡的母亲已至耄耋之年,她久居洛阳,对连州的生活环境很不适应.一年以后,母亲卢氏永远地离开了他,这对刘禹锡来说是巨大的打击.然而,在回家服丧途中,又听闻知音柳宗元的离世,更让他难以接受. 不幸的事情接连发生,这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能够从这里面爬出来的人,定是有着非同寻常的乐观与坚强. 刘禹锡把"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恋"演绎得淋漓尽致! 刘禹锡在连州任职五年,后来又辗转于四川夔州,安徽和州任职,到此时刘禹锡被流放到地方已整整23年. 刘禹锡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在长久的贬谪生涯中悄然逝去,23年的光阴足以摧垮一个人的精神,消磨一个人的意志,可刘禹锡写下的依然是乐观向上的诗篇: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这就是他面对生活给出的最好答案.屡遭打击而永远不屈,始终拥有着持续的生命活力. 在任和州刺史时,他的住房由"三间三厅"的规格降为"只能放一床一桌一椅的破旧小房",这害得他短时间内三次搬家.在这样的情形下,他坦然写下了名垂后世的"陋室铭",一句"何陋之有",可见其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 这种虽身居陋室,但仍有着高尚品德和高洁志趣的人生态度令人艳羡,更令人钦佩! 现实条件不允许他施展自己的抱负,他也不会因此而虚度自己的光阴. 后半生,他虽不得志,但却在诗歌,辞赋,论说文的创作上彰显了自己的才华,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他的作品中虽有对掌权者的不满,但更多的是给世人传递了一种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被人冤枉,遭人陷害又何妨? 刘禹锡就像一颗耀眼的明星,闪闪发光,给人力量.他终其一生,历尽沉浮,却不改初衷.不负人,不负己,不负心. 在人生的长河中,没有一个人的一生会是一帆风顺的.我们会遇到坎坷,遭遇磨难,碰到挫折,经历失败. 当摔倒的时候,有的人一蹶不振,有的人则奋发向上. 其实,摔倒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那颗有斗志的心也跟着彻底摔倒了. 一个人的心态里,藏着他的人生. 少些抱怨,多些动力.当我们鼓足勇气以乐观的姿态去面对所有遭遇到的"意外"时,终会绝处逢生,迎来柳暗花明.
0.861476
43.632353
0
0
105
839
518.2
4.199219
0.164139
0
200,200,005,295
文学_情感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充满亲情的节日. 天上月圆,地上人圆,花好月圆人团圆. 无论平时亲人是否分隔两地,但只要这一天,家人团圆,亲人相聚,共享天伦之乐,人们就会感到格外的满足与欢畅. 亲情之乐,是普世共有的情感,与年老的父母聊天,看父母欣慰的笑容;给小孩子讲个故事,看儿女欢笑雀跃于膝下,从中获得的欣喜快乐是无穷无尽的. 他30岁时在阳明洞修炼道术,曾经产生"离世远去"的念头,但是始终难以割舍对祖母,父亲的思念之情(母亲在他13岁时去世,祖父在他19岁时去世). 最终他悟到"此念生于孩提,此念可去,是断灭种性矣",认识到对亲人的爱是植根于人的本性之中的,在婴幼儿时期就产生了,是人最基本的自然情感. 在超脱尘世与拥抱亲情之间,王阳明选择了后者,也从此认为佛道抛弃亲情人伦是不对的. 1506年,35岁的王阳明由于上书言事得罪了太监刘瑾,被打了四十廷杖,入狱释放后,又被贬往贵州龙场做驿丞,到蛮荒之地做个不入流的小官. 发配的路途经过南京,当时他的父亲在南京做官,又正好赶上中秋节,父子得以团聚. 看着白发苍苍的父亲,王阳明一阵内疚,流着眼泪痛骂自己鲁莽,给自己带来了灾难,更让年老的父亲担忧. 父亲说的却全是宽慰之词:"只要人平安回来就好啊,你所做的事情也是出于正义,不必太自责!" 正是经过了这一个中秋节,在亲情中汲取了无限力量的王阳明,毅然奔向贵州龙场,于是有了后来的"龙场悟道",有了后来的一系列精彩人生. 亲情永远是一个人最坚强的后盾和不竭的力量来源.亲情,没有杂质,没有距离,更没有虚伪,仅仅是相通的血脉间彼此默默地相互关怀. 你可以忽略很多,但是最不能忽略的是亲情,否则你的生命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你可以拥有很多,但是最应该拥有的是身边的亲人,只有他们才是你生命中的重中之重!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 山河大地拥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 诗的大意是:去年的中秋节,一开始阴云密布,但最终天晴见月,今年的中秋节,却始终阴天;人的一生,本来中秋圆月的美景就看不到多少次,更何况一个人头上的白发越来越多;不过,在我心中,自有一轮光明的圆月,千古常在,永不缺蚀,山河大地都沐浴在它的光辉之下,这等快乐,不必非要在中秋才有. 王阳明诗中所说的"光明月",指的就是他历经生死考验,在贵州龙场所悟到的"良知". 这良知既是人的本心,又是天地之心,"千古团圆永无缺". 永恒,无限的天理,不必在宇宙星辰中找,而应当在人心中找,它就是人心中的良知. 天地间的道理千千万,心却只有一个,心外无理,找到了心,也就找到了理,一理含万理,万理还是一理. 怎么找到心呢?要收心存心,要为善去恶,这就是"致良知". 大道就在每个人自己的心中,不必外求,只要致其良知,便得心之本体,只有良知才是人们的至乐之乡,才能使人们从世俗的悲欢之中解脱出来,成为真正超越的人. 当我们生活中的一切内容,全部都是良知,人生就达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最高境界,享有一种与自己的生命本质相一致的现实生活. 人生的最高境界很难达到,但是我们应该心向往之,虽不能至,还是要在心间供奉一轮明月. 世界是我心显现出来的,我心污浊,这世界就污浊;我心光明,这世界就光明!
0.866112
50.846154
0
0
138
410
708.1
4.082031
0.15885
0
200,200,005,319
文学_情感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至衰的分水岭.这个盛极一时的超级大国,经历这次沉重打击后,从此一蹶不振.安史之乱对唐朝的影响,史学家们已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并写进了历史教科书.然而,由安史之乱导致的唐朝皇帝严重的心理危机,似乎被史学家们忽视了.其实,皇帝的心理危机对唐朝后期政治格局的影响非常深远.皇帝心理危机最直接的表现是,不再信任武将,而只信任宦官.因为宦官是宫中家奴,在皇帝看来,他们不会有起兵叛乱的危险,而且皇帝自幼便由宦官侍奉饮食起居,自认为彼此感情融洽,值得信赖. 唐玄宗开创了历史上少有的开元盛世,无疑是一位有作为的帝.但是,安史之乱,玄宗之前的那种高度自信,一夜之间荡然无存.所以,当他命大将高仙芝,封常清领兵平叛时,特地派宦官边令诚作为监军.然而,宦官出任监军一开幕便制造出了一场悲剧.心胸狭窄的边令诚由于与高仙芝,封常清意见不合,便诬告他们贪污军粮,动摇军心.唐玄宗竟然听信谗言,毫不迟疑地杀掉了这两位战功卓著的大将.由此可见,唐玄宗的心理危机是何等严重. 同样的心理危机随后也出现在唐肃宗身上.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九月,肃宗命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率六十万大军围攻相州,讨伐叛军.为了监视这些将领,肃宗以郭子仪,李光弼都是国家元勋难以相互统属为理由,不设立元帅,却任命宦官鱼朝恩担任观军容宣慰处置使 - - 这是肃宗新创的名称,也就是没有大元帅名义的大元帅.对兵法一窍不通的宦官成了最高军事长官,战争的结局也就不难预料了.果然,相州一战,唐军大败,战马万匹只剩三千,刀枪十万几乎全部丢失.战后,鱼朝恩却将失败的责任全部推到大将郭子仪身上.肃宗不明是非,解除了郭子仪的兵权. 宦官因为生理残缺,大多心理扭曲,一旦得势,往往比正常人更加贪得无厌,横行霸道.因此,宦官担任监军造成了不少恶果,多位藩镇将领甚至被逼造反.大将仆固怀恩在平定安史之乱中战功显赫,一门之中有四十六人为国战死,他女儿为了国家和亲政策,也远嫁到回纥汗国.但是,由于他得罪了宦官骆奉仙,骆奉仙便密告他谋反.仆固怀恩发觉后,不愿作高仙芝第二,只好叛变.昭义节度使刘悟,同华节度使周智光,同样不堪宦官的凌辱和欺压,而被逼造反.周智光造反时发表声明说:"仆固怀恩本来不反,被你们逼反;我本来也不反,今天为你而反."藩镇将领被宦官逼得造反,进一步加剧了皇帝的心理危机,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宦官不仅被派往军队中充任监军,而且在朝中的权势也急剧膨胀.安史之乱后第一个权势显赫的大宦官是李辅国.他因为拥立唐肃宗有功而得到信任,随肃宗回到长安后,拜殿中监,封郕国公.当时,包括宰相在内的朝中百官奏事,必须先经李辅国批准才能面见皇帝;皇帝颁发诏书亦由他签署后才可施行,群臣不敢非议.肃宗死后,李辅国又拥立太子李豫即位,即唐代宗.此后,李辅国更为骄横,他甚至对代宗说:"皇上只须深居宫中,外面的政事由我来处理."由于李辅国掌握了中央禁军兵权,代宗敢怒而不敢言.后来,另一宦官程元振夺取了禁军兵权,代宗派人将李辅国大卸八块,总算出了一口恶气.李辅国死后,朝政被宦官程元振操纵.后程元振被放逐,大权又由宦官鱼朝恩掌控.鱼朝恩曾两度出任观军容宣慰处置使,他根本不把代宗放在眼里.代宗只得又设计捕杀了鱼朝恩.显然,重用宦官同样会酿成祸害.所以,唐德宗即位后决定调整心态,对宦官加以整治.德宗派宦官给淮西节度使李希烈颁赐旌节.此宦官回京后,德宗得知李希烈不仅送了他700匹缣,200斤黄茗,还送了他骏马和奴婢.德宗大怒,将此宦官杖责六十后,又处以流刑.此事传出京城,那些奉使出京还没回来的宦官,都悄悄地把礼品扔到山谷中,没有收到礼品的也不敢乱来了.可是,好景不长,不久又发生了泾师之变.泾原叛军进入长安时,德宗信赖的禁军将领竟然不能召集到一兵一卒来保卫他.仓促逃亡时,德宗能够依靠的只有他在东宫时的一批宦官.重返长安后,德宗随即任命宦官统领中央禁军神策军,后来还进一步强化了宦官担任各地藩镇监军的制度.也就是说,德宗最后不仅未能摆脱安史之乱造成的心理危机,反而受泾师之变的影响越陷越深. 几代皇帝的心理危机终于酿成了无法收拾的残局.德宗之后,宦官势力掌握了禁军兵权,以至于发展到了随意废立皇帝的地步.顺宗即位才几个月,就因支持改革派夺取宦官手中的兵权,而被宦官安排退位;接班的宪宗曾经不屑一顾地说,宦官不过是家奴而已,不料后来却被自己的家奴杀死,新即位的穆宗迫于宦官压力竟然不敢追究;文宗时,为了剪除势力膨胀的宦官,由宰相李训编造天降甘露的谎言,准备在宦官们参观甘露时将他们一网打尽,但因选择的演员演技太差,被大宦官仇士良看出了破绽而酿成了甘露事变,不但上千官员被杀,连文宗自己也被宦官挟持.从此宦官干政达到了顶峰.由宪宗开始,直至唐亡的9个皇帝,除敬宗是以太子身份即位外,其余的竟然都是由宦官废立的. 其实,安史之乱并不代表所有武将都不可信,至少参与平乱的许多武将是值得信赖的.遗憾的是,那时还没有心理疏导这门学科.如果唐朝皇帝的心理危机能够及时得到化解,或许宦官干政的历史会被改写.
0.901014
295.857143
0
0
688
469
537.9
4.027344
0.116852
0
200,200,005,336
文学_情感
每一代历史学家,都要重写上一代历史学家写下的历史. 著名历史学家柯文,治学中国历史至今六十年出头,对中国历史和历史本身的思考经历了一系列演变.在他的研究生涯中长久萦绕于心的,并非关心西方人自以为富有价值,自然而然,符合常规的历史,而是志于深入中国,像中国人自己亲历一样,最大程度地审视和重新理解中国历史. 当初亲身经历的历史,与后来重构的历史迥然不同,书名"走过两遍的路"正正象征着这一关键的分别. 柯文的这本回忆录,讨论了20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的中国历史学者们反复讨论的核心问题:从以费正清为代表的"西方中心论"到强调从中国的角度研究中国史,到探讨民间史观和书写历史,故事和记忆之间的张力等全球性议题.这是一本深具启发的好书.作为一名曾于1964-1965年间在哈佛参加费正清研究生课程的外国人,第四章中作者与导师费正清之间终身真诚的友谊亦令我动容. ―毕仰高(Lucien Bianco,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荣休教授) 鲜有历史学家认为,他们选择如何讲述过去这件事本身既有趣又重要.能对异文化历史有深入体认,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历史学家,则更是罕见.以一种西方式的分析想像力点亮中国史思维―柯文不仅向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西方学者提供了示范,也为中国历史学者提供了研究本国丰富历史以至世界各地历史的新方法.他这段自我发现的旅程,为历史学专业带来启迪. ―王赓武(新加坡国立大学特级教授)
0.912458
118.8
0
0
212
192
1,026.9
4.207031
0.119529
0
200,200,005,354
文学_情感
整个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轻轻合扣上"老人与海"这本书,意犹未尽,掩卷沉思,老人瘦骨嶙峋,不肯屈服的身影浮现在我的脑海,他的颈背上刻着深深的皱纹,褐斑布满了他的双颊,除了一双眼睛,他浑身上下都很苍老.那双眼睛乐观而且永不言败,色彩跟大海一样. "老人与海"是美国海明威的代表作,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终于独自钓上了一条大马林鱼,将其拖了三天筋疲力尽,被他杀死了绑在小船的一边,在归程中一再遭到鲨鱼的袭击,最后回港时只剩下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 我想他是失败的,但在某种意义上说他又是成功了的. 前八十四天,老人的鱼篓里空空如也,他站在海岸边等待第八十五天的来临 - - 那个有好运的日子.他满载着希望而去,驶向海的远方,饥饿劳累过后,他始终不肯放弃那条大鱼,当他的大鱼被鲨鱼吃得仅剩下一副骨骼时,他自问:"可是,是什么把你打败的呢?""什么也不是......是我走得太远啦."老人承认了自己的失败,却又绝对相信自我的力量.相信他纵然失败依然勇敢无比,相信在精神上并没有败给鲨鱼,因为被消灭的是鲨鱼,而不是自己. 独自思索了很久,细细品味这本书的寓意所在,作品背景是在两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战争之后,人们还未从世界大战的恶梦中醒来,幻灭,失落等种种迷惘困扰着人们.战后的社会是一片混乱,衰败的景象,战争和社会的种种荒诞现象给海明威的精神和身体上都带来了很深的创伤,可谓九死一生.我想了很久,觉悟到,马林鱼象征人生的理想,鲨鱼象征无法摆脱的悲剧命运,大海象征变化无常的人类社会,而梦见的狮子则为勇武健壮,仇视邪恶,能创造奇迹的象征,老人则是人类中的勇于与强大势力搏斗的"硬汉子"代表,他那捕鱼的不幸遭遇象征人类总是与厄运不断抗争. "海洋是仁慈的,十分美丽的,"她给予了老人一条"比小船还长两英尺"的大马林鱼.可是海洋又是残忍的 - - 那此成群结队而来鲨鱼夺走了他辛苦追捕到的大鱼,粉碎了他的"光荣".老人与大海的关系是既依存于大海又要与大海斗争.大海是他的生活场所和战斗场所,也将成为他的最后归宿. 原来老人虽已年迈,却始终不肯屈服,正如他所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 "老人与海鸥"就是这样的一篇课文.讲述了昆明一位叫吴庆恒的老人十几年如一日,如亲人般照顾喂养翠湖边的海鸥.当老人去世后,海鸥自发为老人守灵,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 在你不经意中去阅读这篇文字的时候,首先印入你眼帘的是那位普通的老人:"他的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的褪了色." 显然,这是一位普通到"褪色"的老人.我不知道这老人的来历,也不知道他的生活状态,但是,却从他的形态和所用物品上,看到了他的生活色彩 - - 一种"褪色"的简单与朴素,或许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寂寞与清贫.他从二十多里以外的城郊步行来到这翠湖边,不是为垂钓,也不是为散步,"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读到这里,使你不由的想到:仿佛老人不是在哺育一群野生的,自由的海鸥,而是在喂养一群家生的,笼养的鸽子.这些自由生长着的自然宠儿竟然能享受到只有笼中的家禽才有的人类的待遇.此时,他和它们之间的距离只有"一步"之遥.我不知道其中的一只海鸥是否曾经历过来自人类残忍猎手的攻击与不怀好意的接近,但至少,那些能够在老人身边"起起落落"的海鸥,必定还信赖人类族群的善意与美好.看来,人性的美好不仅仅要听凭人类自己的判定,还需要听凭自然界与其共生的其他物类的判定才更为完整. 记得在自己很小的时候,每当看到秋高气爽的天空中由北向南飞过的雁群时,心中总会涌现出浓浓的与之为伴的渴望与憧憬之情.因为那像是与仙为伴,甚至还比与仙做伴更令人陶醉和神往.而这个老人却有幸能享受这人间的仙境.而仙境中的人总会迷醉于其中而忘却人间的一切烦恼. 老人的期盼原来是确切无疑的!他对海鸥的那份美好的感情,早已经被那"重情意"的海鸥受纳,并在老人离开它们之际,竟以动人心魄,震撼人心的力量,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一种的难以名状的激动终于湿润了我的眼眶,我在为老人的幸福而湿润,更为那些情意深重的海鸥们而热泪盈眶! 从这篇美丽的文章中,让我看到的毋宁说是老人美好的人性,倒不如说是海鸥美好的品性.而更让我激动不已的是,在这美好人性与美好品性之间相通着的东西 - - 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融,原来是那样美好,如此动人! 老人与海鸥,一个孤独的老人和一群海鸥.一个孤独的步履蹒跚的老人和一群飞得热闹的海鸥. 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老人与海鸥",这个故事人深深地打动了我. 上课时,我认真地听着老师的每一句话,因为就在今天早上,我在读这篇课文时就已经被文中那个俭朴的老人的一言一行所感动了,但我非常想知道这位老人为什么要那样做,海鸥们为什么会有那一系列让人吃惊的举动? 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的朗读,我慢慢明白了."每年冬天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是为了去喂海鸥,与海鸥相伴."老人是那样无私的爱着海鸥.你瞧,老人喂海鸥时动作多娴熟,海鸥与他配合多默契,老人熟悉每只海鸥,给它们起了一个个朴实又亲切的名字"独脚""老沙""公主"......当老人谈起海鸥时眼睛都生动了起来,当海鸥傍晚该回滇池时老人目送海鸥与海鸥依依惜别,老人十多年如一日的这样做,他已经把海鸥当成了自己的亲人. 老师告诉我们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老人名叫吴庆恒,老人虽然每个月的退休工资只有308元,但他居然要用一半的钱去买面粉,饼干和着鸡蛋喂海鸥,老人每天只吃一碗饭,两个馒头和一些咸菜,他从不舍得花五毛钱坐一次公交车,他说海鸥来了,他的幸福就来了,他就那样无私的爱着海鸥,可是有一天这么无私的老人却去世了. 老人与海鸥之间的这种深情厚谊这么不令人动容呢?我们明白了:"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对他们付出真切的感情,它们也会给我们真诚的回报",海鸥老人不是最好的例子吗?
0.883436
122.25
0
0
256
743
789.3
4.027344
0.138241
0
200,200,005,959
文学_情感

No dataset card yet

Downloads last month
62

Collection including BAAI/IndustryCorpus2_literature_emo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