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AST history - 112 - 1", "question": "新北市金瓜石的國際終戰和平紀念園區, 立有一面紀念牆, 上面刻有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拘留在此的盟軍戰俘姓名與國籍。這些戰俘中, 許多是紐西蘭及加拿大軍人。他們的國家並未遭到日軍攻擊, 卻仍參戰, 其原因為何?", "correct_choices": "['由大英國協動員的軍隊']", "incorrect_choices": "['受雇到海外作戰的傭兵', '反法西斯主義的志願軍', '聯合國維和部隊的成員']", "metadata": "{'timestamp': '2023-10-23T16:14:29.896933', 'source': 'AST history - 112'}", "human_evaluation": "{'quality': '', 'comments': ''}"} {"id": "AST history - 111 - 7", "question": "經濟史家考察十九世紀歐洲運輸革命與工業革命的關聯, 指出: 「這種運輸設施」的推展,使先前未曾開發地區捲入世界經濟活動內, 更因其克服運輸量、畜力、季節及移動速度等限制, 工業革命成果得以擴大。因此, 此一交通革新「不但是運輸革命的完成, 而且也是工業革命的完成」。這位史家所說的「這種運輸設施」, 最可能是指 :", "correct_choices": "['鐵路的興起']", "incorrect_choices": "['汽車的量產', '運河的開通', '輪船的通航']", "metadata": "{'timestamp': '2023-10-23T16:14:29.898207', 'source': 'AST history - 111'}", "human_evaluation": "{'quality': '', 'comments': ''}"} {"id": "AST history - 111 - 41", "question": "1791 年法國大革命初期, 制憲國民會議制定憲法, 其中若干條款涉及「政體」問題:\n資料甲:「政府體制是君主制, 行政權授予國王, 在其麾下由官員行使」; 「立法權委予人民自由選出的代表組成的國民會議」; 「司法權委予人民定時選舉的司法官行使」。\n資料乙:「國王的人身神聖、不可侵犯, 正式頭銜是法蘭西人民的王」; 「在法國, 沒有其他權威高於法律權威, 國王之統治由其而來, 僅能以法律之名求得服從。」「國王即位時, 須宣誓效忠國家與法律。」\n閱讀上述資料, 回答下列問題:\n根據上述條款, 法國大革命初期要建立的政體應是 :", "correct_choices": "['立憲君主制,但國王仍保有實質權力']", "incorrect_choices": "['專制君主制, 且國王擁有絕對的權力', '專制君主制, 但國王權力受法律約束', '立憲君主制, 且國王只是虛位的元首']", "metadata": "{'timestamp': '2023-10-23T16:14:29.898476', 'source': 'AST history - 111'}", "human_evaluation": "{'quality': '', 'comments': ''}"} {"id": "AST history - 112 - 35", "question": "閱讀以下資料, 回答問題 :\n資料甲:一位戒嚴時期白色恐怖受難者的回憶錄寫道:\n自(1969 年) 3 月 12 日轉押到博愛路警備總部保安處看守所後, 我心裡已有了底; 所謂「專案小組」對我的罪名似乎已經 $「$ 拍版定案」。……雖然我心裡並不覺得自己有罪, 可是惡法也是法, 什麼《懲治叛亂條例》、《椹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 在情治人員無處不在、隔牆有耳的環境中, 一言嫁禍已屢見不鮮。……在 $\\ulcorner$ 專案小組」偵訊時, 永善 (陳映真) 的案件, 只因他寫了具有社會主義、人道主義, 反映了某一些時代青年人為窮人、為拯救被壓迫人們的文章, 便戴了一頂紅帽子, 被判 10 年徒刑。\n資料乙:2019 年 5 月 30 日,中華民國政府公告:\n受難者徐維琛君等 2006 人(含陳永善)應予平復司法不法之刑事有罪判決暨其刑、保安處分及沒收之宣告。\n資料甲提到《懲治叛亂條例》和《赋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 這兩個條例制訂的時機為何?", "correct_choices": "['冷戰初期, 政府為對抗中共顛覆、壓制臺獨主張或政治異議']", "incorrect_choices": "['臺灣發生二二八事件, 為了弭平亂事, 使政府派兵有所依據', '舊金山對日和約期間, 為了制止「臺灣地位未定論」的傳布', '臺美斷交後, 國民黨為了鞏固政權,立法打擊黨外民主運動']", "metadata": "{'timestamp': '2023-10-23T16:14:29.897114', 'source': 'AST history - 112'}", "human_evaluation": "{'quality': '', 'comments': ''}"} {"id": "AST history - 111 - 19", "question": "北宋繪畫具有寫實主義的風格, 代表作如 「清明上河圖」。藝術史家解釋 : 北宋畫家細緻觀察岩石表面的紋路、花鳥造型及河中船隻結構, 顯示當時畫家對於視覺世界有敏銳的觀察與深刻的體會。這位史家主張, 北宋畫家對「視覺世界」的敏銳觀察可在當時的思潮中找到思想根源。此一思想根源為何?", "correct_choices": "['理學興起, 提倡 「格物致知」精神']", "incorrect_choices": "['古文運動, 回歸「文以載道」傳統', '道家流行, 宣揚「道法自然」思想', '禪宗傳播, 主張「明心見性」觀念']", "metadata": "{'timestamp': '2023-10-23T16:14:29.898267', 'source': 'AST history - 111'}", "human_evaluation": "{'quality': '', 'commen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