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ff --git "a/pretrain/train/books/medical_case/心脑血管病名医验案解析.txt" "b/pretrain/train/books/medical_case/心脑血管病名医验案解析.txt" new file mode 100644--- /dev/null +++ "b/pretrain/train/books/medical_case/心脑血管病名医验案解析.txt" @@ -0,0 +1,4383 @@ +第一章冠心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冠心病是一种40岁以上较为多见的心脏病。中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如果对钙质摄取不足,会导致钙质从骨组织中大量释出,一方面会造成骨质疏松,另一方面会使骨组织中的胆固醇等物质大量释出,并沉淀或附着在血管壁上,加重血管硬化,从而影响人体血液循环。冠状动脉是供应心脏血液的血管,如果在此血管的内膜下有脂肪浸润堆积就会使管腔狭窄,堆积越多血管狭窄就越严重,如此限制了血管内血液的流量。血液是携带氧气的,如心脏需氧增多或血流减少到一定程度,就会使心肌缺氧,不能正常工作。 +本病相当于中医学“胸痹”“胸痛”“真心痛”“厥心痛”等范畴。治疗应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疼痛期以通为主,活血化瘀,理气通阳;疼痛缓解后调整脏腑气血,培补正气。 +【辨证治则】其病机有虚实两方面,虚者应首推脾气虚弱,实者以痰湿血瘀为主,终致心脉痹阻而发病。治疗则在重视健脾益气的同时,注意化瘀祛痰。 +某男,36岁。1997年11月12日初诊。近月来时觉心前区闷痛,每次发作持续3~5分钟,劳累易诱发,伴神疲嗜卧,形体肥胖,夜寐不安,大便溏泄,唇舌暗,舌尖有瘀斑,舌苔腻,脉弦涩,心电图示I、aVL、V₄~V₆T波低平,诊为冠心病、心绞痛。 +【辨证】心脉瘀阻,脾虚湿盛。 +【治法】活血化瘀,健脾化湿。 +【处方】生黄芪30g,丹参20g,川芎10g,葛根30g,生蒲黄10g(包煎),郁金10g,地龙10g,党参10g,云茯苓20g,生山楂10g,苍术10g,干荷叶15g,法半夏10g,生甘草5g。14剂,每日1剂,水煎2次,饭后服。 +二诊:药后心前区疼痛发作明显减少,神疲嗜卧、睡眠较前改善,舌苔薄腻,脉弦涩。治宗前法,续服前方14剂。 +三诊:仅偶有心前区闷痛,余无特殊不适,嘱其在家中休养,续服原方14剂。药后诸症状消失,心电图示:窦性心律,ST-T无异常。以后偶有心前区闷痛,均以原方煎服取效。 +读案心悟 +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学“胸 +痹”“心痛”范畴。蒲黄入心经,化瘀 +止痛力强,同时能利水泄浊,且现代药 +理研究也证实,其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 +量,减慢心率,改善心肌血液循环的作 +用。本例以蒲黄配丹参、郁金、地龙、 +山楂、川芎增强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而 +以黄芪、党参、云茯苓等健脾益气化湿 +治其本,蒲黄配苍术、荷叶、法半夏等 +除痰泄浊。诸药合用协同增效,标本兼 +治,故疗效显著。 +【引自】钟洪,等.臧坤堂医案医论.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辨证治则】证属真心痛,已经七载,年近耳顺,阳气已衰,阴寒用事,寒则血泣而气滞。经曰:“不通则痛。”采用行气活血、化瘀止痛法组方用药。 +孙某,男,58岁。1981年6月27日初诊。宿罹左侧胸痛之疾,年必一二作。自客冬起始,发作频繁,今春尤甚。8日前于劳累后骤觉胸痛且麻,状如电击,连及肩臂胁肋,剧则汗出,立即含服硝酸甘油片未效,续含一片后痛势稍定,询得气道阻塞,呼吸短促,动则咳喘,肢清怯冷,心悸怔忡,面色酰白,腹胀满不硬,临圄时虚坐努责,欲大便而不得。脉迟而弱,有代象,唇紫舌淡晦,边有齿痕瘀斑,苔白。 +【治法】温经通阳,活血行气。 +【处方】炙甘草6g,红参9g(另煎冲服),桂枝6g,淡干姜、北细辛各3g,制乳香、没药各4.5g,西毛珀1.5g(研末吞服),黄郁金9g,淡肉苁蓉12g,火麻仁9g。3剂。 +7月2日二诊:胸痛大减,肢体渐暖,大便畅行,咳喘亦衰。症情大有好转,前方去火麻仁,加鲜薤白9g(水洗),3剂。 +三诊:仍守前方,以后症状日渐消失,症情稳定。 +读案心悟 +《素问·脏气法时论》中关于“心病者, +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臂肩胛间痛,两 +臂内痛,虚则胸腹大”的症状描述,与本例颇 +有吻合之处。此属险证,《灵枢》早已指出: +“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 +夕发旦死。”因而应有正确的辨证和及时治 +疗。本证脉证合参,属心阳不足,而之所以能 +主血,全赖心脏阳气之温煦推行;此次病发自 +劳累,“劳则气耗”,心阳益伤,运血无能, +以致血行泣滞,气亦随之闭阻,诚如《诸病源 +候论》中所云:“心为诸脏主而藏神,其正气 +不可伤,伤之而痛为真心痛。”处方以仲师炙 +甘草汤为主方,用其阳药而去其阴药,另参活 +血行气之品,气血温通,通则不痛,因而得以 +转机。方中予肉苁蓉兴阳滑肠,火麻仁润肠通 +便,便后腑气通,肺气和,心血得以顺利运 +行,因而症情缓解。 +【引自】王少华.中医临证求实.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辨证治则】脾胃失调,运化功能失司,气逆津液不能敷布,聚而生 +痰。治疗以化痰通络、解郁活血为主。 +吴某,59岁,男,1999年11月2日初诊。经某医院确诊为冠心病。胸闷气 +短,发作时则心窝部气憋,攻冲作痛,呕恶。曾在外地某医院治疗无效,在 +哈尔滨某医院经确诊冠心病后给予丹参注射液、硝苯地平(心痛定)、单硝酸异山梨酯(鲁南欣康)等,效不显,来中医就诊。除上述症状外,食纳极差,食量稍多则心窝部胀痛,呕恶,舌苔白腻,脉象 +沉缓。 +【辨证】气郁痰湿阻滞。 +【治法】疏郁化痰通络。 +【处方】半夏20g,陈皮15g,茯苓15g,石菖蒲15g,郁金10g,枳实15g,甘草10g,党参15g,香附15g,川芎15g,苍术15g,神曲15g,竹茹15g,川黄连10g,生姜10g。水煎, +每日2次服。 +11月16日二诊:服药14剂,胃脘胀痛 +大减,气逆上冲明显减弱,次数减少,自感胸中宽畅舒适,嘱继服此方。 +12月3日三诊:上述症状基本消失,舌苔薄润,脉象缓,心电图复查供血 +不全已明显好转,但T波略低平,较前缓解。 +读案心悟 +据张琪教授临床观察,冠心病病因病机与 +饮食失节、醇酒厚味无度、脾胃损伤有关。痰 +浊瘀阻,随气升降,在肺则咳,在胃则呕,阻 +碍清阳则头眩,在心则悸动,在背则冷,在胁 +则胀等。前人认为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 +气行则一身津液随气顺,则痰自消也。当然, +控制饮食,也是更为重要的环节。本方温胆汤 +加顺气之药意即在此。如症见连连呕呃、胸满 +胁胀、心悸等,皆是气滞痰瘀作祟。本方中枳 +实、竹茹、陈皮、石菖蒲、郁金、香附皆疏郁 +理气之药,半夏辛温化痰,茯苓养心淡渗除 +湿,甘草和中,生姜温中降逆,稍佐党参益气 +以防伤正,诸药配伍为治气郁痰湿阻络之有效 +方剂。 +【引自】张佩青.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张琪医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辨证治则】证为心阳虚衰,水气凌心,血脉瘀阻,痰浊阻滞。故其治疗以养心补阳、活血化痰为主。 +李某,男,73岁。2000年10月27日初诊。平素嗜酒,喜食肥甘,冠心病病史30年,逐年发作,持续加重,发展为心力衰竭。本次因情志刺激而复发,西医常规治疗无效,求治于中医。自觉胸闷,心悸、气短,不能平卧,尿少,一昼夜仅350mL。查体:口唇颜面发绀,肝大有压痛,位于右锁骨中线5cm,质地硬,心率115次/分,双下肢浮肿明显,按之没指。舌红紫而有瘀点、瘀斑,苔白厚腻,脉沉伏。心脏彩超示冠心病、全心衰竭,心电监护显示前壁广泛心肌缺血。化验报告:高密度脂蛋白0.54mmol/L;低密度脂蛋白4.27mmol/L;三酰甘油2.69mmol/L;总胆固醇6.58mmol/L。西医诊断:冠心 +病心力衰竭Ⅱ度;中医诊断:胸痹,心水。 +【处方】附子20g(先煎),白术25g,赤芍25g,茯苓25g,泽泻25g,葶苈子25g,白茅根50g,红花20g,当归30g,怀牛膝25g,猪苓25g,丹参20g,大黄10g,郁李仁15g,黑丑15g,白丑15g,胆南星15g,全瓜蒌30g,大枣10枚。 +水煎,每日1剂,早、晚温服。服药7剂,心悸气短明显减轻,夜间可平卧,口唇、爪甲、颜面发绀明显减轻,尿量增加,一昼夜650mL,双下肢浮肿消退明显,舌紫有瘀点、瘀斑,苔白,脉沉。前方去二丑,加车前子20g,五加皮20g。又服35剂,浮肿完全消失,体力明显增加,活动后仍觉心悸气短,偶有发绀,舌质紫而少苔,瘀点、瘀斑,脉沉弦。化验:高密度脂蛋白 +0.86mmol/L,低密度脂蛋白3.75mmol/L,三酰甘油2.14mmol/L,总胆固醇5.04 +mmol/L。再服35剂,状态已如常人,好转出院,随访年余,状态稳定。 +读案心悟 +张老通过大量临床观察发现,痰浊与血瘀 +交互为患是当代冠心病的又一大特点。“痰瘀交 +阻”的辨证要点:患者一般形体偏胖,病程较 +长,精神倦怠或萎靡,自觉周身酸重不适,头目 +晕沉,记忆力减退,面色晦暗,心前区疼痛,发 +作以闷痛为主,舌体胖大,边缘有齿痕,舌色紫 +暗,舌苔白厚腻或黄厚腻。若痰浊瘀而化热,则 +可出现口渴喜冷饮,心烦,小便黄赤,大便秘 +结,心前区灼痛,舌色红紫等一系列热邪为患的 +症状。若患者宿体阳虚,痰从寒化,则可以出现 +畏寒肢冷、纳呆便溏、小便清长、心前区冷痛等 +寒邪阻滞的症状。临床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痰浊 +瘀血二者孰轻孰重,或二者并重,来决定治疗上 +豁痰开瘀的用药比例。 +【引自】孙元莹,张海峰,王利魁.张琪从痰瘀交阻治疗疑难病经验.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13-14. +【辨证治则】该例患者即为典型的气虚血瘀阻滞,心脉失养。本方以��� +气活血为宗旨。 +刘某,男,67岁。2011年9月11日因“反复胸闷痛8年,加重3天”入院。 +患者既往有冠心病病史8年,高血压病史6年,平时感胸闷、胸痛、憋气,活 +动后加重。3天前因劳累致病情加重,每次持续5~25分钟,伴精神疲倦,气短乏力,食欲不振,眠差梦多,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心电图检查:V₁~V₃导联ST-T段改变。活动平板试验:阳性。血脂检查:总胆固醇6.4mmol/L,低密度脂蛋白4.2mmol/L。心脏彩超检查:室间隔及左心室壁肥厚,左心室扩大,二尖瓣后叶增厚,回声增强,二尖瓣轻度反流,左心室顺应性降低。中医诊断:胸痹。西医诊断:①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②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组)。给予抗心绞痛标准治疗方案,患者仍时有活动后胸闷痛 +发作,遂延请黄春林教授查看。 +【辨证】气虚血瘀。 +【治法】益气活血,化瘀通络。 +【处方】黄芪30g,党参30g,桃仁10g,赤芍15g,延胡索15g,枳壳10g,当归5g,川芎10g,丹参15g,法半夏15g,木香10g(后下),甘草5g。 +2011年9月18日二诊:上方服6剂,胸闷胸痛症状明显减轻,但感神疲明显,气短,心烦口干,心悸少寐,舌质红,脉细弱。辨证属气阴两虚,心神不安所致,以益气养阴安神为法,在上方基础上加麦冬15g,五味子5g,合生脉散之意以益气养阴,并加用酸枣仁20g,甘草易为炙甘草10g。上方继服2 +周,胸痛未再发作,其他诸症亦渐消失。 +读案心悟 +冠心病属中医学“胸痹”“心痛”等范 +畴。黄春林教授认为,虚、痰、瘀三字可以概 +括本病的病机。临床中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单纯 +属心血瘀阻者少,属气虚血瘀证者多见。此型 +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为活动后胸闷胸痛发作或 +加剧,病情与劳累的关系非常密切,并伴有疲 +乏无力、气短懒言等气虚的征象。方中黄芪补 +心肺之气,党参益中焦脾气,丹参、赤芍行 +血,川芎行气活血,当归补血和血,枳壳理气 +宽胸。服药后胸痛渐除,但气虚之证仍在,且 +逐渐出现阴液耗伤、心神失养之象。故加用生 +脉散益气养阴,酸枣仁养心安神,炙甘草补养 +心气。诸药共奏补心之气阴、疏心络之滞而达 +气血畅达之效。现代药理研究亦证实,以上诸 +药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扩张心脑血管、增加心脑 +血流量、降低血脂、降压等功效。 +【引自】尹克春.名老中医黄眷林验案.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3. +【辨证治则】瘀血猝然痹阻心脉,痰瘀阻肺而肺气失于敛降出现气促。 +采用益气温阳、活血化瘀法组方用药。 +李某,男,75岁。2011年11月9日因“反复胸闷痛、气促1年余,加重2天”入院。平素活动后胸闷痛隐隐,伴气促,时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既 +往有高血压病史及长期吸烟史。 +症见:神清,精神疲倦,持续性胸闷痛并伴有左侧肩胛区及后背放射痛,伴气促,活动后加重,咳嗽咳痰,痰色黄白质黏,口干,大便干结,四肢逆冷,双下肢轻度浮肿,舌光少津,剥苔,脉沉细。查心电图提示急性广泛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肌酶学:肌酸激酶3115U/L,肌酸激酶同工酶296U/L,肌钙蛋白>50μg/L,脑钠肽480pg/mL。心脏彩超提示左心室前壁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左心室收缩功能下降,左心室射血分数40%。患者拒 +绝行介入治疗,要求药物非手术治疗。入院后第二天患者发生心源性休克, +病情危重,遂请黄春林教授前来会诊。黄春林教授查看患者后,给予温阳益 +气、化痰祛瘀治疗。 +【处方】熟附子30g,黄芪30g,人参30g,丹参20g,川芎15g,麦芽 +15g,酒大黄10g,麦冬15g,瓜蒌15g。 +2011年11月16日二诊:患者胸痛、气促、肢冷诸症较前明显缓解,血 +流动力学稳定,仍觉疲倦乏力,活动后少许胸闷隐痛,动则汗出,口干,纳差,舌光苔薄,脉细。查心肌酶学恢复正常,肌钙蛋白11.7μg/L,脑钠肽 +220pg/mL。再请黄春林教授会诊调整处方,本次药用如下。 +【处方】黄芪30g,西洋参30g,麦冬15g,五味子10g,茯苓15g,白术 +15g,三七粉10g,丹参15g,当归10g,玉竹10g,石斛10g。 +上方继服1周,患者胸痛、气促、肢冷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病情稳定出 +院。出院后继续守前法治疗。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解析◆读案心悟 +患者平素即有正气虚弱、瘀血阻滞 +之征,发病初始,阳气不能通达导致心气 +失养、心阳亏虚,阳虚则寒,故胸痛在 +先,畏寒肢冷在后;心阳虚衰,殃及肺、 +脾、肾诸脏,而致水液代谢失常。缘心乃 +阳中之阳,主一身之血脉,心阳充沛则鼓 +血畅通,通则不痛。故急性期时应以温通 +阳气、化痰祛瘀为主。阳气得以救复,患 +者进入心肌梗死演变期,病情逐渐向复, +但仍有乏��、气短、多汗,活动后胸部隐 +闷不适,此期治疗应以补心益气、养血通 +脉为主,选用黄芪、茯苓、白术等补益之 +品,以及丹参、三七粉、当归等活血养血 +之药,以使气血通畅,阴阳调和。同时加 +用西洋参、麦冬、玉竹、石斛、天花粉养 +阴,既可益阴助阳,又可制约温阳药之 +温燥。 +【引自】尹克春.名老中医黄春林验案.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3. +【辨证治则】夹痰夹瘀之证,采用化痰通瘀、益气养阴法组方用药。 +患者,男,47岁。2004年8月初诊,主诉:3年前,心前区感心悸、胸闷、间歇发作针刺样疼痛,偶有压迫感,跑步或上楼梯时心痛、心慌、气急感加重。现病史:2004年5月初,上述症状发作较频,活动则气促咳痰胸闷,四肢无力,饮食减退,睡眠梦多。查体:体温37℃,血压120/60mmHg,心率49次1分,心尖区或闻及I级杂音。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ST段异常。胸部X线片:两肺纹理增多,心影略有扩大。肝功能正常,腹部B超无异常,血常规正常。舌暗红,苔厚腻微黄,脉迟弦。西医诊断:冠心病。中医诊断:胸痹。 +【辨证】痰瘀闭阻型。 +【治法】化痰通瘀,芳香化浊。 +【处方】温胆汤加味:太子参30g,北沙参20g,茯苓12g,法半夏6g,橘红4.5g,炙甘草2g,竹茹10g,枳实6g,合欢花10g,夜交藤30g,丹参10g,毛 +冬青20g。 +5剂,每日1剂,水煎服。同时用中号三棱针于双侧曲泽穴刺血,出黑紫色血块80mL,又刺双侧足三里和点刺大椎、内关穴,出血约30mL,且每穴均拔火罐。治疗后第3天,患者自述心中舒畅,胸闷、心悸、气急、针刺样痛全 +部消失,饮食增加,心率增至75次/分。 +读案心悟 +邓老认为,根据正虚不同可将冠心病分为 +心阳虚、心阴虚、心阴阳两虚三个基本证型。 +且三者均可见夹痰夹瘀之证。临床上,舌苔厚 +浊或腻,脉弦滑或兼结代者为痰阻,舌有瘀斑 +@ +或全舌紫红而润,少苔,脉涩或促、结代者为 +瘀闭,若两者合并则为痰瘀闭阻。无论因痰因 +瘀,心绞痛都较严重,痛有定处,一般瘀的疼 +痛比痰的疼痛为甚。瘀证为主,一般用失笑 +散加冰片(蒲黄2份,五灵脂2份,冰片1份) +1.5~3g。更辨其阴虚阳虚,加减用药。痰证为 +主时,以温胆汤份量加倍,按阳虚加减用药, +阴虚者可去法半夏加天花粉、全瓜萎。若血脂 +高者,可在上述辨证治疗基础上选加何首乌、 +决明子或山楂。 +【引自】张健,王磊.邓铁涛辨治冠心病经验介绍.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23(12):82. +【辨证治则】本案患者气虚痰瘀,兼有津伤,病情复杂,治以益气生津、化痰通络。 +潘某,男,79岁。2001年3月17日入院。反复胸闷10余年,加重1周。患者10年前出现反复胸闷,每于劳累后发作,休息数分钟后可缓解。经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服异山梨酯、单硝酸异山梨酯等药物,症状反复。1周来症状加重,每于晨起胸闷伴胸痛,持续时间数分钟。当日因再次发作胸闷痛,伴冷汗出而入院。高血压病史30余年,服用贝那普利、卡托普利、硝苯地平等药,血压控制在172/95mmHg左右。诊见:体温37℃,心率86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70/95mmHg。症见疲乏,胸闷痛隐隐,动辄气促,食纳、睡眠欠佳,小便略频,大便溏。唇发绀,双下肺散在细湿啰音。心界向左下扩大,心尖抬举性搏动,心率86次/分,律齐,心尖部2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双下肢轻度浮肿。舌淡,苔白厚,脉弦。心电图: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左前支传导阻滞,U波改变。心肌酶、肌红蛋白、肌钙蛋白均正常。西医诊断:①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②高血压病 +Ⅲ期,极高危组。中医诊断:胸痹。 +【辨证】气虚痰瘀。 +【治法】益气活血化痰。 +【处方】橘红、枳壳各6g,法半夏、豨签草、竹茹各10g,茯苓、丹参各12g,甘草5g,党参24g,黄芪30g,五爪龙20g,三七末3g(冲)。 +5剂。每日1剂,水煎服。药后患者症状显著改善,胸闷痛发作次数减 +少、程度减轻,精神、食纳、睡眠均改善。 +3月21日行冠状动脉造影示:冠状动脉三支弥漫严重病变。未行介入治疗,家属拒绝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得知病情严重,思想焦虑,胸闷痛反复发作,口干苦,纳差,便结,舌红、苔黄白厚,脉细。乃上证夹痰热, +原方酌加清热化痰之品,但病情未见好转,心绞痛反复发作。 +4月2日凌晨突发胸闷痛而醒,气促,冷汗出,呼吸24次/分,心率94次/分,双肺干湿性啰音。考虑急性左侧心力衰竭,紧急处理后症状控制,仍胸 +闷隐隐。 +4月12日邓铁涛教授会诊:患者轻度胸闷、心悸,短气,精神、食纳、睡眠欠佳,口干,干咳,小便调,大便干。面色潮红,唇暗,舌嫩红而干,苔少、微黄浊,右脉滑、重按无力,左寸脉弱,中取脉弦。证属气虚痰瘀,兼 +有阴伤。治以益气生津、化痰通络。 +【处方】太子参30g,山药、红参须各12g(另炖),竹茹、胆南星、天花粉、橘络、千层纸各10g,枳壳、橘红各6g,茯苓、石斛各15g,五爪龙 +50g。 +3剂。每日1剂,水煎服。药后劳累时稍气促,胸闷、口干减,精神、食纳、睡眠均可,面色稍红,舌暗红、苔白浊,脉细弱。治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守方红参须易为西洋参10g(另炖),8剂。 +4月23日邓教授二诊:患者便溏,每日数次,胸闷痛减,口淡,纳差,面黄白无华,舌暗红,苔少而白,脉弱。心电图:心动过缓。证属脾虚湿盛。 +治以健脾渗湿,参苓白术散加减。 +【处方】党参15g,茯苓、白扁豆、薏苡仁各12g,山药20g,白术、桔梗、法半夏、竹茹各10g,甘草5g,砂仁(后下)、陈皮各6g。 +每日1剂,水煎服。4剂。28日腹泻止,活动后心悸,气促,舌暗红、右 +侧舌苔浮浊,左侧苔少薄白,脉迟。主管医师疑法半夏、陈皮偏燥,改橘红 +8g,石斛12g,西洋参10g(另炖)。 +5月1日邓教授三诊:大便溏,每日4~5次,疲乏,咳嗽,痰难咳出,劳累后稍感胸闷,无气促,舌嫩红,苔中浊,脉尺弦滑,寸细弱。证属心肺气阴两虚,痰瘀内阻。 +【处方】五爪龙50g,太子参30g,山药15g,枳壳、橘红各3g,茯苓、石斛各12g,竹茹、橘络、桔梗、胆南星、沙参各10g,甘草5g,红参12g(另炖)。7剂。每日1剂,水煎服。 +5月8日:精神可,偶胸闷可缓解,胃脘隐痛,大便调,舌嫩红、苔中浊,脉弦滑,守上方。4剂。5日后诸症消除,以邓老冠心方加减门诊随诊。 +读案心悟 +邓铁涛教授在长期临证中观察到, +冠心病患者多有心悸、气短、胸闷、善 +太息、精神差、舌胖嫩、舌边见齿痕、 +脉弱或虚大等气虚证候,或同时兼有舌 +苔浊腻、脉滑或弦,肢体困倦、胸膺痛 +或有压迫感等痰浊的外候。本例患者入 +院时诊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病 +情危重,因辨证得当,用药后症状迅速 +缓解。后因患者得知病情变化忧思伤 +脾,痰浊重生,且化为痰热,致痰瘀互 +结加重,故病情恶化。后虽积极治疗, +避免心肌梗死,但仍时有胸闷痛。邓铁 +涛教授考虑患者证属气虚痰瘀,兼有津 +伤,病情复杂,治以益气生津、化痰通 +络。因患者以气虚为本,故以大量补气 +药为主,生津仅用少量平补气阴之品, +又加用红参以制约部分养阴生津药的寒 +凉之性,药证相符,症状得以逐步减 +轻。后主管医师疑方中部分药物偏燥, +改用西洋参等药物,再次出现便溏痰多 +等脾虚症状。邓铁涛教授会诊后仍按4月 +23日处方用药取效。 +【引自】郭力恒,张敏州,陈伯钧.邓铁涛教授治疗冠心病验案.新中医,2002,34(9):17-18. +【辨证治则】胸痹的病机为本虚标实,心阴阳不足,痰瘀阻滞。治疗以 +活血化瘀、温阳健脾为主。 +黄某,女,58岁。因胸前区闷痛反复发作5年余,加重1周入院。入院时患者胸前区闷痛,伴纳差,气短,耳鸣,喉中痰多,疲乏无力,二便调,舌淡红,苔浊,脉沉弱,经检查诊断: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病Ⅱ期。曾服参苓白术散治疗,服药后腹泻,服右归丸则感胃脘不适。邓老会诊,诊断为 +胸痹。 +【辨证】属脾胃虚弱,痰湿阻滞。 +【治法】拟加味温胆汤治疗。 +【处方】竹茹10g,法半夏10g,胆南星10g,枳壳6g,橘红6g,茯苓15g, +白术15g,丹参30g,党参30g,薏苡仁20g,甘草5g。 +每日1剂,水煎服。服上方7剂后,患者胸闷胸痛已不明显,纳食增加, +精神好转,痰少。继续以上方调治月余,病情明显好转出院。 +读案心悟 +邓老认为胸痹确为本虚标实,本 +虚有心阳(气)虚、心阴(血)虚,标 +实主要为痰瘀。我国南方地区以痰浊为 +主,强调在仲景辛温通阳的基础上,加 +甘温健脾法,既益气又温通化浊。仲景 +治胸痹方多温燥,不能久服,邓老主张 +以温胆汤加味为主方治疗,加党参或白 +术,健脾和胃,以绝痰源。甘温与辛温 +并用,临床疗效更好,当然,心阴血不 +足者宜以生脉散化裁。本例患者病属胸 +痹,辨证为脾胃虚弱,痰湿阻滞,拟甘 +温健脾法,方用加味温胆汤治疗,取得 +了满意疗效。 +【引自】邓铁涛.温胆汤治疗冠心病临床5例.四川中医,2002,20(3):1. +【辨证治则】本虚标实型冠心病,治疗以壮阳益气、化痰开结为 +主,佐以活血化瘀、养阴安神。 +李某,男,56岁。症见;胸闷气短,时有心胸针刺样疼痛,遇寒或劳累后加重,心悸失眠,时自汗出,肢��倦怠,舌质淡,苔白,脉细涩。心电图:①窦性心律;②左心房负荷轻度增加;③左侧下壁心肌供血不足。经辨 +证,给予三参桂附汤原方。 +【处方】丹参、炙黄芪各 +30g,党参、玄参、葛根各20g,茯苓、麦冬、炒酸枣仁各15g,白术、川芎、赤芍、桂枝、制附子、白芷、石菖蒲、远志、桔梗、红花、炙甘草各10g,细辛3g。 +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服药期间,嘱患者保持精神愉快,生活规 +律,饮食宜清淡,戒烟酒,不劳累。 +服药3剂,精神好转,胸闷减轻,无明显不适。方药既效,无须更弦易辙,治法仍守原意,又4剂,病情明显好转。后守法守方,用三参桂附汤加减30剂,精神气力增加,胸闷胸痛消失,夜能安卧,二便调和,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转和缓。复查心电图:①窦性心律;②心电图正常。停药观察5周,病未复发,临 +床治愈。 +读案心悟 +三参桂附汤正是按冠心病本虚标实之病 +机而设。该方集天王补心丹、生脉散、四君子 +汤、冠心Ⅱ号方等诸方于一方,扶心气,壮心 +阳,理痰湿,活心血,标本兼顾,扶正祛邪。 +方中四君子汤填充心脾之气亏;桂枝、附子振 +奋心肾之阳,除水湿,消阴寒;炙黄芪补气、 +健脾、升阳;丹参、红花、川芎、赤芍活血化 +瘀;葛根解肌、除项强背沉。据药理研究,此 +5种药物有扩张冠状动脉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 +流量的作用。玄参、麦冬、酸枣仁、远志、石 +菖蒲、茯苓养阴安神;白芷、细辛温化寒饮, +并有一定的止痛效果;桔梗为舟楫之剂,能载 +诸药上浮,又具化痰作用。诸药共奏壮阳益 +气、化痰开结、活血化瘀、养阴安神之功效。 +【引自】李富玉.心脑血管疾病·国家级名老中医验案精选.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 +医案) +【辩证法则】气虚不运,胸阳不振,而致寒凝血涩,心脉痹阻。治疗以活血化瘀养血为主,佐以行气和血疏肝。 +刘某,男,65岁。主诉:心前区闷痛,气短两年余,加重3个月。患者于两年前因劳累而致胸闷憋痛,未重视。3个月前因搬家劳累过度再次加重,曾在某医院就诊,经检查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现患者胸部窒闷疼痛,每天发作3~5次,每次持续3~6分钟,活动、劳累或受冷后加重。服用复方丹参滴丸可暂时缓解。伴有心烦不安,头晕,肢体沉重,形体丰腴,血压135/90mmHg,心律齐,心率80次/分,舌质暗,边有瘀点,苔白,口唇色暗,脉弦细。心电图:窦性心律,T波Ⅱ导联、Ⅲ导联、aVF导联倒置,ST段V₂导联、V₃导联呈水平下移0.1mV。心功能提示:左心收缩功能轻度不正常。超声心电图检查有冠心病改变。血脂检查:胆固醇6.2mmol/L,三酰甘油2.06mmol/L。西医诊断:冠心病、劳力性心绞痛;中医诊断:胸痹, +心痛。 +【辨证】活血化瘀,益气通阳。 +【处方】血府逐瘀汤加味。当归、川芎、赤芍、生地黄、桃仁、红花、柴胡、枳壳、桔梗、桂枝各10g,牛膝、生甘草各6g,黄芪30g,三七粉5g(冲服)。 +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服药7日后,心前区闷痛明显减轻,每日发作1~2次,可自行缓解,上方加焦山楂30g。继服2周后,患者心前区闷痛、气短未发作,心安神宁,头晕、肢体沉重消失,血压130/86mmHg,舌质稍红,脉弦滑,病情大减,原方连续服用1周。患者服药28剂,诸症尽除。复查心电图:窦性心律,Ⅱ导联、Ⅲ导联、aVF导联T波倒置较前改善,ST段V₂导联、V₃导联水平下移恢复正常。遂以上方共研细末。装0号胶囊,每次6粒,早、晚两次服,坚持两个月调理善后,症状消失。复查心电图、血脂恢复正常。 +读案心悟 +血府逐瘀汤为王清任《医林改错》 +中主治瘀血诸证的基础方剂,具有活血 +化瘀而不伤血、疏肝解郁而不耗气的特 +点。方中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而养血, +四逆散行气和血而疏肝,更加枳壳、桔 +梗、牛膝宽气通脉,桂枝温通心阳。治 +本应着眼于补,治标应着眼于通。黄芪 +可益气升阳,恢复心脏细胞活性,故适 +用于冠心病以本虚为主的患者。本病所 +表现的胸闷痛、舌质紫暗,系因虚而致 +瘀。根据中医学“气滞则血瘀”的理 +论,本方在活血化瘀之药中配以补气之 +品,符合“气行则血行”的治疗原则。 +通过多年临床实践,用血府逐瘀汤治疗 +冠心病采取通补并用的原则,“通”用 +活血化瘀,“补”用补气温阳,并随症 +加减,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剂。 +【引自】王培利.冠心病实效良方,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辨证治则】为痰湿阻滞之胸痹,治以健脾化湿、通阳宣痹为法,方拟瓜萎薤白桂枝汤加减。 +孙某,���,47岁。2005年7月9日初诊。患者1年前开始出现间断性胸部憋闷、气短等,因心前区憋闷疼痛难忍,于郑州某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 +疗,诊断为冠心病。由于疼痛时间及程度呈加重之势,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同年因心绞痛复发,住院行第二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绞痛等症状好转,血压控制在120/80mmHg左右。近半年来又出现胸闷气短,且有加重趋势,现患者胸闷气短,活动后或因情绪变化而加重,口干不欲多饮,饮食、二便正常,查其形体肥胖,面色萎黄,舌质淡,舌体稍胖大,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弦滑。临床诊断:心绞痛。 +【处方】瓜蒌18g,薤白10g,檀香10g,丹参18g,白蔻仁10g,荷叶20g,泽泻18g,白术10g,茯苓12g,陈皮10g,半夏10g,香附10g,砂仁10g,厚朴10g,西茴10g,乌药10g,桂枝5g,白芍10g,枳壳10g,木香6g,郁金10g,节菖蒲10g,甘草3g。取21剂,水煎服。 +二诊时患者自述药后气短明显改善,但仍有乏力,咳痰、色白量多,查舌体胖大,苔白腻,效不更方,继用上方,并加川芎以助丹参活血之功,给予决明子润肠,取30剂,水煎服。 +三诊时患者胸部不适消失,大便可,湿邪渐去,气机较前通畅,前方去荷叶、薤白、决明子,加佛手、丝瓜络、人参以增强补气活血通络之功,巩固疗效,循方继进。 +读案心悟 +胸痹多痰浊与血瘀并见。痰湿浊 +邪盘踞,胸阳失展,阻滞脉络,发为胸 +痹,痰湿阻滞之胸痹(心绞痛),治宜 +健脾化湿、通阳宣痹,方选瓜蒌薤白桂 +枝汤加减,并应注意痰浊与血瘀常同时 +并见。根据患者年龄、体质、病史,本 +案属痰湿阻滞型胸痹,故治用通阳化 +湿、豁痰开结之法。方中用瓜萎、薤 +白、檀香、桂枝以通阳散结,行气止 +痛;白术、茯苓、泽泻、甘草健脾利 +湿,加陈皮、半夏、香附、砂仁可在健 +脾的基础上达兼化痰湿、理气止痛之 +功;白蔻仁、荷叶、节菖蒲化湿醒脾; +郁金配白芍疏肝、柔肝,行气缓急止 +痛;西茴、乌药、木香、川厚朴、枳壳 +行气止痛;病久多有瘀血之象,配合丹 +参以活血止痛。全方配伍,共收健脾化 +湿祛痰、通阳散结、行气活血止痛之 +功,达到标本兼治之目的。 +【引自】姚乃礼.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内科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路志正医案 +【辨证治则】对湿浊痹阻、胸阳不展所致的胸痹心痛,其治疗应从调理 +脾胃入手,运用醒脾化湿法治疗效果甚佳。 +李某,男,56岁。1991年6月20日初诊。患者自述胸痛5年,近1个月来加重。曾在北京某医院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服用西药。近1个月来,自觉胸中憋闷窒痛,阴雨天及天气闷热时加重,脘痞满胀,口中黏腻不渴,饮水少,头昏蒙而重,肢体沉重,查舌胖淡暗有齿痕,苔白厚腻,脉濡细,心电图提示ST-T段改变。西医诊断: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断:胸痹、心痛。 +【辨证】湿浊痹阻,胸阳不展。 +【治法】醒脾化湿。 +【处方】杏仁10g,桃仁10g,生薏苡仁30g,白蔻仁(后下)6g,藿香梗10g,荷叶梗10g,川厚朴10g,石菖蒲12g,半夏10g,茯苓15g,枳壳10g,六一散(包)15g,丹参15g,白檀香3g。 +取6剂,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后憋闷疼痛减轻,脘畅口爽,头昏而不重,肢体轻捷,查舌胖淡,苔白腻,脉沉细,守法再进6剂。 +三诊时患者自述因脘畅满消,恣纵口腹,进食油腻并饮酒,饭后脘腹闷胀,胸中憋闷窒痛,查舌苔黄白厚腻,脉沉细而滑。此饮食损伤脾胃,仍以原法,稍 +加进退,原方加茵陈12g,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各10g,再服6剂,并嘱其调饮食,戒除饮酒及辛辣。 +四诊以后,胸痛消失。至1991年7月27日,服药达30剂,诸症消失,偶有脘闷、口黏,查心电图大致正常。随访3个月,未见发作。 +读案心悟 +调理脾胃法可治疗胸痹。湿浊痹阻 +所致的胸痹,约占脾胃失调所致胸痹患 +者的19%。本例患者治疗中饮酒而嗜肥 +甘厚味,病情反复,经随证调治始愈。 +因此脾胃失调之胸痹患者,治疗当谨遵 +《难经·十四难》“损其脾者,调其饮 +食,适其寒温”之法,谨慎调适,勿令 +犯忌。 +【引自】刘子臣.路志正老师调理脾胃治疗冠心病3例.中国中医学报, +1996,11(3):33. +【辨证治则】湿邪积聚,日久生瘀,瘀阻经络,致气血运行不畅。治疗 +以益气养血为主,兼以化瘀通络。 +韩某,女,51岁。1992年8月21日初诊。自述患冠心病6年余,常感胸闷、心悸、阵发胸前区隐痛,每日均发2~3次,每次均持续3~5分钟,常服复方丹参片、苏合香丸、速效救心丸维持。现症见胸闷痛,心悸易惊,头晕倦怠,面色萎黄,神疲不振,舌质暗淡而小,苔薄白,脉沉细偶有结,伴失 +眠纳少。 +【辨证】心营亏虚,神失所养。 +【治法】益气健脾,养血安神。 +【处方】太子参15g,麦冬10g,莲子肉10g,炒山药15g,炒白术10g,茯 +苓15g,炒酸枣仁15g,广木香9g,炒枳实10g,炙甘草6g,柏子仁15g。 +每日1剂,水煎服。7剂服毕复诊:述服6剂后,胸闷、心悸、失眠等症状明显好转,舌脉同前,药已中病,守法守方去枳实加枳壳、当归,服20剂 +再诊。 +9月18日又诊:胸闷痛未作,精神振作,面色红润,头晕、失眠消除,舌 +淡红,脉沉弱。病已向愈,改归脾丸巩固疗效。 +读案心悟 +路老从脾入手治疗胸痹,认真揣测不离 +中医基础之理: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 +源,脾虚在胸痹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第一, +脾气亏虚则运化失常,代谢紊乱,水湿停骤, +郁久成痰,而致痰湿郁阻脉络。第二,脾气亏 +虚,生化乏源,导致气血亏虚,脉络不充。第 +三,脾气亏虚,卫外不固,易受外邪入侵,更 +伤脾胃,内外合邪。第四,湿性黏滞,痰瘀互 +结,痹阻心脏之脉络,致使胸闷疼痛,甚则晕 +厥,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第五,痰湿互结, +常遇寒则猖,寒性凝滞,血行迟缓,甚则凝滞 +不通,加之久病,中焦气虚,推动血气无力则 +血流不畅,日久成瘀,痰湿、瘀血并气虚,导 +致虚、瘀互结,本虚标实。所以胸痹之病,通 +络化瘀为治标,健脾和胃为治本。 +【引自】孙建国,张守林.路志正从脾论治胸痹集萃.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7):15-16. +【辨证治则】气虚夹瘀之胸痹证,治疗以益气活血为主,方用益心汤。 +周某,男,68岁。患者患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胸闷心痛,痛彻项背,入夜频发,甚则日发10余次,反复住院,遍用中西药,旋复旋愈,脉沉细,舌紫苔薄。此乃心气不足,血行无力。 +【处方】益心汤。黄芪15g,党参15g,丹参15g,葛根9g,川芎9g,赤芍9g,山楂30g,决明子30g,石菖蒲4.5g,降香3g,三七粉(另吞)1.5g,血竭粉(另吞)1.5g。 +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1周,胸闷已除,痛势亦缓,上方加人参粉1.5g另吞服。1周后心绞痛未发,病情好转,原方去三七粉、血竭粉,续服3个月而停药。随访5年,病情稳定。 +读案心悟 +益心汤治胸痹效果颇佳。冠心病多 +发于中老年人,且其经久难愈,年老久 +病者,其心气不足,血行无力,容易出 +现气虚夹瘀。气虚夹瘀之胸痹,其治疗 +当益气扶本,活血化瘀。气能行血,血 +能载气,气盛则血流滑疾,百脉调达, +若病久脏气受伐,气弱则血流迟缓,运 +行涩滞,乃致血瘀。气虚血瘀者,治宜 +益气药与活血药合用,以益气扶本,活 +血逐瘀,补阳还五汤即为益气活血法的 +典范方剂。方中重用黄芪大补元气,以 +助血运,配众多活血药,相辅相成,使 +气足瘀除,用于中风、水肿、遗尿、冠 +心病、肾结石等属气虚血瘀者,多获良 +效。颜老临床仿其意,利用益气活血法 +治疗胸痹,自拟益心汤(黄芪、党参、 +葛根、川芎、山楂、降香、丹参、石菖 +蒲、决明子),功效益气养心、活血止 +痛,主治年老或久病,气分已虚而兼有 +瘀血的冠心病心绞痛,疗效颇佳 +【引自】颜德馨.益心汤治疗冠心病经验谈.黑龙江中医药,1986(5):4. +【辨证治则】为气血俱虚、痰瘀内阻之胸痹(冠心病),治以益气养血滋阴 +通阳化瘀除痰。 +邢某,女,45岁。以胸痛、心悸反复发作3个月余于1995年1月5日初诊。患者有神经衰弱史,平素经常失眠,夜梦纷扰,严重时彻夜难眠,近年来神倦心慌,记忆力下降,思想不集中。自去年入冬以来,心悸不宁,胸闷时作,经常在下午或晚上有期前收缩发生,曾到某大医院检查,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近3个月来有3次严重的心绞痛发作,当时胸闷气短,心悸、心慌加重,有昏昏欲倒之戚,虽服各种中 +西药,未见明显效果。诊时患者胸闷心悸,伴有乏力身软,胃纳不馨,大便 +偏干,查面部有黑色斑点,舌质暗红,舌苔根黄腻,脉细时有结代。 +【处方】炙甘草20g,桂枝24g,石菖蒲10g,降香10g,制香附12g,寸麦 +冬18g,干地黄30g,丹参20g,西红花10g,麻仁泥15g,白茯苓15g,制半夏15g,川黄连9g,龙骨(先煎)24g,龙齿(先煎)24g。 +取14剂,每日1剂,水煎服。药后患者自觉胸闷心悸明显减轻,精神好转,入夜期前收缩、心慌显著减少,睡眠亦见改善,原方继服14剂。1个月后患者相告,胸闷、心悸、心慌均已消除,晚上偶有期前收缩,心电图检查已正常,胃纳大增,乏力神疲现象消失,睡眠也趋正常,特别是面部黑色斑点大为减退,舌苔根部黄腻好转,脉细。乃��前方为主,略有增减,再服14剂,以善其后。 +◆读案心悟 +胸痹属于虚实夹杂之证。此例为中年女性 +患者,由于工作繁忙,耗伤心血,阴血不足, +心失所养,故夜不成寐。久之则心气虚弱,心 +悸胸闷,气虚伤脾,则痰浊生,胃纳差。气属 +阳,心气虚则心阳不足,气阳虚则心血瘀阻。 +方中以大剂量的炙甘草和桂枝相伍,辛甘化 +阳,有益心气、通心脉、振心阳之功,使胸阳 +得振,心脉痹阻释然。干地黄也有通利血脉作 +用,用于心绞痛,颇为相符,与炙甘草、桂 +枝、麦冬、麻仁等配伍,乃取仲景炙甘草汤方 +之意,兼顾心之气血阴阳亏虚。黄连苦、寒, +入心经,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其主要成分小檗 +碱可使心脏兴奋,并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 +状动脉血流量。葛根、茯苓、半夏化痰辟浊, +舒畅胸脘,斡旋气机。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 +血滋阴、通阳化瘀除痰之功,切中气血俱虚、 +痰瘀内阻之发病机制,故药后收效颇佳。 +【引自】姚乃礼.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内科分册.北京;人民卫生 +出版社,2009, +【辨证治则】气滞血瘀之胸痹厥心痛,治以理气化瘀、益气止痛为主, +所处方药由血府逐瘀汤化裁而成。 +王某,男,60岁。1995年10月6日初诊。患者近4年来经常心悸、气短,急躁易怒,夜寐多梦,自服天王补心丹可缓解。近1个月来自觉心前区闷痛,时有刺痛,并伴右侧肩胛区酸痛,夜间尤甚,服用速效救心丸后缓解,但不久又复发。纳食可,口干不欲饮,二便正常,查其颜面青黄,口唇发绀,舌隐青,苔薄白,脉沉涩,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临床诊断:冠心病,属中 +医之厥心痛。 +【辨证】气滞血瘀。 +【治法】理气化瘀,益气止痛。 +【处方】血府逐瘀汤。赤芍15g,桃仁15g,红花15g,当归15g,生地黄 +15g,枳壳15g,川芎15g,桔梗10g,牛膝25g,黄芪10g,甘草5g。 +每日1剂,水煎服。服用6剂后胸闷心痛明显减轻,又治疗月余,诸症消 +失,复查心电图大致正常。 +解析 +血府逐瘀汤治胸痹疗效好。冠心 +病(胸痹厥心痛)中医辨证属气滞血瘀 +者,在临床中相当多见,对此类患者当 +以理气化瘀、益气止痛为治法,方选血 +府逐瘀汤化裁,使瘀去气行,血脉通 +畅,则诸症状自除。本例患者年老体 +②2 +弱,肾精亏损,精亏不能上奉于心,水 +火失济,致心阴不足,心阳独亢,扰动 +心神,故心悸易怒;又阴虚日久,阴损 +及阳,心阳不足,无力温运血脉,血行 +迟滞,瘀血停留,故不通则痛。方中当 +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养血活血 +化瘀;牛膝祛瘀血,通血脉,引瘀血下 +行,有“血化下行不作劳”之意;桔梗 +开宣肺气,载药上行,枳壳开胸行气, +以助血行,二者一升一降,升降相因; +生地黄合当归滋阴养血、凉血清热,使 +祛瘀不伤正;甘草调和诸药。上药合而 +用之,使瘀去气行,血脉通畅,则诸症 +状自除。 +【引自】任乃新.任继学用化瘀法治疗冠心病临床15例.中国中医急症,2005,14(10):979. +【辨证治则】心脾同病,中阳不足,胸阳不振,血行瘀滞。治以标本兼顾,温理中焦,通阳宣痹,理气化瘀为法。 +余某,男,62岁。因冠心病胸痛1年余,加重3个月,于1992年12月26日初诊。患者患冠心病胸痛1年余,近3个月来胸痛加重,心胸疼痛阵作,日发数十次,发作时疼痛难支,伴有汗出,多于活动后发生,痛止后神疲乏力,平时胸闷不舒,胸膺隐痛,脘痞嗳气,纳谷欠馨,大便溏薄,日行1~2次,面色偏暗,舌质淡映紫,苔淡黄浊腻,脉细滑。 +【处方】党参10g,干姜5g,焦白术10g,炙甘草3g,桂枝6g,失笑散(包煎)10g,红花10g,丹参15g,三棱10g,莪术10g,炒延胡索10g,九香虫10g,甘松10g。每日1剂,水煎服,连服7剂。 +1993年1月4日复诊,患者药后胸痛大减,仅快步行走时小有发作,无汗出,脘痞嗳气基本消除,纳谷有增,便溏改善而仍欠实。守方继进,上方改党参为15g,干姜6g,桂枝10g,以增强温理中停之功效。再服7剂后,病情日渐好转,原方稍事出入,服用近两个月后,胸痛诸症状消失,食纳复常,大便成形。 +从五脏辨治胸痹疗效好。本例患者有冠心病病史,以心胸疼痛阵作、伴有汗出为主症,痛后神疲乏力,此为心阳不足,不能温煦,胸阳失旷之典型胸痹病证;同时兼有脘痞嗳气,纳谷欠馨,大便溏薄,是为脾阳虚弱,运化失权,胃气郁滞所致;面色偏暗,舌质淡映紫,舌苔淡黄浊腻,提示痰瘀痹阻。周老辨证为心脾同病,心病者心阳不振,心脉瘀滞,脾病者中阳不足,脾胃虚弱。治以标本兼顾,温理中焦,通阳宣痹,理气化瘀,方选理中汤为主加减。方中干姜大辛大热,直入脾胃,温中祛寒,振奋脾阳;桂枝温通心阳;党参、白术、甘草健脾益气;配以失笑散、红花、丹参、三棱、莪术等理气活血;九香虫、甘松、炒延胡索均为辛温行气止痛之品。诸药配合,使中阳足,脾胃健,心阳振,瘀滞除,血脉通,则诸症状自除。 +【引自】周仲瑛.理气化瘀法治疗冠心病初探.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9,32(3):47. +【辨证治则】此乃气虚血瘀,心脉痹阻之胸痹心痛也,可予失笑散加味治之。 +某男,58岁。患者患冠心病心绞痛已5年,经常发作,辛劳、怫逆均易引发,查心电图ST-T异常,显示供血不足,舌质紫,苔薄,脉细涩。 +【处方】五灵脂9g,生蒲黄9g,川芎9g,桃仁9g,红花9g,郁金9g,赤芍9g,生黄芪15g,太子参15g。 +每日1剂,水煎服。连服1个月,经复查心电图已趋于正常,心绞痛未剧 +作,基本稳定。以后间日服1剂,连服两个月,而获临床治愈。 +五灵脂配太子参有佳效。朱老在治疗冠 +心病心绞痛表现为气滞血瘀时,常使用活血化 +瘀法,鉴于五灵脂良好的活血化瘀功效,常 +常配合蒲黄成失笑散予以活血化瘀。有歌诀 +谓“人参畏五灵脂”,但张石顽说“人参与 +五灵脂并用,最能浚血,为血蛊之方也”。 +《本经逢原》中指出:“治月闭用四物加人 +参、五灵脂,是畏而不畏也。”章次公先生亦 +经常选用五灵脂,治疗胃痛大吐血后,与朝鲜 +参等同用。根据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党参和五 +灵脂配伍后未有明显毒性,反而有改善肝肾功 +能的作用。是故,朱老强调,“用药宜讲求辨 +证论治”“有其证用其药”,不可拘泥于古人 +所论。此例患者辨证属气虚血瘀,心脉痹阻之 +胸痹心痛,朱老在治疗中突破常规,不拘泥于 +“人参畏五灵脂”之说,采用失笑散加味,方 +中五灵脂配太子参,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引自】李卫国.朱良春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案例解析.中医研究,2007,20(11):44. +【辨证治则】脉证合参,属心气不足,心阳痹阻,兼脾胃失和。治疗以益气养心、活血化瘀为主。 +武某,女,64岁。既往有冠心病病史,时有心绞痛发作。1985年1月心绞痛发作较剧,持续不缓解。心电图:急性下壁、前壁心肌梗死。经某医院救治得安。1986年4月再次发作心绞痛,胸骨后呈压榨性疼痛,伴有大汗淋漓,立即卧床急救,稍见缓解。心电图:急性前壁、高侧壁心肌梗死,转我院住院。患者心率较慢,血压偏低,情绪波动则心悸,甚则心绞痛、室性期前收缩,自觉全身乏力,食欲极差,腹部胀满,双下肢浮肿,西医采用扩张心血管和调节心律药物。脉沉细而迟,时有结代,舌质色淡,舌苔薄白。 +【治法】益气养心,和胃健脾。 +【处方】新养心定志汤:太子参10g,茯苓10g,石菖蒲8g,远志8g,丹参10g,川芎10g,延胡索10g,桂枝6g,炙甘草3g,浮小麦10g,大枣5枚,厚22g;朴10g,枳实10g,桂枝10g,檀香5g。 +先将上药用水浸泡30分钟,再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每日1剂,将2次煎出的药液混合,早、晚各服1次。煎服12剂。全身乏力好转,腹胀减轻,心绞痛已止。坚持原法不变,病情日趋稳定,心功能亦渐恢复,半年后出院颐养,随诊未再发作。 +读案心悟 +新养心定志汤,系《备急千金要方》定志丸和《沈氏尊生书》定志汤衍化而成。二方原是主治心气虚、心悸或心虚夹痰等证。其中人参补心气,石菖蒲通心窍,茯苓、远志交通心肾,并可清心中虚热,是补益心气、益心滋肾安神之良方,结合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和“心主神明,主血脉,气行血气,气滞血瘀”理论,故选用定志汤益气养心以治本,加丹参、川芎活血化瘀,檀香理气止痛以治标。同时,精神因素对冠心病、心绞痛有重要的影响,患者往往烦躁不安,方内寓有甘麦大枣汤以缓肝急、宁心志。纵观全方,收到标本兼顾、缓急定志的整体协同效果。长期临床实践,应用于心系疾病,均以此方为基本方,加减进退,辨证施治,颇为得心应手。 +第二章心绞痛 +心绞痛是因心肌急剧而短暂的缺血、缺氧而引起的,以发作性胸骨后疼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95%由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所致。胸痛常发生于劳动或情绪激动时,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一般可以缓解。用心电图和其他检查方法常能发现心肌缺血的表现。 +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均因急性心肌缺血而发生胸痛。但心绞痛的缺血较为短暂,不引起心肌不可逆性损害,而心肌梗死时有持续而严重的缺血,使心肌发生缺血性坏死。 +心��痛多见于男性,大多发生在40岁以上,劳累、情绪激动、饱 +食、受寒等为常见的诱因。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真心痛”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病机在于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虚、痰、瘀为其主要病因。本病与少阳枢机不利有关,气阴不足是本病发生的内在因素,治疗当用和解少阳、清热化痰、益气养阴法。 +【辨证治则】气血瘀阻、血行不畅所致。采用益气活血、通络止痛法组方用药。 +患者,王某,男,63岁。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因左侧胸部疼痛阵发,伴胸闷、气短1周入院。入院时患者每次胸痛持续数十秒,每日发作10余次,舌质紫暗,脉结代。入院心电图示V₁~V₄导联ST段下移0.05~0.1mV;心脏彩超示符合冠心病改变。 +【处方】胸痹汤。人参、蝉蜕、赤芍、川芎、降香各15g,水蛭、全蝎各8g,蜈蚣3g,延胡索、桂枝各12g,黄芪20g,甘草6g。 +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口服治疗1日,胸痛发作次数每日减少至5或6次,服1个疗程后胸痛未再发作,出院。 +读案心悟 +方中水蛭、全蝎、川芎、蜈蚣、降香、赤芍、延胡索、蝉蜕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搜风通络之功;桂枝、人参、黄芪补气行血,取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之意;甘草调和诸药,补益心气。全方具有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主要适用于气虚血瘀络阻者。药理研究证实:水蛭、川芎、赤芍、全蝎具有抗血栓形成,溶解血栓、降脂、防治动脉硬化作用;全蝎、蜈蚣、蝉蜕祛风通络,可明显增加血液中扩血管因子,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从而达到解除冠状动脉痉挛的作用。因此,胸痹汤是预防、治疗胸痛的有效药物之一。在治疗期间可配合用黄芪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可提高疗效。 +【引自】王培利.冠心病奇效良方.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辨证治则】气阴不足,心失血养之候。治拟益气养阴、宁心定志之法。 +王某,男,67岁。1991年4月6日初诊。患冠心病、心绞痛5年余,每于劳累后感觉胸闷,心前区疼痛,心悸气短,汗出,虽服西药异山梨酯及硝苯地平,仍频繁发作,未能完全缓解,且心悸气短加重,夜寐欠安,精神倦怠,舌质淡红,苔薄白欠津,脉细弦数。结合病史,四诊合参,中医诊断:胸痹。 +【处方】太子参15g,茯苓10g,石菖蒲10g,远志10g,丹参10g,桂枝8g,生龙骨15g,麦冬10g,川芎10g,五味子6g,延胡索10g,炙甘草5g。 +只服6剂,心悸气短好转,睡眠转佳。继服12剂后精神好,心绞痛缓解。 +读案心悟 +冠心病属中医学“胸痹”“真心痛”等 +范畴,治疗应从整体出发,反对“病变局限定 +位论”,治疗上不主张单纯或长期运用“活血 +化瘀”法。冠心病是一种老年性由“损”所致 +的“虚”证,临床常表现为心阳不足、心气虚 +弱、心阴失养,心神不宁。故治疗冠心病的基 +本观点是以治本为要,按照辨证论治的原则着 +重“补心阳”“益心气”“养心阴”“定心 +志”为主。方中太子参益心气,茯苓调心脾, +石菖蒲、远志通心窍以定心志,龙骨安心神, +桂枝、甘草辛甘化阳以补心阳,麦冬、五味子 +酸甘化阴以养心阴,丹参、川芎、延胡索活血 +理气止痛,全方共奏益心气、补心阳、养心 +阴、定心志之功效。 +【引自】于有山.高辉远临证验案精选.北京:学苑出版社,1995. +@g⑨; +医案2 +【辨证治则】此为营卫失和、气血不畅,日久成心脉痹阻,胸阳不振之 +证。治拟温阳通脉、调和营卫之法。方选炙甘草汤、桂枝甘草汤化裁。 +李某,男,54岁。1991年10月29日就诊。患者胸闷疼痛、心悸气短1年余,经检查确诊后按“冠心病”予中药煎剂及西药扩张冠状动脉、抗心绞痛等药物治疗,又曾服中药瓜萎薤白汤10余剂,症状始终未见明显改善。症见:胸闷疼 +痛,心中空虚,悸动不安,气短肢倦,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结代。 +【处方】太子参10g,桂枝10g,炙甘草8g,生地黄10g,阿胶(烊化、兑 +服)10g,火麻仁(杵碎)10g,生龙骨、生牡蛎各15g,生姜3片,大枣5枚。 +6剂水煎分服。药后胸闷疼痛,悸动不安大减。然活动气短,易汗,纳食量少,原方加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各10g,浮小麦10g,再连进12剂,诸 +症悉平。 +◆读案心悟 +《难经》:“损其心者,调其营卫。”卫 +主气,营主血,本案发病皆系营卫失和,胸阳 +不振,血脉痹阻,气阻不畅所致。方用炙甘草 +汤合桂枝甘草汤调和营卫、通阳宣痹。方中炙 +甘草益气补中,通经脉,利血气,为复脉之主 +药;太子参、大枣补气益胃,以资脉之本源; +生地黄、阿胶、火麻仁补心血、养心阴,充养 +���脉;桂枝、甘草通阳化气,配生姜、大枣调 +和营卫;生龙骨、生牡蛎镇静定志。诸药合 +之,使心气复则心阳通,心血足则血脉充,营 +卫调和则诸症悉安。 +【引自】于有山.高辉远临证验案精选.北京:学苑出版社,1995. +【辨证治则】心脉瘀阻,气阴两虚,胸阳不振。治宜活血通脉、宣痹止痛。方用自拟葛根红花汤加减。 +赵某,女,70岁。1992年2月28日初诊。患者确诊冠心病8年,经常有心绞痛发作。1991年冬季以来,心区疼痛每日均发,曾住院1个月未明显见效。诊见心痛彻背,每日均发,劳累中活动后尤甚,伴胸闷憋气,后背燥热,口干苦,纳差腹胀,呃逆泛酸,心悸多梦,大便干结,舌质暗红,舌下络脉青紫怒张,脉沉弦。 +【处方】葛根15g,红花10g,川芎10g,当归15g,赤芍15g,丹参30g,石菖蒲10g,郁金10g,羌活10g,菊花10g,全瓜蒌20g,薤白10g,柏子仁10g。每日1剂,水煎服。 +3月13日二诊:药后心绞痛及发作次数明显减轻,夜能安卧,大便通畅。仍感胸闷腹胀,心悸憋气,气脊燥热。守方加木香10g继服。 +4月24日三诊:未再心绞痛,胸闷、燥热均消失。晨起活动后心慌、气短,舌红暗,脉弦细。此心脉瘀阻暂畅而气阴仍亏之象,守原法掺入益气养阴之药。 +【处方】党参10g,麦冬10g,五味子10g,柏子仁10g,葛根15g,丹参30g,石菖蒲10g,郁金10g,羌活10g,菊花10g,木香10g,陈皮10g,桔梗10g,枳壳10g。 +6月12日四诊:病情稳定,能参加一般劳动,但过劳后仍有轻度心前区疼 +痛,乏力。 +守方去木香、陈皮、桔梗、枳壳,加生黄芪20g,酸枣仁15g,山楂15g。再服1个月,诸症告愈。原方加当归、川芎、全瓜蒌、薤白、木香等制蜜丸常 +服,以竟全功。 +读案心悟 +冠心病心绞痛属本虚标实之证。本案年 +老体衰,心脏气血阴阳不足,心气不足则心脉 +不畅,心血亏损则心失所养,气虚血瘀,不通 +则痛,故心痛发作频繁,且伴口苦、燥热、失 +眠、便秘等瘀热内扰之象。本着急则治其标的 +原则,先用自拟葛红汤以活血化瘀、宣痹止 +痛。方中以葛根通络化瘀、生津润筋为君,红 +花、丹参活血养血为臣,当归、赤芍、川芎、 +羌活、菊花养血和营,通督脉,息肝风为辅, +生脉散益气生津以固本。且经药理研究,方中 +葛根、川芎、丹参、羌活、菊花均具有扩张冠 +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的作用。治疗半个月, +心绞痛控制,掺入黄芪、柏子仁、酸枣仁等益 +气养阴安神之药标本同治,缓图竟功。 +【引自】董振华.祝谌予临证验案精选.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 +【辨证治则】本案患病多年,气病延血,阴损及阳,且夹高血压之肝阳 +上亢,治疗以生脉散组方用药,采用益气养阴、充脉复律为法。 +王某,女,58岁。1992年9月4日初诊。患者于1985年发现血压增高,口 +服降压片等药。数月后出现心前区发作性疼痛,心电图示:心肌缺血。西医诊断:冠心病。近5年来,心绞痛发作频繁,每日数次,口服硝苯地平、异山 +梨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亦无显效。 +诊见发作性心区疼痛,窜及后背,伴胸闷憋气,心慌失眠。后背畏冷,双手发麻,腰痛膝软,口干不思饮,大便偏干。血压150/95mmHg,舌暗红, +脉沉弦,脉律不整。 +【辨证】阴阳两虚,心血瘀阻,肝阳上亢。 +【治法】温阳育阴,化瘀止痛,平肝通络。 +【处方】生脉散加味。党参10g,麦冬10g,五味子10g,柏子仁10g,桂枝10g,葛根10g,丹参30g,石菖蒲10g,郁金10g,羌活10g,菊花10g,木香10g,生山楂15g,钩藤15g,桑寄生20g。14剂。 +服药后心绞痛明显减轻,后背不畏冷,血压基本正常。仍有胸闷、心慌,脉律不整。守方加川芎10g,赤芍15g,再服14剂。同时以上方配制蜜丸 +续服。 +1992年11月20日随诊:心区疼痛未大发作,偶有脉律不齐,饮食、睡眠、二便均可。嘱守方加红花30g,再配丸药1料以资巩固。半年后随访,病 +告痊愈。 +读案心悟 +心主血脉有赖于心气推动和心血充盈。 +若心气不足则血行不畅,可见胸闷憋气,心痛 +彻背;心血亏损则心失所养,心脉不充,可见 +脉律不整。方中桂枝、羌活温通心阳,宣畅气 +机;而石菖蒲配郁金、羌活配菊花为治疗胸痹 +心痛常用的对药;石菖蒲辛温,开窍豁痰,醒 +神健脑,化湿开胃;郁金苦寒,凉血清心,行 +气解郁,祛瘀止痛。石菖蒲以开窍为主,郁金 +以祛瘀为要,二药伍用,一气一血,一温一 +寒,相互促进,豁痰行气,宣痹止痛,相得益 +彰,适用于气滞血瘀、痰瘀互结之胸痹心痛诸 +症。羌活辛温,善治头项脊背风寒,通太阳经 +与督脉之阳而治心痛彻背;菊花甘寒,疏风清 +热,平肝明目。寒湿���伍,互展其长而制其 +短,常用其治心痛彻背之心绞痛。钩藤配桑寄 +生平肝降压,补肾通络。因此,心脏气血阴阳 +得以调整,气充脉复,阳气宣通,心脉舒畅则 +胸痹心痛诸症自除。 +【引自】董振华.祝谌予临证验案精选.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 +【辨证治则】本案胸痹诸症是由气阴两虚夹瘀所致。治疗以益气养阴为主,兼以通脉宁心。 +叶某,女,68岁。1994年2月28日初诊。去年4月查出心肌供血不足,诊为冠心病。用中西药物治疗多时乏效。刻下:胸闷,以前区阵发性隐痛,心慌心烦,气短,乏力自汗,眠差多梦,胸背发凉,气色欠佳,口苦口干,牙痛,纳可,饮水不多,无痰,二便正常,舌暗红少苔,脉细而数。 +【辨证】气阴两虚夹瘀。 +【治法】益气养阴,宁心通脉。 +【处方】南沙参、北沙参各15g,麦冬10g,五味子(杵碎)6g,玉竹15g,赤芍、白芍各10g,丹参15g,茯苓20g,炒酸枣仁(杵碎)15g,远志6g,煅牡蛎(杵碎、先煎)30g,浮小麦30g,炒谷芽12g。 +7剂。每日1剂,水煎服。忌食辛辣油腻。 +二诊:虚汗止,胸闷、心慌等减轻,心前区痛只发作1次,仍眠差梦多,心烦,牙痛,舌脉同前。原方去浮小麦、煅牡蛎,加首乌藤,生龙骨、生牡蛎(杵碎、先煎)各30g,续进10剂。 +三诊:牙痛已止,气色及睡眠好转,又时有虚汗,晨起口苦,纳佳,舌脉同前。原方去炒谷芽,加生黄芪12g,丹参增至20g,续进20剂。 +四诊:停药1周后,又来诊。云上方服完心前区痛未发。两天前因感冒而引发心痛1次。刻下:胸闷痛,心悸,汗出,口干,失眠,纳差。二便调,舌暗红,苔薄黄腻,脉弦细数。证属气阴两虚,夹瘀夹湿。治以益气养阴、宁 +心退脉,佐以祛湿。 +【处方】南沙参12g,玉竹15g,五味子(杵碎)5g,百合10g,丹参24g,郁金香10g,茯苓20g,炒酸枣仁(杵碎)15g,远志10g,首乌藤30g,薏苡仁 +30g。 +五诊:药尽10剂,眠佳,心痛未发,纳佳。上方加麦冬10g,连进10剂。 +药后诸症悉除,原方再取15剂。5剂煎服,10剂服成滋膏剂,每日2次, +每次1汤匙,以巩固疗效。 +解析读案心悟 +治疗本案在用药上非常有特色:一是益 +气养阴选用南沙参、北沙参、玉竹、五味子、 +百合、麦冬、生黄芪等药力平缓之品,以防滋 +补过腻而伤脾胃;二是活血通脉选用凉散之赤 +芍、丹参、郁金,而不用温散之川芎、红花 +等,以免温燥助火伤阴;三是养心宁神药在方 +中比例较大,仅初诊方就占半数之多,如此即 +可使患者的神府得以充分休息,早日消除持续 +紧张,减轻病情;四是加减用药考虑周全, +如初诊、二诊均有牙痛口苦,乃阴虚虚火上 +炎之兆,故投能滋阴清热的麦冬,又如初诊自 +汗、乏力、气短为气虚之兆,本当选补气行滞 +的生黄芪,然其能升阳助炎,不失为改用敛汗 +且不升阳助火的浮小麦,待三诊虚火除牙痛已 +方用;五为结合现代药理研究选药,如玉竹一 +药除滋阴力缓不敛邪外,又有强心作用,故方 +方选用;六为合理应用剂型,病情较重即以煎 +剂为治,以求急效,病情好转,症状大部分消 +失,即以膏滋为治,以图缓效。 +【引自】常章富.颜正华验案精选.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 +【辨证治则】气虚基础上,继发气阴两虚,夹有瘀血。根据原发为本的 +原则,应重点温肾,辅以补心、温肝、健脾、活血等。 +李某,男,65岁。1979年10月18日入院。因头晕心悸、胸痛腰痛而住院。查血压190/120mmHg,心电图示阵发性心房颤动,多发性房性期前收缩,X线胸片提示:左心缘丰满,肾图提示:双侧肾功能中至重度受损。西医 +诊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肾衰竭。 +患有腰痛已近20年,此后渐有畏寒乏力,头晕心悸,耳鸣便溏等,查舌质暗胖、苔白且润,脉沉弦而结。故考虑原发在肾,波及心、肝、脾。拟真武汤 +加减。 +【处方】制附片6g,茯苓15g,白术12g,赤芍15g,桂枝10g,炙甘草10g,泽泻20g,丹参20g,郁金10g,生龙骨、生牡蛎各30g。 +服30余剂后,胸痛、心悸明显减轻,再投苓桂术甘汤、炙甘草汤、生脉散加减40余剂。出院前胸痛鲜作,诸症减轻,血压150/100mmHg,心电图已 +大致正常。 +读案心悟 +疼痛虽是心痛胸痹证的主要临床表现,但 +只有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才能通过治本而达 +到治标的目的。张景岳说:“五脏之滞,皆为 +心痛,刺治分经,理甚明悉。”但得其本,则 +必随手而应。本例患者因胸痛心悸而入院,就 +定位而言,当主要在心。但分析全部病史,可 +知原发在肾,波及于心,以寒水上乘心火为主 +要病机,故治以真武汤等。方老认为:根据临 +床上多数患者的发病��位、致病原因,乃至年 +龄、体形、季节气候等特点等都与心肾两脏密 +切相关的客观规律,又应特别重视心、肾两脏 +的调治。 +【引自】史宇广.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冠心病专辑.北京:中医古籍出 +版社,1988. +【辨证治则】胸中绞痛,面部抽搐虽然急重,但却皆因本虚所致。故根 +据正气为本的原则,以肺脾肾气阴两补为主,佐以疏肝。 +郭某,女,60岁。1978年11月12日入院。因多饮多食多尿,手足麻木,腰酸腿痛20年,头晕失眠,胸中绞痛频作4年,伴有耳鸣耳聋,颜面抽搐等而入院,查血压150/90mmHg,心电图提示: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血糖13.44mmol/L,西医诊断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 +辨证分析:患者久有“三消”、手足麻木、腰酸腿痛等症,又渐次出现胸中绞痛、头晕失眠、耳鸣耳聋、面部抽搐等症。查舌质淡胖,有齿痕和瘀 +斑,苔白,脉弦细稍数。故考虑原发在肺、脾、肾,波及心、肝。 +【辨证】在气阴两虚基础上,继发气滞血瘀,风气内动。 +【治法】拟补中益气汤;增液汤、疏肝饮加减。 +【处方】黄芪25g,苍术、白术各12g,青皮、陈皮各10g,升麻10g,党参30g,甘草6g,当归10g,柴胡10g,姜黄10g,郁金10g,薄荷3g,生地黄30g,玄参25g,麦冬12g,瓜萎30g,枳壳10g。 +服10剂后,胸痛顿挫,再拟补阳还五汤、滋肾通关丸加减。 +【处方】黄芪45g,地龙25g,当归12g,赤芍15g,桃仁10g,玄参25g, +红花10g,川芎12g,山药25g,苍术25g,知母10g,黄檗10g,肉桂3g。 +q@◎ +又服10剂,出院前胸痛基本缓解,“三消”症明显减轻,体力有所恢 +复,心电图较前好转,血、尿糖无明显变化。 +解析读案心悟 +所谓“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对于实 +邪致痛者固然颇为精当。但在此而概百痛之 +全,则有失片面。本例之胸痛颇为急重,但倘 +若只重标实而不顾本虚,就可能犯虚虚实实之 +戒。张景岳说:“有曰通则不痛,又曰痛随利 +减,人皆以为不易之法,不知此为治实痛者言 +也。”“其有因虚而作痛者,则此说更加冰 +炭。”因为心性属火,其主阳气,故“伤心者 +病在阳”的情况在心痛胸痹类证中最为多见, +以温补之法治疗该病的经验也不乏记载。 +【引自】史宇广.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冠心病专辑.北京:中医古籍出 +版社,1988 +武医案 +【辨证治则】此系胸痹之病,乃心阳虚、胃不和遂致气机不畅,血脉瘀 +阻,拟治以通阳宣痹为主,佐以心胃同治, +李某,女,57岁。冠心病心绞痛5~6年,心前区疼痛每日2~3次,伴胸闷 +气短,心中痞塞,疲乏,脉弦细,苔白淡边齿痕。 +【处方】仿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橘枳姜汤化裁。瓜蒌30g,薤白12g,半夏15g,枳壳10g,陈皮15g,生姜6g,党参30g,生黄芪30g,桂枝12g,香附12g。 +服上方两个多月后,心前区痛偶发,胸闷气憋减轻,脉弦细,苔薄。心 +电图V₄~V₆导联T波由倒置转低平,或双向。V₄~V。导联ST段由下降0.1mV转 +向前回升0.05mV。 +读案心悟 +本例胸痹,疲乏,脉弦细,以心阳虚为 +本;心中痞塞,心痛,为水气痰饮致实。采用 +心胃同治,以瓜蒌薤白夏汤为主方,加黄芪、 +党参补益心气,配桂枝以鼓振心阳,唯增香附 +一味,以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疏通血脉, +兼有胃气不和,则佐以橘枳姜汤。综上观之, +以通阻宣痹一法为主,佐以和胃、益气等法。 +说明以一方为主,几法可用,临证不可胶执。 +【引自】史宇广.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冠心病专辑.北京:中医古籍出 +版社,1988, +【辨证治则】证属胸痹,瘀血心痛。系胸阳不振,气滞血瘀,心肌失养所致。治以宽胸通阳、行气化瘀。 +单某,男,50岁。1975年7月12日初诊。患者自1974年秋开始出现胸痛,突然发作,疼痛难忍,转瞬即过,多在饱餐之后、激动之时、劳累之中或突受惊恐情况下发作。胸痛发作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可使疼痛终止,近来发作频繁,且胸痛持续时间长,心前区压榨感,痛引左肩,重时延至颈背,伴有冷汗出,心悸气短,夜寐不宁,舌质暗紫,脉沉涩而短。心电图提示:ST段下移,T波倒置,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处方】当归20g,赤芍15g,桃仁10g,红花10g,延胡索15g,瓜蒌25g, +薤白15g,枳壳10g。 +7月19日二诊:上方服6剂,心前区痛大减,余症同前,仍用上方继服。 +7月26日三诊:上方服14剂后,胸痛悉除,唯感气短神疲,口干心烦,心悸少寐,舌质红,脉细弱此乃气阴两虚,神不守舍所致。拟以益气养心宁神法,加活血通络之味。 +【处方】党参15g,麦冬15g,五味子10g,当归15g,丹参20g,炒酸枣仁15g,炙甘草10g,黄芪30g,川芎10g。 +8月29日四诊:以���方加减治疗月余,胸痛未再发作,其他诸症,亦渐消失。复查心电图:ST段、T波均已恢复正常。追访两年,一切情况良好。 +◆读案心悟 +本例胸痹,系胸阳不振、痰浊内 +生、气滞血瘀、心脉瘀阻所致。故采用 +宽胸通阳,行化瘀之法治疗。方中瓜萎 +开胸散结、利气化痰,薤白温中通阳、 +下气止痛,枳壳理气宽胸,赤芍、桃 +仁、红花、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当归 +补血和血。药后胸痛渐除,而气阴两虚 +之症依然。胸痹之证,属本虚标实,或 +治标,或治本,或标本兼顾,依据症情 +而定。本例标急,故先治其标,标拔之 +后,应及时护本。三诊拟生脉汤益气养 +阴,配当归补血汤补气生血,炙甘草补 +养心气,远志、炒酸枣仁养心安神,丹 +参养血活血,川芎通达气血,共奏补心 +之气阴、疏心络之滞而致阴阳平衡、气 +血畅达之效。 +【引自】周升平.当代名医周鸣岐疑难病临证精华.大连:大连出版社, +1994. +【辨证治则】此为寒饮凝结,胸阳被遏,气滞血凝,痹阻脉络而成胸 +痹。治疗以温中通阳、祛瘀宣络为主。 +姚某,女,21岁。1972年10月16日初诊。其体素丰肥,当胸疼痛引及背部已历10个月,欲噫不爽,吐沫不多,便秘异常,时或带血,脉小弦,舌苔 +薄黄边腻,畔有紫暗色。 +【处方】瓜蒌仁9g,薤白9g,姜半夏9g,炙桂枝5g,姜竹茹5g,桃仁 +9g,红花5g,大黄炭9g,当归丸5g,川郁金9g,黄酒1盅。5剂。 +10月21日二诊:胸背疼痛好转,胃纳亦启,并两膝酸痛,仍拟温通为 +主,佐以燥湿之剂。 +【处方】炙桂枝9g,陈苍术9g,淡干姜2g,茯苓12g,炙甘草5g,姜半夏 +15g,独活9g,北细辛2g,当归丸5g。5剂。 +10月28日三诊:胸背及两膝酸痛已止,尚感两胁下入寐时作痛,拟和疏 +之剂。 +【处方】当归丸5g,炒白术9g,炒白芍9g,炒柴胡5g,炙甘草5g,薄荷 +3g,制香附9g,炒青皮9g,川郁金9g,降香5g。5剂。 +11月2日四诊:诸恙均安,感有腰酸楚,苔前半薄腻质胖,寒湿之邪未 +清,拟温化之剂,以固疗效。 +【处方】炙桂枝5g,制茅术9g,土茯苓12g,炙甘草5g,淡干姜2g,姜半 +夏15g,香橼皮9g,当归丸5g。 +Q2 +读案心悟 +此病例以当胸疼痛引及背部为主症,伴有 +欲噫不爽,吐沫不多之兼证,故诊断为“寒饮 +凝结,胸阳被遏”。气机闭塞,不通则痛。但 +一般胸痹疼痛,病在于气而不及于血,本例舌 +质边畔紫暗色,为瘀血阻络之征。遂以温中通 +阳,加桂枝、桃仁、红花、当归等祛瘀宣痹之 +品,益以黄酒引药上行,活血通络,故获效更 +为显著,后以腰膝酸痛,里阳尚未健运,为寒 +湿之邪留着经脉,继用温化之剂,而获痊愈。 +【引自】湖州市中医院汇编.吴士彦临证经验集.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 +版社,1987. +【辨证治则】属胸阳不振,血脉瘀阻。治宜宣痹通阳、活血止痛法组方 +用药。方拟瓜萎薤白汤合丹参饮加味。 +杨某,男,72岁。1992年3月18日初诊。发作性胸闷痛20年,加重1个月。患者1972年因胸闷憋气、心前区痛,诊为:冠心病。间断服用药物,病情尚稳定。1989年因劳累后心前区痛频发,曾住院治疗。近1个月来,胸闷憋气加重。左前胸胀闷而痛。现症:心前区闷胀而痛,胸闷憋气,心悸气短,头晕乏力,纳差食呆,形体肥胖,舌质暗苔白腻,舌体胖边有齿痕,脉沉细。 +【处方】瓜蒌20g,薤白12g,丹参15g,檀香10g,砂仁10g,半夏10g,川芎10g,红花10g,当归15g,香附10g,川楝子12g,延胡索10g,三七粉(分冲)3g。7剂,水煎服。 +3月15日二诊:服上方7剂后,胸闷憋气减轻,心前区痛发作次数减少, +每周2~3次,头晕,夜梦多,舌苔薄略腻,脉细弦。上方加佛手12g,去当 +归。7剂。 +4月1日三诊:服上方7剂,诸症减轻,偶有心前区闷痛发作,胃脘不适, +泛酸,舌苔薄白,脉细弦。上方加黄连9g。7剂。 +4月8日四诊:服上方7剂,头晕减轻,心前区闷痛未作,气压低时唯感胸 +闷,舌苔薄白,脉细弦。效不更方,上方继服7剂。 +本案患者年老体虚,素体肥胖,其冠心 +病临证表现以胸闷憋气为主,疼痛性质以心前 +区痞满闷胀为特点,是上焦阳气不足,胸阳不 +振,阴乘阳位,痰气交结,痹阻心脉,不通则 +痛。故用仲景瓜蒌薤白半夏汤为主加减治疗。 +其中瓜蒌化痰散结,开胸顺气,专治胸痹伴痰 +多胸满者;瓜蒌合薤白、半夏宣痹通阳;川 +芎、红花、当归、延胡索、三七活血行瘀止 +痛;香附、檀香、砂仁、川楝子行气帅血,疏 +通血脉。全方伍用,通阳散结,豁痰化瘀,俾 +胸中阳气宣畅布达,则清阳盛、浊阴退,痞满 +闷胀自散矣。 +【引自】范爱平.李介鸣临证验案精选.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 +【辨证治则】阳虚气衰,宗气不足,痰浊瘀阻,血脉痹阻心胃,不通则 +痛。治以益气宽中、祛瘀通络为主。 +刘某,男,63岁。高血压病史10余年,于3年前曾患脑血管意外,以后左 +肢经常麻木,1983年始头晕、心悸、短气、胸闷。心电图:左心室劳损,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总胆固醇5.51mmol/L,三酰甘油2.26mmol/L,眼底动脉硬化。至1983年8月突然发生3次胸痛,痛势较剧,含硝酸甘油片始缓解。以后1个月中频发,发时头昏,胸脘痞闷,气短似喘,手足发麻,血压偏高。确诊为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 +近来几乎每日发作,多则日发两三次,发作时伴有胸闷、气憋,胃脘牵引作痛,痛处拒按,时欲嗳气,甚则呕恶,手足发麻,舌胖紫气,苔薄,舌下瘀筋粗紫,口唇略绀,脉象弦滑,左涩,精神萎靡乏神,气怯短气,体格矮胖。 +【处方】生黄芪60g,当归10g,桃仁10g,红花10g,川芎10g,赤芍10g,地龙10g,乳香、没药各5g,延胡索15g,公丁香5g。10剂。 +二诊:心胃疼痛明显减轻,胸膈憋闷好转,原方去公丁香,加丁香烂饭丸(包煎)30g,续服10剂后,心胃痛缓解,诸症若失。 +继予制小丸剂,调治半个月而获缓解。退休后承担家务,一直平稳,血 +脂复查正常,心电图示心肌劳损,血压稳定。 +◆读案心悟 +血瘀气滞型,症见心胃疼痛,或引臂内 +痛,痛甚则如绞如刺,痛处不移,寒温不解, +胸闷,短气,或窒塞胀满,舌质淡紫,或瘀 +斑,苔少,舌下瘀筋脉紫,脉象细涩。由宗 +气不行,血脉瘀滞,胸中阳气痹阻,心胃失 +于通降。治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用失笑散 +合香苏散主之。若胸中血瘀,阻碍气机,兼见 +肝郁证者,而并见心悸、失眠、急躁善怒、胸 +不任物等,治以活血祛瘀、疏肝行气,用血府 +逐瘀汤主之。若遇寒痛甚,则予温中、祛瘀、 +止痛,用手拈散主之(草豆蔻、五灵脂、延胡 +索、没药)。若血瘀日久,可致气虚,气虚不 +已,久必血瘀。故久痛不愈,或反复频作,肢 +体软弱,苔白,脉缓,治当补气生阳、活血通 +络,用补阳还五汤主治。方中黄芪生用重用, +力专性走,补气生阳,使气旺血随行,祛瘀不 +伤正,配合祛瘀通络诸药,小量轻用,旨在气 +充血行,瘀去络通之效。 +【引自】史宇广.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冠心病专辑.北京:中医古籍出 +版社,1988. +【辨证治则】证属气阴不足、血瘀水停型胸痹,所以采用健脾化痰、活 +血利水之剂。 +赵某,女,62岁。2002年12月3日初诊。反复阵作胸闷憋气10余年。初诊:10余年来反复出现阵作胸闷、憋气。4年前因二尖瓣脱垂行二尖瓣成形术,冠脉造影示冠状动脉破裂,予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及二尖瓣成形术。术后至今仍阵作胸闷、气短而喘,后背疼痛,活动后加剧,乏力,咳嗽痰多,痰色稀白,纳差。平时口服多种药物对症治疗,症状仍不稳定。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血压最高170/120mmHg,平时口服多种降血压药物,血压维持在110/70mmHg。查体:双下肺中等量湿啰音。血压165/95mmHg,心率64次/分。超声心动图: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肺动脉高压,左心房增大,左心室LVEF50%。核素心肌显像:陈旧性下后壁心肌梗死,室壁瘤形成,左心室下后壁运动消失,心肌缺血,二尖瓣关闭不全,并左心房增大。心电图:陈旧性下后壁心肌梗死。舌暗,苔白,脉沉弦。诊断:胸痹(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功能Ⅲ级,高血压Ⅲ级)。 +【辨证】气阴不足,血瘀水停。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利水。 +【处方】生脉散与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太子参12g,麦冬12g,北五 +味子10g,葶苈子12g,大枣6枚,杏仁10g,紫苏梗10g,柏子仁10g,车前子20g,桃仁泥10g,草红花10g,茯苓20g,甘草10g。 +二诊(12月24日):服药后喘憋、短气等症状明显减轻,现夜眠差,睡前常感心悸,3天前曾发作胸背疼痛1次,下肢不肿,饮食、二便可。舌暗,苔白 +腻,脉细弱。心率64次/分,左下肺湿啰音减少。治以加强益气活血、养心安神之功。上方去车前子、草红花,加用首乌藤30g,银花藤30g,延胡索10g,郁金 +10g。 +三诊(2003年1月7日):服药后喘憋、短气、心悸等症状明显减轻,现夜眠可,未发作胸背疼痛,活动后短气。面色发黄,舌暗红,苔白腻微黄,脉细弱。心率70次/分,律齐,左下肺湿啰音明显减少。上方加茵陈10g。 +四诊(2月25日):服上方症状稳定1个月余,近日外感后用多种抗生素,两周后出现尿血,腰酸腿软,呕吐,乏力嗜睡。舌暗,苔白,脉沉细。血压165/95mmHg。超声��动图: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肺动脉高压,左心房增大,左心室LVEF50%。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核素肾脏显像:左肾增大,右肾明显萎缩。腹部B超:右肾萎缩,右肾弥漫性病变,胆囊壁不均匀,胆囊多发结石。尿酸7.05μmol/L。治以化痰活血利水。 +【处方】平胃散与猪苓汤加减。苍术12g,厚朴12g,陈皮10g,半夏10g,茯苓15g,猪苓15g,桂枝10g,泽泻15g,益母草30g,甘草10g。并嘱其效不更方。 +读案心悟 +生脉散益气养阴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 +曾通过现代科学研究证实,有增强心脏之泵血 +功能。葶苈大枣泻肺汤也是治疗心力衰竭时常 +用的方剂,其泻肺利水、下气定喘,用于治疗 +心力衰竭之喘憋不能平卧则非常恰当,药理学 +研究亦曾发现葶苈子具有明确的强心、增加心 +肌收缩力的作用。加用杏仁、紫苏梗以加强泻 +肺平喘的作用,车前子、茯苓、桃仁泥、草红 +花具有活血利水,减轻心力衰竭时心脏负荷的 +作用。首诊即获疗效。二、三诊根据患者出现 +眠差、心痛加用益气活血、养心安神之品。本 +例患者腰酸腿软、呕吐、乏力嗜睡考虑为脾胃 +湿滞而起,加用平胃散燥湿健脾、行气和胃, +与猪苓汤合用养阴利水而不伤阴,再加以活血 +利水之益母草。诸方合用,健脾化痰、活血利 +水,终获速效。 +【引自】王亮.国家级名老中医验案良方·冠心病.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 +2010. +可冀医案2 +【辨证治则】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证属气阴不足、血脉瘀滞型。采 +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组方用药。 +刘某,男,48岁。2003年10月26日初诊。阵作心前区疼痛两年。初诊:两年前劳累时出现胸闷,心前区疼痛。在某医院做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但因为程度较轻,未进行介入干预治疗。平时口服西药,仍有阵作心前区疼痛,另伴有乏力,夜眠差,口干。有高脂血症病史3年。舌红,苔薄白,脉沉细弦。血压120/85mmHg,心率72次/分。中医诊断:胸痹;西医诊 +断: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辨证】气阴不足,血脉瘀滞。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处方】生脉散与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太子参12g,麦冬10g,北五味子10g,玄参12g,瓜蒌30g,薤白20g,半夏10g,川芎10g,红花10g,甘草 +10g,首乌藤30g。 +二诊(11月2日):仍有乏力,不欲睁眼,口干喜饮。上次胸闷发作,安 +贞医院疑为冠状动脉痉挛引起。查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舌红,苔微黄,脉沉 +:@⑨ +细。前方去太子参加党参20g,黄芪20g,全蝎10g,白芍12g,以加强补气解痉之功。 +三诊(11月21日):服前方仍有乏力,胸闷,眼干,夜眠梦多,鼻干。舌红,苔微黄腻,脉沉细。上方去黄芪,用杞菊地黄丸及四逆散加减以滋补 +肝肾之阴,清疏肝热。 +【处方】党参20g,麦冬10g,北五味子10g,瓜蒌30g,薤白20g,半夏10g,甘草10g,首乌藤30g,全蝎15g,赤芍、白芍各15g,枸杞子30g,菊花20g,生地黄15g,怀山药10g,柴胡12g,枳壳10g。 +另加用杭菊花10g,麦冬6g,玄参15g,胖大海10g,板蓝根20g,代茶饮, +治疗慢性咽炎。 +四诊(12月9日):左肩背隐痛阵作,夜眠佳。舌偏暗,边有齿痕,脉沉 +弦。上方党参加至30g,薤白30g,红花15g,加强益气活血宽胸之功。 +五诊(2004年1月6日):自诉经常口腔溃疡,余症均明显好转。症见舌 +红,苔薄,脉弦滑。治以滋阴清热、活血解痉。 +【处方】玄参30g,生地黄20g,柏子仁20g,山栀子12g,牡丹皮20g,延胡索12g,马尾莲15g,莲子心12g,全蝎15g,广地龙15g。 +六诊(2月24日):自觉胸闷发作明显,鼻干,小便不黄,大便不干。舌尖红,尖有溃疡,少苔,脉沉弦。治法:清热利湿,解痉通络。方用导赤散 +加减。 +【处方】淡竹叶10g,甘草梢10g,灯心草6g,辛夷12g,苍耳子12g,山 +栀子12g,牡丹皮12g,太子参20g,全蝎12g,乌蛸蛇20g。 +七诊(3月10日):胸闷好转,时多梦,困倦,偶头痛,鼻塞而干,无出血,咽干发紧,大便可。舌暗有齿痕,苔根部黄腻,左脉大。治法:清热 +化痰。 +【处方】莲子心12g,马尾连12g,全瓜萎20g,法半夏12g,首乌藤30g, +木笔花12g。 +八诊(3月31日):夜眠欠佳,鼻干,疲倦,无口腔溃疡,眼圈发黑。症 +见舌红,苔薄,舌根部黄腻,脉弦。治以滋阴清热。 +【处方】苦百合30g,生地黄30g,绿豆衣15g,莲子心12g,淡竹叶10g, +灯心草6g,肥知母10g,盐黄檗12g,杭白芍10g。 +九诊(4月7日):近日偶有乏力,口干眼胀,轻微鼻塞。有慢性鼻炎 +史。症见舌红,少苔,脉细弦。治以养阴清肺固肾。 +【处方】桑白皮10g,桑叶10g,桑葚20g,条黄芩10g,知母10g,白芍10g,柴胡10g,枳壳10g,全蝎10g,甘草10g。 +十诊(4月21日):鼻炎减轻,夜眠少,眼微酸胀,二便可。上方桑葚加至30g,���蚣10g,天花粉30g,以加强补肾养阴安神之功。 +十一诊(6月16日):偶有胸闷,鼻炎不明显,咽干。舌红,苔少,脉细 +弦。仍以滋阴清热为主。 +【处方】桑叶20g,桑葚30g,菊花15g,知母12g,石斛20g,生地黄20g,何首乌20g,牛膝15g,首乌藤30g。 +十二诊(9月1日):阴天时自觉胸闷,乏力,口鼻干燥,夜眠欠佳。症 +见舌红,苔薄,脉缓。治以滋阴清热。 +【处方】桑叶15g,桑葚20g,知母12g,石斛20g,何首乌20g,金银花20g,枸杞子20g,酸枣仁30g,全瓜蒌30g。 +读案心悟 +本例患者常发作心绞痛,但冠状 +动脉造影结果狭窄仅30%,西医考虑由 +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症状,因其发作部位 +在血管与中医学的“脉管”“筋膜”相 +似,而发作特点是发无定时、突发突 +止,故与中医学“内风”的特点又相类 +似。本案开始应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法,方选生脉散与瓜蒌薤白半夏汤加用 +活血安神之品,但效果不明显。后加用 +党参、黄芪以加强扶正益气,并加养肝 +阴、荣筋膜之白芍及平肝息风、搜剔经 +络的虫类药物全蝎。再诊加用杞菊地黄 +丸及四逆散加减以滋补肝肾之阴、清疏 +肝热、疏理肝气。以后再诊每每去掉平 +肝息风、搜剔经络的虫类药物时,胸痛 +即有加重,前后换用全蝎、广地龙、乌 +蛸蛇、蜈蚣等多种平肝息风、搜剔经络 +的虫类药物获得佳效。 +【引自】王亮.国家级名老中医验案良方·冠心病,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 +2010. +【辨证治则】冠心病,证属痰湿阻滞 +型,治以健脾化湿、除痹化瘀。 +孙某,男,47岁。2005年7月9日初诊。间断性胸闷、气短1年余,劳累、情 +绪变化而加重。 +初诊:1年前,间断性出现胸部憋闷、气短等症状,因心前区憋闷疼痛难忍,于郑州某大学附属医院住院诊治,当时诊断为冠心病。因疼痛时间及程度等呈加重势态,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同年,因心绞痛复发,住院行第二次PCI手术,术后心绞痛等症状好转,血压可控制在120/80mmHg左右。近半年来,又出现胸闷、气短,且有加重 +趋势。现症:胸闷、气短,活动后或因 +情绪变化而加重,口干不欲多饮,饮食、二便正常。察其面色萎黄,形体肥胖。舌体稍胖大、边有齿痕,舌质淡,苔薄白,脉弦滑。中医诊断:胸痹(心 +绞痛)。 +【辨证】痰湿阻滞。 +【治法】健脾化湿,通阳宣痹。 +【处方】瓜蒌薤白桂枝汤加减。瓜蒌18g,薤白10g,檀香10g,丹参18g,白蔻仁10g,荷叶20g,泽泻18g,白术10g,茯苓12g,陈皮10g,半夏10g,香附10g,砂仁10g,厚朴10g,小茴香10g,乌药10g,桂枝5g,白芍10g,枳壳10g,木香6g,郁金10g,节菖蒲10g,甘草3g。21剂,水煎服。 +二诊:服药后,气短明显改善,但仍有乏力,咳痰,色白量多。舌胖大,苔白腻。效不更方,继服上药,同时加川芎以助丹参活血之功,并予决明子润肠。30剂,水煎服。 +三诊:服上药后,胸部不适消失,大便可。现湿邪渐去,气机较前通畅,去荷叶、薤白、决明子,加佛手、川厚朴、丝瓜络、白干参以增强补气、活血、通络之功。巩固疗效,循方继进。 +读案心悟 +冠心病属中医学“胸痹”之范畴。其病 +位以心为主,多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 +关,病理变化复杂多变,主要为本虚标实,虚 +实夹杂。现代医学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 +改善心肌缺血,但若术后忘乎整体,病将继 +发。根据患者年龄、体质、病史,本案属痰湿 +阻滞型胸痹。药用瓜蒌、薤白、檀香、桂枝以 +通阳散结、行气止痛,白术、茯苓、泽泻、甘 +草奏健脾利湿之功,加陈皮、半夏、香附、砂 +仁,可在健脾的基础上,达兼化痰湿、理气止 +痛之功,白蔻仁、荷叶、节菖蒲配伍可收化湿 +醒脾之功,郁金配白芍可达疏肝、柔肝,行气 +缓急止痛,小茴香、乌药、木香、川厚朴、枳 +壳可行气止痛,病久多有瘀血之象,配伍丹参 +以活血止痛。全方配伍共收健脾化痰祛湿、活 +血行气止痛之功效,达到标本兼治之目的。 +【引自】姚乃礼.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内科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辨证治则】痰瘀互结、阻滞心脉型胸痹,所以均佐用除痰化瘀、活血 +利气之剂。 +张某,女,70岁。1997年3月7日初诊。胸骨后和胃脘部闷痛3年余。每于劳累后发作,牵及左侧肩背部不适,经服用异山梨酯、硝苯地平等西药,症状仍未缓解。同时伴有心悸、气短、失眠等症。舌质暗红,苔白腻,脉弦。心电图:I、Ⅱ、Ⅲ、aVL、V₁~V₃导联T波普遍低平,S-T段下移,aVF导联 +T波倒置。西医诊断:冠心病心绞痛。 +【辨证】痰瘀互结,阻滞心脉。 +【治法】消痰化瘀,宽胸利气。 +【处方】化���消痰汤。全瓜萎15g,半夏10g,白芥子10g,旋覆花10g,枳壳10g,生黄芪15g,川芎10g,赤芍10g,丹参15g,三七粉(冲)3g,炒酸枣仁 +30g。水煎服,每日1剂,14剂。另服冠心苏合胶囊,每次2粒,每日2次。 +3月21日二诊:服上药后胸骨后及胃脘部疼痛未作,仅劳累后自觉胸脘憋闷,睡眠转好。但近日来又见口干咽燥,舌暗红,苔白而少津,脉沉弦。上 +方加太子参30g,麦冬10g,五味子10g。 +4月11日三诊:症状基本消失,胸脘部不觉憋闷,心悸气短消失,精神渐觉舒畅,舌质暗红,苔薄白,脉沉弦。心电图:各导联S-T段上移,Vs导联T波耸起,aVF、导联T波由倒置转为低平。予上方加川厚朴10g,桂枝10g, +薤白10g, +5月6日四诊:病情转愈,舌脉同前,无不适。查心电图:V₁~V₂导联T波高耸,前壁缺血已转愈。予上方改为蜜丸,每丸重10g,每次1丸,每日2次。 +连续服用3个月,以巩固疗效。 +读案心悟 +许老创立“心气不足,重在治脾;阴虚 +火动,重在治肾;气阴两亏,重在治心;心阳 +不通,重在痰瘀并治”的治则。冠心病心绞痛 +属中医学“胸痹”“厥心痛”范畴,为痰瘀互 +结、心脉瘀阻、胸阳不振所致。治宜痰瘀兼 +顾,兼以行气通阳。方中瓜蒌、半夏、白芥 +子、旋覆花、枳壳行气祛痰而消胸中痰结,丹 +参、川芎、赤芍、三七活血化瘀而通血脉,生 +黄芪益气通阳以利痰瘀的祛除。二诊时有气阴 +两虚的表现,故与生脉散合用。三诊时为增强 +宽胸理气之效,又加入枳实薤白桂枝汤。临床 +辨证施治,故收佳效。 +【引自】许占民.宽胸利气法治疗心纹痛8例.河北中医,2011,12(18): +25-26. +【辨证治则】气阴两虚、心脉痹阻型胸痹。治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痹。 +阮某,男,53岁。2005年5月13日初诊。胸闷、阵发性胸前区疼痛4个 +月余。 +初诊:2005年1月初以来,因工作学习紧张,经常突发胸前区刺痛,持续约5分钟,服硝酸甘油可缓解。现症:胸闷不适,乏力,易烦躁,口苦,头面部出汗,上臂疼痛,尿多,大便结。舌暗红,苔薄白,脉沉细。心电图: +ST-T改变,提示心肌缺血。中医诊断:胸痹(心绞痛)。 +【辨证】气阴两虚,心脉痹阻。 +⑤ +【处方】人参10g,黄芪10g,人参叶10g,麦冬10g,五味子10g,葛根30g,丹参30g,川芎15g,水蛭7g,枸杞子30g,降香10g,炒枳壳10g,三七6g,山楂30g。7剂。医嘱:畅情志,慎饮食,适寒温,勿劳累。 +二诊:服上方后胸闷减轻,胸痛症状已缓,仅轻度心悸,易紧张,乏力。舌仍暗红,苔薄白,脉沉细。原方加赤灵芝30g。7剂。 +三诊:胸闷已不明显,其他症状也明显减轻,胸痛未作。原方加减继续 +调服。 +读案心悟 +胸痹心痛乃本虚标实之证,早期以实为 +多,晚期以虚为多,此为常也。本案患者胸痹 +心痛日久不愈,既有舌下络脉青紫等瘀象, +又有劳累(或情绪激动)时加重,易疲劳、 +舌淡、脉细等气(血)虚之征,故用益气养 +阴、活血通络之法治疗。方中黄芪、人参、枸 +杞子、五味子益气养心,水蛭、葛根、三七、 +降香、山楂等以活血祛瘀、通络止痛。二诊时 +胸痹心痛症状已缓,仅轻度心悸、易紧张、乏 +力,故加赤灵芝,赤灵芝为补虚安神之佳品, +此处亦为对症加减,临床用之,确有疗效。 +【引自】姚乃礼.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内科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第三章心律失常 +心脏在正常情况下的冲动起源于实房结,以一定范围内的频率发生有规律的搏动并传布于心房和心室,引起心脏的正常收缩。心律失常是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及冲动传导等任何一项异常。常见的有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阵发性心动过速、期前收缩、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等。临床上以心悸、怔忡、脉象异常为其主要表现,甚则可见头晕、目眩、胸痛、气促、汗出肢冷或虚脱等征象。 +本病在中医学中属“心悸”“惊悸”“虚劳”“水肿”“怔忡”“昏厥”“脉迟”“眩晕”“胸痹”等病证范畴。其多因外邪入侵、饮食不节、思虑过度、七情刺激或体质虚弱等原因,导致阴阳气血平衡失调,使心脉瘀阻失畅,心失所养而致。其痛位在心,但与其他脏腑(如脾、肝、肾三脏)密切相关。 +②⑨ +【辨证治则】本案患者因工作劳累过度伤及心脾,致心血亏耗,神失所养出现心悸气短,少寐多梦,脉三五不齐。治疗时,益气养神、健脾活血, +以归脾汤加减。 +齐某,男,40岁。1992年2月12日初诊。患者近3个月因工作劳累,熬夜而出现阵阵心悸,气短,胸闷憋气,咽部发堵等症状。心电图示房性期前收缩;心率72次/分,律���齐,期前收缩7~10次/分。给予美西律每次100~150mg,每日3次,口服。开始期前收缩尚能控制,但稍减量或偶尔忘服则期前收缩次数增加。现心悸气短,脉跳间歇,伴胸闷憋气,咽部发堵,眠差梦多,疲乏无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结代。血压112/70mmHg。心率70次/分,律不齐, +期前收缩9次/分。 +【辨证】心脾两虚,心神失养。 +【治法】补益心脾,镇心安神。 +【处方】归脾汤加减。炙黄芪24g,太子参20g,沙参20g,麦冬15g,五味子10g,龙骨、牡蛎(先煎)各24g,茯苓20g,苦参10g,当归15g,炒酸枣仁 +12g,炙甘草6g,远志10g,珍珠母(先煎)24g,木香10g。7剂。水煎服。 +2月19日二诊:服上方7剂后,心悸气短减轻,期前收缩减少,但感胃脘 +胀满,舌苔薄白,脉细滑。心率70次/分,期前收缩3~5次/分。 +守方,上方去苦参,加佛手行气消胀。14剂。水煎服。 +3月4日三诊:上方连服14剂,近1周来,期前收缩明显减少,胸闷憋气,咽部发堵消失,小腹微胀,舌苔薄白,脉细。心率75次/分,律齐。复查心电 +图示:房性期前收缩消失。 +守上方加木香10g,每日1剂巩固疗效。 +读案心悟 +期前收缩属中医学“心悸”的范畴。盖心 +主血脉,而益神志,心脉的搏动与心血的运行 +都依赖于心气的推动与心血的充盈。若心气或 +心血的任何一方面不足,都会产生心悸。方中 +黄芪、太子参、炙甘草性温,补益心脾之气, +健运生化之源;当归、麦冬、沙参性温而润, +补益心脾之血;茯苓、远志、酸枣仁、五味子 +宁心安神;生龙骨、生牡蛎、珍珠母重镇安神 +止悸;苦参为治疗房性期前收缩的经验用药, +据现代药理研究,其含苦参碱,有抗心律失常 +作用;木香可引诸药入脾经,补而不滞,通脾 +养心,《本草纲目》认为其有“治心悸”之 +功。诸药配伍,共奏补益心脾、养心安神定悸 +之功效。 +【引自】范爱平.李介鸣临证验案精选.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 +【辨证治则】心气虚损,脾胃升降失调。当务之急,治宜调理脾胃升降气机,方拟香砂六君子汤加味。 +任某,女,78岁。1974年7月16日初诊。发作性心悸16年,胸闷两个月,恶心呕吐1周。患者16年前因阵发性心悸、胸闷憋气在某院诊为“冠心病”,后间断服中药治疗。 +两个月前,因劳累后突感心悸、胸闷、心前区紧缩感,速来门诊,以冠心病、心律失常、疑发室性期前收缩、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功能不 +全收住内科病房。入院后经利尿、扩血管及抗心律失常等药物治疗,病情好转,近1周出现恶心呕吐,不能进食。现脘腹满闷,神疲乏力,恶心呕吐,不能进食,腹胀便秘,舌苔垢腻微黄,脉细弦结代。 +【处方】砂仁(杵碎)6g,太子参20g,茯苓18g,半夏10g,枳壳6g,灶心土(先煎)6g,焦麦芽、神曲各12g,当归15g,火麻仁12g,郁李仁12g,柏子仁15g。6剂。水煎服。 +7月23日二诊:服药6剂后,症状明显改善,恶心呕吐消失,每餐可进食80g仍腹部胀满,便秘。舌苔腻,脉弦细略滑、偶见结代。治疗仍循原法,更增益气之品。 +【处方】红参(另煎、兑服)6g,太子参30g,砂仁(后下)6g,茯苓18g,炙甘草12g,当归15g,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各10g,藿香、佩兰(后下)各10g,半夏10g。6剂。 +7月30日三诊:上方服6剂后,胃肠症状及室性期前收缩、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消失。自行停服中药1周后,上症复发,室性期前收缩增多,23次1分,原方继进6剂,症状渐平。经用中药治疗1个月后,病情稳定,心电图示:室性期前收缩及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消失,病情好转出院。 +读案心悟 +患者虽为冠心病、心律失常,但 +临床表现以中气虚弱,脾胃本虚,升降 +失司,以致气乱瘀中,清浊相干。本着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原则, +扶其脾胃,调其升降,投以香砂六君子 +汤加减,健脾理气,和胃止呕,使脾升 +胃降,脾健呕止,脘胀减轻,大便通 +畅,室性期前收缩及完全性左束支传导 +阻滞消失。 +【引自】范爱平.李介鸣临证验案精选.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 +【辨证治则】心主血脉,心血与宗气失调,往往出现脉律不齐、心慌、 +心急、心烦等症候。治疗以通阳化气、解郁活血为主。 +韦某,女,24岁。1977年2月7日初诊。心胸发闷,心急、心烦、心慌,尤其午睡后病情较重,两侧头痛,记忆减退,时间已久,时轻时重,脉大小 +不齐。西医诊断:心动过速(心率140次/分)。 +【治法】复脉、开胸、通阳化气。 +【处方】芍甘汤、柴胡龙牡汤、炙甘草汤结合论治。白芍24g,炙甘草9g,柴胡6g,黄芩6g,姜半夏6g,龙骨15g,牡蛎15g,麦冬9g,生地黄9g,火麻仁12g,大枣9g,桂枝9g,��胶(烊)6g,党参9g,生姜4.5g。另取朱砂0.6g,琥珀1.2g,共研粉面分2次冲服。4剂。隔日1剂。 +2月24日二诊:服药时间稍好,停药时又犯。脉右急左缓,舌体水肿,舌 +面润滑。2月7日处方加远志9g,瓜蒌9g,薤白9g,石菖蒲9g。4剂。隔日1剂。 +3月6日三诊:药后症状大减,脉缓静,舌正常。按2月7日方,2月24日加味;各药加量至4倍,研细面,装碗中,放在笼上蒸2~3小时,待凉后,炼蜜 +为丸,每丸重9g,每次服1丸,每日2次。 +读案心悟 +患者胸闷心悸,兼两侧头痛,长期不愈, +脉象大小不齐。按胸中为宗气所聚之处,宗气 +不足或宗气滞塞,都会出现胸闷证候。头部两 +侧属少阳经,两侧头痛,是少阳经脉不通所 +致。处方采用芍药甘草汤、柴胡加龙骨牡蛎 +汤、炙甘草汤合方。芍甘汤,主治营血受伤, +肢挛厥逆;柴胡龙牡汤,主治胸满烦惊,神不 +内守;炙甘草汤,主治脉结代、心动悸。三方 +配合为用,以治胸闷、心悸、侧脑疼痛、心动 +过速之证。服药病安,但停药病又发作。故二 +诊时,加用石菖蒲、远志、瓜蒌、薤白以鼓舞 +胸中阳气。药后证候大减,脉亦转和。患者因 +去外地,故配丸剂缓服。 +【引自】甘肃省天水人民医院.刘星元临证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0. +@⑨ +【辨证治则】肾阳不足,则心阳痹阻;肾阴亏虚,则心脉失养。治疗以通阳宣痹、益气养心为主。 +陈某,男,68岁。心前区憋闷疼痛两年余,伴心悸气短。患者胸闷气短,自汗心悸,时有心前区隐痛,活动后发作明显,历时3~5分钟缓解,失眠烦躁,神疲乏力,大小便正常,舌苔淡紫,苔薄白,脉弦细,偶有结代。 +【辨证】心气不足,心失所养。 +【治法】益气养心,安神。 +【处方】党参15g,麦冬10g,五味子 +6g,茯苓10g,石菖蒲10g,远志10g,太子参10g,丹参15g,炙甘草10g,龙骨25g,浮小麦10g,大枣4枚,全瓜蒌10g,法半夏10g。 +10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饮食当以清淡为主,不宜食膏粱厚 +味及动物内脏食物。 +二诊:胸闷气短,心前区隐痛减轻,神情较前安稳,尚疲乏,夜寐不实,动则易汗,舌质淡暗,苔薄白,脉细弦,偶有结代。守前方加酸枣仁 +10g。10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三诊:患者体力日渐恢复,胸闷、心悸基本改善,心绞痛及期前收缩发作次数明显减少。药见疗效,故守法守方再连进10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四诊:心绞痛未再发作,心律齐,余症改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稍 +弦。复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大致正常心电图。 +嘱停服煎剂,改服补中益气丸合天王补心丹以巩固疗效。 +冠心病在中医学属于“胸痹”“胸 +痛”“真心病”等范畴。冠心病的病因病机为 +“本虚标实”,且尤以虚证者多。从正气论, +常为心、肾、肝、脾四脏的虚损为本,从邪气 +论主要为气滞、血瘀、痰浊、寒凝的痹阻为 +标。张老认为,治本病不宜一味活血化瘀,因 +过之则损心气,且本病尤为虚证居多,故治疗 +多以攻补兼施,加减临证变通,每治而取得良 +效。本例患者临床以胸闷气短、心悸自汗为主 +证,偏于气阴两虚,投养心定志汤,去川芎、 +延胡索、桂枝,加党参、酸枣仁、浮小麦、全 +瓜萎、法半夏。方中党参、太子参补益心气, +茯苓健脾养心,石菖蒲、远志豁痰开窍,全瓜 +萎、法半夏宣痹化痰;龙骨、酸枣仁镇静安 +神,麦冬、五味子酸甘化阴以养心阴;浮小 +麦、炙甘草、大枣均为养心安神,和中缓急。 +全方合用,补中有通,通中有补,标本兼顾。 +连投诸药,使病者诸症缓解,而获良效。 +【引自】张丽玲.张志钧验案精选.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 +②G) +【辨证治则】本例由于胸阳不展,气机痹阻,以致痰浊壅塞,血脉瘀 +阻,故胸闷心悸。治疗以通阳化浊、活血化瘀为主。 +胡某,女,58岁。胸闷、心悸已5年余,经西医诊断为冠心病,近来胸闷、心悸加甚,气短喘促,心痛时作,神疲乏力,纳食不香,痰多,二便正 +常,夜寐欠宁,舌紫,苔白腻,脉细滑。 +【辨证】胸阳痹阻,痰瘀脉络。 +【治法】通阳泻浊,豁痰化瘀。 +【处方】瓜萎12g,薤白12g,半夏10g,茯苓、茯神各12g,陈皮6g,丹参15g,失笑散(包煎)10g,旋覆花10g,炒谷芽、炒麦芽各15g,杏仁10g, +生薏苡仁30g。7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二诊:服药后症状减轻,舌脉如前,仍守原法加减。 +【处方】瓜蒌12g,薤白12g,法半夏10g,茯苓15g,首乌藤30g,陈皮6g,丹参15g,失笑散(包煎)10g,炒谷芽、炒麦芽各15g,生薏苡仁30g, +檀香(后下)3g,三七粉(冲服)3g。14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诊:胸闷、心悸明显减少,气短喘促时作,心痛症除,食纳增加,咳 +痰减少,时有乏力,夜寐安宁,舌偏紫,苔白腻,脉细滑。再拟原法出入。 +【处方】瓜蒌12g,薤白12g,半夏10g,茯苓15g,陈皮6g,旋覆花10g,丹参15g,炒谷芽、炒麦芽各15g,生薏苡仁30g,三七粉(冲服)3g,生黄芪 +10g,芥子10g。14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同时嘱调畅情志,避免精神刺激,劳逸适度,饮食有节,起居有时,注 +意气候变化。在此方基础上化裁出入,连服两个多月,诸症悉除而愈。 +读案心悟 +《医学衷中参西录·论心病治法》指出: +“有其惊悸恒发子夜间,每当交睫于甫睡之 +时,其心中即惊悸而醒,此多因心下停有痰 +饮……”气机不畅则气短喘促;血脉不通出 +现心痛;痰浊困脾,脾失健运则神疲乏力、 +痰多、食纳不香,舌苔白腻,脉细滑。张老采 +用通阳泻浊、豁痰化瘀之法,用瓜萎、薤白化 +痰通阳,半夏化痰降逆,茯苓健脾利水,陈皮 +理气健脾化痰,茯神宁心安神,丹参、失笑散 +活血化瘀止痛,旋覆花降气化痰,薏苡仁利水 +渗湿健脾,杏仁平喘,谷芽、麦芽消食健胃。 +张老指出:虽然此患者以痰浊为甚,但病程较 +长,舌质紫为血瘀之证。故不可忽视活血化瘀 +治疗。 +【引自】张丽玲.张志钧验案精选.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 +【辨证治则】肺气不敛,心血耗亏,是病之本;湿痰内蕴,气郁不宣,乃病之标。病历多年,症情复杂,方拟补肺气、开心气、养心神,舒郁豁痰,标本兼治。 +李某,男,50岁。1961年3月3日初诊。患者于1951年起,患有阵发性心动过速,工作紧张或劳累之后则发作较频。1959—1960年,心动过速时,出现胸闷、心前区疼痛感,甚则手足厥冷,口唇发绀,每次发作时间由起初半小时,逐渐延长至两小时以上。1956年起血压偏高(在160/120 +mmHg上下)。 +在某医院做心电图、血脂等检查,诊断为: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②高血压病;③肥大性脊椎炎。心绞痛时初予硝酸盐类药物,可以缓解,然经常反复使用后,疗效减弱。中药亦无明显疗效。近1周来,心绞痛频发,难以控制,特请邹老诊治。当时心前区绞痛频发,胸闷气短,夜寐不佳,便艰不畅,四肢发麻作冷,头部亦时觉麻,脉来弦滑而数,右部较甚,舌苔色白。 +【处方】炙黄芪9g,红参9g,南沙参12g,蒺藜9g,旋覆花(包煎)6g,海蛤壳粉(包煎)6g,炙紫菀6g,川贝母(杵碎)15g,紫苏子9g,竹沥、半夏各5g,合欢皮30g,炙远志6g,牡蛎(先煎)30g,茯苓、茯神各12g,炒酸枣仁(杵碎)12g,枸杞子12g,制附片1.5g,炙甘草5g。 +投上方后,约20分钟,胸中觉有气体沸腾,似痛非痛,再过20分钟,觉有气体向下,少腹隐痛,大便畅通1次。当夜睡眠达四五个小时,气短、胸闷大减,心绞痛未作,纳谷亦增。连续服用20剂,心痛、胸闷、气短等症消失,头部和四肢麻感亦显著好转。后以原方10倍量,宜以核桃仁、补骨脂、鹿角胶,炼蜜与冰糖做膏剂,以巩固疗效。1963年12月19日心绞痛复发,亦用上法而缓解。 +解析 +患者心肺两虚,气虚不得疏布津 +液,津聚为痰,阻于胸中,气机升降出 +入失常,故见胸闷、气短;痰湿痹阻, +气血瘀滞,脉道不通,不通则痛,故见 +心前区疼痛。邹老认为肺气不敛,心血 +耗亏,是病之本;湿痰内蕴,气郁不 +宣,乃病之标。当治以补肺气、开心 +气、养心神,舒郁豁痰,标本兼治。方 +用黄芪、人参、沙参补心肺气,牡蛎、 +茯苓、茯神、远志、酸枣仁、合欢皮以 +安心神,旋覆花、蛤粉、紫菀、川贝 +母、紫苏子、半夏开郁化痰,降气散 +结,蒺藜疏肝解郁,枸杞子补益肝肾, +附子辛散温通、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 +脉,以解四肢逆冷,甘草益气缓中,调 +和诸药。药证合拍,效如桴鼓。后以原 +方增加补肾药物制成膏剂缓调而愈。 +【引自】邹云翔.邹云翔医案选.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辨证治则】心气不足,气血瘀阻,痹阻络脉,不通则痛。治以益气活 +血、通瘀止痛。 +陈某,男,42岁。1972年6月13日初诊。胸痛胸闷、时有心悸3年有余。3年来,常有心胸疼痛,时好时犯,然因程度轻,且移时即除,故很少治疗。近因工作劳累,心情不畅,渐至病情加重,胸痛如刺,痛处不移,牵及左臂内侧作痛,伴有胸闷气短,心悸汗出,乏力,四肢不温,纳食尚呆,二便正常。诊见:面色不华,神情烦躁。舌质淡紫,苔薄少略白,脉象沉涩结代。 +心电图提示:频发室性期前收缩。 +【处方】高丽参(另煎、兑服)9g,黄芪24g,赤芍9g,当归12g,川芎12g,桃仁12g,红花12g,麝���(绢包煎)1g,丹参30g。3剂。水煎,分3 +次服。 +6月16日二诊:胸刺痛减轻。气短好转,但仍有痛牵左臂内侧之感,余症 +同前,继投原方加葱白3根、附子12g,温通心阳。3剂。用法同前。 +6月19日三诊:胸闷、胸痛已明显好转,左臂内侧痛感消失,心悸、气短等转佳,四肢转温,继投原方10余剂,用法同前。尽剂后自觉无异常症状出 +现。心电图提示:偶发室性期前收缩。获明显临床疗效。 +读案心悟 +《灵枢·厥论》:“真心痛,手足青至 +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此论概 +述了其病情的凶险和预后状况。由于阳虚和阴 +乘阳位,则更损阳耗气,气耗则血行不畅,瘀 +阻脉络,阻塞不通,故而痛甚。加之手少阴心 +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皆行手臂内侧,且心主血 +属阴,又居胸部左侧,故常痛牵左臂。本例因 +心气不足,营行障碍,与气虚血瘀证吻合,治 +宜益气养血、活血祛瘀、通阳止痛。今高丽 +参、黄芪大补元气,使气足血行;当归、川 +芎、桃仁、红花与赤芍、丹参相伍活血行瘀; +麝香通窍,附子、葱白温通胸阳,以散寒凝, +则气血瘀阻畅通而胸痛瘥。方中贵在重用丹参 +和入麝香,以活血通窍,使瘀血行,诸窍通, +疼痛止,获明显临床疗效。 +【引自】刘选清.刘选清临证经验选.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辨证治则】痰瘀阻脉,气虚内热,兼有肠燥。治以豁痰通脉、益气安 +神,佐以清热润肠。 +黄某,女,37岁。1992年3月26日初诊。半年前曾患心肌炎,经治虽缓解,但仍时有心悸心慌,胸闷憋气,倦怠乏力,寐差梦多。心电图示:心肌供血不足。服西药治疗效不佳。刻诊:除见上症外,又见肢末发凉,晨起头 +晕不清,口干欲饮,偶有咽痒干咳,大便干,两天一行,月经正常,白带 +多,舌暗红,舌苔黄腻,脉细数。 +【处方】全瓜蒌30g,薤白10g,丹参15g,郁金10g,香附10g,首乌藤30g,炒酸枣仁(杵碎)15g,远志10g,太子参20g,生甘草5g,金银花12g。 +7剂。每日1剂,水煎服。忌食辛辣油腻,畅情志,勿过劳。 +二诊:咽痒咳止,心悸、胸闷见轻,仍便干,余如前。原方去远志、金银花、生甘草,加炒枳壳10g,生龙骨、生牡蛎(杵碎、先煎)各30g,竹茹10g,丹参增至30g,续进7剂。 +三诊:胸闷虽减而胸痛时作,苔薄黄,余如前。原方去炒枳壳、香附, +加当归10g,远志10g。续进7剂。 +四诊:胸闷大减,心悸、心慌偶发,口干,便干、日1次,苔少。原方瓜 +蒌减至15g,茯苓增至30g,并加麦冬12g,五味子(杵碎)5g,续进7剂。 +五诊:胸闷除,口干,白带减,身感有力,偶有心慌,便稍干。原方再 +进10剂,以巩固疗效。 +读案心悟 +本案心肌炎半载,经治虽缓解,但 +未康复。就诊时其症状以心悸、心慌为突 +出,故归为中医学心悸病。初诊以豁痰 +化瘀通脉,故投全瓜蒌、薤白、丹参、郁 +金等;兼以益气养心安神,故投太子参、 +首乌藤、炒酸枣仁、茯苓等;佐以清热, +故投金银花、生甘草。此外,又投香附, +以行滞气促进痰瘀消散;瓜蒌又兼润肠通 +便。二诊去金银花、生甘草以加炒枳壳、 +竹茹、生龙骨、生牡蛎,并增丹参用量, +意在增强祛痰化瘀安神之力。三诊胸闷虽 +减,而胸痛新见;虽热势减,而寐仍差, +故去炒枳壳、香附,加当归、远志,以增 +强化瘀祛痰、通脉安神之力。四诊诸症大 +sQ9 +减,唯口干,便干,脉细,苔少,知痰瘀 +渐去,其病机除气虚有热外,又有阴虚一 +面,故减瓜蒌用量,并另加麦冬、五味 +子,意在合太子参共奏益气养阴之效。五 +诊原方再进,遂使诸症痊愈。 +【引自】常章富.颜正华验案精选.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 +【辨证治则】心气不足,鼓动乏力则心悸、怔忡。故其治疗以益气养阴、安神定志为主。 +赵某,女,74岁。2000年11月30日初诊。主诉:心悸、怔忡半年余。病史:半年前因情志不舒出现心悸,西药治疗后症状不见缓解,为求进一步治疗而前来就诊。现心悸怔忡、失眠、纳差,口干、自汗、盗汗,动则汗出甚,大便每日一行。脉弦滑,舌暗红少苔,舌下发绀。既往有冠心病、心律失常病史。 +【辨证】气阴两虚,心神失养。 +【治法】益气养阴,安神定志。 +【处方】生黄芪30g,柏子仁15g,南沙参、北沙参各15g,麦冬10g,丹参30g,茯苓30g,炒酸枣仁(打碎)30g,五味子10g,炙远志10g,生龙骨、生牡蛎(打碎先煎)各30g,合欢皮15g,首乌藤30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12月7日。服上方后,症状减轻。现失眠、心悸,自汗、盗汗,纳 +差,便可。舌暗红少苔,脉弦滑数。 +【处方】生黄芪30g,柏子仁15g,���沙参、北沙参各15g,麦冬10g,丹参30g,茯苓30g,炒酸枣仁(打碎)30g,五味子10g,炙远志10g,生龙骨、生牡蛎(打碎先煎)各30g,合欢皮15g,首乌藤30g,生谷芽、生麦芽各15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 +三诊:12月21日。药后症状好转。现心悸,自汗、盗汗,口干喜饮,二 +便调,纳可,眠安。舌红少苔,脉滑数。上方改麦冬为15g,柏子仁为12g, +去茯苓、炙远志、生谷芽、生麦芽,加生地黄、玉竹、白芍。 +【处方】生地黄18g,玉竹15g,麦冬15g,南沙参、北沙参各15g,生黄芪30g,柏子仁12g,白芍15g,炒酸枣仁(打碎)30g,五味子10g,生龙骨、生牡蛎(打碎先煎)各30g,首乌藤30g,丹参30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四诊:12月28日。药后症状基本消失。仍有自汗、盗汗。舌暗红少苔, +舌下青紫,脉滑数。 +【处方】生地黄24g,玉竹15g,麦冬15g,南沙参、北沙参各15g,生黄芪30g,柏子仁12g,白芍15g,炒酸枣仁(打碎)30g,五味子10g,生龙骨、生牡蛎(打碎先煎)各30g,首乌藤30g,丹参30g,炒山药15g,茯苓30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读案心悟 +本案患者年逾古稀,气血亏虚明显。心神 +失养则失眠。汗为心之液,心气虚心液不固则 +外泄,故自汗;心阴虚则可致盗汗。颜正华教 +授以益气养阴、安神定志为治疗的基本思想, +以生脉散合益胃汤为基本方加减。方中生黄芪 +补中益气,柏子仁、炒酸枣仁、炙远志、合欢 +皮、首乌藤安神定志,南沙参、北沙参、麦冬 +养心胃肺阴,丹参活血化瘀,茯苓健脾安神, +生龙骨、生牡蛎、五味子敛汗安神。诸药合 +用,症证结合,以求药到病除之效。随后的诊 +治中,颜正华教授在守方的基础上,根据病情 +变化,随症加减药物,患者连服30余剂药后, +症状基本消失。 +【引自】邓小英.古今名医临证实录丛书·心律失常.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3. +【辨证治则】心气鼓动无力,痰瘀易滞其间,采用益气养阴、化痰通络法组方用药。 +王某,男,56岁。1988年5月20日初诊。于1976年起病,心悸不宁,时发时缓,心电图检查示:心房颤动。10余年来服用西药、中成药疗效不佳,近因心悸频发而入院。主诉因情绪紧张或劳累后则易发胸闷、心悸,近日口咽干燥,脐旁时隐痛,纳眠尚可,二便调,舌质红,舌下络脉有瘀点。 +【治法】益气养阴,化痰和营。 +【处方】太子参10g,茯苓10g,石菖蒲8g,远志8g,炙甘草5g,桂枝8g,延胡索10g,乌药10g,神曲10g,麦冬10g,五味子6g。 +服上方20余剂后,自感脉搏已恢复正常,心悸未再复发。但劳累后汗多,且易疲劳,要求继续服药以巩固疗效。诊其脉弦细,脉律齐整,脉势和缓。守前方减乌药、五味子,加浮小麦10g,大枣5枚。随访1年,心房颤动未 +复发。 +读案心悟 +心房颤动属中医学“心悸”范畴,其证情 +纷繁,虚实夹杂,治疗往往顾此失彼,难以切 +中要害。本患者罹“心房颤动”10余载,其心 +气虚弱自不待言,心气鼓动无力,痰瘀易滞其 +间,进一步影响心脉运行。详审细辨,立益气 +养阴、化痰和营之方竟能“除颤”,说明恰中 +心气阴虚,内夹痰瘀之机杼,不失为病霍然。 +【引自】于有山.高辉远临证验案精选.北京:学苑出版社,1995. +【辨证治则】气阴两虚,心阳不振之证,治拟益气养阴、温阳定悸。 +李某,男,60岁。1985年11月8日初诊。心悸反复发作4年余,劳累后更甚,胸中憋闷,心痛时作,心烦少寐,畏寒怕冷。西医诊断:冠心病、心房颤动。屡用西药治疗效不显。心率58次/分,心律失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缓。 +【处方】太子参10g,茯苓15g,石菖蒲8g,远志8g,五味子6g,麦冬10g,桂枝8g,丹参10g,浮小麦10g,大枣5枚,炙甘草5g。 +药进12剂,心悸、胸闷、气短显减,心房颤动发作2次,未用西药而自行缓解。唯夜寐不实,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缓无力。守原方加珍珠母15g,再进12剂,诸症悉减,寐况转佳,胸闷痛瘥。劳累后仍感心悸气短,心率68次/分,律齐,脉沉缓较前有力。守原方加减,间断服用5年有余(西药全部停服),诸症平稳,面色红润,体力增强。 +读案心悟 +心房颤动、冠心病属中医学“心悸”“胸 +痹”范畴,病因复杂,治疗之时,当详审虚 +实。虚者,或心阴不足,或心阳不振,或心气 +亏虚,或血不养心,或气阴两亏;实者,多为 +本虚标实者,或气滞,或血瘀,或夹痰饮,或 +湿蒙心窍。本例患者,为老年人心悸,表现为 +劳累后辄甚,且有心痛时作,虚多实少可知, +故以养心定志汤加味治之。方中以定志丸益气 +养心、健脑安神,以生脉散益气养阴,以桂枝 +甘草汤温,心阳,以甘麦大枣汤悦脾宁心。全 +方配伍,恰合病机,不失为用之而获良效。同 +时,治疗老年慢性病不可急于求功,一旦辨证 +准确,贵在守法守方,多服才能见效,若动辄 +易方,必难收功。 +【引自】于有山.高辉远临证验案精选.北京:学苑出版社,1995. +黄东 +【辨证治则】胸阳痹阻,气失宣通,络脉瘀塞,血流不畅。治拟温通心阳、理 +气化瘀。 +吴某,女,52岁。1974年12月6日初诊。胸闷、心悸及期前收缩已2年,近1年来期前收缩频繁。目前胸闷心悸,睡眠时好时差,四肢麻木,尤以下肢为甚,目干羞明。脉细带数(88次/分),兼有结 +代,舌质胖,苔薄腻。 +北京某医院诊断“冠心病”。1974年11月5日在上海某医院检查,心电图:心率94次/分,频发室性期前收缩;X线胸 +透:主动脉伸展纡曲,左心室稍丰满。 +【处方】桂枝6g,瓜蒌皮9g,旋覆梗 +9g,郁金9g,赤芍、白芍各9g,枸杞子9g,降香6g,炙甘草6g,茶树根30g,青皮、陈皮各6g。6剂。 +二诊:12月13日。服上方后,感觉口干,各症如前。原方去桂枝、降 +香,加佛手片9g。6剂。 +三诊:12月20日。自觉心悸,胸闷、下肢麻木等症均减轻,心率82次/ +分,期前收缩10次/分左右。再守原意。 +患者胸闷,心悸,脉结代已久,某 +医院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 +病”。在初诊1个月前心电图检查:频 +发室性期前收缩。初诊时脉象结代。病 +由胸阳痹阻,气失宣通,络脉瘀塞,血 +流不畅所致。首用桂枝薤白瓜萎汤合旋 +覆代赭汤加减,以温通心阳为主。黄老 +所以未用薤白头、代赭石,前者因有强 +烈的葱蒜气,患者曾服此药,容易引起 +泛恶,后者因患者经常胸闷,用重镇之 +品,恐引起室闷感。方中旋覆梗消痰顺 +气,郁金理气解郁,降香降气宽胸,瓜 +萎滑润散结,此四味有不同程度的“扩 +冠”或降血脂作用。茶树根对控制期前 +收缩有一定的疗效。二诊时患者口干, +故去桂枝、降香之辛温。以后续予原 +方加减,先后共计服药30余剂,胸闷已 +除,心悸基本消失,脉无结代。 +【引自】崔应珉.中华名医名方薪传·胸胁痛.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7. +黄文 +【辨证治则】胸阳不振,血液循环不畅,脉络痹阻,兼有气血亏耗之 +象。治拟宣痹通阳为主。 +高某,女,43岁。1975年5月3日初诊。近1个月来时常心悸、胸闷、胸痛,痛时牵及左肩背,两下肢发冷,甚则疼痛。有子宫肌瘤,每次月经量多,大便干结。经某医院心电图提示:心肌损害,做运动试验阳性,诊断: +“冠心病”。舌苔薄,脉细弦。 +【处方】瓜萎薤白白酒汤加减。全瓜蒌15g(打),薤白头4.5g,郁金 +9g,当归9g,赤芍12g,丹参9g,党参9g,陈皮9g,木香9g。6剂。 +二诊:5月10日。服药后胸闷胸痛减轻,本次月经量略少,胃纳佳,大便 +转润,再予前法。原方加续断9g。6剂。 +三诊:5月17日。胸闷不舒,太息,易心悸,下肢冷如浸水中。苔薄腻, +脉细。再守原意,增强通阳活血之力。 +【处方】全瓜蒌15g(打),薤白头4.5g,丹参9g,郁金9g,降香6g,党 +参9g,当归9g,桂枝4.5g,赤芍15g。6剂。 +四诊:5月24日。胸闷、心悸已减,肢冷亦明显减轻,嗳气较多。再守原 +意。前方加旋覆梗9g。6剂。 +五诊:5月31日。胸闷、心悸续见减轻,近来背部酸痛转向下肢,不能安 +眠。再予前法出入。 +【处方】党参9g,当归9g,赤芍12g,郁金9g,桂枝4.5g,全瓜蒌12g +(打),薤白头4.5g,降香4.5g,梗通草6g,威灵仙12g。6剂。 +六诊:6月7日。胸闷、心悸、下肢阴冷酸痛均已减轻,夜寐安。舌质偏红。再予前法。原方6剂。 +读案心悟 +本例由于胸阳不宣,气机痹阻,故见胸痛 +胸闷,太息嗳气;阳气不能温运于四末,寒邪 +侵袭,故肢阴冷酸痛;心血不足则心悸不宁, +并有血液循环不畅之征。用瓜萎、薤白辛温通 +阳为主。三诊时患者述及下肢冷如浸水中,黄 +老认为须加桂枝温通经脉,散阴寒,四诊时下 +肢阴冷明显减轻。配合陈皮、郁金、木香理气 +解郁,当归、赤芍、丹参、降香养血活血,调 +气止痛。当归、丹参兼能调经。党参益气补 +中,起着推动作用。药能中病,胸中阳气旋 +运,气血得以通畅,阴寒渐渐消散,诸症明显 +减轻。 +【引自】邓小英.古今名医临证实录丛书·心律失常.北京:中国医药科 +技出版社,2013. +医案3 +【辨证治则】气血亏耗,心失所养,以致心阳不振,气血失于调畅。治当补益心气、调养阴血,兼通心阳,佐以理气活血之法。 +孔某,男。1975年2月6日初诊。两年来心悸时作时休,胸闷,善太息,气短,大便干结。舌质淡红,苔薄,脉小弦结代。1972年心电图示:频发期 +前收缩。 +【处方】党参12g,炙甘草9g,桂枝6g,赤芍12g,当归12g,淮小麦30g,佛手4.5g,郁金12g,香橡皮9g,茶树根30g,大枣5枚。7剂。 +二诊:2月20日。药后心悸略减轻,胸闷已瘥。舌苔薄,脉小弦结代。再拟前法。原方去淮小麦,加磁石30g。7剂。 +三诊:2月27日。心悸续减,每于上午出现一次胸闷,时间较短。仍守原方。7剂。 +四诊:3月13日。心悸、胸闷较前减轻,自觉神疲。舌质淡,苔薄白,脉小弦,结代已少见。最近回单位工作已20天。仍予前法。原方续进7剂。 +五诊:4月3日。心悸续见轻减,偶有胸闷,精神渐振。苔薄腻,脉弦,偶见结代。再予益气养心、活血通阳。 +【处方】党参9g,炙甘草9g,桂枝6g,赤芍12g,当归12g,丹参12g,郁金9g,茶树根30g。6剂。 +六诊:4月17日。诸症基本消失,纳香。诊脉未见结代。再守前法。原方7剂以巩固疗效。 +◆读案心悟 +心悸多属虚证。本例由于气血亏耗,心 +失所养,导致心阳不振,气机不调,故见心悸 +气短,胸闷太息,脉来结代等症。黄老用炙甘 +草汤合甘麦大枣汤,除去生地黄、阿胶等滋腻 +药,并佐以理气行血之品。以党参、炙甘草补 +益心气,当归、赤芍、丹参调养心血,桂枝温 +通心阳为主,淮小麦、大枣养心润燥而安神, +佛手、郁金、香橡理气开郁而宣痹,用茶树根 +以治脉结代。“气为血之帅”。依据阴血赖阳 +气以推动之原理,重点在于补心气和通心阳。 +心阳通,心气复,则脉结代可以消失;合补 +养,心血药以充盈血脉,使阳气有所依附而不 +致浮越,则心悸亦自止。患者胸闷太息,乃心 +气不足之象,非属湿阻气滞一类,虚实悬殊, +必须加以鉴别。 +【引自】邓小英.古今名医临证实录丛书·心律失常.北京:中国医药科 +技出版社,2013. +【辨证治则】心血亏损,心阳不足,心肾不交。治宜益心气、助心阳、补心血、交通心肾。 +白某,女,36岁。1994年2月3日初诊。主诉:心悸伴头晕、胸闷两年。患者1992年春不慎感冒,以后经常心悸、心律失常,严重时每分钟可停搏10余次,伴头晕、目眩、胸闷、憋气,劳累或生气后易发。曾在北京某医院内科查心电图示:室性期前收缩频发,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先后服过数种抗心律失常西药不效,疑诊为心肌炎后遗症,求中医治疗。 +现症:心悸阵作,有时停搏感,乏力头晕。胸闷憋气,神疲纳差,睡眠不安,颜面晦暗不华。昨日月经来潮,诸症加重,且腰酸膝软,小腹隐痛。舌暗淡,脉沉细无力,脉律不整。 +【处方】生脉散合桂枝甘草汤加味。党参10g,麦冬10g,五味子10g,柏子仁10g,桂枝10g,炙甘草6g,生黄芪30g,石菖蒲10g,郁金10g,牡丹皮10g,川续断15g,桑寄生20g,菟丝子10g。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2月24日):服药14剂,心悸减轻,自觉期前收缩明显减少,月经1周净。昨日因生气,今日期前收缩又增至每分钟5~6次,伴乏力、气短明显,舌脉同前。守方去川续断、桑寄生、菟丝子加丹参30g,白术10g,白芷10g。再服14剂。 +三诊(3月10日):胸闷、憋气告愈,入睡较佳,期前收缩减少至1~2次/分,口中和,后背畏冷,舌脉同前。守方去白芷、炙甘草加羌活10g,菊花10g,炒酸枣仁15g。再服14剂。 +四诊(3月31日):期前收缩基本控制,未再心悸、胸闷。但3天前月经来潮,每日上午则头晕不能自持,视物旋转,大便溏薄,舌淡,脉细弦。辨证属气血不足,血不上荣。治用补中益气汤加减以补气升阳、养血安神。 +【处方】生黄芪30g,党参10g,白术10g,升麻5g,柴胡10g,当归10g,陈皮10g,炙甘草6g,川续断15g,桑寄生20g,菟丝子10g,石菖蒲10g,炒酸枣仁15g,五味子10g。7剂。 +五诊(4月14日):服药3剂,头晕即愈,精力充沛,未再心悸,复查心电图大致正常。以后每逢月经期前后,即有数天头晕心悸、期前收缩发作,均用上方控制。 +六诊(6月2日):连服上方20余剂,诸症均愈。舌淡暗,脉沉细。拟配 +丸药方巩固。 +【处方】党参30g,麦冬30g,五味子30g,柏子仁30g,桂枝30g,生黄芪90g,当归30g,川芎30g,赤芍30g,葛根50g,丹参90g,菊花30g,白芷30g,白薇30g,枸杞子30g,女贞子30g,石菖蒲50g,郁金30g。 +诸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10g重,每服1丸,每日3次。1994年9月随诊,一直未发生期前收缩,精神体力均佳。守方加生山楂90g,再配蜜丸 +继服。 +读案心悟 +心肌炎后遗症以心律失常为主要临床表 +现者多属于中医学“心动悸、脉结代”一类病 +证。由于正气不足,邪毒侵心,耗气伤阴,心 +失血养,内舍于脉,使搏动失其常度则心悸不 +宁,脉律不整。本案因外感后发生心悸、头 +晕、脉律不整。乃邪毒内犯心脏,导致心气不 +足,心阳不振,气血不畅��故临床特征为劳累 +或生气后易发,且每于行经时心悸、头晕明 +显,气血双虚不能养心、充脉、上荣于头。祝 +老治以生脉散合桂枝甘草汤或黄芪建中汤为主 +益气养阴、温补心脾,酌加柏子仁、首乌藤、 +酸枣仁养心安神,当归、川芎、赤芍、丹参养 +营和血;石菖蒲、郁金、羌活、菊花宣痹通 +脉;川续断、桑寄生、菟丝子、女贞子补肾益 +气,终使诸症告愈,脉律稳定,心电图复常。 +本案治疗中每于月经来潮祝老均易以补中益气 +汤加川续断、桑寄生、菟丝子等升阳益气、培 +补脾肾,是因经期血液下行而头晕明显,属权 +变之治。 +【引自】董建华,季元,范爱平,等.祝谌予验案精选.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医案 +【辨证治则】心气心血俱虚,痰浊夹瘀内阻。治当益气养血滋阴、通阳 +化瘀除痰。 +邢某,女,45岁。1995年1月5日就诊。主诉:心悸、胸痛反复发作3个月余。病史:患者有神经衰弱史,平素经常失眠,夜梦纷扰,严重时彻夜难眠,近年来神倦心慌,记忆力下降,思想不集中。自去年入冬以来,心悸不宁,胸闷时作,经常在下午或晚上有期前收缩发生,曾到某医院检查,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在近3个月来有3次严重的心绞痛发作,当时胸闷气短,心悸、心慌加重,有昏昏欲倒之感,虽服各种中西药物,未见明显效果。现在除胸闷、心悸外,并伴有乏力身软,胃纳不香,面部见黑色斑点,大便偏干。舌质暗红,苔根黄腻,脉 +细,时有结代。 +【处方】炙甘草20g,川桂枝24g,石菖蒲10g,降香10g,制香附12g,麦冬18g,干地黄30g,紫丹参20g,西红花1g,麻仁泥15g,白茯苓15g,制半夏15g,川黄连9g,龙骨、龙齿各24g。 +水煎服,每日1剂。上药服14剂后,患者自觉胸闷、心悸明显减轻,精神好转,入夜期前收缩、心慌显著减少,睡眠亦见改善,二诊时嘱服原方14剂。1个月后,患者相告,胸闷、心悸、心慌均已消除,晚上偶见期前收缩,心电图检查已基本正常,胃纳大增,乏力神疲现象消失,睡眠也趋正常,特别是面部黑色斑点大为减退,舌苔根部黄腻好转,脉细。乃以前方为主,略有增减,再服14剂,以善其后。 +◆读案心悟 +此例为中年女性患者,由于工作繁忙, +耗伤心血,阴血不足,心失所养,故夜不成 +寐,久之则心气虚弱,心悸胸闷,气虚伤脾, +痰浊内生,胃纳不佳。气属阳,心气虚则心阳 +不足,气阳虚则心血瘀阻。裘老认为,其心 +血、心阴、心气、心阳虚损为根本,结合健脾 +化痰运中等法而使患者恢复健康。方中以大剂 +量的炙甘草和桂枝相伍,辛甘化阳有益心气、 +通心脉、振心阳之功,使胸阳得振,心脉痹阻 +释然。干地黄还有化瘀通利血脉作用,用于心 +绞痛,与炙甘草、桂枝、麦冬、麻仁等配伍, +乃取仲景炙甘草汤方意,兼顾心之气血阴阳亏 +虚。黄连苦寒,入心经,现代药理研究示,其 +主要成分小檗碱可使心脏兴奋,并能扩张冠状 +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石菖蒲、茯苓、 +半夏化痰祛浊,舒畅胸脘,斡旋气机。裘老用 +药,方中有方,往往师其法不泥其方,变化之 +妙,存乎一心。 +【引自】李太清.裴沛然通阳化瘀法治疗心律失常临床案例.河北中医,2000.(6):25-26. +【辨证治则】心痛日久,波及肝肾,肝肾不足,心失所养,出现心悸。治以养肝补肾、活血止痛。 +曹某,女,53岁。1991年3月16日就诊。主诉:心悸5年余,近又发作1个月余。病史:患者从5年前因心悸、胸闷在本市某医院做心电图检查: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拟诊“冠心病”。长期服用中西药,或轻或重,时发时止。近1个月来又发心悸不宁,自觉有期前收缩现象。平素睡眠不佳,易醒,伴耳鸣,纳食尚可,二便调。 +初诊:一般情况尚可,面色红润,心率72次/分,律齐。两肺听诊无异常。舌苔薄,边有齿痕,脉细。如《石室秘录》所说:心悸非心动也,乃肝血虚不能养心也,故症见耳鸣、心悸。肝阳不得潜降,故夜寐不安。中医诊断:心悸、怔忡;西医诊断:冠心病。 +【辨证】肝肾阴虚型。 +【治法】补肝益肾。 +【处方】八仙长寿丸(又名麦味地黄丸)增减。熟地黄30g,怀山药15g,山茱萸9g,茯苓12g,泽泻15g,车前子(包)12g,麦冬15g,五味子9g,牡丹皮9g,陈皮10g,大枣7枚。7剂。 +二诊:1991年5月15日。上药坚持服用一段时间后,一度症情好转。近诉头晕头胀,神疲倦怠,腰膝酸软,少气,足心发麻,纳可便调,舌淡苔薄,脉细弦。血压120/75mmHg。此脾肾亏虚,阳气不振。治拟健脾补肾、扶阳 +益气。 +【处方】生黄芪30g,熟附块12g,生白术18g,茯苓12g,枸杞子12g,菊花12g,白芍30g,甘草12g,白芷12g,炒酸枣仁18g,当归10g,山茱萸9g。7剂。 +三诊:1991年6月12日。双膝关节酸痛麻木,足跟重着胀痛,稍口干。追寻病史,1983年曾有类似病史,被某医院诊断为“关节炎”。舌苔薄,脉细,查两膝关节无明显肿胀、畸形。拟独活寄生汤加减。 +【处方】独活15g,桑寄生15g,秦艽15g,防风15g,川芎12g,细辛12g,当归15g,生地黄30g,白芍15g,杜仲15g,川牛膝15g,党参18g,桂枝15g,甘草15g,茯苓12g。14剂。 +四诊:1991年9月11日。右腕关节活动稍久而疼痛,胃脘部疼痛,大便日行两三次,稍溏,左胸骨旁稍痛,与呼吸无关。检查:血压130/75mmHg,心率68次/分,律齐,A₂>P₂,左胸骨旁有压痛。过去有胃病史。 +【治法】苦辛通降,佐以通络止痛。 +【处方】黄芩24g,川黄连10g,干姜12g,党参18g,甘草18g,牡蛎30g,当归15g,川芎12g,白芍15g,海螵蛸15g,延胡索12g,木香、小茴香各12g,焦山楂、焦神曲各12g。7剂。 +五诊:1991年11月13日。服上药后胃痛已息,关节疼痛好转。近诉神疲乏力,稍口干,关节酸楚,心悸好转,睡眠欠佳,苔薄边有齿痕,脉细,改 +拟归脾汤出入。 +【处方】生黄芪30g,党参18g,炒白术12g,茯苓15g,当归12g,甘草9g,炙远志6g,酸枣仁12g,木香9g,龙眼肉12g,大枣7枚,牡蛎30g,泽泻12g。14剂。 +读案心悟 +患者来诊时以冠心病诉心悸,先生不治 +心但治肝肾,取地黄汤加减,坚持服用一段时 +间,症情一度好转。裘老常云:中医治病切勿 +为西医的病名所困,否则治疗的路子会越来越 +狭窄,于此可窥一斑。当患者心悸基本控制之 +后,关节炎旧恙复燃,遂改进独活寄生汤加 +减,复有脘痛便溏之症,变方苦辛通降,使病 +情稳定,继用归脾汤善后。方随病改,药随症 +变。所谓辨证论治乃是一个动态的据症施治之 +法。倘若死守“冠心病”“关节炎”等西医概 +念,动辄以活血化瘀守治,恐于此病无补。 +【引自】表沛然.活血止痛法治疗心律失常临床5例,江西中医药,1999, +25(30):78. +第四章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的分支堵塞,使一部分心肌失去血液供应而坏死的病症,多发生于中年以后。发病时有剧烈而持久的性质类似心绞痛的前胸痛、心悸、气喘、脉搏微弱、血压降低等症状,服用硝酸甘油无效,可产生严重后果。 +心肌梗死的病机关键为阴阳失调、正邪相搏,甚则阴阳离决。病性以正虚(侧重阳气及阴血亏虚)为主,邪实为次,或因虚致实。治疗当扶正为先,“以补为通”,注重调理阴阳平衡、扶正以祛邪,防止再梗 +死的发生。 +荣)医案 +【辨证治则】属年迈体弱,阴津耗损,气血不足,胸阳不振,发为心痹之虚证。治疗以助阳开痹为主,佐以活血通脉、养阴益气。 +王某,女,68岁。1990年4月26日初诊。原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糖尿病病史10余年,冠心病病史2年。本次因反复发作心前区疼痛1天,持续加重4小时,伴胸闷、胸部发紧,恶心欲呕、大汗出,多次服硝酸甘油无显效而收入监护室治疗。经行心电图、心肌酶谱等项检查,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原发性高血压病Ⅱ期、糖尿病2型。给予硝酸甘油静脉点滴,以及硝苯地平、异山梨酯、双嘧达莫等口服,然疼痛无缓解。马老查看患者,舌质暗、苔白中著,脉沉紧。 +【治法】宽胸开痹,活血通脉。 +【处方】全瓜蒌30g,薤白12g,桂枝3g,枳实15g,厚朴15g,五灵脂10g,丹参20g,山楂10g,延胡索10g,莪术10g。水煎,分2次温服,每日1剂。 +服药2剂后,心前区疼痛、胸闷均减轻,汗出明显减少。继服上方3剂后,未再发生心前区疼痛。予上方加减,服用12剂,未出现心前区疼痛,复查心肌酶谱已恢复正常;心电图显示:ST-T改变基本恢复正常,仍存在病理性Q波。 +以后继守原方稍事加减,坚持服用40余剂,未再发生心前区间痛,主诉无明显不适。分别于3个月、半年、1年后,3次追访,心痹未再发生。 +◆读案心悟 +上方由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减变化而 +来,用治心痹实证,因寒盛、热盛、痰 +盛、气滞、血瘀、食滞而引起心脉痹阻 +者。本方具宽胸开痹、活血通脉之功, +治从心肺,以起心肺并调、气血同治之 +用。重用枳实、厚朴,泻其痞满、行其 +留结、降其亢逆之气;桂枝、薤白,通 +阳宣痹;瓜萎,开胸化痰、降气散结; +五灵脂、丹参、山楂、延胡索、莪术 +等,活血通脉。诸药同用,则痞结之气 +可开,瘀血痰浊之邪可去,心胸之阳 +可复。 +【引自】王培利.冠心病实效良方.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辨证治则】心气不足,心营痹阻,兼脾胃不和之候。治疗以益气养 +心、和血健脾为主。 +武某,女,64岁。既往有冠心病病史,时有心绞痛发作。1985年1月心绞痛发作较剧,持续不解。心电图示:急性下壁、前壁心肌梗死。经某医院救治得安。1986年4月再次发作心绞痛,胸骨后呈压榨性疼痛,伴有大汗淋漓,立即进行抢救,稍见缓解。心电图示:急性前壁、高侧壁心肌梗死。转我院住院。患者心率较慢,血压偏低,情绪波动则心悸,甚则心绞痛,室性期前收缩,自觉全身乏力,食欲极差,腹部胀满,双下肢水肿。西医采用扩张血 +管和调节心律药物。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迟,时有结代。 +【处方】太子参10g,茯苓10g,石菖蒲8g,远志8g,丹参10g,川芎10g,延胡索8g,桂枝6g,小麦10g,厚朴10g,枳实10g,焦山楂10g,檀香5g,炙甘草3g,大枣5枚。 +煎服12剂,全身乏力好转,腹胀减轻,心绞痛已止。坚持原法不变,病 +情日趋稳定,心功能亦渐恢复,半年后出院颐养,随访未再发作。 +读案心悟 +此案脉证合参,乃心气不足,心营痹阻, +兼以脾胃不和之证。高老投以太子参补心气, +石菖蒲通心窍,茯苓、远志交通心肾,并可清 +心中虚热,丹参、川芎活血化瘀,桂枝、甘草 +调和营卫,延胡索、檀香理气止痛,兼以厚 +朴、枳实、焦山楂理气健脾和胃,甘麦大枣以 +缓肝急、宁心志。综观全方,诸药配伍精当, +共奏益气养心、理气活血之功效。其通中有 +补,补中有收,标本兼顾,故其效方著,而心 +痛自止矣。 +【引自】崔应珉.中华名医名方薪传.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9. +【辨证治则】心阳亏虚,心脉阻滞,夹有脾胃积滞。治疗以益气活血为主,佐 +以和胃化滞 +杨某,女,78岁。1979年2月12日初诊。因急性心肌梗死,在外院治疗5天后,请郭士魁大夫会诊治疗。现症见:精神萎弱,气短,胸闷,出汗,肢冷。检查:舌质暗红,苔黄腻,脉细数。中医诊 +断:真心痛。 +【处方】党参15g,生黄芪12g,白术 +10g,当归15g,川芎10g,玉竹12g,广郁 +金15g,五味子10g,柏子仁10g,莱菔子 +10g,神曲12g,炙甘草10g。 +1979年2月19日二诊:进上方一般情 +况好转,已下地活动,仍有胸闷发憋,活 +动时感气短,心悸,舌质暗尖红,苔薄白,脉弦细,左寸脉弱。予以益气活 +血、理气复脉之剂。 +【处方】党参15g,生黄芪15g,丹参15g,当归12g,红花10g,玉竹15g,五味子10g,石菖蒲12g,木香6g。 +1979年2月26日三诊:服药后精神好转,能在室内活动。畏寒,活动后气短、心慌均减轻,食欲有进步,睡眠好,舌质暗苔薄白,脉弦细。上方加淫羊藿10g,巴戟天10g。上方服用7剂,无明显胸闷、气短,活动较前增加,二 +便调,睡眠可,准备带药出院。 +读案心悟 +本例高龄真心痛,素体肾亏,心 +气不足。气为血帅,气虚则血瘀,血脉 +瘀阻,不通则痛而发为真心痛。自觉胸 +闷,气短,精神萎弱,畏冷,乏力,乃 +属阳虚,心气不足,血脉瘀阻;舌质暗 +为血瘀之证;舌苔黄腻为脾胃积滞运化 +失司之象。予以益气活血,佐和胃化滞 +之剂。党参、黄芪益气,丹参、川芎活 +血通脉,玉竹、柏子仁、五味子养心 +阴,白术、木香、莱菔子、神曲和胃化 +滞,郁金理气,当归补血汤养血荣心, +淫羊藿、巴戟天补肾,炙甘草补中调和 +诸药。 +【引自】翁维良.郭士魁临床经验选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辨证治则】证属心气亏虚、气滞血瘀型胸痹心痛。以益气温通、理气活血之法治之。 +董某,男,46岁。患者1974年患急性前壁及高侧壁心肌梗死,此后偶有胸骨后疼痛,用硝酸甘油可缓解,同时经常服双嘧达莫、烟酸、肌醇脂、冠心苏合丸等药物治疗。近一个月来因生气后心绞痛发作频繁,每日7~8次,每次持续数分钟至半小时,并向左肩背及左上肢放射,伴有出汗、头晕、乏力,在门诊治疗效果不明显,于1978年8月3日住院治疗。其他症见:畏冷,睡眠欠佳,舌质淡,有瘀斑,边有齿痕,舌苔薄白,脉细缓。心率72次/分,律齐,血压100/70mmHg. +【治法】益气温通。 +【处方】益气温通汤:党参20g,桂枝12g,丹参18g,川芎15g,赤芍18g,荜拔12g,细辛30g,良姜10g,陈皮10g,香附15g,红花3g。 +水煎,分2次温服,每日1剂。服用4剂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每日0~1次,持续0.5~1分钟,症状减轻,精神好转,睡眠改善,舌暗有齿痕,脉沉细。后坚持服药治疗,仍以上方调治。心绞痛发作多因劳累诱发,程度较轻,无须用药,可自行缓解,继续服药调理月余,患者未再发作心绞痛,其余症状均明显改善。 +命读案心悟 +郭老认为心绞痛的直接原因是血脉不 +通,而形成血脉不通的原因,又有寒凝、 +气滞、气虚的不同,故投此方以调治。方 +中以党参、桂枝益气温阳,丹参、川芎、 +赤芍、红花活血化瘀,革芨、细辛、良 +姜、陈皮、香附芳香温通,理气止痛。临 +床应用,效果较好。 +【引自】翁维良.郭士魁临床经验选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辨证治则】胸阳痹阻,痰浊凝聚,心胸脉络不通则痛。治宜宣痹通 +阳,佐以豁痰通络止痛。 +杨某,女,70岁。患者于两个月前因冠心病大面积心肌梗死入院抢救,出院后,因气候突变,寒流袭来,又感胸部闷胀,气短,心前区隐隐作痛,两胁亦持痛不休,左手臂胀麻。伴有咳吐白黏痰、腹胀、大便干燥等症。患 +者精神紧张,夜寐易发惊悸。视其舌苔白腻,脉来沉弦而滑。 +【处方】糖瓜蒌(先煎)30g,薤白6g,半夏15g,旋覆花10g,红花 +10g,茜草10g,桂枝10g,丹参20g,郁金10g,木香10g,降香10g。 +服5剂后,胸满、胸痛大为缓解,咳痰减少,夜睡已能成寐。又续服5 +剂,诸症皆安。 +解析◆读案心悟 +《金匮要略》将胸痹一证的病因病机概括 +为“阳微阴弦”四字。“阳微”即寸脉来微, +主胸中阳气不足;“阴弦”,指尺脉见弦,主 +在下痰浊水邪反盛。《辨脉法》云:“阳脉不 +足,阴往乘之。”故胸阳不振,反使下焦之阴 +邪乘虚犯上,使心脉痹阻,气血不能。《素 +问·调经论》曰:“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 +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 +@G +() +。 +通。”因此,导致了胸痹心痛的证候发生。至 +于两胁疼痛的原委,亦属胸痹胁逆气冲之类。 +本证的治疗用温通胸阳,化痰宣痹,佐以疏肝 +理气通络之法。本方以瓜蒌薤白半夏汤、旋覆 +花汤及颠倒木金散三方相合。用瓜萎薤白半夏 +汤通阳开痹,宣化痰浊之邪;旋覆花汤活血通 +络止痛,斡旋胸胁之气;颠倒木金散则专以疏 +肝理气,而行气血之滞为特长也。 +【引自】陈明.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北京:学苑出版社,1996. +【辨证治则】本病例抓住胸痹心痛,以不通则痛为主进行治疗。 +张某,男,50岁。患者于1972年发现高血压,一般维持在130~140/100mmHg,时感头昏。1973年查血脂偏高。1974—1975年曾有2次心绞痛发作,但心电图正常。近来工作较忙,在入院当天中午突然胸骨后闷痛、冷痛,右手发麻,持续10分钟左右,经用硝酸甘油片后疼痛缓解,但4小时后又有类似发作,伴呕吐,入院治疗。脉搏60次/分,血压180/95mmHg,形体肥胖,神志清,精神差,唇无发绀,心界不大,心音低钝,律齐,腹部无异常。心电图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胸闷憋气,胸痛,痛有定处,脉弦,舌质胖暗,边有齿痕,苔黄腻。中医诊断:真心病。 +【辨证】痰浊痹阻心阳。 +【治法】宣痹通阳,豁痰化浊。 +【处方】瓜蒌15g,半夏15g,黄连10g,枳实10g,厚朴20g,失笑散8g, +青宁丸(每日6粒)。2剂。 +二诊:药后胸闷、憋气改善,胸前区疼痛已止,脉弦,舌质仍淡胖,有 +齿痕,上述方药有效,续服7剂。 +三诊:心前区疼痛未再发作,但仍时有胸闷憋气感,仍属瘀阻,心阳不 +振,续服上方治疗。 +四诊:服上方7剂,症状消失,复查心电图示:心肌梗死愈合期,按脉虚细,指末不温,舌质润,苔面薄腻、根部厚腻。治以益气温阳、化瘀通络。 +【处方】制附子10g,桂枝15g,黄芪15g,益母草12g,丹参10g,川芎10g,半夏15g,瓜蒌12g,苍术10g,甘草10g,大枣6枚。 +服药7剂,带方出院,门诊随访良好。 +读案心悟 +方中以瓜蒌、半夏、厚朴、枳实宽胸理 +气化浊;根据药理研究益母草、丹参、川芎等 +有明显的扩张冠状动脉作用,可使局部血流量 +增加,改善供血和供氧,达到宣痹通阳目的, +使被损病灶逐渐恢复。但欲善其后,还得补其 +不足,根据中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 +则,辨证和辨病相结合,先以益气温阳,待阳 +气来复后,当加入化瘀通络之药,非此法难以 +收效。 +【引自】史宇广.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冠心病专辑.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1988. +【辨证治则】真心痛气滞血瘀型。采用活血化瘀、豁痰通络法组方用药。 +田某,女,63岁。患者在1966年体检发现高血压,伴有头痛、头昏,血压最高达220/120mmHg,间断服复方降压片尚可控制症状。1976年开始经常发病,心前绞痛。发病前1日,下午饱餐后上腹部疼痛如绞,曾用阿托品等无效,每天上午阵发性绞痛加剧,伴呕吐、便秘。两次急诊,以腹痛待查入 +院。经心电图检查,诊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处方】益母草15g,丹参15g,川芎9g,瓜蒌15g,半��15g,枳实9g,黄连1.5g,失笑散9g,青宁丸9g。 +二诊:服药7剂,心绞痛未发作,4天后腹痛消失,精神好转,大便通畅,心电图示:心肌梗死演变期,原方不动,继服7剂。 +三诊:两周后偶有胸闷、憋气,指末不温,脉细无力,厚腻虽化,舌质 +仍偏红。属于气阴两虚之证。宜益气养阴、化瘀通络。 +【处方】南沙参、北沙参各15g,麦冬9g,五味子3g,石斛15g,丹参15g,川芎9g,苏木9g,桂枝9g,生地黄15g。 +药后症状消失,原方续服以巩固疗效,出院。 +读案心悟 +心肌缺血坏死,与气滞血瘀的理论是相 +吻合的。所用丹参、川芎、益母草均有祛瘀生 +新之功,川芎为血中气药,走手足厥阴二经, +能增强活血之效。如心痛甚者,加失笑散(冲 +服)、瓜蒌、半夏、厚朴、枳实以豁痰化浊, +理气行滞。心肌梗死患者在进入恢复期时,往 +往表现为阳损及阴、阴损及阳的阴阳失衡状 +态,因此后期多以益气温阳的方法来调治,通 +常以生脉散为主方,其中以南沙参、北沙参养 +肺胃之阴,麦冬除滋养心营之外,尚有兼清胃 +热之功,五味子收敛之品,该方一补、一清、 +一敛,恰到好处。桂枝一药,温经通阳有独特 +之功,一配生地黄滋养心液,又可免除桂枝之 +温燥。 +【引自】史宇广.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冠心病专辑.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8. +【辨证治则】胸阳不振,寒邪太盛,气失宣达,心脉闭阻。治以回阳救逆、益气复脉为主。 +张某,男,49岁。1972年3月10日初诊。5天前,突发咽紧喉痒,胸中满闷,脘腹胀痛,恶心呕吐,急诊,心电图示:后壁心肌梗死,血压为零,经抢救,症见好转。血压尚低(80/50mmHg),胸痛彻背,恶寒蜷卧,四肢厥冷,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唇甲皆青,尿频清长,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迟,微弱不起。 +【处方】制附子15g,干姜10g,肉桂2.5g,白术15g,红参25g,茯苓15g,陈皮10g,半夏10g,五味子10g,生姜10g,炙甘草10g。3剂。水煎服。 +3月14日二诊:胸痛顿轻,恶寒大减,血压渐升(90/60mmHg),脉来较前有神,此时“心于阴中求阳”,改拟益气养阴、通阳复脉。 +【处方】人参25g,麦冬25g,五味子10g,制附子10g,干姜10g,炙甘草10g。6剂。水煎服。 +3月23日三诊:胸痛续减,气足转温,唇甲红润,二便改善,血压逐增(105/70mmHg),舌淡红,苔薄,脉缓,重按略嫌无力,再平补气血,通阳复脉。 +【处方】党参25g,麦冬10g,生地黄15g,丹参20g,桂枝10g,生姜10g, +大枣5枚,炙甘草15g。10剂。水煎服。 +4月7日四诊:基本康复,气力觉充,血压回升(112/80mmHg),时有轻微胸痛,再以上方加瓜蒌20g,薤白15g。续进10剂,症状消失。 +解析 +本例厥心痛为阳气衰极,阴邪痹阻所致 +当务之法,通阳复脉,初诊用回阳救急汤,使 +阴消阳长。二诊以四逆汤合生脉散,使阴阳相 +济;三诊投炙甘草汤加减,使阴平阳秘;四诊 +依原方加瓜蒌、薤白,再振胸阳。如此施治, +防治两全,阴阳平衡,不致偏伤。 +【引自】孙继先.孙允中临证实践录.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 +【辨证治则】胸闷胸胀属于宗气不畅,血脉不活,因此,治疗首在调气,气开血畅,胸痛、胸闷就会好转。 +王某,男,41岁。1975年1月13日初诊。患者经常头晕头痛,胸部疼痛,疲乏无力,在某医院心电图诊断为陈旧性心肌梗死,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现在胸痛胀闷以左侧为主,心悸,梦多,胃痛泛酸,大便两日1次,腰痛(曾诊断腰椎骨质增生)。舌质嫩,舌边齿痕,脉间歇三五不调。 +【治法】宽胸理气,通阳化瘀。 +【处方】瓜蒌薤白半夏汤、茯苓杏仁甘草汤合方加味。全瓜蒌12g,薤白9g,姜半夏9g,茯苓9g,杏仁6g,甘草6g,远志9g,侧柏叶9g,石菖蒲9g,丹参15g,玄参9g,糖人参6g,桔梗9g,五味子1.5g,麦冬9g,枳壳9g。3剂。 +隔日1剂。 +1月20日二诊:胸脘胀痛、发闷感减轻,头晕较前好转。仍梦多,便干。舌心润腻,脉大间歇消失。1月13日处方基础上加龟甲9g,龙齿9g。3剂。隔 +日1剂。 +2月22日三诊:诸症大减,精神好转,胃脘微胀,脉气调匀无间歇。1月 +13日原方3剂,隔日1剂。 +读案心悟 +本案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仍有胸闷胀 +痛,心悸梦多,舌质嫩,舌尖有齿痕,脉象间 +歇,三五不调,有本虚标实之象。采用本法治 +疗,胸痛、胸闷就会好转,其余症状如心悸、 +梦多、腰痛、大便不畅、胃脘疼痛、泛酸往往 +会随着主症的好转而消失。初诊用瓜萎薤白半 +夏汤宣痹通阳,茯苓杏仁甘草汤和中利水、开 +肺化痰,远志、石菖蒲宁心开窍,生脉散益气 +养阴。二诊加龟甲、龙齿养心安神。 +【引自】甘肃省天水人民医院.刘星元临证集.兰州:甘肃人���出版社, +1980. +【辨证治则】属心阳不运,阴寒凝滞,心脉痹阻,有亡阳厥脱之虞。治法以急拟温阳散寒、活血通脉为主。 +冯某,男,65岁。1990年2月4日初诊。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绞痛3天。患者有冠心病3年余,经常胸闷气窒,甚或胸部绞痛,心悸阵作,一直以西药治疗。3天前开始心前区绞痛明显加剧,不仅程度较以往严重,而且发作频繁,缓解时间短,持续时间长。昨晚因胸痛剧烈入某医院急诊,诊断:“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救治3天,病情仍无明显好转。前往会诊,诊见:心痛时 +作,痛势颇剧,心烦不安,肢冷唇青,脉象微弱。 +【处方】淡附子10g,红参10g,五味子5g,黄精15g,细辛4g,桂枝6g,丹参12g,川芎10g,赤芍10g,干姜3g,甘草3g。3剂。每剂煎2次,每日服药 +3次。 +二诊:服药3剂后胸痛即止,肢冷转温,脉有起色,精神亦转安宁。改以益气养阴、通阳复脉善后。 +【处方】红参10g,麦冬10g,五味子5g,桂枝6g,丹参20g,生地黄12g,阿胶(烊化、兑服)10g,山茱萸15g,干姜3g,炙甘草10g。7剂。 +以本法调理,2周后病情即趋稳定,至今未再复发。 +解析◆读案心悟 +本案患者冠心病3年余,心前区绞痛明显 +加剧3天,乃阴阳偏颇,气血运行涩滞,则聚 +痰生瘀,痰瘀交阻,闭塞气机,阻滞心脉所 +致;诊时心痛时作,痛势颇剧,心烦不安,肢 +冷唇青,脉象微弱,则为心阳不运,阴寒凝 +滞,心脉痹阻,亡阳厥脱渐至之象,故急当回 +阳救逆。选用参附汤加味,加细辛、干姜、五 +味子、黄精敛阴配阳,桂枝、丹参、川芎、赤 +芍温通血脉。3剂后阳气回复,血脉渐通,故 +胸痛即止,肢冷转温,脉有起色,精神亦转安 +宁。改以生脉散合炙甘草汤益气养阴、通阳复 +脉善后,终使病情稳定。 +【引自】王亮.国家级名老中医验案良方·冠心病.郑州:中医农民出版社,2010. +【辨证治则】心气不足,血行迟滞而为瘀血,痰瘀内阻,心脉不通,故 +胸闷隐隐。治疗以益气养阴化痰、活血祛瘀为法。 +罗某,男,73岁。因“反复胸闷痛两年,加重3天,持续胸痛3个小时”入住ICU。入院时心率40次/分,血压80/54mmHg。查心电图示:Ⅱ、Ⅲ、aVF、V₃R、V₄R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2~0.4mV,拟诊为“急性右心室、下壁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即送介入室行急诊PCI术,置临时起搏器,造影见右冠状动脉近段100%闭塞,右冠状动脉行PCI术,置入支架1枚。术后,患者不能平卧,持续处于低血压状态,不能停用多巴胺和临时起搏器,遂请邓老前来会诊。症见:患者神清,精神差。乏力、懒言、多眠。纳差,四肢欠温。无胸闷痛发作,无心悸,无气促,无咳嗽咳痰,舌淡暗,苔薄白见裂 +纹,舌底脉络纡曲,脉弦滑。 +【处方】温胆汤合生脉散加味:橘红10g,法半夏10g,茯苓15g,五味子6g,麦冬10g,丹参20g,赤芍12g,党参15g,枳壳15g,竹茹10g,豨签草12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精神较前稍好转,仍有乏力、懒言、多眠,纳差,四肢欠温,无胸闷痛发作,无心悸,无气促,无咳嗽咳痰,舌淡暗、苔薄白见裂纹,舌底脉络纡曲,关脉滑,尺脉沉。邓老认为,尺脉沉主肾阳虚,关脉滑主中焦痰盛,结合舌象,当属心肾阳虚、痰瘀内阻之证,且以虚证为主。心肾阳虚,胸中阳气不运,故见四肢逆冷,乏力,嗜睡;中焦痰盛,胃气不降,故食则呕逆;肾主纳气,肾阳不足,肾失摄纳,故见动则气促。治以温阳益气、健 +脾化痰通络。 +【处方】人参15g(另炖),党参30g,熟附子10g,法半夏10g,当归15g,枳壳6g,橘红6g,茯苓15g,白术15g,炙甘草6g,竹茹10g。每日1剂, +水煎服。 +遵嘱服上方2剂后,患者精神明显好转,无胸闷痛发作,可进食而无呕吐,可坐起而无气促,四肢转温,血压、心电图稳定,并撤除多巴胺、临时起搏器。守方再服3剂后,患者精神佳,言语、纳食如常,可下床轻度活动,舌质由淡暗转为淡红,舌底络脉迁曲减轻。住院7日,病愈出院,长期服用通 +冠胶囊,随访半年,无活动后气促和胸闷痛发作。 +读案心悟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通脉止痛是 +首要步骤。本病例已通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 +疗,解决了标的问题。治本方面,邓教授一 +向主张以调脾护心法治疗。心气不足,心火 +受挫,火不生土,脾土受损,脾不养心,反 +而加重心气虚。脾主升运,能升腾清阳,从根 +本上起到益气养心之效。此外,脾胃健运则湿 +不聚、痰难成,亦为除痰打下基础。临证用药 +上,邓教授用温胆汤加减自拟冠心方:橘红 +6g,法半夏10g,茯苓12g,甘草5g,枳壳6g, +竹茹10g,党参15g,丹参12g,豨签草10g。温 +胆汤��除痰利气、条达气机,方中不用枳实而 +用枳壳是取其宽中下气,且其力缓不致耗气伤 +阴。因本病是本虚标实之证,故加党参益气固 +本,标本同治,不但补益了心气,而且可使 +“气顺则一身津液亦随气而顺矣”。 +【引自】张敏州,王磊.邓铁涛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的辨证论治.中医 +杂志,2006,47(7):486-487. +【辨证治则】证属胸阳不振,痰浊阻络。治以补气益阳,兼以化痰 +通络。 +李某,男,72岁。2004年9月8日入院。患者反复胸闷痛两年,持续性 +剧痛3个小时。心率45次/分,血压72/40mmHg。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动 +过缓,右心室及下壁ST段弓背向上抬高,考虑为急性心下壁右心室心肌梗死。西医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决定行急诊PCI。因心率波动在40~45次/分,遂置入临时起搏器,行冠状动脉造影示:右冠状动脉近段完全闭塞。在近段狭窄处置入支架1枚。术毕即进入重症监护室(ICU) +监护,术后20小时,维持血压在(85~95)/(50~65)mmHg,患者仍头晕、胸闷,动则尤甚。于9月10日延请邓教授会诊:患者少气懒言,气短乏力,动则尤甚,纳呆,大便两天未解,舌淡嫩、苔薄白,脉弦滑,重按无 +力,关脉微浮,尺脉弱。中医诊断:真心痛。 +【处方】吉林参(另炖)、当归、白术、茯苓各15g,党参30g,法半 +夏、熟附子、竹茹各10g,枳壳、橘红、炙甘草各6g。 +2剂,每天1剂,水煎服。药后第2天,头晕、胸闷减轻,心率55~70次/ +分,血压106/68mmHg. +9月12日二诊:心率稳定在60次/分以上,无头晕、胸闷等,停用临时起 +搏器,患者可于床上活动,9月17日出院。 +解析◆读案心悟 +邓教授诊治心血管危重症强调胃气,治 +以健脾补气为主,认为心脾相关,脾为后天之 +本,中焦脾气不足,则心气无以为充,正气溃 +败则病情进展迅速,故无论心源性休克还是各 +种原因所致的左心功能不全,顾护脾胃之气甚 +为重要。拟四君子汤为基础方加减,重用党 +参,并根据病情轻重、伤阴损阳之不同,选用 +参类以大补肺脾之气。阳损选用吉林参,阴伤 +选用西洋参,阴阳俱伤则两者皆用。 +【引自】丁邦晗,林晓忠,严夏,等.邓铁涛教授治疗心血管病重症验案 +2则.新中医,2006,38(11):7-16. +第五章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容易疲劳和液体潴留。一般心力衰竭按疾病的急缓分为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按发病的部位和临床表现可分为左侧心力衰竭、右侧心力衰竭、全心衰竭;按特点分为收缩功能衰竭和舒张功能衰竭。 +心力衰竭在中医学中尚无相应的病名,根据其不同的临床表现,按照其证候学特征,可将本病归属于中医学“心悸”“怔忡”“水肿”“痰饮”“喘证”“心痹”等证的范畴。在临证时,往往数证并存,如左侧心力衰竭者多为心悸、喘证并存,右侧心力衰竭者多为水肿、积聚互见。本病的中医病机主要特点是心气、心阳虚衰,血脉瘀滞,水饮内停。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 +周医 +【辨证治则】属心气不足,兼有风湿。治宜益心气、祛风湿。 +刘某,男,62岁。1965年5月8日初诊。1年多前,因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而住某医院,经抢救逐渐好转。后来又发作3次心绞痛。最后一次住院期间检查又有糖尿病,常感口渴,喜饮水,不能久坐。近来因体力活动多,疲乏无力,四肢关节痛,心悸不舒,检查心电图为心房颤动,陈旧性心肌梗死。下肢肿,轻度心力衰竭。脉左沉细,余弦缓,薄白苔。 +【处方】北沙参9g,麦冬6g,五味子(杵碎)3g,炒远志3g,炒酸枣仁(杵碎)9g,生龙骨9g,炒浮小麦9g,天麻6g,桑枝9g,松节9g,橘红3g,大枣3枚。7剂。 +5月27日复诊:药后症减,近又因劳累,前天早晨头晕,恶心,呕吐,面色咣白,很快就好转。咳嗽有痰,偶带血丝,检查尚有轻度心力衰竭,心电图仍有心房颤动。头枕部生一小疖子,脉沉滑无力,舌红苔中心白腻,属心气不足,营卫不和,气血失调,内热发痈,治宜调营卫、益心气、和气血、解痈毒。 +【处方】西洋参(或北沙参)4.5g,麦冬6g,五味子3g,生黄芪9g,当归4.5g,忍冬藤、金银花各4.5g,土茯苓9g,陈皮3g,炙甘草3g,大枣3枚。5剂。 +头枕部疖肿消散。原方去冬藤、金银花、土茯苓,加远志3g,炒酸枣仁(杵碎)9g,继服而渐好转。 +读案心悟 +患者为冠心病,曾发生心肌梗死,自觉 +心悸,下肢水肿,脉左沉细,检查尚有心力衰 +竭,心房颤动。属心气不足,故始终用生脉散 +Q2, +加远志、酸枣仁等。兼风湿,选用天麻、桑 +枝、松节���祛邪而不伤正。头枕部生疖,合解 +毒之品,并用补血汤,扶正祛邪。 +【引自】中国中医研究院.蒲辅周医疗经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辨证治则】属心阴素虚,风热袭肺,气阴两伤,心气不敛。治以清肺平喘、养心固脱为主。 +薛某,女,53岁。患风湿性心脏病数年,心悸气短,头晕目眩,活动后症状加重。近两天来发热咳嗽,心悸喘促不能平卧,面唇发绀,呼吸困难,汗出,身肿而来急诊。 +检查:神识昏惑,面唇及指端发绀,心尖部可听到3级双期杂音,两肺底湿性啰音,心律失常,心率128次/分,血压97/60mmHg,下肢凹陷性水肿,脉右弦数,左细数不整,舌质红,苔黄腻。 +【处方】玉竹30g,生石膏、麦冬各24g,杏仁、地龙各12g,川芎、川贝母各9g,西洋参、麻黄各7.5g,朱砂0.9g,血竭0.6g,冰片0.15g,麝香0.12g,夹竹桃0.06g(后5味研面冲服)。 +二诊:前方服3剂,热退,喘促平息,夜能安睡,食欲好转,脉虚数不整,是风热外宣,心阳未复。 +【处方】麦冬、玉竹、女贞子、玄参各24g,丹参、何首乌各18g,瓜萎仁、甘草各15g,生石膏、地龙各12g,黄芩9g,麻黄7.5g,人参2.4g,朱砂0.9g,冰片0.18g。(后3味研面冲服) +三诊:连服10剂,心悸、气短明显减轻,饮食、睡眠正常,但仍疲乏无力。脉虚软不整,舌质红燥少津,是邪退正虚,气阴俱亏,宜补气养阴生津。 +【处方】玉竹30g,麦冬24g,玄参、何首乌各15g,沙参12g,五味子、川芎各9g,清半夏、甘草各15g,人参2.4g,琥珀0.9g,冰片0.15g。(后三味 +研面冲服) +连服1周,症状消失,上方配成丸剂服用。 +读案心悟 +该患者由于外感热盛汗出伤阴,心阴受 +损,伤及心阳,平时心气素虚,又加劳倦而致 +心气失敛,肾阳衰微,阳虚水泛而水肿。治宜 +先清肺平喘养心,用玉竹、麦冬、女贞子等养 +阴生津,生石膏、黄芩清肺热,人参、夹竹桃 +补气强心,冰片、朱砂、麝香、琥珀镇心开窍 +醒神,瓜蒌仁、地龙清肺化痰平喘。热退后减 +清热剂,加养阴生津剂沙参、玄参、五味子 +等,以补心阴之不足。始终以人参补益元气, +麦冬、五味子化阴固阳,使元气得固,阴液内 +守,汗不外泄,则阳不外脱,症状得以消除。 +治疗过程中不用利水剂,使心阳恢复,肾阳受 +到鼓舞,水气自除。 +【引自】邢锡波.邢锡波医案集,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辨证治则】系心体受损、心脉不通的器质性病变。采用养心通脉、活 +血化瘀法组方用药。 +陈某,女,36岁。1987年9月16日初诊。咳喘、怔忡、足肿已经6年余,迭治未愈。素有风湿性关节炎,经常发作。6年前自觉心悸气短,活动后更 +甚,其势日益加剧,胸闷如窒,有时刺痛,咳喘,有时痰中带血,入暮足 +肿,翌晨稍退。乃去医院检查,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因之近数年来,经常服药休息,改调轻工作仍不能坚持正常上班。诊见两颧紫红,呼吸较促,活动后则加剧。听诊: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心尖区典型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心电图示:二尖瓣型P波增宽>0.11秒,左心室肥厚及劳损;红细胞沉降率28mm/h,抗“O”>800U。脉细数结代,苔薄腻,质紫暗,舌下瘀筋粗黑。中医诊断:心痹;西医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 +窄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 +【治法】养心通脉,温阳利水,泻化 +痰瘀。 +【处方】生黄芪30g,炒白术、丹 +参、炙桑白皮、茯苓各15g,苏木、花蕊石各20g,桃仁、杏仁各10g,制附子 +8g,炙甘草6g,红参(另煎、兑服)6g。7剂。 +9月24日二诊:药后胸闷较舒,咳喘减缓,痰红已止,心悸、怔忡趋定,足肿略消,舌质紫暗见化,脉细,偶见结代。此佳象也,效不更方,继进 +之。上方去花蕊石。7剂。 +10月2日三诊:诸象续有好转,唯口微干,苔薄质衬紫,脉细,阳虚渐复,阴血暗耗,治宜兼顾之。上方去制附子,加麦冬、玉竹各10g,柏子仁 +15g。7剂。 +10月10日四诊:口干已润,喘咳、心悸趋定,精神渐振,足肿全消,舌质衬紫稍淡,脉细。症情已见稳定,续守前法巩固之。上方间日服1剂。 +14剂。 +1988年9月随访:近半年来,颇感畅适,红细胞沉降率、抗“O”正常, +能坚持正常工作。嘱:切勿过劳,防寒保暖,以期巩固。 +读案心悟 +本案患者,有痰、瘀、水交阻的病理产 +物滞留,同时体质偏于阳虚,所以见证亦颇为 +复杂,风湿性心脏病五大证(咳喘、怔忡、足 +肿、咳血、痹痛)尽皆具备,故治以人参、黄 +芪益气,丹参、桃仁、苏木活血化瘀,杏仁、 +桑白皮定咳降气,制附子、白术、茯苓温阳利 +水,花蕊石既能化瘀,更善止血,炙甘草宁 +心。而���参配桃仁,益气通脉;杏仁配桃仁, +宣肺行瘀;杏仁配桑白皮,下气平喘,兼能利 +水;人参配苏木、花蕊石,对瘀血乘肺之咳 +喘、咳血尤为合拍。诸药合和,相辅相成,故 +功效较佳。 +【引自】朱良春.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朱良春.北京:中国中 +医药出版社,2011. +【辨证治则】舌胖为阳气虚之象,舌质暗为血瘀之征,给予益气温阳、 +活血养心之剂。 +杜某,男,62岁。1976年3月30日初诊。患者半年前突然胸痛,出汗晕厥,速送某医院,诊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休克。经抢救治疗,心肌梗死治愈出院,此后经常胸闷、气短、乏力、活动受限。近两周病情加重,夜间经常憋醒,需坐起,咳嗽、心悸、气短,进食少,睡眠欠佳,易出汗,畏冷,舌质暗胖,苔白,脉沉细数,血压135/80mmHg。 +【辨证】属胸痹心悸。 +。②9 +【治法】益气温阳,养心复脉。 +【处方】党参24g,茯苓24g,桂枝12g,白芍12g,制附子9g,玉竹18g,麦冬9g,柏子仁9g,五味子12g,生姜12g,白术18g,川芎18g,红花9g,石 +菖蒲12g,炙甘草9g,生牡蛎30g,干晒参(另煎、兑服)6g。 +4月6日二诊:服上药6剂,胸闷、心悸、气短减轻,近两天夜间无憋醒。仍易出汗畏冷,舌质暗胖,苔薄白,脉沉细。血压135/80mmHg。上方加生黄芪24g继服。 +4月20日三诊:服药后,夜间未再憋醒,无咳嗽,出汗明显减少。活动量有增加。快走劳累时仍有轻度胸闷,气短,未发生心绞痛,睡眠少。舌胖质暗,苔薄白,脉沉细,血压120/75mmHg。 +【处方】党参24g,生黄芪24g,茯苓18g,桂枝12g,制附子6g,玉竹18g,麦冬9g,柏子仁9g,白术18g,五味子12g,川芎18g,红花9g,丹参18g,远志9g,草薛12g,生牡蛎30g,炙甘草9g,人参粉1g,三七粉1g。(后两味分2次 +冲服) +5月4日四诊:服药后体力较前明显恢复,生活自理,活动量较前增加,一般无自觉不适,只劳累后仍有气短,睡眠可,二便调。舌质暗胖,苔薄白,血压100/70mmHg。上方去制附子继服。 +解析读案心悟 +本例患者真心痛后正气已伤,心气虚, +心血不足。致胸闷、心悸、气短、出汗。夜为 +阴,心气不足故夜间病情加重,方中人参、党 +参、黄芪益气,四物汤养血复脉,桂枝、制附 +子温阳,玉竹、麦冬、柏子仁、五味子育阴养 +心,川芎、丹参、红花、三七活血通脉,石菖 +蒲、远志行气祛瘀、交通心肾,生牡蛎镇静安 +神、收敛精气。 +【引自】翁维良.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郭士魁.北京:中国中 +医药出版社,2001 +【辨证治则】本例患者风湿性心脏病已多年,气阴两虚,心阳不足。给 +予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之剂。 +王某,女,46岁。1976年1月6日初诊。原有风湿性心脏病15年,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服用强心药及利尿药3年。近来心悸、气短、乏力加重,进食少,腹胀,右肋胀痛,下肢水肿,诊见舌质暗红,舌体胖,苔白,脉沉细数 +结代,下肢凹陷性水肿。 +【辨证】心悸、水肿。 +【治法】益气温阳,活血利水。 +【处方】党参30g,太子参24g,生黄芪24g,桂枝15g,丹参18g,当归12g,赤芍18g,茯苓18g,泽泻15g,白术12g,制附子9g,玉竹18g,麦冬 +15g,郁金18g,生姜15g,乌梅12g,炙甘草9g。干晒参6g另煎兑服。 +1月20日二诊:服上药后心悸、气短、乏力减轻。腹胀有好转,食量有增加,下肢仍水肿。舌质暗红、舌体略胖,苔薄白,脉沉细结代。上方加车前草15g继服。 +2月3日三诊:服药后精神好转,生活自理,无明显心悸、气短。双下肢水肿消退,无腹胀,食欲可。舌质胖暗,苔薄白,脉沉细结代。继服上药 +治疗。 +解析 +患者症见心悸、气短、乏力加重, +加之脾肾阳虚,腹胀、水肿、食少。方中 +人参、党参、太子参、黄芪益气,附子、 +桂枝、生姜温阳,苓桂术甘汤加泽泻、车 +前草健脾利水,当归、玉竹、麦冬养血育 +阴,乌梅以助养阴,收敛精气,丹参、赤 +芍活血通脉,郁金行气散结、疏理气机。 +【引自】翁维良.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郭士魁.北京:中国中 +医药出版社,2001. +信医 +@Q +【辨证治则】气虚不运则血脉瘀滞,心脉痹阻;治疗以理气活血、化瘀通络为主。 +韩某,女,62岁。1988年8月22日初诊。患者自诉1986年初,心前区经常发闷、憋气、喜长叹,去某医院做心电图检查,诊为“冠心病”。以后病情逐渐加重,每遇劳累、情绪激动或饮食不节时均可诱发。发作时,除胸闷加重外,还伴有阵发性心前区疼痛,有时向左腋下放射,出汗,不能活动,发作时间可持续数分钟。服用硝酸甘油片可获暂时缓解,但不能根治。近日来发作较为频繁,伴失眠、心悸、疲乏无力,血压时有���高。 +查患者形体较胖,颜面略眺白,语言低微,手心微汗,脉细弦略滑,苔 +薄白,质淡略暗。 +【辨证】气虚、阳虚,寒凝气滞,痰浊内生,血脉瘀阻。 +【治法】宣阳通痹,理气活血。 +【处方】心痹一号加减。瓜蒌9g,半夏9g,赤芍15g,川芎9g,丹参20g,红花9g,郁金15g,降香6g,桂枝6g,生山楂20g,泽泻9g,黄芪20g, +淫羊藿15g,三七粉(冲服)3g,延胡索20g。水煎服,连服10剂。 +9月2日二诊:服药后,自感胸闷、憋气明显减轻,心前区疼痛的程度和频率均减。但活动后仍有气短、心悸感觉。自汗、大便干,苔脉如前。 +治疗:原方去泽泻,加郁李仁20g,酒大黄6g,继服1周。 +9月9日三诊:自诉胸闷、憋气已消除,劳累后心前区时有疼痛,但一过 +即逝,大便已通畅。治疗:上方去酒大黄,继服1个月。 +半年后随访,除劳累后稍感气短外,诸症皆除,心前区疼痛再未发作。 +为了巩固疗效,患者仍间断服用原方。 +读案心悟 +冠心病属中医学“胸痹”范畴。根据周 +老经验,本病基本病机多为本虚标实。该患者 +表现心悸,气短,心前区疼痛,动则加重,并 +伴神疲乏力,易汗,脉沉细等,皆为气虚、阳 +虚之证。心阳不振,脾阳不运则寒凝血瘀、痰 +浊内生。可见痰浊与瘀血皆为在本虚基础上产 +生的标实。痰浊和瘀血闭塞心脉,不通则痛, +从而产生心前区闷痛不适。故治疗时,周老采 +取心痹一号为基本方,加减化裁,以达标本兼 +顾、通补兼施、综合治疗之目的。方中重用活 +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品赤芍、丹参、川芎、红 +花、郁金、延胡索、三七粉等,以冀达到扩张 +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 +善心肌供血状态的效果。 +【引自】周信有.周信有临床经验辑要.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0. +【辨证治则】此乃阳气暴脱、阴气欲绝之象。证属脏脱,非大辛大温之品,不足以振复几微之阳。治用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干姜,以益气回阳、敛阴止汗、生脉固脱。 +刘某,女,45岁。于1968年6月4日初诊。患者素有“肺源性心脏病”病史,常有咳嗽气喘,心悸,下肢水肿等症状。长期服药,未能控制,但尚能坚持工作。同年6月3日,心悸气短突然加重,伴阵发性咳嗽,频咳白色泡沫 +痰,气急胸闷,不能平卧,口唇发绀,遂以急诊入院。 +病例记述:“患者端坐呼吸,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血压降低。听诊:两肺布满湿啰音;心尖搏动弥散,心率120次/分,律不整。触诊:肝脾大、质软,下肢水肿。X线片:心影扩大,肺纹理增粗。诊为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经多方抢救无明显效果,遂邀余会诊。察患者神识萎靡,面 +色苍白,气息急促,口唇发甜,身凉肢冷,大汗淋漓。脉沉细欲绝。 +【处方】人参9g,制附子12g,干姜12g,五味子12g,麦冬15g,炙甘草 +9g。1剂。水煎急服。 +二诊:服上药后,脉搏徐徐有力,肢温,汗止,面色转润,呼吸平稳。 +病脱险境,已趋稳定,药已中病,稍事加减。 +【处方】红参9g,制附子9g,麦冬15g,干姜9g,五味子12g,当归12g, +黄精15g,炙甘草9g。3剂。水煎服。 +三诊:精神明显好转,脉搏较前有力,咳喘减轻,痰白,但无泡沫,下肢水肿,心悸气短。舌质淡、体胖。治宜益气养血,温阳行水。方用参附汤 +合真武汤加减。 +【处方】制附子9g,党参12g,制何首乌12g,当归12g,白芍15g,白术12g,茯苓15g,桂枝12g,丹参9g,炙甘草9g,生姜3片。6剂。水煎服。 +四诊:下肢肿势有减,咳嗽次数减少,脉搏有力,心悸,微喘,已能平 +卧,痰量尚多,胸闷乏力。方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真武汤加减。 +【处方】全瓜蒌12g,薤白9g,枳壳9g,麦冬15g,桂枝12g,白术12g,半夏9g,茯苓15g,丹参12g,制附子9g,当归12g,炙甘草6g,生姜3片。6 +剂。水煎服。 +服上药后,诸症均有好转,后经休息调理,渐趋康复。 +读案心悟 +本例心力衰竭患者,依其症状特点,确 +属脏脱。脱当急固,所以初诊即投参附合生脉 +散之辈,力挽危殆。方中人参为大补元气之正 +品,补后天之莫如,附子性温大热,斩关直 +苔薄白,雀啄脉,下肢轻度水肿。中医诊断:厥心痛。 +【辨证】阳气欲脱,瘀阻心脉。 +【治法】回阳固脱,化瘀利水。 +【处方】炒水蛭5g,葶苈子15g,赤芍15g,川芎10g,附子15g,泽泻50g,肉桂3g,桂枝15g,枸杞子25g,干姜10g。 +服用上药两周后,症状基本消失,唯觉疲乏,又守前方,随症加减化裁,治疗1个月,患者基本痊愈。 +解析◆读案心悟 +古言气为阳,阳为气之体,气是阳之用, +若阳气不振,则心气虚,心气虚则心动无力, +心力内乏,乏久必竭,血行不畅,产生血虚和 +血��,从而心力衰竭作矣。因而任老重用附 +子、肉桂、干姜意在回阳固脱,阳气足则化气 +行水,又用炒水蛭、赤芍、川芎化瘀导滞,用 +葶苈子、泽泻利水消肿,桂枝温经通阳并助气 +化,气化则水行,枸杞子补肝肾以养血。全方 +合而回阳固脱,化瘀利水,兼可补血,切中病 +机,故能愈病。 +【引自】邱德文.中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集.贵阳:贵州科技出版 +社,1994. +4相医案1 +【辨证治则】真气耗散,命门火衰,阴寒内盛而阳气外浮,故治疗予以 +温阳敛阳、益气固脱为法。 +章某,男,70岁。1965年11月9日初诊。咳喘5天,加重1天。5天前因受凉出现气喘、咳嗽等症,曾用麻杏石甘汤等寒凉药物治疗,病情未减轻,昨日起气喘加重。现症见呼吸喘促,不能平卧,自觉身热,大汗出。体格检查:体温36.3℃,神清,半坐卧位,呼吸困难,喘声粗大,面色娇红,口唇发绀,心率126次/分,律齐,两肺可闻较多湿性啰音,肺底明显,舌质嫩红而暗,舌苔少,脉芄而数,下肢不肿。西医诊断:急性左侧心力衰竭;中医诊 +断:喘证。 +【辨证】心肾阳虚,心气涣散,虚阳浮越。 +【治法】益气温阳,引火归原,敛收心阳。 +【处方】制附子(先煎)10g,干姜6g,肉桂(熵)5g,炙甘草5g,人参10g,沉香(后下)5g,山茱萸10g,五味子5g。3剂。水煎服,每日1剂。 +11月12日二诊:服药后气喘逐渐缓解,再守前法调理数剂而安。 +读案心悟 +患者年高体弱,阳气早衰,今外感风寒, +医者复用寒凉之剂,非但药未中病,且更伤伐 +阳气。心为神明之官,与肾相交,心之阳气根 +源于命门之火。急性心力衰竭常表现为虚阳浮 +越的证候,其实质是心阳暴脱,肾火不固。治 +疗时当心肾双固,既温补心阳,又固摄肾火, +还须注意在大辛大热之药中,不忘辅以益气 +敛阳之品,使阳气复而归其根,此为协调阴 +阳,补偏救弊之道。方用四逆汤加肉桂温补心 +肾,破阴存阳,人参、山茱萸、五味子等益气 +敛阳,沉香温中降逆平喘,全方为引火归原 +之剂。 +【引自】林寿宁.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林沛湘.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 +沛湘医 +【辨证治则】心肺肾气虚,痰瘀阻滞之证,治疗以养心强心为主,兼顾 +肺肾,并予活血化痰。方用补肺汤化裁。 +张某,男,54岁。1989年3月11日初诊。喘咳近20年,加重伴心悸、水 +肿、尿少1个多月。咳喘已约20年,症状时发作,时缓解,经中西医长期治 +疗,病情控制不好。西医诊断: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此次因咳喘加重伴心悸、水肿住某医院治疗已1个多月,经治疗后症状缓解不明显,请中医会诊。诊见呼吸喘促,不能平卧,心悸胸闷,动则加重,痰多而稠,不易咳出,小便短小频数,全身水肿,以下肢为甚,面色暗淡无华,舌质淡暗,舌苔黄白厚腻,脉虚数无力。 +【处方】红参10g,黄芪30g,蛤蚧1条(先煎),泽泻10g,沉香(后下)5g,核桃仁17g,紫菀10g,五味子5g,白石英(先煎)20g,车前子10g。3剂。水煎服,每日1剂。 +3月14日二诊:气喘渐平,心悸好转,仍小便不利,于上方去镇纳逐饮的五味子、紫菀、核桃仁、白石英,在双补肺肾的基础上,加宣肺利水的麻黄、桑白皮各10g。再予10剂。 +3月19日三诊:喘平肿消,胸部舒适,纳差食少,大便不爽,舌质淡暗,舌苔白,脉虚无力。病有好转,改用补肺汤合参苓白术散化裁为治。 +【处方】红参6g,黄芪20g,当归10g,茯苓17g,白术10g,炒白扁豆15g,木香(后下)7g,砂仁10g,陈皮6g,神曲10g,谷芽15g,泽泻10g。5 +剂。水煎服,每日1剂。 +服药后纳食增加,大便正常,气喘、心悸亦无加重,病情暂告缓解。又用补肺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为丸,嘱患者长期服用,此后随访两年病情稳 +定。其间咳喘虽时有发作,但发病程度均较轻。 +读案心悟 +对于心力衰竭属阳虚者,不少患者 +并无明显畏寒等症状,其证候如何确定? +林老认为辨证的关键是看舌象、脉象。 +在舌象、脉象中,有时又以其中之一为 +虚寒征象的,辨证时也需重视。如本例 +中舌象表现即为阳虚阴寒、血凝瘀滞, +所以虽脉象为弦虚,也应从舌象来辨 +证,即使从其弦虚之脉分析,也可为寒 +证、为瘀血、为阳气亏虚。所以结合舌 +象和症状,不难辨为阳虚。在临床上, +表现为心气虚者,虽尤寒证,但心气虚 +则不行,心阳不温则不通,故治疗上也 +应该以通阳为治。然而心气虚毕竟不是 +阳虚内寒之证,所以在用药上应以益气 +为主。 +【引自】林寿宁.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林沛湘.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社,2001. +医案 +【辨证治则】显系心肾阳虚,神失内守之证。治拟温补心肾之阳,以收 +摄外脱之神。 +江某,男,60岁。患者因患冠心病,心力衰竭入院,血压偏低,体温36℃,心率48次/分左右,住院已1个月,心悸、胸闷、气短反复发作,虽盛夏仍畏寒,汗出而怕冷更甚,眩晕乏力,睡眠不佳,舌苔灰黑,脉迟缓无 +力,有时腰酸,小溲频数清长。 +【处方】附块9g,黄芪15g,淫羊藿9g,牡蛎9g,熟地黄15g,枳壳9g, +菟丝子9g,酸枣仁15g,五味子9g,首乌藤30g,丹参15g。7剂。 +二诊:畏寒、汗出好转,心悸轻微,体温回升至36.5℃,苔仍黑,感乏 +力。原方加当归9g,党参9g,续方14剂。 +三诊:诸恙消失,血压、心率均正常,苔转薄腻,脉细缓,脉率66次/ +分,准备出院,拟方带回。 +【处方】附块9g,淫羊藿9g,菟丝子9g,黄芪15g,丹参15g,党参9g, +酸枣仁12g,五味子9g,首乌藤30g,龙骨9g,牡蛎9g,熟地黄15g。 +此方长服,病情长期稳定。 +读案心悟 +本例冠心病兼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属于 +心肾阳虚。从证分析,本病例畏寒甚,体温偏 +低。我们认为:心阳之虚,其本在肾。肾主一 +身阴阳,为水火之脏,生命之根;肾中真阳不 +足,则不能鼓舞心阳,致使心神散越,心脉失 +常。本方以附子温阳补火为治心肾阳虚主药,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附子有振奋全身及脏腑生 +理的功能,增强代谢。附子强心作用显著,可 +加强心脏的搏动,增加心排血量,并可扩张冠 +状动脉,使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得到改善。 +附子配淫羊藿、熟地黄、党参、黄芪等药温壮 +肾元以振奋心阳,加龙骨、牡蛎、酸枣仁、五 +味子等,宁神定惊。长服此方,病情好转而 +稳定。 +【引自】张云鹏,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姜春华.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辨证治则】胸阳不足,心肺气虚,饮邪上犯,水湿内停,久而兼瘀。 +治法宜补气通心阳化饮,佐以活血。 +仇某,女,45岁。1997年3月16日初诊。胸闷、气短,不能平卧两个多月,伴眼睑、下肢水肿。患者两个月前始感胸闷、气短,继则夜间不能平卧入睡,眼睑水肿如坠,双腿肿,沉重,按之凹陷,并且全身疼痛,甚则喊叫 +不停,于1997年3月8日去某医院就诊,查心电图:肢体导联T波低平,V₂~V。 +导联T波倒置。尿常规:蛋白1g/L,血尿素氮与血肌酐正常。B超:双肾皮质回声增强。6年前曾患肾炎,平时多次检查尿蛋白(+)。诊断为:①冠心病,心功能不全;②慢性肾炎。经口服扩张冠状动脉药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症未见好转,而求治中医。现见面部、眼睑水肿,眼裂如缝,下肢水肿,按之凹陷,舌体大,白苔,脉沉细。中医诊断:胸痹、支饮;西医诊 +断:心源性水肿。 +【处方】黄芪30g,党参20g,当归10g,赤芍30g,瓜蒌30g,薤白15g,半夏15g,葶苈子10g,大腹皮15g,防己15g,大黄6g,生地黄20g,车前子(包煎)20g。 +患者服药第2天即感胸不憋,可以平卧睡眠,7天后,夜间已不喊叫,全身疼痛大减,脸目水肿消退,腰痛、腰酸显著减轻,睡眠好,平素喉中时憋 +气,白痰较多,舌苔白已退,脉沉细。 +原方加入橘红10g,杏仁10g,以宣肺化痰,助肺气宣降,津液输布。 +再服7剂,胸痹已解,身面水肿尽消。但久坐尚腰酸,查尿蛋白(±),无尿频、尿急等症,舌质稍红,微黄苔,脉沉细。上方加何首乌20g,女贞子20g,服药两周后,诸症状消失,查尿蛋白已转阴。1个月后电话追访无 +复发。 +解析 +本患者系心源性水肿,属中医学“胸 +痹”“支饮”范畴。分析其病因:一为素 +日肾虚,肾气不固,精微下注(慢性肾炎 +病史);二为发病之初适值寒冷季节,寒 +邪伤阳,以致胸中阳气不足则气上下不相 +顺接,而致气短、胸闷。心肺居于胸中, +阳气不足,肺气郁闭,肺主宣发肃降,今 +肺失宣降,水湿内停,可致饮邪。饮邪阻 +于胸膈,肺气上逆,亦可胸满气短,呼吸 +困难,甚或不能平卧;饮邪溢于四肢肌肤 +. +可致身面水肿、沉重。三为气虚久而气 +滞、血瘀,脉络失畅而致身痛难忍。舌质 +淡红,苔白,为寒邪内侵之象。脉见沉细 +为虚损兼湿之象。综合舌脉症,为胸阳不 +足,心肺气虚,饮邪上犯,水湿内停,久 +而兼瘀。治疗以黄芪、党参益心肺之气, +以己椒苈黄汤减花椒(防其苦寒)以化 +肺饮。 +【引自】梁贻俊.梁贻俊临床经验辑要.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1. +【辨证治则】气化失宣,饮邪内停,上凌心肺,下留肠间,饮郁化热。 +治法以和胃降逆、利水化气为主。 +张某,女,61岁。1995年2月26日初诊。胸闷、心悸加重10余日。胸闷,心悸,气短喘促,呼吸困难,不能平卧,伴头晕,恶心、呕吐,双下肢水肿,小便少,大便难。诊查:面色苍白,呼吸困难,鼻吸氧气,唇暗,舌质紫暗,舌苔黄腻,脉细数无力,双下肢按之凹陷。查体:血尿素氮17.8mmol/L,血肌酐190μmol/L,伴有胸腔积液。血压200/100mmHg。中医诊断:饮证(留饮);西医诊断:尿毒症,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Ⅱ级。 +【处方】半夏15g,茯苓40g,生姜3片,葶苈子15g,防己10g,花椒4g,大黄(后下)10g,太子参25g,白术15g。7剂。水煎服,小量分多次服之,每日1剂。 +二诊:以上诸症均减,呼吸较前通畅,可以不吸氧气,大便通畅,小便量增多,舌苔薄黄腻,脉同前。仍用前方,改葶苈子20g,花椒6g,每日1剂。 +4月9日三诊:喘停,呼吸通畅,可以平卧,大便量少,小便量不多。血压降至170/85mmHg(未服其他降压药),经检查胸腔积液已消,血尿素氮 +9.8mmol/L,血肌酐92μmol/L。继以前方,加大扶正之品。 +【处方】半夏15g,茯苓40g,陈皮10g,葶苈子20g,大黄(后下)10g,防己10g,生姜3片,大腹皮10g,竹茹10g,砂仁6g,黄芪10g,西洋参(另煎、兑服)10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4月18日四诊:患者已不恶心呕吐,头晕已消失,活动后亦未发生心悸、气短,小便量增,大便通畅,饮食增加(一餐可食两碗朝鲜冷面),仍以原方加减 +调治。 +解析◆读案心悟 +本患者属于重症尿毒症,未曾用过血 +液透析及中药灌肠。使用小半夏加茯苓汤 +和已椒苈黄丸治疗尿毒症伴有心力衰竭之 +症,主要是抓住饮邪内停这一主要矛盾。 +“留饮”指水饮留而不去,凡饮邪留居之 +处,阳气必然被遏,不能布展。加之肾气 +不足,开合不利,浊邪壅塞三焦,气机升 +降失常而致诸症。用小半夏加茯苓汤和胃 +降逆、燥湿化浊,辛开苦降,以利枢机。 +己椒苈黄丸泻肺利水、攻坚决壅,使水从 +二便排出。加人参、黄芪、白术,加大茯 +苓用量以益气健脾扶正。诸药合用,有补 +有泻,双方兼顾,以济危急。本病为本虚 +标实之症,补益之品当由少渐多,在服药 +方法上也要注意,开始用少量分服法,使 +患者逐渐适应药力,在治疗中注意攻补 +兼施,补泻得当是治疗本病辨证施治的 +特点。 +【引自】梁贻俊.梁贻俊临床经验辑要.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1. +@Q +( +的节 +【辨证治则】久病耗伤心气,折损心阳,进而累及肾阳。治疗以益气养 +心、活血利水为主。 +万某,男,66岁。1991年11月28日初诊。患冠心病14年,长期心胸憋闷,日益加重,现行走稍急即大作,非“救心丸”不得缓解,遇寒或稍劳作尤甚。心悸,面浮,脚肿(按之凹陷),小便频数,见水即欲溺,夜尿三四 +次,身寒,多痰,舌红苔白黄相兼略腻,脉缓。 +【处方】人参四逆汤加味。人参15g,制附子30g,炮干姜15g,炙甘草15g,瓜萎皮15g,薤白15g,石菖蒲15g,远志15g,黄芪50g,当归15g,川芎10g,泽兰30g,益智30g。3剂。并给“心宝”3瓶,每日1瓶,随药送服。 +11月30日二诊:心胸憋闷大减,但心悸仍甚,守上方加生龙骨、生牡蛎各30g,嘱坚持长服。 +读案心悟 +本案患者冠心病日久,除心绞痛发作外, +尚有心悸、面浮、肢肿等心功能不全表现,进 +而出现小便频数、夜尿多。遂投人参、炙甘 +草、黄芪补益心气,附子、炮姜、“心宝”温 +补心肾之阳,瓜萎皮、石菖蒲、薤白通阳豁 +痰,远志养心化痰,当归、川芎、泽兰活血利 +水,益智缩尿补肾。全方固本为主,照顾全 +面,配伍有度,效如桴鼓。 +【引自】王鱼门.万友生医案选.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7. +医案 +【辨证治则】心肾阳虚,水饮上泛之证。治疗以温阳补肾、利水消肿为主。 +罗某,女,62岁。1987年12月5日初诊。胸闷伴心前区不适3年,心悸、下肢水肿半个月。患者3年前经常胸闷、憋气,心前区不适,在某医院心电图检查确诊为冠心病,一直服用扩张血管西药治疗。半个月前胸闷憋气加重,左胸疼痛,心悸气短,双下肢出现水肿,某医院考虑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求治于祝老。 +现症:胸闷憋气,活动后气短,左胸时痛,心悸阵作,手足发凉不温、麻木,双下肢可凹性水肿,尿少,舌质淡,有齿痕,脉沉弱数。心率124次/分,血压150/80mmHg。 +【处方】真武汤合生脉散加减。制附子10g,茯苓30g,白术15g,白芍10g,干姜5g,西洋参(另煎、兑服)10g,麦冬10g,五味子10g,丹参30g, +山茱萸10g。每日1剂,水煎服。 +12月17日二诊:服药10剂,入睡较好,尿量增加,舌质较前变红,脉沉滑数。守方加酸枣仁10g,葛根15g,再服14剂。 +1988年1月17日三诊:药后心悸气短均明显好转,四肢转温,下肢水肿消失,舌淡红,脉沉弦滑。心率84次/分,血压140/80mmHg。守方加熟地黄15g,磁石(先煎)30g,太子参30g,羌活10g,再服14剂。 +1月30日四诊:水肿基本消失,略有畏寒,尿量保持在1.4L/d左右,余症均不明显。嘱原方加制何首乌15g,再服15剂。数月后随诊,病情稳定。 +解析◆读案心悟 +心为阳中之太阳,肾主一身之水液。心阳 +虚衰日久致肾阳不足,蒸化无力,水液泛溢全 +身为肿;水饮上逆为喘、为悸。四肢为诸阳之 +本,阳虚不能外达,失却温煦则手足厥冷。治 +以真武汤温补肾阳、利水消肿,生脉散益气补 +心、养阴复脉,加熟地黄、磁石以镇潜虚阳上 +越。药证切中,愈出必然也。 +【引自】董振华.祝谌予临证验案精选.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 +李鸣医案 +【辨证治则】本案证属脾肾阳虚,不 +能温化蒸腾水液,水饮泛滥于肌肤而为水 +肿,凌心射肺而见喘息胸满、心痛之症。 +故治疗当温补脾肾、降气消饮。 +赵某,男,80岁。1981年3月23日初 +诊。患者有高血压病史20年。1980年底 +因外感劳累而出现心绞痛,服冠心苏合 +丸及硝酸甘油类药可缓解。近1个月来心 +绞痛加重,胸憋喘促,不能平卧,因而 +入院治疗。西医诊断:高血压,动脉硬 +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胸腔积液。诊 +查:患者喘息胸满,痰涎壅盛,倚息气 +促,张口抬肩,不能平卧,常常夜间憋 +醒;小便量少,下肢水肿,按之没指, +眩晕偶作,偶见心痛,不能下床活动,舌胖暗,苔水滑,脉沉弦。心电图: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肢体导联低电压。胸部X线片:肺纹理增厚,双侧胸腔积液,主动脉纡曲延长,心脏轻度扩大。化验:血尿素氮9.14mmol/L,血钠121.0mmol/L,尿蛋白(+++)。叩诊:心浊音界向左扩大,下界于肋下7~8cm。听诊:心率110次/分,有Ⅱ级收缩期杂音,两肺散在哮鸣音。腹诊:肝于右肋下二横指。 +【辨证】属脾肾阳虚,水饮泛溢,浸渍肌肤,凌心射肺。 +【治法】温补脾肾,降气消饮。 +【处方】葶苈子(包煎)10g,大枣5枚,茯苓30g,半夏10g,五味子9g,肉桂5g,枸杞子30g,花椒12g,丝瓜络10g,山茱萸12g,车前子(包 +煎)30g。7剂,水煎服。 +3月3日二诊:服药后病情明显好转,小便量增,尿量700mL(入量1000mL);喘肿悉减,夜间已能平卧,而无憋醒之象,食量亦增。舌苔薄,脉弦细。前方加桑白皮12g,熟地黄15g,继服药6剂。 +4月3日三诊:病情平稳,下肢肿消,喘息渐轻,已能下床活动,仅气短乏力,偶见胸憋。胸透:右侧胸腔积液完全吸收,左下略有阴影,不除外少量积液。舌苔薄白,脉弦。患者水饮已退,脾肾气亏。治以益气补脾、温肾 +纳气。 +【处方】黄芪20g,葶苈子12g,丹参18g,党参12g,甘草6g,茯苓15g, +补骨脂12g,熟地黄12g,肉桂6g。6剂,效可再服前方药。 +前方药连服两周,诸恙悉无。能下楼至庭院散步。胸部X线片:胸腔积液完全吸收。心电图: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肢体导联低电压消失。化验:血尿素氮6.71mmol/L,尿蛋白微量。带方出院。 +解析●读案心悟 +方中肉桂、山茱萸、五味子、枸杞子温补 +肾气,葶苈子、花椒泻肺利水、利气平喘,茯 +苓、车前子健脾利湿,半夏降气化痰,丝瓜络 +通络止痛。三诊水饮已退,脾肾仍亏,故治以 +益气补脾、温肾纳气。方中黄芪、党参补益脾 +气,葶苈子泻肺利水,茯苓健脾利水,丹参活 +血化瘀,补骨脂、肉桂温肾暖脾,熟地黄补益 +肾阴。脾肾气充,蒸腾运化得力,水饮自除, +诸恙悉无也。 +【引自】董建华.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 +@⑥ +【辨证治则】本案辨证为脾肾阳虚,水饮上泛,胃气不和,升降失司。给予健脾利湿、和胃止呕之剂。 +赵某,女,46岁。1980年4月29日初诊。患者于1979年3月因感冒而诱发心悸,逐渐胸憋不得卧,经县医院诊断为心肌炎。1980年1月病情开始加重,4月24日入院治疗,西医诊断:充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心功能Ⅱ~Ⅲ级。服用氨苯蝶啶及益气活血中药无效,反而呕吐恶心,不能进食,故邀中医会诊。 +诊查:呕吐恶心,两天未食,食后即吐,同时有心悸气短,喘促倚息,下肢水肿,头晕目涨,面色萎黄,神疲无力。舌淡胖,脉沉细无力,间有结代。心电图:左束支传导阻滞,室性期前收缩,偶见二联律。胸部X线片:肺瘀血,上腔静脉显影增宽,心脏呈主动脉型,左心腰凹,左心室扩大,左心下缘下段搏动减弱。超声心动图:左心室稍大。心肌抗体1:64。 +【辨证】属脾肾阳虚,脾失运化,水饮上泛,胃气不和,升降失司。【治法】先拟和胃除湿、降逆止呕,以保���气。 +【处方】旋覆花10g,赭石(先煎)15g,陈皮10g,砂仁(后下)6g,党参15g,茯苓20g,藿香、佩兰各9g,法半夏10g,炙甘草6g,竹茹10g,白芷6g。6剂。水煎服。另每日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40mL加10%葡萄糖注射液 +200mLa +5月8日二诊:服药后恶心轻,呕吐止,略能进食,头痛心悸、喘息等症 +悉减,期前收缩较前减少,然仍阵发二联律。舌暗苔薄,脉沉细偶见结代。效不更方。上方加丹参12g,继服6剂。 +5月15日三诊:病情明显好转,呕吐、恶心均止,且能进食,憋气亦轻,能平卧,下肢肿消,期前收缩偶见,气短微喘,时而长引一吸。舌苔薄,脉细。胃气初和,升降有序,气化乃行,惟脏气尚虚。治宜补中益气、健脾养心。 +【处方】黄芪18g,白术12g,党参12g,当归10g,陈皮10g,升麻5g,柴胡5g,法半夏10g,炙甘草9g,藿香、佩兰叶各10g。6剂,停止参麦液静脉 +滴注。 +5月31日四诊:病情平稳,气力渐增,喘息止,期前收缩消失,能下楼缓缓散步。心电图示:左束支传导阻滞。心功能恢复,无不适感,遂带方出院。 +读案心悟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呕吐、恶心不能食 +则气血无以生化,他脏之虚难复,所以治疗先 +拟和胃除湿、降逆止呕,以保胃气。方中旋覆 +花、赭石降逆化痰止呕,陈皮、半夏、茯苓燥 +湿化痰行气,藿香、佩兰、砂仁化湿和胃,竹 +茹清热化痰,少量白芷取“风能胜湿”之义, +党参补益中气。三诊胃气初和,升降得复,唯 +脏气尚虚,故用补中益气、健脾养心之法,以 +补中益气汤培补中气,加半夏化痰降逆,藿 +香、佩兰叶化湿止呕。本案病属心力衰竭,却 +从治疗脾胃取效,辨证论治是其中关键。 +【引自】董建华.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 +【辨证治则】患儿久病损伤心气,累及心阳,血液运行动力不足,瘀血阻滞于心络,形成心悸、怔忡之证。先以祛邪为主。 +郭某,女,11岁。1992年7月5日因患风湿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住某医院治疗,病情好转后带药出院,但仍感心慌气促,胸闷乏力,经多方医治效果欠佳而来求诊。自诉心慌胸闷,动则呼吸困难,身倦无力,四肢发凉。 +检查:口唇无明显发绀,颈静脉轻度怒张,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心率142次/分,心前区可闻及3/6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肝肋下2cm,剑突下 +3cm,质中,心电图报告示:P波可见切迹,ST段下降。心悸喘促,面色暗红,舌淡边紫,苔薄白,脉弦细数。 +【辨证】属心阳不振,气虚血涩,运行不畅。 +【治法】治拟活血化瘀,益气温阳。 +【处方】桃仁9g,生地黄12g,当归9g,红花9g,赤芍9g,柴胡4.5g,枳壳6g,牛膝9g,桔梗6g,人参6g,桂枝6g,阿胶(烊)9g,炙甘草6g,大 +枣5枚。7剂。 +二诊:心慌、气促、胸闷减轻,心率减至120次/分,肝肋下1cm,剑突下3cm,质软,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稍数。邪势既衰,治以扶正为主,祛邪为 +辅。上方去桃仁、红花、桔梗,加黄芪15g,茯苓12g。7剂而安。 +读案心悟 +慢性心力衰竭属中医学“心悸”“怔忡” +的范畴。方选血府逐瘀汤,用桃仁、红花、牛 +膝、赤芍活血化瘀,治疗血分之瘀滞;枳壳、 +柴胡、桔梗调气疏肝,治疗气分之郁结;当 +归、生地黄、阿胶补血活血,使活血无耗血之 +虞,理气无伤阴之弊;合用人参、桂枝、大枣 +益气温阳,以助其本。后期则以扶正固本为 +主,兼以活血通络,达到祛邪不伤正、正复 +邪不留之目的。门生进而问曰:“夫子善用 +附片,本例具阳虚之微,何独弃之?”答曰: +“附能起颓振衰,回十二经之阳,但以其强心 +复脉之力擅胜,心动过速者应予慎用,合当归 +龙牡汤加生脉饮主之为妥。也可合甘麦大枣汤 +投之。第因其心阳痹阻,心血不足,本方固本 +清源,据胜复之理,立足于‘衡’,不亦宜 +乎。”门人欣然而退。 +【引自】颜德馨.颜德馨临床经验辑要.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 +第六章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由病毒感染所致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炎症病变,属于感染性心肌疾病。此病大多数可以自愈,部分可迁延而遗留有各种心律失常,少数可演变为扩张型心肌病,导致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病毒性心肌炎确切发病率在国内外尚未见有详细报道,可流行或散在发病。一般认为病毒感染的人群中约5%的患者发生心肌炎,潜伏期1~4周,可见于各年龄组。成人病毒性心肌炎以20~30岁居多,男性较女性多见。发病季节以夏、秋两季多见。 +病毒性心肌炎根据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学的“温病”及由“温病”引起的“心悸”“怔忡”“胸痹”等病症的范畴。中医学认���,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由禀赋不足、正气虚弱、复感外邪、内舍于心所致。病位在心,与肺、脾、肾有关、正气不足,邪毒内侵是发病的关键。正虚为本,热毒、湿毒、痰浊、瘀血为标,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病患。 +?9 +【辨证治则】气阴两虚证,治宜滋阴益气、养心复脉之法。 +于某,男,17岁。2008年10月27日因“心悸乏力2周”至我院就诊。患者于2008年10月初感冒,当时发热,咽痛,体温高达39℃。患者自服“百服宁”“抗病毒口服液”等药物后自发热消退,咽痛好转。至10月中旬起患者出现心悸气短、胸闷不适等症状,查心电图提示:频发室性期前收缩,部分三联律。10月16日外院查动态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期前收缩(24小时全程共计7846个室性期前收缩),经外院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曾用西药胺碘酮、肌苷、万爽力、辅酶Q1等,期前收缩有所减少,但其他症状改善不明显,遂于10月27日来诊。症见疲倦乏力,心悸 +气短,口干纳呆,睡眠不安,舌淡红,苔少,脉细数结代。诊断属于心悸。 +【处方】生脉散加味:太子参25g,麦冬25g,五味子5g,淫羊藿25g,天花粉25g,黄芪30g,炙甘草15g,苦参10g,砂仁5g(后下),石斛20g,甘松 +20g,佛手20g。上药水煎内服,每日1剂。 +2008年11月3日二诊:精神较前好转,仍偶有心悸、胸闷,纳可,偶有心烦不眠,二便可,舌淡红,苔薄黄,脉细结。治则同前,酌加熟酸枣仁20g, +首乌藤20g以宁心安神。 +2008年11月17日三诊:精神好转,无明显胸闷,偶心悸,纳眠可,二便 +调,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复查心电图示偶发室性期前收缩。 +继守上方,后随访无不适。2008年12月1日外院查心电图示偶发室性期前 +收缩(24小时全程共计213个室性期前收缩)。 +读案心悟 +生脉散为益气养阴之方。方中:太子参 +补气、生津液,为君;麦冬养阴清肺而生津, +为臣;五味子敛肺止渴、止汗,为佐。三药合 +用,共成补气养阴之功。 +患者初诊时症见疲倦乏力,心悸气短, +口干纳呆,苔少,脉细数结,辨证为气阴两虚 +证。治宜滋阴益气、养心复脉之法。本病在辨 +证治疗基础上加用辨病治疗。具有抗快速心律 +失常作用的中药有太子参、麦冬、甘松等。黄 +芪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肯定,究其原因,黄 +芪既可抗病毒,又可调节免疫、诱生干扰素, +还可增强心肌营养,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理 +想药物,其疗效亦已得到公认。考虑患者纳 +呆,为防补益药滋腻碍胃,故加砂仁、佛手行 +气。为防黄芪、淫羊藿温燥,酌加天花粉、石 +斛养阴。同时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给予苦 +参、甘松等抗心律失常中药治疗。 +【引自】尹克春.名老中医黄春林验案.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 +【辨证治则】气阴两虚、痰瘀内阻之心悸,应以扶正祛邪为原则,以补 +益气阴、养心安神为主,佐以祛瘀通脉为法。 +雷某,女,40岁。因心慌心悸、胸前区郁闷半个月,于1999年7月1日入 +院。患者5月1日因受凉感冒,头痛鼻塞,自服康泰克等,上述症状消失,但仍有咽部不适。至半个月前因过度劳累后始出现心悸,胸前区郁闷不适,心电图检查提示:偶发室性期前收缩,服用心血康、肌苷等,症状未见缓解。诊时患者自述心慌心悸,胸闷,时作时止,疲倦乏力,眠差,纳食一般,二便调,查舌淡暗,边有齿痕,苔少,脉结代,体格检查心界不大,心率66次/分,律欠齐,可闻及期前收缩2~3次/分,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超声诊断:心肌炎改变,ECT检查静态心肌显像示心肌前壁病变。邓老查房,四诊合参,中医诊断为心悸(气阴两虚,痰瘀内阻),西医诊断为心肌炎、心律失常、频 +发性室性期前收缩。 +治疗第一阶段:扶正祛邪,治以补益气阴、养心安神为主,佐以祛瘀通脉,方以炙甘草汤加减,配合中成药宁心宝、生脉液、滋心阴口服液、灯盏 +花素(按制剂说明剂量用药)治疗。 +【处方】炙甘草30g,生地黄20g,麦冬15g,阿胶(烊化)9g,桂枝12g,党参30g,麻仁(打碎)20g,大枣6枚,生姜9g。每日1剂,水煎服,共 +服5天。 +第二阶段(1999年7月5日):经上述治疗,精神好转,偶有心慌心悸、 +胸闷,纳食、睡眠可,无口干,二便调,舌淡暗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涩, +查心率81次/分,律欠齐,可闻期前收缩1~2次/分,心电图大致正常,其气阴已复,痰瘀渐显,治以益气养阴、豁痰祛瘀通脉为法,原方去生姜,加法半 +夏、茯苓、丹参、桃仁,以加强豁痰祛瘀通脉之力。 +【处方】炙甘草30g,生地黄20g,麦冬15g,阿胶(烊化)9g,桂枝12g,党参30g,麻仁(���碎)20g,大枣6枚,法半夏12g,茯苓30g,丹参20g,桃仁12g。每日1剂,水煎服,共服4日。 +第三阶段(1999年7月9日):患者精神好,心慌心悸、胸闷偶作,纳 +食、睡眠可,二便调,舌淡暗,苔稍腻,脉细涩,心率78次/分,律欠齐,可闻及期前收缩1~2次/分,上药养阴太过,痰瘀更明显,治以益气健脾、涤痰 +祛瘀通脉为主。 +【处方】竹茹10g,枳壳6g,橘红6g,茯苓15g,法半夏10g,太子参30g,白术15g,三七末(冲服)3g,麻仁(打碎)24g,炙甘草10g,五爪龙 +30g,丹参20g。 +每日1剂,水煎服。患者守方服用20天,诸症消失,纳食、睡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脉细,心率80次/分,律齐,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显示窦性 +心律,偶发室性期前收缩,仅见原发室性期前收缩4次,出院。 +读案心悟 +分阶段调治心悸其疗效较好。以炙甘草 +汤为基础,分阶段调治,治法用药随病情的变 +化灵活变通。心肌炎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 +表现为心慌心悸,难以自止,伴胸闷,当属中 +医学之“心悸”范围。“伤寒,脉结代,心 +动悸,炙甘草汤主之”(《伤寒论》原文117 +条)。在《伤寒论》中,炙甘草汤用以治气血 +不足、心阴阳虚之脉结代、心动悸证,与本例 +辨证相符,故加以援用。方中以炙甘草甘温补 +脾益气、通经脉、利血气,为主药,配人参、 +大枣补益中气、化生气血,并配桂枝、生姜辛 +甘通阳复脉;又配阿胶、生地黄、麦冬、麻仁 +以滋阴养血。诸药配合,使阴阳得平,脉复而 +悸自止。但服药病未能痊愈,邓老认为乃因其 +除气阴虚外,当兼痰瘀之实邪。 +【引自】邓铁涛.甘草汤加减治疗心肌炎3例.辽宁中医杂志,2005,32 +(8):758. +【辨证治则】其病证多为心之气阴两虚,尤以心阴虚为主,阴虚则心阳 +偏亢,故出现期前收缩、脉结代,治疗当养心阴、益心气,佐以安神。 +权某,女,25岁。2005年9月20日就诊。患者因服减肥药泄泻,身体虚弱,感冒之后出现心悸、胸闷,即于2005年4月做心电图等检查,诊断:心肌炎,于同年8月9日至9月12日住河南省某市级医院治疗,心悸仍未除而来就医。现患者心悸,胸闷,神疲,肢倦乏力,心烦急躁,失眠多梦,测心率95次/分,查舌质淡红,舌体稍胖大,苔白少,脉弦细数而结代。临床诊断:心 +悸(心肌炎)。 +【辨证】气阴两虚。 +【治法】益气养阴,安神定悸。 +【处方】炙甘草汤加减。红参10g,麦冬15g,生地黄15g,阿胶10g,桂枝4g,丹参15g,茯神15g,酸枣仁15g,节菖蒲10g,龙齿15g,知母10g,火麻 +仁15g,檀香10g,炙甘草6g。15剂,每日1剂,水煎服。 +2005年10月8日复诊时,患者心悸明显好转,胸闷减轻,精神转佳,但仍失眠多梦,查舌红苔少,脉弦细,结代脉偶尔有之,期前收缩基本消失,方证相符,药已见效,继续用上药益气养阴、安神定悸以求巩固疗效。于上方中加山茱萸、枸杞子以滋阴,桂枝减为3g,红参性燥改用补而不燥之白干参,并嘱患者注意休息,勿使劳累,配合治疗。再进15剂,患者精神转佳,心悸消除,查心率72次/分,期前收缩消失,心悸痊愈。3个月后随访,心悸 +未再发生。 +读案心悟 +炙甘草汤治疗心悸疗效较好。本 +例心肌炎后遗症患者,属中医气阴两虚 +之心悸,用炙甘草汤加味治之,以益气 +养阴、安神定悸,加用节菖蒲、檀香以 +增温通之力,取得了较好疗效。用炙甘 +草汤治疗时,桂枝用量不宜大,一般为 +2~3g,过则结代脉更多。本例桂枝初治 +时用4g,见效后改为3g,即体现了这一 +用药特点。数10年来,临证运用炙甘草 +汤并注重桂枝的使用,不仅对心肌炎及 +其后遗症,同时对多种心脏病出现期前 +收缩,每获奇效。 +【引自】姚乃礼.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内科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辨证治则】阳虚络瘀证。治疗以温补阳气、活血化瘀为主。 +杨某,女,28岁。主诉在两年前因感冒而引起病毒性心肌炎,曾多次在当地及郑州医院治疗,虽服用中西药,但没有达到预期治疗目的,近因心悸、胸闷加重而前来诊治。刻诊:心悸,胸闷,胸痛如针刺,手足不温,倦怠乏力,口淡不渴,舌质暗紫瘀斑,苔薄白,脉沉涩。 +【处方】桂枝加附子汤与失笑散合方加味。桂枝9g,白芍9g,生姜9g,大枣12枚,炙甘草6g,生川乌6g,生草乌6g,五灵脂12g,蒲黄12g,人参10g,白术15g。6剂,每日1剂,第1次水煎药50分钟,第2次水煎药25分钟,合 +并药液,分3次服。 +二诊:心悸,胸闷减轻,复以前方6剂。 +三诊:手足转温,胸痛止,以前方6剂。 +四诊:诸症基本解除,以前方20余剂。之后,为了巩固疗效,以前方变汤剂为散剂,每次3g,每日分3次服,用药约3个月。随访1年,一切正常。 +读案心悟 +根据手足不温、口淡不渴、苔薄白辨为 +寒,又根据心悸、倦怠乏力辨为气虚,因胸痛 +如针刺、舌质暗紫、脉沉涩辨为络瘀,以此 +辨为阳虚络瘀证。方以桂枝加附子汤温阳益 +气、散寒通脉,以失笑散活血化瘀止痛,加人 +参、白术,以健脾益气。诸药相互为用,以奏 +其效。 +【引自】王付.心血管疑难病选方用药技巧.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0. +【辨证治则】此患儿证属气阴两虚,偏于心气不足之类型,故治疗当以 +补心气为上。 +李某,男,12岁。1990年7月25日初诊。心慌气短1年余,因心肌酶谱高于正常值,心电图异常,确诊为心肌炎,求诊于中医。目前患儿胸闷憋气,心慌气短,动则尤甚,身倦乏力,自汗懒言,纳呆,面色苍白,气池青暗,舌淡,苔薄白,结脉无力。心电图示:ST段下降,P-R间期延长,室性期前收缩呈二联律,心动过缓,心率56次/分,其中夹有18次期前收缩,节律明显 +不齐。 +【辨证】气阴两虚,心气不足。 +【治法】益气养阴,重补心气。 +【处方】炙甘草12g,生黄芪15g,北沙参30g,桂枝1.5g,麦冬10g,大枣6g,百合15g,白芍10g,石菖蒲10g,丹参10g,生龙骨15g,生牡蛎15g。 +服上药7剂,心慌、自汗明显减轻,但仍感胸闷憋气。前方去北沙参、百 +合,加甘松6g,郁金10g,当归10g,川芎6g。又服7剂,心慌胸闷明显减轻。复查心电图:二联律消失,心率66次/分,期前收缩次数减至9次/分,仍感乏力、气短。继服7剂,患儿心慌气短消失,胸闷自汗亦消失。心脏听诊:心率78次/分,节律整齐,未闻及期前收缩。仍感乏力、纳呆。前方加砂仁6g,炒谷芽10g,炒稻芽10g。继服。上方连服14剂,纳食增加,自觉有力。复查:心电图正常,心肌酶谱亦正常。半年后追访,患儿一切正常。 +方中炙甘草、生黄芪重补心气为主药,以 +北沙参、百合、麦冬补其阴,桂枝、大枣温通 +心阳,石菖蒲助心气,丹参行心血,生龙骨、 +生牡蛎潜阳安神。服7剂,症虽有所减轻,但 +仍见胸闷憋气,考虑气为血帅,气行血行,气 +虚帅弱,故血行不畅而瘀,加当归、川芎活血 +化瘀;气虚则滞,郁闷胸中,胸阳不展而见胸 +闷憋气等症状,加甘松、郁金行郁散结,宽胸 +理气。又服7剂,症状大减,后又加砂仁、谷 +芽、稻芽乃醒脾助胃,补后天以养心气之意, +连服20余剂而痊愈。 +【引自】刘晨涛.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宋祚民.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辨证治则】病后失调,心气不足,心失所养,故出现胸闷心悸。治疗 +以益气养心、活血通阳为主。 +袁某,女,17岁。病史:患者于1975年6月感冒高热,经西药治疗后热 +@@ +退,但仍头昏头晕、心悸不宁。心电图查见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心肌受损,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用普萘洛尔、维生素C及ATP等治疗,症情不见好转。加用氯化钾、辅酶A等治疗,效亦不著,而来我院就诊。当时症见胸闷气短,心悸少寐,间有胃脘作痛,汗出颇多,精神疲乏,脉细数,有时至数不清,舌质淡白。用中药温通心阳、补益心气。并配合应用ATP、辅酶A、细胞色素丙、胰岛素、维生素C,加入10%葡萄糖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用20天。自觉症状仍不见好转。于1975年11月24日复查心电图:窦性心律不齐,频发期前收缩,伴有室性融合波,心肌受损,并提示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初诊:心悸惕惕,胸闷气短,寐少而梦多,动则汗出,精神疲乏。脉细而数,有时至数不清,舌质淡。 +【辨证】心气不足,心阳不展。 +【治法】治拟益气通阳。 +【处方】潞党参15g,炙黄芪15g,全当归9g,紫丹参9g,川桂枝3g,炒白芍9g,云茯苓9g,炙甘草3g,九节菖蒲3g。 +二诊:上方连服20剂,心悸已不发作,胸闷亦有好转,食欲亦振,但仍出汗较多,少寐多梦。前法再治。原方加炙远志5g、青龙齿12g。 +三诊:白天心慌心悸间有发作,夜仍少寐。苔少舌红,脉来细数不匀。拟用归脾汤加减以补益心脾。 +【处方】潞党参15g,全当归9g,炙黄芪15g,紫丹参15g,朱茯神12g,炙远志5g,炙甘草3g,炒白芍9g,青龙齿15g,九节菖蒲3g。另服红参粉,每次1.5g,每日2次。 +四诊:经加用红参粉连服1个月。症情逐步好转,胸闷减轻,心慌偶有发作,出汗亦少。舌苔嫩黄,脉细数。心脾已和,中气尚虚,气机不畅,故胃 +脘有时隐痛,治当健中理气。 +【处方】潞党参15g,炒白术9g,炒白芍9g,淡吴茱萸1.5g,川桂枝3g, +全当归9g,广木香5g,广陈皮6g,炙甘草3g。 +五诊:胃痛已止,心慌心悸未发作,睡眠尚佳,饮食欠振。舌苔薄白, +脉和���偶有不匀。复查心电图在正常范围。 +【处方】潞党参15g,炒白术9g,法半夏9g,广陈皮6g,广木香5g,炒枳壳9g,炙甘草3g,炒谷芽12g。 +上方调治半月,自觉症状显著改善而出院。随访年余,心肌炎已痊愈, +并已参加工作。 +读案心悟 +本例心悸,起病于感冒发热之后,邪去 +而正虚未复,故出现气短多汗、少寐多梦、脉 +来至数不清等症。治用党参、黄芪、炙甘草益 +气,桂枝温阳,当归、丹参养血通络,九节菖 +蒲、茯神宣通心窍以安心神,并加人参粉内 +服,增强补益心气之功。服药以后,自觉胸闷 +心慌显见好转,病恙逐步向愈。 +【引自】任继学.任继学医案医论集.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辨证治则】本病以气阳两虚为其 +本,阳虚湿盛为其标,湿浊不化则清阳难 +升,故治当以温阳化湿为先。 +杨某,女,6岁。1995年7月9日初 +诊。3个月前感冒、发热后出现胸闷、太 +息,经检查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用抗生 +素、能量合剂等治疗病情好转,近1周来 +胸闷加重,四肢乏力,指尖发凉,时时恶 +心欲呕,不思饮食,大便两天1次,稀软 +不干。查体:面色苍白,精神不振,咽不 +充血,舌质淡,苔白腻。心率80次/分,律不整,第一心音低钝。心电图示: +频发房性期前收缩。诊为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 +【辨证】阳虚湿盛,心阳不展。 +【处方】苓桂术甘汤合三仁汤化裁:桂枝9g,熟附子6g,茯苓15g,白术 +15g,薏苡仁15g,豆蔻15g,厚朴9g,半夏6g,藿香9g,生姜3片。 +3剂后胸闷、恶心、肢凉减轻,舌质淡,苔薄白,上方去熟附子,加红参 +6g,继服12剂,症状消失。 +●@ +读案心悟 +病毒性心肌炎为外感邪毒上壅于 +咽,随血流注于心,耗伤心气所致。今 +患儿咽不充血,说明热毒已清,然胸 +闷、乏力反重,且指尖发凉,乃因气虚 +日久损及阳气,复感湿邪,阳气不能化 +湿,反为湿困,阳气不能达心脉,故胸 +闷太息;不能达于四肢,故指凉乏力; +不能振奋中州,故恶心纳呆。大便两天 +不行而稀软,亦是湿邪内蕴之征。方中 +桂枝温通心阳、通达四肢,合附子助阳 +化湿,茯苓、白术、三仁健脾益气、淡 +渗化湿,厚朴、半夏燥湿降浊、和中止 +呕,藿香辟浊醒脾。3剂湿邪即去,阳气 +得升,再加红参补益心气,遂收事半功 +倍之效。 +【引自】卢晓晖,潘月丽.毕可恩教授从湿辨治儿科疑难病经验举隅.国医论坛,1997,12(3):20. +医案 +【辨证治则】气阴两虚型病毒性心肌炎。采用益气滋阴、化瘀复脉法组 +方用药。 +王某,男,16岁。1984年7月12日初诊。半年前因感冒发热(体温39℃),咽痛,自服速效伤风胶囊、四环素后热退,继而感到心慌气短,疲乏无力,期前收缩频发,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给予维拉帕米,服药后期前收缩消失,但停药后仍频发期前收缩。诊见:神疲乏力,胸闷气短,咽部红肿,舌尖红,苔薄白, +脉促。 +【辨证】热邪耗伤心阴,气阴两虚,余邪未尽。 +【治法】益气养阴,解毒利咽,化瘀复脉。 +【处方】沙参30g,麦冬15g,五味子10g,玉竹20g,丹参6g,玄参15g, +灯心草2g,淡竹叶6g,三七粉3g(冲服),甘草20g。水煎服。 +上方加减服用30余剂,症平,期前收缩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 +读案心悟 +病变初期,宜祛邪扶正,顾及营 +卫。用银翘散合养心饮,清热解毒透 +表,滋阴化瘀复脉。心肌炎恢复期,宜 +扶助正气,滋阴化瘀复脉。以生脉散为 +主方,灵活变通,随症加减。心肌炎后 +遗症,宜宣气通阳、滋阴养血。用养心 +饮合炙甘草汤化裁治疗。 +此方由生脉散加味而成,将人参 +@2 +易为沙参,以增强养阴生津之功。一方 +中生脉散益气养阴,并重用玉竹以益心 +气,起到营养心肌的作用;甘草甘平, +有缓急止痛、治疗心悸的作用。现代药 +理研究,甘草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 +用;三七、丹参具有活血化瘀、通利血 +脉之功,可减慢心率,减少心肌耗氧 +量,达到保护心肌的作用;玄参滋阴散 +结,益心气;淡竹叶、灯心草入心经, +具有清邪热,利小便,使邪热从小便而 +出,并减少用大量甘草潴留水纳之弊。 +【引自】张宗益.名老中医李裕蓄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经验.临床答萃, +1995,8(22):1046. +【辨证治则】属时邪犯心,气阴两虚。故其治疗以益气滋阴、化瘀复脉 +为主。 +于某,女,6岁。患儿于两周前感冒发热,当时体温39.5℃,经治疗1周后热退。继而其母发现患儿不喜活动,上楼时气急、出汗,纳食不香。在某医院心电图检查显示窦性心律不齐,频发室性期前收缩。诊断为病毒性心肌 +炎。刻诊:面色无华,精神萎靡,舌质红、��薄白,脉结代。 +【治法】滋阴养心复脉。 +【处方】沙参6g,麦冬6g,五味子6g,玉竹20g,丹参6g,玄参6g,灯心草1.5g,竹叶3g,三七粉1.5g(冲服),甘草18g。此用量系6岁小儿剂量,可 +随年龄酌情增减。 +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上方煎服,共服药25剂,脉症复 +常。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 +读案心悟 +本方系李裕蕃主任医师经验方。李老 +根据病毒性心肌炎为温热时邪由卫入营、侵 +入心脉,热伤营阴而致气阴两虚的温热病兼 +血瘀的特点,研究、摸索、总结而成。本方 +实由生脉散加味而成,易人参为沙参,以增 +强养阴生津之功。生脉散益气养阴,重用玉 +竹,补益心气,起到营养心肌的作用;甘草 +甘、平,有缓急止痛、定悸作用。据现代药 +理研究,甘草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三七、丹参活血化瘀而通利血脉,可减慢心 +率,降低心肌耗氧量,达到保护心肌的作 +用;玄参滋阴散结、益心气;淡竹叶、灯心 +草,均入心经,清邪热、利小便,使邪从小 +便而出,并减少用大剂量甘草而导致的水钠 +潴留之弊。各药合用,药力相得益彰,具有 +养心祛邪之功。 +【引自】崔应珉.中华名医名方薪传·胸胁痛.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9. +【辨证治则】属时邪风热束于外、上焦积热蕴于胸,两热相结,症情乃 +剧。以清热解毒、养阴宁心之法治之。 +钟某,男,13岁。发热咽痛伴心悸3天。3天来发热,咽喉疼痛,咽部 +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昨日上午出现胸闷、心悸,在我院急诊。查心电图 +显示:房性期前收缩二联律,I度房室传导阻滞。检查:体温38.4℃。听诊 +可闻期前收缩,频繁出现,第一心音减弱。诊断:心肌炎,急性扁桃体炎。 +症见:发热微恶风,咽喉红肿疼痛,心悸频作,极感胸闷不舒。苔薄腻,脉 +浮数。 +【治法】清热解毒,养阴宁心。 +【处方】金银花9g,连翘壳9g,生甘草3g,苦桔梗6g,藏青果9g,京玄 +参9g,大青叶9g,黄菊花9g,粉牡丹皮9g,大生地黄9g,杨柳枝60g。 +水煎服,每日2剂,分早、晚2次服。即予上方,两日后热退清,只服药 +10余剂,复查心电图完全正常。继以原方出入,1个月余告愈,听诊无异常。 +解析◆读案心悟 +张羹梅老中医针对病毒性心肌炎, +采用清热解毒、养阴宁心法,方选《沈 +氏尊生书》大青汤加减。以大青叶、 +玄参、桔梗、生甘草清热解毒以为君; +因本病热在上焦,故改原方中去石膏、 +知母等药,改用金银花、连翘壳、黄菊 +花,清上焦热以为臣,另外重用杨柳 +枝,乃根据现代研究因其有抗风湿作 +用。张老医生抓住病毒性心肌炎本虚标 +实的关键,以清热解毒祛邪为主,大队 +清热解毒药,配伍养阴宁心之生地黄、 +玄参、青果等,标本同治,更加牡丹 +皮,以凉血化瘀,使心脉畅达,药效 +大增。 +【引自】张志栋.张鬓梅老师用清热解毒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案例解析.江西中医药,2003,6(32):67. +【辨证治则】属毒热内侵,损及心阴。以清热解毒养心之法治之。 +郭某,女,23岁。患者4天前咽痛发热,继而觉心慌气短,活动后加重。检查:体温38℃,脉搏100次/分。咽部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甲状腺无明显肿大。两肺部正常。心界不大,心律整,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化验:红细胞沉降率23mm/h。心电图显示:T波、Ⅱ、Ⅲ、aVF,V₁~V₃倒置。西医诊 +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心肌炎。 +【处方】清解养心汤:丹参30g,板蓝根30g,太子参15g,玄参12g,麦冬10g,远志10g,五味子10g,桔梗10g,当归10g,柏子仁5g,陈皮10g,茯苓12g,连翘12g,竹茹10g,莱菔子10g,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各30g。 +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予方15剂,精神好转,但活动后仍感到心悸心慌。舌、脉象同前。继以上方随症加减,共治疗两个月,自觉症 +状消失,心率70次/分。复查心电图,大致正常。 +解析读案心悟 +郭老治疗外感引致心肌炎,立法 +以清热解毒为主旨,养阴益心与健运中 +州并举,每收良效。方中板蓝根、连翘 +清热解毒;太子参、玄参、麦冬、五味 +子、当归、茯苓益气养阴、和血宁心, +远志、柏子仁宁心定志,丹参活血通 +脉,陈皮、竹茹、莱菔子、焦麦芽、焦 +山楂、焦神曲健脾和胃,以资生化之 +源。诸药共奏解毒、养阴之功。本方之 +妙,在于祛邪、养阴之同时,尤重调理 +0 +脾胃,从而调动机体本身正气,提高抗 +病能力,堪为上策。 +【引自】崔应珉.中华名医名方薪传·胸胁痛.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9. +何世)英 +【辨证治则】属心气虚,脾胃弱。治以补益心脾、扶气安神之剂。 +徐某,男,5岁。近1周来,面色晦白,精神不振,夜不安睡,胸闷、气短、憋气,食欲不振,身困乏力。检查:心率60次/分,心浊音界扩大、肺部未见异常,肝肋下1.5cm,脾肋下0.5cm。舌质淡润,脉细弱无力。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符合心肌炎。 +【处方】白人参38g(另煎),远志4.7g,龙眼肉9g,炙甘草9g,茯苓12g,酒丹参12g,炙黄芪9g。 +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2次服用。上方加减连服6周,症状基本消失,脉转和缓,脉搏85次/分,心电图正常。 +读案心悟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常由心气不足、脾阳 +不振所成。何老明于此,直选归脾汤加减补心 +益脾。方中人参、黄芪补气,龙眼肉养血,远 +志、茯苓宁心安神,酒丹参活血益心脉,炙甘 +草补中益气而助诸药达到心脾双补之目的。纵 +观全方,药味虽简,但功专力宏,可见拟方者 +颇居匠心。 +【引自】邓小英.古今名医临证实录丛书·心律失常.北京:中国医药科 +技出版社,2013 +【辨证治则】患儿平素饮食伤脾,手太阴肺失清肃,因之肺气壅塞,肾 +不纳气,故喘息浮肿,不思纳食。治以补益脾肺、调和脾胃,佐以强心。 +赵某,2岁。3个月前,颜面及全身浮肿,喘息抬肩,大便不润,小便量少,纳食不佳,肝脾大。在某医院诊断为心肌炎,住院治疗3个月,症状无改 +善,反而加重,故来就诊。赵老经过辨证,治宜补脾泄肺、调中强心。 +【处方】党参6g,云茯苓6g,炒鸡内金6g,炒麦芽6g,法半夏3g,款冬花6g,川贝母3g,炒酸枣仁6g,炙桑白皮10g,麦冬10g,瓜蒌10g,熟地黄10g,化风锭(每服1丸,每日2次)。 +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2次服。以上方加减共进20剂,诸症大减,喘息已平,食欲大增,精神亦佳,活动如常。继以上方稍事化裁而调理 +善后。 +读案心悟 +赵老认为:小儿脾胃虚弱,土不生 +金,肺气壅塞,则使肾气不纳;三焦气化 +不利,则纳食不佳、喘促浮肿。针对病 +毒性心肌炎出现的这些证候,采用补脾泻 +肺、滋阴等法,伴服化风锭以清热定喘, +故收效满意。赵老之补脾,不仅拘于补 +益,更重视运脾。如党参、云茯苓、炒鸡 +内金、炒麦芽,以补脾、运脾,泄肺、肃 +肺,使其气机畅达,不致上逆;法半夏、 +款冬花、杏仁、川贝母、炙桑白皮,以为 +佐使;麦冬、熟地黄、瓜蒌,养阴化痰并 +举,加服化风锭以清热定喘,因而收效 +满意。 +【引自】姚乃礼.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内科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辨证治则】病毒性心肌炎与痰热、气郁、瘀血、阳痹有关。故取法以 +清热化痰、疏肝行气、解郁化瘀、通阳并行。 +李某,男,30岁。患病毒性心肌炎两年余,胸闷、胸痛时作。常自服“保心丸”。10天前,因情志不遂而发心前区间痛,伴心慌气短。在某医院做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心肌缺血。诊见: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 +【辨证】属痰热内阻,肝气郁结,胸阳不展。 +【治法】清热化痰,疏肝宽胸。 +【处方】陈皮、半夏、枳实、竹茹、薤白各10g,茯苓、瓜蒌、苦参、丹 +参各20g,甘草6g,柴胡15g,黄芩8g。 +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给予上方3剂后,胸闷痛大减,继服 +7剂,诸症消失,心电图正常。随访1年,未复发。 +◆读案心悟 +方中陈皮、半夏、竹茹、瓜萎、黄芩清化 +痰热;柴胡、枳实疏肝行气;丹参活血化瘀; +薤白以宣痹通阳;茯苓、甘草安中定志。合而 +用之,故收佳效。 +【引自】王亮.国家级名老中医验案良方·冠心病.郑州:中原农民出版 +社,2010. +【辨证治则】属气血不足,心神失养。采用益气养阴、镇心定悸法组方 +用药。 +吴某,女,42岁。有“期前收缩”病史6年,起初偶然发作,后每于劳累、感冒而经常发作。西医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近半个月来,发作加剧,维拉帕米、常山片、普萘洛尔等药用之不效。入院后查心电图显示:频发室性期前收缩,部分心肌缺血。检查:心率108次/分,心律失常,每分钟期前收缩10次以上,心音低钝。自诉:胸闷,常太息,心悸,心慌,气短,乏力,时有眩晕。以上诸症在月经期前尤为明显。月经量少,色淡。夜 +寐不酣。诊见:面色萎黄、苔薄中黄,脉细结代。 +【处方】炙黄芪20g,当归、麦冬各9g,生白芍、墨旱莲各12g,朱远志 +4.5g,紫石英45g(先下),首乌藤、炙甘草各15g。 +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予上方连服1周,症状及期前收缩消 +失,病告愈。随访1年,无复发。 +读案心悟 +病毒性心肌炎日久气阴两虚,继而导致气 +血双亏,心神失养,心悸动不宁,脉现沉细结 +代,朱良春鉴于此,在气血双���、益气养阴的 +同时,注意镇心定悸,以复其脉。方中黄芪、 +当归、炙甘草、白芍,以益心气、养阴血;远 +志、麦冬、紫石英、首乌藤,以安神清心、镇 +心定悸;墨旱莲草加强养阴之功。诸药共成补 +气血、宁心志之成效。 +【引自】董建华.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 +【辨证治则】属气虚血瘀,心神失养。故其治疗以益气活血、养心安神为主。 +刘某,男,11岁。两年前曾发热、咽痛、周身疼痛,继之出现胸闷、胸痛、气短、心悸、乏力。在某医院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经治疗后热退,以后一直有胸闷,胸痛,心悸,乏力,睡眠欠佳。检查:一般情况好,两肺正常,心率91次/分,律不整,闻及期前收缩14次/分,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电图显示: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多呈二联律、三联律出现,右心室增大。诊见:舌质红、苔薄,脉结。 +【处方】党参、黄芪、炒酸枣仁、丹参各15g,当归、川芎、赤芍药、柏子仁各9g,苦参、黄芩、甘草各6g。 +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予上方20剂,胸闷、心悸、乏力明显好转,睡眠改善,仍偶尔有头痛。上方加柴胡、鸡内金各9g,再进40余剂,诸症悉除。心电图显示:已恢复至正常范围。予上方10剂巩固。随访2年,未复发。 +解析◆读案心悟 +屈医师针对气虚运血无力而导致的血瘀 +症,从根本上着眼,取法益气而活血,方以补 +阳还五汤意,药用黄芪、党参补气,当归、川 +芎、赤芍、丹参活血化瘀,酸枣仁、柏子仁安 +神宁心,苦参、黄芩以泄邪热,甘草调和诸 +药,使心气充沛,则瘀血得行、心神得安。 +【引自】董建华.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 +【辨证治则】气血不足,瘀血内阻。治宜益气养阴、化瘀定心,佐以健 +脾利湿法。 +王某,男,29岁。因胸闷、心悸而发现期前收缩,病前无明显感冒及关节疼痛史,有慢性结肠炎史。近日劳累后,周身酸痛乏力。期前收缩,呈三联律,曾用普萘洛尔、普尼拉明、苯妥英钠、溴苄胺等药物,无明显疗效。在某医院做心电图显示:室性期前收缩,呈三联律。西医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曾化验IgA偏高。诊见:胸闷,气短,心悸,期前收缩呈二联律、三联律。年余从未间断,且头晕、乏力,胃肠不舒,腹部胀气,大便溏 +薄,舌苔白腻,脉弦滑结代。 +【处方】复方生脉散:党参12g,麦冬9g,五味子、丹参、青龙齿各15g,琥珀粉1.5g(冲服),黄芪、白术、白芍、枳壳、陈皮、木香各9g,怀 +山药12g,炒薏苡仁30g。 +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服14剂后,期前收缩基本消失,24小时中偶尔有1~2次。来门诊时心律齐,起卧运动20次后也无期前收缩,胃肠症状减轻。仍守原方加减治疗两个月余,自觉症状消失,心电图和IgA均恢 +复正常。1年半后随访,病情稳定。 +解析 +本方为沈道修老中医多年经验方。方中生 +脉散益气养阴,丹参活血化瘀,青龙齿、琥珀 +粉安神宁心而化瘀。诸药共成益心复脉之效。 +沈老认为,病毒性心肌炎若呈顽固性二联律、 +三联律和期前收缩,用本方治疗后变为频发期 +前收缩(10~20次/分),则是可喜的苗头, +可望渐渐好转,乃至治愈。方中的青龙齿时常 +难觅,虽可能用白龙齿代之,但效果则逊于青 +者,故尽可能用青龙齿为宜。 +【引自】沈道修.用益气养阴法治疗心肌炎方法初探.山东中医,2000,8(30):57. +【辨证治则】属时邪疫气,热毒内侵,损伤心气,耗损心阴。治宜益气 +强心、养阴解毒为主。 +周某,女,38岁。自诉数月前感冒后继发期前收缩,时轻时重。心电图显示: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大部分呈二联律。某院拟诊为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因不愿服西药,故来求治。刻诊:心悸难宁,胸闷气短,烦躁少寐,恶热咽痛,舌质偏红、苔薄,脉细、有歇止。心脏听诊:期前收缩4~5次/分。 +即以下方投之。 +【处方】生地黄15g,桂枝12g,麦冬15g,炙甘草9g,丹参15g,黄芪15g,大青叶15g,苦参12g,茶树根15g。 +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1周后症状逐渐改善;连服1个月, +症状基本消失。随访,未见期前收缩。 +读案心悟 +朱老此方是在仲景炙甘草汤基础上 +化裁而成,主要功用为养心阴、助心气、 +清邪毒、整心脉。方中生地黄、桂枝、 +麦冬、炙甘草,取炙甘草汤意,加入黄 +芪、丹参,为扶正的主体。方中生地黄、 +麦冬、丹参,补阴血以养心体;黄芪、炙 +甘草,助心气以复心率。心气足则脉气可 +通,心血足则脉体可续。大青叶、苦参、 +茶树根,是从辨病��度选药。全方通补兼 +备,气血两顾,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 +正,合而用之,使邪毒清,正气振而血 +脉复。 +【引自】王亮.国家级名老中医验案良方·冠心病.郑州:中原农民出版 +社,2010. +【辨证治则】乃邪热久滞于心,心阳 +受损、心阴亏耗,以致心失血养、心神不 +宁之候。治宜益气温阳、养血宁心。 +孙某,女,27岁。有心悸、期前收 +缩病史已14年,近两个月来心悸较甚,胸 +闷不舒,时欲太息,胃纳一般,二便正 +常,舌质红、苔薄白,脉细结代。心电 +图:室性期前收缩。发病前曾有发热史, +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 +【处方】炙甘草9g,生地黄9g,麦冬 +9g,孩儿参9g,桂枝5g,川黄连6g,当归 +9g,川芎5g,丹参9g,茯神9g,大枣4枚,陈皮3g,红花3g。 +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7剂服后,心悸略减,余症同前, +夜寐欠安,大便燥,舌苔薄白,脉细略弦。 +二诊:诸症好转,仍以前方意加减,共服月余,心悸、脉结代等症消 +失,恢复正常工作。 +读案心悟 +本方是孟老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后心律失 +常,如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结性期 +前收缩、心房颤动等的经验方。方中孩儿参、 +炙甘草、桂枝、大枣,益气通阳,以宣血中之 +痹;生地黄、丹参、麦冬、当归、川芎,滋阴 +养血,以资脉络之荣;川黄连、茯神,清心经 +余热,安心神。合而用之,使阴阳得以相济, +脉运通畅,心神得安。 +【引自】王亮.国家级名老中医验案良方·冠心病.郑州:中原农民出版 +社,2010, +【辨证治则】属风温化热,逆犯心脉,瘀热互结。以清热解毒、泄卫透营、清心宁脉之法治之。 +任某,女,36岁。1个月前,发热“上感”,继则胸闷,心悸,心烦,低热。心电图:左、右心室高电压,ST段及T波改变。心率98次/分,有期前收缩。诊为“病毒性心肌炎”,而收入院。入院后,先后给予葡萄糖、氯化钾静脉滴注,脱氧核苷酸肌内注射,泼尼松口服等治疗10天,未见明显好转,而转求于中医诊治。刻下:胸闷,心悸,心烦,咽痛,口干,面赤,便秘,舌质红绛、苔黄、边有瘀点,脉短促,心率94次/分,期前收缩10次/分。 +【处方】金银花15g,连翘15g,板蓝根15g,生地黄30g,赤芍12g,牡丹皮9g,淡豆豉9g,山楂9g,苦参12g,白茅根30g,川黄连3g,丹参15g,桃仁9g,大黄6g。 +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上方服7剂后,大便得通,心烦咽痛 +好转,心悸仍有。原方去大黄,加麦冬9g,再服7剂,心悸、心烦均平,诸恙逐渐消失。复查心电图:T波恢复正常,心律整齐,心率70次/分。随访2年,无 +复发。 +读案心悟 +姜老认为,病毒性心肌炎引起的心律失 +常,有时有温热毒邪外袭的特点,可从温病论 +治。叶天士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 +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急性病毒 +性心肌炎发病初期,可见温邪干犯肺卫之证, +继则邪热炽盛;热毒犯于心,心脉扰乱,鼓动 +营血急迫而行,与“逆传心包”的病机有相似 +之处。故治疗时以清热解毒、泄卫透营、清心 +宁脉为主。 +【引自】王亮.国家级名老中医验案良方·冠心病.郑州:中原农民出版 +社,2010 +第七章原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可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 +我国采用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委员会确定的高血压标准,即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时,若成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非同日3次测量),可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据2002年国家卫生计生委资料,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全国有高血压患者约1.6亿,但高血压的知晓率(30.2%)、治疗率(24.7%)及控制率(6.1%)均很低。而根据2011年版《中国高血压指南》指出,中国高血压患者至少有1亿,每10个成年人就有两人患原发性高血压,约占全球高血压患者的1/5,而其中的治疗率和控制率都很低,这是国家卫生事业面对的重大挑战。 +高血压的发病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目前的主流观点认为:高血压是遗传易感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般认为,在比例上,遗传因素约占40%,环境因素约占60%。环境因素主要包括饮食(特别是高盐饮食)、精神刺激、体重等因素。古代中医没有“高血压”的病名,但根据其临床所表现的症状体征如目眩、头晕等,基本上可归属于中医学的“眩晕”范畴。中医学认为,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情志内伤、饮食失调、劳倦虚衰等因素而导致人体脏腑经脉阴阳失调,气血逆乱,风火内生,痰瘀交阻。其病位主要在肝肾,其次为心脾。而肝肾阴阳失调是本病最主要的病���变化。根据原发性高血压的发展演变规律:在早期多为肝火上炎,肝阳偏亢,以实证或本虚标实为主;在中期由于阴虚阳亢,可逐渐发展为肝肾阴虚;后期由于阴损及阳,常表现为阴阳两虚,但其中又有夹痰、夹瘀之分。 +息 +加马 +【辨证治则】阴虚是原发性高血压的始因。治疗应从养阴平肝着手,兼 +治其他症候。 +赵某,女,49岁。患者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10年,经常头晕头痛,近两周来,头晕头痛发作,时有胸闷胸痛,胃脘不舒,腹胀纳少,血压185/120mmHg,曾服用复方降压片、复方路丁等,但血压未降。刻诊:症如上述,兼见面色微红,口唇轻度发绀,二便尚调,舌红、苔薄白,脉细弦。血压190/120mmHg。西医诊断:①原发性高血压;②冠心病。中医诊断:眩晕。 +【辨证】属阴虚阳亢,脾胃不和,心脉瘀阻。 +【治法】养阴平肝,调和脾胃,理气活血。 +【处方】黑芝麻、制何首乌、茯苓、丹参、钩藤(后下)各30g,葛根60g,地龙10g,蒺藜15g,陈皮、砂仁(后下)各6g,降香3g。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7剂后,胃部较舒,腹胀减轻,头痛除,尚有头晕胸闷,血压150/97mmHg,上方去降香,续服21剂,复查血压138/92mmHg,诸症消失, +病情基本稳定。 +读案心悟 +原发性高血压属中医学“眩晕”“头痛” +等范畴。本例患者血压持续不降,乃因其肾气 +虚而延及于肝,肝为刚脏,赖肾水以滋养,肾 +阴不足则肝失所养而肝阳上亢。故病变在肝, +发源在肾,阴虚为本,阳亢为标。方中黑芝 +麻、制何首乌滋肾养肝;钩藤清热平肝息风, +葛根舒头项之痛,地龙祛风通络,蒺藜疏肝理 +②②。 +郁、祛风明目,陈皮、砂仁、茯苓调和脾胃, +降香、丹参理气活血。全方共奏养阴平肝、调 +和脾胃、理气活血之功。其中养阴平肝之药味 +少而量重,若养阴过多,则有碍胃之嫌。凡原 +发性高血压者,黑芝麻、钩藤、葛根为张老 +师必用之品,只要坚持服药两周以上,可获 +疗效。 +【引自】周琴花,吴根才.张云鹏老师心脑血管疾病学术经验介绍.1998,30(12):9-11. +【辨证治则】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治当平肝潜阳,佐以清热 +化瘀。 +刘某,男,68岁。2005年10月24日初诊。自诉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6余年,每年因此而住院1~2次,血压在160~180/60~70mmHg,血脂偏高,脉压差较大,属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采用西药降压治疗,但患者收缩压下降的同时,舒张压也明显降低而易出现胸闷、头晕等症状,故血压控制欠佳,遂求治于中医。刻诊:头晕脑涨,烦躁胸闷,口干,大便稍干结,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紧,血压180/60mmHg。 +【辨证】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有化火之势。 +【治法】治当平肝潜阳,佐以清热化瘀。 +【处方】石决明3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桃仁10g,天麻10g,钩藤10g,淫羊藿10g,川牛膝15g,葛根30g,生地黄15g,桑寄生15g,枸杞子10g,水蛭5g,丹参30g,甘草6g。每日1剂。 +配合西药之降压药、调脂药及抗凝血药,嘱平时饮食多蔬少荤,少盐多淡,并多运动,生活起居养成规律,戒郁怒。服药半月诸症好转,精神转佳。坚持服药两个月后随访,血压控制在120~135/60~70mmHg,平时无其他不适,血脂已正常。 +解析命读案心悟 +王教授临床体会,单纯收缩压升高为主 +的患者除常见的肝肾虚损病机外,常兼气阳亏 +虚、痰瘀阻络,中西结合治疗则可收到较好疗 +效。运用中药经验有四:一是注重化瘀通络, +选用土鳖虫、水蛭、地龙等虫类走窜之品;二 +是酌用温阳之药,如肉苁蓉、淫羊藿、桂枝 +等,即使有阳亢或热象,亦不必囿此,常在潜 +阳或清热基础上加用温阳之药;三是在辨证基 +础上结合药理作用选择药物,如丹参、桃仁扩 +张周围血管、改善微循环从而降低血管压力, +水蛭、珍珠母、牡蛎、龙骨均可软化血管,降 +低血液黏稠度而防治动脉硬化,葛根可扩张冠 +状动脉,增加血流量,并具降糖调脂效果;四 +是对以收缩压升高为主的多用金石重镇药物, +如石决明、龙骨、磁石、珍珠母、赭石之辈, +以舒张压升高为主则处以咸寒软坚,如龟甲、 +鳖甲、穿山甲、牡蛎之属等。 +【引自】刘毅.王文健临床验案举隅.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 +(12):14. +【辨证治则】乃因阳虚湿阻,气机运化不畅,升降出入失常,姑拟温阳 +化气、健脾利湿,佐以解痉利尿。 +李某,男,58岁。1988年11月6日初诊。患者原发性高血压反复发作,头 +-@ +痛眩晕10年多。近半年来头痛眩晕频发,伴下肢水肿,近1个月来病情加剧,而住本市某医院。入院检查:血压220/120mmHg,心率68次/分,心界左扩,律齐,��肢踝以下呈凹陷性水肿(高血压肾病),左踝关节轻度肿胀畸形(类风湿关节炎),尿检:尿蛋白(++)。B超提示:主动脉硬化,高血压致左室壁肥厚,冠心病,前列腺肥大。经中药温化寒湿、利水通淋,配合西药降压利尿治疗,病情未见明显改善,而出院求诊盛老。视患者颜面水肿,面色晦暗,神疲倦怠,四肢乏力颤抖,行走不稳需人扶持,并诉头痛眩晕频发,下肢水肿明显,腹胀纳少,寐差梦多,口干不欲饮,小便短少不畅,大便秘结,舌胖苔白腻,脉弦大无力。血压225/115mmHg。尿检:蛋 +白(++)。 +【处方】黄芪30g,白术15g,带皮茯苓30g,干姜6g,地龙干10g,川附 +子6g,夏枯草10g,葛根20g,车前子15g,砂仁6g。 +11月18日二诊:上药服6剂后,头痛眩晕好转,夜寐渐安,纳食稍进,但二便尚未通畅,余症仍存,脉舌同上,血压200/100mmHg,药已中病,勿庸 +更张,斡运气机,调和升降,以期二便通畅,仍以上方进退加减。 +【处方】黄芪20g,白术10g,带皮茯苓30g,干姜6g,川附子6g,地龙干10g,火麻仁10g,郁李仁10g,砂仁6g,葛根20g。另以玉米须60g,山药20g先 +煎15分钟后,以汤液煎上药。另嘱以决明子研末,每次10g,开水冲服。 +11月25日三诊:上药服6剂后,气机条达,大便通,尿量增,下肢水肿渐消,头痛止,眩晕减,行走渐稳,不需人扶持可在室内行走,但尚感乏力,寐安食增,血压180/97mmHg,舌淡胖、苔白腻,脉弦大无力、尺弱。气机虽 +畅,湿浊未净,升降仍阻,宜加强温阳化气、健脾化湿之力。 +【处方】人参10g,黄芪30g,白术10g,川花椒8g,地龙干15g,猪苓15g,泽泻15g,带皮茯苓20g,干姜6g,赤小豆30g,黑薹豆30g,肉桂粉2g +(分2次冲服)。另嘱鹿茸粉2g,分2次以鸭汤冲服。 +12月6日四诊:上药服10剂,并配服血茸3次,精神倍增,眩晕止,头痛未发,下肢水肿明显消退,已能独立外出行走,二便通畅,舌淡红,脉弦 +滑,白腻苔渐化。尿检:尿蛋白消失,血压160/95mmHg。以三诊处方续服, +并嘱以血肉有情之品食疗调养,以巩固疗效。 +【处方】甘枸杞子20g,杜仲15g,黄精10g,当归8g,煎汤加人参10g, +天麻10g,炖鳖鱼服。 +1989年4月10日随访:上药服20余剂,并配服血茸鸭汤及炖服鳖鱼数次,病情稳定,行走自如,矫健如昔,血压145/93mmHg,已能上半天班,病 +告愈。 +本例患者症情错综复杂,病程缠绵 +不已,但细析其病情,乃因脾肾阳虚、 +气机运化失健,致使湿浊内阻,升降 +出入失常。该升者不升,清阳受阻,津 +液不能输布,故见头痛眩晕,口干不欲 +饮;该降者不降,故见大小便不利。而 +究其导致升降出入失常者,则在于脾肾 +阳虚,故见患者颜面水肿,面色晦暗, +神疲倦怠,舌胖苔白腻,此乃本病辨证 +要点。特别应该指出的是,该患者脉虽 +弦大,但中空无力,亦为阳虚之象,这 +与肝火上扰,肝阳上亢之脉弦劲有力, +迥然有异,临证尤须细辨。本例患者的 +立法、处方、用药自始至终紧扣温肾阳 +以利水,补脾气以化湿。药用人参、黄 +芪、附子、干姜、肉桂、鹿茸、白术、 +砂仁、杜仲等,使脾肾健,运化旺则水 +湿行,这正所谓治本之计也。 +【引自】董建华.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 +树)德 +【辨证治则】患者呈肝阴虚、肝阳旺、肝上扰之象。治疗以养阴柔肝、潜阳息风为主,佐以益肾清热。 +杨某,男,46岁。1967年11月30日初诊。近四五年来经常左侧偏头痛,生气时加重,下午比上午痛重,有头晕、头痛、头胀,左手有时发麻,大便干燥两三天1次,小便黄,性情急躁易怒,夜间口干思饮,少眠多梦,腰膝酸软。曾经多次诊治,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血压经常在180~150/98~110mmHg,服用中西药品,效果欠佳。近日头痛加重,头晕眼花明显。面现痛苦表情,舌薄而微黄、舌质偏红,脉细弦数,左手弦象大于右手,尺脉沉,血压170/115mmHg: +【处方】生地黄15g,赤芍12g,白 +芍12g,生石决明30g(先下),生赭石35g(先下),生牡蛎30g(先下),荆芥10g,钩藤30g(后下),香附9g,黄芩10g,泽泻12g,桑寄生10g,牛膝12g,全瓜蒌30g。 +12月6日二诊:服药6剂,头痛、头晕、头胀均有减轻,大便较前通畅,每日或隔日1次,昨日测血压145/90mmHg,睡眠尚差,易急躁,舌苔薄白,脉弦细略数,神转佳,面色较前红润,已无急躁之情,尚有头目发胀。血压135/85mmHg。舌苔薄白,脉弦细、左尺仍沉。上方去黄芩、荆芥,加夏枯草12g,桑寄生改为30g,6剂。 +12月13日三诊:已无头痛,头晕、头胀已未再现。睡眠好,大便正常,已不急躁,腰膝较前有力,脉略弦细,血压130/72mmHg。上方加红花9g,6 +剂。嘱在服药期间,���将本方(生赭石改为30g,加香附、黄芩各9g)4剂,共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9g。服完汤药后,继服丸药,每日2次,每次1~2丸,温开水送服,以巩固疗效。12月23日随访:正在服用丸药,头痛、 +头晕未发生,血压一直稳定。 +参读案心悟 +焦老在治疗比较顽固的头痛、偏头痛时, +常在辨证论治的适应证方剂内,加用一些荆芥 +或芥穗(病情较轻者用荆芥,重者用芥穗), +往往取得良效。因为荆芥(芥穗)可兼入血分 +(头痛久者多与血分有关),可引方内其他药 +力上达头部而发挥效果(风药上达),可疏散 +风邪,清头目而治头痛、头晕、目眩。头部气 +血疏,畅则疼痛可减。在诊治过程中,要注意 +守法守方,坚持一段时间,以观后效。有些主 +要药物,药量宜稍加重,例如用钩藤,不但药 +量较大,而且注意煎药时要后下,久煎则效果 +不好。生赭石、生石决明、生牡蛎、磁石等量 +须重用,并要先下,待其煎煮10~15分钟,再 +下他药。 +【引自】朱世增.名老中医经验集.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9. +【辨证治则】患者因劳神致肝阳上亢,清窍受扰,故头晕项强。治以息风止痉、清热平肝为法。 +患者,男,35岁。2005年10月13日初诊。1个月来因劳神出现头晕脑涨, +医院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予服卡托普利半片,每日2次,疗效不佳。现头晕项强,心烦口干,眠差易醒,纳可,二便调,舌红苔白,脉平缓。血压 +140/105mmHg。中医诊断:肝阳上亢眩晕(原发性高血压)。 +【治法】平肝潜阳,方拟天麻钩藤饮加减。 +【处方】生石决明15g,钩藤10g,怀牛膝6g,天麻6g,生杜仲10g,首乌藤12g,石斛10g,茯苓10g,泽泻10g,牡丹皮10g,玉竹12g,薄荷5g,白菊花10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药后头晕减轻,自觉心悸,腰痛,二便调。血压110/75mmHg。前 +方有效,效不更方,前方加桑叶10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 +三诊:药后头晕减轻,时有头痛,已停用卡托普利,舌红苔白,脉弦平。血压105/70mmHg: +【处方】怀牛膝6g,天麻6g,生杜仲10g,首乌藤12g,石斛10g,茯苓10g,泽泻10g,牡丹皮10g,玉竹12g,薄荷5g,白菊花10g,桑叶10g,炒谷芽15g,焦神曲6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 +方老认为,本病的发生不外风、火、痰之 +邪入侵。肝为风木之脏,体阴而用阳,主升、 +主动。肝阳上亢,扰乱心神,心火上炎则见心 +烦口干、眠差易醒之症。头晕脑涨乃肝风上扰 +清窍所致,故本病治疗先以天麻息风止痉、清 +热平肝,以化肝风,石决明既平肝潜阳又泻肝 +火,牛膝活血通经,引血下行,有“治风先治 +血,血行风自灭”之意。薄荷配菊花、桑叶, +加强清肝明目、清利头目之功,如此配伍,使 +肝风得息,肝火得清,肝血得养,则无头晕眼 +花之昏厥;杜仲补肝肾,强筋骨,益精血;茯 +苓、泽泻健脾利水;首乌藤养心安神,因为神 +安则寐,寐则阳得入阴,阴阳相交,以抑孤阳 +之偏亢;加用石斛、玉竹养阴柔肝。如此配 +伍,肝肾得补,相火得清,阴阳得以调和。 +【引自】高剑虹.方和谦临床应用薄荷验案.北京中医药,2008,27 +(1):46-48. +【辨证治则】脾虚运化失司,痰瘀内生,以益气健脾、祛痰活血为法。 +患者,男,51岁。既往体健,因“头胀痛两天”于2001年8月22日入院。两天前患者出现头胀痛,呈持续性,伴胃脘部轻度胀闷不适,当时无明显头晕目眩、恶心呕吐等症状,无神志改变,于当地诊所测血压为196/126mmHg,予硝苯地平(20mg,每日2次)口服后血压仍控制欠佳,头涨痛无明显缓解。遂来我院就诊。入院时患者神志清,倦怠,面色潮红,诉头涨痛明显,无明显头晕目眩、恶心呕吐,无口干口苦。纳食尚可,夜眠差,二便尚调。舌暗红,舌苔薄白,脉沉弦。查体:血压185/110mmHg,,神清,精神疲倦,面色潮红。心界不大,心率74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入院中医拟诊:头痛(肝阳上亢挟瘀)。西医拟诊:高血压病3级(高危组)。即给予监测血压,低盐、低脂饮食,完善相关检查,中药以平肝潜阳、活血止痛为法,予香丹针静脉滴注以活血,配合硝苯地平及美托洛尔以控制血压。中药处方(8月23日):天麻12g,钩藤15g(后下),决明子30g,丹参18g,赤芍12g,牛膝 +12g,益母草20g,橘红6g,枳壳6g,生地黄12g。每日1剂,水煎服。药后患者头痛缓解不显,面色潮红稍减,血压仍高达180/120mmHg,服硝苯地平后不降,予乌拉地尔30mg口服后可降至160/90mmHg,但仍波动较大。遂请邓铁涛教授会诊。 +8月31日邓老一诊:患者倦怠乏力,头胀痛,时恶心欲呕,纳谷不香,夜眠差,大便稍溏���小便正常。舌淡红稍暗,中根黄腻,边有齿痕,脉沉弱。 +【处方】北黄芪60g,云茯苓15g,白术15g,薏苡仁30g,枳壳10g,竹茹10g,橘红6g,牛膝15g,佩兰10g,扁豆花10g,决明子30g,甘草3g。每日1 +?2; +剂,水煎服。 +服1剂后即觉诸症缓解,头痛消失,胃脘舒畅,全身得轻,血压平稳下降。续服两剂后诸症基本消失,头痛全无,仅胃纳稍差,略觉乏力。降压药已减至单用开搏通控制,血压平稳。 +9月3日邓老二诊:患者头痛已消失,无恶心欲呕,纳谷欠香,略觉倦怠,夜眠尚可,二便正常。舌淡稍暗,苔薄白微腻,边见少量齿痕,脉弱。证属脾虚挟痰,以益气健脾化痰为法,调方如下: +【处方】北黄芪60g,党参20g,五爪龙30g,云茯苓15g,白术15g,淮山药15g,砂仁6g(后下),枳壳10g,橘红6g,佩兰10g,扁豆花10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 +患者血压平稳,9月4日出院,带中药续服。 +◆读案心悟 +本例患者入院后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 +辨为肝阳上亢挟瘀,药物常用平肝潜阳、活血 +止痛之品,却收效甚微。对抗高血压的西药也 +反复加量调整,血压仍居高不下。邓老来诊, +从舌苔脉象、诸症及用药经过判断为患者脾气 +本虚,入院后一味药从寒凉苦降之品,更伤脾 +胃,致脾虚运化失司,痰瘀内生,故反见舌苔 +由薄白转为黄腻,脉象由沉弦转为沉弱。方以 +益气健脾、祛痰活血,用大剂量黄芪补气,白 +术、云茯苓健脾,佐以祛痰活血之品,则仅1 +剂患者即觉诸症缓解,全身得轻,真正可谓 +“效如桴鼓”。二诊邓老则仍在原方基础上加 +强益气健脾之品,治本为重,并佐以化痰之 +品,意在补益而不滋腻,徐徐收功。 +【引自】颜芳,赵立诚.邓铁涛教授健脾化痰法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病验案.中医研究,2004.17(34):15. +【辨证治则】证系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上扰清空。故其治疗以平 +肝潜阳、降压为主。 +何某,女,53岁。2002年7月初诊。患高血压病10余年,近1年来感头晕目眩、耳鸣、心烦易怒、口燥咽干、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腰膝酸软、五心烦热,长期服西药吲达帕胺、依那普利、美托洛尔等,血压长期波动在(145~180)/(90~120)mmHg,前来就诊。症见头胀痛、眩晕耳鸣,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加重,失眠多梦、手足心发热、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血压180/112mmHg,心率90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西医诊断:高 +血压。 +【治法】拟育阴潜阳息风。 +【处方】赭石30g,牛膝20g,钩藤30g,菊花10g,白芍15g,龙骨15g,牡蛎15g,黄芩15g,枸杞子15g,杜仲15g,女贞子15g,墨旱莲15g,玄参15g,麦冬15g,龟甲15g,北沙参20g,生地黄30g,山茱萸15g。 +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1次。连服1个疗程,血压降至130/85mmHg, +临床症状消失。续予上方加味以巩固疗效。 +解析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情志失调, +饮食不节,内伤虚损,导致阴阳失调而 +发病,属中医学“眩晕”“头痛”“中 +风”范畴。其主要病机为肝肾阴虚,肝 +阳上亢,或者素体阳盛,上扰清窍,或 +平素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肝阳偏亢, +或长期忧虑恼怒,气郁化火,肝阴暗 +耗,或嗜食肥甘,饥饱劳倦,伤于脾 +胃,运化失司,聚湿生痰,痰浊内停, +皆可导致气血逆乱,上扰清窍,发为本 +病。故治疗上应以平肝潜阳为主,根据 +不同证型分别配以滋补肝肾、化痰健脾 +之品。 +方中重用牛膝引血下行,此为治 +标之主药,用龙骨、牡蛎、钩藤平肝息 +风,赭石以降其气之上逆,并能助平肝 +潜阳,黄芩、菊花清肝火,白芍、麦 +冬、玄参、龟甲滋阴潜阳。 +【引自】甘业崇.镇肝熄风汤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157例,中国民间疗法, +2005,13(1):53. +【辨证治则】瘀热型原发性高血压。故其治疗以清散祛瘀为主。 +齐某,女,52岁。2005年6月就诊。患高血压病已两年余,曾先后服降压西药及滋阴潜阳中药,但血压仍持续在(180~220)/(100~110)mmHg, +自觉头痛头晕,胸闷心悸,心烦少寐,手足发麻,溲黄便干,有热上冲感。 +面色晦暗,唇紫,心界向左扩大,脉弦数,舌质暗红,苔黄,舌下静脉曲张。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大。西医诊断:原发性高血压(Ⅱ期)。治疗以化 +瘀清热。 +【处方】化瘀清散汤:柴胡10g,葛根10g,丹参15g,菊花12g,桑枝 +15g,牡丹皮12g,赤芍12g,红花10g,地龙12g,薄荷6g。 +每日1剂,水煎服,连服30剂后血压下降,稳定在133/83mmHg,临床症 +状消失。 +读案心悟 +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辨证有肝火亢盛型、阴 +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痰湿壅盛型、瘀热型 +等,但以阴虚阳亢型居多,常采用滋阴潜阳方 +药治疗。方中丹参、牡丹皮、红花、桑枝、地 +龙化瘀清热,薄荷、菊花、柴胡、葛根、赤芍 +辛凉升散,且可加强化瘀药物的祛瘀作用。一 +般认为,薄荷、柴胡、赤芍能劫阴动阳,是高 +血压病的禁忌药,但这些药物能升能散,清脑 +明目,具有清散祛瘀之功,能改善血管的调节 +功能障碍,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为中医药治 +疗瘀热所致高血压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引自】旦付贵.化瘀清散汤治疗高血压病40例.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22(132):57. +洁医 +【辨证治则】证属肝火亢盛型眩晕。治以平肝息风、祛瘀降压为主。 +李某,女,62岁。1995年4月5日初诊。有高血压病史8年,今因与人争吵而致眩晕头痛,颈项僵硬疼痛,伴耳鸣眼花,视物模糊,心悸失眠,手足有时不自觉地蠕动,四肢麻木,舌质红,苔薄,脉弦细。血压200/120mmHg。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Ⅱ期。 +【处方】葛根汤:葛根30g,夏枯草15g,决明子15g,天麻10g,钩藤15g,川牛膝20g,杜仲12g,黄芩10g,栀子6g,珍珠母15g。 +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2次。服药1周后,血压降至160/100mmHg,眩晕头痛减轻,心悸、失眠、乏力、肢麻等症状消失。后继服药5周,血压降至 +140/90mmHg,眩晕头痛消失,偶有心悸、失眠、眼花,其他症状消失。3个月后随访,血压仍维持在140/90mmHg左右。 +读案心悟 +方中:葛根具有改善脑循环及外周循环的 +作用,能扩张血管,有温和的降压作用,为方 +中君药;配合夏枯草清火散结降压,决明子清 +肝明目,有明显的降压作用,能降低血浆三酰 +甘油的浓度,为方中臣药;钩藤清热平肝、息 +风止痉,有镇静和降压作用,为方中佐药;川 +牛膝能活血散瘀止痛,功在苦泄下降,引血下 +行,能减少头部充血,且补益肝肾;杜仲补肝 +肾,壮筋骨,为方中使药。全方由力专效宏的 +药物组成,具有平肝息风、祛瘀降压的功效, +故能收降压之功。 +【引自】杨洁.自拟萬根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42例.湖南中医药导报,1999,5(1):24. +竹叶12g,灯心草3g,朱砂3g(包冲服),首乌藤15g。 +服药2剂后自觉见好;4剂后血压开始下降;服10余剂血压接近正常,症 +状基本消失;20余剂,血压稳定,症状消失。随访3个月,未见反复。 +读案心悟 +肝乃风木之脏,喜条达,恶抑郁。 +肝气郁结,失去条达之性,气机不畅, +肝郁化火,火性炎上,挟气血上壅于 +脑,故致头晕头痛、脑涨、心烦易怒、 +寐差、口干等。故治予通脉降压汤理气 +活血通脉,佐以潜阳清心安神。 +方中川芎、丹参、益母草有较强 +的通行血脉之力,可调整全身血脉的运 +行,祛除瘀阻;配夏枯草、决明子、菊 +花、蝉蜕等清热平肝,主头脑眩晕胀 +痛;牛膝、桑寄生活血通脉;同时,牛 +膝、泽泻可引血下行而降压;“气行则 +血行”“气为血之帅”,故在活血通脉 +药中佐以行气之木香;配珍珠母镇静 +安神。 +【引自】邓红.王多让从气血论治高血压病临床经验.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9,6(2):63. +全 +【辨证治则】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型。治疗以平肝息风、养阴柔肝 +为主。 +冯某,男,53岁。患原发性高血压10余年,血压持续在160/110mmHg,间断用复方降压胶囊、硝苯地平、尼群地平治疗,服药时血压稍降,但停药即上升。就诊时症见头涨面红,烦躁易怒,项强耳鸣,口苦失眠,舌质绛 +红,脉弦。血压175/115mmHg。 +【处方】煅石决明16g(先煎),苦丁茶16g,钩藤12g,葛根12g,郁金12g,炒酸枣仁12g,白芍12g,桑葚15g,蒺藜12g,墨旱莲12g,甘草1.5g。 +14剂。 +二诊:服药后诉服药期间已停服西药,血压上午正常,午后偏高。头涨项强减轻,耳鸣消失,余症同前,舌苔滑。原方去墨旱莲,加橘红3g,竹茹 +12g。14剂 +三诊:服药后症状基本消失,血压135/94mmHg,以二诊方去竹茹,连进 +30余剂,诸症皆失,血压恢复正常。 +解析 +患者症见血压偏高,伴轻度头晕、 +颈项不适,一般直接用上方;早期原发 +性高血压,血压多随情志变化而波动: +证偏于肝郁气逆,合入四逆散;症见目 +涨烘热,烦躁易怒,脉弦有力,证偏肝 +阳上亢,加珍珠母、夏枯草、芜蔚子 +等;症见肢麻体颤,眩晕耳鸣,证偏肝 +风上扰,加僵蚕、蝉蜕、地龙等;症见 +手足心热,腰酸目涩,舌红少苔,证偏 +肝肾阴虚,加制何首乌、墨旱莲、干地 +黄等;症见口苦口干,尿黄便结,舌红 +苔黄,脉弦数,证偏肝火上炎,加龙胆 +草、黄芩、栀子等;症见失眠,加酸枣 +仁;视物模糊,加密蒙花、菊花;肢体 +麻木,加豨签草;头痛,加地龙、蔓荆 +子;便结,加决明子;目胀痛,加芜蔚 +子、谷精草。 +【引自】朱克俭.欧阳全研究员以病为纲、病证结合诊疗经验.湖南中医药导报,1995,1(2):14. +第八章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是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而使血浆中的一种或多种脂质浓度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类疾病。血脂异常从临床上可以简单地分为4类。①高胆固醇血症: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增高;②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胆固醇与三酰甘油水平均增高;③高三酰甘油血症:血清三酰甘油水平增高;④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按病因高脂血症可分为原发性高脂血症、继发性高脂血症。 +中医典籍中无“血脂”及“高脂血症”之病名,根据临床表现,高脂血症属中医学“痰证”“虚损”“眩晕”“胸痹”等范畴,散见于历代古籍。《灵枢·卫气失常》云:“人有肥、有膏、有肉。”《说文解字注》曰:“膏,肥也。”众多文献表明膏脂来源于水谷,属津液较为稠厚的部分。体内的脂质是维护体魄健壮、提高抗病能力的重要物质。若摄入过多,或膏脂的转输、排泄等发生异常,则体内脂膏过盛,易生此病。 +【辨证治则】为脾虚痰瘀内阻之证。治以健脾益气、化痰活血之法。 +张某,男,45岁。2009年10月5日初诊。患者平素喜食厚味,时有眩晕,形体肥胖,口苦心烦易怒,气短,乏力,时有胸闷、心悸,肢体沉重,脘腹胀满,纳呆,口黏,大便干结或黏滞不爽,舌质紫暗,舌苔厚腻,脉弦滑。实验室检查:总胆固醇7.3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0mmol/L,三酰甘 +油3.5mmol/L。诊断:高脂血症。 +【辨证】当属脾气亏虚,痰湿瘀滞。 +【处方】太子参25g,白术20g,茯苓20g,半夏12g,陈皮15g,全瓜萎15g,石菖蒲12g,泽泻12g,丹参25g,桃仁12g,枸杞子15g,何首乌15g,生山楂30g,决明子15g。每日1剂,每剂煎2次,早、晚各1次分服。 +2009年12月5日二诊,患者眩晕、口苦、心烦易怒等症状消失。复查总胆固醇5.0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0mmol/L,三酰甘油1.5mmol/L,总胆 +固醇及三酰甘油均降至正常值。 +◆读案心悟 +该患者平素喜食厚味,时有眩晕,形体 +肥胖,口苦,心烦易怒,气短,乏力,时有胸 +闷、心悸,肢体沉重,脘腹胀满,纳呆,口 +黏,大便干结或黏滞不爽,舌质紫暗,舌苔厚 +腻,脉弦滑。黄春林教授认为治痰先治气,用 +健脾益气、化痰活血法治疗气虚痰瘀型高脂血 +症。方中太子参、白术、茯苓、半夏、陈皮益 +气健脾、燥湿化痰,全瓜萎、石菖蒲、泽泻化 +痰降浊、醒脑开窍,丹参、桃仁活血化瘀、疏 +通经脉,枸杞子、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生 +山楂消食化积、行气活血,决明子润肠通便。 +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气、活血化痰之功。 +【引自】尹克春.名老中医黄春林验案.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3. +忠医 +【辨证治则】其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主要为肾虚,波及 +肝脾,标实,是指痰浊,血瘀。故治当益肾固本,佐以化痰祛瘀。 +张某,男,52岁。高脂血症病史1年,平时无不适感觉,近两周来,手中心热,两目干涩,大便时干,舌红少苔,脉弦细数。血脂:总胆固醇8.56mmol/L,三酰甘油2.8mmol/L。老年高脂血症,以血脂升高为主要表现,但自觉症状不明显。 +【辨证】肾阴不足,且累及肝阴。 +【治法】滋补肝肾为主。 +【处方】制何首乌、熟地黄各20g,枸杞子15g,黄精、淫羊藿、生山楂 +各30g,泽泻40g +每日1剂,水煎两次,混合,早、晚分服。连服10剂,症状明显减轻。续再服10剂,诸症消除。复查血脂:总胆固醇6.7mmol/L,三酰甘油1.52mmol/L,高密度脂蛋白1.16mmol/L。 +解析 +本方为全国名老中医陈克忠主任医师经 +验方。陈老认为,高脂血症是脂质代谢紊乱所 +致,中医视为痰浊、血瘀、脏腑虚损所产生的 +病理产物。方中何首乌、熟地黄、淫羊藿益肾 +填精,黄精补益脾气,泽泻助脾渗湿,生山楂 +消食化瘀。现代药理证实,何首乌是一味理想 +的抗动脉硬化的良药,枸杞子、淫羊藿均有降 +低血脂的作用,黄精有降低密度脂蛋白的作 +用,泽泻能减少胆固醇的合成,山楂能加快对 +血浆总胆固醇的清除。 +【引自】张继东.陈克忠治疗高脂血症经验.山东中医杂志,1995,14(3):123-124. +【辨证治则】老年高脂血症,证属肾阴不足,且累及肝阴。治宜滋补肝肾为主。 +张某,男,52岁。高脂血症病史1年,平时无不适感觉,近两周来手足心热,两目干涩,大便时干,舌红少苔,脉弦细数。血脂检查:总胆固醇8.56mmol/L,三酰甘油2.8mmol/L。 +【处方】神仙降脂汤:制何首乌30g,熟地黄30g,黑芝麻30g,淫羊藿30g,黄精30g,生山楂30g,枸杞子15g,女贞子15g,菊花15g,泽泻40g,大 +黄3g(后下)。 +每日1剂,水煎2次,混合,早、晚分服。连服10剂,症状明显减轻。续再服10剂,诸症消除。复查血脂:总胆固醇6.7mmol/L,三酰甘油1.52mmol/L,高密度脂蛋白1.16mmol/L。 +读案心悟 +本方为全国名老中医陈克忠主任医师经验 +方。陈克忠认为,高脂血症是脂质代谢紊乱所 +致,中医视为痰浊、血瘀、脏腑虚损所产生的 +病理产物。其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 +虚,主要为肾虚,波及肝、脾;标实,是指痰 +浊、血瘀。故治当益肾固本,佐以化痰祛瘀。 +方中制何首乌、熟地黄、淫羊藿益肾填精,黄 +精补益脾气,泽泻助脾渗湿,生山楂消食化 +瘀。现代药理证实,何首乌是一味理想的抗动 +脉硬化的良药,枸杞子、淫羊藿均有降低血脂 +的作用,黄精有降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泽泻 +能减少胆固醇的合成,山楂能加快对血浆总胆 +固醇的清除。 +【引自】张继东,陈克忠治疗高脂血症经验.山东中医杂志,1995,14(3).123-124. +【辨证治则】高脂血症与肾精肾气的 +亏虚密切相关,采用健脾益肾、化痰祛瘀 +法组方用药。 +包某,男,57岁。2003年3月24日初诊。主诉:头晕头胀反复发作4年。症见:头晕头胀,手足心热,腰膝酸软,记忆力减退,胸闷心悸,全身不适,饮食尚可,大便秘结,夜寐欠安,舌质红,边有瘀斑,苔薄腻,脉弦滑。血压160/100mmHg。血脂检查:总胆固醇7.63mmol/L,三酰甘油8.78mmol/L,高密度脂蛋白0.41mmol/L,低密度脂蛋白7.71mmol/L。诊断:老年高脂血症。症见头晕肢困,胸闷脘痞,腰膝酸软,舌红,脉滑。 +【辨证】肝肾阴虚,痰瘀阻络。 +【治法】补肝益肾,化痰祛瘀。 +【处方】水蛭15g,川芎12g,茯苓10g,瓜蒌15g,半夏10g,泽泻12g,山 +楂20g,香附10g。 +用药方法,每日1剂,水煎两次,混合,早、晚分服。另嘱每天坚持用少量荷叶、菊花、金银花水煎后,代茶饮用,饮食宜清淡,适当增加运动,保持愉悦的心情,避免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经过半年的调治,患者症状消 +失,精力充沛,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复查血脂各项指标均属正常范围。 +本方是江苏省无锡市中医医院符为 +民教授经验方。符老认为,高脂血症属脾 +虚痰湿、瘀血证范畴。脾运失健是高脂 +血症(痰证)最关键的病理基础。而老年 +患者,肾精肾气逐渐衰退,五脏六腑随之 +转衰,脾胃的运化功能日渐衰微,继而导 +致血脂代谢异常。高脂血症导致人体脏腑 +组织功能失调,致病因素并不是血脂本 +身,而是由异常血脂引发的病理产物—— +湿浊、痰凝、瘀血所为。本方中:重用水 +蛭、川芎破血逐瘀,以荡涤脉道之瘀浊; +瓜萎、半夏共奏化痰消浊之功;“脾为生 +痰之源”,以茯苓健脾化痰;泽泻能渗泻 +水湿而湿去痰化;香附为血中之气药,能 +通行血气,增强化痰祛瘀之力;山楂则具 +有行气散瘀、化痰消食之效。诸药共奏活 +血化痰、降脂通脉之功。 +【引自】王国华.符为民教授治疗高脂血症撫拾,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21(10):22-23. +【辨证治则】水津停滞成饮,精化为浊,痰浊内聚,导致本症。治疗以 +降脂化痰、行气利湿为主。 +患者,男,55岁。1996年2月初诊。近两年自觉头晕目眩,头身困重,口中黏腻发甘,右臂麻木不适,食欲欠佳,大便黏滞不爽,多次查血脂高于正常。查体:舌苔白厚腻,脉弦滑,血压175/112mmHg。胆固醇8.05mmol/L,三酰甘油3.02mmol/L。症见头身困重,胸脘痞闷,形体丰腴,头晕目眩,口 +中黏腻,肢体麻木,舌苔白腻,脉弦滑。诊断:高脂血症,原发性高血压。 +【处方】降脂汤:半夏10g,陈皮10g,甘草3g,泽泻10g,薏苡仁30g, +茵陈20g,瓜蒌15g,焦山楂10g,荷叶10g,郁金10g。 +水煎服,日1剂。停用其他降脂药,降压药继用。连服6剂,感周身舒适,口中黏腻感消失,仍肢体麻木,苔稍腻。上方加丝瓜络10g,连服18剂, +自觉症状消失,纳食增加。复查胆固醇5.28mmol/L,三酰甘油1.46mmol/L。 +读案心悟 +本方为浦家祚老中医治疗老年高脂 +血症验方。浦老认为,本病的形成与痰 +浊凝聚有关。血脂犹如营血津液,为人 +体水谷化生之精微物质,输布全身,贯 +注血脉,以温煦肌肤,濡养五脏百骸。 +煦濡相得,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痰浊 +无从产生。如果脏腑功能失调,进而脾 +虚、肾虚,则是高脂血症的病理基础, +痰浊是脾虚、肾虚的病理产物。降脂汤 +中:半夏、陈皮燥湿化痰,陈皮尚能行 +气,使气顺痰降,气行痰化;茯苓、薏 +苡仁健脾化湿;泽泻利水渗湿;荷叶芳 +香化湿;茵陈利胆祛湿;郁金活血行 +气、利胆解郁,共奏祛痰化湿、升清降 +浊之功。 +【引��】赵世珂,郭立华.浦家祚从痰论治高脂血症经验.山东中医杂志,1999,18(1):33. +【辨证治则】胃失和降,脾失健运,肝失疏泄条达之职,导致脂质代谢 +紊乱,而致本病。给予通脉降脂、化痰理气之剂。 +张某,男,62岁。2001年5月初诊。自诉:头晕、目眩、嗜睡、体倦乏力,舌质暗红、有小瘀点,苔黄白厚,脉弦。患高血脂症已3个月余,近日症状加重,肝功正常。血脂:总胆固醇6.99mmol/L,三酰甘油2.86mmol/L,高密度脂蛋白1.15mmol/L。诊断:老年高脂血症,症见头晕肢困,倦怠乏力, +腰膝酸软,舌红,苔白腻,脉弦滑。 +【处方】通脉降脂汤治疗。葛根、决明子、何首乌、黄芪各30g,红花、 +白术、天麻各15g,泽泻、姜黄、山楂、淫羊藿各20g。 +每日1剂,水煎3次,将药液混合后,分早、中、晚温服。30天为1个疗 +程,复查血脂,连用2个疗程。 +【处方】葛根、决明子、山楂、何首乌各30g,红花15g,泽泻、姜黄、 +淫羊藿各20g。 +每日1剂,水煎3次,将药液混合后,分早、中、晚温服。连服8剂后,诸 +症大减;继服22剂后,症状消失;再用1个疗程,复查血脂正常。 +读案心悟 +本方为全国名老中医王多让主任医师经验 +方。王老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外源性脂质 +摄入过多(膏粱厚味),或因体内脂质代谢紊 +乱所致。加上患者素体有肝肾虚损,易导致本 +病的发生。在此基本方的基础上,辨证加减运 +用,均可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在运用时重用 +何首乌、黄精、枸杞子、淫羊藿、巴戟天滋肝 +补肾;重用白术、黄芪健脾益气;合用红花、 +山楂、丹参、当归、桃仁、赤芍活血化瘀,促 +血运行;配用姜黄、枳实、香附、木香、厚朴 +疏肝行气,使气机调畅;用苍术、茯苓、泽 +泻、薏苡仁、藿香等健脾燥湿、化痰浊。诸药 +合用,祛邪扶正,祛瘀化浊而不伤正,滋肝补 +肾健脾而不留邪。 +【引自】庞春枫:王多让治疗高脂血症的经验.新疆中医药,2003,21 +(3):41-42. +梅 +【辨证治则】痰热与瘀血互结,兼见气虚。治法:清热化痰、活血行气 +之法,少佐以益气之品。小陷胸汤加味治疗。 +陈某,男,45岁。1999年5月12日初诊。主诉:因“胸闷、胸痛间断发作3年,加重1年”曾住院治疗,诊断:高脂血症、高黏血症;冠心病,心绞痛型;原发性高血压,缓进型Ⅱ期;脂肪肝。目前自觉胸闷,劳累后加重,伴 +有心慌、气短,偶发胸部隐痛,数秒即逝。食纳稍差,全身乏力,大便溏, +小便黄。舌红而胖,苔黄腻,脉弦缓。血压140/100mmHg。血脂检查:总胆固醇6.42mmol/L,高密度脂蛋白0.93mmol/L,低密度脂蛋白40mmol/L。动态 +心电图显示:前侧壁、下壁心肌缺血。 +【处方】法半夏10g,全瓜蒌10g,黄连10g,枳实15g,胆南星10g,莱菔子10g,天竺黄10g,土鳖虫10g,红花10g,生蒲黄10g,五灵脂10g,延胡索10g,郁金10g,黄芪30g。7剂,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7剂尽,患者胸闷、胸痛明显减轻,乏力减轻。舌红而胖,苔黄略厚,脉弦缓。全方去土鳖虫,加苏木10g。7剂。胸闷、胸痛症状继续缓解,食纳转佳,舌红而胖,苔薄白,脉弦缓。效不更方,前后共进40剂。于7月14日复诊诉胸闷、胸痛不明显,饮食正常,大、小便正常。舌红,苔白,脉缓。查血脂结果为:总胆固醇63mmol/L,高密度脂蛋白1.89mmol/L,低密度脂蛋 +白1.0mmol/L。血脂已降至正常。患者病情稳定,改上方为丸药巩固治疗。 +解析◆读案心悟 +化痰活血法为治高脂血症之要法,而分 +辨标本缓急尤为重要。如因脏腑实盛而生痰瘀 +者,是标本俱实;若因脏腑不足而生痰瘀,但 +凡痰瘀过重者,是反标为本,治法大体同前, +待痰瘀明显化解之后,再议调理之法。若脏腑 +虚损明显,而痰瘀相继者,是本虚标实,治法 +或以补虚为主,兼化痰瘀;或扶正祛邪两合 +之,审时度势,因人而异。化痰常用《伤寒 +论》的小陷胸汤或瓜萎薤白半夏汤加味。化 +痰之外,必兼活血化瘀之品,常用生蒲黄、五 +灵脂、桃仁、红花、丹参、当归、白芍、土鳖 +虫、地龙、水蛭等随证选用。又治痰必治气, +气顺痰自消,因而酌情选用制香附、广木香、 +郁金、延胡索等,此其之大要也。 +【引自】梅国强.化痰活血法治疗高脂血症临床2例.光明中医,2003,6 +(5):60. +黄煌医 +【辨证治则】畏寒怕冷之肾虚型高脂血症,治以强体壮肾、化痰温中 +为主。 +田某,女,45岁。2002年7月4日初诊。主诉:胃脘部不适、便秘半年,发现血脂高1个月。诊见:形体偏胖,肤色偏黑,嘴阔唇厚,颈部较粗短,皮肤干燥,平时不易汗出,怕风,时有胃冷感,炎炎夏日如进入空调房���或吹电风扇即感肩背部酸重不适,纳可,夜寐多梦,口干欲饮水,口中有异味, +胃脘胀闷疼痛,大便3~4日1行,干结难解,小便黄,舌红,苔黄偏干,脉 +弦。1个月前体检发现总胆固醇6.7mmol/L,三酰甘油2.1mmol/L,高密度脂蛋白1.0mmol/L。腹诊:上腹角较宽,腹部稍膨隆,腹部脂肪丰厚坚紧,心下部 +触之疼痛且有抵抗感,季肋下压之无凹陷。 +【处方】柴胡12g,黄芩10g,制半夏10g,白芍10g,制大黄10g,生姜3 +片,大枣6枚。日1剂,水煎服。 +2周后,口中异味消失,大便顺畅,怕风畏冷改善,胃脘部不适缓解,继以原方服用两个月后诸症皆除。复查:总胆固醇5.2mmol/L,三酰甘油 +1.8mmol/L,高密度脂蛋白1.38mmol/L。 +读案心悟 +此患者的外观所见、主诉症状和西医诊断 +都是属于比较典型的大柴胡汤证。对于“怕风畏 +冷”一症,医者往往依据“有一分恶寒便有一 +分表证”而给予疏风散寒之品,如荆芥、防风等 +品。《伤寒杂病论》中有关柴胡类方“往来寒 +热”一症,应理解为张仲景时代所谓的“热”并 +非指体温的升高,所谓的“寒”也非单纯的畏冷 +一症,“寒热”应是患者自我感觉过敏的一种状 +态,“往来”是指症状出现的时作时止。就该患 +者而言,平素“怕风畏冷”呈偶作而非持续性, +这显然与太阳病持续性“恶寒”一症有别,“炎 +炎夏日如进入空调房间或吹电风扇即感不适”一 +症,为患者对温度变化感觉敏感的一种状态。上 +述二症即为我们现代理解的“往来寒热”。方证 +相应,所以患者服药后诸症得到缓解。 +【引自】黄煌.强体壮肾法治疗高脂血症经验介绍.国医论坛,2003,3 +(6):8. +堂 +【辨证治则】聚湿成痰,瘀阻血行,瘀血内生,痰瘀互结。治疗以活血 +祛痰、健脾利湿为主。 +肖某,男,42岁。1997年10月4日初诊。主诉:平素喜吃甜食,多进肥腻。近半年来头涨神疲,身重困倦,脘腹痞满,体重渐增,肢节酸软,过敏性鼻炎时作,小便黄,大便正常,舌苔白腻,脉濡。实验室检查:三酰甘油2.3mmol/L,胆固醇8.4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5mmol/L,低密度脂蛋 +白胆固醇5mmol/L。 +【辨证】脾虚湿阻,痰瘀积滞。 +【治法】健脾化湿,除痰活血。 +【处方】党参、炒白术、干荷叶各15g,黄芪、茯苓、炒山楂、紫丹参各20g,泽泻、法半夏、蒲黄、郁金各10g,生甘草5g。 +14剂,每日1剂,水煎服2次。药后诸症减轻,精神爽快,再以原方治疗 +两个月,诸症消失,无不适症状,复查血脂各项均在正常范围。 +读案心悟 +高脂血症乃气、血、水运化失常之 +病,其发生多因脾气虚弱,运化失职, +水湿内生。治疗需注重健脾补气、利水 +渗湿、祛痰活血。方中黄芪、党参、白 +术健脾补气;利水除痰、活血则首选蒲 +黄,而蒲黄配茯苓、薏苡仁、泽泻利水 +渗湿作用较强,配法半夏、荷叶、炒山 +楂则除痰泄浊,配丹参、郁金、山楂则 +活血化瘀,故治疗有效。现代药理研究 +也证实,蒲黄具有良好的降血脂作用, +配合荷叶、泽泻、山楂等降脂效果更佳 +而治标,健脾益气则为治本之策。 +【引自】钟洪,等.臧坤堂医案医论.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辨证治则】脾肾失健,痰浊交阻之证,给予健脾益气、活血化瘀之剂。 +徐某,男,49岁。主诉:素有“哮喘”病史20余年。平素感冒则喘。近3年来患“心肌炎”,胸闷、心慌时去年查出高脂血症。刻诊:腰酸乏力,耳鸣阵发,夜间盗汗,面容暗黄无华,目内皆有脂斑,纳食欠馨,二便尚可。脉细濡,舌苔滑腻。 +【辨证】肾虚气弱。 +【治法】补肾益气健脾,化瘀泄浊。 +【处方】熟地黄150g,枸杞子100g,桑寄生150g,厚杜仲150g,夏枯草 +120g,枣仁150g,荷叶100g,虎杖150g,生小蓟200g,桃仁100g,丹参150g,木瓜100g,土鳖虫100g,辛黄90g,苍耳子90g,党参150g,葛根150g,山楂150g,苍术、白术各120g,鸡内金100g,浮小麦300g,碧桃干100g,左牡蛎300g,大枣100g,炙甘草60g,人参(另炖兑入)100g。真阿胶200g,鹿角胶 +100g,龟甲胶100g,上三味黄酒浸炖烊,并冰糖500g,饴糖200g,收膏用。 +患者于1年后门诊随访,谓去年服膏方以来精力显振,感冒、哮喘少发。 +@G +此案姚老抓住患者面色暗黄、血脂高、 +苔滑腻,认为其证痰浊内阻是为病根,以致杂 +症丛生。全方熔补泻于一炉,尤大剂桃仁、丹 +参、土鳖虫祛瘀,荷叶、虎杖、夏枯草、木 +瓜、山楂、小蓟以化浊利湿,而苍术、白术、 +鸡内金运脾燥湿导滞,更寓深意。姚老习以生 +小蓟、山楂、泽泻用于高脂血症,疗效良好, +并认为配合益气化瘀利胆之品更好。 +【引自】王付.心血管疑难病选方用药技巧.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0. +欣医 +【辨证治则】肝阳上亢型高脂血症,采用平肝潜阳、降脂化痰之法。 +赵某,女,48岁。1994年6月12日初诊。主诉:眩晕、头痛、纳差恶心、 +心烦失眠。眩晕头痛甚时不能睁眼,不能坚持工作,查血压170/100mmHg。 +【辨证】肝阳上亢。 +【治法】平肝潜阳。 +【处方】镇肝熄风汤。白芍12g,天冬12g,玄参12g,赭石12g,牡蛎 +15g,龟甲15g,川牛膝15g,龙骨12g,川楝子10g,炒麦芽10g,茵陈 +10g。 +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2周,头痛稍有减轻,但眩晕仍如前述。查空腹血清总胆固醇6.98mmol/L,三酰甘油1.96mmol/L,高密度脂蛋白0.90mmol/L。结合患者纳差、腹胀、便秘、胁痛、舌苔黄厚而腻,脉象弦长,具有少阳、阳明合病之证。方用大柴胡汤合镇肝熄风汤加减。 +【处方】柴胡15g,酒大黄10g,枳实12g,黄芩15g,半夏10g,白芍 +15g,牡蛎15g,天冬15g,茵陈15g,川牛膝15g,当归20g,生姜10g。 +服6剂,眩晕、头痛痊愈,诸症皆除。查总胆固醇6.63mmol/L,三酰甘油1.70mmol/L;高密度脂蛋白12mmol/L。血压140/90mmHg。效不更方。加减治疗1个月余,血脂、血压均恢复正常。 +读案心悟 +仲景学说中有许多方药具有显著的降脂、 +调脂作用,而且在调整脂质代谢作用的同时, +还能调整脏腑功能。其作用持久,没有反跳现 +象,不良反应小,患者易于接受。如大柴胡汤 +有防治动脉硬化的作用,而推论有降脂、调脂 +作用;大黄麽虫丸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有降血 +脂和改善血液流变性作用;泽泻汤治疗高脂血 +症;防己黄芪汤治疗肥胖合并高脂血症起到了 +减肥、降胆固醇等作用。利用验方治疗高脂 +血症,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低密度脂 +蛋白。 +【引自】石惠欣.镇肝熄风汤治疗高脂血症临床实践.河南中医药学刊,1997,6(8):25-26. +6 +【辨证治则】痰浊内生而为病。治疗以化痰去浊为主,佐以健脾利湿 +之法。 +王某,男,35岁。2002年11月29日初诊。主诉:发现血脂升高已有两年。近半年来常感头晕、乏力、腹胀,近日来诸症加剧,且大便干结,1周2次。平素嗜食肥甘烟酒,但近半年来饮食已有所控制。曾服用“脂必妥”等降血脂药3个月余疗效欠佳。查体:形体偏胖,腹部饱满,肝脾肋下未及,舌淡红、苔白腻,脉弦滑。予查三酰甘油6.82mmol/L,总胆固醇9.62mmol/L,肝胆B超检查示轻度脂 +肪肝。 +【辨证】痰湿中阻,上蒙清窍。 +【治法】燥湿健脾,祛痰息风。 +【处方】炒苍术、炒白术、佛手片各12g,皂角刺、姜半夏、全天麻各9g,炒当归15g,葛根、玉米须各30g,苦丁茶、绞股蓝各20g,芦荟1g,川连 +6g。 +每剂水煎2次,早、晚服。并嘱控制饮食,增加运动。 +服药3周后头晕等症消失,复查血脂,各项指标均已恢复至正常范围。随 +访半年未复发。 +读案心悟 +高脂血症多为素体不足,或恣食肥甘烟 +酒,致脾失健运。痰湿中阻,清阳不升,浊阴 +不降,蒙蔽清窍则可见头晕、乏力等表现。 +@9; +“无痰不作眩”“无风不作眩”,痰乃湿化, +故治疗从风痰湿论治。方中以皂角刺与半夏白 +术天麻汤同用,共奏健脾燥湿、祛痰息风之 +效,使血脂下降,诸症消失。 +【引自】徐华.化痰去浊法治疗高脂血症临床应用方法.实用中医药杂 +志,2005,6(12):36-37 +【辨证治则】为痰浊阻滞脉络之证,治宜宣痹化痰、通阳止痛。 +李某,女,58岁。2004年10月26日初诊。主诉:心前区压榨性紧缩性疼痛6个月,加重10日。劳累及生气时加重,每次持续1~2分钟,伴疲乏无力,气短,偶有咳嗽。严重时向左上臂及后背放射,当时做心电图示:ST-T改变。查:三酰甘油2.85mmol/L,胆固醇6.66mmol/L。心脏B超示左心室充盈异 +常。脉沉迟细,舌暗苔黄腻。诊断:冠心病心绞痛,高脂血症。 +【辨证】痰浊阻滞脉络。 +【治法】宣痹化痰,通阳止痛。 +【处方】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瓜蒌18g,薤白9g,制半夏6g,枳壳9g,生黄芪30g,当归9g,丹参30g,葛根30g,青皮9g,陈皮9g,佩兰9g,郁金9g,延胡索9g。水煎服,每日1剂。 +服药30剂,诸症缓解,后以心可舒,每次3片,每日3次,复方丹参滴 +丸,每次10粒,每日2次,巩固善后。 +解析读案心悟 +心居胸中,主阳气,胸阳旺盛, +心脏鼓动有力则血脉流畅。若痰瘀痹 +阻胸阳,致心肺阳气不宣,胸阳不 +振,心脉瘀阻不通,则产生胸闷气塞 +或心胸闷痛,甚则出现心痛彻背,痛 +及左肩背和左臂内侧痛。本例血脂 +高,症见舌质暗,苔腻,脉沉。方中 +薤白、瓜蒌、半夏温阳宣痹,黄芪益 +气,枳壳、青皮、郁金理气,丹参、 +当归化心脉之瘀配延胡索而止痛。全 +方合用使心痹宣通,气血周流,胸痛 +则止。 +【引自】刘德山.半夏汤在治疗高脂血症临床上的实践.河北中医2005,5(8):29. +【辨证治则】七情五志过极,肝气郁结,疏泄失职,治疗以平肝潜阳为主,佐以逐痰化瘀。 +马某,男,68岁。1995年10月27日初诊。主诉:头晕头涨反复发作3年。症见:头晕头涨,口干口苦,四肢麻木,面色潮红,心悸胸闷,心烦易怒,偶有咳嗽痰鸣,痰白黏稠,舌质紫暗、有瘀点,苔黄腻,脉弦滑。查体:血压165/105mmHg,全身皮肤紫红色,四肢末梢及面部为重,桶状胸,双肺底可闻少量湿性啰音。既往有肺气肿及原发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病史。总胆固醇6.8mmol/L,三酰甘油2.75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6mmol/L,载脂蛋白A-I1.88g/L,载脂蛋白B0.85g/L。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193g/L,红细胞4.58×10¹²/L。血细胞比容0.57。血液流变学检查:指标异常增高,示高黏滞血症。胸部X线片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中医诊断:眩晕;西医诊断:高脂血症、高黏滞血症、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 +【辨证】肝阳上亢,痰瘀阻络。 +【治法】平肝潜阳,搜风通络。 +【处方】大黄麽虫丸合天麻钩藤汤化裁。赭石(先煎)、生地黄、钩藤(后下)各30g,大黄(后下)、杏仁、桃仁、黄芩、天麻、胆南星、赤芍、地龙各10g,丹参、山楂各20g,土鳖虫、水蛭粉(冲服)、虻虫、炙甘草各6g,每日1剂,水煎服。 +连服20剂后,症状明显减轻,血压150/90mmHg,各项检查指标明显好转。原方去大黄,加决明子、桑寄生各20g。再进20剂,临床症状、体征消失,于12月7日复查血脂、血液流变、血常规、载脂蛋白均属正常范围。 +读案心悟 +气郁日久,气血瘀,阻塞脉络;气 +郁化火,肝阳痰火内生,久病入络,痰 +滞瘀阻。本型系痰瘀互结标实为主,多 +见于高脂血症中期、晚期,经过一般性 +药物治疗难以取效者,常合并原发性高 +血压、高黏滞血症、糖尿病等,属顽疾 +痼症。治宜活血化瘀、涤痰通络,痰瘀 +同治。 +【引自】杨坚毅.采用平肝潜阳法治疗高脂血症初探.中医杂志,2001,9(18):69-70. +【辨证治则】辨证属本虚标实,湿热内生,痰浊蒙窍,肝阳上冲,瘀血 +阻络。治宜清热泻浊、祛湿化痰、潜阳平肝、化瘀通络。 +刘某,男,56岁。1996年6月20日初诊。患者形体肥胖,嗜食肥甘厚味, +近日感头晕,头重如蒙,胸闷不畅,纳呆,轻度恶心,咳痰不爽,大便黏 +浊,舌淡胖,苔厚腻,脉滑。血脂检查:三酰甘油2.36mmol/L,胆固醇7.82mmol/L。西医诊断为高脂血症。中医诊断为眩晕,证属痰湿中阻。予三降汤 +加味。 +【处方】槐花三降汤:玳瑁10g,生槐花30g,生栀子12g,茵陈30g,葛根15g,珍珠母30g,白芍20g,夏枯草15g,佩兰叶15g,皂角刺15g,银杏叶 +20g,丹参30g,山楂15g,甘草3g。 +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禁忌:虚寒性体质忌服,服药期间忌食寒凉 +性刺激食物。 +7月26日二诊:头晕、头重涨、胸闷、恶心等症明显减轻,自感头目清晰,胸膈畅快,痰量减少,大便通利。守原方继服10剂。药后诸症消失。化 +验:三酰甘油1.85mmol/L,胆固醇5.22mmol/L。 +读案心悟 +君药玳瑁平肝宁心,清热解毒(经多年 +临床观察,本药有类似犀角的作用);槐花、 +栀子清热凉血,镇静降压;茵陈善除血中之瘀 +热;皂角刺搜剔经络之痰;丹参活血化瘀,疏 +通脉络;珍珠母、夏枯草镇潜平肝,明目祛 +风;银杏叶养心安神,祛湿化痰;葛根、白 +芍、佩兰、山楂、甘草生津止渴,缓急止痛, +化浊清热。全方共奏平肝潜阳、清热化浊、活 +血祛瘀之功效,达到降脂、降糖、疏通血管、 +稳定血压的目的。 +【引自】张元振,王晓.王文敏三降汤临证应用拾零.山西中医,2001,17(3):8. +【辨证治则】高脂血症,证属脾虚湿胜。治宜益气健脾、化湿和胃,同 +时兼化痰瘀。 +罗某,男,56岁。2004年12月4日初诊。诊见:形体肥胖,胸闷不适,脘腹胀满,纳食不馨,大便溏薄,夜寐不安,舌淡体胖,苔薄腻,脉细滑。血脂检查:胆固醇6.9mmol/L,三酰甘油3.1mmol/L。B超:脂肪肝。西医诊断: +高脂血症。 +【治法】益气健脾,化湿宁神。 +【处方】降脂基本方。党参20g,白术15g,茯苓15g,泽泻15g,丹参15g,炒麦芽15g,炒谷芽15g,制半夏10g,制香附10g,广木香10g,佛手6g, +橘络6g,炒川黄连3g,玫瑰花3g,炒酸枣仁30g,首乌藤30g。 +7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药后脘腹较舒,胃纳好转,大便正常,时有心烦,寐少。上方去炒川黄连、广木香、炒麦芽、炒谷芽,加淮小麦30g,合欢皮10g,化龙骨10g。续服7剂后诸症渐平。血脂检查:胆固醇5.16 +mmol/L,三酰甘油1.8mmol/L。再进7剂善后。 +◆读案心悟 +杨少山老中医认为,从中医的角度 +看,高脂血症属于气血津液病变范畴, +因津液输布代谢失常,水湿阻滞,痰 +瘀交阻。其病机可分虚实两端,虚乃脾 +弱气虚,实即痰瘀气滞。故治疗要重视 +益气健脾、化湿和胃,同时兼化痰瘀。 +自拟降脂基本方,参、白术、半夏、泽 +泻、茯苓、丹参、橘络和佛手。方中: +重用党参、白术补脾肺之气,以治生痰 +之源;泽泻、茯苓、半夏燥湿化痰,渗 +利水湿,使邪有出路;“一味丹参,功 +同四物”,与橘络相配,活血祛瘀, +通利血脉,补血养血,祛瘀不伤正,其 +中,橘络又兼疏肝理气之效,更助佛手 +疏肝理气解郁,调畅气机,与补药相 +合,补而不壅,与化痰药相伍,气顺痰 +自消,与活血药相配,气畅血行。诸药 +相合,标本同治,消补兼施,消不伤 +正,补而不滞。 +【引自】方伟.杨少山治疗高脂血症的经验.浙江中医杂志,2008,43 +(12):721. +【辨证治则】老年高脂血症,症见头晕肢困,倦怠乏力,腰膝酸软,动则气短。治以降脂化痰、祛瘀通络为法。 +蔡某,男,58岁。始则劳其筋骨,继之忘我写作,脾肾两亏,左下肢酸楚。脾胃之运化失司,遂致血脂、血黏度、血压均增高,动辄胸闷气促,目瞀,苔腻,脉弦紧。体重日增,痰瘀内壅,清不升而浊不降,生化无权,极为健脾益肾、利气化瘀。制膏常服,以期康壮。 +【处方】吉林人参60g(另煎),川续断90g,杜仲90g,灵芝120g,西洋参60g(另煎),金毛狗脊90g,紫河车100g,苍术90g,白术90g,紫菀90g,炒枳壳90g,炙黄芪300g,鸡血藤150g,云茯苓150g,决明子300g,桑寄生150g,豨签草150g,生山楂150g,淮牛膝90g,太子参90g,法半夏90g,广郁 +金90g,清炙甘草45g,青皮45g,陈皮45g,木贼草90g,当归90g,生蒲黄90g +@⑨ +(包),生麦芽300g,独活90g,紫丹参150g,檀香15g,红花60g,杏仁90g,桃仁90g,仙茅90g,淮山药90g,川芎90g,菟丝子90g,虎杖150g,炒升麻45g,巴戟天90g,制何首乌150g。 +煎取浓汁,文火熬糊,入龟甲胶、鹿角胶、白文冰,熔化收膏。每晨以沸水冲饮1匙。上味煎取浓汁,文火熬糊,入龟甲胶90g,鹿角胶90g,白文冰 +500g,熔化收膏。每晨以沸水冲饮1匙。 +*Q②? +读案心悟 +本方为颜德馨教授治疗高脂血症经验方。 +颜德馨认为,高脂血症多因饮食不节,过食肥 +甘厚味,少劳过逸,脏腑功能失调,致使浊脂 +留滞于血脉所致,临床上多表现为本虚标实之 +证。其“本”多为肝、脾、肾三脏之虚,调养 +总以补肾、柔肝、健脾为贵。其中,又尤为重 +视健脾,认为高脂血症“病涉五脏,独重于 +脾”。而“实”者多为气滞、痰湿、血瘀三 +者。尤其强调重视痰瘀,认为痰瘀交困是高脂 +血症的病理基础。因此,在治疗高脂血症时, +重视从补益肝肾、运脾化痰、气血双调三方面 +进行论治,并注重祛瘀化浊、通气活血。 +【引自】杨志敏,谢东平.颜德馨實方治疗高脂血症经验.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12):8-9. +【辨证治则】高脂血症,证属脾失健运、湿浊瘀阳。故其治疗以健脾渗湿、活血化瘀为主。 +管某,男,63岁。2005年11月12日初诊。主诉:1年来胸闷,气短,活动后 +加重。血脂检查,各项均显著增多。脑血流图查示:动脉硬化Ⅲ度。诊断:高脂血症。经服用烟酸肌醇及心脉宁3个月,胸闷气短有减,但血脂变化不大,特求中医诊治。刻诊:自觉胸闷气短,身重,乏力,有时头晕,口干,大便黏腻不爽,形体肥胖(体重83kg),舌淡红,苔白腻,脉濡缓。血脂检查:总胆固醇16.58mmol/L,三酰甘油7.6mmol/L,p-脂蛋白7.2mmolL。血压130/100mmHg, +【辨证】痰湿内蕴,气化受阻。 +【治法】健脾化痰,淡渗利湿。 +【处方】黄芪降脂汤:黄芪30g,丹参30g,山楂30g,薏苡仁20g,泽泻15g,茯苓15g,苍术15g,半夏10g,三七10g。 +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200mL,每次100mL,早、晚各1次温服。4周为 +1个疗程。治疗期间低脂饮食。 +上方服19剂后,患者身重乏力明显减轻,体重下降3.2kg。效不更方,仍宗上方出入,续服30余剂,体重下降3.7kg,臃肿体态渐消,与前判若两人。继以泽泻15g,生山楂13g,车前草15g,生何首乌15g,枸杞子13g,煎汤代茶,每日频饮,坚持3个月,诸症皆失。1992年3月11日血脂复查,各项均在正常范围。 +读案心悟 +过食肥甘,积而不化,或脾胃素虚,健 +运失司,水湿不化,均可导致湿浊内阻,留滞 +为痰,阻塞气机,日久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因 +痰致瘀,痰瘀互结,积聚于血脉中而成高脂血 +症。脾主运化水湿,痰浊的产生与脾脏功能失 +调密切相关。本方以黄芪、泽泻、薏苡仁、茯 +苓、苍术健脾祛湿,恢复脾功能,山楂、半夏 +消积化痰,消除已成之积,丹参、三七活血化 +瘀,有利痰浊排泄。全方健脾渗湿为主,攻逐 +为辅,适用于正虚邪微之高脂血症患者。 +【引自】段晓丽,吕明刚.降脂汤治疗高脂血症66例,四川中医,2007,25(2):71. +【辨证治则】高脂血症,证属脾失健运、肝郁肾虚、浊瘀互结。故其治疗以健脾祛浊、疏肝补肾、活血通络为主。 +患者,男,39岁。2003年9月12日初诊。患者形体肥胖,喜食肥甘,倦怠乏力,动则气急,伴脘痞胸闷,嗜睡泛恶,头目眩晕,苔薄腻,舌质淡胖、边有齿印。脉细滑,血脂检查:总胆固醇10.12mmol/L,三酰甘油6.23mmol/L,高密度脂蛋白0.5mmol/L。 +【辨证】脾肾气虚,痰浊瘀阻。 +【治法】化瘀泄浊。 +【处方】茯苓焦术汤:丹参30g,生山楂30g,葛根30g,决明子30g,茯苓15g,炒白术15g,泽泻15g,柴胡9g,何首乌24g。 +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200mL,早、晚分服。8周为1个疗程。 +二诊:服上方7剂之后,脘痞胸闷、动则气急减,头目眩晕依然,苔薄白腻、质淡、脉滑。乃痰湿凝滞,脾虚湿困,清浊升降失司。嘱尽量节制肥甘腥腻及动湿生痰之品。继以原方再进。 +三诊:上方连服10剂后,诸症均明显减轻,总胆固醇4.56mmol/L,三酰甘油2.81mmol/L,高密度脂蛋白1.62mmol/L。舌淡,苔润,脉细。证属痰湿渐化,清浊渐分,脾肾功能逐渐恢复。治拟健脾和胃,调理善后。 +读案心悟 +高脂血症多因饮食不节、过食肥 +甘厚味损伤脾胃所致。脾虚失运则水谷 +精微不能正常输布,聚湿为痰,臃塞脉 +道,阻滞气机,血运不畅,脉络涩滞, +痰瘀互结而为病;或中年以后肝肾亏 +损,肝疏泄功能不畅,不能泌输精汁而 +引起脾之消谷运化功能失调,导致痰瘀 +内生。因此,浊瘀互结为本病主要病理 +因素。由于脾之健运尚赖肝之疏泄,而 +肝木有赖肾水滋养,故疏肝、健脾、补 +肾成为调节血脂代谢的重要环节。 +方中葛根、泽泻、决明子升清降 +浊,山楂、丹参消积化瘀,茯苓、白术 +健脾除湿,柴胡疏肝调气,何首乌滋补 +肝肾。诸药合用,既可有效化浊降脂, +又能通过调节肝、脾、肾功能达到标本 +兼治、防止疾病反弹的目的。 +痰多者,加白芥子15g,海蛤壳 +15g;苔厚腻者,加佩兰15g。 +【引自】张志霞,等.茯苓焦术汤治疗高脂血症60例临床观察.2006,3(6):27-28 +【辨证治则】痰湿型高脂血症,证属气血瘀滞。治疗以化痰理气、活血 +除滞为主。 +张某,男,42岁。1989年11月23日初诊。患者平素食欲旺盛,嗜食肥甘,体重迅速增长(半年增加9.2kg)。体检时发现血脂各项均高,总胆固醇14.2mmol/L,三酰甘油6.8mmol/L,p-脂蛋白6.4mmol/L。心电图正常,眼底检查提示:动脉硬化。诊断为高脂血症。自述口干口臭,乏力神疲、恶心, +嗳腐,大便秘结。症见形壮体肥,面色红润,舌红,苔黄,脉弦滑有力。 +【辨证】阳明蕴热,浊气滞留。 +【治法】轻清导下,通腑泻浊。 +【处方】荞蒌煎:苦荞根30g,全瓜蒌20g,莱菔子20g,三七10g,甘草6g。 +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300mL,早、晚分服。10日为1个疗程,间歇3~5日后进入下一个疗程。药物治疗的同时,适当控制饮食,注重合理的膳食搭配,减少饱和脂肪酸及高胆固醇等饮食的摄入,加强体育锻炼,力求机 +体热量平衡。 +患者服15剂后恶心、嗳腐渐愈,大便通畅。又以生何首乌15g,生大黄9g(每日量),开水浸泡代茶,每日频服。坚持3个月后体重下降9.8kg。1990年 +2月5日复查血脂,各项指标均接近正常。 +读案心悟 +临床实践证明,单纯的利湿消痰难以收 +效,而在利湿消痰的同时加用活血除滞之品, +方能取得满意疗效。 +方中苦荞根、全瓜蒌、菜菔子化痰理气, +为君;三七活血祛瘀,为臣;甘草既可益气补 +中以防攻伐伤正,又可清热化痰,调和诸药, +是为佐使。全方具有化痰理气、活血除滞之 +功。临床观察发现,本方对高三酰甘油血症有 +良好的降脂作用,但对其他类型的高脂血症效 +果不十分满意。 +【引自】赵泽华,等.荞蒌煎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22例.山东中医杂志, +2005,24(5):31. +【辨证治则】病机在脾失健运,痰瘀互结。以化痰降浊、活血化瘀为主以治 +其标,辅以健脾益气、强本清源以治其本。 +陈某,男,53岁。1985年10月4日初诊。主诉:3年来经常头痛、头晕, +血压正常。血脂检查各项均显著增高。屡用菊花降脂饮、强力天麻片等,疗效欠佳。近因工作繁忙,头痛加重。刻诊:满头跳痛,每紧张或用脑过度则加剧,甚时如刺,形体偏胖,舌暗红,边尖发绀,口干,脉沉弦涩。心电图检查示心肌缺血;脑血流图查示脑动脉硬化I度。 +���辨证】痰蕴血瘀,痹阻清宫。【治法】化痰活瘀,升清荣脑。 +【处方】化痰降浊汤:橘络6g,炙黄芪15g,炒白术10g,清半夏10g,泽泻10g,丹参15g,姜黄10g,虎杖15g。 +每日1剂,水煎服。连服30余剂,头痛头晕渐愈。又服30余剂,血脂复查各项指标均接近正常(胆固醇6.9mmol/L,三酰甘油2.1mmol/L)。 +读案心悟 +杨牧祥教授认为,高脂血症病因主要为 +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所致,与体质因素和 +生活方式有关。方选:橘络化痰通络、行气活 +血为主药,以涤脉络之痰瘀;半夏功擅燥湿消 +痰,泽泻渗湿降浊,以乏生痰之源;丹参活血 +化瘀,姜黄活血行气,虎杖活血散瘀兼能清热 +利湿,三药以助橘络化痰通络、行气活血之 +效;炙黄芪、炒白术益气健脾化湿,以助化痰 +降浊、行气祛瘀之力。诸药相合,共奏化痰降 +浊、行气化瘀以治其标,健脾益气、强本清源 +以治其本之功效。 +【引自】杨牧祥,等.化痰降浊汤治疗高血脂症.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5(11):1465-1466. +第九章脑血栓形成 +脑血栓形成是指在脑动脉的主干或其皮质支因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病变导致血管管腔狭窄或闭塞、血栓形成,造成脑局部供血区血流中断,致使相应区域脑梗死性坏死,产生相应神经症状和体征。 +本病多见于50岁以上的动脉粥样硬化者,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部分患者曾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或有头晕、头痛等前驱症状。起病一般不如其他脑血管病急骤,多数病例在安静、休息或睡眠时发生,也有少数在活动过程中发病。神经体征因阻塞血管部位不同而不同。 +本病归属于中医学“眩晕”“头痛”“健忘”“不寐”等范畴。其发病多与年老体衰、肾精亏虚、饮食不节、五志七情及劳倦内伤等因素有关。本病以虚为本,可兼挟风、火、痰、瘀等标实之证,故临床以本虚或本虚标实者为多。在治疗方面,主要从标本两方面进行考虑,依其标本缓急以施治:急者多偏实,宜先治其标;缓者多偏虚,宜治其本;虚实夹杂,则依具体情况,标本兼顾进行治疗。采用平肝息风、化痰通络、补益肝肾、养血安神、活血化瘀、益气健脾等法。 +【辨证治则】证由肝肾两亏,肝阳偏旺,上扰头目所致。治疗以平肝息 +风、化痰利湿为主。 +章某,男,55岁。1976年10月21日初诊:头昏头痛,左侧偏甚,左目珠胀痛。在某医院做脑电图测定,提示脑血管外周阻力增强,左侧血流量偏低,诊断: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左脑供血不足。记忆力差,手足掌心发 +麻,食欲尚可。舌质暗红苔白,脉弦劲,血压高。 +【辨证】属肝肾两亏,肝阳偏旺,素有痰湿,脉络不和。 +【治法】拟平肝息风,化痰和络。 +【处方】大生地黄12g,冬桑叶9g,杭菊花9g,大白芍9g,生石决(先煎)30g,白蒺藜12g,片姜黄9g,夏枯草15g,钩藤(后下)12g。 +11月8日二诊:上方服10剂,头痛已大为减轻。有时两手发麻,左眼经常 +出血,其余尚正常。脉小弦。血不养肝,肝经气火上扰,灼于血络为患。 +【处方】大生地黄12g,羚羊角粉(代)(分两次服)0.6g,大白芍9g, +粉丹皮9g,杭菊花9g,小蓟炭9g,白蒺藜12g,片姜黄9g,夏枯草9g。3剂。 +11月29日三诊:前进息风潜阳之剂,血压渐平,头昏较好。前日开会1 +天,头目又昏胀作痛。脉沉弦,舌苔薄黄。原方加减。 +【处方】大生地黄12g,枸杞子9g,杭菊花9g,珍珠母24g,首乌藤30g, +夏枯草9g,熟酸枣仁12g,白蒺藜12g。 +解析 +“头为诸阳之会”,又为“清阳 +之府”,髓海所在。五脏六腑之气血精 +华,皆上会于头部。外感时邪,内伤七 +情,均可发生头痛。患者头昏头痛,目 +珠涨痛,以及平时有血压高和手足发麻 +病史,舌质暗红,脉象弦劲。张老用羚 +角钩藤汤加减,初以石决明、桑叶、菊 +花、夏枯草、钩藤平肝息风。后因左目 +有出血,两手麻木,乃加羚羊角粉以清 +肝息风,丹皮、小蓟炭凉血止血。经3次 +诊治,病情基本控制。以后一直坚持工 +作,头痛迄今未复发。 +【引自】张继泽.张泽生医案医话集.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 +【辨证治则】气虚血瘀型脑血栓,给予活血化瘀、补气通络之剂。 +张某,男,63岁。患者有眩晕病史(无高血压),1997年3月7日晨起床后感头晕,右侧肢体麻木乏力,被家人送往医院急诊治疗,收入住院,入院时自诉头晕目眩,右侧肢体麻木伴有胸闷。检查:体温36.5℃,脉搏72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30/90mmHg,神志清楚,对答切题,语言欠清,查体合作,右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偏左,双肺呼吸音正常,心律齐,心率72次/分,腹部平软,肝、脾未扪及,四肢无水肿,右��肢体肌张力增高,肌力“O”,右膝反射亢进,右巴宾斯基征阳性,右踝阵挛阳性,舌质淡红,苔白腻、脉弦。诊断:脑血栓。 +【辨证】气虚血瘀。 +【治法】补气活血。 +【处方】黄芪60g,川芎15g,桃仁10g,红花15g,当归15g,地龙10g,丹参15g,僵蚕10g,炙远志15g,石菖蒲15g,甘草5g。 +进服6剂后,右下肢能抬起(肌力Ⅲ级),肌张力正常,病理反射消失,原方去炙远志、石菖蒲,加党参30g,连服2周后头晕消失,语言清楚,肌力 +恢复正常,能下地行走,痊愈出院。 +读案心悟 +脑血栓形成是脑血管意外中最多见的一 +种,其临床表现属中医学的“中风”范畴。其 +病机历代医家都有以“气虚”立论者。患者起 +病前后绝大部分都有眩晕、肢体麻木症状,这 +些都说明患者已为气虚之体。脑血栓形成多在 +睡眠或安静情况下发生。它的病机属气虚血瘀 +者,治以补气活血法,其根据是“气为血帅, +气行则血行”,以“补阳还五汤”为基本方, +补气活血、祛瘀通络为主。 +【引自】吴大真.名中医脑血管科绝技良方.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 +社,2009. +【辨证治则】清阳不升之眩晕,治用升阳益气法。 +游某,女,55岁。1995年3月11日就诊。患者头晕目眩5年,近日加重,发作多伴有恶心呕吐,甚则短暂性昏厥,经脑血流图检查显示脑血管弹性减退,供血不足,眼底检查视网膜动脉硬化,诊断为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刻下:眩晕频作,神萎气短,胸闷心悸,烦躁易怒,失眠多梦,舌质紫体胖,苔薄黄,脉细弦。 +【辨证】清阳不升,血不养脑。 +【治法】益气升阳,活血通络。 +【处方】升麻6g,生黄芪30g,麦冬9g,五味子6g,葛根9g,丹参15g, +枳壳9g,桔梗6g,苍术9g,白术9g,泽泻15g,黄檗6g,甘草3g。 +每日1剂,水煎服。治疗1个月后,眩晕渐失,精神渐振,其他症状亦 +平,继续调治半年,疗效巩固。 +◆读案心悟 +头为天象,六脏清阳之气,五脏精华之 +血,皆上会于此。若阳气不到,血难上承,脑 +失其养,则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 +苦倾,目为之眩。故眩晕一证,多缘于清阳不 +升。颜老习用升阳益气法治之,每取升麻、黄 +芪为用。升麻味辛升发,体轻上浮,最善疏引 +清阳之气上升,唯《药鉴》谓升麻“盖阳气下 +陷者,可升提之,若元气不足者,升之则下益 +虚,而元气益不足矣”,故而必须配黄芪以补 +益元气,则升阳而不伤气,益气而不壅滞,功 +擅升阳益气,用于头晕目眩,清窍失聪者,最 +为合拍。临床多选李东垣清暑益气汤、补中益 +气汤等出入,并佐以川芎、红花、葛根、丹参 +等活血化瘀之品,气血双治,则效果更佳。 +【引自】颜德馨.升阳益气法治疗脑血栓临床实践.新中医,2002,34(5):9. +【辨证治则】辨为风阳阻络证,施以平肝活血法。 +李某,男,51岁。6年前因头晕眼花,经脑血流图诊断:脑动脉硬化,后曾两次出现脑血栓形成偏瘫。就诊时头晕眼花,目涨颈涨,失眠健忘,讲话多则口齿不清,右侧肢体乏力,易于疲劳,纳食及大小便可,舌质暗,苔薄白,脉弦。 +【处方】白芍药12g,钩藤15g,夏枯草7g,石决明30g,丹参15g,生蒲黄15g,川芎10g,益母草10g,生黄芪30g,葛根15g,酸枣仁15g,首乌藤 +30g,山楂15g。每日1剂,水煎,每日服2次。 +药用上方28剂后,诸症明显减轻,守上方加杜仲10g,桑寄生15g。56剂后症状全部消失。改用上药为末,制成蜜丸以善后。后复查脑血流图,脑血 +管紧张度由中度增高减为轻度。 +解析◆读案心悟 +脑动脉硬化症多见于中老年人,其发病机 +制与血管内壁脂质沉积,动脉腔变小,弹性减 +退有关。刘祖贻认为本病的病理基础是以肾虚 +血瘀为主,因为“人年四十、阴气自半”,肾 +虚不能上奉于脑,则脑健空虚,而人的年龄增 +大,气血失调,瘀血渐生,则可阻于脑络,导 +致本病的发生。但由于肾虚水不涵木,可致内 +风时动,因此本病常抉肝风。 +本病的治疗,刘祖贻研究员主张从肝肾、 +血瘀辨证,选药以丹参、蒲黄、川芎、益母 +草、山楂为基础,其中丹参养神定志、通利关 +脉,蒲黄凉血活血,川芎调众脉,破结宿血, +益母草活血破血,山楂化血块、气块,活血。 +【引自】董建华.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 +【辨证治则】脑血栓形成,气虚血瘀型。故采用益气活血、温通络脉、 +祛风活络、豁痰开窍之剂。 +袁某,男,50岁。因头昏、头痛、失眠、肢麻半年余,于1999年10月4日来脑血栓专病门诊诊治。患者从事脑力劳动,经常熬夜,超负荷加班工作。1年前发现血压升高,常波动在(140~160)/(90~110)mmHg。4月下旬因工作劳累,感口唇肢体发麻,眩晕欲倒,讲话不利索,在某医院做有关检查,诊断为腔隙性脑梗死,住院20余日,自觉症状无改善来要求中医治疗。血压160/113mmHg,双上肢肌力4~5度,未见明显面瘫及肢体活动障碍。理化检查:胆固醇7.3mmol/L,三酰甘油2.4mmol/L,低密度脂蛋白5.02mmol/L。血流变学检查示血黏稠度重度异常。多普勒B超提示大脑前动脉、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血流缓慢,供血不足。心电图正常。脉细无力,舌淡红少苔。中 +医诊断:中风。 +【治法】益气活血,通脉醒脑。 +【处方】消栓振废汤:川芎30g,桂枝30g,鸡血藤30g,葛根15g,羌活15g,当归15g,黄芪60~120g,地龙10g,三棱10g,莪术10g,石菖蒲10g,乌 +梢蛇10g,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1周,自感头昏、手麻明显减轻,未发生眩晕。又连续服药3周,手已不麻,头昏、头晕已不明显,血压服维持量西药而转 +正常。 +12月16日复查:胆固醇5.4mmol/L,三酰甘油1.8mmol/L,低密度脂蛋白 +3.26mmol/L。此后每周来诊,数月坚持间断服中药治疗,获显著疗效。 +读案心悟 +本方在患者病情稳定后服用。服药 +过程中,个别患者会出现手足肿胀现象, +为正常药物反应,继续服药,肿胀即可 +自除。 +方中重用川芎活血息风、引药上行, +桂枝、葛根、羌活温经通脉、调和营卫, +地龙、乌梢蛇舒筋活络,赤芍、三棱、莪 +术行气破血化瘀,石菖蒲豁痰开窍,当 +归、鸡血藤补血活血,祛瘀而不伤正,黄 +芪配甘草健脾益气。诸药合同,共奏益气 +活血、豁痰开窍、通经活络之功。 +【引自】沈丽.消栓振废汤治疗老年脑血栓62例.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3(增刊):101. +【辨证治则】气血不足,痰脂内阻,导致脑血栓形成。采用益气活血、化瘀补肾法组方用药。 +田某,男,76岁。2002年7月30日来诊。主诉:头昏头痛,健忘耳鸣3年,近日因事思虑过度而致症状加重,并有心悸胸闷,食欲缺乏,双上肢颤动,遂入院治疗。多普勒B超示脑基底部供血不足。脑血流量图示脑血管紧张性增高。彩色B超示冠心病。心电图示心肌劳损。三酰甘油3.2mmol/L,胆固 +醇6.5mmol/L。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细缓。中医诊断:眩晕。 +【处方】益气活血补肾汤:炙黄芪80g,当归10g,白芍15g,川芎10g,地龙12g,桃仁12g,红花8g,丹参30g,桂枝9g,牛膝15g,山茱萸12g,肉苁蓉18g,杜仲18g,全蝎6g,薤白15g,三七6g。 +每日1剂,分2次煎服。15日为1个疗程。用药6剂后心悸胸闷症状消失。守上方去薤白,加龟甲15g,煅龙骨30g。服药30剂后头昏健忘、双上肢震颤等症减轻而出院。出院后续服上药40剂,前后共治疗80日,症状逐渐消失;各项检查明显改善,病情稳定。随访2年,未见复发。 +读案心悟 +脑血栓是中老年随年龄的增长,脑 +功能退化的一种病理状态。若嗜食肥甘厚 +味,暴食暴饮,缺少劳动与体育锻炼,或 +()@ +房事不节,性欲无度,均会使脑血栓过早 +出现。注意饮食调节与节制性生活,加强 +锻炼,对防止脑血栓形成有重要作用。 +方中重用黄芪益气,使气旺血行, +白芍、川芎、当归养血活血,肉苁蓉、杜 +仲、山茱萸补肾,桃仁、红花、丹参活血 +化瘀,桂枝、牛膝、地龙通络,全蝎祛风 +开窍。 +【引自】张志忠.益气活血补肾汤治疗脑血栓疗效观察.辽宁中医杂志,2004,31(12):18. +【辨证治则】气血不足导致脑血栓形成。采用益气行血、化瘀通络、化 +痰利湿之剂。 +张某,男,58岁。2003年12月6日就诊。患者4年前因为情绪激动,突然感觉头昏、头痛、恶心呕吐、烦躁汗出,眼目不睁,走路不稳,动则头痛加重,不愿说话,当即送往医院治疗。血压220/166mmHg。脑电图示脑血流图正常。颈椎摄片示颈椎轻度退行性变,血脂4g/L(400mg%)。诊断:脑动脉硬化,椎-基底供血不足,高脂血症,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期间,曾用维脑 +路通、丹参片、脑脉灵等药物治疗。病情稍有缓解,但效果不佳而出院。 +【处方】补阳还五汤:黄芪50g,当归尾20g,赤芍10g,地龙10g,川芎 +10g,桃仁20g,红花20g,泽泻10g,山楂20g。 +每日1剂,水煎服。此方加减连服1个月,病情自觉症状明显好转。原方加减,又连服1个月,病情逐渐好转,基本恢复正常。查血脂、胆固醇、三酰 +甘油、脂蛋白电泳、血压均正常。 +读案心悟 +方中以大剂量黄芪大补元气以起痿废, +当归尾、川芎、赤芍活血和营,桃仁、红花、 +地龙化瘀通络,泽泻、山楂健脾利湿、化痰通 +络。补阳还五汤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和升高红 +细胞表面电荷的作用,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 +放反应,具有抗凝、溶血栓、降血脂、促进�� +量代谢及减轻脑水肿时氧自由基损伤、促进神 +经损伤修复的作用;泽泻的主要化学成分为三 +萜类化合物,有阻止血脂在血清内滞留或渗透 +到血管内壁的功能,并能促进胆固醇的运输和 +消除;山楂所含黄酮类、解酯酶等有降血脂、 +扩张血管及改善心肌及脑细胞代谢的作用。 +【引自】陈茹琴.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研究.河南中医学院 +学报,2006,21(4). +【辨证治则】气虚肝郁导致脑血栓形成,以平肝化痰、活血通络之法 +治之。 +江某,女,47岁。1978年10月27日就诊。患者今晨起床忽觉左上肢活动不灵,由家人扶起,发觉左下肢亦不能随意活动,说话不清楚。上午就诊。症见患者精神不振,微言,肌肤松弛,神清,高血压病史5年,血压135/85mmHg,舌淡,苔薄白,脉弦细。经脑脊液穿刺诊断为脑血栓形成。据脉症分析为中风之中经络。 +【处方】活血通络汤:天麻10g,钩藤12g,石决明12g,石菖蒲6g,陈皮 +6g,姜半夏10g,郁金6g,紫丹参12g,赤芍12g,甘草5g。 +每日1剂,煎汤150~200mL,口服。2周为1个疗程。同时,用丹参注射液3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并给予必要的对症处理。如血压偏高,给予口服或静脉滴注降压药;伴脑水肿者,给予脱水治疗;进食偏少,可输液予支持疗法等。 +服3剂后症状明显好转,左半身能轻微活动,说话亦较前清晰,仍感肢麻活动不便,咽中有痰,舌淡,苔白、微腻,脉弦细。前方加半夏15g,茯苓15g。水煎服。又服9剂,患者痊愈出院。 +Q2: +读案心悟 +丹参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抗血 +栓作用,使血黏度降低,血流加速,毛细血管 +网开放,微循环改善。因而,对脑血栓形成患 +者,静脉滴注大剂量丹参(30mL)冲击疗法 +(常规治疗丹参用16~20mL),既可以发挥 +其活血功能以改善微循环,促进侧支循环的建 +立,又可以发挥其化瘀功能以促进血栓溶解。 +【引自】王波.活血通络汤加味治疗脑血栓临床观察.天津中医,2000,17(3):4. +【辨证治则】脑血栓形成,证属阴虚阳亢型,以益气养血、息风化痰、活血通络之法治之。 +佟某,女,66岁。1996年5月8日就诊。患者于昨日生气后发觉左半身活动不灵,不能站立,口向左喝,今日加重。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经常头痛头晕,失眠,耳鸣,心悸。症见:血压180/90mmHg,神清合作,口眼喝斜,右 +下肢阵发性痉挛,舌红,苔黄而干,脉弦数。患者入院治疗,经西医脑脊液 +检查诊断:脑血栓形成。 +【处方】消栓复元汤:黄芪50g,当归10g,川芎10g,地龙10g,红花10g,石菖蒲10g,水蛭30g,丹参30g,土鳖虫6g。 +每日1剂,水煎服。3个月为1个疗程。3剂后,症状大见好转,头晕头痛亦有减轻,言语清楚,仍感下肢无力,血压170/90mmHg,苔黄腻,脉滑数。前方加胆南星10g,茯苓15g,陈皮10g。服6剂后能下地活动,口不喝斜。后 +又继续辨证治疗半个月,痊愈出院。 +@Q +读案心悟 +早期病情较重,脑梗死范围较大,脑水 +肿明显,适当应用20%甘露醇等脱水剂,并予 +西药抗感染,稳定血压,对症支持疗法,做好 +各项护理工作,常规应用西药扩血管、改善脑 +循环抗凝药。复方丹参注射液、蝮蛇抗栓静脉 +滴注不少于2周,维脑路通、双嘧达莫(潘生 +丁)、阿司匹林等口服3个月。 +方中黄芪大补元气,鼓舞血行,当归养血 +和营,用水蛭、地龙、土鳖虫破血逐瘀通脉, +配以川芎、丹参、红花、三七增强活血之力, +佐以石菖蒲化痰通络。诸药配合,共奏益气养 +血、活血通络、息风化痰、聪脑振瘫之效。黄 +芪能扩张脑血管,改善局部缺血缺氧状态;川 +芎、水蛭、地龙等化瘀药能降血脂,调整脂代 +谢,对抗氧自由基,抑制血小板聚集黏附,防 +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进展,促其斑块消退。 +【引自】樊来应.消栓复元汤治疗脑血栓治疗观察.辽宁中医杂志,2005,32(3):221. +第十章中风前兆 +脑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脑中风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其中致残率高达75%。若患者能在脑中风之前做好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损害。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脑中风的前兆有哪些。 +①头晕:中老年人中风前兆,会反复出现瞬间眩晕,突然自觉头晕目眩,视物旋转,几秒钟后便恢复常态,这常常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也是中风的一个信号,应及早诊治,防止中风发生。②肢体麻木:中老年人出现肢体麻木的异常感觉,除颈椎病、糖尿病外,如伴有头痛、眩晕、头重脚轻、舌头发胀等症状,或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或脑动脉硬化等疾病史时,应多加以注意,警惕中风发生。突然发病或单侧肢体乏力,站立不稳,很快缓解后又发作要当心。③中老年人中风先兆最常见的是眼前突然发黑单眼突然发黑,看不见东西,几秒钟或几十秒钟后便完全恢复正常,医学上称单眼一次性黑矇,是因为脑缺血引起视网膜缺血所致,是中风的又一信号;还有反复发作的眩晕欲吐、视野缩小或复视。 +【辨证治则】属肝肾两亏,肝阳偏旺,素有痰湿,脉络不和,拟平肝息风、化痰和络。 +章某,男,55岁。1976年10月21日初诊。症见:头昏头痛,左侧偏甚,左目珠涨痛,在某医院脑血流图测定示脑血管外周阻力减弱,左侧血流量偏低,诊断:中风前兆;脑供血不足。记忆力差,手足掌心发麻,食欲尚可,舌质暗红,脉弦劲,血压高。 +【治法】平肝息风,化痰和络。 +【处方】大生地黄12g,杭菊花9g,大白芍药9g,夏枯草15g,白蒺藜12g,片姜黄9g,双钩藤(后下)12g,石决明 +30g,冬桑叶9g,羚羊角(代)0.6g。每日1剂,水煎,每日服2次。 +上方10剂,水煎服。 +11月8日二诊:服上方后,头痛已大为减轻,有时两手发麻,左眼经常出血,其余如常,脉小弦。血不养肝,肝经气火上扰,灼于血络为患。上方去桑叶、生石决明、钩藤,加小蓟炭9g,粉牡丹皮9g,3剂继服。 +11月29日三诊:进息风潜阳之剂,血压渐平,头昏好转,前日开会1天,头涨且作痛,脉沉弦,舌苔薄黄,原方加减继服,病情基本控制。 +读案心悟 +人至中年,脏腑功能渐退,阴阳失去平 +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年四十而 +阴气自半也。”肝肾阴虚,阴不制阳,肝阳 +上亢,上扰头目,则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 +以平肝息风为治则,羚羊角钩藤汤加减治疗 +脑动脉硬化,证属肝阳上亢者,效果显著,值 +得推广。临证时,如伴失眠多梦者,加生龙齿 +30g,酸枣仁20g;大便干结者,加生大黄12g +(后下),决明子20g;热盛者加黄芩、山栀 +子;挟痰者加胆南星、石菖蒲、天竺黄等。 +【引自】张继泽.张泽生医案医话集.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 +华医案 +【辨证治则】肝肾阴虚,虚风内动之脑动脉硬化症患者,采用补益精血、潜阳开窍之法, +王某,男,61岁。8年前每因工作紧张出现眩晕,休息后缓解,且发作逐年频繁,两个月前出现头晕眼花,颈部不能左顾右盼,起卧须小心翼翼,头部稍有活动即旋转不定,有欲倒之势。经西药治疗,症状未能缓解,且眩晕清晨较著,午后稍减轻,伴腰膝酸软,健忘,耳鸣,口干口苦,舌质暗红,有裂纹。舌苔薄白,脉弦细。头颅CT示脑萎缩。颅多普勒:①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②中风前兆。中医诊断:眩晕证。 +【辨证】肝肾阴虚,肝阳上亢。 +【治法】补肾益脑,柔肝潜阳。 +【处方】龟甲30g,黄精30g,何首乌20g,山茱萸15g,白芍15g,牛膝20g,地龙15g,石菖蒲15g,生牡蛎30g。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2次。 +用药10剂后,二诊,上方加枸杞子、生地黄。水煎,每日1剂,治疗1个月后症状消失,经多普勒复查示椎-基底动脉供血恢复正常,脑动脉弹性尚可,随访半年未复发。 +读案心悟 +方中黄精、何首乌、山茱萸、白芍、 +牛膝诸药滋补肝肾,滋阴柔肝,龟甲、生 +牡蛎潜阳息风。诸药合用共达滋补肝肾、 +潜阳息风之效。加减伴肢体功能障,碍,加 +生黄芪、全蝎、乌梢蛇、当归;语言不利 +者,加郁金、远志;舌苔黄腻,脉弦滑, +痰浊内盛者,加郁金、胆南星、茯苓;大 +便秘结者,加火麻仁、肉苁蓉;伴头痛且 +血压增高者加天麻、草决明、龙胆草;伴 +便溏者去黄精、龟甲。 +【引自】王培利.冠心病实效良方.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辨证治则】风痰上扰型脑动脉硬化症,治疗以健脾化痰、平肝息风为主。 +李某,男,64岁。眩晕头重3个月,伴腰痛,腿软,乏力,时有胸闷,失眠多梦,健忘。于1989年6月6日入院治疗,检查: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心肺正常。脑电图示脑动脉硬化。舌质淡红、苔白微腻,脉弦细。中医诊断:眩晕,中风前兆。 +【辨证】属肝肾阴虚,痰湿中阻。 +【治法】健脾化痰燥湿,滋补肝肾,育阴潜阳。 +【处方】黄芪30g,钩藤15g,天麻10g,菊花15g,枸杞子15g,枳壳6g,竹茹6g,半夏10g,茯苓15g,怀山药20g,菟丝子30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2次。3天后症状大减,1个月后症状消失。 +读案心悟 +作者用本方治疗30例脑动脉硬化患者,显 +效21例,有效9例。《丹溪治法心要·头晕》 +云:“无痰不作眩”;《素问·至真要大论》 +则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本方以温胆 +汤清化热痰,天麻钩藤汤平肝息风,二者合 +用,使痰去风平,故本方可用于风痰上扰型脑 +动脉硬化症(阴虚者,加辽沙参或玄参15g; +胸闷痰浊者,加瓜蒌10g,薤白10g;伴心烦失 +眠者,加柏子仁6g,酸枣仁15g;头痛者加白 +芷10g,蔓荆子10g: +【引自】姚乃礼.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内科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辨证治则】中风先兆,此属年高痰瘀交困,脑失所养之候。所以均佐用益气活血、化浊涤痰、滋补肝肾之剂。 +丁某,男,75岁。脑血栓治疗后遗留有左侧肢体无力。两年前出现头晕且胀,健忘失眠,思维偶然失控,迭经中西药物治疗效果不显而来求治。诊见:头晕而胀,健忘失眠,性情烦躁,不思纳谷,大便维艰,面色少华,步履蹒跚,左侧肢体无力,舌苔厚腻,脉小数。 +【处方】龙归防风汤:地龙15g,当归15g,水蛭6g,川芎12g,三七粉3g(冲服),黄芪30g,天麻12g,枸杞子15g,菊花12g,泽泻30g,茯苓30g。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6日为1个疗程,停用1日后,继续下一 +个疗程。 +二诊:患者服药14剂后大便已畅,诸症悉减,精神较前为振,左侧肢体仍乏力,行动不便,舌苔薄腻,脉小数。上方去生大黄,加茯芩丸9g(包)。上方加减出入治疗两个月,健忘失眠已渐好转,思维清晰。继予上 +方出入调理,并嘱加强记忆功能锻炼。 +读案心悟 +方中黄芪、地龙、水蛭益气活血,三七、 +当归、川芎活血祛瘀,天麻、枸杞子、菊花平 +肝潜阳、滋补肝肾以息风,泽泻、茯苓祛湿化 +浊。方中黄芪有扩张血管、增强毛细血管功能 +及显著的强心作用,活血化瘀药有扩张血管、 +增加心脑供血及抗凝作用,且能透过血-脑 +屏障,对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有肯定的 +疗效。 +【引自】张欣.龙归防风汤治疗中风先兆66例.陕西中医,2004,25(7):583 +【辨证治则】肢体麻木,视物模糊,语言不清,此乃中风先兆,故其治 +疗以滋阴补肾、活血化瘀为主。 +刘某,男,46岁。1996年4月6日初诊。反复发作性头晕、呕吐恶心6年,每次发作2~4小时,每日发作2次或3次,同时伴有左侧身体上下肢麻木,右眼黑矇,发作时言语不清,严重时跌倒,视物模糊。曾在上海某医院做CT、脑血管造影、脑血流图、脑电图、脑电阻图、脑B超、心电图、血脂分析等 +检查,诊断:脑动脉硬化、短暂性脑缺血性发作。予以阿司匹林、氟桂利嗪 +(西比林)、呋塞米、复方丹参片、吡硫醇(脑复新)、尼莫地平、山莨菪碱(654-2)等药物效果不好,后求治于中医。 +【处方】杞菊地黄汤。熟地黄15g,山茱萸12g,山药15g,泽泻12g,茯苓12g,牡丹皮9g,枸杞子12g,菊花15g,山楂30g,丹参20g,天麻15g,女贞子15g。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忌辛辣、油腻、烟酒等。患者服20剂症状大减。仍用原方10剂,临床痊愈。因其自认为此方效果良好,又自购10剂服。后随访3年,未见复发。 +读案心悟 +本方主治中风先兆,症见头晕目眩,头昏 +胀痛,一侧肢体麻木,一过性肢体瘫软无力, +面部麻木或如蚁行感,唇麻,短暂性舌强语 +謇,舌质红或有瘀点,脉弦细或滑或涩。 +一过性肢瘫,加黄芪(用量宜大)、地 +龙;兼有面部麻木或舌强者,加僵蚕、钩藤; +头昏胀痛伴烦躁、口苦,加栀子、石决明;舌 +质暗红或有瘀点,加桃仁、红花;伴有心悸、 +胸闷,加酸枣仁、瓜萎皮。临床主要症状消失 +后常服杞菊地黄丸。 +【引自】赵丽敏.杞菊加减治疗中风先兆48例.中医研究,2004,17(3): +38. +国山 +【辨证治则】肢体麻木,不能抬举,语言不利,属短暂性脑中风,治疗 +以补气活血、消滞化瘀为主。 +陈某,男,71岁。1997年8月6日初诊。有高血压病史,平素经常头晕,近月余来发作2次,左侧上下肢麻木,不能抬举,行走无力,言语不利,口角少有流涎。头晕明显,约20分钟后逐渐恢复。刻诊:仍感头晕,言语清楚,行走如常,时感左上肢麻木,脉弦。血压185/110mmHg,平素间断服降压药。1个月前查胆固醇7.79mmol/L,三酰甘油4.28mmol/L。CT检查无异常发现。多普勒B超检查:频谱呈收缩峰时后移,大脑前动脉分支血流速快(痉 +挛),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减慢。 +【处方】补阳还五汤。黄芪45g,当归10g,赤芍15g,川芎10g,丹参30g,桃仁10g,红花10g,地龙15g,郁金10g,水蛭10g。 +每日1剂,水煎服。20日为1个疗程。5剂后头晕、肢麻减轻。续服42剂后,头晕消失,偶尔有轻微肢麻,一过性脑缺血症未出现。9月10日复查多普勒B超检查示大脑前动脉分支血流速已正常。旬前家属前来取药,诉症情稳定,眩晕未再 +出现。 +读案心悟 +短暂性脑缺血症俗称“小中风”,是指 +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暂时性局部性功能缺���, +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病。其病因往往是多方面 +的,但主要病理,许多学者认为,呈脑部微小 +血管梗死引起。短暂性脑缺血频繁发生者,短 +期内发生脑梗死的比例甚大。因此,积极治疗 +短暂性脑缺血对于预防中风发作有积极意义, +是减少中风发生的重要环节。 +本方主治中风先兆符合下列条件者:①年 +龄在45岁以上;②有中风先兆主要症状,即一 +过性肢体麻木乏力,活动不利,语言謇涩,短 +暂性视物昏瞀,在24小时内恢复;③符合气虚 +血瘀临床表现,即气短乏力,活动后加重,身 +倦自汗,面色少华,头晕纳差,舌质暗红或淡 +紫或紫暗,舌有瘀点或瘀斑,舌下静脉瘀血, +脉沉弱涩。临证常选用何首乌、枸杞子、石菖 +蒲、桂枝等滋阴开窍、通络之品。 +【引自】张国山.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先兆120例临床研究.山东中医杂 +志,2000,19(6):337. +【辨证治则】肝热血瘀型中风先兆。采用活血化瘀、祛风通络法组方 +用药。 +刘某,男,47岁。2005年11月3日初诊。患者两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肢无力,后又逐渐出现左上肢无力,并伴有麻木感。血压正常。头颅CT示:脑梗死。诊时症见:左侧肢体无力,左上肢麻木,舌质暗红,苔白腻,脉沉细略弦。神经系统检查示:左侧上下肢感觉减退,左下肢肌力IV级,双跟膝腱反射减弱,左霍夫曼征(十),左巴宾斯基征(士)。诊断: +中风。 +【处方】山花清脑汤:山楂12g,赤芍12g,玉竹12g,路路通12g,红花3g,地龙10g,当归10g,丹参15g。 +每日1剂,水煎服。15日为1个疗程。服10剂后左下肢无力较前明显好转,行走有力。唯站立较久后左膝发软,偶于颠簸时觉头痛。舌质暗红,苔薄白水滑,脉沉细。药已获效,治法不变。在前方基础上加黄芪30g,僵蚕10g。再服10剂,诸症消失。 +读案心悟 +方中山楂、红花活血化瘀,赤芍凉血活 +血,丹参、当归活血养血,路路通祛风通络, +地龙咸寒、活血祛瘀,玉竹养阴增液以补血。 +脾虚纳差,加茯苓15g;血压偏高,加桑 +寄生12g,天麻10g;血压偏低,加川芎10g, +升麻10g;手足麻木,加鸡血藤40g,千斤拔 +40g;舌謇、语言不利,加蜈蚣3g,白僵蚕 +9g;反应迟钝和记忆减退,加石菖蒲10g;久 +病体虚,加黄芪30g: +【引自】杨亚利.山花清脑汤治疗中风先兆60例,陕西中医,2006,23(8): +683. +国柱医安 +【辨证治则】肝肾不足,气阴本亏, +肝阳挟瘀浊上扰,清窍受蒙,脉络受阻。 +治以益肾调肝、补气养血为主,兼以清热 +化痰、活血化瘀。 +王某,男,71岁。有高血压病史20 +余年、糖尿病病史10余年,常服复方降 +压片、甲苯磺丁脲(D-860)等治疗。 +1994年曾发生脑梗死,经治疗后肢体功 +能完全恢复。本次发病出现在休息时, +突感右侧肢体乏力,右手不能持物,步 +履不稳。入院后CT检查提示两侧基底节 +放射冠区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查血糖16.8 +mmol/L,胆固醇9.53mmol/L,三酰甘油 +5.74mmol/L。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左侧流 +量减少,流速减慢,外周阻力、动态阻力增高。右侧肢体乏力,右上肢肌力Ⅲ级,右下肢肌力IV级。头晕,消谷善饥,舌暗红,苔薄腻,脉细弦。 +【治法】平肝化瘀,清化湿热,疏通脉络。 +【处方】益肾消栓汤。生地黄12g,熟地黄12g,全当归12g,赤芍9g,白芍9g,生龙骨30g(先煎),生牡蛎30g(先煎),制何首乌12g,枸杞子 +15g,石斛12g,川牛膝30g。 +每日1剂,水煎服。15日为1个疗程。同时,用清开灵注射液20mL加入10%葡萄糖液3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5日。服药7剂后头晕、消谷善饥减轻。上方加太子参15g。2周后症情日渐好转,肢体活动逐渐恢复。复查血糖为7.1mmol/L,胆固醇6.46mmol/L,三酰甘油2.41mmol/L。脑血管血流动 +力学示左侧流量、流速基本达正常范围。 +解析读案心悟 +方中生地黄、熟地黄、全当归、赤芍、白 +芍、制何首乌、枸杞子滋补肝肾阴液而潜纳浮 +阳,生龙骨、生牡蛎、川牛膝平肝息风。诸药 +合用,风息而肢摇自停。 +风火痰盛,加天麻10g,天竺黄12g,胆南 +星12g;脘腹胀满,纳谷不香,加陈皮12g,砂 +仁10g,去生地黄、熟地黄、石斛;睡眠不酣 +或彻夜不眠,加酸枣仁20g,首乌藤15g,珍珠 +母30g(先煎);全身乏力,倦怠嗜卧,加生 +黄芪12g,太子参15g。 +【引自】贺国柱.益肾消栓汤治疗中风先兆236例.陕西中医,2001,22 +(10):605. +第十一章中风 +中风是中医学的一个病名,也是人们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和俗称。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眼喝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无昏倒而突然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 +中风的病因病机:主要因素在于患者平素气血亏虚,与���、肝、肾三脏密切相关,加之忧思恼怒,或饮酒饱食,或房室劳累等诱因,以致气血运行受阻,肌肤筋脉失于濡养,加之痰湿素盛,风邪引动痰湿,闭阻经络,而致喝僻不遂。在脑血管患者中,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死、脑栓塞多见,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Qg +【辨证治则】风阳阻滞于脑络,脑失其用,故可见下肢不用、头晕头 +痛。治疗以平肝息风、活血通络为主。 +黄某,女,57岁。1991年5月6日初诊。突发双下肢活动不利3小时。患者今晨出现双下肢活动不利,伴头晕头痛,胸背痛,自觉面热,口干苦,语言可,大便可,烦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已停药半年。血压240/145mmHg,急性重病容,颜面潮红,双下肢肌力IV级,肌张力正常,舌暗红,苔薄黄, +脉弦。西医诊断:高血压脑病;中医诊断:中风。 +【辨证】肝阳化风证。 +【治法】平肝息风,佐以活血通络。 +【处方】天麻10g,钩藤15g,石决明30g,珍珠母30g,桑枝30g,泽泻30g,牛膝10g,杜仲10g,丹参15g,益母草15g,三七粉(冲服)3g,佛手 +10g。5剂。 +5月10日二诊:下肢乏力,能扶行,头晕不痛,仍面热口苦,纳可,大便 +溏,舌暗,苔薄黄,脉弦细。血压168/100mmHg。 +上方去桑枝、泽泻、杜仲、牛膝、益母草、三七粉,加蒲黄15g,夏枯草 +7g,山楂15g,酸枣仁15g,首乌藤30g。7剂。 +5月17日三诊:病情稳定,能自己行走,头稍晕、不痛,面不热,仍口苦,大小便可,苔薄黄,脉细弦。血压160/100mmHg。上方加泽泻15g。 +7剂。 +5月24日四诊:下肢活动自如,稍头晕,头不痛,口不苦,余均可。血压 +130/75mmHg。守上方化裁以善其后。 +读案心悟 +本案患者突发双下肢活动不利,伴头晕 +头痛,胸背痛,自觉面热,口干苦,大便可, +烦躁,舌暗红,苔薄黄,脉弦。《临证指南医 +案·眩晕门》华岫云按曰:“经云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头为诸阳之首,耳目口鼻皆系清空 +之窍。所患眩晕者,非外来之邪,乃肝胆之风 +阳上冒耳,基则有昏厥跌仆之虞。”此与本例 +患者之病机颇为吻合。肝阳偏旺,阳亢于上而 +化风,风阳属热,阳热上扰,故面热面红、口 +干口苦,此即肝阳化风证。治宜平肝潜阳以息 +内风为法,同时酌加活血药物以通脑络,内风 +息、脑络通则诸症可愈。 +【引自】朱世增.名老中医经验集.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9. +【辨证治则】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脉络瘀阻,筋脉失养所致。以滋 +阴潜阳、息风通络、益气活血法治之。 +李某,男,72岁。半身不遂两个月。两个月前突发中风,经救治后神志清醒,遗留半身不遂,行走蹒跚,言语謇涩,口眼喝斜,口角流涎,腰膝酸软,便干难解。舌紫,苔少,脉细弦。血压160/100mmHg,由于肝肾阴虚为 +本,肝阳亢盛为标,又是年逾古稀,尤应标本兼顾。 +【处方】蜈蚣2条,僵蚕10g,白芍12g,麦冬10g,川牛膝6g,天麻10g,玄参10g,金钱白花蛇10g,炙全蝎6g,三七粉(冲服)3g,庶虫6g,珍珠母(先煎)30g,夏枯草10g,生黄芪10g,当归10g。 +7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针灸:廉泉、地仓、手三里、合谷、环跳、太冲,以上诸穴除太冲穴采用泻法外,其余均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 +针30分钟,隔日1次。 +二诊:药针兼治后,头晕乏力,口干流涎,腰酸、便秘症减,舌紫,苔少,脉细弦。血压135/90mmHg。守原方加石菖蒲10g,钩藤(后下)10g。7 +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针灸:针刺手法、穴位及留针时间同上。 +三诊:治疗后诸症大减,已能拄杖跛行,语言欠利,口眼喝斜好转,舌偏紫,苔少,脉细弦。血压130/85mmHg,治不变法,配合针灸继续治疗。 +【处方】僵蚕10g,白芍12g,麦冬10g,川牛膝6g,天麻10g,丹参12g,玄参10g,地龙10g,枸杞子10g,金钱白花蛇10g,三七粉(冲服)3g,钩藤(后下)10g,生黄芪10g,当归10g。7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针 +灸:穴位、手法、留针均同上。 +后记:间断针药治疗半年已能行走,语言清楚,五官端正,嘱继续加强 +肢体锻炼,调情志、节饮食,慎起居,忌烟酒,避劳作,以巩固疗效。 +解析◆读案心悟 +本病多发于年迈之人,阴气自虚,气血 +渐衰所致,此证属肝肾阴虚,肝阳上亢,阳化 +风动,冲逆犯脑,络破血溢,则发中风。《素 +问·风论篇》:“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 +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 +方中白芍、玄参、麦冬滋阴柔肝息风,天麻 +加钩藤、珍珠母、夏枯草增强平肝息风之力, +全蝎、蜈蚣、僵蚕、麽虫增强息风通经活络之 +功,川牛膝引药下行,加生黄芪、当归补气活 +血。方用清代名医王清任的补阳���五汤之意。 +犹恐血压升高,黄芪量不宜大,故不能拘泥古 +方。加石菖蒲以宣窍之用。张老认为三七的特 +点是化瘀止血,既可活血散瘀,又可止血,止 +血而不留瘀,故能奏效。加用金钱白花蛇更有 +利于恢复患肢的运动功能,收效更佳。 +【引自】张丽玲.张志钧验案精选,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 +【辨证治则】属中风虚证夹少阴虚火上拂所致。治当先清咽利窍、涤痰散结, +以治标为急务,仿苦酒汤意。 +孟某,男,23岁。1988年11月21日初诊。由人抬来就诊,代诉:患者于半个月前突然跌倒后,即口眼向左喝斜,右半侧肢体痿软不能动,小便失禁,言语不清。经某卫生院救治6天,不但无效,反增咽肿气促,不能发声,口角流涎,渐至不进饮食,势濒危急。刻诊:患者体质瘦弱,面色青暗,舌边绛尖赤,苔黄腻,咽肿痛,口角流涎,气促痰壅,右半身不遂, +大便数日1次,脉沉微,右更甚,双尺虚细。 +【处方】半夏、川贝母、肉苁蓉各15g,玄参12g,射干、藏青果各9g, +鸡蛋清2枚,苦酒(好米醋)两大盅。兼服六神丸。 +服2剂,咽阻稍利,流涎减少,舌苔已退,且能略进流质饮食,脉转和 +软,但重按无力,大便仍未行。治遵前法。 +【处方】半夏、川贝母各12g,玄参、藏青果各9g,肉苁蓉、熟地黄各 +30g,当归、赤芍、地龙各12g。六神丸每服20粒。 +服药后,舌淡红,脉仍无力,咽不肿痛,已能发声,大便已行。少阴浮火已清,治当增液通络、扶正固本。予补阳还五汤去川芎,加熟地黄、肉苁蓉各30g,全蝎、土鳖虫各9g。服3剂后,患者言语如常,食欲增强,并能扶杖行走。再进上方3剂,病遂告愈。 +读案心悟 +此例中风,原为正气素虚,肾阴亏耗所 +致。正气虚则血行滞,以致瘀血凝滞,阻塞经 +络而发偏枯;肾阴耗则风火动,夹痰气上攻咽 +喉,而致咽肿不能言。《伤寒论》312条“少 +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 +苦酒汤主之。”故用苦酒汤加味以解络热、愈 +咽疮而先顾其急。以后数诊,缓治其本,用补 +阳还五汤以益气活血、逐瘀通络,冀偏枯复 +起。全案用药如剥茧抽丝,丝丝入扣,故病能 +向愈。 +【引自】张泽生.张鹳一医案医话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辨证治则】证为中脏腑之属阳闭者,治以清热镇肝、豁痰开窍为法。 +赵某,男,54岁。1973年2月22日初诊。2月21日晚10时,劳动后突然口眼喝斜,左侧肢体瘫痪,言语不清,头痛。2月22上午来院门诊而收入住院。既往有高血压史及哮喘史15年,经常头晕目涨、咳喘、痰多。 +诊查:血压170/120mmHg,神志半清,合作欠佳,左侧瞳孔缩小,右侧正常,对光反应存在。口眼喝斜。心律齐、率不快。左半身偏瘫。凯尔尼格任(+),巴宾斯基征(+)。患者2月22日11时入院,至午后1时神志不清,处于全昏迷状,瞳孔继续缩小,深睡后有鼾音。舌质肿大,脉弦滑有力。患者平素咳喘痰多,舌质肿大,系湿痰素盛之候;头晕头胀,脉弦滑有力乃肝阳上亢之象。突然左半身不遂,不语,逐渐昏迷,肝阳挟湿痰上冲,蒙蔽清窍则神昏,横阻络道则瘫。西医诊断:脑出血。 +【处方】生石膏30g,石决明30g,龙胆草10g,栀子10g,莲子心6g,天竺黄10g,郁金10g,石菖蒲10g,法半夏10g,瓜蒌30g,竹茹15g,滑石12g, +知母10g,黄檗10g,安宫牛黄丸2粒(分2次吞)。 +2月24日二诊:前方服1剂,神志渐清,能示意,不说话,左半身偏瘫,可进流质饮食,脉弦滑。血压130/90mmHg。仍以清热豁痰之法治之,兼以活 +血通络。 +【处方】生石膏30g,石决明30g,瓜蒌30g,法半夏10g,陈皮6g,天竺黄10g,石菖蒲10g,茯苓12g,黛蛤粉30g,竹茹12g,桑寄生30g,威灵仙10g,苏地龙10g,生穿山甲10g,磁石20g,竹沥30g,再造丸1粒(分服)。 +2月26日三诊:言语已清,唯左侧上、下肢仍不能动,大便不畅、脉滑。 +于原方加土鳖虫3g,牛膝10g,络石藤20g,郁李仁12g。 +3月8日四诊:前方又服7剂,周身痛,头晕,脉缓,仍以平肝、清化痰热 +为治,重用活血通络之味。 +【处方】石决明30g,生龙骨12g,生牡蛎12g,瓜蒌30g,竹茹12g,石菖蒲10g,菊花10g,桑寄生30g,威灵仙10g,苏地龙10g,豨签草12g,鸡血藤30g,生穿山甲10g,蕲蛇6g,牛膝10g,土鳖虫3g,竹沥(兑服)30g,再造 +丸(分服)1粒。 +以此方加减服药20剂后,左侧肢体活动渐好转,继续用药至4月9日,步 +行出院。经随访,至同年12月即可正常工作。 +解析 +中脏腑闭证,有阴闭、阳闭之分。阴闭 +者,症见突然倒仆不省人事,面色苍白,四肢 +不温,脉沉弦而缓等,当用温开之苏合香丸以 +芳香开窍;阳闭者,症见突然倒仆,不省人 +事,两手握固,牙关紧闭���面赤气粗,脉弦滑 +而数等,当用凉开之安宫牛黄丸,清化痰热以 +醒神志。本例有高血压史及哮喘史15年,经常 +头晕目涨、咳喘、痰多。此时发病神志不清、 +口眼喝斜、半身不遂,深睡后有鼾音,为中脏 +腑闭证。头晕目涨,舌质肿大,脉弦滑有力乃 +为阳闭之象,且病情逐渐恶化,发展迅速,如 +不及时控制,则肝火上冲不已,即有气血上逆 +不返之虞。故以清热镇肝、豁痰开窍重剂而 +治,方用其创制的镇肝益阴汤加减,再配以清 +心化痰、开窍醒神之安宫牛黄丸。治疗得法, +故服药仅1剂,而神志渐清,然后于方中加活 +血化瘀通络之品,以治肢体偏瘫,终获痊愈。 +此案体现了王老丰富的临床经验。 +【引自】董建华.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 +【辨证治则】中风有脏腑经络浅深之异,黄老此例,当属中腑之证。欲息其 +风,当先平肝。 +宋某,男,55岁。顷刻突然左半手足不遂,口眼喝斜,舌强语謇,神志时清时昧,脉大,苔黄腻。血压220/140mmHg, +总胆固醇9.05mmol/L。 +【辨证】腑络被阻,而风、火、痰内 +扰,中风涉危。 +【治法】清肝息风,豁痰开窍,以冀 +万一。 +【处方】羚羊角粉(代)0.6g、珍珠粉0.6g,两味调化先服;菊花6g,钩藤9g,制半夏9g,天竺黄9g,僵蚕6g,石菖蒲6g,炒白芍15g,赭石20g,茯苓12g, +竹茹9g,陈皮6g。1剂。 +二诊:神呆不语,舌强流涎,左半身不遂,脉弦滑。痰湿阻络,清窍被蒙,病情仍在波动,有昏厥之变。血压220/120mmHg。 +【处方】羚羊角粉0.6g,小儿回春丹5粒,研末开水化服。菊花6g,僵蚕9g,竹茹9g,陈皮6g,天竺黄6g,全当归9g,怀牛膝15g。3剂。 +三诊:神情较清,舌虽略强,已不流涎,稍能进流质食品,小溲黄少, +大便未下。拟再平肝息风,'兼化痰湿。血压180/105mmHg。 +【处方】菊花6g,制半夏9g,赭石30g,竹茹3g,陈皮6g,茯苓12g,珍 +珠母30g,石菖蒲9g,黄芩9g,钩藤9g,白芍9g,泽泻9g。3剂。 +四诊:神志已清,血压渐降(165/100mmHg),胃纳较振。左半身不仁,言语謇涩,逐有好转。左脉细软,右部弦滑,自觉眩晕,耳鸣目花。痰浊渐化,原系阴虚阳亢之体,拟益阴潜阳、兼化痰湿。 +【处方】菊花9g,制何首乌15g,白芍15g,珍珠母30g,决明子20g,煅 +牡蛎30g,茯苓12g,泽泻12g,竹茹12g,陈皮6g,僵蚕6g,制半夏9g。5剂。 +随访4年中,偶有肝阳眩晕,手足酸麻,胃脘不舒,常以中药为之调理而释。目前患者精神转佳,体力增强,已能单独上下楼梯,且可步行至二里外 +的公园散步。 +读案心悟 +《金匮翼》曰:“中风之病,其 +本在肝”“以贼风邪气所中者为真中, +痰火食气所发者为类中”“风气通于 +肝”“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痰、 +食、气郁久化火,扰动肝阳,发为内 +风,风火相煽,可导致内闭外脱证。药 +用羚羊角、钩藤、僵蚕、地龙、菊花等 +品,此皆为平肝息风要药。开窍通络, +必须化痰,盖痰浊内蒙心窍,则神志不 +清,而舌强语謇,口眼喝斜,半身不 +遂,皆与痰浊壅阻于经络有关。况痰与 +风,痰与火常相并为患。故治类中,化 +痰实为要务。 +【引自】苏州市中医院编.黄一峰医案医话选.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3. +高辉医案 +【辨证治则】本案半身不遂兼有语言不利的见症。针对病机证候,拟益 +气通络、祛风化痰。 +周某,男,49岁。1992年1月8日初诊。患者平素体健,4天前因赴外地出差过度劳累,忽感言语不利,说话费力,右半身觉重,右侧肢体无力,站立不稳,偶有饮食呛咳。当时神志清楚,测血压不高,故未作处理即由随员急护返京。某医院脑CT扫描示:左侧基底节区内囊前角小灶性出血,多发性脑梗死。曾用路丁、甘露醇、酚磺乙胺(止血敏)、曲克芦丁(维脑路通)等药物,治疗无明显好转。症见头晕,右侧肢体软弱,行动不便,神疲乏力,言语不清,喉间痰鸣,伸舌偏右。舌暗红,苔白中厚,脉沉弦。 +【辨证】气虚血瘀,风痰上扰之证。 +【治法】益气通络,祛风化痰。 +【处方】生黄芪15g,赤芍15g,防风10g,石菖蒲10g,远志10g,川牛膝10g,白薇10g,荷叶10g,丹参10g,胆南星8g,羌活8g,炙甘草5g,大枣 +5枚。 +药后1周症状日趋改善,依上方为基础稍加减,治疗1个月,言语清晰如常,肢体活动明显好转,舌偏右纠正。复查脑CT示:“与原片比较出血灶有明显吸收,但有残余环形及点状钙化。” +共治40余天,病情稳定出院。嗣后以滋养肝肾、活血通络之剂,调治月余,头脑清爽,言语流利,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正常上班,至今无 +反复。 +读案心悟 +本案病者素体健,因出差奔波过劳,情绪 +激动,使风痰涌动,瘀阻经络,真气不能周循 +于身,遂成舌转失灵、半身不遂之症。脑出血 +(脑溢血)属中医学“中风”范畴。《医门法 +律》“中风一证,动关生死安危,病之大而且 +重,莫有过于此者。”本案取黄芪补气益血, +赤芍、丹参活血和营,防风、羌活祛风通络, +石菖蒲、远志、胆南星开窍化痰、息风安神, +白薇清热凉血,荷叶升清降浊,川牛膝引血下 +行,甘草、大枣补中益气、调和诸药。继以滋 +养肝肾善后。终使痰化瘀消,则真气渐复,脑 +络畅通,中风得愈。 +【引自】王发渭.高辉远临证验案精选.北京:学苑出版社,1995. +医案2 +【辨证治则】为痰瘀阻络之候,用温胆汤合桃红四物汤化裁,予除痰逐瘀法。 +陆某,男,67岁。1991年9月12日初诊。右半身偏瘫两个多月,住某医院诊断为“脑梗死”,经治疗好转后来诊。症见形体丰腴,右侧肢体活动不灵,步履不稳,手足重滞麻木,言语不清,喉中痰鸣辘辘,口角流涎,口眼左喝,鼻唇沟变浅,生活不能自理。舌质胖暗、苔黄腻,脉沉弦滑。 +【处方】法半夏10g,茯苓10g,陈皮8g,枳实8g,竹茹10g,胆南星8g,荷叶10g,丹参10g,桃仁10g,红花10g,赤芍10g,炙甘草5g。 +药进6剂,喉中痰鸣、口角流涎减轻,唯右侧肢体不灵、口眼喝斜、言语 +不清,舌脉同前。宗守原方去甘草,其间加用石菖蒲、全蝎、白附子、鸡血藤,连投30余剂,自觉症状消失,语言表达尚清楚,面部表情自如,已能弃 +杖慢步行走,生活基本自理。另嘱服大活络丸,以安内攘外,巩固其效。 +读案心悟 +本例患者体丰,喉中痰鸣,口角流涎, +言语謇涩,肢全偏瘫,舌暗苔腻,脉沉弦滑 +等症,实为痰瘀互结、络道阻滞之候。对其 +治疗,强调着重除痰化瘀,盖痰浊消则瘀血 +化,瘀血去则脉络通。方中用半夏、茯苓、陈 +皮燥湿化痰,胆南星、竹茹、石菖蒲清热豁痰 +开窍,白附子、全蝎息风化痰通络,枳实降气 +以使风痰下行,桃仁、红花入血分逐瘀行血, +丹参、赤芍、鸡血藤活血通络,功专力强。妙 +在一味荷叶升清降浊。如此使痰消瘀化,中风 +乃愈。若痰结较重,则以除痰为主;若血瘀较 +甚,则以逐瘀为重;若痰结与血瘀并重,则当 +以化痰祛瘀兼施,使痰瘀分消。可见,痰瘀同 +治实乃治疗中风的重要法则之一。 +【引自】王发渭.高辉远临证验案精选.北京:学苑出版社,1995. +赵 +【辨证治则】夹痰上涌,气血上逆,发为中风,采用化痰开窍、温阳通 +府之法。 +刘某,女,61岁。1998年11月8日初诊。患者素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 +5天前活动中突感头晕头痛,继而跌倒,并昏迷不醒。急送医院经CT检查诊断:脑出血。经安宫牛黄丸、甘露醇、止血药等治疗5天,仍昏迷不醒,体温 +高达39℃,持续不退。 +来诊时见患者神志昏聩,面红颧赤,牙关紧闭,呼吸气粗,痰声如锯,小便失禁,大便秘结,腹部硬满,舌红、苔干黄,脉滑数。病属中风、中 +脏腑。 +【辨证】痰热内盛,阳明腑实。 +【治法】泻热通腑,除痰开窍。 +【处方】方取大承气汤加减。大黄、芒硝(冲服)、厚朴、枳实、胆南 +星、瓜萎各15g,石菖蒲20g,竹茹10g。水煎鼻饲,每6小时服1次。 +二诊:上药1剂服下,大便未通,2剂服下,排出大便多量,坚硬恶臭,腹胀缓解,体温降至37.5℃。上方去芒硝,加天麻12g,钩藤、郁金各15g。继 +服4剂。 +三诊:上药尽服,体温降到正常,神志有所好转,对外界能做出反应,咬牙握拳缓解,大便每日皆能解出少量,舌红、苔干略黄,脉数,余症同 +前,病理反射阳性。上方加桃仁、川牛膝各15g,再进6剂。 +四诊:患者神志清醒,体温正常,面色暗滞,呼吸均匀,精神不振,气 +短无力,言语不流利,右侧肢体瘫痪,舌暗红、苔白,脉细无力。 +上方去大黄、厚朴、枳实、胆南星,加生黄芪30g,川芎、当归、红花、 +地龙各15g,全蝎8g,出院治疗。 +读案心悟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风邪善 +行,致病善变,该患者素有高血压病, +其肝阳偏亢;年过花甲,阴血不足,水 +不涵木,肝阳化风,风火相煽,故突感 +头晕头痛,继而跌倒;蒙蔽清窍,故昏 +迷不醒;牙关紧闭,此为中风闭证。身 +热面红、呼吸气粗、痰声如锯,此为痰 +热内盛;神志昏聩,大便秘结,腹部硬 +满,舌红、苔干黄,脉滑数,为热结阳 +明脏实证。故为风热夹痰之中风闭证。 +【引自】杨明会.赵冠英验案精选.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辨证治则】属肝风夹痰热上蒙清窍所致。治宜平肝息风、涤痰开窍为主。采 +用导痰汤合黄连温胆汤化裁。 +李某,男,��年。患者平素嗜酒,久患咳嗽,就诊前夜间起床小便时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小便失禁,约40分钟后苏醒,急送某医院急诊,疑为“脑出血”,给予对症处理。现症见右半身不遂,语言謇涩,喉间痰鸣,身微热汗出,烦躁,小便黄,右脉弦细,左弦大而滑,舌淡苔黄腻,血压180/110mmHg +【处方】黄连4.5g,法半夏10g,陈皮10g,胆南星9g,枳实9g,钩藤(后下)12g,海浮石(先煎)15g,菊花10g,远志10g,石决明(先煎)30g,石菖蒲10g,竹沥(分2次冲服)60g。 +二诊:进药7剂,舌能伸出口外,右手足强直,语謇减轻;现左侧头痛,大便4日未行,舌苔转黄厚腻,血压155/98mmHg。药中病机,继进上方,佐以通腑泻热之品,去海浮石、菊花、钩藤,加瓜蒌仁12g,白蒺藜12g,大黄9g,天竺黄9g。7剂。 +三诊:大便得畅,右侧肢瘫好转,手指稍可活动,头痛已杳,时有咳嗽 +咳痰不爽,溲短黄,血压138/88mmHg,脉弦小滑,黄腻苔渐退。 +仍以前方为基础:头项强痛加葛根、夏枯草、白蒺藜以平肝祛风通络;咳嗽痰多酌加厚朴、杏仁、前胡、紫苏子、莱菔子以祛痰止咳,降气平喘; +便秘加大黄、地龙、桑枝、牛膝、鸡血藤以舒筋通络。 +续进20余剂,语言单个词语表达清楚,右手足已无僵硬感,而转为软弱无力,手足指(趾)可以活动,但手握力尚差,并经常口角流涎,难以控制,舌质暗淡,苔薄白,脉细涩,重按无力。为气虚血瘀之候,予补阳还五 +汤加减。 +【处方】黄芪30g,当归10g,赤芍10g,川芎10g,地龙12g,桑寄生15g,法半夏10g,胆南星6g,木瓜12g,天麻10g,鸡血藤15g,牛膝12g,桑枝30g。 +上方服20余剂,血压130/85mmHg,语言表达清楚,手足可以活动,手能用力端碗,持杖可缓行,口角流涎停止,已基本向愈。 +读案心悟 +中风恢复阶段,待痰火清,肝风 +息,阴复阳潜,病情稳定,而气虚征象 +显露时,再投补阳还五汤类,可提高疗 +效。黄芪用量有时较大,但应明确掌握 +气虚之征,可从以下几点辨析;面色由 +红赤转为萎黄或酰白;肢体僵直拘急稍 +见缓解,或软弱无力,手指肿胀并有麻 +木感;口角流涎多而不摄;舌质由紫绛 +转为暗滞、瘀斑,或体胖有齿痕,苔由 +黄腻转薄白;脉由弦数有力或沉滑转为 +虚弦无力或沉涩;舌强稍见柔和,语言 +寒涩转为半清。凡见上症1~3种气虚之 +象者,方可投益气之药。兼痰、火及肝 +风,应佐以息风化痰之药。若痰湿尚 +盛,火热仍炽,而肝风鸱张者,投益气 +之剂往往欲益反损,而犯实实之戒,不 +可不慎。 +【引自】邱德文.中国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集.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1994. +【辨证治则】属中脏腑闭证,以阳闭为主。治当责之痰热蒙闭清窍,先 +化痰通腑、清心开窍。 +关某,女,65岁。以突然昏仆、右半身不遂、失语3天入院。入院查体:昏迷,体温38.5℃,血压150/92mmHg,右偏瘫为完全性弛缓性瘫痪,右肌张力低,腱反射低,并可引出病理反射。腰椎穿刺脑脊液为血性,压力为270mmHg。西医诊断:脑出血,合并有肺部感染。诊查:起病急骤,发热,昏 +迷,右半身不遂,失语,口唇干。舌萎苔薄黄腻,脉滑数有力。 +【处方】全瓜萎30g,胆南星10g,天竺黄10g,生大黄10g,芒硝(分 +冲)6g,石菖蒲10g,郁金10g。 +二诊:上方药服7剂,同时采用清开灵40mL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滴注,抗生素控制感染等措施,患者仍昏迷,颈强直,牙关紧,但身热已退,大便已通。舌质红,苔薄黄干腻,脉细弦滑数。改用育阴息风化痰 +之剂。 +【处方】地黄12g,玄参12g,生牡蛎(先煎)30g,夏枯草15g,钩藤 +30g,菊花10g,天竺黄6g,胆南星10g。 +三诊:上方药连服2剂,并服牛黄清心丸每次1丸,日服2次(鼻饲),于 +昏迷12天后神志转清。 +以后又用育阴益气、活血通络之剂治1个月,遗留右侧轻偏瘫,可以扶杖 +步行,言语不清而出院。 +读案心悟 +中风为本虚标实之证,在本为肝肾亏损、 +气血不足,在标为痰瘀内阻、风火相煽。此例 +患者病情为中风极期,以标实为主。中焦被痰 +热湿邪阻滞,不能升清降浊,影响气血运行布 +达,对半身不遂康复则大为不利。考前人治中 +风用三化汤(厚朴、枳实、大黄、羌活),通 +腑泻热、除滞降痰。此例用化痰通腑饮加减化 +裁,遏制鸱张之病势,使病情逐渐向愈而安。 +故临证及时通腑泻热,可使腑气通畅,气血得 +以敷布,通痹达络,能促进半身不遂的好转。 +胃肠的痰热积滞得以降除,又可克服气血逆乱 +以防内闭。王老等曾运用化痰通腑饮(瓜蒌、 +胆南星、大黄、芒硝)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符合痰热腑实证者158例,总有效率85.4%。可 +见正确应用化痰通腑法是抢救中风急证的重要 +环节。 +【引自】董建华.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 +第十二章中风后遗症 +脑中风后遗症是指在脑中风发病一年后,还存在半身不遂或者语言障碍或口眼喝斜等症状,就叫作脑中风后遗症。主要临床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偏瘫是最常见的脑血栓后遗症。一侧肢体肌力减退、活动不利或完全不能活动。常伴有同侧肢体的感觉障碍如冷热不知、疼痛不觉等。有时还可伴有同侧的视野缺损。 +(2)运动性失语表现为患者能听懂别人的话语,但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思。感觉性失语则无语言表达障碍,听不懂别人的话,也听不懂自己所说的话,表现为答非所问,“自说自话”。命名性失语则表现为看到一件物品,能说出它的用途,但却叫不出名称。 +(3)较大范围或多次复发也是脑血栓后遗症的症状,可留有精神和智力障碍:人格改变、消极悲观、郁抑寡欢、精神萎靡、易激动等。 +(4)其他症状,如头痛、眩晕、恶心、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耳鸣、眼花、多汗、心悸、步伐不稳、颈项酸痛、疲乏、无力、食欲缺乏、记忆力减退、不能耐受噪声等。 +脑中风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最好采用中药治疗为主。中药治疗具有无耐药性、药效持久、安全适合长期服用的特点。主要方法有活血化瘀,芳香开窍,活血化瘀、芳香开窍双重治疗等。 +【辨证治则】此痰留经络,血脉痹阻,证属“偏枯”,治宜益气和营、 +温经通络为主。 +戴某,女,55岁。病中风后,右侧半身不遂,肢节肿痛,言语不利,经 +医治无效。脉象虚缓无力。 +【处方】生黄芪18g,桂枝18g,白芍18g,木瓜10g,鹿衔草15g,生姜3 +片,大枣4枚。5剂。 +二诊:服上方后,患侧肢体稍能活动,肢节肿消而痛未已,言语不利, +脉象如前,宗前方,增加强筋壮骨祛痰之品。 +【处方】黄芪18g,桂枝18g,白芍18g,天竺黄12g,怀牛膝6g,木瓜12g,松节18g,虎骨胶15g,生姜3片,大枣4枚。5剂。 +三诊:服上方后,患侧肢体稍能活动,肢节肿消而疼痛未已,言语不利,脉象如前,宗前方,照服4剂。 +四诊:大见好转,已能步行,肢节痛已消失,言语已清晰,脉象亦和缓有力,唯患肢尚觉少力易乏。再守原方去天竺黄加蚕沙、五加皮,服5剂,患 +侧肢体功能遂恢复如常。 +读案心悟 +本例中风后,半身不遂,肢节肿痛,言 +语不利,均为痰留经络,血脉痹阻所致。故治 +以益气和营、温经通络的黄芪桂枝五物汤为基 +本方。首加木瓜以舒筋,鹿衔草利关节。5剂 +后,患肢能活动,肢节肿消,药已中病。三诊 +时原方去鹿衔草加天竺黄以祛痰,虎骨胶、怀 +s②④ +牛膝、松节以益肝肾、强筋壮骨。俾痰消则经 +络无所阻,语言自利;正气足,营卫和,则血 +痹自畅;肝肾强、筋骨壮,则体废自复。故4 +剂药后,即能步行,言语清晰。四诊再守原方 +以资巩固,患者前后四诊,均在原方基础上加 +减,服药19剂,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均渐获 +痊愈。 +【引自】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编著.湖南省老中医医案选.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辨证治则】本案所患疾病为现代医学的脑出血后遗症。治以调和经脉、疏通气血法组方用药。 +某男,50岁。1985年6月初诊。偏瘫,失语1年余。于1984年4月9日在工作中突然晕倒,不省人事,医院诊断为脑出血,翌日即进行开颅手术,术后2周清醒。但出现右侧偏瘫,名词性失语。采用西医疗法,并配合针灸治疗1年多,虽有缓慢进步,但仍不够理想,乃于1985年6月来求治。 +检查:名词性失语较重,右上肢、肩关节活动尚可,肘、腕关节活动障碍,手不能持物,右下肢轻度运动障碍,上肢生理反射亢进,霍夫曼征(+),下肢生理反射亦亢进,巴宾斯基征(+),苔白,脉数。诊断:中风(脑出血后遗症)。 +【治法】通经活络,补益气血。 +主穴:运动区上、中点。病侧:肩髃、曲池、合谷、环跳、阳陵泉、悬 +钟穴。 +配穴:语言二区、运动区下点。病侧:肩内陵、手三里、外关、髀关、足三里、三阴交穴。 +操作:头针加电,上述诸穴交替使用,每日1次,配合按摩。 +共治疗3个月,上肢活动范围基本恢复正常,能用筷子吃饭,走路恢复正 +常,名词性失语明显好转,常见名词皆可以说出。 +读案心悟 +本案从其症状看:神志清楚、语言不 +利、半身不遂等,属于中医中风之中经络者。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云:“寸口脉浮而 +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 +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 +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喝僻 +不遂。”本案治疗以调和经脉、疏通气血为 +主。以大肠、胃经腧穴为主,辅以膀胱、胆经 +穴位,配加祛风豁痰、宣通窍络之穴来治疗失 +语,终得良效。 +【引自】王雪苔.中国当代针灸名家医案.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辨证治则】气虚血瘀之证,可用补阳还五汤加减,给予益气活血、化 +瘀通络之剂。 +黄某,男,51岁。1979年5月11日初诊。右侧肢体活动不遂1个多月。患者素嗜烟酒,血压正常。今年4月初突觉右上肢麻木无力,右手不能握拳。继则右半身瘫痪,昏睡约10小时,经住院治疗后清醒,诊为脑梗死。住院3周, +右侧偏瘫未见好转。 +现症:右侧面瘫,口眼喝斜,纳谷则顺口角外流,且有食物残渣留颊部。舌謇语涩。右上肢无力上举,右手肿胀疼痛,拘挛呈屈曲状,右下肢行 +走无力,睡眠二便如常。舌胖淡、苔白,脉弦滑。 +【辨证】气虚血瘀,痰阻廉泉,风中络脉。 +【治法】益气活血,化痰通络。 +【处方】补阳还五汤加减。生黄芪50g,当归10g,川芎10g,赤芍、白芍各10g,桃仁10g,红花10g,地龙10g,石菖蒲10g,生蒲黄(包煎)10g,姜黄10g,净蝉蜕6g,桑寄生20g,鸡血藤30g,蜈蚣2条。每日1剂,水煎服。 +服药1个多月,右手肿痛渐消,下肢较有力。以上方为主,随症加入丹参、葛根、僵蚕、钩藤、天麻、菊花、豨益草、防风等药治疗4个月。患者右侧今逐渐改善,面瘫好转,体重增加。 +12月7日诊时乃将原方配制蜜丸继续治疗。 +读案心悟 +中风偏瘫、口眼喝斜是脑血管意 +外常见后遗症。因为中风发病为气血逆 +乱,本虚标实,与瘀血关系密切。闭塞 +性脑梗死血黏度增高,血液凝于脑络则 +瘀滞不通;出血性脑血管病则血溢脉 +外,久而成瘀,瘀血不去,偏瘫难复。 +补阳还五汤为王清任治疗气虚血瘀 +卒中后遗症的名方。应用时:凡见肢体 +麻木者加鸡血藤、桑寄生、豨签草;口 +眼喝斜者加僵蚕、蜈蚣;语言涩迟者加 +石菖蒲、生蒲黄;头痛头晕者加钩藤、 +芜蔚子;下肢无力者加金毛狗脊、千年 +健等。由于人体气血不可分割,气帅血 +行,王清任认为半身不遂的本源是元气 +亏损,半身无气所致,所以常重用黄芪 +50~70g以推动血行。 +【引自】董振华.祝谌予临证验案精选.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 +黄饮子之意,给予养心补肾、活血化瘀 +之剂。 +黄某,女,54岁。1976年10月14日初诊。素有高血压病史,旬日前突然中风,经中西医结合抢救好转。刻下:神志时清时昧,右半身不遂,便秘,脉弦小,舌质 +红少津。诊断:中风后遗症。 +【处方】生地黄18g,北沙参18g,麦冬15g,石斛(先煎)18g,肉苁蓉12g,朱远志6g,丹参12g,炒槐花12g,天竺黄 +9g,郁金9g,石菖蒲9g。 +10月20日二诊:神志已清,右半身 +稍能活动,略能进食,但言语尚謇,舌红 +张伯臾,别名湘涛。上海 +市人,早年从师于上海名医王 +文阶先生,1921年录取于上海 +中医专科学校,毕业后行医。 +1956年进上海市第十一人民医 +院任内科医师,1978年任上海 +中医学院内科教授。中医临床 +六十年,擅长内科杂病,辨证 +细致,分析精当,疗效卓著, +深得病家信仰。撰有《张伯臾 +医案》《中医中药治疗急性心 +肌梗塞的经验》等。 +脉细。风阳渐平,肾阴损伤未复,痰热已有化机,再守原意增损。前方去郁 +金、天竺黄,加大地龙6g,12剂。 +11月6日三诊:右半身活动日见好转,言语亦渐清楚,纳增,二便正常, +舌红已润,脉细。肾阴损伤渐复,风阳痰热亦得平化,续予调补心肾。 +【处方】生地黄12g,北沙参18g,麦冬15g,石斛(先煎)18g,肉苁蓉12g,制何首乌15g,朱茯苓9g,朱远志6g,丹参12g,炒酸枣仁9g,浮小麦30g,怀牛膝9g。14剂。 +11月27日四诊:言语已清,右半肢体已能活动且可扶杖行走,舌红润, +脉细小。身体在恢复之中,仍应前法调理以善其后。原方7剂。 +读案心悟 +本案由肾阴不足,水不涵木,内风 +上旋,挟素蕴之痰热,蒙蔽清窍,以致 +神志昏迷,痰热阻于廉泉而言语謇涩, +横窜经脉则半身不遂。《金匮要略》 +云:“风中于经即重不胜,风中于腑即 +不识人。”此中经中腑之重证。经中西 +医结合抢救后已见转机,张老仿地黄饮 +子化裁,滋阴血而息内风,化痰热而清 +神志,月余言语清晰,已能扶杖行走。 +【引自】严世芸.张伯臾医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